自然辨证法大作业
《自然辩证法》练习题all
《自然辩证法》练习题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所属的学科是:BA、自然辩证法;B、科学技术哲学;C、科学哲学;D、科学社会学。
2、《自然辩证法》的作者是:A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3、《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作者是:B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4、恩格斯关于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的主要著作是:A、《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B、《自然辩证法》;C、《反杜林论》;D、《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5、开创了关于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科学社会学)的著作是:A、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B、黑森的《牛顿〈原理〉的社会和经济根源》;C、默顿的《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D、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
6、开创了关于科学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著作是:A、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B、黑森的《牛顿〈原理〉的社会和经济根源》;C、默顿的《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D、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
7、下列著作中分别讨论自然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的是:A、《自然辩证法》和《资本论》;B、《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C、《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D、《实践论》和《矛盾论》。
8、被称为宇宙演化学始祖的古代哲学家是:A、泰勒斯;B、笛卡儿;C、亚里士多德;D、阿拉克西曼德。
9、批准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钱学森。
10、列宁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
”这句话中的“聪明的唯物主义”是指:A、形而上学;B、机械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任何聪明的哲学理论。
11、“自然辩证法“一词的英文是:A、dialectics of nature;B、natural dialectics;C、dialectics of natural science;D、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onlogy。
自然辩证法作业
科学与宗教——论伽利略科学思想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摘要:伽利略具有科学家和宗教徒的双重身份。
他游离又交融于科学和神学之间,努力恪守一个灵魂已有归宿的科学家的职责。
本文以伽利略为个案进行微观研究,从他的科学探索实践出发,通过个案分析具体深入地探讨他的科学思想、宗教信仰以及两者间的关系,通过对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和宗教信仰以及《圣经》的分析,我们发现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下所理解的那样毫不相干甚至互相抵抗。
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制约又互相促进的曲折进步、共同发展的张力,这种科学与宗教复杂的关系清晰而深刻地体现在伽利略身上。
关键词:科学思想宗教信仰伽利略《圣经》1引言伽利略1632年因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宣传和捍卫哥白尼学说而被罗马宗教法庭审判,并判处终身监禁。
此“伽利略事件”一方面作为宗教压制科学的证据,凸显了宗教与科学的对立冲突;另一方面,伽利略也由此成为与宗教作“斗争”的勇士而备受赞扬。
有学者认为:伽利略是“将科学与宗教脱离和分裂的思想界中去成为领袖人物”[1]。
这个观点正确吗?历史上的伽利略究竟是怎样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呢?本文从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和宗教信仰两个侧面及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来尝试展现历史上真实的伽利略。
2伽利略时代的科学思想科学思想是指,在各种特殊科学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发现和解释其它同类或更多事物的合理观念和推断法则,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
简单地说,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概括和提升,有助于知识的扩展和方法的推广[2]。
科学思想作为一种理论观确实是科学知识的提升与系统化,零散的知识必须有思想来穿针引线。
人文思想的引入,则促使科学产生对自身的反思,赋予科学思想以价值的意味。
科学思想不仅生动地体现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联系,而且往往超出各学科本身的范围,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
因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矛盾、各种物质形态、各种运动形态、各种作用、各种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自然辩证法作业
自然辩证法1、“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越危险,人类最终会走向自我毁灭。
”你认为是这样吗?请论述之。
2、中国在古代很发达,但是近现代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你认为是那些原因造成这种结果的?请论述之。
1、我认为不会这样一、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和推动力在人类的始祖掌握制造和使用工具之前,猿还是那只猿,石头还是那石头。
当他们用朦胧的科学技术在偶然间制造了第一批工具,从此跨越了被马克思等划定的人与猿的分水岭,人类随之也划时代地诞生了。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其作用在于满足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以造福于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首先,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和昌盛。
纵观近3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都使物质生产力大大地向前推进;特别是20世纪以来,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根植于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而近2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促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技术进步所占的比重已高达60%-80%。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物质生产方面已经充分体现了其优势。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推进了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为人类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条件,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包括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与人类社会推入到虚无然而,科学作为人类准确把握外界事物的工具,却永远无法关注人的内心和存在意义。
科学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外界,人们能够依靠科学技术走到太空,能够依靠科学技术看清原子的结构,满足了人类追求真理、追求客观必然性的需要,更为人类改造外部世界创造人工世界提供了客观的尺度和前提,是人类从外部自然界求得解放、获得自由的重要方式和武器。
但科学不是万能的,单纯的自然科学不可能昭示人生存的意义,提供安身立命的价值承诺、保证和根基,难以满足人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科学不涉及人的价值领域,因而不会也不可能帮助人们走向解放人性的最终胜利。
自然辩证法习题与答案
自然辩证法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2.自然界:是指有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3.自然观: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4.观察方法:指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和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仔细查看、记载、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实验: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6.科学方法:科学认识的主体为了正确反映、复制客体,使用主观手段的总和。
7.科学问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主体在一定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中未解决的矛盾,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8.科研选题: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下选择和形成今后所要研究课题的过程。
9.观察: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研究对象的过程。
10.实验:人们利用一定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13.分析: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
14.综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15.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发现每个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和特点,形成一般结论。
16.完全归纳法:对一个事物的全体对象进行概括后,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7.简单枚举法:根据某一属性在部分对象中重复出现,从而对该事物做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18.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即从已知的科学原理、结论出发,推知某一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方法。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简答题: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P35-38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49-50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P9-10)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P267)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
(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P199-200)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作业
课后习题:绪论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具有什么关系?(p5--6)答;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
正式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的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哲学相比,它和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更值得研究。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到学科门类的层次构成问题。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19)答: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和内容又有了新的大发展。
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自然观方面,和技术方法论方面,在科学技3.22)答:系。
建国初期:题。
工业化时期:自然辩证法是指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研究科学第一章—第五章手写在练习薄上第三章(留题)答:1.2.如何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p144)答:灵感在心理学中不过是一种特殊形式表达出来的心理现象,它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直觉是指问题突然得到了解决,它不是对事物表面的生动直观,而是对事物规律性的一种猜测。
从上述课件,灵感、直觉与顿悟是很难分开的,因为灵感、直觉都是顿悟的心理现象。
都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深刻性的特征,突然产生于某一随机过程,是对事物规律的掌握。
而科学的思维中的灵感和直觉,不同于宗教的地方在于,尽管他们也带有许多幻想的成分,然而,它的全部内容都是涉及对事实的理解问题。
,是对客观规律的一种把握。
3.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答:科学家通过思想模型方法猜想出理论假说,因为现象背后的实体和运动看不见、感觉不到,因为对欲求的因果机制知之甚少,所以猜想只能从人们已经比较熟悉的相似物出发,在思想中摹写或描述研究对象的性质、结构、功能或运行规律,这样猜想出来的摹本,蓝图就是思想模型,虽然是参照物相似物猜想出来的,却是对相关经验定律背后的因果机制的表述;既是已知的相似物的“模型”,又是研究对象的模型。
《自然辩证法》 课堂作业、题库(带解释版)
Part1 课堂作业汇总根据群里聊天记录整理而成,有部分山寨及争议题未收录,被修正的题去除了原先带有的问号,另附加了一些言论。
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信彪哥!From: 0互动.ppt1.科学知识是A完全客观的B包含个人意见的C没有主观成份的D非A非B非C2.根据科学作出的判断A 都是正确的B 都是错误的C不一定正确D无关对错3.文化人类学家怀特将整个人类文化系统分为三个亚系统,下面四个选项中有三个是这三个亚系统的名称,请选取余下的一个选项。
A价值系统 B 技术系统 C 社会系统 D 思想意识系统4.古代没有A科学B科学要素C完整意义上的科学 D 亦A亦B亦C5.在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启蒙阶段始于A 1582年B 1840年C 1894年D 1919年6.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一个阶段主要是完成了发展动力的转变。
这个阶段是指A 启蒙期B 体制形成期C现代发展期 D 非A非B非C7.基础研究耗资巨大,因此A 必然会有巨大的经济回报B 其成果可以出卖以赎回投资C 所获得的一般都是重大成果D非A非B非C8.技术创新中,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形式不包括A 产品创新B 工艺创新C 组织创新D环境创新1.“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A 辩证唯物主义B 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流派C 指导科学实践的一套原则D非A非B非C2.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掌握一套A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的原理 B 指导科学实践的原则C 从事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D非A非B非C3.如下文字:“如果大量的A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所有这些被观察到的A都无例外地具有B性质,那么,所有A都有B性质。
”A 正确说明了科学理论的产生B阐述的是归纳原理C 非A非B D 亦A亦B4.科学理论是A 严格地从用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B 客观证明了的C 绝对可靠的D非A非B非C5.科学知识的生产A 要拒绝思辨B 要彻底排除科学家的个人意见C受到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D 不允许个人偏见存在6.哲学家罗素的“归纳主义火鸡”表明A对归纳原理的逻辑论证无效B 对归纳原理的经验论证无效C 对归纳原理的其他论证无效D 亦A亦B亦C7.科学中的偶然发现表明A科学发现是偶然的 B 观察是独立于理论的C非A非B D亦A亦B1.千万白天鹅都不能证明“天鹅皆白”而一只黑天鹅便可否证之,说明A 从逻辑上说,证实科学定律和理论很难但证伪却很容易B 证实和证伪在逻辑上的不对等C亦A亦B D 非A非B2.如果不管事物如何变化都永远驳不倒某一个理论,那么这个理论A 就是真理B就是诡辩 C 非A非B D 亦A亦B3.按照证伪主义的观点,越好的科学理论A越容易被证伪 B 越不容易被证伪 C 非A非B D 亦A亦B4.拉卡托斯“研究纲领”概念包括向科学家们指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指导方针,其中“不应该做什么的指导方针”的内容包括A “保护带”B “硬核”C 非A非B D亦A亦B5.按照库恩的观点,常规科学就是A 有很多范式存在的科学B 没有范式存在的科学C非A非B D 亦A亦B1.如果实在世界是多元的,那么A 各种不同理论就应该能够完全统一起来B 与自然匹配的科学理论就是唯一的C与自然匹配的科学理论就是不唯一的D非A非B非C2.选出错误项:科学要素在各种古代文明中A 以分散游离的形式存在B以结构稳定的形式存在C 以不同的丰富程度存在D 以不同的形式存在3.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把人类文化划分为以下三个亚系统:A 价值系统、思想意识系统、社会系统B 技术系统、社会系统、价值系统C技术系统、社会系统、思想意识系统D 技术系统、价值系统、思想意识系统4.古希腊科学取得了不少对后来的科学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的成就,不能归入古希腊科学奠基性成就的选项是A 古希腊自然哲学B 欧氏几何学C 阿基米德力学D非A非B非C5.阿基米德A 只擅长于理论B 只擅长于试验C是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 D 非A非B非C1.指出错误选项:可以看做十字军东征带来的后果的有A 西欧封建城堡制瓦解B 重新发现古希腊C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D 亚里士多德主义在中世纪兴起2.可视为孕育现代因素出现的是A 中世纪经院哲学中托马斯·阿奎那用严密的逻辑论证上帝的存在B 新教的兴起C 非A非B D亦A亦B3.按照课堂讲授的观点,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应该是A 建立起牛顿力学的科学B 建立起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C 建立起科学方法的科学D各层面聚合形成指数增长模式的科学4.不可被视为描述后现代社会的用语是A “后工业社会”B “第三次浪潮”C “全球化社会”D非A非B非C5.布鲁尔科学知识社会学强纲领的四条原则包括有A反身性B无私利性 C 一致性 D 明确性1. 启蒙期开始的标志事件:利玛窦来到中国2. 现代科技发展:体制形成期完成了体制模式的转变3. 现代发展期的开始时间是1956年4. 跪拜礼:中华民族当时的封闭愚昧状态5. 洋务运动中科技引进的主要内容在器物层面Part2 北京大学理科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第一讲)1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A 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自然辨证法大作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然辩证法学号:专业: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14年12月本学期,我学习了《自然辩证法》这门研究生的课程,这门课由三个老师对四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讲解。
第一章主要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包括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二章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并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小测试,通过这次小测试我了解到了东西方传统自然观的差异对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以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四个小节。
第四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该章包括三个小节,分别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并通过一次小测试了解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以及科学的社会规范与技术的社会规范由于体制目标的不同而有区别,科学的社会规范以共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立性、独创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为标准;而技术的社会规范则是所有者性、局部性、权威性、定向性、和专门性。
在本学期的《自然辩证法》课程中,虽然我在课堂上没有积极主动的发言,但是我学习的非常认真,平时上课也从不迟到和早退,因为我认为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具有尤为重要和有着深远的意义。
工科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指导实际工程和进行科学研究。
因此,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与该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初步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是学习的主要任务。
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
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现在技术问题有越来越综合化,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
在一个大型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需要协调多方的利益。
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附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2学期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考试试卷专业年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成绩一、请根据自然观相关知识,通过事例或现象分别说明古代自然观、近代自然观和现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并结合对自然观演变的学习,简单阐述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
(满分25分)答:古代自然观(以老子学说为例):古代自然观立足于对自然的观察,总体上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统一的,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
其基本特征如下:一、以对自然的整体考察为基础——古人通过观察发现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老子的学说中的“道”便是此种规律,万物因“道”而生,循“道”发展,万物通过“道”普遍联系;二、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古人无法对自然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更多的是进行思考与总结,即“道可道,非常道”;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发结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学说认为万物都是基于“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
近代自然观:近代自然观产生于科学技术的大变革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是机械自然观。
其基本特征如下:机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都是机械运动所产生的,试图用经典力学理论解释自然界的所有现象——简单粗暴的解释并改造自然,其部分逆自然规律的行为最终会被自然所报复,如《摩登时代》中人性的泯灭,雾霾、水污染等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但它也弥补了古代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开始尝试科学的方法解释自然规律。
现代自然观:现代自然观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用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思维看待自然;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便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故二者需统一看待,人类活动需遵循自然规律;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诸多学科的发展(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等)使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能够更加深入的参与到自然的发展中去;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能动性和生动性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应用自然规律,这对人类本身及自然界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自然辩证法题目及答案(全部)
⾃然辩证法题⽬及答案(全部)《⾃然辩证法题⽬》C11、什么是⾃然辩证法?怎样理解它的各项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什么是⾃然辩证法:⾃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与⾃然关系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般规律以及⼈类认识⾃然和改造⾃然的⼀般⽅法的科学。
⾃然辩证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论。
是研究⾃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般规律及⼀般⽅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研究⽅法论的总称。
⾃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主要内容有三个⽅⾯:⾃然观——关于⾃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与⾃然的辩证关系等;⾃然科学观——关于⾃然科学⾃⾝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然科学⽅法论——关于研究⾃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般⽅法论。
⾃然辩证法是⼀门⾃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然观、认识论、⽅法论与价值论⽅⾯,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是⾃然观,即对⾃然界辩证法的研究;⼀是⾃然科学观,即对⾃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①⾃然观。
这⽅⾯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们关于⾃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然发展史和⾃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使⼈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进⼀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
从⽽,把辩证唯物主义⾃然观提⾼到同⾃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平。
②⾃然科学观。
⾃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法论⽅⾯研究⾃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法和⾃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考题题目及答案
1、任选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成就为例,谈谈古代科学衰落的原因。
托勒密的地心说《至大论》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力学(杠杆原理、浮力原理)1)示范作用的极限:示范理论扩展到一定程度,受到研究对象本身复杂性和专门性的限制,难以进一步发挥作用。
从古罗马占领古希腊之后,古罗马不注重理论的研究,只注重实际的应用。
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到罗马统治的时期开始衰落,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到罗马统治的时期开始衰落,罗马人注重实用,在重大的工程建设中,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创造和发明.如普林尼的《自然史》,盖伦的医学,托勒密的地心说。
它们都是希腊科学思想的余晖。
而应用技术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靠人们的经验总结虽可以指导人们简单的生产生活但是由于缺少理论的的支撑,逐渐复杂的系统没有理论的基础影像了人们认识世界的。
2)教育和通讯技术的不发达,理论的传播范围有限古希腊时期,东方文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还没形成。
古希腊的理论传播很慢。
当时商品缺乏,交流困难,文明的传播方式匮乏,战争的形式,所以古希腊被罗马所灭后其理论化的思想逐渐转为实用主义,希腊的理想光芒渐渐暗淡。
3)罗马帝国的征服以及基督教的兴起,使希腊理性精神受到压制。
基督教的兴起是希腊的理性精神压制:如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被烧(前47年得战争和公元392年得教会);亚历山大里亚的著名女数学家希波西亚被处死(公元415年);雅典的柏拉图学院被关(公元529年)基督教会认为耶稣是创世主,扼杀一切自有的思想,黑暗的中世界使科学进展缓慢。
2、形而上学为什么会成为机械自然观的特点之一?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形而上学是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反应在机械学的领域中,就是认为运动是确定的,独立的。
(1)首先,这是由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自然辩证法答案(1)
一填空1.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A、人与自然的矛盾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2、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A、类比方法B、实践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E、观察方法3、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A、《人体构造论》B、《天体运行论》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D、《心血运动论》E、《新天文学》4、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A、赛尔维特B、伽利略C、布鲁诺D、哥白尼E、维萨里5、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A、科学实验的兴起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E、日心学说的出现6、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7、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A、哥白尼B、伽利略C、开普勒D、第谷E、布鲁诺8、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A、岩石分类说B、地质突变论C、地质渐变论D、岩石质变思想E、板块构造论9、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A、林耐的人为分类法B、细胞学说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E、分子生物学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A、同化与异化B、个体与环境C、遗传与变异D、连续与间断E、整体与部分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A、天圆地方说B、盖天论C、壳层说D、浑天说E、宣夜说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A、《天体运行论》B、《人体构造论》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E、《新天文学》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BDE)A、牛顿力学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C、微积分创立D、有机化学成就E、地质渐变论14、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B C D)A、毕达哥拉斯B、欧几里德C、阿基米德D、阿波罗尼E、苏格拉底15、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是(B E)A、析因实验B、探索性实验C、模拟实验D、验证性实验E、判决性实验二简述题(一)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
自然辨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辨证法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自然界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着?一、物质性(自然界以物质形态存在着)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形态是多样的;自然界的物质性有三个含义:1、物质的客观性与可知性这个“物质”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
它只包括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表明:物质的根本特性在于客观实在性。
物质第一,意识第二,这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这一观点是区别唯物与唯心的主要标准,这属于哲学本体论问题。
第二个含义表明:物质是可知的,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物质是可以为人类所认识的。
这属于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可作以下三种划分:第一种划分:非生命世界:从基本粒子→原子核→电子→原子→分子→宏观物体→天体。
生命界: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第二种划分:可分为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密态、真空态6种。
第三种划分:可把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划分为实物与场两种基本的物质形态。
“实物”是指从基本粒子到原子到分子到客观物体到宏观天体和生物界的各种物质形态。
“场”是指实物与实物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物质形态,如引力场,电磁场,介子场等,3、物质形态的统一性①宇宙万物在化学元素上具有统一性②宇宙万物在物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③宇宙万物在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与转化具有统一性④宇宙万物在实物与场上得到统一二、系统性(以系统方式存在着)自然界物质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的;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类型:1、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上进行划分: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2、从系统内发生的实际过程进行划分: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3、从人类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划分: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4、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划分: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5、从人对自然的认识程度划分:黑系统、白系统、灰系统6、从系统所处的状态划分: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三、层次性(自然界物质系统是有层次的,以层次结构存在着)1、自然界层次结构的可分性。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
机电工程学院自然辩证法大作业学号:S314070070专业: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刘通任课教师:蔡文学曹卫国杨华2014年12月《自然辩证法》心得与总结辞旧迎新之际,《自然辩证法》这门课在令人深思且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悄然结束,两个月的学习,三位优秀老师以不同风格的讲授与互动完成了这门学科的教授。
以一名工科生的角度来看,这门课有深度且不枯燥,发人深省。
一、自我总结这一学期,我的学习状态很好,出勤率在我所有的课程里面都能保证,因为我觉得从这是对我喜爱老师的尊重,难得的是对这类课程稍有抵触情绪的我在几位老师调动下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但是主动回答老师问题这方面还是略有不足。
课上作业独立及时完成,并且在理解理论的同时,能够表达自己的粗浅见解。
二、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独立的、具有哲学性质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地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地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
杨华老师通过严谨的讲授使我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她整理的大量自然社会现象使我们有了更加立体的感受。
通过介绍马尔代夫等国家面临的气候问题,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形象的阐述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这一自然辨证观的基本观点。
使我们充分了解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
曹卫国老师讲授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曹老师表达自己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科学技术与经济壮行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的认识,又巧妙引导我们形成学生自己对这三方面的认识。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学已经成长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业,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反映了科学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的结构特性。
自然辩证法作业
1.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
门类结构包括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
说到门类结构也必须要提一下形态结构,由经验形态的技术、实体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构成。
门类结构是立体的框架,形态结构的各要素渗透在门类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
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都包含经验技能,都是用工具机器,都蕴涵了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但日益多样化和系统化,而且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2.什么是李约瑟难题?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这个问题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但是,作为一个经典问题,它必然会在学术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
本专题搜集了近几年来与此问题相关的论文,希望能够为此问题的求解轨迹勾勒出一个基本概貌。
李约瑟在经过他毕生的钻研后总结说:魏特夫的看法是太过肤浅的并且是欧洲人本位的。
正是因为李约瑟拒绝像他所批评的魏特夫一样用民族性差异做为这个问题的解答,因此陷入了难题。
3.简述汤浅现象。
20世纪50年代,著名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在其名著《历史上的科学》中第一次描述了“科学活动的主要区域随时间变化而更迭”的现象。
此后,日本著名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通过“科学、技术与文化年表”的形式对相关文献数据加以定量分析,得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概念,相应的历史现象被称为“汤浅现象”。
“汤浅现象”揭示了世界科技发展的跳跃性和不平衡性,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某些科技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不长的时期内赶上甚至超过科技相对领先的国家,从而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
自然辩证法大作业机研113黎俊希S2*******汽车科学史交通工具一直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而汽车作为现在人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这里将介绍汽车发展的科学史。
一汽车的概念汽车,原指以可燃气体作动力的运输车辆,也指有自身装备动力驱动的车辆。
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
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但不包括专供农业使用的机械。
全挂车和半挂车并无自带动力装置,他们与牵引汽车组成汽车列车时才属于汽车范畴。
二汽车的远祖在原始社会,人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工具,将圆木置于重物的下面,然后拖着走,重物即可由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
这被称作为早期的木轮运输。
后来人们发现用直径大的木轮运输速度较快,于是木轮的直径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带轴的轮子,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
车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发明的。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辆,也是在我们祖先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开拓下,最早驶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黄帝造车之说,故黄帝又号称轩辕氏。
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辕是车的基本构件。
所以车辆应当是黄帝首先发明的。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时代,有一位管车的大夫奚仲,是中国车子的创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辆车子的发明者。
另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我国的车工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制造出相当高级的两轮车,采用辐条做车轮,外形结构精致华美,做工也不十分复杂。
到西周时期(公元前771年),马车已经很盛行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770年),各诸候国之间由于频繁的战争,马车便纳入了战争的行列,对于当时来说,这便是代表一个国家强盛的极明显标志。
陕西临潼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战车式样,代表了2000年前车辆的制造水平。
十六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的前夜,欧洲的马车制造商风起云涌,马车的制造技术有了相当的提高。
(完整word版)自然辨证法A卷题目与答案
(完整word版)自然辨证法A卷题目与答案一、问答题(2*15分)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理论学科。
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2.归纳和演绎作为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
归纳推理不是必然性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
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归纳是从其情境密切相关的特定研究中得到在此情境适用的一般性结论的。
把归纳的结论推广到其他情境时需要注意其适用性。
演绎是从对事物概括的一般性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认识方法。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必然性的,只要其前提正确,推理过程正确,其结论就必然正确。
在科学研究中,演绎常常用在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完善上。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归纳由于不是必然推理,单纯运用归纳就会遇到“归纳问题”;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必然推理方法。
但是单纯运用演绎,无法推进科学实践的新发现、新发明。
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
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二、论述题(2*20分)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和理论特征有哪些?p33页,生态自然观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有何现实指导意义?p36页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演化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它既与其所在的环境发生联系,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关联,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分叉和突现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构成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进化是系统以对称性破缺为路径和基础的有序化过程;时间具有不可逆性,时间和物质系统相互关联;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有序”不断交替的过程,是无限循环和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习题及答案,经典题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
科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
技术作为人类该着自然能力的标志,它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本世纪以来,技术除了指工具和机器之外,还包括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
按照这样的观点,技术乃是实践经验、物质设备和科学理论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劳动技能、技术、理论、物质手段和方法的综合。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成果,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首先,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
作为反映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但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次,自然科学作为精神产品,属于一般生产力的范畴,是精神生产力。
技术的本质特征有:首先,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内的独立因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之中;其次,技术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
依据现代技术的涵义,技术即属与物质因素,又属于精神因素;再有,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工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则。
所谓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严格地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2.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答:首先,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性质功能:科学提供精神财富,技术提供物质财富。
(2)问题结构:科学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以知识单元为结构;技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以操作单元为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1、古代自然观有哪些局限性?
自然观是对自然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古代自然观是古代社会的人们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自然观,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
当时的自然科学刚刚萌芽,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差不多都包含于统一的哲学之中,其中有不少是来自抽象的思辨和猜测。
直至亚里士多德时代,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仍然是一回事,并且是以脱离实用技艺、从事纯理论的探索为目的的。
这种自然观来自天才的直观、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猜测,虽然正确地把握了自然界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能具体地说明自然界的联系;这种自然观虽然想从自然界本身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但当时还缺乏足以把自然现象联结成因果链条的经验知识;这种自然观虽然想从总体上去把握自然界,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对构成总体的部分和细节尚不清楚,因而对总体联系的认识必然是模糊的。
这就使得它不得不用哲学的猜想来填补知识的空白,因而古代人的自然观念是笼统的。
2、现代自然观相对于古代自然观有哪些进步?
现代自然观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的局限性,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机械论和形而上学,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
为正确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科学与社会的研究,以及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3、科学与宗教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在于科学的实证性与宗教的信仰性。
具体表现在:第一,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是获取知识的认识与研究活动。
宗教则是人类在未知自然及其规律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消极的认识态度和方式,它束缚了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科学追求的是客观真理,它的成果属于全人类,科学没有阶级性,它具有中立性的特点。
而宗教在阶级社会中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性,它一般为统治阶级服务,成为各个朝代统治者统治的舆论工具。
但是,宗教与科学都发源于哲学,逐渐伸向两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以两个极端探讨世界本源与万事万物,但是本质都是人们期望对现有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并造福自身。
但一个偏重于万物,一个偏重于自身,但是并非绝对分明,所以有的宗教人士研究科学,有些科学家研习宗教。
4、人能够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吗?
人能够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
从人的本质上讲,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人,然后才是社会的人。
自然养育了人类,同时,人类的时间活动离不开自然界的参与。
人类的产生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界的基础。
从人与自然的联系上讲,人类对自然界存在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体现在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客观规律的相对等级来讲,自然规律要凌驾于社会规律之上,如果人类遵从自然规律,那么可以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违反自然规律,那么就会遭受自然界的惩罚。
从意识的能动来讲,人类并不是被动第遵从自然规律,因为人类首先要认识自然规律,然后才能利用自然规律做事,但是人类只能利用自然规律,并不能改变
自然规律。
因此人类应当学习自然的知识,并通过这些自然中的规律加以提炼并为人类所用。
5、人对自然的认识正确与否有评判标准吗?是什么?
没有。
人是具有自然力的社会存在物,为改造自然界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内在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是“能动的存在物”,具有能动性。
但是,人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是有形的、感性的存在物,由于它的血肉之躯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它永远不可能完全摆脱外部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制约;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不受制约的,不是无限的、绝对的,“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并不因为人的活动而消失;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性而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性。
由于人类的活动打破了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将遭受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因此,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不能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人在自然界里能获得多大的自由,并不单纯取决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对人的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即应当把握人利用自然的“度”才能更好的认识自然。
6、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1)物质层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推动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且推动着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扩大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人类的交往方式,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内容,增进了人类的健康;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2)精神层面:科学技术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推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战胜迷信、愚昧和解放思想的精神武器;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成果还被越来越广泛的吸收和应用到文学、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中,有力地推动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进程。
(3)社会变革层面: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制生产关系终于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它不仅推动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思想上层建筑的变革,也推动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会影响到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包括促进政治民主化和社会进步。
7、科学技术的发展隐含着哪种危机吗?是什么?
科学技术面临的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的了解和驾驭能力越来越强,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科学技术却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包括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和生物制品与生态安全问题等。
同时,科学技术也面临(2)伦理道德问题,如早前的克隆人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伦理问题不断涌现,如网络伦理问题(网络沉溺和网络犯罪等)、基因伦理问题(基因歧视及基因隐私权的保护等)以及生命伦理问题(器官移植、克隆人和安乐死等引起的生命伦理问题)和环境伦理问题(引起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生命平等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等流派之间的讨论)等。
科学技术直接造成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主要概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危机。
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环境,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
(2)社会危机。
由于人类社会共同体是由无穷多样的主体构成,虽然他们有共同利益的一面,但又有利益冲突、彼此矛盾的一面。
(3)人类自身危机。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支柱,同时科学技术强调对人和物的控制。
8、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我认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是乐观的。
虽然人类社会会面临许多问题,如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但正如马里兰州立大学朱立安·西蒙所说,人类可以通过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人类不会坐以待毙,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科学的指引下,解决存在的旧问题和出现的新问题。
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知道技术进步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承担着人类文明进步的重任。
如果没有技术,人类肯定不会发生这么多与其他生物不一样的故事。
以技术为基础,生产、商业、军事、政治、科学、道德、文化、文明才有了着力点。
技术不仅影响资源和人口的关系,还改变社会原有的结构和面貌,如提高女性地位、扶助弱势群体等。
技术所具有的普世性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类共享,它还能弥补不同地区人们因自然差异形成的生存能力的差异,以实现人类的公平、自由和幸福。
着眼于灭亡是看不到希望的,只有着眼于新生,希望就在眼前。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应该虚位以待,我相信通过人类的智慧和努力,能够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9、古代自然观、中世纪神学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自然观各有何特点?
(1)古代自然观: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这种自然观笼统的,带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2)中世纪神学自然观:是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对自然界总的看法。
基督教认为自然界及其万物是上帝在虚无中创造出来的,上帝创造万物之际,也就是世界被开创之时;地球是宇宙不动的中心,周围是充满空气、以太和火的同心圈,这些圈里有恒星。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又称形而上学自然观,是以机械性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
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但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使人孤立地考察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撇开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把自然界看作静止的,它还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与唯心主义相对立,把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存在的优先性看作是人类研究自然界的认识前提,并明确指出自然界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
它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确认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而且还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中的关系在能动性和受动性中得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