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2017-4-1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复习提纲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7986499102de2bd97058827.png)
《知识管理》复习提纲1.简述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特点及差异,如何从信息上升到知识?数据(Data)特点:原始、离散、互不关联、没有明确目的。
基本形式:数字、词汇、声音、图象。
信息是数据的有序排列;信息是有意义、有目的的数据集合如何从数据上升到信息?通过人的认知能力对数据进行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使其产生相关性和意义,形成信息。
知识是加工过的信息。
人们主要通过比较、推理、联系、交谈等途径把信息加工为知识。
知识是信息的系统化、综合化和情境化。
如何从信息上升到知识?比较:关于这一情形的信息与我们已知的其他情形相比较有怎样的区别?推论:这一信息对于决策和行动具有何种含义联系:这一知识与其他知识有何关联?谈话:其他人如何考虑这一信息?大部分知识都不在文档和数据库里,而是在组织中人的头脑中,隐含在事物联系、人际对话、基于经验的直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方便经济分析的知识分类法。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主要指关于历史事实、经验总结、统计数据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和信息很难区分。
复杂领域的专家如医生和律师以及咨询机构中的专家要掌握大量的该类知识才能完成工作。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指那些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运动的法则和规律的科学知识。
这类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通常是在像大学、研究院所这样的专业组织内进行的。
(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是关于技能与诀窍方面的知识,指的是怎样做某件事情的能力。
它与生产相关,但也与经济领域中像经营管理等其他很多活动相关。
企业家要判断某种产品的市场前景,或者是人事经理选拔工作人员,都要使用他们所具备的这类知识(能力)。
(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是关于谁知道什么以及谁知道怎样做什么的信息。
特别是它还包括与有关专家形成特殊的社会关系,以便可以获得并有效的利用这些专家的知识。
s3.请解释以下公式,并说明其涵义:KM=(P+K)KM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P (People) 人员:人是知识管理的主体,包括了知识的生产者、共享者、传播者等。
《知识管理提纲》word版
![《知识管理提纲》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9c33e1cc17552706220842.png)
第一章: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1.1 知识的定义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的重要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
”1.1.2知识的分类1)根据知识的可沟通程度,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隐形知识和分析知识。
2)根据知识的产生、使用的情境,知识可分为通用知识和专门知识。
3)根据知识的拥有者,知识可分为个人知识和集体知识,或为专有知识和公共知识。
4)根据其载体的不同,知识可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5)从知识的范围来看,知识可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
6)根据知识对企业的战略重要性程度,可分为有希望的知识、核心知识、基本知识和过期知识。
7)根据知识表达的内容,知识可分为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力知识。
1.2 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组织内知识及其相关无形资产的审计、获取、生产、吸收、应用和保护等过程的系统管理来达到提高组织知识创新能力、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5 知识管理的原则1)共享原则:知识在所有者和其他人之间的交流、传递与应用的过程。
2)交流原则:实现知识共享的基本手段。
3)学习原则:学习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手段,也是知识创新的源泉。
3)创新原则: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
创新原则主要是指知识创新原则。
知识创新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整个过程。
它通过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积累新知识,达到创造知识附加值、谋取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4)动态原则:5)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原则。
1.6 知识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CSFs)知识管理CSFs可视为确保知识管理成功而必须关注的重点行动或因素。
高层管理者的领导与支持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观往往是影响组织价值观的重要因素,通过自身行为而非仅仅是语言为公司员工树立知识管理榜样,维持员工知识管理的热情与士气,影响与增强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意向。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详解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cf6a10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5.png)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
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以它为基础派生的课程为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诸如市场营销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d8d5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9.png)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知识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想要学习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现代企业中的知识流动和知识价值的挖掘。
本文将深入探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与意义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对知识的收集、分析、存储、共享和利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系统化管理。
这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加以辅助的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的意义在于使组织能够更好地利用和开发知识,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取得更好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分享、知识的应用四个方面。
其中,知识的获取包括从内部和外部获得知识;知识的创造包括发掘员工的潜在知识和创新知识;知识的分享包括提供平台和机会让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和交流;知识的应用则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二、知识管理的原理和方法1. 知识评估和分类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了解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
这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定期面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
知识分类的核心思想是将知识按照其重要性和价值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开发。
2. 知识共享和交流知识共享和交流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它可以通过建立内外部网、制定知识分享时间和举行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
在共享和交流过程中,应当注重激励机制的设计,以便让员工更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分享和交流当中。
3. 知识管理的培训和教育知识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
它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开设内部论坛和下发教育材料等方式进行。
在知识培训和教育中,应当注重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和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
三、知识管理的现状和展望目前,全球各行业对知识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半导体和软件行业的知识管理已经比较成熟,其它行业也在积极推进知识管理的实践。
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知识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真正实现有效地管理知识。
知识管理-正确概念与企业实务第二版教学设计
![知识管理-正确概念与企业实务第二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340df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5.png)
知识管理-正确概念与企业实务第二版教学设计概述知识管理是指以生产、获取、运用知识为核心,进行知识资源和知识活动的规划、组织、调控和优化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方法和手段。
知识管理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是企业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管理手段。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全面介绍知识管理相关知识,辅以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相关应用场景和实践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管理的正确概念和企业实务。
教学内容及方法1.知识管理基础概念–知识管理的概念及意义–知识、信息和数据的区别–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授课方法:讲授+案例分析2.知识管理的应用场景–知识管理的三大应用场景: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保护–不同行业领域的知识管理应用案例分析授课方法:讨论+案例分析3.知识管理的实践操作技能–知识获取与整理–知识共享与传播–知识创新与应用–知识保护与风险防控授课方法:实践操作+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掌握知识管理的基础概念及意义,了解其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2.了解知识管理的应用场景及相关案例,掌握知识管理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3.掌握知识管理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知识获取、整理、共享、创新、应用和保护;4.能够适应社会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需求,提高知识管理能力,具备在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估学生的教学成果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听课、课堂讨论、人际交流和课堂测试等;2.课程作业,包括理论分析和应用案例分析;3.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4.末期论文,要求学生根据实际企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1.李仁贵.知识管理实质及其方法论[J]. 现代管理科学, 2003 (4):1-5.2.杨振宇.知识管理:概念、技术、工具 [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5,23(2):13-16.3.严曼阳.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08,6:89-93.4.邹焕方.知识管理在企业创新中的应用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22(10):1-5.。
《知识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知识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71bd20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a.png)
《知识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知识管理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将企业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作为“资本财产”加以管理的一种独特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活动。
通过知识管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管理的定义、明确知识管理的过程以及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方法等,进而形成对知识管理的全面认知。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使学生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和异质性。
1.1 知识管理导论1.2 显性知识1.3 隐性知识课程目标2:使学生掌握知识管理的具体运行过程和作用机制。
2.1 知识获取与收集2.2 知识组织与存储2.3 知识交流与共享2.4 知识转移与应用2.5 知识协同与创新2.6 知识传播与服务课程目标3:使学生掌握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与评估。
3.1 知识管理技术3.2 个人知识管理3.3 知识管理审计与评估(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标(1)了解当代知识管理的背景。
(2)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与战略。
(3)明确知识管理伦理的内容。
2.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识管理的内涵与战略。
(2)难点:知识管理战略。
3.教学内容第一节当代知识管理背景第二节知识内涵及知识观第三节知识管理的内涵第四节知识管理战略第五节知识价值链及其流程第六节知识管理伦理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评价思考题:(1)知识是什么?(2)知识管理的内涵是什么?其目标包括什么?(3)什么是知识价值链?其包括哪些流程?(4)什么是知识管理伦理?第二章显性知识1.教学目标(1)了解显性知识的定义、业务化、基本要素。
(2)理解显性知识的特征。
(3)掌握显性知识的生命周期。
2.教学重难点(1)重点:显性知识的定义、特征。
(2)难点:显性知识的定义、特征。
3.教学内容第一节显性知识的定义第二节显性知识的业务化第三节显性知识的基本要素第四节显性知识特征第五节显性知识的生命周期4.教学方法讲授法。
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e9d226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0.png)
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企业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指将企业内部、外部以及市场上的各种知识资源聚集起来,进行整理、加工、传播和应用,使其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撑。
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发挥组织内部知识的价值,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掌握并应用企业知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1、获取知识的方法在企业层面上,知识管理的基础是对知识的获取。
企业可以通过收集和储存企业中已经有的知识资源,如员工的经验、专业知识和企业经验。
收集并整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将其存储在企业内部可访问的位置。
有如下方法:(1)调查:收集员工的意见、看法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工作习惯和偏好,或进行市场调研。
(2)分析公司的历史数据:包括财务数据、销售数据、产品数据等数据分析,找到其中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3)记录:将一些重要的会议、研究报告、文献资料、专家讲座等知识内容进行记录、保存。
(4)培训:在员工培训中,可以通过让他们学习其他同事的工作经验和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转移,加强个人的技能和了解业务的新发展。
2、知识的分布和共享技巧知识的分布和共享可以提高员工之间交流工作信息和理解企业目标的水平,还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
基于这一点,企业需要采取多种技巧来改进企业内部知识的分布和共享。
(1)内部网络:内部网络可以作为生产、商业和服务工作的平台,使员工能够分享工作。
(2)社区:社区是一个更加集中的内部知识共享系统,能够为员工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来共享他们的工作经验、信息、技能和想法。
(3)团队:在团队中,成员通过一系列的协作,在交流中创造、共享和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
3、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方法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需要对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应用,重塑企业内部的流程和文化。
(1)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基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库和知识库,智能化提取和储存数据,并分析企业的潜在需求、分析市场趋势等。
知识管理教案
![知识管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f6fe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d.png)
知识管理教案知识管理是一种制定和执行策略的过程,其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组织和协调组织内外的知识流动,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解析知识管理教案。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和基本理论知识管理是一种复杂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到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获取、创建、保存、共享和使用。
通过知识管理,组织可以提高其运营效率,提升决策质量,并最终形式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涵盖包括知识创造理论、知识转移理论、知识共享理论等多个领域。
其中,非常核心的一点就是如何有效的鉴别与利用“默示知识”与“显式知识”。
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获取到必需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
2. 提高创新能力:知识的积累和共享是创新的基础,良好的知识管理可以促进组织内部创新能力的提升。
3. 提升竞争优势:知识是组织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实现知识的优化配置,提升竞争优势。
三、知识管理的基本步骤知识管理的基本步骤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1. 知识的识别:这包括知识的分类、标签和编目,需要对知识进行清晰的定义和描述。
2. 知识的获取:如何有效地从内部和外部获取知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
3. 知识的储存和组织:将获取到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便于人员查找使用。
4. 知识的分享: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知识的共享,形成全员参与的知识创新氛围。
5. 知识的应用:将知识转化为组织的实际产值,提升组织绩效。
四、知识管理的工具与技术现代知识管理离不开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的支持,如知识地图、专家系统、知识门户、内容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等。
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组织更系统、更高效的进行知识管理。
五、知识管理的现状与趋势目前,知识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投放越来越多的资源进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
![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fbf3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1.png)
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知识管理是一种将组织内的知识资源转化为创新和竞争力的方法和理论。
它涵盖了对知识的获取、组织、存储、共享和利用的过程。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掌握有效的知识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知识管理的定义、重要性、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组织内外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管理,提高知识的获取、创造、共享和应用的能力,实现组织的目标和竞争力。
知识管理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知识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够为组织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
其次,随着知识的快速增长和更新换代,有效管理知识资源能够帮助组织跟上时代的步伐。
最后,知识管理能够促进组织内部的学习和创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成果。
二、知识管理的理论1. 知识获取理论知识获取是指获取外部和内部知识资源的过程。
对于外部知识资源的获取,组织可以通过与外部专家合作、参加行业会议和研讨会等方式来获得。
对于内部知识资源的获取,组织可以通过员工的培训和学习、组织内部的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来实现。
2. 知识组织理论知识组织是指对知识进行归类、分类和整理,以便更好地进行存储和利用。
常见的知识组织方法包括知识图谱、本体论和标准化分类系统等。
知识组织的目标是提高知识的可查找性和可访问性,方便员工进行知识共享和利用。
3. 知识存储理论知识存储是指将知识资源进行保存和维护的过程。
常见的知识存储方法包括知识库、文档管理系统和博客等。
通过有效的知识存储,组织能够将知识变成可持续利用的资产。
4. 知识共享理论知识共享是指将知识资源进行交流和共享的过程。
通过知识共享,组织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和合作,提高整体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常见的知识共享方法包括社交媒体、在线协作平台和内部分享会等。
5. 知识应用理论知识应用是指将知识资源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
知识应用理论包括知识转化模型、技术创新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等。
4.6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教案)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
![4.6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教案)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9ad87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1.png)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6课《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本节课主要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自我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自我管理和控制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自律意识: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律意识,难以自觉地遵循规则和标准。
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实际操作、互动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和控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自律意识。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本节课选自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6课《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以便他们能够跟随课程进度学习。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际操作:通过一些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自我管理和控制。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制定生活计划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身体验制定生活计划的过程,亲身体验控制行为和情绪的过程,亲身体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和控制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自我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在课程的最后,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我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例如,可以强调制定生活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控制行为和情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自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自律等。通过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为自己的生活品质提升奠定基础。
知识管理(信管)教学大纲
![知识管理(信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58d2118e45c3b3566ec8b30.png)
《知识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632709课程英文名称:Knowledge management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知识管理是当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实业界研究的一个世界性热点课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选修课。
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关注知识的创造和共享。
本课程主要讨论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组织的资源及知识的分类,组织中的知识转换,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发现等内容,在详细分析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性质和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课程培养学生对组织中知识管理的整体认识。
学会应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站在知识管理的高度看待组织中的管理问题和信息系统的作用,综合认识并整合知识管理系统。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学习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2. 了解知识管理的最前沿理论;3. 学习怎样建立知识型组织;4. 注重理论性和实用性,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知识管理理论基础和设计框架,熟悉知识管理这一众多学科高度交叉而形成的前沿领域。
(三)实施说明《知识管理》课程学习要求结合企业具体知识管理实践,才会与理论学习相得益彰。
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有“知易行难”的特点。
1.要坚持系统的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讲授重点在基础概念、方法、案例介绍方面;2.学生实践重点在搜集相关企业案例,讨论发言与自主思考方面;3.在师生的交互作用中营造教学相长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PowerPoint幻灯片、录像、录音资料等与文字教材密切配合,将知识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进而促进学以致用。
同时,增强学生课堂上的参与。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最好学习电子商务,管理学原理等课程。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与方法》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与方法》课程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68ef80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d.png)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与方法》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EDUE2039
课程名称: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与方法
英文名称: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实验室名称:心理与教师教育实验中心
课程学时:54实验学时:18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实验,教会学生能使用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进行知识管理。
此外,课程实验中还包括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
60台台式PC。
三、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学生将本次实验电子作品上交。
2、考核方式
(1)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电子作品评价法
(2)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等
考社成绩由作品质量而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成绩的50%
五、实验教材、参考书
1、教材:查尔斯,知识管理的现在与未来,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2、参考书: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ourse Outline
[课程编号]学校教务处统一填写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学分数] 2
[适用专业]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学时数] 36
[编写日期] 2017-04-15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性质任务
知识管理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世界性热点课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知识管理技术与方法》是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意义与功能。
熟悉知识管理的方法在教育中应用的主要内涵及运作流程。
掌握知识管理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策略与技巧。
掌握知识管理在教育应用上的发展与趋势。
二、教学内容
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关注知识的创造和共享。
本课程主要讨论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组织的资源及知识的分类,组织中的知识转换,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发现等内容,在详细分析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性质和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全部内容共分七章,由知识管理基本知识、知识共享与创造、知识管理技术等部分构成。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知识管理基本理论及方法,难点组织知识的创造和共享。
四、教学时数安排
本课程的授课总课时为36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复习2学时,机动2学时。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根据学校的一些时间安排做细微调整。
五、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及案例教学法。
2.考核方法:本课程的考试注重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成绩由平时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小测验、提问等)和日常考勤占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60%;期末试卷在考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及分析问题、评价的能力。
第二部分讲授提纲
第一章知识管理概述
1、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发展;掌握知识管理的定义,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了解知识管理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管理的定义、内涵
难点:知识管理的内涵
3、教学时数:4学时
4、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第一节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知识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第三节知识管理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思考题:
(1)知识管理时代,知识就是财富,你对此有何看法?
(2)如何理解知识管理的出现是符合现代特征的?
第二章知识的特性与类型
1、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解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转化;掌握知识的分类;掌握隐性知识;掌握知识资本。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的类型、知识管理的目标。
难点:对由于知识管理特征、目标、原则等的理解。
3、教学时数:6学时
4、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第一节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转化
第二节知识的分类
第三节隐性知识
第四节知识资本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知识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章知识型组织与知识工作者
1、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解知识型组织与知识工作;掌握知识工作者及其管理;掌握首席知识官。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知识型组织与知识工作;掌握首席知识官。
难点:知识型组织与知识工作
3、教学时数:4学时
4、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第一节知识型组织与知识工作;
第二节知识工作者及其管理;
第三节首席知识官。
思考题:
(1)谈谈CKO和CIO、CEO之间的关系;
(2)知识管理需要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它对知识管理有什么影响?
第四章知识的共享与创造
1、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知识社团;掌握知识市场;掌握促进组织知识共享的其它策略;掌握知识创造。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知识社团;知识创造。
难点:掌握知识创造。
3、教学时数:6学时
4、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第一节知识社团;
第二节知识市场;
第三节促进组织知识共享的其它策略;
第四节知识创造。
思考题:
调查一家知识型企业,绘出该企业的知识管理流程。
第五章知识管理技术
1、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组织知识管理技术概述;掌握知识地图;理解知识管理系统;理解从知识管理系统到知识管理体系。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知识地图;理解知识管理系统;
难点:理解从知识管理系统到知识管理体系。
3、教学时数:6学时
4、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案例教学法
第一节组织知识管理技术概述
第二节知识地图
第三节知识管理系统
第四节知识管理体系
思考题:
(1)如何在一个组织内实现知识地图技术?
第六章知识管理的实施
1、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知识管理的编码化战略和个人化战略;掌握知识管理实施的举措;掌握知识管理的评估。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管理的编码化战略和个人化战略,知识管理的评估。
难点:知识管理的评估。
3、教学时数:6学时
4、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案例教学法
第一节知识管理的编码化战略和个人化战略;
第二节知识管理实施的举措;
第三节知识管理的评估
思考题:
(1)如何建设和维护知识管理系统?
(2)如何有效评价知识管理系统?
第七章政府知识管理
1、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政府知识管理;理解政府知识管理是电子政府的深入发展。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政府知识管理是电子政府的深入发展。
难点:理解政府知识管理是电子政府的深入发展。
3、教学时数:2学时
4、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第一节政府知识管理概述
第二节政府知识管理与电子政府
第三节知识型政府与学习型政府
第四节政府知识管理系统
思考题:
(1)知识管理在各个层次(个人、企业、国家)的实施有什么不同之处?第三部分:课时分配
第四部分:参考用书
1. 《从信息爆炸到智能知识管理》,李兴森、石勇、张玲玲著,科学出版社,2010.4
2.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田志刚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
3. 《从信息爆炸到智能知识管理》,李兴森等著,科学出版社,2010.4
4. 《知识管理概论》梁林梅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
第五部分:参考作业
(可根据具体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况做调整)
第一次:
(1)知识管理时代,知识就是财富,你对此有何看法?
(2)如何理解知识管理的出现是符合现代特征的?
(3)为什么说知识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次:
(1)谈谈CKO和CIO、CEO之间的关系;
(2)知识管理需要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它对知识管理有什么影响?
第三次:
(1)调查一家知识型企业,绘出该企业的知识管理流程。
(2)如何在一个组织内实现知识地图技术;
第四次:
(1)如何建设和维护知识管理系统?
(2)如何有效评价知识管理系统?
(3)知识管理在各个层次(个人、企业、国家)的实施有什么不同之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