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类毕业论文设计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的影响因素及防护论文
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的影响因素及防护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出现到21世纪,经历了比较久的发展时期,并且依旧占据着建筑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近年来的工程实际情况表明,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耐久性问题而引起破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钢筋锈蚀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做研究。
尤其是混凝土中影响钢筋锈蚀的因素和针对这些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钢筋锈蚀;预防措施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rrosion ofSteel In Concrete And Its ProtectionAbstract:From being create to twenty-first century,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experienced a period of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and still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Howeve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shows that in recent years, the damage caused by durability problems in exi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is leaded by the orrosion of steel bar give a large par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o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reinforcement corrosion on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teel corrosion in concrete and the measures taken in response to these factors.Keywords: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durability;corrosion;prevention measures0 引言最开始人们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很好地结合了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优点,可模性好、可塑性强、整体性好、耐久性好、后期维护费用较低以及易于就地取材等诸多优点使得当今世界上的建筑大多选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doc
国航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7轴)摘要:本设计为国航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该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该建筑平面为规则矩形,有五层,建筑总面积约为3705.4平方米,结构总长58.5米,总宽14.35米,总高19.5米,占地约4326平方米。
该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根据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结构布置,确定梁、柱截面尺寸;其次,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结构侧移刚度以及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其中水平力考虑了风荷载和地震水平作用力。
第三步,考虑五种内力组合,选取最不利的组合进行梁、柱配筋计算。
最后是配筋。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刚度;配筋Air China officeFrame design (7 axis)Abstract: The design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fice of Air China, the structure of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he rectangular building plan for the rules, there arefive,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approximately 3,705.4 square meters, the structurelength of 58.5 m, with a total width of 14.35 meters, total height of 19.5 meters, covering about 4326 square meters.The structural desig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ctions: First, according to structuralfeatures and layout requi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beam andcolumn section size;Secondly, the calculation of 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gravity load and structural stiffnessand the horizontal load and vertical load of the internal forces , Where the level of forceconsidered the level of wind and earthquake forces. The third step, consid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ve internal forces to select the most unfavorable combination of beam and column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Finally, reinforcement.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stiffness; reinforcement目录前言 (6)1工程概况 (7)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8)3重力荷载计算 (11)3.1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11)3.2屋面及楼面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11)3.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12)3.4重力荷载代表值 (12)4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6)4.1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6)4.1.1框架结构梁、柱线刚度计算 (16)4.1.2框架结构柱的侧移刚度计算 (17)4.2纵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9)5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9)5.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9)5.1.1横向自震周期计算 (19)5.1.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20)5.1.3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22)5.1.4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23)5.2横向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30)5.2.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30)5.2.2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32)5.2.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33)6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36)6.1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36)6.1.1计算单元 (36)6.1.2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37)6.1.2.1荷载计算 (37)6.1.3内力计算 (47)6.1.3.1固端弯矩计算 (47)6.1.3.2分配系数计算 (47)6.1.3.3传递系数 (48)6.1.3.4弯矩分配 (48)6.1.3.5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48)6.2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55)6.2.1结构抗震等级 (55)6.2.2框架梁内力组合 (55)6.2.3框架柱子内力组合 (60)7截面设计 (66)7.1框架梁 (65)7.1.1梁的正截面设计 (65)7.1.2梁的斜截面设计 (67)7.2框架柱配筋 (69)7.2.1 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9)7.2.2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2)7.3 框架梁柱节点截面设计和抗震验算 (75)8楼梯设计 (76)8.1梯段设计 (76)8.2平台设计 (77)8.3平台梁设计 (78)9楼板设计 (80)设计总结 (83)致谢 (84)参考文献 (85)英文翻译 (86)前言毕业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具体的设计能够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的联系起来。
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摘要:介绍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超长结构中的具体设计方法;同时论述预应力设计对指导施工及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超长结构;预应力结构;设计1前言预应力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为现代高层建筑向更高、体型更复杂,结构形式更多样、功能更全、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塑空间。
通常可使建筑物在同一竖直线上,上部楼层布置住宅、旅馆,中部楼层作为办公用房,下部楼层作商店、餐馆等。
以满足综合性的不同需要。
本文所介绍的工程设计是一幢集办公、休闲为一体的高档办公楼。
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益阳市赫山区,建筑面积31000m2,地上21层,地下一层,总高度为83m。
其中一层为大型商场,二层为餐厅,三层为娱乐场所,四层及以上为公寓和办公楼。
工程结构形式采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裙楼为超长结构,结构平面布置随建筑变化而逐层变化,图1为四层的结构平面图,楼层主、次梁均为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3结构方案设计混凝土结构构件在混凝土材料收缩和环境温差的作用下发生的体积缩小变形从而增大结构构件的拉应力,当该拉应力大于构件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构件即开裂。
对此,现行规范中规定框架-剪力墙结构伸缩缝最大为45~55m。
本结构纵向长度近159.6m,远超过上述规定,而且6个剪力筒大大增强其中间混凝土楼面水平侧向约束。
如增加两道或三道结构伸缩缝,必须采用从基础到顶层增加双梁双柱来实现,这除了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之外,还大大影响了使用功能和建筑要求。
设计采用预应力技术解决这一结构超长问题,通过对结构施加预应力,在结构中预先产生压应力。
使其抵消超长结构在季节温差和混凝土收缩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
理论与实践证明预应力对控制超长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有效的。
预应力除了可有效控制裂缝的作用之外,其主要作用是能有效抵抗竖向荷载并明显降低构件尺寸。
经初算,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8.4m跨主梁的梁高可由原来普通钢筋混凝土主梁的700mm降为500mm,次梁梁高可由600mm降为450mm,16.4m跨主梁的梁高可由1600mm左右降为900mm~ 1100mm。
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及选择论文
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体系及选择探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且建筑高度也随之增加,建筑类型与功能的愈来愈复杂,结构体系的更加多样化,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的主要重点和难点之所在。
本文介绍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体系及选择。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选择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buildings in our country and building height also will increase, building type and function of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n much more diverse, high-ris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is also more and more become a structural engineer design main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of the serengeti. this paper introducesthe system and choice of top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 system choice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国内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有:1.1 框架结构以梁、柱等线形杆件组成的骨架作为主要抵抗外荷载的结构即为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适应于非地震区的多层和层数不多的高层建筑。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论文3篇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论文3篇第一篇1建筑物的抗震评估当前,我国的《抗震建筑标准》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权限将建筑物分为三大类:使用年限三年的为A类、使用年限四年的为B类、使用年限达到五十年的为C类。
针对建筑物的种类不同,评估和鉴定也会有不同的方法。
对于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的评估能够划分为两级鉴定:一级鉴定主要对建筑的设计结构实行鉴定,综合评估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的各项指标;二级鉴定是在一级抗震鉴定的基础上,通过精密的计算来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再次抗震评估。
加固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之前,理应对建筑物实行准确的抗震分析评估。
如果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都能满足建筑的各项抗震性能指标,能够不用对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抗震加固。
如果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每一层均有超过85%的大梁、视为满足结构性能和层级位移性能目标。
随着时代的持续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尤其是人们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要求也越来越高。
普通的砖混的建筑容易在地震中坍塌,钢筋框架成了当今社会建筑的必然要求。
尤其是在经历过大地震以后,人们更加注重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抗震系数的高低。
当前,我国在工程实践中增加了很多建筑物抗震的方法。
这些方法对于施工更方便,工序更简单,耗用建筑材料也相对较少,既节省了人力,也在加固后充分发挥出了各自功能的优点,在实践中能够减少停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很强的应用性。
这里面简单介绍以下三种方法的实践应用。
2.1截面积增大加固法截面积增大来对建筑物实行抗震加固,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在建筑物的弯曲面上打上混凝土,从而提升建筑物结构构件的最大承载水平。
采用增大截面积的具体方法,能够对原建筑新旧混凝土结合部位实行凿打处理,使表面更加光滑、更加平整。
把建筑物表面的不平整度控制在5以内。
在原构件的浇筑面上凿成凹槽,每隔一定的距离,乳状的水泥浆均匀的涂抹在结合处的位置上,并插上钢筋加固。
截面增大的尺寸应满足钢筋强度的设计要求,还要保持充足大的尺寸来放置附加钢板构架,并顺利浇筑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摘要: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桥梁等施工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建筑类型与结构体系也变得复杂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这无疑给工程设计者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一直是工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作为工程设计者一定要意识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及自身责职所在。
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目前建筑、桥梁等施工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也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结构形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造型新颖独特,工程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我们知道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作为工程设计者一定要劳劳把好质量这一关。
然而我们却看到,近年来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塌事件频频出现,这不得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热切关注。
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如何保证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正确掌握工程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结构形式、计算依据,已成为目前工程设计者共同且最棘手的难题。
下面笔者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一.柱下独立基础带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设计方面这里值得提出的是,不少设计者在地下室底析设计中往往忽视建筑物发生沉降的问题,而我们知道,建筑物发生沉降必定会带来一定的附加应力。
基于柱下独立基础带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极其容易发生沉降变形,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地下室底板承载力从而导致开裂现象出现,对底板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威胁。
特别是对于采用天然地基的地下室底板来说,威胁就更大了。
那么,如何合理设计柱下独立基础带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使之更安全呢?这就要求设计者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当受沉降影响不大时,建议在地下室底板与持力层之间通过褥垫来处理解决。
另外,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因季节变化引起的地下水位对地下室底板的不同影响,尽可能的把各种安全隐患考虑到设计中来,才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
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论文
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论文1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工程原理钢筋混凝土房屋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可逆性,落成之后后期修正的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将全部的难点疑点集中在设计环节加以妥善解决。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是由钢筋与混凝土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的,两者共同受力,是统一的工程结构,具有不可分割性。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就是钢筋与混凝土,前者具有理想的抗拉性能,后者具有高度的抗压性能,不同材质的结合使用,能将抗拉性能与抗压性能融合于一体,增强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梁柱、剪力墙、楼板等承载能力,产生良好的力学作用,是一种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房屋设计结构。
2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2.1基础结构方面2.1.1地下室底板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业主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的过程当中,往往会选择加筑地下室,以扩充可使用的空间。
对于存在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房屋而言,如果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不注重地下室楼板的承载能力,很有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发生沉降或者是倾斜的问题,增加安全隐患。
当地下室楼板设计承载力与实际承载力误差大于20%的时候,混凝土底板就会出现裂缝,裂缝持续扩大,危及房屋与业主的安全。
为了避免因地下室底板承载力不足而造成沉降,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着重在持力层与地下板之间规定要布置褥垫进行施工,降低附加应力的影响。
2.1.2防水功能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防水功能主要立足于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方面,受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的制约,整个房屋的基槽地模形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例如放坡、阴阳角等的位置与数量都会相应地改变与增多,增加防水工序的施工难度。
为了进一步确保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防水性能,提高业主的居住质量,设计人员需要就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作出充分的调整,将自然因素纳入设计考虑的范畴,如雨季与旱季的防水性能的要求,关键在于绘制包络图,参照包络图的相关数据,对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作出改变,使放坡以及阴阳角的位置与数量都趋于稳定,彰显钢筋混凝土房屋防水功能的规律性,降低施工难度。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论文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论文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00米,共30层,主要用于商业办公和居住。
为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和结构安全,我们决定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
二、设计目标1.确保结构安全可靠,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2.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3.节省投资,降低建筑成本。
4.确保建筑物的美观性。
三、设计原则1.合理布局: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合理布置柱、梁、板等构件,使结构受力均匀。
2.优化设计: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优化结构形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3.节约资源:选用高效材料,降低材料消耗。
4.确保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结构安全。
四、设计方案1.结构体系(1)基础部分: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为扩展基础。
(2)柱子:柱子截面尺寸根据受力需求确定,采用矩形截面。
(3)梁:梁截面尺寸根据受力需求确定,采用矩形截面。
(4)板:板厚根据受力需求确定,采用现浇混凝土板。
2.构件设计(1)柱子设计:柱子截面尺寸、配筋等根据受力需求确定,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2)梁设计:梁截面尺寸、配筋等根据受力需求确定,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3)板设计:板厚、配筋等根据受力需求确定,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3.结构连接柱子、梁、板等构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确保结构整体稳定性。
4.结构计算本项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根据计算结果,调整柱、梁、板等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等,以满足受力需求。
五、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先进行基础施工,然后依次施工柱子、梁、板等构件。
2.施工方法: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六、项目优点1.结构安全可靠,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2.建筑物使用功能齐全,室内环境舒适。
3.投资节省,建筑成本降低。
4.建筑物美观性较高。
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摘要:虽然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但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把握好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可以减少很多的工程事故,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安全系数,保障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1.引言从传统的观念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它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取材容易和造价可观的优点,但它最为显著的特点主要耐久性,混凝土本身的耐久是毋庸置疑的,虽然钢筋容易发生腐蚀,但是有混凝土的保护层的包裹,钢筋不能和空气接触,钢筋不会发生锈蚀,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是相当长的。
所以成为了世界工程建筑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
当然这只是从传统的观念来看的,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不符合科学的探索观点的,正是由于人们收传统观念的影响,只片面了考虑的混凝土的耐久性,忽视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耐久性,并且很多地区属于地震多发段,地震对其的危害相当的大,所以抗震性也不容忽视,特别是高层建筑中,抗震性尤为重要,越是楼层高,高楼层的顶部在受到地震作用时侧向位移也越大,就更容易发生坍塌的危险。
本文主要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来分析设计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2.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虽然混凝土结构存在的很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影响。
2.1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首先便是混凝土的自身问题,混凝土内部存在碱性的水化物,当大气环境里的CO2侵入混凝土内部时,会使得混凝土中的这些碱性水化物与CO2发生中和反应,也就是使得pH 值下降,俗称混凝土的碳化过程。
这个过程会让混凝土急剧收缩,导致混凝土开裂,加上碳化也会破坏钢筋外表面的氧化膜,使得钢筋容易锈蚀,发生危险。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使得内部孔隙率降低,混凝土内部更加的密实,提高了抗渗透性能,减缓了外部有害物质的入侵。
值得注意的是当混凝土中加有碱活性的骨料的时候,在露天潮湿环境下,碱与骨料里的活性颗粒会产生反应,混凝土表面也会产生裂缝,加速侵蚀性物质的入侵破坏。
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设计论文
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设计论文1钢筋混凝土排架设计的研究现状目前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在设计分析方面仍面临很多挑战,为能解决这些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多学者对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设计上做了研究。
在唐山大地震中,大多数以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为主的工业厂房结构柱破坏,造成很大的损失和伤亡,此后,我国学者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开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研究的内容如下: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对排架结构进行了有机玻璃模型的具体分析;李树祯等采用弹塑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横向单棍的排架结构进行分析,认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用普通的设计方法可满足抗震的基本要求,但从概率角度出发,其可靠度相对较低,地震作用下部分构件可能超过强度而严重破坏,“强柱弱梁”整体厂房还做不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对变柱变梁异型平面节点、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柱和带直交梁空间节点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了长柱、短柱、普通混凝土柱以及异型节点承载力在高强混凝土上的计算公式,为改善节点区的配筋及高强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弹性扭转效应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各国的规范对结构的弹性扭转效应都有各自的计算方法。
对于结构进入塑性扭转,由于塑性扭转效应涉及到对整体结构的空间弹塑性分析的问题,其在这一领域问题较为明显,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等结构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总体上讲,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设计及理论方面,通过理论研究分析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但目前排架结构的研究重点仍处于对平面和弹性阶段的研究和分析,目的是能将空间计算问题尽量简化为平面的简单问题计算。
由于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的自身复杂性、专业性和特殊性,当前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塑性扭转效应和非线性分析问题;当前抗震性能的试验在钢筋混凝土排架整体结构领域进行较少,在排架结构的设计中,抗震设防的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排架结构处于塑性区后,其抗震能力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在结构扭转效应表现突出;此外,对排架与框架相互结合剪力墙结构的研究涉及较少,对框排架的工作性能及受力特点有待进一步的更多的研究和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中框架与排架的协同工作受力情况较为模糊。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论文
简论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摘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每个设计者的经验不同,对规范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处理某个设计问题时,也就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基础、梁、柱、板四部分应注意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结构设计;基础;梁;柱;板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故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个建筑市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每个设计者的经验不同,对规范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处理某个设计问题时,也就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根据工作经验,下面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基础、梁、柱、板四部分,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1 基础部分1.1 对于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大于4米)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
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1.2 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
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地下室底板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
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
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用),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
1.3 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
1.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连接处应加强。
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1.5 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
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高差的2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
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内垫焦碴来调整基底附加应力。
1.6 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基础做成柱下条基。
柱下条形基础的底板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
两根柱的柱下条基的荷载重心和基础底版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问题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随之建筑功能的不断丰富,新颖的造型,致使工程设计越来越复杂,但目前的设计周期普遍偏短,也使设计文件中普遍存在某些质量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
本文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our country city appearance with each passing day, then the building function is unceasingly rich, novel style, the engineering design more and more complex, but at present the design period of the slant generally short, also make the design documents are common in some quality problem, should cause our attentio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one of the form of the structure,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tructure. this paper high-rise buil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of some problem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discussion,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密切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责任重大。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问题论文
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问题的思考【摘要】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探讨了结构计算及设计、构造措施方面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简图1 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钢材量的不断提高,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日益增多,因而作为一个结构设计者需要在遵循各种规范下大胆灵活的解决一些结构方案上的难点、重点。
2 框架结构方案构思时应考虑以下几点2.1 结构的传力路线应简捷明了。
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传力路线越短、越直接,结构的工作效能越高,’所耗费的建材也就越少。
2.2 从力学观点看,在民用和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应当尽量使柱网按开间等跨和进深等距(或近似于等距)布置,这样可以相应减少边跨柱距,也可以充分利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减少结构中的弯距,可以使各跨梁截面趋于一致,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2.3 结构方案还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和建筑功能要求综合考虑。
3 应从概念设计上着手注意几个问题3.1 关于强柱弱梁节点。
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形铰,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强柱弱梁措施的强弱,也就是相对于梁端截面实际抗弯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弯能力增强幅度的大小,是决定由强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否不超过其塑性转动能力,而且不致形成”层侧移机构”,从而使柱不被压溃的关键控制措施。
柱强于梁的幅度大小取决于梁端纵筋不可避免的构造超配程度的大小,以及结构在梁、柱端塑性铰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动力特征的相应变化。
因此,当建筑许可时,尽可能将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尽可能大于1,并控制柱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以增加延性。
验算截面承载力时,人为地将柱的设计弯距按强柱弱梁原则调整放大,加强柱的配筋构造。
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毕业论文
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毕业论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它具有稳定性好、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强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办公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办公楼的结构类型。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荷载特点,我们选择了多层框架结构。
考虑到地震的影响,我们采用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设计标准。
根据办公楼的用途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我们将建筑的设计使用寿命定为50年。
框架结构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结构的布局和尺寸。
我们采用了梁柱式布局,梁柱的尺寸根据结构力学计算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为了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梁柱的尺寸应满足以下要求:梁柱的截面面积要足够大,以满足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梁柱的高宽比应适当,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梁柱的布置要合理,以便于梁柱之间的荷载传递和纵向连接。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楼板的设计。
楼板是承受楼层荷载和活载的主要构件,因此其设计要考虑荷载、强度和刚度等因素。
我们选择了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作为楼层结构,以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根据结构力学计算和规范要求,我们确定了楼板的厚度和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除了框架结构和楼板设计,我们还需要对办公楼的节点进行设计。
节点是框架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它们承受着梁柱的力和转矩,并传递到其他构件中。
节点的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可施工性。
我们选用了现浇节点设计,通过加强节点的剪力承载能力和连接性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结构的静力弹性分析和动力弹性分析,以验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静力弹性分析中,我们考虑了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因素;在动力弹性分析中,我们计算了结构的固有周期和最大位移等参数。
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内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介绍了办公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尺寸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应用、现浇节点的设计以及静力弹性分析和动力弹性分析等步骤,我们确保了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其自身的特性,与砌体结构、木结构和钢结构等结构形式存有较大的区别,其设计工作较为复杂。
为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优劣进行综合考虑,还需加强建筑工程的现场观察,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的上部结构、地下室结构和配筋等进行优化设计,为后期施工提供优良的条件,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1.前言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建筑工程逐渐的增多,且其结构形式也愈加的复杂化。
尤其是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中,由于其具备较多的优势,如耐火性佳、刚度大且取材方便等优势,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设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对钢筋混凝土中存有的缺陷不能够全面的考虑,造成钢筋混凝土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工程设计不合理,影响后期施工,且给工程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应制定对应措施加以解决。
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2.1地下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大多建筑都附带有地下室,并且其具有较大应用有优势。
但因为设计人员在设计地下室时,往往忽略了对后期可能发生楼体下沉状况的考虑,所以地下室通常存在底板开裂情况。
并且在工程竣工后,楼体将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下沉和变形情况,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将直接作用在地下室上。
为此,部分未考虑到附加应力的地下室,通常其底板会因承载的压力过大而出现开裂的问题[1]。
2.2外墙和地下室底板配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陈旧,或是缺乏相应的设计经验,致使大部分建筑的外墙和地下室底板配筋在计算方面存在不合理性。
如未将扶壁柱大小纳入相应的外墙配筋计算当中,而是统一的应用双向板完成配筋的计算。
同时,地下室的配筋计算一般依据的是整体的电算分析结果,并未根据双向板荷载传递验算的计算方法进行,造成外墙的竖向受力筋缺乏、水平分布筋多余和扶壁柱配筋偏不足的问题。
2.3连梁和剪力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中,大多天然独立地基的基础设计并不合理。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论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论文摘要:混凝土结构设计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工程师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力求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其中,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质量,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世界上应用最为普遍、范围最广的结构形式,钢筋腐蚀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早破坏,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大灾害,许多结构由于腐蚀破坏不得不停止使用,进行大修,或拆除重建,经济压力不堪重负,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来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以便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方案构思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
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但是,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概念性和实际性的问题需要设计人员予以重视,以确保设计质量的提高。
1.1结构的传力路线应简捷明了。
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传力路线越短、越直接,结构的工作效能越高,所耗费的建材也就越少。
1.2从力学观点看:在民用和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应当尽量使柱网按开间等跨和进深等距(或近似于等距)布置,这样可以相应减少边跨柱距,也可以充分利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减少结构中的弯距,可以使各跨梁截面趋于一致,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1.3结构方案还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和建筑功能要求综合考虑。
2计算与分析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2.1 计算软件的合理选择当前我国建筑设计领域中有多种不同的计算软件,每一种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由于计算假定、模型简化、计算精度等的不同,其结果也往往不同。
正确合理的选择计算软件对结构设计非常重要。
如果计算软件选择失误,不但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还会得到不真实甚至错误的计算结果,使结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浅析论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浅析[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纵横向框架梁柱所组成,具有平面灵活布置,可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容易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等优点,因此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属柔性结构,在强震下结构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较大。
本文针对这一特点,对框架结构计算、设计进行详细总结。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abstract: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composed by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rame beam, it is a flat flexible layout; availability of a large indoor space, easy to meet the production and use requirements, and therefore it was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and civil. but the low stiffness of the frame structure lateral resistance is a flexible structure, vertex displacement and understory drift of structure in the strong earthquake is larg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lculation, design and conduct of the framework structure.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esign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分析与处理摘要:混凝土作为当今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应用量最大的一种材料,它可以配制成不同强度、不同性能和不同形状的各种混凝土结构物,并有较好的耐久性,但实践证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是由于混凝土构件在拉应力很小的时候就开裂的缘故,本文主要论述了混凝土施工期间裂缝的形成原因,并给出了施工期间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处理随着使用年数的增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钢筋锈蚀致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剥落的现象到处可见,使用期十几年的结构或必须大修或被拆除的例子不胜枚举,因钢筋锈蚀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
混凝土结构性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2.1建筑物的使用和管理问题按照常规,建筑物一旦发生问题人们自然地把问题归咎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很少想到使用和管理人员。
实际上,使用和管理对房屋的寿命和突发事故有很大影响;合理使用,管理得当,房屋的寿命长,事故的隐患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理,事故的发生率大大下降;相反,使用不和理,管理不当,即使是高质量建筑物的寿命也会缩短而那些存有各种隐患的建筑物则有可能发生事故。
(1)使用问题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是对水管理不善,通过调查发现,工业厂房中对水的管理极不重视,地面潮湿、泥泞的现象极其普遍,有的厂房地面和楼面上肆意流淌,更有甚者各种废水从建筑物上的各种孔洞排出,如洞口、砖墙上未堵的脚手眼、楼板上凿孔等。
在这里,应该着重说明的是:凡是受水冲淋的构件其破损速度远比其他构件快。
(2)使用过程中的其他问题人为的破坏是造成结构使用寿命缩短的另一常见现象。
人为破坏包括:在构件上随意焊接、凿孔穿管、车辆碰撞、起吊重物碰撞及生产操作不当造成构件的破坏等。
生产工艺变更而未增加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厂房的危害极大。
常见的高温炉体在厂房内的位置变更,从有隔温防护的部位移到没有防护的部位,其后果是在高温作用下,构件的破损极快,甚至引发事故。
旧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与过去对使用过程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近年来,随着旧建筑物使用和管理的标准和规范的出台,这些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2.2施工问题施工质量不好造成房屋倒塌事故的实力举不胜举,施工质量对房屋的寿命影响极大,很多建筑物都存在着不同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房屋的使用寿命。
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影响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最普遍的问题是保护层厚度、混凝土质量和节点处理问题。
(1)保护层厚度问题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得不到保证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箍筋保护层更是如此。
箍筋外露,主筋的保护层一般也达不到设计要求。
设计尺寸小的构件,对施工的要求更高,如大型屋面板,板面总厚度只有20-3Omm,设计保护层只能有10mm左右,施工时稍不注意,保护层就不能保证。
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型屋面板保护层厚度不足10mm,约有20%的板的钢筋保护层几乎为零。
没有保护层的钢筋锈蚀速度很快,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使用。
(2)构件的节点问题装配整体式结构的节点也是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部位,如北京石景山电厂冷却塔,72个梁柱的节点只有3个基本完好,38个节点钢筋溃锈,其余节点钢筋外露有不同程度的锈蚀,结构使用年数约17年,其原因是节点混凝土强度偏低,约lOMpa.应该说节点区一般是结构受力的关键部位,但通常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
(3)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提起混凝土的质量,强度总是要放在首位,但是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一久性来说,其密实性与强度有同等的重要性。
建研院的调查表明:在混凝土设计强度相同,环境情况相同的前提下,大跃进时期成型的混凝土的碳化速度约为其他时期混凝土碳化速度的1.45-1.77倍。
混凝土的质量对其耐一久性能有很大影响。
低质量的混凝土抗碳化、抗腐蚀的能力差,构件的寿命低。
2.3设计问题设计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第一道防线,设计一旦出了问题,要想彻底的补救是非常困难的,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比较大的。
目前有所谓“五倍定律”(设计过程中纠正偏差所消耗的费用是1,在施工过程中纠偏所耗的费用为5)的说法形象的说明了设计的重要性。
(1)安全度我国的设计规范都有结构或构件的抗力大于或等于作用效应的规定(R;S)。
设计者往往取R略大于S,甚至R等于S。
这样做无疑可在当时使结构的造价略有下降,取得了经济效益。
但是随着设计规范的改进,这些当时比较经济的结构,用现在的规范去校核,其安全度一般都不满足,可以说我国有一大批旧的建筑物属于这种类型。
(2)耐久问题过去一段时间的设计是不大重视结构的耐久性的,结构构件的设计都是以抗力为主并考虑稳定等性能。
构件的尺寸小,混凝土强度低,抗腐蚀和侵蚀的能力极低,加上施工偏差,使用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构件破损的速度极快,使用寿命较短。
混凝土强度偏低是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适当提高混凝土的设计等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三、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成因分析及处理3.1收缩裂缝混凝土施工中,为保证混凝土浇捣的和易性,混凝土中加入的水分往往比水泥水化作用需要的水分要多4-5倍。
这部分游离水蒸发后,在混凝土内部留下许多毛细孔,混凝土会产生体积收缩,一般称为游离水蒸发收缩。
另外水泥水化作用也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
称为混凝土自收缩(或称混凝土干缩)。
后者是前者的1/5-1/10。
所以说混凝土本身存在肉眼看不见的细微裂缝是它固有的一种特性。
(1)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刮风天气易于出现,裂缝多为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惯。
裂缝产生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在塑性状态时,刚开始终凝,而由于天气炎热,阳光直射,刮大风,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混凝土表面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尚未有强度,而致使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
为控制塑性收缩的产生,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首先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和砂率,宜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同时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再次混凝土浇灌后及时覆盖,终凝后尽早进行养护;当如遇风季,需设置挡风设施。
(2)沉降收缩裂缝该裂缝一般多沿主筋通长方向,在混凝土表面出现,常在浇灌后发生,硬化后停止。
裂缝产生原因是混凝土浇捣后骨料颗粒沉落,水泥浆上浮,受到钢筋或大骨料的阻挡,而使混凝土互相分离。
另外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沉落不均匀造成开裂,防治措施如下:(1)可采用稠度适当的低流动性混凝土;(2)加强混凝土振捣,不能漏振:(3)对于断面相差大的结构物和混凝土剪力墙孔洞处,先浇灌较深部位,静止1-2h,让混凝土沉落后,在与断面或孔洞上部混凝土一起浇注;(4)初凝前两次振捣和两次抹压混凝土表面。
(3)干燥收缩裂缝多在混凝土养护完毕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为表面性的较浅较细裂缝,多沿短方向分布。
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养护不周,受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过快,而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小,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的约束,而产生较大拉应力后产生裂缝。
另外如后张法预应力构件,在露天堆放过久,不进行张拉也会出现次类裂缝。
防治措施如下:(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抗裂度;(2)加强混凝土构件的早期养护和覆盖,适当延长养护时间;(3)采取密封保水养护措施;(4)长期露天堆放的混凝土构件,应经常适当浇水养护;(5)后张法预应力构件及时张拉;(6)素混凝土结构每6m设置1条收缩缝;(7)发现混凝土结构有微小裂缝,应马上撒水养护。
3.2温度裂缝(1)内约束裂缝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
例如,混凝土养护期间受寒流侵袭,使混凝土表面急剧降温超过7-10℃就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缝,但其裂缝深度一般只有30mm左右,表层以下仍保持结构完整性。
(2)外约束裂缝由于混凝土体积过大,混凝土绝热温度与浇灌温度之差超过25℃以上而引起的。
当混凝土结构厚度超过20m以上时,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上升很快,一般在混凝土浇注后72h 达到最高温度(可达800C左右),由于混凝土内部散热慢而混凝土表面散热快,这种温差在混凝土表面引起拉应力。
而后期均匀降温冷却时,受到基岩或老混凝土垫层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外约束裂缝多发生在施工后2-3各月或更长时间,多在结构中部出现。
裂缝为较深或贯穿性的,破坏结构的整体性。
3.3沉陷裂缝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的,其位置与沉陷方向一致。
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与沉降值成正比。
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结构构件落在未经处理的回填土或松软地基上。
混凝土浇灌后,因地基侵水引起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裂缝。
特别是平卧生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薄腹梁),由于侧向刚度差,配筋少,最易引起弦、腹杆或梁的侧面产生裂缝。
另外因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以及过早拆模,也常导致此类沉降裂缝出现,对次类裂缝防治措施如下:(1)避免在松软土或填土上制作构件,如确实需要,必须经夯实处理后再作预制场地;(2)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撑牢固。
并使地基受力均匀;(3)防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地基被水侵泡。
总之,在工程结构领域中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一直是该领域探讨的重点。
从桥梁、路面等交通设施到沿海的海港工程;从民用建筑、商业建筑到一些化工、冶金工业建筑,开裂问题极其广泛,因此,迫切需要深入开展混凝土结构开裂问题,混凝土结构加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1]赵杰.混凝土结构裂缝及其防治[J]电力建设,2000,(02).[2]张运忠.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认识[J]福建建材,2000,(02).[3]潘立.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思考[J]工业建筑,2000,(05).[4]谢文忠.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控制[J]有色矿山,2001,(0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