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及实践报告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及实践报告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及实践报告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群体,是中国出口外汇的中坚力量,但是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最大的人群。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代农民工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二代农民工集体出列,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这个群体与第一代相比,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在现实生存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他们的生存现状谈起,探讨他们的权益问题,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背景简介人们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印象多是“大包小包、一头乱发”,而如今出现了不少与此大相径庭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年龄普遍在25岁以下,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时不时地从包里掏出名牌手机;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与上一代农民工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和就业观。

新生代民工基本上没有务农的经历,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外出的,甚至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缺乏;从动机上看,他们基本上不是基于“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多地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

因为有着更多的企盼,他们找工作时也往往更“挑剔”。

许多用工单位很需要这些人,但也对此表现出了相当的担忧。

用人单位有一部分认为,第二代农民工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敬业精神差。

二、第二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1、从年龄上来看,第二代农民工平均年龄则为23.8岁,比第一代年轻了将近18岁,且有将近46.2%的人在20(包括)岁以下。

低年龄外出多,文化程度不高,基本上是迈出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打工。

2、受教育状况:在接受教育方面,根据调查统计,第二代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2年,绝大多数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89.4%的人接受过初中及以上文化教育,其中受过普高、职高、中专、技校及以上教育的农民工仅为28.4%。

3、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

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

三、根据调查结果解读及分析(1)第二代农民工就业状况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主要从事建筑、运输、制造、服装、烹饪、保安、机械、维修、等行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主要特点明显,就业领域涉及生活诸多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问题一、就业现状随着国家发展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更是其中的主力军。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已经达到了2.8亿,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新生代农民工。

他们通常来自较贫穷的山区或农村地区,通过到城市打工的方式获得收入来补贴家庭经济,成为了家庭重要的经济支柱。

二、问题分析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问题上也面临着许多困境。

比如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和保障待遇不足等问题。

一方面,尽管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他们获得的工资待遇却偏低,致使他们长时间无法获得门槛更高的工种,这种现象也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维持自身生计的难度加大。

同时,由于他们普遍缺少正式就业的机会,经济上保障方式不完善,导致他们在面临风险的时候显得越加脆弱,生计难以保障。

三、应对之策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呢?政府可以在加大对工资的监管力度、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提供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努力。

具体来说,政府需要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要求企业支付合理的工资待遇和社保缴纳,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权益。

同时,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机构,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推出鼓励创业政策,释放人才创新潜力,鼓励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自主创业,提供贷款、税收优惠、技术指导等政策支持。

最终,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加大政策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了解自身的权益,并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体而言,政府需要积极地制定更加合理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政策,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以便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和合法权益。

对进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对进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对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工程结构分析1002葛翔0121002840207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

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从当前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状况入手,进行一次局部的调查,以展现出当今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并力求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字:农民工,生活状况,心理状况。

一、导言浙江是我国农民工聚集的一大省,所以本调查选在此地,并利用暑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浙江省金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

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

以问卷调查为主,通过设计好的问卷,随机选取调查进行问卷调查,以网络邮件、qq为辅助调查。

调查的目的与意义:农民工带来人力资源的时候随之也带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民工问题是指由于农民进入城市参与经济活动后涉及的一系列权益保障的总称。

农民工问题在建国后三四十年前表现得尚不明显,但到了改革开放以及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就日渐突出。

二、调查所得的基本信息调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学历、工作状况等;二是被调查者的生活状况,食宿、娱乐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三是被调查者对其生活状况的基本评价和主观感受。

调查共计发放40份问卷,回收30份,其中有效问卷33份,回收率为33/40,有效回收率为3/4。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被调查者中,外出务工1-3的占20%,3-5年40%,5-10年30%,10年及以上10%.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有过想在城市定居,组建家庭的占大部分约占87%,没有的占7%,没想过的占6%。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新时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他们需要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城市规则,并通过市民化过程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农民工市民化目前仍面临着一些现状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主要包括:经济困境、法律保护不完善、社会融合不足三个方面。

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着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经济困境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一大挑战。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仍然存在问题,法律保护不完善导致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受到限制。

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与本地居民相隔离,社会融合度不高,限制了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流和交往,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针对这些现状挑战,应采取以下对策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要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就业环境,提高经济水平。

要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行为,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和生活权益。

要加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使农民工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还可以通过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制定更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推动其实现市民化的目标。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比较明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只有充分发挥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一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

新一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

新一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民工已经成为了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统计,当前中国的农民工人数已经超过了2亿。

他们在中国城市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是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种行业中最为重要的劳动力来源。

然而,在新一代农民工中,就业现状相对还是比较严峻的。

有些人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工作机会,但也有不少人处于漂泊、次要的工作状态中获得极少的报酬。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解析新一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

1. 教育水平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新一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

这对他们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很多人只能选择体力劳动、简单的工作,甚至是一些低收入、劣质的工作。

此外,由于农民工的不稳定生活环境和长期的劳动生活,很多人没有机会重新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

这使得他们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难以获得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2. 就业机会就业机会是影响新一代农民工就业现状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很多农民工通过机会和技能而得到了更好的就业机会,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

然而,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有所下降,新的就业机会对农民工来说变得更加困难。

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就业转变,对就业机会的需求也有所变化。

对于只会简单劳动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许多企业都缺乏稳定、长期就业的机会,很多岗位更多地是在短暂的时间内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人来完成一时的生产需求,这给了农民工的就业留下了不少不确定性。

3. 保障权益许多新一代农民工在搜索工作时,都会遭遇一些不公平、更改、延长工作时间和降低工资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精神状态。

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来改善农民工的权益,但是执行效果依然有待提高。

因此,在农民工获得工作的时候,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和100%的工资支付尤其重要。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这能够帮助农民工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工作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与差异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与差异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与差异分析一、问题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镇,且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69亿,其中,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①。

可见,数量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到2020年要实现1亿农民工进城落户,这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农民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重大转变。

但事实上,农民工的市民化道路仍面临艰巨任务,他们多数在城市从事技术含量不高,薪资水平较低,工作环境、居住条件较差,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发展前景堪忧的工作,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令新生代农民工心理承受着巨大的煎熬。

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各种压力与矛盾会使该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加剧,心理矛盾与冲突凸显,因此,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富裕,农民工数量较多。

据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杭州都市圈共有农民工545.2万人,其中,杭州市的农民工数量最多,为218.3万人,占杭州都市圈农民工总量的40%和市常住人口的25.1%②。

现有研究较多地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群体特征、权益保障等问题,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不够,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以随机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堡客运中心站、城站火车站等抽取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55份,有效回收率85%。

有效样本的平均年龄为24.21(+4.38),众数为23,年龄跨度从16-35岁。

其中,男性123人占48%,女性132人占52%;已婚103人占40%,未婚150人占59%,离异2人占0.8%;受教育程度情况,小学11人占4%,初中103人占40%,高中或中专104人占41%,大专及以上37人占15%。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问题及解决途径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问题及解决途径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问题及解决途径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也称第二代农民工,在当前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的劳动群体,但同时也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这一群体的参与,但其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现,正视问题的存在并积极探寻解决之道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维权特点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

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这一新生群体的高度关注。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划分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也称第二代农民工,目前全国约1亿人。

新生代民工有76%未婚;基本上没有务农的经历,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外出的,甚至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缺乏;从动机上看,他们基本上不是基于“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多地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及进城目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与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民工潮”有密切的关系。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三次“民工潮”,第一次“民工潮”以乡镇企业为就业的目的地,体现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特点。

第二次“民工潮”目的地虽是城市但由于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果,城市对农民工“经济吸纳,社会排斥”,农民工处于城市的“边缘”位置。

因而,前两次农民工大范围的移动并未将他们真正带入城市。

伴随香港回归,港澳台制造业开始向广东大规模转移,廉价的劳动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也使中国沿海地区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地,第三次“民工潮”将更多的农民工带入了城市,改变了其生活方式及态度。

这一批80、90后的年轻人接受过较高的教育,从学校走出后直接走进城市参加工作,几乎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

鉴于此种因素,他们进城动机与目的也与父辈大有不同,以赚钱为目的的比重大大下降。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农民工一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上表现出明显的短工化趋势,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及其不利。

存在问题:一是对自身发展不利。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除开对薪酬的追求,对精神享受、职业发展前景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同时部分人员还缺乏长远的职业、人生规划,这就造成了“短工化”的现象。

由于短工化,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上经验积累不足,技能锤炼不够,职位提升不高,文化沉淀不厚,难以升职加薪、深度培养、提拔重用,然后又去寻找工作,频繁跳槽,陷入“找工作——跳槽——找工作”的死循环,对自身长远发展及其不利。

二是对企业支撑不足。

新时代下的社会发展迅速,企业林立,行业日新,业态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选择丰富多样,加之工厂、企业用工环境不佳,噪声污染大,劳动保护设施设备老旧或不足,加班时间长、频率高、假日少,加班薪资得不到保障,对员工、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不够重视,这些也是导致短工化的重要原因。

于企业、工厂而言,短工化可能减少用工成本、满足短期发展利益,但由于缺少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合理的薪资增长、职位晋升机制及企业工厂精神文化氛围,最终育不出人、留不住人、养不起人,造成“用工荒”,支撑不起企业工厂做大做强做优。

三是对社会办理不便。

在户籍、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资源不均,同时为了支持城市发展,扩大城市规模,充分人口基础,各个中央政府政策不同,标准不一,发动“抢人”大战,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流动,追逐资源红利,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

用工的短工化,人员的频繁流动,很多房屋租赁、中介公司由此而兴,欺客、宰客、诈骗等现象多发,新生代农民工感受不到安全感和幸福感,社会不稳定因素增长;城中村、边缘村等不断涌现,城市治理成本增长。

大力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形成良好社会心态-2019年精选文档

大力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形成良好社会心态-2019年精选文档

大力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形成良好社会心态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方关注。

应该来说,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心态健康、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关心社会发展。

但是,也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缺少幸福感,心态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其中就包括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

因此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政府应该高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应该深入分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不良心态的社会成因,并从多个方面努力,大力引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心态。

一、需求不足是导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不良社会心态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作为社会人,需求满足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心态。

从调查分析来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正是由于需求上难以满足,才导致不良心态。

一是生理需要的缺失导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对抗心态。

抽样调查显示,目前,40%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能够满足吃饭、穿衣、住宿等生活需要,68%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挣钱养活自己,具有一定的幸福感。

[1]而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则由于自身能力问题以及社会环节等因素,导致他们缺少固定收入,他们有的认为是自身能力不足,有的认为是社会不公正所致,由此产生对抗社会的心态。

二是安全需求的缺失导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惶恐心态。

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少部分在建筑业、制造业就业,大部分在第三产业就业。

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导致他们的工作难于长期稳定。

另外,由于我国法制不够健全,在某些行业和地方,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被侵害的事情并未销声匿迹,这就难免导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焦虑心理。

三是社交需求的缺失导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冷漠心态。

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并未完全得到社会的认同,他们很难与工作所在地的其他居民融为一体,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所在城市的集体活动或所在社区社交活动中。

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及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及思考.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及思考作者: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层次:专业:指导教师:内容摘要现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一个需要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人数众多,但由于就业岗位有限,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新一代农民工除了与老一代农民工有着相同的就业特点外,还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面临着更多的困境。

因此,对于新一代农民工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作出相关对策,突破困境,切实解决新一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就业;困境;对策目录一、就业特点.................................................... - 1 -(一)就业能力较老一代农民工强.............................. - 1 - (二)对所从事职业期望高.................................... - 1 - (三)跳槽频繁.............................................. - 1 -(三)职业技能欠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 2 -(一)户籍问题限制.......................................... - 2 - (二)就业渠道面小.......................................... - 3 - (三)民工权益保护问题...................................... - 3 - (四)就业环境差、待遇低.................................... - 4 - (五)就业岗位少............................................ - 4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 4 -(一)深化户籍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 - (二)加强就业服务体系...................................... - 4 - (三)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 - 5 - (四)加强对民工权益的保护措施.............................. - 5 - (五)改善就业环境,善待民工................................ - 5 - (六)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机会............................ - 6 - 参考文献........................................................ - 6 -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困境及思考“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大约有1个亿,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但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是城乡结合部的一个特殊群体。

背景定义教育问题身份认同问题目的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参考。

意义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这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报告的目的与意义年轻化教育水平提升城乡户籍分布030201人口学特征职位晋升与技能提升稳定性增强行业分布广泛就业特点03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01收入水平提高02生活方式城市化生活状况就业竞争激烈技能匮乏工资水平偏低就业问题文化差异部分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偏见和歧视,导致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社会认同度低社交网络局限城市融入问题住房条件差新生代农民工往往居住在城市郊区或简易住所,住房条件较差,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社会保险覆盖不足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未能纳入城市社会保险体系,面临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缺失。

子女教育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存在诸多困难,如学校选择、学费负担等。

福利保障问题改革户籍制度取消或放宽户籍限制实行居住证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1 2 3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加强文化教育推行学徒制培训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加强住房保障完善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结论回顾新生代农民工规模庞大面临多重困境贡献与成就不可忽视未来研究展望与建议深化政策研究强化职业教育培训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会融入。

如何看待新生代农民工

如何看待新生代农民工

如何看待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最早发源于社会学。

它为有两层含义:一是年龄在25岁以下,于上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他们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阅历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另一层含义就是他们不是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外出过程中出生和长大起来的,而是介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工资待遇低,制度性歧视,身份认同危机,劳资关系失衡,没有话语权四大问题。

一、工资待遇低,面临着生存困境报告认为,目前普遍存在着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使他们面临着不少生存上的困境。

1.温饱层次的生活水平,将就式的生活方式。

调查显示,很多企业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劳动者为了增加收入只有通过大量超时加班,形成了劳动者表面上主动愿意加班的现象,其实加班的根本原因就是工资太低。

新生代每月所得仅能够维持其本人最低生活水平,大多数的农民工只能精打细算、节俭度日。

2.是缺乏正常的社会和家庭生活。

农民工作为成年人应有独立的生活空间,但有46.8%的新生代仍然生活在集体空间内,生活空间狭小,缺少正常的社会交往和生活。

混合性、生存式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模式,使农民工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与自己的家庭生活在一起,长期出外打工,也影响了婚姻生活的稳定,形成大量新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及相关的教育,会形成家庭情感交流功能的弱化、心理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而留守儿童的经历对他们今后的社会认知、心理及行为都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

二、制度性歧视,形成发展困境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实行户籍制度将人口划分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两大类,成为享受不同权利、承担不同义务的社会人群,形成了“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格局。

户籍制度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户籍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居住地,还决定了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变迁和资源获取能力。

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与现状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其中不乏大量的年轻人。

这一群体被称作“青年农民工”,他们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一直备受外界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和现状进行分析。

一、就业面临的问题青年农民工虽然具有劳动力韧性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但是由于受制于种种因素,他们的职业发展面临不少困境。

首先,他们的身份认定并不稳定,很多人没有落户城市,也没有稳定的职务和社会保障。

其次,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只能从事低技能、粗放性的劳动。

而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一些流水线工作逐渐被取代,很多企业需要具有较高技能的工人,青年农民工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了。

除此之外,虽然国家对农民工重新制定了优惠政策,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存在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情况,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并不是很良好。

二、适宜的职业定位在考虑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时,我们应当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

首先,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让青年农民工逐步从事高端制造业、技术服务等高技能工作。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从事农业产业的发展,比如推广农业科技,实现农村经济升级和提高效益。

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创业意愿的青年农民工,更应该鼓励他们创业就业,借助小微企业政策和各种创新平台,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三、政府的关键支持正确的政策引导和帮扶措施,是保障青年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关键。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及其相关法律和规定的制定与修订,加大对非法招工和欠薪、食宿不佳、工伤赔偿等违法行为的力度打击。

同时,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包括为青年农村工民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及相应的证书。

此外,对青年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政策补贴,如租房补贴、交通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支持。

四、自身的职业发展意识由于青年农民工普遍具有农村背景,很多人缺乏现代化的职业发展观念。

新时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新时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心理情绪问题。

(1)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

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与城里人隔着一条人为的然而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种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很容易使农民工产生自卑心理。

(2)失衡心理和焦虑情绪。

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使得农民工在心理上有一种政府的疏离感,感到自己过多地承受了改革的代价,是改革中的吃亏受损者,容易产生失衡心理和对政府、社会的失望、埋怨情绪。

(3)孤独心理和受挫情绪。

很多农民工只身一人外出务工,缺少家庭温暖。

加之他们务工的一些私营企业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业余文化生活贫乏,这种孤独寂寞使不少农民工形成封闭的心理,缺乏人际交往,对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利。

(4)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

农民工的过客心理使得他们对城市缺少归属感和责任感。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经常受到个别城市居民的不公正对待。

直接伤害了农民工的自尊心,从而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对立怨恨情绪。

(5)被剥夺心理和抵触情绪。

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容易使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这种心理的长期潜伏和蔓延,必然引发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并在个别人身上发展为反社会心理。

2.婚恋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出现家乡的“归根”和城市的“扎根”的两难局面,婚恋取向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两栖”婚恋模式为以后婚姻埋下隐患,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当青年农民工在遇到现实的困难时,会经历“脱根”———“扎根”———“归根”的过程,经历文化震惊、心理压力以及“农民”———“农民工”———“农民”角色的转变等。

3.对城市的适应。

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适应城市生活、从心理上认同城市的过程。

主要表现为生活空间的扩大,交往范围的拓展【13】。

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社会价值观念的适应要高于对城市规则的适应【14】。

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愿望倾向于融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 很多青年农民工的愿景参照系已经由农村劳动者向城市同龄劳动者转变,由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向拿自己的现在与他人的现在比转变,由个体纵向比较转向群体横向比较转变【1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新生代农民工是指生于1980年以后,从农村来到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年轻农民工。

他们作为城市中的新市民,不仅面临着各种生活和就业的现实挑战,还需要逐渐适应城市文化和社会环境。

以下将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他们长期在农村生活,缺乏城市的文化教育和社会经验,他们的认知和适应能力相对较低。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就业困难、住房问题、户籍限制等种种难题,这使得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新生代农民工还面临着城市文化冲击和心理适应问题,例如语言障碍、社交压力等。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是就业问题。

由于缺乏城市经验和职业技能,新生代农民工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工资待遇较低,缺乏职业发展的空间。

其次是住房问题。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居住在城市的租房区或者简陋的工棚,生活环境差、居住面积小,且存在安全隐患。

户籍限制和社会保障问题也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城市应该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技能,增加竞争力。

也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

解决就业问题。

政府应该鼓励开展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防止劳动力过度集中和恶意竞争。

解决住房问题。

鼓励农民工租赁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廉租房,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减轻住房负担。

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质量。

完善制度建设。

政府应该放宽户籍限制,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保障。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涉及到个人的发展,也涉及到社会的变革。

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如何认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发展困境

如何认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发展困境

当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数量达1亿人左右。

他们有着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今天面对新形势,他们在城市面临着不少新的困境,比如:迫切的婚姻问题、身份认同问题等,因此亟须对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这些困境予以关注。

想当城市人无奈门槛多(一)婚姻:难以走进“围城”根据2008年2月21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6.1%;21岁-30岁占36.5%,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

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婚恋的黄金年龄,但受限制,处于难以走进“围城”的困境。

受职业限制找不到爱情。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

尤其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方面几乎都是新生代男性农民工的就业首选。

这些工作脏、累、苦,工资待遇不高,风险大,很难获得女孩的青睐,也难以获得与女孩相处的机会。

同样,在一些玩具加工业、电子产品组装服务业、纺织制衣业等厂子里则是新生代女农民工成群结队,同样苦于“恋爱无人”。

这些单位新生代女农民工占绝大多数,加上她们在恋爱上一般比较矜持,不好意思主动和厂外的男性接触,所以她们的婚恋也成了老大难问题。

此时,职业搭起的围墙正束缚着这些青春萌动的新生代农民工。

收入水平偏低影响爱情发展。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年调查,从收入水平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总体不高。

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在1501元-2000元之间的占16.9%,1001元-1500元的占21.6%,701元-1000元的占26.6%,501元-700元的占23.4%。

其中能准时或基本准时拿到工资的占75.3%,偶尔拖欠的占17.4%,经常被拖欠的占7.3%。

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新生代农民工的爱情与婚姻,同样需要经济条件为基础,爱情尤其是婚姻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这也影响到新生代男性农民工未来的择偶。

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与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与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与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一)受教育程度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较高。

根据抽样调查, 1986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小学教育水平占37. 2% ,初中占2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末期,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劳动力中,初中水平的比例上升到50%以上,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1另有调查数据显示, 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 9% , 比老一代的24. 2%高出14个百分点。

从数据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普遍享受了义务教育政策,所以,其所受到教育的程度有所提高,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完成了义务教育,更有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培训。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社会开放程度加深,新生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容易获取知识、信息,更容易地了解国家、社会情况,使其在进入城市进行工作时,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具有目标性和目的性。

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所加强,与老一代农民工相对比,他们更容易接受和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快地进行社会化。

同时,教育程度的提高,提高了其对职业的期望,也加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这导致其在寻找职业之时,更加注重薪酬的高低,自我权益的保护,更加关注自我的实现。

(二)女性比例增高,年龄集中并普遍较低。

根据《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中所调查的结果表明,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女性比例从在第一代农民工总数的34.3%,提高到现在在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53.9%。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状况也发生了改变。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分布集中,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中的统计数据表明,外出农民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6-38岁之间,其比例占整个外出农民工的89.2%。

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45.9%,平均年龄为20.8岁,标准差为26岁。

2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2岁之间,年龄相对集中。

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及对策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在城市的发展浪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就拿我认识的小李来说吧,他是个 90 后的小伙子,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

小李怀揣着梦想,想着在城里能挣到钱,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可现实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小李在一家建筑工地干活,工作强度大不说,工资还经常被拖欠。

有一次,眼看快到年底了,大家都盼着拿着辛苦钱回家过年,可老板却找各种借口拖着不给。

小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天去办公室找老板,可老板总是敷衍他。

那段时间,小李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

像小李这样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困境可不少。

首先就是就业机会的不公平。

他们大多没有高学历,也没有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或者简单的服务工作。

而且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户籍问题被拒之门外。

其次,工作环境差也是个大问题。

像建筑工地上,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刺骨。

有些工厂里,噪音大、灰尘多,对身体的损害很大。

再者,工资待遇低且不稳定。

辛辛苦苦一个月,拿到手的钱却不多,还可能被拖欠。

还有就是社会保障的缺失。

生病了不敢去医院,因为没有医保;老了也没有养老金,未来的生活没有保障。

那针对这些困境,咱们得想想办法呀。

政府方面,可以加强监管,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比如严格要求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对拖欠工资的企业进行严惩。

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免费职业培训,让新生代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

企业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为员工购买社保。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来说,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像小李,后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一个电工培训班,考了个电工证,现在在一家工厂里当电工,工资比以前高了不少,工作环境也好多了。

社会各界也可以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帮助。

比如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让他们在城市里也能过上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

社会现实下的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现实下的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现实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论文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社会新兴的词语,然而在当今社会现实下这群年轻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社会对这群拼搏的年轻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他们生活辛酸,工作坎坷,面临各种挑战。

基于此,我们要怎样看待他们的一切?关键词:农民工问题及对策在改革开放的汹涌大潮中,中国农民用自己的不屈不挠的奋斗与抗争,用自己肩扛行囊的沉重步履,在中华民族复苏的大地上,踩出了一个伟大的词汇——中国农民工。

历史进入了新的世纪,新生代青年接过他的父辈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大踏步走向城市。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言行,形成了对城乡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迁。

然而在严酷的社会现实下,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告别家乡奋斗在热闹非凡的大城市中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那群拼劲十足的青年人又以怎样的激情和心态应对现实的残酷呢?我们又应该以何种态度去面对和正视这群富有朝气而不屈于生活的年青人?从老一辈开始,他们别离家乡的父老乡亲,忍受与妻儿的分别之苦,踏上为家而奋斗的坎坷之路。

他们来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中,穿行与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中。

面对对这样的生活环境,他们踌躇彷徨、或喜或忧,最后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留了下来。

一首“打工者最光荣”唱出了他们对自己的鼓励:“高楼大厦是我建/光明大道是我建/脏苦累活儿是我们来干/堂堂正正做人——凭力气来吃饭……”。

这是他们给自己的精神安慰,给自己继续努力挣钱养家的支柱。

然而正是这个群体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甚至一部分人冠以他们“欺骗、自杀、跳楼、爬塔吊、赌博、讹诈、偷窥、械斗、口吐秽言、偷盗……”的贬义称呼。

但事实上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用一位开封籍青年农民的话说,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晚,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

用这个来形容他们的生存现状虽然有些夸大,但也确确实实地反映了当前农民工的现实生存状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在全国农民工结构特征中,性别构成以男性为主,男性占64%,女性占36%;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与城市生活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不断涌入城市,农民工群体呈现年轻化态势。

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现状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现状分析

6现代交际• 2017年7期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现状分析周秋利陈镨(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知层面、职业认知层面、群体认知层面和心理认知层面等方面 的考察,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受自身条件的不足与城市农村候鸟特性的影响,表现出在文化上、职业 上的不满足,在群体比较中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特点。

要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就必须对症下药。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心态中图分类号:D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07-0006-03农民工是在我国特定国情下产生的,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随 着时间的推进,农民工群体内出现了分化趋势,呈现出交 接更替,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即新生代农民工。

国家统 计局公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 总量的46. 6%;从外出农民工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 农民工总量的60. 6%。

®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超越 了老一代农民工的数量,成为农民工的主要分支,而新生 代农民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变得不容忽视。

早在2001年王春光就提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概念,他认为80年代初次外出的农村流动人口是第一代,而90年代初次外出的算作新生代。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提到 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文 件界定新生代农民工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 民工。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数 量、结构和特点》中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外出从业6 个月及以上、并且在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农村劳动力”④。

综合学界的观点,本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如下:“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年龄在16-36岁之间的外出农民 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现状分析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知层面、职业认知层面、群体认知层面和心理认知层面等方面的考察,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受自身条件的不足与城市农村候鸟特性的影响,表现出在文化上、职业上的不满足,在群体比较中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特点。

要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就必须对症下药。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心态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06-03农民工是在我国特定国情下产生的,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进,农民工群体内出现了分化趋势,呈现出交接更替,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即新生代农民工。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从外出农民工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0.6%。

①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超越了老一代农民工的数量,成为农民工的主要分支,而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变得不容忽视。

早在2001年王春光就提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概念,他认为80年代初次外出的农村流动人口是第一代,而90年代初次外出的算作新生代。

②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提到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文件界定新生代农民工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

③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中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并且在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r村劳动力”④。

综合学界的观点,本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如下:“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年龄在16-36岁之间的外出农民工”。

他们较上一代有更高的文化程度、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对于城市和农村的理解也和上一代大不相同。

新生代农民工的心态也与老一代农民工有着差异性。

群体心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人的心态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对社会环境有着反射作用。

魏荣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弱势心态,他认为,弱势心态是主体在主观体验下的一种消极心理态度。

⑤具体地说,弱势心态是当人们依靠自身的条件或努力,在一定的社会生存标尺下难以抵抗风险、改善其境遇并达到其期望的社会生活方式时而形成的一种对比下居于弱势的心理和行为意向。

⑥弱势心态除了与自我期望有关,还和社会比较有关。

所以本研究认为,弱势心态是一种在现实条件制约下难以实现自我期望,同时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出现的居于弱势的一种心态。

新生代农民工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新力量,又是社会底层的新新力量和被寄予厚望的一代。

他们有着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职业选择和期望有所不同、个人素养也较高等特点。

所以,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存在不一样的弱势心态。

一、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心态的实证分析为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心态的现状及问题,课题组选取重庆市主城区的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样本,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08份,回收率94.5%,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91.4%。

调查结果显示,从性别来看,男性占51.2%,女性占48.8%;80后占58.2%,90后占38.3%,00后占3.5%;第一次外出务工年龄在14岁及以下的占2%,15-17岁的占34.8%,18-20岁的占51.7%,20岁以上的占11.5%;有务农经历的占56.2%,没有务农经历的占43.8%;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文盲或识字不多的占1.5%,小学学历占12.4%,初中学历占42.3%,高中(中专)学历占32.3%,大专学历占6.5%,大学本科及以上占5%;从从事的职业来看,普通打工者(如:流水线作业工人、文员、工矿企业打工者等)占37.8%,服务行业人员(如:保安、保姆、服务员、售货员等)占16.4%,技术工人占27.9%,管理人员(如:车间主任、领班等)占11.9%,项目承包人员(如:包工头等)占5%,其他占1%。

课题组编制了“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心态的调查问卷”,该问卷从四个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进行了评估,即文化认知层面、职业认知层面、群体认知层面、心理认知层面。

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具有自身条件的不足加之受城市农村候鸟特性的影响,表现出在文化上、职业上的不满足,在群体比较中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1.文化认知层面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中专)阶段,文化资本相对偏低。

问及“对自己所受教育程度是否满意”时,表示不满意的有64.7%。

针对“若给您一个重新选择受教育的机会,您会选择”,接近七层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大学本科毕业。

“是否想过进行再学习”时,58.2%的人想过进行再学习,然而只有31.8%的人真正去报名学习。

针对“知识改变命运”一说,65.2%的人表示相信。

这反映出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继续教育的意愿,但是付诸行动的较少,同时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一说。

综合其实际受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居多来看,大部分人希望自己的学历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情况来看,51.7%的人自己掏钱参加过培训班;6.9%的人参加过家乡政府组织的培训;17.2%的人参加过社会组织提供的免费培训;17.1%的人参加过工作地政府组织的培训;55.2%的人参加过单位或雇主开展的技能培训;有20.7%的人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

看出接近八成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参加过培训,多为单位或雇主开展的技能培训和自己掏钱参加的培训。

就目前最需要的培训来看,31%的人表示需要劳动法规方面的培训;34.5%的人需要心理健康与调节方面的培训;有24.1%的人需要普通话或某种地方语言的培训;有48.3%的人需要个人消费和理财方面的培训;有58.6%的人需要职业生存技能方面的培训;有58.6%的人需要处理人际关系技巧方面的培训;有17.2%的人需要打工地的风土人情培训。

可见,接近六成的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职业生存技能培训,接近五成的新生代农民工需要个人消费和理财方面的培训。

这些需求也侧面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当前环境下的境遇。

2.职业认知层面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认知上呈现出认可度偏低的特点。

虽然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没有特殊感觉,但仍有部分人表示不好意思或难以启齿;面对拖欠工资时,选择忍气吞声的较多,侧面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仍需加强维权意识。

数据显示,只有7 %的新生代农民工对目前的职业表示满意;49 %的人表示一般;44 %的人不满意。

可见,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目前的职业满意度一般或不满意。

向别人介绍自己职业时,感到自豪的只有6 %;满意的有18 %;没特殊感觉的有47 %;而感到不好意思的有17 %,难以启齿的有12 %。

可见,大部分人向别人介绍自己职业时的心情是没有特殊感觉,但也有部分人表示不好意思和难以启齿。

问及有关月收入时,七层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不满意,入不敷出,不够花销或刚好够花销,可见,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目前的月收入表示不满意。

当问及是否有过被拖欠工资的经历时,40 %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有过被拖欠工资的经历。

当遇到拖欠工资是如何处理的,16 %的人选择寻求法律帮助;51 %的人选择忍气吞声;7 %的人选择罢工;17 %的人选择去单位闹事;7 %的人选择去劳动部门举报,其他情况的有1 %。

由此可见,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遇到被拖欠工资时选择忍气吞声,这从侧面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不强。

3.群体认知层面群体认知层面主要涉及自我群体认知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否属于弱势群体及其原因;其受尊重感和成就感的情况;以及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往来于农村和城市的候鸟特点而考虑到与城市群体做一个比较。

调查发现,34 %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他们属于弱势群体,43%的人不了解,23%的人认为不属于。

55.2%的人认为是由于工资低、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导致的;54.8%的人认为是难以在城市安家落户的原因;27.6%的人认为是城里人对新生代农民工排斥、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导致的;61.4%的人认为是福利难以和城里人相比,难以享有城市的教育、医疗服务导致的。

从数据来看,福利低,难以享有城市的教育、医疗服务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工作方面的原因让他们觉得新生代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

就基本生活条件来说,66 %的人认为一般;就社会地位来说,接近六层的人认为一般;就受尊重感来说,44 %的人认为好,26 %的人认为一般,还有16 %的人认为差,7 %的人认为非常差,也有6 %的人认为非常好;就成就感来说,52 %的人认为一般,各有17 %的人认为成就感好和差。

可见,大部分人目前的基本生活?l件和社会地位较一般,同时也有相当部分人的社会地位较差;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觉得有受到尊重,但仍有部分人觉得受尊重感差或非常差;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成就感一般,有待提高。

在与城市居民相比较待遇是否平等时,89 %的人认为不平等。

其中,37.9%的人认为有同工不同酬的情况;51.7%的人认为存在社会保障不同;58.6%的人认为存在子女受教育不同;68.7%的人认为存在公共服务(交通、医疗)不平等。

调查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与本地城市居民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子女受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方面,同工不同酬的情况没那么普遍。

问及如何看待这些不平等现象时,仅10%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无所谓,能够接受的有34%,感到不满的有56%。

4.心理认知层面从调查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感情较复杂,城市能给他带来经济收入、带来尊重,却也始终有过客感、孤独感。

但是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仍然具备勤劳坚韧的品质,觉得苦点累点无所谓,虽然有焦虑、迷茫和压力,但生活还是有意义的。

作为一名新生代农民工,有6.9%的人感到自豪;37.9%的人感到满足;48.3%的人不满;3.4%的人感到伤自尊;10.3%的人感到自卑。

可见,感到不满的最多,接近五成。

问及对目前所在城市的感受时,就“这里不是我的家,我只是一个过客”的说法,44%的人表示符合,34%的人表示一般,22%的人表示不符合;就“在这个城市很孤单”的说法,48%的人表示一般,29%的人表示不符合,17%的人表示符合;就“本地人排斥欺负外来人”的说法,42%的人认为不符合,34%的人认为一般,23%的人认为符合;就“在这里得不到尊重,没什么地位”的说法,七成以上的人表示不符合;就“城市文化建设不能满足需要”的说法,51%的人表示一般,37%的人表示不符合,12%的人表示符合;就“公共设施和服务不便”的说法,49%的人认为不符合,33%的人认为一般,18%的人表示符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