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外债现状的简要分析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外债现状的
简要分析
为了研究我国外债现状,我将从外债规模及外债结构两方面对2001年至2010年我国外债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外债规模
根据所学,国际信贷的规模管理是指一定时期内,确定举借外债的数量界限,即适当的外债规模。
一国的外债规模是否合理,主要应参考三个指标:债务率、偿债率和负债率。
1.债务率
它是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是衡量一国负债能力和风险的指标,国际上公认的这一指标的安全线(也称危险线或警戒线)为100%。
债务率=(当年年末外债余额)/(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汇额)x100%
2.偿债率
它是偿还外债本息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是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指标,国际上公认的这一指标的安全线为25%。
偿债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汇额)x100%
3.负债率
又称外债率,是外债累计余额同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国际上公认的负债率安全线一般为20%。
负债率=(当年年末外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x100%
为得到以上三个指标,查询相关统计数据如下: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世界银行
根据以上数据及计算公式可得:
通过对比观察可知,计算数据与官方公示数据存在偏差,具体分析如下:
1、债务率
债务率是衡量一国负债能力和风险的指标。国际上公认的这一指标的安全线为100%,若债务率超过100%,就意味着一旦出现危机,其出口收入抵付债务。从图中可以看出,2001年—2009年我国债务率一直处于安全线以下,没有出现危机。
通过实际计算出的数据与官方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除2010年外,2001年至2009年官方给出的债务率数据普遍比实际计算得出的数据要高,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2001年起对外债余额的口径进行了调整,导致了官方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偏差。但总体来看,债务率在各年的变化趋势相同,均除2009、2010年有所上升外整体呈下降趋势。
2.偿债率
偿债率是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指标。国际上公认的这一指标的安全线为25%。如果一国偿债率超过这个安全线,该国就被认为偿债有困难。而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我国2001年至2010,偿债率均低于国际安全线,2001至2008年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09年上升后2010年又呈现下降势头,个人认为这是由于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国家为了有效应对金融海啸而调整了外债规模,因而使之2009年呈现出上升趋势。总的说来,我国不存在外债偿债能力,国际信贷管理手段有效。
通过比较也可看出,计算数据与官方数据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2010年,差距拉大。但是二者整体都是呈现递减趋势的。
3.负债率
负债率是外债累计余额同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国际上公认的负债率安全线一般为20%。从图中可以看出,2001--2010年我国偿债率始终在安全线以下,且保持较低的比率。特别是在爆发金融危机的2008年,负债率大幅下降,2009、2010年又小幅的回升。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外债负债率的公示数据高于计算所得负债率,原因与债务率相同,都是因为外债余额口径自2001年起开始调整,使官方数据于实际计算数据存在偏差。但总体上来看,实际数据与官方数据波动走势相同。
综上,在外债规模方面,我认为我国外债规模仍需进一步扩大。纵观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债经历了起步期、不成熟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现在正迈向飞速发展阶段,外债余额以平均每年400亿的速度增长,直至2010年末,我国的外债余额已达到5489.4亿美元。同时,外债的增加将有效带动外汇储备的增加,这样也更有利于我国偿还债务。
二、外债结构
国际信贷的结构管理是指对外债的来源、利率、期限、币种、投向以及借款人等状况所进行的分析与合理安排。它是直接关系到一国外债运用的综合成本、风险、效率等重要问题,是降低借债成本,防范债务危机的有力措施。以下就针对外债结构管理中的期限结构管理进行一个简要分析,通过之前的数据统计计算可得:
1、短期外债/外汇储备:
该比例反映我国短期外债结构是否合理,国际上公认的这一指标的安全线为100%。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短期外债/外汇储备处于安全线以下,逐年下降,2009年略有上升。
2、短期外债/外债余额:
该比例反映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比例,国际上公认的这一指标的安全线为25%。由图形中可以看出,2001-2010年我国短期外债/外债余额普遍高于国际安全线,2001年甚至达到峰值68.44%。说明我国短期外债所占比例存在超标现象。
综上,在我国外债结构方面,我国短期外债比例明显超标。从偿还期限的角度来看,外
债可分为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两大类。国际公认的短期债务的警戒线为25%,若短期债务比重过大,一旦资金周转不灵,就有可能引起偿债困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短期外债的比例在2001年起出现激增,一度触及68.44%。现如今,我国外债结构管理应把握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应保持中长期债务为主,力争短期债务比重在25%以下;二是保持短期外债的增长总体上低于中长期外债的增长;三是保持债务偿还期限的均匀分布,尽量奸杀偿债高峰。
以上即为我对我国外债现状的简要分析。据此我认为,我国在外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还应注重及时调整短期外债比例,只有这样,我国的外债才能够更加平稳飞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