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甲醇)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甲醇)](https://img.taocdn.com/s3/m/044d49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4.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甲醇)
危险化学品名称:甲醇
危险性质:易燃液体
CAS 号:67-56-1
危险特性
- 甲醇是一种易燃液体,能够燃烧产生火焰。
- 遇到高温、明火、火花或静电火花可能导致燃烧、爆炸。
- 甲醇蒸气有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导致中毒。
主要危害
- 火灾危险:甲醇能够燃烧,并且火势迅速扩散,可能引发严
重的火灾事故。
- 中毒危害:吸入甲醇蒸气或接触甲醇液体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中毒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死亡。
防护措施
- 储存:储存甲醇应选用防火防爆储存设施,远离火源、热源
和氧化剂,避免阳光直射。
- 使用:在使用甲醇时应注意避免产生火花,使用防爆电器设备。
- 防护装备:必须戴防护眼镜、防化服、手套、防护鞋等个人
防护装备。
- 通风: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甲醇蒸气浓度过高。
- 废物处理:正确处理废弃甲醇,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急救措施
- 吸入: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立即给予氧气并就医治疗。
- 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脱去污染
的衣物和鞋袜。
如出现皮肤损伤,就医治疗。
- 露眼: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即刻就医。
- 吞咽:若意外吞咽甲醇,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请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要求,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车间)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车间)](https://img.taocdn.com/s3/m/5b701ad8915f804d2a16c1a6.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UN NO.1165 1,4-二氧六环-------------CN NO.32098理化特性•熔点(C ):,沸点(C ):,闪点(C): 12,爆炸极限[%(V/V)]: 2-,相对密度(水1):;(空气1):引燃温度(C ): 18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外观与性状:无色,带有醚味的透明液体。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卤素。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在体内有蓄积作用。
接触大量蒸气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伴有头晕、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等。
可致肝、肾损害,甚至发生尿毒症。
込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特性•危险特性:遇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遇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1211灭火剂、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https://img.taocdn.com/s3/m/38f8407950e2524de4187e8c.png)
WORD格式可以任意编辑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序号标示牌名称1二氯乙烷2苯酚3苯酐4氯化锌5苯6哌嗪7吡啶8三乙胺9丙酮10乙醇11甲醛12四氢呋喃12合计WORD格式可以任意编辑职业危害告知卡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健康危害理化特性职业危害告知卡本品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易燃,其蒸气与空气二氯乙烷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
液体和蒸气还能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
吸入高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1,2-dichloroethane 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水肿。
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严重的直至死亡。
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有毒气体。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当心中毒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电话:120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职业危害告知卡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可混溶于乙醇、醚、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氯仿、甘油。
苯酚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可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phenol;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烧爆炸的危险。
甲醇、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甲醇、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10f7977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2.png)
甲醇、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本文档旨在提供甲醇和氯气两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告知信息,以确保工作场所和使用者的安全。
1.甲醇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
甲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化学原料,但也是一种危险化学品。
以下是甲醇的安全告知:
- 甲醇具有易燃性,请远离明火和高温源。
-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以免引起刺激和损伤。
- 使用甲醇时,请确保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吸入甲醇蒸气。
- 严禁将甲醇倒入不适当的或与其他物质混合,以防止事故和化学反应的发生。
- 在使用甲醇时,请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2.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
氯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但也属于危险化学品。
以下是氯气的安全告知:
- 氯气具有剧毒性,请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氯气。
- 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氯气,以降低氯气浓度对人体的危害。
- 氯气可与其他物质发生严重的化学反应,应避免与可燃物质和可氧化物接触。
- 使用氯气的设备和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 在使用氯气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和防护眼镜。
3.总结
甲醇和氯气作为危险化学品,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请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以
提高员工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应建立紧急情况和事故报告机制,及时处理和汇报化学品相关的安全事件。
请遵守以上告知牌内容,确保甲醇、氯气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d5ce838816fc700aba68fc7a.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一)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乙醇(工业酒精)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皱裂和皮炎。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4.1沸点(℃):78.3相对密度(水=1):0.79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1.59【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
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与应急处置告知牌(正己烷)
![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与应急处置告知牌(正己烷)](https://img.taocdn.com/s3/m/d6ee15739b6648d7c1c74650.png)
外观与性状燃 烧 性主要 用途闪点(℃)熔点(℃)-95.6 2.97自燃温度(℃)沸点(℃)68.7温度、压力临界压力(MPa):溶 解 性毒 性侵入途径禁 忌 物灭火方法急救方法泄漏处置防护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注意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就医。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一般消防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不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健康危害危险特性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存储:储存于阴凉、通风位℃。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若是储罐存放,储罐区域要有禁火标志和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的危险。
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
能积聚静电,引燃其蒸气。
●本品有麻醉作用和皮肤粘膜刺激作用。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87196bbd84868762caaed593.png)
UN No. 1203 汽油CN No. 31001危险易燃液体危险性泄漏处置◆易燃液体◆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闪点-50℃,爆炸极限 1.4%-7.6%,自燃◆消除所有点火源温度415-530℃◆使用防爆通讯设备储运要求◆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喷水雾稀释油气◆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用不燃物吸收残液◆储存于阴凉、通风处灭火方法◆远离火种、热源◆充装时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搬运时轻装轻卸◆喷水冷却燃烧储罐和邻近罐◆火场中储罐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急救措施音,应急人员马上撤离◆皮肤(眼睛)接触者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流动清水冲洗◆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电话(图形)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柴油警告易燃液体危险性泄漏处置◆易燃液体◆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闪点≥55℃,自燃温度230℃,爆炸极限◆消除所有点火源0.6%-6.5% ◆使用防爆通讯设备◆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储运要求◆喷水雾稀释油气◆用不燃物吸收残液◆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灭火方法◆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强氧化剂混装◆喷水冷却燃烧储罐和邻近罐◆搬运时轻装轻卸◆火场中储罐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急救措施声音,应急人员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皮肤(眼睛)接触者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土流动清水冲洗◆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电话(图形)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UN No. 1075 液化石油气CN No. 21053 危险易燃气体危险性泄漏处置◆易燃、易爆气体◆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消除所有点火源◆闪点-74℃,爆炸极限 2.25%-9.65%,自◆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燃温度426-537℃◆注意防止冻伤,应急人员须穿戴保暖防储运要求静电服◆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性空间扩散,紧急排入系统火炬管网,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储存于阴凉、通风处◆禁止直流水冲击◆远离火种、热源灭火方法◆与卤素、液氧等隔离储运◆切断气源急救措施◆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皮肤接触者如有冻伤,就医治疗◆消防人员需穿全身消防服,配戴空气呼◆眼睛接触者立刻用温水冲洗眼睛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移至空旷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f4d1eec00b4e767f5bcfce76.png)
****化工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纯 碱暂存量 管理负责人使用人吨腐蚀品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消消防措施: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防护措施应急电话;****化工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亚硫酸钠暂存量管理负责人使用人吨腐蚀品危险性概述:健康: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该品不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操作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与酸类接触。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甲醛、氯化银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甲醛、氯化银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d6d4212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7.png)
甲醛、氯化银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目的
本安全告知牌的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在使用甲醛和氯化银等危
险化学品时对安全注意事项的重要性,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并保护
人身安全。
甲醛(Formaldehyde)的危害和注意事项
甲醛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化学品,在家庭装修、家具制造、纺织
品生产等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甲醛若使用不当或长时间暴露
在高浓度的甲醛中,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在使用
甲醛时,请务必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 在使用甲醛的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并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 使用甲醛时,应佩戴防护面具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 避免与甲醛直接接触的食品或饮用水。
如发现甲醛泄漏,请
立即远离危险区域,并通知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紧急处置。
氯化银(Silver Chloride)的危害和注意事项
氯化银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在摄影行业、实验室和医疗
设备制造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氯化银若未正确处理或暴露在高温、
有机物质或光线等不适宜条件下,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氯化银时,请务必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 使用氯化银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 避免将氯化银接触到大量水分或湿润物质。
- 若发现氯化银泄漏或产生有害气体,请立即远离危险区域,并通知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紧急处置。
总结
甲醛和氯化银等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需要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谨慎态度。
只有正确了解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因此,请务必留意上述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在使用这些危险化学品时保持谨慎和注意安全。
乙醚、氧化亚氮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乙醚、氧化亚氮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b33f31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a.png)
乙醚、氧化亚氮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1. 危险化学品的名称:
- 乙醚
- 氧化亚氮
2. 主要危害:
- 乙醚:易燃、具有麻醉作用,可引发火灾或爆炸。
- 氧化亚氮:高压气体,可能导致窒息并引起眩晕、失去意识。
3. 应急处理措施:
- 在使用或储存乙醚时,应保持远离明火、热源和火源,以避
免火灾或爆炸。
- 在使用氧化亚氮时,应确保通风良好的区域,并避免长时间
接触,以防止窒息和身体不适。
- 在紧急情况下,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并呼叫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4. 安全操作建议:
- 在使用乙醚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 使用氧化亚氮时,需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合理安全的使用。
5. 预防措施:
- 存放乙醚和氧化亚氮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热源、火源和易燃物。
- 定期检查储存的完整性,防止泄漏和溢出。
6. 废弃物处理:
- 废弃的乙醚和氧化亚氮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或排放到环境中。
7. 紧急联系人:
-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请立即联系公司/机构内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的专业人士。
请严格遵守以上安全措施,保障个人安全和环境健康。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苯)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苯)](https://img.taocdn.com/s3/m/f06eda3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6.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苯)本文档旨在向使用或接触苯的人员提供有关苯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
请阅读并遵守以下内容以确保您的个人安全和防范化学品的潜在风险。
苯的基本信息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无色、易挥发、有特殊气味。
它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用途包括溶剂、化学原料和燃料。
然而,苯是一种有毒物质,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潜在危害苯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摄入方式进入人体,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下是苯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1.呼吸系统影响:长期暴露于苯可引起呼吸困难、喉咙刺激、咳嗽和气喘等呼吸问题。
2.神经系统影响: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作用,可能导致头晕、头痛、昏迷和中毒症状。
3.免疫系统影响:长期暴露于苯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4.皮肤刺激:苯可引起皮肤刺激、瘙痒和红斑等问题。
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苯的潜在危险,请遵守以下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1.避免长时间暴露:尽量减少接触苯的时间,特别是在密闭或不通风的环境中。
2.良好通风:确保工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便将苯的浓度保持在安全水平以下。
3.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苯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和呼吸防护设备。
4.注意饮食与卫生:避免从事与食物和饮水有直接接触的工作,以及在接触苯后吃东西或抚摸眼睛、嘴巴和鼻子前要先洗手。
5.废物处理:正确处理废弃的苯及含苯物质,遵守相关的处理规定和程序。
紧急应对措施如果出现苯的意外泄漏或中毒状况,请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应对措施:1.轻度中毒:立即远离泄露源,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2.严重中毒:立即远离泄露源,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和医疗救治,千万不要尝试处理。
3.环境泄露: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并按照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泄露清理。
请牢记本文档中提供的信息,时刻关注个人安全,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苯的正确使用和妥善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风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帮助,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4d164b3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3.png)
熔点(℃):—81.8/119kPa
沸点(℃):-83
相对密度(水=1):0.62
饱和蒸气压(kPa):4053(16。8℃)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Ag、Hg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合物。
【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身体防护措施】
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在一般环境下作业不需特殊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三)
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
相对密度(水=1):〈1
外观: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
【危险特性】与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不慎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乙醇安全告知牌
![乙醇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e48bc3b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9.png)
乙醇安全告知牌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氯气,乙醇氯气UN NO.1170CN NO重大危险源临界量:500吨桶装容量:20KG责任部门:XXX部门负责人:XXX浓度:5—10%现场存放处危险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
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易挥发、易燃烧。
其蒸汽与空气混合成爆炸性气体。
闪点:40℃,引燃温度:363℃。
泄露处置:1、迅速撤离泄露区人员到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己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2、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用大量水冲洗,冲洗水经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急救:1、皮肤接触:可能会产生轻微的过敏,尤其在重复长期接触该产品的时候。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2、眼睛接触:可能会产生一些过敏反应。
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
3、不慎吸入:如果产品不慎吸入,可能会使中枢系统产生抑制。
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系统畅通、干净,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或人工呼吸。
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系统畅通、干净,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或人工呼吸。
4、不慎食入:因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储存措施: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使用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使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碳、沙土。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置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3fe46c665a8102d276a22fd2.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一)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乙醇(工业酒精)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皱裂和皮炎。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
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11 / 10膜液(异丙醇)【健康危害】接触高明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58bd845949649b6648d747c4.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品名氧气乙炔气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危险性理化数据】【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熔点(℃): --218.8【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的自然通风条件。
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沸点(℃): -183.1【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给输氧。
人工呼吸。
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相对密度(水=1): 1.14【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护。
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1):1.4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 能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竭而死亡。
性的混合物。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急【危险性理化数据】【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身体防护措施】性中毒:接触 10~ 20%乙炔,工人熔点(℃): -81.8/119kPa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沸点(℃): -83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乙醇、氯化铁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乙醇、氯化铁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ab34d5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5.png)
乙醇、氯化铁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乙醇和氯化铁是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它们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化学品的危险性和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
危险性
乙醇是一种易燃液体,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
接触乙醇可能导致眼刺激、皮肤干燥和龟裂,长期暴露可能对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乙醇蒸气具有麻醉效果,可能导致中毒。
氯化铁是一种腐蚀性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接触氯化铁可能导致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刺激。
吸入氯化铁蒸汽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胸闷。
安全预防措施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以下安全预防措施应被遵守:
1. 密闭储存:乙醇和氯化铁应存放在密闭中,避免与空气接触,以减少挥发和泄漏的风险。
2. 良好通风:使用乙醇和氯化铁时,应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
通风,以便及时排除有害蒸气。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乙醇和氯化铁时必须佩戴适当的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防护设备。
4. 避免火源:乙醇是易燃物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火源
和明火。
5. 不吸烟:在乙醇和氯化铁的工作区域内严禁吸烟,以防止火
灾和有害蒸气的积聚。
6. 定期培训:员工应接受相关化学品安全培训,了解乙醇和氯
化铁的危害和安全操作措施。
以上是乙醇、氯化铁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的内容,确保您在
使用这些化学品时遵守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96c250f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8.png)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
氧气的危害在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会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
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以上时,会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理化特性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危险特性该化学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给输氧。
人工呼吸。
就医。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注意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乙炔气的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
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
有害化学品仓库风险告知牌
![有害化学品仓库风险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23d67a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f.png)
有害化学品仓库风险告知牌
一、仓库名称及地址
xxxxxx
二、仓库存放有害化学品种类
xxxxxx
三、有害化学品危害性
有害化学品有可能对人体健康、环境和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应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品,尽量减小化学品危害。
四、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
1. 了解有害化学品性质,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2. 合理使用化学品,避免产生废弃物。
3. 存放化学品时应按照性质分区分层存储。
4. 仓库内应设置灭火器和应急设施。
5. 禁止化学品交叉混放,防止产生危险反应。
6. 禁止火种进入化学品存放区域,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7. 关注存放环境,避免化学品受潮、变质和泄漏等事故。
8. 加强安全巡查,确保化学品储存安全。
五、紧急处理措施
1. 发现泄漏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遏制泄漏,尽快将泄漏液
体转移到特定中。
2. 发生人员被化学品污染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和转移到医
疗机构救治。
3. 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使用灭火器、灭火
器具和灭火系统扑救火灾;未能控制火势时,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
六、告示牌备案
本告示牌备案于xxxx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有毒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甲苯Methyl benzeneC7H8CAS号:108-88-3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94.9沸点(℃):110.6相对密度(水=1):3.14饱和蒸气压(kPa):4.89(30℃)危险特性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强烈震动会引起燃烧爆炸;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麻醉性或其蒸气有麻醉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燃。
接触后表现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等症状;重症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皮肤接触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浓度MAC(mg/m3):10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消防中心医院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县消防队:119县人民医院:120现场急救措施: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有毒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二甲苯Dimethyl benzeneC8H10CAS号:108-38-3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25.5沸点(℃):144.4相对密度(水=1):0.86饱和蒸气压(kPa):1.33 (32℃)危险特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氧化剂会引起燃烧;蒸气能在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
毒性比苯、甲苯小,但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更强。
高浓度二甲苯还呈现兴奋、麻醉作用,甚至造成肺水肿而死亡。
接触后表现对眼、粘膜有刺激性,高浓度时麻醉中枢神经。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结膜和咽部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无力、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甚至癔病样发作。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沙土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
用防爆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现场加强通风,蒸发残液。
迅速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并用围栏等限制水面二甲苯的扩散。
浓度MAC (mg/m3): 10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消防中心医院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中心:119医院:120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有毒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C4H8O2CAS号:141-78-6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83.6沸点(℃):77.2相对密度(水=1):0.90饱和蒸气压(kPa):13.33(27℃)危险特性易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中,能在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
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
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电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沙土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浓度MAC (mg/m3): 30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消防中心医院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中心:119医院:120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丁酮butanoneC4H8OCAS号:78-93-3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85.9沸点(℃):79.6相对密度(水=1):0.81饱和蒸气压(kPa):9.49(20℃)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本品常与己酮同-[2]混合应用,能加强己酮-[2]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MAC(mg/m3):未制定标准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油漆Methyl benzeneC7H8CAS号:108-88-3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94.9沸点(℃):110.6相对密度(水=1):3.14饱和蒸气压(kPa):4.89(30℃)危险特性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麻醉性或其蒸气有麻醉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燃。
接触后表现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等症状;重症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浓度MAC(mg/m3):10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