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ppt(22份) 人教版17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PPT优秀课件(22份) 人教版17
2.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405~1433 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概况 非洲东海岸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 地位 大航海家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 意义 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戚继光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目的
考法一
考法二
封建王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朝代 措施 统治者 影响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摧残了文化, 钳制了思想,给我国文化造成了 极大的损失 实现思想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禁锢了思想,它所带来的脱离现 实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 响比“焚书坑儒”更加恶劣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束 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 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闭关锁国”的政策 (1)原因:由于封建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中国无须与外国进 行经济交流;清朝统治者也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 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表现: 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②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只留广州一 处,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4)影响:对西方的殖民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隔绝 了中国与外部的联系,看不到世界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 伍了。
①册封首领:顺治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康熙封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了中 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②设置机构:1727 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 班禅共同 管理西藏 ①平定叛乱:乾隆帝粉碎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② 设置机构: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 疆地区 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妥 善安置,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课件: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共22张PPT)
工农业产品 年 份 粮食/亿吨 棉/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
1957
1.63
1.95
1.30
1.64
0.66
1.31
1.35
5.35
A.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 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8.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卓越的成绩——“落后面貌 变了样,社会迈向工业化”。你认为其原因有哪些?(A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需要 ②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③中国得到了当时友好国 家苏联的援助 ④当时的中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化基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 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C )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D. “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4.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成就,可分为①重工业、 ②农业、③轻工业、④交通运输业等生产部门。下图中直接 显示出的经济建设信息的有( A )
A. ①④ C. ②④
B. ①③ D. ②③
一、单项选择题
5.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 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的图片资料,你认为适合采用的是( C)
二、综合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针对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国情,我国政府编制 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 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 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 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要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 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1952
1957
1.63
1.95
1.30
1.64
0.66
1.31
1.35
5.35
A.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 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8.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卓越的成绩——“落后面貌 变了样,社会迈向工业化”。你认为其原因有哪些?(A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需要 ②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③中国得到了当时友好国 家苏联的援助 ④当时的中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化基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 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C )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D. “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4.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成就,可分为①重工业、 ②农业、③轻工业、④交通运输业等生产部门。下图中直接 显示出的经济建设信息的有( A )
A. ①④ C. ②④
B. ①③ D. ②③
一、单项选择题
5.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 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的图片资料,你认为适合采用的是( C)
二、综合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针对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国情,我国政府编制 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 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 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 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要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 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PPT优秀课件(22份)3
区
内地
—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事件
时间 内容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1978 年 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共十二大 1982 年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
中共十三大
1987
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出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
署
南方讲话
1992
年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 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共十四大 1992 年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会议
时间
内容
中共十四大 1992 年 中共十五大 1997 年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
考法一 考法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
农业合 作化运动
人民公 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 制
1950~ 1952 年
1953~ 1956 年
1958 年开始
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逐渐推行
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 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农业生产得 到发展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内地
—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事件
时间 内容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1978 年 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共十二大 1982 年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
中共十三大
1987
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出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
署
南方讲话
1992
年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 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共十四大 1992 年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会议
时间
内容
中共十四大 1992 年 中共十五大 1997 年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
考法一 考法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
农业合 作化运动
人民公 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 制
1950~ 1952 年
1953~ 1956 年
1958 年开始
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逐渐推行
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 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农业生产得 到发展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人教版8下历史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历史对未来人类价值观的影响
历史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
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塑造未来 人类共同价值观。
从历史科技发展中汲取灵感,推动未来科 技创新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04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历史 知识和事件
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之 间的联系
培养分析和评价历史事 件的能力
培养对国家、民族和文 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02
中国古代历史
夏商周期
总结词
文明起源、国家形成
详细描述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国家形成的过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 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商朝的繁荣发展使得中原地区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 法制的确立,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对国家启示
从国家历史中汲取智慧,制定 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国家繁荣 发展。
历史对人类启示
通过研究历史,了解人类文明 的演进,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
对未来的影响
历史对未来决策的影响
历史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借鉴历史经验,为未来决策提供参考和借 鉴。
通过总结历史发展规律,预测未来趋势, 指导未来的发展方向。
古代科技
阐述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如 四大发明、天文地理等领域的
发展。
古代战争与征服
讲述古代战争、征服和帝国的 扩张,如罗马帝国的崛起和扩
张。
古代文化与艺术
分析古代文学、哲学、宗教、 建筑和雕塑等方面的成就。
近代世界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阐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 技发展,以及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 影响。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周恩来总 理亲笔书 写的“和 平共处五 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 出席万隆会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
第二展厅
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
1971年基辛格访华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周恩来接见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0世纪70年代)
据材料,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庆贺建党90周年图片展——新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参加 会议
重返联合国 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国举办 中国加入 奥运外交 世博外交
庆贺建党90周年图片展——新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50年代
D 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
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大家一起来闯关!
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
的一个省; ……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
新时期
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的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 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 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年,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 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 个国家建交。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 孔子学院。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 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 深远影响。
1955年,周恩来 出席万隆会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
第二展厅
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
1971年基辛格访华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周恩来接见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0世纪70年代)
据材料,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庆贺建党90周年图片展——新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参加 会议
重返联合国 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国举办 中国加入 奥运外交 世博外交
庆贺建党90周年图片展——新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50年代
D 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
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大家一起来闯关!
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
的一个省; ……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
新时期
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的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 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 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年,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 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 个国家建交。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 孔子学院。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 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 深远影响。
2018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共58张PPT)
【学习重难点】
• 学习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 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 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 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知识点】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 .时间: 1971 年10 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
1 .多边外交: 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为解决区 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2.外交成就: 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
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
日益重要的作用。
江泽民和布什在上海apec
发展。
【知识辨析】
中国和日本应如何全面发展两国关系? 对中国而言,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对日本而言,应正视历 史,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
【知识辨析】
我国20世纪70年代和新世纪的外交成就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世纪70年代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初,
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2)过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联合公报》。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PPT优秀课件(22份)6
(2)主要过程:
航海家 哥伦布
麦哲伦
航程 1492 年,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其船队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环球航 行
(3)影响: ①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 一个整体。 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
二
三
四
五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人物:克伦威尔)。 3.主要经过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扫清了障碍
考法一 考法二
【例2】 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工业指标 英国的煤产量 英国的铁产量
1770 年
600 万吨 5 万吨
1800 年
1 200 万吨 13 万吨
1861 年
5 700 万吨 380 万吨
汽机
船
了火车机车
一
二
三
四
五
7.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 式。(完成标志)
8.工业革命的意义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 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共48张PPT)
7.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 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该项提案以压倒 性的多数票获得通过。该项提案的议题是( D )
A. 谴责美国对朝鲜的侵略行径
B. 建立和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C. 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D.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 与“1971年”“乔的笑”“五大常任理事国”等关键词 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A.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 “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
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实现。我立即批准接受了邀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2年,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 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中美关系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尼克松访华。台湾问题。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联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 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美的不断发展。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A. 《朝鲜停战协定》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 中国加入联合国
11.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
各国政要身穿中国传统的服装,齐聚一堂,参加英文缩写为
“APEC”的会议。这个组织是( A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华沙条约组织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PPT优秀课件(22份)4
考法一 考法二
2.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理
时期 史实
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
西汉 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唐朝
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 和北庭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辖
考法一 考法二
时期
清朝
新中 国 认识
史实 ①平定叛乱:乾隆帝粉碎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②设置机构: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 新疆地区。 ③1878 年,左宗棠打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除伊犁(后签约 收回)外的新疆地区,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四单元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国防外交和科技文化
一
二
三
四
五
一、民族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
格局。
(2)实行: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全国已经建立的五个省级
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
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PPT(22份) 人教版
战况 战果
一
二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 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历史 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 意义 利
一
二
5.走向胜利 渡江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一
二
(二)战场上的较量——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内战全面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 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转战陕北:1947年,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在毛泽 东、周恩来的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领西 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战略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 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 幕。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 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 贝利 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26、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 梅 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JINGDIANTYPE.html 2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30、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华兹华斯 3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 37、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3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40、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歌德 41、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 4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4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44、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46、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 47、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48、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 4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 50、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PPT优秀课件(22份)11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可得出,材料中的会议参加国应该是苏联、美国和英国。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临危受命,当选英国首 相。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美、英三国共同参加了雅尔塔会议。 比较四个选项,可知D项属于该会议的内容之一。A项是巴黎和会 的内容,B项是华盛顿会议的影响,C项是慕尼黑会议的内容。
答案:D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可得出,材料中的会议参加国应该是苏联、美国和英国。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临危受命,当选英国首 相。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美、英三国共同参加了雅尔塔会议。 比较四个选项,可知D项属于该会议的内容之一。A项是巴黎和会 的内容,B项是华盛顿会议的影响,C项是慕尼黑会议的内容。
答案:D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PPT优秀课件(22份)12
一
二
三
四
五
3.新经济的出现 (1)时间:20世纪90年代。 (2)原因: ①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的发展。 ②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3)结果:经济高速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 化和全球化。
一二三四源自五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1.欧洲的联合
(1)欧洲共同体:
十一单元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 与变革
一
二
三
四
五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1.战后的繁荣 (1)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 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 生活,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3)特点: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考法一 考法二
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法一 考法二
【例1】 “横空出世一战中,工业军事显威名;七十四载旗帜红,大 厦倾覆两极终。”这句话描述的是( )
A.美国的崛起 B.印度的重建 C.德国的分合 D.苏联的兴替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诞生了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时期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成为强大的工 业国,国防力量大大增强。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91年苏联解体, 正好是74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PPT优秀课件(22份)9
一
二
一
二
(2)华盛顿会议: ①召开:1921~1922年,目的是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 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②内容:签署《九国公约》,通过“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等 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③影响: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 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3)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 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盾,因此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意 义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一
二
新经 1921 年,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
济政 策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社 苏联 会 成立
1922 年,由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 斯组成
主 义 道
背 景
斯大林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路 苏联 的的 成 探 重大 就 索 成就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对外措施:
收复 1662 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台湾 经过 康熙帝两次派兵在雅克萨打败沙俄军队 抗击 1689 年,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沙俄 结果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 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对内措施:
第五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社会危机
1.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
朝代 政治 思想 明太祖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由吏、 户、 采用八股取士,考 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废 试在四书五经范 明朝 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明太祖时 围内命题,考生不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时增设特务 得有个人见解 机构东厂,迁都北京,并执行削藩政策 康雍乾三朝大兴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 文字狱,摧残了人 清朝 帝裁决,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 才,禁锢了思想,严 步强化 重阻碍了社会发 展和进步
管理 西藏
管理 新疆 联系 蒙古
4.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代从国外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 等作物。 (2)手工业: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3)商业:明清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北京和南京。 (4)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朝中期以后,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 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户和机工是雇佣 与被雇佣的关系。
5.“闭关锁国”的政策 (1)原因:由于封建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中国无须与外国进 行经济交流;清朝统治者也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 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表现: 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②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只留广州一 处,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4)影响:对西方的殖民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隔绝 了中国与外部的联系,看不到世界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 伍了。
2.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405~1433 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概况 非洲东海岸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 地位 大航海家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 意义 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戚继光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目的
秦朝 “焚书坑儒” 秦始皇 西汉 “罢黜百家, 汉武帝 独尊儒术” — 康熙、雍 正、乾隆
明朝 八股取士 大兴 清朝 文字狱
考法一
考法二
【例1】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 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解析: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 字狱,都是封建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而采取的措 施。故选A项。 答案:A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①册封首领:顺治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康熙封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了中 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②设置机构:1727 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 班禅共同 管理西藏 ①平定叛乱:乾隆帝粉碎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② 设置机构: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 疆地区 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妥 善安置,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考法一
考法二
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对外和对内措施
考法一
考法二
【例2】 西藏是我国领土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 重视对它的管辖。下列有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 ②清朝确立册封喇嘛教首领的制度 ③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④乾隆时期制定“金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①元朝设置宣政院 管辖藏族地区,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②③④属于清 朝对西藏的管理措施。故统治的措施
朝代 措施 统治者 影响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摧残了文化, 钳制了思想,给我国文化造成了 极大的损失 实现思想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禁锢了思想,它所带来的脱离现 实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 响比“焚书坑儒”更加恶劣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束 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 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