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发病率介绍
骨转移性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癌症是人类第二常见的死亡原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年新发癌症病例1,444,920人,死亡人数559,650。
在国内,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国人第一杀手。
西方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
国人中男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女性则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诊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的数据显示,美国癌症患者死亡人数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
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平均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的15%、87%、95%和64%。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远处转移的发生几率显著增加。
骨骼是恶性肿瘤第三常见的转移部位,仅次于肺和肝。
骨转移癌是指原发于某器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癌,少数为肉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所产生的继发肿瘤。
尸检结果显示总体发病率为32.5%,90%以上的骨转移肿瘤来源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五种肿瘤类型。
骨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约为原发恶性骨肿瘤的35-40倍,因此骨肿瘤医生面临着艰巨的诊治任务。
临床特点如果没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早期诊断骨转移癌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临床医生应当熟悉骨转移癌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生理学特点,随时警惕中老年骨科病人中的骨转移癌病例,缩短骨转移癌由怀疑到明确的时间。
同时应认真鉴别除外肉瘤、骨髓瘤、淋巴瘤、老年性骨质疏松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疾患。
骨转移癌好发于中老年,40岁以上发病居多。
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原发灶常在骨转移癌被诊断以后查出,部分患者早年有肿瘤手术病史。
有时原发肿瘤非常隐蔽,骨转移癌可能是唯一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应用现代仪器仍无法发现原发肿瘤。
骨转移癌一般是由血行播散而来,多见于扁骨,因为成年后仍保留造血功能的红骨髓能够提供肿瘤栓子生长的适当条件。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类
1. 骨肉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肿瘤,占不同类型骨肿瘤的总数的60-80%。
它们的特征是形成一种由混乱的骨骼和肌肉组织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在骨骼受伤处形成。
骨肉瘤又可以分为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和
纤维肉瘤。
2. 骨软骨肿瘤:骨软骨肿瘤包括骨髓和骨髓囊肿、软骨母细胞瘤,它
们在儿童患者中更为常见。
骨髓和骨髓囊肿多发生在脊柱、骨盆和上
肢骨骼,会对骨头和组织造成压迫,软骨母细胞瘤多发生在椎间盘处,症状则包括局部的活动不便和疼痛。
3. 骨多形瘤:骨多形瘤也是一类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占不同骨肿瘤的
总数的5-10%。
它们的特征复杂,细胞形态和分布不同。
它们常见于
细胞学上,包括骨髓血管瘤、骨膜瘤和支气管肉瘤等。
4. 骨髓型肿瘤:这一类肿瘤是在骨髓和骨周组织发现的,包括骨髓肾
上腺瘤、大B细胞淋巴瘤和血管内皮肿瘤等,病变细胞可以伴随脂肪
混合在骨髓内或周围骨骼。
5. 细胞性骨肿瘤:这类肿瘤是由细胞增殖再加上对软骨和骨组织的损
伤所导致的,包括骨细胞瘤、套毛细胞瘤和椎体细胞瘤等。
细胞瘤多
发生在骨盆、脊柱、上肢骨骼,受累部位多影响脊椎尾部。
6. 骨质粗糙病:这种疾病是由于骨质细胞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所致,其
临床表现为骨质骨折、外观改变和疼痛等。
受累体部有头骨、面颊骨、颌骨、肩胛、锁骨、跖骨和髋骨等。
医学课件:骨肿瘤

发病率:12-25%,38.5%
病 理:大体 有蒂
无蒂
宽基底
镜下 三层结构
骨软骨瘤
Bone Tumor
骨软骨瘤
Bone Tumor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特点 无自觉疼痛症状、无压痛、逐渐长大的硬性
包块,如有症状,往往是其产生的压迫症状 骨骼部位 X线检查
骨软骨瘤
X 线检查 CT及MRI
Bone Tumor
骨肿瘤
bone tumor
一定义
凡是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骨各种组织成分的肿瘤, 不论是原发性、继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均统称为骨 肿瘤
arise from bone, cartilage, fat, fibrous tissue or endothelium; including primary, secondary or metastatic
ⅠA ⅠB ⅡA ⅡB ⅢA ⅢB
G1T1M0 G1T2M0 G2T1M0 G2T2M0 G1-2T1M1 G1-2T2M1
分期
Bone Tumor
ⅢB 期
良性:保存功能 减少复发 防止恶变 恶性:挽救生命 保存肢体 重建功能
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治疗
Bone Tumor
刮除术 切除术 瘤段切除 + 重建术 截肢术或关节离断术
SUMMARY
Bone Tumor
How to treat bone tumors?
• Operation • Chemotherapy • Radiotherapy • Immunotherapy
SUMMARY
Bone Tumor
Operation
Intralesional currettage
成骨肉瘤

? 根据病灶分布分为单发型及多发型 ? 根据病程分为 原发型及继发型。
7
好发部位
? 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好发部位依次为 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为肱骨近端 (三部位发病比率位4:2:1),再次为股骨 近端、股骨干和骨盆,余部位少见。骨肉 瘤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可以延伸到骨骺, 尤其当骨骺闭合后,但原发于骨骺者少见.
14
15
11
? (二)实 验 室 检 查 (1)碱性磷酸酶 (2)血沉 (3)活组织病理检查
12
影像学表现
? X线表现: 主要表现有成骨性的骨硬化灶或溶骨性的破坏,骨膜
反应可见Codman三角或呈“日光照射”现像。 ? 放射性核素扫描:
可以明确原发骨肿瘤的部位以及骨与骨骼外转移的部 位。方法简便定位准确。 ? CT检查:
可以确定髓内及软组织病变范围,对定性帮助不大。 ?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与CT基本相同。肿瘤在髓内及软组织范围 显像较CT清楚。
13
? 股骨骨肉瘤(成骨型)。 股骨下段髓腔内毛玻璃 样密度增高,局部有大 量肿瘤骨呈絮片放射状 伸入软组织肿块中,其 上方邻近之骨膜新骨呈 三角形“袖口状”。上 图
? 胫骨骨肉瘤(溶骨型)。 胫骨上端偏内侧骨松质 虫蚀状骨破坏,局部骨 皮质消失。
? 大多数发生于10~20岁(占45.7%),男性多 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
6
分类
1939年,美国学院外科学会将本病分为髓腔型、骨 膜型、成骨型、溶骨型及毛细血管扩张型 5种
? 根据肿瘤的骨内位置分为骨内型、中心型、骨膜 型、骨皮质旁型 、骨表面型等
? 根据肿瘤成分分为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胞型、软骨母细胞型、 纤维母细胞型、纤维组织细胞型、毛细血管扩张 型、软骨细胞型及小细胞型等
医学知识之骨肉瘤

骨肉瘤骨肉瘤(osteosarcoma)是指肿瘤细胞能直接形成肿瘤性类骨组织或骨组织的恶性肿瘤。
骨肉瘤是原发性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约占骨恶性肿瘤的1/3。
骨肉瘤的发病率在男性略高,可发生于各级年龄,但最多见于11~20岁,其次为21~30岁,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
骨肉瘤多发生在骨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恶性程度又较高,因此是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力并危及生命的重要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病因骨肉瘤病因不明,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骨骼的活跃生长。
②放射线:实验证明凡能在骨骼内积存的放射性物质均可诱发骨肉瘤;某些骨疾患如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性骨囊肿或骨外肿瘤如乳腺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的局部放射线照射治疗,偶尔可引起继发性骨肉瘤。
③遗传: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4,目前已知它是一种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的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发生骨肉瘤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人。
近年发现一些骨肉瘤患者也有Rb基因的突变。
④病毒:实验证明,动物的骨肉瘤与病毒感染有关,但对人类骨肉瘤尚未有确切的材料说明与病毒的关系。
⑤良性骨疾患的恶变:如多发性骨软骨瘤、骨Paget病、骨纤维结构不良等可恶变而发生骨肉瘤,亦称为继发性骨肉瘤。
病理变化骨肉瘤可发生于任何骨,最常见于四肢长骨,半数以上发生于股骨的下端及胫骨或腓骨的上端,其次为肱骨上端。
颌骨、脊椎骨、肩胛骨和髂骨等较少见。
长骨的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小,发生于扁骨者年龄较大。
大多数骨肉瘤发生于骨的内部或中央,在长骨位于干骺端,肿瘤在骨髓腔内及向周围骨皮质浸润形成肿块。
因骨骺软骨对骨肉瘤的浸润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骨骺板闭合骨化之前(约17~20岁),一般不侵及骨骺端。
少数骨肉瘤发生于骨表面,称为皮质旁骨肉瘤,其临床、X线和病理表现均与一般骨肉瘤不同。
肉眼观,长骨肿瘤位于干骺端的骨髓腔中央或为偏心性。
一侧或四周的骨皮质被浸润和破坏,其表面的骨外膜常被掀起。
骨肿瘤治疗指南

骨肿瘤(bone tumour)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是常见病。
同身体其它组织一样,其确切病因不明;骨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恶性骨肿瘤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的,从体内其它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或直接侵犯骨骼。
还有一类病损称瘤样病变,肿瘤样病变的组织不具有肿瘤细胞形态的特点,但其生态和行为都具有肿瘤的破坏性,一般较局限,易根治。
流行病学骨肿瘤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01%。
在骨肿瘤中:良性占50%,恶性占40%,肿瘤样病变占10%左右。
良性骨肿瘤以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软骨瘤较为多见;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为多见。
由于骨组织来源于中胚层组织,发生在骨组织的恶性肿瘤医生们都称之为“肉瘤”,不能称为“骨癌”.骨肿瘤以大腿骨和小腿骨发生最多,如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等。
发生躯体肿瘤较少,如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及软骨肉瘤等。
脊索瘤以脊椎为特发部位,尤以骶椎最多,软骨瘤多发生于手足各骨。
骨肿瘤多发生于男性,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脊索瘤等。
男女之比约为1.5:1。
从发病的年龄上看,有两个高峰阶段,第一个高峰是在10-20岁,第二个高峰是壮年以后,后者主要是转移性骨肿瘤。
二分之一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人发生在10-20岁,尤其是骨肉瘤病人,三分之二发生在这个年龄组内,说明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危害较大。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恶性骨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由于在治疗上尚未有重大突破,故预后较差。
好发部位骨肿瘤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肿瘤其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如骨瘤和骨血管瘤多发于颅骨和颌骨;骨样骨瘤和成骨细胞瘤多见于胫骨;软骨瘤多见于手骨;一般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生在四肢的长骨,如骨肉瘤、尤文氏肉瘤都好发生在膝关节的上下,即股骨的下端或胫骨的上端;脊索瘤多发生在骶骨;骨髓瘤多发生在颅骨和脊柱; 继发性骨肿瘤多见于骨盆、脊柱和股骨等。
医学影像-骨肿瘤影像概论

• X线、CT上表现为各种形态的高密度影,开 始骨膜新生骨呈与骨皮质平行的淡薄线样 模糊高密度影,其与骨皮质之间可见一线 样软组织密度影,以后随着新生骨的增多 可表现为单层或多层平行状(葱皮样)、 花边状、阳光样、放射状等,或增生的骨 膜再被肿瘤破坏出现骨膜三角(Codman三 角),骨膜破坏区的中间多为肿瘤突破骨 膜所形成的软组织肿块影
如骨母(或成骨)细胞瘤、软骨母(或成软骨)细胞瘤
• 病种繁多 分类复杂 中华医学会骨肿瘤分类(1983年,长春) 中华医学会肿瘤样病变分类(1983年,长春) WHO骨肿瘤分类(2002年)
中 华 医 学 会 骨 肿 瘤 分 类
年 长 春(1ຫໍສະໝຸດ 83 , )中华医学会肿瘤样病变分类(1983年,长春)
WHO骨肿瘤分类(2002年)
二、骨肿瘤基本影像学征象及病理基础
• 骨质破坏 • 骨膜异常 • 软组织肿块 • 肿瘤基质 • 肿瘤内液-液平面 • 瘤周水肿 • 肿瘤的髓内浸润与跳跃性播散 • 肿瘤累及骨骺
(一)骨质破坏
• 定义: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病理组织破 坏并取代正常骨组织
• 骨皮质破坏 • 松质骨破坏
有关肿瘤的命名
• 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 命名有瘤、癌、肉瘤等 • “瘤”:良性肿瘤 不管组织来源 如骨瘤、软骨瘤
、脂肪瘤、血管瘤… • “癌”: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如鳞状上皮癌
、腺癌等骨转移… • “肉瘤”:间胚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如骨肉瘤
、软骨肉瘤、脂肪肉瘤、尤文肉瘤… • “母”或“成”细胞瘤:来源于骨组织的良性肿瘤
• 溶骨性及虫蚀状骨质破坏:恶性病变,病 变进展迅速及病变沿哈氏管扩散,但虫蚀 状骨破坏偶见于良性巨细胞瘤
• 囊状骨质破坏:膨胀性骨质破坏,但一般 未见明确骨膜增生,说明病变在骨内不断 破坏骨质且骨外膜骨质增生相对平衡,这 种改变良恶性肿瘤均有,良性居多
骨肉瘤

骨肉瘤的手术治疗
G2T1~2M0期患者
采用综合治疗,术前大剂量化疗,然后根据肿瘤侵润 范围做根治性切除瘤段,灭活再植或置入假体的保肢 手术,或截肢术,术后继续大剂量化疗。 1. 截肢术; 2 . 保肢术:(1)热疗;(2)半关节移 植;假体植入。
G2T1~2M1期患者
除上述治疗,可以手术切除转移灶。对肺转移灶现多 采取切除术。
胫骨骨肉瘤(溶骨型)。胫骨 上端偏内侧骨松质虫蚀状骨破 坏,局部骨皮质消失。
实验室检查
碱性磷酸酶:
早期,分化较好的骨肉瘤和硬化型骨肉瘤可以正常, 瘤体较大、出现转移则高达2600U/L。大剂量化疗及术后, 大部分病人AKP可以下降。复发或者转移可再度升高。
血沉检查:
瘤体较大、分化差、已转移的骨肉瘤病人血沉快。 可以作为动态观察指标,但不十分敏感。
这发生在皮质旁,亦可以说是皮质旁骨肉瘤的一种亚 型。此型诊断,X线虽有些特点,但主要靠病理。
X线:与前者相同,去分化后,均匀致密肿瘤深部区 域内出现疏松,边缘不清之破坏区,并累及皮质、髓 腔,很少有骨膜隆起改变。
还有
骨膜型骨肉瘤 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 骨外骨肉瘤 多发骨肉瘤
(1)x线表现 (2)放射核素扫描 (3)CT (4)磁共振成像
六、诊 断
(二)实 验 室 检 查
(1)碱性磷酸酶 (2)血沉 (3)活组织病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表现:
主要表现有成骨性的骨硬化灶或溶骨性的破坏,骨 膜反应可见Codman三角或呈“日光照射”现像。
放射性核素扫描:
可以明确原发骨肿瘤的部位以及骨与骨骼外转移的 部位。方法简便定位准确。
CT检查:
可以确定髓内及软组织病变范围,对定性帮助不大。
骨肿瘤的PPT【122页】

5、骨膜改变
是肿瘤细胞侵犯骨膜的表现,常为葱皮 样、放射状、毛发样、花边样及Codan三角 等。骨折、骨膜炎、骨髓炎等疾病亦可出 现骨膜反应。
5、软组织阴影
为肿瘤细胞突破骨密质侵入软组织。提 示肿瘤恶性程度高或有恶性变的倾向。
(二)CT检查 对椎管内、外肿瘤的定位甚有帮助,可清晰
显示椎体后缘、椎弓、椎板的骨质破坏极其向 椎管内侵犯的形态。可较满意的显示病变的解 剖位置、范围及与邻近结构。
(三)MRI 无放射性损害。可清楚显示肿瘤的 大小、
侵犯范围。尤其对软组织肿瘤、骨转移瘤方面 有较高的敏感性。
(四)放射性核素检查
对骨转移瘤的灵敏度高,但不能定性。
实验室检查 1、血沉:恶性肿瘤加快。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多发性骨髓瘤及晚期恶
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或其附属组 织(骨髓、骨膜、血管、神经等) 的肿瘤。中医称之为骨瘤、石痈、 石疽。
流行病学:
骨肿瘤有原发和继发两类,原发骨肿瘤发生率 约为 2-3人/10万人口,占全部肿瘤的2%,其中又 分瘤样病变、良性和恶性;继发性骨肿瘤发生率 是骨原发恶性肿瘤得30-40倍。
1988年我国资料:
1、组织学特征(用G表示) G0----良性,分化良好,囊内,无转移。 G1----低度恶化,中度分化,囊外,个别转移。 G2----高度恶化,分化不良,多发病灶,明显转移。
2、肿瘤侵袭范围(用T表示)
T0----囊内。 T1----囊外,室间内。 T2----囊外和室间外。 室间内的定位是骨内、关节内、皮下、骨旁 和筋膜内。
增生,无软组织浸润,邻近组织 种形态,增生明显,有软组织
器官可被压迫。
浸润,肿块侵蚀、破坏临近组
谈谈多发性骨髓瘤

谈谈多发性骨髓瘤李志明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肿瘤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一种进行性的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瘤和一株完整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D或IgE)或Bence Jones蛋白质(游离的单克隆性κ或γ轻链)过度增生。
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而且对细菌性感染的易感性增高,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黑人患者是白人的2倍。
持续性的无法解释的骨骼疼痛(特别是在背部或胸廓),肾功能衰竭,反复发生细菌性感染(特别是肺炎球菌性肺炎)是最常出现的症状.病理性骨折和椎骨压缩常见,后者可能导致脊髓受压迫和截瘫.由于在肾小管广泛管型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而发生肾衰(骨髓瘤肾病).有些病人以贫血,伴乏力和疲劳为主,少数病人有高粘滞综合征,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不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明.在骨髓瘤患者培养的树突状细胞中,发现了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这提示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该病毒编码的白介素-6(IL-6)的同系物.人类IL-6可促进骨髓瘤生长,同时刺激骨的重吸收. 此种特殊的细胞来源尚不明了.通过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序列和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提示为后生发中心细胞恶性变而来.疾病诊断1、好发年龄多为40岁以上,男多于女。
2、病变前期可无明显症状,仅存在血沉增快、贫血、蛋白尿等症状。
3、可有骨关节、腰背疼痛、颅骨、胸肋骨瘤形成,以胸肋、锁骨连接处发生串珠样结节及溶骨性钻凿样或鼠咬状圆形骨质缺损为特征,可出现病理性骨折、截瘫、肋间及坐骨神经痛等。
4、可损害肾脏而造成蛋白尿、肾小管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
5、因血液粘稠度增高而引起头晕、头痛、视力障碍、胸闷、眩晕、出血等症状。
6、易引起肺部、泌尿系感染。
7、实验室检查(1)血清异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减少。
骨肿瘤

转移瘤: 椎体压缩变形,椎弓根破坏明显,椎间隙保留, 骨质无疏松。 结 核: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相临椎体破坏,变形。
(二)、成骨型
较少见,多为生长较缓慢的肿瘤转移而来, 如前列腺、乳腺及膀胱癌等。 好发部位:骨盆及腰椎。 X线表现:骨内片状、团块状、边界模糊的致 密影,骨的正常结构消失,常无骨膜反应,也 不侵犯软组织。
瘤样病变
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嗜酸性肉芽肿 骨纤维结构不良
骨肿瘤的外科 治疗原则
囊内切除术 边缘切除术 边缘性 广泛性 根治性 截肢术 局限性 根治性
骨肿瘤的手术界限
良性骨肿瘤治疗原则
局部边缘切除术 囊内刮除植骨术+辅助治疗
侵袭性骨肿瘤治疗原则
刮除+灭活+自体或异体骨移植+内固定 (-198℃液氮、50%氯化锌、95%酒精、 微波热疗)
CT或MRI:了解肿瘤边界、范围及与
邻近结构关系
同位素扫描:明确肿瘤范围及骨骼
转移情况
血管造影:了解肿瘤对软组织浸润
及肿瘤血管供应和周围血
管受压情况
骨肉瘤的治疗发展史
~50年代:单纯高位截肢
(5年生存率<20%)
50年代~:单纯高位截肢或局部放疗试
图替代单纯高位截肢
(5年生存率<20%)
影像学
X-线
溶骨性,成骨性,肿瘤骨, Codman三角,“葱皮”现象,
日光放射征 确定肿瘤边界 确定肿瘤范围和转移灶
CT和MRI 骨扫描
血管造影 确定与重要血管的关系
X线检查的作用:
1、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判断良、恶性。 2、可区分是原发或转移。 3、确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
生化检查
血常规、血钙、血磷,肝、肾功 骨代谢指标:B-ALP、CTX、N-MID
骨肿瘤(长征医院

连续性
中断性
肿瘤基质
大致判断肿瘤类型
结合其他征象
结合其他影像方法
类骨基质
弥漫均匀,呈烟雾状、云朵 状或象牙状钙化。
纤维源性基质
均匀透亮、较少钙化。 网织骨或纤维骨造成毛玻璃状改 变或高达骨样密度。
软骨基质
点状、絮状、环状或孤状钙
化。
软组织肿块
X线提供的诊断信息
病变的部位 病变的边缘 破坏的类型 骨膜反应 肿瘤基质 侵犯软组织的范围及其性质。
骨肿瘤X线检查方法
常规正侧位片,加摄斜位、切线位、点 片 放大摄影或体层摄影检查:早期或细节 高仟伏和钼靶软组织照片:肿瘤内部和 软组织肿块。 CR:可扩大影像的信息内容 血管造影:显示血供和肿瘤染色
边缘模糊
生物活性高,见于巨细胞瘤、骨肉瘤、 软骨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 胞瘤,常提示为恶性
骨质破坏
肿瘤细胞直接作用
破骨细胞反应性活动增加
肿瘤周围组织的活动性充血
皮质骨破坏出现较早 松质骨破坏晚(矿物质含量丧失70% 以后)
骨质破坏的类型
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关。
不是任何一种肿瘤的特征。
幼年骨
软骨母
成熟骨
骨软骨瘤
骨内腱 鞘囊肿
巨细胞瘤恶纤 组
骨肉瘤
骨囊肿 ABC或软骨黏液纤维瘤
骨膜软骨瘤 内生软骨瘤
纤维肉瘤
骨髓瘤
骨样骨瘤
骨母细胞瘤 尤文氏肉瘤 纤维结构不良 纤维结构不良 骨化性纤维瘤
造釉细胞瘤 转移瘤 骨瘤 淋巴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巨细胞瘤放疗后是否导致恶变?
骨肉瘤
1 骨肉瘤起发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的成 骨细胞类,故名成骨肉瘤,恶性程度非 常高。其特征为从肿瘤细胞直接形成 骨和类骨. 2 多见于10—20岁,在成人也可因放射治
疗,Paget氏病,甚至个别经久不愈的慢性骨 髓炎引起骨肉瘤。
3 好发部位 股骨、胫骨和肱骨近端是最常 见发病部位,大约有50 %-70%骨肉瘤发 生在膝关节周围
好发年龄
软骨瘤30--40岁为好发年龄
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无痛性肿胀,常并有病理性骨 折,发生在躯干部的软骨瘤有恶变倾向。
X线特征
局限的、边界整齐,呈分叶外形 的椭圆透明阴影,周围有一薄层的 增生硬化层,其中可见散在的沙粒 样致密点
内生软骨瘤
骨巨细胞瘤
它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其来源 不明,现在多认为主要为基质细胞、可能来自 末分化结缔组织细胞。
骨肉瘤(成骨瘤 骨膜性骨肉瘤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 继发性骨肉瘤
如 Paget氏骨瘤 放射后骨肉瘤
手术为主 辅助 术前术后放疗 化疗 免疫疗法
骨肉瘤治疗的发展史 过去 现在
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 5%—23%
手术加辅助治疗5年生存率 60%---80%
血沉和碱性磷酸酶可作为 观察骨肿瘤疗效的动态指标
病理学检查
1 2 3 常规组织学切片 组织化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骨肿瘤与X线病理
有些肿瘤产生类骨或肿瘤骨称为反应骨, 在X线片上表现为高密度区。
有些骨肿瘤破骨或使骨吸收, 在X线片上表现为低密度区
骨膨胀性改变
葱皮样改变
骨肿瘤刺激骨膜是阶段性,使骨 膜阶段性形成板层状新骨,
局部检查
1 2 3 骨肿瘤边界、质地、活动度和光滑程度 疼痛、压痛和肿胀程度 表面皮肤发红发热、浅表静脉怒张、 动脉博动
骨肿瘤的诊断必须依靠
临床、X线片、病理三相结合
生化检查
血常规 血钙 血磷 碱性磷酸酶 酸性能磷酸酶 总蛋白浓度
活组织检查
穿针活检 切开活检
实验室检查
1 2 3 4 5 HB下降 血沉加快 碱性磷酸酶增高 酸性磷酸酶 血清总蛋白增加
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疼痛
1 2 3 4 良性肿瘤一般无痛或轻度。 疼痛是恶性肿瘤早期症状,进持性加重。 休息时疼痛反而加重,考虑恶性病损。 夜间疼痛是骨肿瘤的重要特征。
肿胀
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不同, 骨肿瘤的肿胀程度不同。
损伤
损伤可诱发骨肿瘤症状的出现 或加重骨肿瘤症状。
既往史
骨结核------骨转移、骨肉瘤 急性骨髓炎-----尤文氏肉瘤 Brodis骨脓肿-----软骨肉瘤 其它部位原发性肿瘤-----骨转移
骨肉瘤最常用的化疗药
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
根据GTM分期选择相应手术
对恶性程度较低的早期病例,可作保肢
手 术(瘤段切除)。 对恶性程度较高的晚期骨肉瘤,应作截 肢
术或关节离断术。
2
3
联联合化
放射治疗
4
5
免疫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外 科 手 术 切 除 范 围
骨软骨瘤
1 最常见的软骨性病变骨骼中的软骨
未分化发生错误,而不是真正肿瘤 2 外生骨疣(骨软骨瘤) 3 多发性骨软骨病,也称干骺端续 连症(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4 半肢骨骺发育不良(Trevor病)
好发部位 1股骨 2肱骨 3胫骨 临床特点 无压痛并逐渐长大包块 合并症 1骨折 2骨畸形 3血管和神经损伤 4滑囊肿形成 5恶变(1%)
股骨下端最多见,其次为胫骨上端及挠骨下端, 三处占全部骨巨细胞瘤的60—70% 病灶位于骨端,邻关节面(不累及骼后的骨的巨 细胞瘤诊断基本不存立)。
病灶延伸至骨突内 。
骨巨细胞瘤X线特点 溶骨性 偏心性 膨胀性 皂性改变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目前存在的问题
肿瘤分级与复发、转移的关系?
在X片上表现为葱皮样改变。
外科G
G
T M分期
表示骨肿瘤的细胞学特征、分化程度
T
发生方式及X片表现。
表示骨肿瘤侵袭范,以肿瘤囊室和间
M
室为分界。
表示骨肿瘤有无转移。
外科GTM分期的意义
建立一个肿瘤分期体系以利于判断预后
根据不同分期合理选择外科手术方案
提出辅助性治疗意建
骨肿瘤治疗
1 手术切除辅助化学灭活、冷冻处理、 甲 烯酸甲酯处理、热疗。
4
在组织学上可以很大的变异,表现为肿瘤 不仅可产生大量肿瘤性骨或瘤性类骨,还或产生 软骨,纤维组织,粘液样组织。
骨肉瘤
临床症状 最早的为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 以夜间痛为重,患部包块并进行
性增大,表面皮肤发热,静脉怒张。
X线表现 实验室检查 有溶骨性破坏和成骨性破坏 Codman三角和日光放射征 血沉 碱性磷酸酶 微量元素分析
骨软骨瘤的组织学切片
骨软骨瘤的大体外观
良性骨肿瘤 骨软骨瘤(外生骨疣)
内生软骨瘤
它是骨骺软骨部分未骨化,在髓腔内始终 保持软骨状态,形成内生软骨瘤病的组织学 基础。
1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干称Ollier病。
2 伴有血管畸形者称为Maffucci综合征。
好发部位
软骨瘤 40%--65%发生手部,特别是 近节指骨最为多见
其生物学特性为具有较强侵蚀性,采 通常的刮除法复发率较高。 少数病例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 属于临界性肿瘤。
骨巨细胞瘤的分级
Jaffe于1940年提出的分级主要 依据巨细胞的数量多少和基质细胞 的分化程度。
Jaffe分级的临床意义和存在的问 题最新的研究进展
骨巨细胞瘤征象
20—40成人(3/4),10岁以下儿童罕见
骨肉瘤 软骨肉瘤 纤维肉瘤 骨髓瘤 尤文肉瘤 44.6% 14.2% 6.6% 6% 4.6%
恶性骨巨细胞瘤
4%
发病年龄
幼儿 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 少年 骨肉瘤、骨软骨瘤 成人 骨巨细胞瘤 老年 转移性骨肿瘤
部位
1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恶性) 2 脊柱、骨盆、肩胛骨(转移性骨肿瘤) 3 膝关节和肘关节以远骨骼(良性)
骨肿瘤
骨肿瘤的发病率
38959例骨肿瘤发病率及性质
原发良性骨肿瘤 原发恶性骨肿瘤 瘤 样病变 转移癌 21691 10791 4369 2108 55.7% 43.69% 11.3% 5.4%
原发良性骨肿瘤
骨软骨瘤 骨巨细胞瘤 软骨瘤 (38。5%) (18。4%) (14。6%)
原发恶性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