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和典型题详解(新课程改革概述)【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1.1 考点精讲
考点1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课程概述
1.传统课程概念
(1)现行课程体系的根本问题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多年来一直被基础知识与技能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这一状况表明,我国的课程价值观已出现问题。这是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根本问题。
(2)教育的基本价值
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
①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内在价值、根本价值;
②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
(3)“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课程
“应试教育”不只是教授一套应对考试的做法,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扭曲了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我国现行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这种背景下,在人们心目中:课程等于教材(教学内容),即知识;把教材作为静态的知识来传授,不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知识。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大多缺乏学习兴趣,没有了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变成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机械练习过程,或者说课程在“应试教育”的视野中变成了学生获得考试成功的手段。
2.新课程概念
(1)概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观,力图根治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概念的重建。
(2)课程的内涵
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所有内容和活动的过程。广义地说,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课程。
①《课程标准》是教师施加影响的依据;
②教材是所影响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自身的素质和生活经验是发挥影响的基础,现实生活、时代要求、学生、教师、家长都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
③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施加影响的主要途径;
④课堂是施加影响的主要渠道,校园、家庭和社区也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场所;
⑤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游戏、运动和朋友都是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有效渠道。
3.课程要素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也可以说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而在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发生的变化。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本身,根据课程的新内涵,可将学校的课程分为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社会经验性课程三类。
(3)课程结构
①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的研究是课程论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内容相当丰富的部分。
②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③课程结构是针对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的,课程的知识构成是课程结构的核心问题,课程的形态结构是课程结构的骨架。课程的一般结构应该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4)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
(5)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具体来说,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利用多种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6)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实际上是对于课程群体或个体的命名,教学目标内容设定、产生的全过程管理。
4.课程的分类
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根据不同角度,课程可分为以下类型: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这是从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获得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子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存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种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5)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
这是从课程功能来区分的三种类型。以“双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将其称之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为目标的课程,这类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能力。这类课程主要是通过选修方式来学习的。研究性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这是学校教育的最终日标,研究性课程在培养学生运用和创造知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这是从课程呈现方式来区分的两种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列入课程表的各门课程,而隐性课程则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课程,包括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校园的一草一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