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乙烯的制备
高中化学乙烯的合成教案

高中化学乙烯的合成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乙烯的合成方法,掌握乙烯的生产原理和工业应用。
教学重点:乙烯的合成方法,乙烯的生产原理,乙烯的工业应用。
教学步骤:
一、引入
老师简要介绍乙烯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乙烯的合成方法
1. 介绍乙烯的主要合成方法:裂解、氧化、蒸汽重整等。
2. 具体讲解裂解法合成乙烯的原理和步骤。
3. 讲解氧化法和蒸汽重整法合成乙烯的原理和特点。
三、乙烯的生产原理
1. 分析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2. 探讨乙烯的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乙烯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
四、乙烯的工业应用
1. 介绍乙烯在合成乙烯酮、聚乙烯等化学品中的应用。
2. 探讨乙烯在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3. 分析乙烯在环保、能源、医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五、小结与展望
总结乙烯的合成方法、生产原理和工业应用,展望乙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模拟乙烯的合成过程,深化对乙烯合成方法的理解。
2. 学生可以做乙烯在不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调研,拓展对乙烯的应用领域的认识。
课堂设计:
整堂课以讲解、讨论和实验为主,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乙烯的合成原理和工业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乙烯初中化学教案

乙烯初中化学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乙烯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2. 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能够描述乙烯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2. 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
4. 乙烯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使用乙烯制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乙烯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乙烯是什么吗?”
2. 理论学习(15分钟):
a. 讲解乙烯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b. 介绍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 分析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展示(15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乙烯的制备方法。
4. 练习与讨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并进行课堂讨论。
5.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四、教学方法:
1. 演讲结合实验的教学方法;
2. 学生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五、教学资源:
1. PPT课件;
2. 实验器材。
六、评估方式:
1. 课堂练习;
2. 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乙烯说课教案

高中化学乙烯说课教案1. 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了解乙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能够利用乙烯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乙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难点:乙烯与氧化剂的反应机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引入话题。
分享一段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塑料制品、合成树脂等,引起学生对乙烯的好奇。
2. 学习乙烯的物理性质。
介绍乙烯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等,让学生了解乙烯的外观和一般性质。
3. 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
讲解乙烯与氧化剂的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特性,让学生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
4. 学习乙烯的制备方法。
介绍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烃分馏、石油裂化等,让学生了解乙烯的生产原理。
5. 讨论乙烯的应用领域。
讲解乙烯在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乙烯的广泛用途。
6. 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乙烯的应用,并让学生利用乙烯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课堂总结:复习乙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概括乙烯的应用领域,强调乙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总结乙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乙烯的应用领域及其优缺点。
3. 搜集乙烯相关的新闻报道或材料,并做简要介绍。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乙烯的制备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乙烯的制备原理、过程及条件;掌握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乙烯的制备原理2. 乙烯的制备过程及条件3. 乙烯的性质和用途4. 乙烯制备实验操作三、教学对象初中化学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乙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兴趣。
(2)提问:什么是乙烯?乙烯有哪些性质和用途?2. 讲解乙烯的制备原理(1)介绍乙烯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2)讲解乙烯的制备原理,即乙烯是由乙烯醇脱水生成的。
3. 讲解乙烯的制备过程及条件(1)介绍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常用方法:乙醇催化氧化法、乙烯醇催化脱水法等。
(2)讲解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条件,如温度、催化剂等。
4. 实验操作演示(1)教师演示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操作步骤。
(2)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5. 学生分组实验(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1. 实验结果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观察乙烯的性质。
(2)讲解乙烯的检验方法,如点燃、使溴水褪色等。
2. 乙烯的性质和用途(1)介绍乙烯的性质,如易燃、易聚合等。
(2)讲解乙烯的用途,如生产聚乙烯、合成树脂等。
3.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乙烯的制备原理、过程及条件。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乙烯的制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乙烯制备原理、过程及条件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
3. 学生对乙烯性质和用途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一、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1.介绍乙烯的结构和化学式
2.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乙烯的性质
二、乙烯的制备方法
1.介绍乙烯的主要制备方法:热裂解法和蒸气裂解法
2.讲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进行相关的实验,制备乙烯并观察结果
三、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1.介绍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聚乙烯、乙烯树脂等
2.讲解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讨论如何减少乙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估:
1. 考试:期末考试包含乙烯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乙烯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分考虑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对乙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此外,要引导学生关注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高中化学乙烯制备教案

高中化学乙烯制备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烯的工业应用。
教学重点:
1. 乙烯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实验室玻璃仪器、乙醇、硫酸、高锰酸钾等;
2. 实验环境:实验室中央操作台;
3. 教学软件:化学乙烯制备实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乙烯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10分钟)
1. 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乙烯的几种制备方法:乙烯在实验室中的制备方法、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制备方法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老师进行乙烯制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讨论乙烯的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五、总结(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总结乙烯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对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乙烯制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乙烯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实验演示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乙烯的制备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乙烯——教案

化学乙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烯的性质与用途。
2.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及反应。
二、教学内容:1.乙烯的定义2.乙烯的制备方法3.乙烯的性质及用途三、教学过程:1.乙烯的定义教师给出乙烯的定义:“乙烯又称乙烯烃,分子式为C2H4,是一种简单的烯烃烃类有机化合物,属于不饱和化合物。
”2.乙烯的制备方法(1)乙烷脱氢法用氧化铬、氧化钙或钨三氧化物等作为催化剂,使乙烷在加热的条件下脱去一个氢原子,生成乙烯。
C2H6→C2H4+H2(2)醇酸法将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得到乙烯与乙酸。
CH3CH2OH+H2SO4→CH3CH2OSO3HCH3CH2OSO3H→CH3CH2O+SO3HCH3CH2O+H2SO4→CH3CH2HSO4HCH3CH2HSO4H→CH3CH2+HSO4H(3)乙烷溴化法将溴在紫外光下照射,产生自由基BR与C2H6反应,得到CH3CH2Br。
再用湿氢氧化钾或热水分解CH3CH2Br,得到CH2=CH2。
CH4+Br2→CH3Br+HBrCH3Br+C2H6→C2H5B r+CH4C2H5Br+KOH→C2H4+H2O+KBr3.乙烯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乙烯是无色、易燃、具有一定特殊气味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易于飘散。
(2)化学性质:乙烯是不饱和的烃类化合物,容易参与化学反应。
乙烯可以与水、酸、碱、氧气、卤素等发生反应。
①与水反应乙烯在水中加压下,可以发生直接加成反应,生成醇。
C2H4+H2O→CH3CH2OH②与酸反应乙烯与浓硫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烯基硫酸酯。
C2H4+H2SO4→CH3CH2SO3H③与碱反应乙烯与浓氨水反应,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胺。
C2H4+NH3→CH3CH2NH2④与氧气反应乙烯在空气中加热或点燃后,可以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2H4+3O2→2CO2+2H2O⑤与卤素反应乙烯容易与溴和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卤代乙烷。
化学初中乙烯教案模板

化学初中乙烯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烯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乙烯与其他烃的区别;
2. 乙烯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内容:
1. 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用途。
五、教学过程:
1. 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1)介绍乙烯的结构和分子式;
(2)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熔点等;
(3)讨论乙烯的化学性质,如燃烧特性、与氢氧化钠反应等。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1)介绍乙烯的常见制备方法,如热解乙酸铵、蒸馏石油等;(2)讲解各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其优缺点。
3. 乙烯的用途:
(1)列举乙烯的常见用途,如制备聚氯乙烯、乙烯醇等;
(2)分析乙烯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馈:
1. 设计乙烯结构式填空题,测试学生对乙烯结构的掌握程度;
2. 设计乙烯的实验操作题,考察学生对乙烯制备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七、课后作业:
1. 复习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搜集乙烯的相关实验操作方法;
3. 总结乙烯的用途和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详细全面;
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
3. 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灵活有效。
以上是化学初中乙烯教案模板范本,希望可以帮到您。
乙烯的教案

乙烯的教案乙烯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掌握乙烯的制取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区分乙烯和其他烯烃,能够描述乙烯的结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特点和制取;乙烯的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乙烯的制取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乙烯的结构式和一些与乙烯相关的事物(如PVC塑料、乙烯纤维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乙烯的结构和命名规则,让学生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特点。
b. 讲解乙烯的制取方法,包括乙烯的工业制备和实验室制备,重点介绍蒸馏法和热解法。
3. 实验操作根据教材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乙烯的制备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灯、导管、稳定剂、冷却器等。
实验步骤:a. 将2-溴丙烷与纯酒精按物质的1:2加入锥形瓶中。
b. 放入酒精灯,加热并搅拌,直到出现气泡。
c. 用冷却水冷却冷却瓶口,收集乙烯气体,并通过导管通入水中。
d. 观察观察乙烯的性质。
4. 实验讨论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讨论乙烯的一些化学性质和用途,并引导学生思考乙烯是如何制备的。
5.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乙烯的应用领域,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合成纤维等,并展示相关产品和制造过程。
6. 归纳总结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乙烯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用途。
并与其他烯烃进行对比,区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
7. 练习与评价布置相关习题,检测学生对乙烯的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资源与评判1. 教学资源:乙烯的结构式、实验器材、化学试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 评判标准: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对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是否了解,是否能够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制取乙烯乙炔实验演示教案

△ 制取乙烯实验演示教案【提出理论】乙烯分子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其中一个键易断裂,使得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实验现象非常清楚。
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来验证乙烯的化学性质。
在验证乙烯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们应该先要制取乙烯气体,有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方法。
【学生回答】实验室制取乙烯气体的方法是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板书】2CH 3CH 2OH →CH 2=CH 2↑+H 2O【演示实验】⑴按图2将仪器装置好,检查气密性。
蒸馏烧瓶内加入10mL 的无水乙醇,再用量筒量取30mL 的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加进蒸馏烧瓶内。
加入几粒沸石防止爆沸。
⑵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的乙烯气体,用拇指堵住,观察乙烯的颜色,闻气味。
⑶将导气管先后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中,观察溶液的变化。
⑷将导气管换成尖嘴导管,然后用火柴点燃乙烯气体,观察火焰。
【实验现象板书】(1)蒸馏烧瓶中溶液开始加热后几分钟逐渐变黑。
(2)气体通入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3)点燃气体,火焰明亮,有少许浓烟。
【整理联系】乙烯气体的制取中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可以将高锰酸钾还原为锰酸钾, 与溴水反应为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H 2SO 4乙烯中含碳量较大,火焰有少许浓烟。
【结论板书】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火焰明亮,伴有少量黑烟。
反应方程式:C2H4+3O2=2CO2+2H2O②被KMnO4氧化反应的实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乙烯被氧化(产物中有CO2)反应方程式:12KMnO4+18H2SO4+5C2H4==12MnSO4+6K2SO4+10CO2↑+28H2(2)加成反应反应实质:C=C断开一个,2个Br分别直接与2个价键不饱和的C结合。
反应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公开课教案

乙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乙烯的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3.了解乙烯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乙烯的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2.乙烯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看乙烯的生产过程视频,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兴趣,并引发对乙烯的认知。
2.乙烯的基本概念(1)介绍乙烯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式;(2)说明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乙烯的特点和用途。
3.乙烯的合成方法(1)介绍乙烯的自然存在形式;(2)介绍乙烯的工业合成方法,包括热裂解法、催化裂解法等;(3)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合成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性,并讨论其优缺点。
4.乙烯的应用领域(1)介绍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塑料工业、橡胶工业、纺织工业等;(2)探讨乙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和优势。
5.乙烯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问题(1)介绍乙烯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6.小结总结乙烯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实物展示:展示乙烯分子结构模型和乙烯产品;2.多媒体教学:播放乙烯生产过程视频,辅助学生理解;3.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对乙烯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拓展延伸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或企业代表来进行乙烯相关领域的讲座或参观考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七、教学反思本堂乙烯公开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乙烯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乙烯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通过互动讨论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课堂组织和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乙烯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教案乙烯模板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第二节“乙烯”。
乙烯是烃类化合物中的简单烯烃,其结构和性质在有机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课旨在通过乙烯的制备、性质和用途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烯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 掌握乙烯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 理解乙烯的化学键特性和反应机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 乙烯的制备实验。
2. 教学难点:- 乙烯的化学键特性。
- 乙烯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乙烯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烯烃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提问:乙烯是如何制备的?它的性质有哪些?(二)乙烯的实验室制备1. 实验步骤:- 将乙醇和浓硫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 将混合液加热至170℃。
- 收集生成的乙烯气体。
2. 实验现象:- 混合液冒出大量气泡。
- 气体燃烧时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3. 实验分析:- 乙醇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 乙烯的生成是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和气体的燃烧现象来判断的。
(三)乙烯的性质1. 物理性质:- 乙烯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乙烯的密度比空气小。
2. 化学性质:- 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 乙烯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四)乙烯的用途1.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等塑料。
2. 乙烯可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化工产品。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乙烯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乙烯详细教案

乙烯详细教案教案标题:乙烯详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结构;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3. 理解乙烯在工业上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引入乙烯的话题,提问学生对乙烯有什么了解,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 知识讲解(25分钟):a. 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包括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和双键特征。
b. 解释乙烯的制备方法,如石油裂解和乙烷脱氢。
c. 探讨乙烯在工业上的应用,如制造塑料、合成橡胶等。
3. 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乙烯的实验演示,展示乙烯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讨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乙烯的性质和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5.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乙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 实验设计(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乙烯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7. 实验操作(20分钟):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8. 结果分析(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果分析,总结实验中的观察现象和实验结论。
9. 总结和展望(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展望乙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相关知识。
教学资源:1. 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介绍资料;2. 乙烯制备方法和应用的相关资料;3. 乙烯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化学品。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对乙烯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能力;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对乙烯制备方法和应用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课堂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进一步深入研究乙烯的合成方法和工业应用;2. 学生可进行乙烯相关的实验探究,如乙烯的聚合实验等;3. 学生可了解乙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
乙烯的制备及其性质演示实验教学设计

乙烯的制备及其性质演示实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章脂肪烃的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或掌握了甲烷、烷烃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烷烃在物理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学习了某一类烃的方法,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即以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观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2、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在必修1中初步了解了乙烯的主要性质,所以本节课乙烯的化学性质很易接受,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要实施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引入---问题分析—讨论评价----实验探究 ---反馈练习---归纳反思来理解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通过乙烯性质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通过对乙烯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实力的标志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4、教学重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
5、教学难点
加成反应的实质
6、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式讲授与演示实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
7、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讲述】
这是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圆底烧瓶,温度计,吸收瓶。
为了节约时间,老师已经组装好实验仪器,药品也已经加好了,并已经在加热了。
在做实验之前我们注意哪些问。
高中化学乙烯公开课教案

高中化学乙烯公开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乙烯【教学目标】1. 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3. 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重点】1. 乙烯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2. 乙烯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出示乙烯的分子结构,并让学生讨论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思考:乙烯是如何制备的?二、乙烯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10分钟)1. 讲解乙烯的分子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2. 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强调其具有不饱和性和活泼性。
三、乙烯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讲解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蒸馏法和裂化法;2. 对比两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讨论。
四、乙烯的工业应用(10分钟)1. 介绍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如合成聚乙烯等;2. 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五、小结(5分钟)1. 总结乙烯的基本性质、化学结构和制备方法;2. 强调乙烯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乙烯的应用;2. 实验演示乙烯的制备方法。
【教学案例】1.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比如合成塑料、合成橡胶等;2. 制备乙烯的蒸馏法和裂化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生产需求。
【课后作业】1. 搜集乙烯的相关信息,了解乙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 思考乙烯的未来发展方向,写一份小结。
【教学反思】1. 本节课内容涉及乙烯的基本性质、化学结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涵盖了乙烯这一有机化合物的全貌;2. 课堂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乙烯的制取教学设计

乙烯的制取教学设计乙烯的制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乙烯的制取原理和方法;2. 掌握乙烯制取的反应条件和反应平衡的影响因素;3. 掌握乙烯的制取实验操作过程;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乙烯的制取原理和方法;2. 乙烯制取的反应条件和反应平衡的影响因素;3. 乙烯的实验操作过程。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例如:“大家知道乙烯吗?它有什么用途?我们如何制取乙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乙烯的制取原理和方法,包括乙烷脱氢和石油炼制两种常见方法。
解释乙烷脱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过程;介绍石油炼制中的蒸馏和裂化过程,并解释其与乙烯产生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乙烯的实验演示,步骤如下:(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洗仪器、准备试剂和药品标识等;(2)实验装置的搭建,包括乙烷的供应装置、反应装置、冷却装置和收集装置等;(3)实验操作过程,包括将乙烷气体通入反应装置、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等;(4)观察实验现象,如乙烯气体的生成和收集情况等;(5)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包括乙烯的制备率和产率的计算等。
4. 探究讨论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乙烯制取的反应条件和反应平衡的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组织学生讨论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实验数据。
5. 拓展延伸通过拓展延伸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乙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和化学合成等。
可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展示等形式进行。
6.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表现和思考能力,进行评价,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教学方法1. 前期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 实验演示与学生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3. 问题解决与拓展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4. 总结评价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五、教学手段1. 课件投影仪:用于课堂讲解和乙烯制取原理演示等;2. 实验器材和化学品:用于乙烯制取实验演示;3. 白板和粉笔:用于教师讲解和学生回答问题;4. 学生实验手册和教材: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操作。
中学化学乙烯的制取实验改进方案设计教案

中学化学乙烯的制取实验改进方案设计教案引言: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乙烯制备实验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本教案针对中学化学乙烯的制取实验进行改进,设计了一套系统性的教学方案。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乙烯的制备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加深对乙烯制备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乙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碳氢化合物的脱氢、碳酸钠的水解和酒精的脱水。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乙酸乙酯2. 硫酸3. 纸团4. 装有冰水的水槽5. 实验室准备好的玻璃装置四、实验步骤:1. 将乙酸乙酯和硫酸按比例混合,制备成饱和的乙酸乙酯溶液。
2. 准备一个装有冰水的水槽并放入实验室准备好的玻璃装置。
3. 将乙酸乙酯溶液倒入实验室准备好的玻璃装置中。
4. 按照实验装置的要求,按序进行操作,控制温度和时间。
5. 收集生成的乙烯气体。
五、实验效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获得一定量的乙烯气体,并对产物进行收集和观察。
六、实验改进方案设计:1. 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前,对化学品和实验装置进行检查和准备,保证实验材料的质量和仪器的完好。
2. 实验装置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合适的实验装置,注意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操作性,保证操作的正确性。
3. 实验步骤改进:根据实验步骤的不足,改进实验操作步骤,减少操作环节和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4. 安全措施:在实验中,要加强安全意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佩戴眼镜、手套等,避免事故的发生。
七、实验考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实验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八、拓展学习:针对乙烯的其他制备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究实验,进一步加深对乙烯制备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结语:通过对中学化学乙烯的制取实验进行改进,本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并加深对乙烯制备原理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化学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化学教案乙烯教材

高中化学教案乙烯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烯的性质和结构;
2. 了解乙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 认识乙烯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乙烯的环境和健康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回顾一下碳的化学性质和族式、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二、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1. 介绍乙烯的结构:C2H4,为无色气体,具有特殊的臭味。
2. 讲解乙烯的性质: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较容易燃烧,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等。
三、乙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1. 制备方法:乙烯可以通过蒸馏石油裂解产生。
2. 应用:乙烯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乙烷、乙醇等化合物。
四、乙烯的环境和健康影响
1. 环境影响:乙烯可以污染空气,造成大气中有毒气体的增加。
2. 健康影响:乙烯的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呼吸道、皮肤等方面的问题。
五、案例分析
讨论乙烯的应用领域和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乙烯对环境的影响。
六、课堂练习
出示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乙烯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并写出乙烯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乙烯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了解乙烯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高中化学教案乙烯模板

高中化学教案乙烯模板主题:乙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乙烯的结构和物理性质;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3. 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烯的结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难点:乙烯的应用以及与其他化合物的比较。
教学准备:1. 乙烯的化学结构模型和物理性质表;2. 实验室用品和试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入乙烯这一概念,简要介绍乙烯的用途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乙烯的结构和物理性质(10分钟)1. 展示乙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式;2. 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熔点等。
三、乙烯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烷烃的脱氢方法;2. 乙醇的蒸馏方法。
四、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应用(15分钟)1. 乙烯的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2. 乙烯的应用领域,如合成橡胶、制备乙烯基塑料等。
五、实验演示(10分钟)进行乙烯的制备实验或加成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乙烯的化学性质。
六、课堂讨论(5分钟)让学生讨论乙烯与其他化合物的比较,加深对乙烯的理解。
七、总结(5分钟)总结乙烯的结构、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化学性质和应用,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业布置:1. 复习乙烯的相关知识;2. 查阅资料,了解乙烯的最新应用。
板书设计:乙烯- 结构:C2H4- 物理性质:密度、沸点、熔点教学反思:本课主要介绍了乙烯的结构、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化学性质和应用,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乙烯的特点。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验操作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烯的制备适用学科高中化学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适用区域沪教版适用地区课时时长(分钟)60知识点乙烯的制备学习目标1、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2、掌握乙烯的的性质;3、了解乙烯的用途;学习重点1、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方法;2、乙烯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1、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方法学习过程一、实验目的1、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2、掌握乙烯的的性质;3、了解乙烯的用途;二、实验试剂及仪器1. 药品: 乙醇浓硫酸2. 装置:圆底烧瓶、温度计、铁架台、水槽、集气瓶、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三、实验步骤1、装置图如图所示2、实验步骤(1)检验气密性。
在烧瓶里注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的混合液约20mL(配置此混合液应在冷却和搅拌下将15mL浓硫酸满满倒入5mL酒精中),并放入几片碎瓷片。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伸入液面以下)(2)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酒精便脱水变成乙烯。
(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
(4)再将气体分别通入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5)先撤导管,后熄灯。
四、反应原理1、反应原理:(分子内的脱水反应)五、收集气体方法:1、排水集气法(密度与空气相近)六、现象:1、溶液变黑;气体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七、注意事项1、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什么是1:3?答: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在此反应中氧化乙醇,如果浓硫酸的量少就会很快变为稀硫酸而达不到实验效果。
2、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答:①催化剂②脱水剂(③吸水剂)3、为什么要迅速升温到170℃?答:如果低于170℃会有很多的副反应发生。
如:分子之间的脱水反应4、为什么要加入碎瓷片?答:防止溶液暴沸。
5、怎样证明生成气体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气体?怎样除去二氧化硫气体?答:①证明用品红溶液、②除去用NaOH溶液+品红溶液(二氧化硫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方程式)八、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几个为什么1、为什么温度计必须插入液面下?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H2O,温度要迅速上升到170℃,防止140℃时生成副产物乙醚,因为:CH3-CH2-OH+HO-CH2-CH3CH3-CH2-O-CH2-CH3+H2O。
该反应属于“液体+液体生成气体型”反应,两种液体混合后,装于圆底烧瓶中,加热要用到酒精灯,只有当温度计插入液面下,但不能接触瓶底,才能准确测出反应时反应液的温度,避免副反应的发生,确保产物的纯度。
2、为什么在圆底烧瓶中要加少量碎瓷片?因为反应液的温度较高,被加热的又是两种液体,所以加热时容易产生暴沸而造成危险,在反应混合液中加一些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暴沸,避免意外。
3、为什么收集乙烯用的是排水集气法?因为乙烯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接近,而且乙烯又难溶于水,故采用该方法。
4、为什么浓硫酸与乙醇的体积比按3:1混合?因为浓H2SO4在该反应中除了起催化作用外,还起脱水作用,保持其过量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浓H2SO4保持较高的浓度,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5、为什么制取乙烯时反应液会变黑,还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因为在该反应中还伴随有乙醇与浓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C2H5OH + 2H2SO4(浓) 2C+2SO2↑+2H2O ;C+ 2H2SO4(浓) CO2↑+2SO2↑+2H2O,由于有C、SO2的生成,故反应液变黑,还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九、例题精析【例题1】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C和SO2。
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以确定上述气体中含有C2H4和SO2。
(1)试解释装置Ⅰ中反应液变黑的原因:________。
并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Ⅱ、Ⅲ、Ⅳ、Ⅴ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Ⅱ____、Ⅲ____、Ⅳ____、Ⅴ____(请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 品红溶液B. NaOH溶液C. 浓H2SO4D. 酸性KMnO4溶液(3)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
(4)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使用装置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6)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解析(2)A B A D(3)装置Ⅱ中品红溶液褪色(4)除去SO2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5)检验SO2是否除尽(6)装置Ⅲ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因为在装置Ⅰ中还伴随有乙醇与浓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装置Ⅰ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C2H5-OH CH2=CH2↑+H2O,C2H5OH+2H2SO4(浓) 2C+2SO2↑+2H2O;C+2H2SO4(浓) CO2↑+2SO2↑+2H2O,C2H4和SO2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乙烯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不与品红溶液作用,利用NaOH溶液来除去SO2,用品红溶液是否褪色来检验SO2是否除尽。
除尽SO2后,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来验证乙烯的存在。
【答案】D【解析】A.应先检查仪器的气密性,故A错误;B.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浓硫酸的混合物,故B错误;C.乙烯密度大与空气的密度差不多,不能用排空气法,故C错误;D.反应温度在140℃时,生成乙醚,170℃时生成乙烯,故D正确.【答案】C【解析】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浓硫酸的混合物,故A错误;B、反应温度在140℃时,生成乙醚,170℃时生成乙烯,故B错误;C、溶液加热为防暴沸,加入沸瓷片,故C正确;D、为防倒吸,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六、课堂运用【基础】1、对实验:①中和滴定、②中和热的测定、③实验室制备乙烯、④乙酸乙酯的【答案】D【解析】A.中和滴定不需要加热,故A错误;B.中和热的测定需要隔热,实验室制乙烯需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至170℃,不需要隔热,故B错误;C.中和热的测定不需要用指示剂,故C错误;D.实验③④都需要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故D正确.【基础】2、设计了四种制备气体的方案:①加热稀硫酸和乙醇制备乙烯;②加热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③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④用稀硝酸和硫化亚铁制备硫化氢.不宜采用的方案有哪些?()【答案】D【解析】①实验室制乙烯应用浓硫酸和乙醇加热到170°C,故①错误;②制备氯气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反应,故②错误;③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制备二氧化碳应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故③错误;④制备硫化氢应用稀硫酸和硫化亚铁,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硫化氢氧化,不能得到硫化氢气体,故④错误.【拔高】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①制备乙烯时用的温度计;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③制取氨水时将氨气溶于水的导管;④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⑤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⑥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⑥D.①③④【答案】A【解析】①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CH3CH2OH生成CH2=CH2↑+H2O,因需测量溶液的温度,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下端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①正确;②因分液漏斗活塞能控制与外界隔开,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无须插入液面下,故②错误;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装置中的导气管插入到液面,易产生倒吸,故③错误;④为了防止气体逸出,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下端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④正确;⑤分馏石油时,因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温度计下端需插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以,不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⑤错误;⑥制备乙酸乙酯时,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Na2CO3溶液的倒吸,故⑥错误;课程小结1、本节内容实验出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2.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极为重要,从而实现实验去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3.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实验室的安全,保持实验室干净。
课后作业【基础】1、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末端插入溶液液面以下的是()①用水吸收氨气时的导气管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③用NaOH溶液和新制FeSO4溶液制备Fe(OH)2时,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④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⑤分馏石油时测量温度所用的温度计.A.②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①为了防止倒吸,将氨气气体溶于水时的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①错误;②因为了防止气体漏出,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下端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②正确;③为了防止空气中氧气氧化氢氧化亚铁,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下端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③正确;④因测量的溶液的温度,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下端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④正确;⑤分因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馏石油时的温度计以不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⑤错误;综上所述:②③④符合;【巩固】1、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①乙烷与氯气制备一氯乙烷②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③苯和硝酸反应制备硝基苯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①乙烷与氯气制备一氯乙烷为取代反应,有副产品HCl、二氯乙烷、三氯乙烷等生成,故①不符合;②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为加聚反应,原料利用率为100%,故②符合;③苯和硝酸反应制备硝基苯,有副产品H2O生成,故③不符合;④乙烯与氧气在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环氧乙烷从理论、经济、环保及操作等方面都很好,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④符合;故选D.【拔高】1、实验室用无水酒精和浓硫酸以1:3的体积比混合加热制乙烯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升温经过140℃左右时,发生副反应,主要生成物的结构简式.(2)乙醇和浓硫酸在170℃以上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黑色碳、二氧化硫气体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后期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常含有两种杂质气体,将此混合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能否证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性质?(填“能”或“否”),原因是.(4)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方程式.【答案】CH3CH2-O-CH2CH3;.否;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碳,碳和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溴单质反应,使溴水褪色;【解析】(1)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40℃会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故答案为:CH3CH2-O-CH2CH3;乙醇和浓硫酸在170℃以上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黑色碳、二氧化硫气体和水,由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为(3)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碳,碳和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溴单质反应,使溴水褪色,不能检验出乙烯的生成;故答案为:否;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碳,碳和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溴单质反应,使溴水褪色;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课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