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知识大全(下)讲课教案
护理小讲课教案范文模板
![护理小讲课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6f86b7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14.png)
一、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小讲课二、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1课时四、授课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护理评估的基本步骤和内容;(2)熟悉护理诊断的类型和组成;(3)了解护理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技能目标:(1)能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有效的护理评估;(2)能够根据护理评估结果提出合理的护理诊断;(3)能够根据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3.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护理评估(1)护理评估的定义和目的;(2)护理评估的基本步骤: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3)护理评估的内容:一般资料、生理资料、心理资料、社会资料。
2. 护理诊断(1)护理诊断的定义和类型;(2)护理诊断的组成:问题、原因、症状;(3)护理诊断的制定原则。
3. 护理计划(1)护理计划的基本原则;(2)护理计划的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措施、评价效果。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的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3.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1)护理评估:讲解护理评估的定义、目的、基本步骤和内容;(2)护理诊断:讲解护理诊断的定义、类型、组成和制定原则;(3)护理计划:讲解护理计划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1)教师给出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的具体操作步骤。
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护理教学8分钟讲课教案
![护理教学8分钟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6e4f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4.png)
护理教学8分钟讲课教案教案标题:护理教学8分钟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常见的护理技能和操作。
3. 培养学生的护理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护理的定义和作用。
2. 常见的护理技能和操作,如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换药等。
3. 护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PPT等。
2. 教学材料:护理技能的演示视频、护理操作的实物模型等。
教学步骤:1. 导入(2分钟):-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与护理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引导学生讨论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知识讲解(4分钟):- 使用PPT展示护理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对护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 逐一介绍常见的护理技能和操作,如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换药等,结合实物模型或演示视频进行示范。
- 强调护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保持环境清洁、注意个人卫生等。
3. 总结与拓展(2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护理的重要性和学习护理的意义。
- 提出一些关于护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拓展护理知识。
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理解。
2. 布置一些与护理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护理实践,如参观医院或实习护理岗位,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护理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2. 组织学生参与护理技能比赛或演示活动,增强他们的护理技能和自信心。
3. 鼓励学生进行护理实践,如参与社区义诊活动或志愿者服务等,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护理学小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学小讲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629a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0.png)
一、课程名称:护理学小讲课二、授课时间:1课时三、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程序和护理评估的方法。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护理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
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护理态度。
五、教学内容:1. 护理学基本概念2. 护理程序3. 护理评估方法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护理程序和护理评估方法。
2. 教学难点:护理程序的步骤和护理评估的方法。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程序和护理评估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护理程序的步骤和护理评估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护理程序在实际护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什么是护理学?(2)讲解: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旨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2. 讲授护理学基本概念(1)讲解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主要任务。
(2)介绍护理学的核心概念,如护理程序、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和护理评价。
3. 讲解护理程序(1)介绍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和护理评价。
(2)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4. 讲解护理评估方法(1)介绍护理评估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讲解护理评估的常用方法,如观察、访谈、体检、查阅病历等。
5. 案例分析法(1)提出具体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
6.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护理程序在实际护理中的应用。
(2)总结讨论结果,分享经验。
7. 总结与回顾(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提问学生,检查学习效果。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提问等。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护理程序的运用能力。
护理小讲课教案
![护理小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e81e4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3.png)
护理小讲课教案教案:护理小讲课教学目标:1.了解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护理观念和护理技能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2.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护理场景3.课堂布置和展示护理工具和设备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护理的概念,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护理吗?为什么护理是重要的?”鼓励学生踊跃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10分钟)通过课件和图片等展示,解释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重点强调护理是保障患者健康和安全的基础,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Step 3: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5分钟)介绍护理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个体权利、保护隐私等,同时提到护理的基本方法,如洗澡、更换衣物等。
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具体护理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Step 4:护理观念和技能的培养(15分钟)讨论护理的核心价值观,如关爱、责任、安全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护理观念和护理技能。
Step 5:总结和反馈(5分钟)总结护理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体会。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到医疗机构实习或观摩,亲身体验护理工作。
2.安排学生参与护理技能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护理技能。
3.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护理书籍和文献,拓宽知识面。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对护理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课后作业评价,要求学生撰写护理经验或观察报告,加深对护理的理解和感悟。
3.实习或观摩报告评价,考察学生在实际护理场景中的表现和专业素养。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导入、讲解和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了护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方法。
但在教学准备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素材,使护理场景更加具体和生动。
在教学延伸方面,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和研究,拓宽护理的学习视野。
护理教案讲课模板及范文
![护理教案讲课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09fc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c.png)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各项技能的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1. 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2. 基本护理操作:协助患者翻身、喂食、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3. 基本消毒、隔离与防护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护理操作,学生观摩学习;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2. 学生讨论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二)理论讲解1. 教师讲解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2. 教师讲解协助患者翻身、喂食、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基本护理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3. 教师讲解基本消毒、隔离与防护知识。
(三)示范与观摩1. 教师现场示范护理操作,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基本护理操作等;2. 学生认真观摩,记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练习,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基本护理操作等;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心得,总结操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3. 教师针对学生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2. 学生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规范、熟练程度等;3. 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程度和职业道德素养。
教案范文:一、教案标题:护理基础技能训练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进行测量生命体征的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水平;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护理教案讲课稿模板及范文
![护理教案讲课稿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e4f22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a.png)
一、教案名称:《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注射给药》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注射给药的目的、原则、注意事项以及不同注射部位的操作方法。
2. 技能目标:掌握注射给药的操作步骤,能够熟练进行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增强责任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注射给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不同注射部位的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注射给药的进针技巧、注射深度和注射速度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简要介绍注射给药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注射给药有哪些种类?每种注射给药的适应症是什么?二、讲解1. 注射给药的目的:解除症状、补充营养、治疗疾病、预防接种等。
2. 注射给药的原则:无菌操作、安全第一、准确无误、减少痛苦。
3. 注射给药的注意事项:a. 注射部位的选择:避开血管、神经、关节、骨突等部位。
b. 注射器、针头的选择:根据药物剂量、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针头。
c. 注射液的准备: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配置,确保药物浓度准确。
d. 注射器的使用:注射器内不得有气泡,注射过程中避免空气进入血管。
4. 不同注射部位的操作方法:a. 肌肉注射:选择肌肉丰满、无血管、无神经的部位,如臀大肌、三角肌等。
b. 皮下注射:选择皮肤较薄、无血管、无神经的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腹部等。
c. 皮内注射:选择皮肤较薄、无血管、无神经的部位,如前臂内侧、背部等。
三、示范与练习1. 教师进行注射给药的示范操作,包括注射器的选择、注射液的准备、进针技巧、注射深度和注射速度的掌握。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四、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注射给药的操作要点。
2. 学生反馈: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注射给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护理小讲课简单易懂教案
![护理小讲课简单易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dad4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0.png)
护理小讲课简单易懂教案教案标题:护理小讲课简单易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1. 护理的定义和作用。
2. 常见的护理技巧:如擦洗、换床单、测量体温等。
3. 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保持环境清洁、遵守隐私权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护理的重要性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护理情境。
主体:(30分钟)1. 护理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a. 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护理的含义,例如“护理是指对病人或需要照顾的人进行照料和关怀的工作。
”b. 引导学生思考护理在医院、家庭和社区中的作用,并讨论其重要性。
2. 常见的护理技巧(15分钟)a. 列举并解释常见的护理技巧,如擦洗、换床单、测量体温等。
b.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际操作示范,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的正确方法。
3. 护理的注意事项(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保持环境清洁、遵守隐私权等。
b. 强调学生在护理过程中应尊重病人的隐私和尊严。
总结:(5分钟)通过小结和提问,确保学生对护理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有所掌握,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实践护理。
教学资源:1. 护理技巧示范的图片、视频或实际操作物品。
2. 与护理相关的案例或故事,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提问: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参与度,评估他们对护理概念和技巧的理解程度。
2. 护理技巧演示: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准确性和技巧,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拓展活动:1. 邀请护理专业人士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进行讲座或分享,以进一步拓宽学生对护理的了解。
2. 组织参观医院或护理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护理工作的现场。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护理小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小讲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f539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8.png)
护理小讲课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1.理解护理的定义和职责;2.了解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能;3.掌握基本的常见病患者的护理技巧;4.培养关爱患者、注重细节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护理的定义和职责;2.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能。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模拟护理操作所需要的道具和器材;3.讲台、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护理的定义和职责,引导学生思考护理的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15分钟)2.1 护理的定义和职责•护理是指在疾病、伤害或生命危险状态下对病人的综合性照顾和协助,旨在帮助病人恢复或保持健康。
•护理师的职责包括:病人观察、照料、安慰、支持和安全护理,以及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等。
2.2 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能•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人道关爱、个体尊严、细节关怀、安全保障和专业规范。
•护理的基本技能包括:卧位翻身、口腔护理、体温测量、给药等。
3. 模拟操作演示(20分钟)老师现场演示一些常见病患者的护理技巧,如如何正确给患者测量体温、如何协助患者翻身等,并解释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老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模拟操作。
4. 学生练习(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操作练习,互相观摩、指导和纠正。
老师在一旁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学生要注意动作规范、细节处理和与患者的交流技巧。
5. 总结(10分钟)老师对本次课程的要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回顾护理的定义、职责、基本原则和技能。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注重细节、关爱患者,培养专业素养。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编写一份观察患者的小结报告,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护理过程中观察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等。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总结和分享。
五、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模拟操作表现、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结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教师也要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以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内容。
护理常见基础知识讲课教案
![护理常见基础知识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1ef6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c.png)
护理常见基础知识讲课教案教案标题:护理常见基础知识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护理常见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常见基础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
3. 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护理问题。
教学重点:1. 护理常见基础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
2.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护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护理问题。
2.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了解护理常见基础知识的相关资料和教材。
b. 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c. 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 学生准备:a. 提前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
b. 准备学习笔记和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a. 引入话题:介绍护理常见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b. 提出问题:你认为护理常见基础知识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二、知识讲解(20分钟)a. 分析护理常见基础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
b. 通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示范。
c. 结合实例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案例分析(15分钟)a. 提供护理常见基础知识相关的案例。
b.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并解决实际护理问题。
c. 学生代表分享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四、知识总结(10分钟)a.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b. 强调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
c. 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和问题。
五、拓展延伸(10分钟)a.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网上资源,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b.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出更深入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a.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
b. 提醒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预告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话题和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学生对护理常见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拓展延伸和作业布置环节,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护理小常识教案模板及范文
![护理小常识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db936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4.png)
一、教案名称护理小常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护理小常识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护理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
2. 护理小常识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
2. 护理小常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护理操作模拟道具。
3. 护理小常识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护理小常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护理小常识。
二、讲解护理小常识1. 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洗手、戴口罩、穿脱隔离衣、测量体温、血压等。
2. 护理小常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家庭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用药安全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模拟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四、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护理小常识的重要性。
2. 学生提出生活中遇到的护理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七、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护理小常识的作文。
2. 学生收集身边的护理小常识,整理成册。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2.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范文:护理小常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护理小常识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护理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护理小常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护理小常识。
二、讲解护理小常识1. 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洗手、戴口罩、穿脱隔离衣、测量体温、血压等。
2. 护理小常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家庭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用药安全等。
护理授课导课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授课导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a60da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d.png)
一、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二、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第X周X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3)熟悉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理论解决临床问题;(2)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3)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护理学基本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2)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护理学基本理论、临床实践应用;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护理学知识;3. 情景模拟法:模拟临床场景,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护理学?护理学有哪些基本概念?2. 回答: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以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和促进健康的科学。
3. 介绍课程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框架和临床实践应用。
二、讲授新课1.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1)护理学定义;(2)护理学发展历程;(3)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2. 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1)整体护理理论;(2)护理程序理论;(3)护理伦理理论。
3. 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护理评估;(2)护理诊断;(3)护理计划;(4)护理实施;(5)护理评价。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患者因呼吸道感染入院,请同学们分析该患者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授课教案
![护理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cf3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2.png)
护理授课教案教案内容:护理授课教案1. 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授课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护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案涵盖了护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操作,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实训,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巧。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以下知识:- 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掌握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理解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 熟悉应急护理和危急护理的处理方法。
2.2 能力目标通过模拟实训和案例分析,学生应能培养以下能力:- 临床护理操作技能;-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能力;- 独立承担护理工作的能力;- 应对突发状况的护理能力。
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护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的介绍;- 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 应急护理和危急护理的处理方法。
3.2 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护理观念。
- 示范:通过模拟实训和临床操作演示,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模拟护理案例分析和应急护理演练。
- 讨论:根据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4. 教学评价为了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教师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 书面考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 技能操作评估: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护理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5.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目: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目,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护理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授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0e4f5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1.png)
护理授课教案模板范文一、课程标题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患者日常护理包含的基本内容。
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护理操作的基本原理。
我觉得这里明确这些目标很重要,这样学生就知道他们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学习了。
你说是不是呢?2.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进行如测量体温、血压等简单护理操作。
学会正确引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这一点可不容易呢!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和尊重之情。
提升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这在护理工作中那可是相当关键的!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常见护理操作的规范流程。
比如说测量血压,每一个步骤都得准确无误。
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很多人可能会忽视这一点,但从我的经验来看,这对患者的康复影响可大了!2. 难点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因为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特别敏锐。
处理护理操作中的突发情况。
像突然遇到患者血压骤升这种情况,得迅速且正确地应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我觉得讲授法是基础,先把基本的知识概念讲清楚嘛。
例如讲解护理操作的步骤时,详细地告诉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 演示法这可太重要了!光说不练假把式。
像演示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边演示边讲解,学生就更容易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的护理案例。
比如讲述一个患者因为心理压力大而影响康复的案例,然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怎么做。
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3 5分钟)1. 提问导入我一般喜欢用提问来导入课程。
比如说“同学们,你们觉得患者在医院最需要的是什么呢?”这能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开始思考。
2. 案例导入或者也可以用一个简短的案例。
像讲一个患者因为护理不当而病情加重的故事,然后问学生“如果你们是护理人员,你们会怎么做来避免这种情况呢?”这也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到课程的氛围中。
(二)知识讲解(15 20分钟)1. 患者日常护理内容首先呢,要讲患者的生活护理,像饮食护理呀,患者的饮食要根据病情来调整,这是很基本的。
护理小常识教案模板及范文
![护理小常识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1cebb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6.png)
一、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小常识,提高护理技能。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水平。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
2. 教学重点(1)基本护理小常识;(2)护理操作技巧。
3. 教学难点(1)护理操作要领;(2)护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讨论法;(4)实践操作法。
5.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护理小常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讲解基本护理小常识,如:手卫生、无菌操作、安全护理等。
(3)示范教师进行护理操作示范,如:无菌技术、血压测量、血糖监测等。
(4)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护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流程等。
(5)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总结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护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1)复习本次课程内容;(2)撰写护理操作心得体会。
二、范文护理小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手卫生、无菌操作、安全护理等基本护理小常识;(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水平;(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基本护理小常识;(2)护理操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护理操作要领;(2)护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讨论法;(4)实践操作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护理小常识的重要性,强调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讲授(1)手卫生:讲解手卫生的重要性,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强调洗手时机和洗手液的选择。
(2)无菌操作:讲解无菌操作原则,演示无菌技术操作步骤,强调无菌物品的管理和操作规范。
(3)安全护理:讲解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强调患者安全意识,讲解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护理讲学教案模板
![护理讲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01e92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03.png)
一、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二、授课班级:护理专业XX班三、授课时间:第XX周,第XX节四、授课地点:护理实训室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2)熟悉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3)了解护理工作中的伦理原则和患者权利。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2)能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3)能够实施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3.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护理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2)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3)护理伦理原则和患者权利。
2. 难点:(1)护理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护理计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护理伦理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护理程序;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3. 实训操作:在护理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护理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授新课(1)讲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2)阐述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3)分析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4)讲解护理伦理原则和患者权利。
3. 案例分析(1)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2)讨论案例中的护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训操作(1)分组进行护理操作实训;(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3)学生总结实训心得。
5.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护理伦理问题;(2)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护理学基本概念、范畴和护理程序的理解程度;3. 实训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护理小讲课教案
![护理小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451f5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f.png)
护理小讲课教案教案标题:护理小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与日常生活护理技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护理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护理?a. 定义解释:护理是指对病患、老人或者其他需要照顾的人进行综合性的照料和关怀。
b. 护理的重要性:保持身体健康,促进生活质量,预防疾病传播等。
2. 个人卫生与日常生活护理技巧a. 洗手的正确方法:- 使用温水和肥皂,并搓手20秒以上。
- 注意清洁手指缝、指甲沟等细微部位。
- 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
b. 健康饮食:- 确保摄入各类食物,保持均衡的营养。
- 减少高热量食物和含糖饮料的摄入。
- 饮食过程中适当配合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c. 室内环境卫生:- 保持房间的通风和清洁。
- 定期打扫灰尘,清洗床单和衣物。
- 避免过多接触有害物质,如烟雾、浓烈气味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些护理工具和场景,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和社会的重要性等。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向学生介绍护理的基本概念,并强调护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3. 技巧演示(15分钟):将合适的场景模拟出来,老师进行相关的个人卫生操作,如洗手和正确饮食等,鼓励学生模仿操作并纠正错误。
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调整示范情境的复杂程度。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为小组,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a. 你平时有哪些个人卫生习惯?b. 你觉得护理对社会有什么重要性?5.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护理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资源:1. 护理工具和场景的图片或实物。
2. 相关护理技巧的演示材料,如洗手演示用的肥皂和水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个人卫生技巧操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程度和回答质量。
护理讲学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讲学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a0c25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0.png)
一、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二、授课班级:护理专业2022级1班三、授课教师:李老师四、授课时间:2022年9月20日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了解护理伦理、法律法规及护理职业规范;(3)熟悉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等护理程序。
2. 技能目标:(1)能够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2)能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3)能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护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等护理程序;(3)护理伦理、法律法规及护理职业规范。
2. 难点:(1)护理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护理诊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护理计划的实施和评价。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介绍护理伦理、法律法规及护理职业规范;2. 讨论法:针对护理程序中的关键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等护理程序;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护理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1)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2)护理伦理、法律法规及护理职业规范;(3)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等护理程序。
3. 讨论法教学:(1)引导学生讨论护理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讨论护理诊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讨论护理计划的实施和评价。
4. 案例分析法教学:(1)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等护理程序;(2)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护理小讲课教案
![护理小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cb405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a.png)
护理小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护理的基本概念和职责;2.掌握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3.学会基本的急救技能;4.培养护理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护理的基本概念和职责1.护理的定义和分类;2.护理的职责和要求;3.护理的原则和方法。
2. 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1.心血管疾病的护理;2.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3.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4.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5.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6.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护理;7.皮肤疾病的护理。
3. 基本的急救技能1.呼吸急救;2.心脏急救;3.外伤急救;4.中毒急救;5.突发疾病急救。
4. 护理意识和责任感1.护理的重要性;2.护理的意义;3.护理的责任。
1.讲授法:通过讲解护理的基本概念、职责、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护理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让学生掌握护理的实际操作技能;3.模拟演练法:通过模拟急救场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急救技能;4.讨论法:通过讨论护理的意义和责任,培养学生的护理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1. 护理的基本概念和职责1.护理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护理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护理的基本概念;2.护理的职责和要求:讲解护理的职责和要求,让学生了解护理的基本职责;3.护理的原则和方法:讲解护理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护理的基本方法。
2. 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1.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讲解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方法,如高血压、冠心病等;2.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讲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如哮喘、肺炎等;3.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如胃炎、胃溃疡等;4.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讲解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如尿路感染、肾炎等;5.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讲解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如中风、帕金森病等;6.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护理:讲解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如骨折、脱臼等;7.皮肤疾病的护理:讲解皮肤疾病的护理方法,如烧伤、创伤等。
护理小常识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小常识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cbe00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5.png)
课时:1课时年级:二年级教材:《生活与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护理小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常见的伤口处理方法2. 如何正确洗手3. 烧伤、烫伤的初步处理4. 呼吸急救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伤口,引导学生观察伤口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如果有人受伤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二、讲授新课1. 常见的伤口处理方法-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污物。
- 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棉球消毒伤口。
- 包扎: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
- 观察伤口:注意伤口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 如何正确洗手- 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揉搓手心、手背、指缝、指甲等部位。
- 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 洗手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
3. 烧伤、烫伤的初步处理- 冷水冲洗:用冷水冲洗伤口,减轻疼痛。
- 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物品。
- 不要撕扯伤口周围的衣物。
- 及时就医。
4. 呼吸急救的基本方法- 检查呼吸:观察伤者是否有呼吸。
- 按压胸部:如果伤者无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 寻求帮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示范伤口处理、洗手、烧伤烫伤处理、呼吸急救的方法。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护理小常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操作是否规范。
2.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护理小常识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实践情况。
教学反思:1.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学生易于接受。
3.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护理授课教案
![护理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5231f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3.png)
护理授课教案教案:护理授课教学目标:1. 了解护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护理的原则和技巧。
3. 了解常见的护理程序和操作。
4. 增强学生的护理意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1. 护理的概念和作用。
2. 护理的原则和技巧。
3. 护理程序和操作。
教学难点:1. 护理原则和技巧的灵活运用。
2. 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讨论,介绍护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实际护理情景,让学生实践护理技巧和操作。
3. 讨论与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 讲解护理的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对护理的兴趣和关注。
步骤二:基本护理原则和技巧 (20分钟)- 介绍并讨论基本护理的原则,如洁净、安全、舒适等。
- 示范和讲解常用的护理技巧,如翻身、更换床单、测量体温等。
- 强调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和细节,如避免压疮、保持个人卫生等。
步骤三:常见护理程序和操作 (20分钟)- 介绍并演示常见的护理程序,如输液、换药、给药等。
- 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步骤四:情景模拟和实践 (30分钟)- 设计几个实际护理情景,让学生分组模拟实践护理技巧和操作。
- 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实践情况,提供指导和反馈。
步骤五:总结和检查 (10分钟)- 学生自主总结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答疑解惑。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 简介护理的概念、作用和原则等。
2. 视频演示常见护理技巧和操作。
3. 实践场地和实践设备。
评估方法:1.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
2. 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实践表现。
3.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护理的概念、作用、原则和技巧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增强了护理意识和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知识大全体温四种热型及其特点1.稽留热:T>39℃、持续数日或数周,每昼夜变动<1℃,常见于急性传染病如伤寒、大叶性肺炎2.弛张热:T>39℃,每昼夜变动范围>2℃,最低温度高于正常值,常见于化脓性疾病、败血症等3.间歇热: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淋巴瘤4.不规则热:温度变化无规律,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感、癌性发热临床常见异常呼吸及其特点1.频率异常呼吸增快:>24次/分,常见于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及高热缺氧等病人呼吸减慢:<10次/分,常见于药物中毒、颅内压增高症2.深浅度异常:呼吸的深度增加成为呼吸过度深大带鼾声的呼吸:常见于糖尿病昏迷、脑出血、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浅而快的呼吸:常见于呼吸肌麻痹、胸膜或胸壁疾病以及外伤3.性质异常:呼吸困难:常表现焦虑,用辅助肌帮助呼吸,鼻翼扇动,口唇紫绀,端坐呼吸鼾声呼吸:提示呼吸道狭窄或者其中有液体存在4.节律异常:潮式呼吸、间歇呼吸:为病情危重的特征对抽搐、兴奋、躁动症状的病人应如何护理1.病人出现抽搐时:(1)护士应守护在床边,给予护架或床栏,防止撞伤、坠床(2)加用牙垫,防止舌咬伤(3)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减少呼吸道的阻力,以利分泌物流出(4)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次数、诱因和症状(5)抽搐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须及时控制症状,补充液体和营养2.兴奋、躁动病人:(1)病床应远离窗口、加床栏或以保护具约束,预防自伤和商人(2)躁动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须及时控制症状,补充液体和营养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要点1.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2.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儿童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隔半小时再进行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3.保暖吸氧,呼吸抑制者可用呼吸兴奋剂,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气管切开4.抗过敏,遵医嘱使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异丙嗪等),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和氧化可的松等)、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和阿拉明等),并纠正酸中毒等5.西藏骤停时应立即胸外心脏按压6.抢救时应密切观察神智、T、P、R、BP、尿量等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不宜搬动怎样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1.详细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后再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应禁忌过敏试验2.过敏试验阳性者应禁用青霉素3.曾使用过青霉素,在停药24小时后如仍需使用青霉素,应重新做过敏试验,使用中要更换药品批号的应重新做过敏试验4.青霉素水溶液现用现用现配5.青霉素阳性反应者,应在病史上做特殊标记并告知病人家属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表现为:乏力、心悸、脉快、出汗、饥饿感、头疼、抽搐、昏迷等,其处理方法有:1.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抽血测血糖2.应立即口服糖水或饼干3.严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喉梗阻病人出现哪些情况提示需立即抢救1.急性喉炎病人出现犬吠样咳嗽2.气管异物病人咳嗽时伴有气管拍击音3.病人烦躁不安(也可能是不哭、不闹、安静状态),呼吸急促、口唇紫绀、三凹征明显多发伤的定义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或并发创伤性休克处理严重多发伤的原则及次序1.原则:先救命、后治病2.次序:(1)首先解决呼吸道通畅问题,进行初步心、肺复苏(2)止住活动性出血,输液,输血,扩容(3)处理颅脑中枢损伤(4)处理消化系损伤(5)处理泌尿系损伤(6)最后处理骨折急性心肌梗阻的急救原则急性心肌梗阻病人应紧急处理,尽早恢复心肌有效的血液循环、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及时处理并发症,改善预后1.急性期监护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3.镇静、止痛4.增加氧和能量供给5.心肌再灌注6.控制休克7.治疗心力衰竭8.心理及饮食指导,保证大便通畅病人出现急性水肿时,如何配合抢救1.体位:取坐位。
双腿下垂,必要时四肢止血带轮流三肢结扎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2.吸氧:高流量鼻导管吸氧4-6L/min,并以酒精湿化,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3.迅速监理静脉通道,以利于及时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1)镇静:皮下或静脉注射吗啡5-10mg,使病人镇静,同时可扩张周围小血管而减轻心脏负荷;但肺水肿伴颅内出血、神智障碍、呼吸抑制者禁用(2)利尿:静脉给予作用强而快的利尿剂,如速尿20-40mg,以减少血容量(3)扩管:选用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酚妥拉明(扩张小动脉为主),硝酸钠(扩张小动脉、静脉),以降低肺循环压力,应用中需监测血压(4)强心:近期未用过泽地黄制剂者,可用西地兰0.2-0.4mg,缓解静脉注射适用于快速房颤或已知有心脏增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5)解痉:静脉给予氨茶碱以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张血管、利尿的作业4.保持呼吸道通畅5.积极治疗原有疾病和诱发因素6.严密监测病情何谓自发性气胸?如何配合抢救自发性气胸:指因肺或胸膜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腔,导致肺萎缩。
护士应做的抢救工作有:1.备好胸腔排气药品。
如50ml注射器、人工气胸器、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等2.做普鲁卡因皮试3.必要时先用50ml注射器在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排气4.若为张力性气胸应立即配合进行胸腔插管引流排气5.应用人工气胸器排气者,应做配合工作患者出现大咯血,如何配合抢救1.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放松身心,避免深呼吸控制剧咳,切勿屏气,以免造成喉头痉挛、咯血不畅,呼吸道阻塞而窒息,应尽量控制血轻轻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2.去枕侧卧,患侧在下,既防止病灶扩散又利于健侧通气3.若出现窒息先兆,应立即用导管吸出血块。
若已发生窒息,应迅速将患者侧立位,托起头部向背屈,清除口腔血块,轻拍背部,并用导管插入进行抽取,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按医嘱应用血管收缩剂,并观察不良反应5.密切观察P、R、BP、神智,并对症处理何谓哮喘持续状态?其救治原则有哪些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哮喘发作严重,持续时间在24以上者其救治原则有:1.氧疗:给氧浓度由CO2潴留而定2.应用解痉药物:(1)β2受体激动剂(首选):肾上腺素、沙丁氨醇(2)抗胆碱药:异病托溴胺吸入剂(3)茶碱类:氨茶碱、喘定3.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4.应用糖皮质激素:(最有效)琥珀酸氨化可的松,地塞米5.促进排痰:祛痰剂,雾化吸入,机械吸痰6.控制感染:如有炎性表现,应选用相应抗生素,并注意厌氧菌及二重感染7.机械通气:对上述治疗无效者,可建立人工气道,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如何估计消化道出血量1.每日出血量>5ml,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出血量达50ml 时表现为黑便,胃内积血量250-300ml时,可导致呕血2.轻度出血时,失血量占全身总血量10-15%(小于500ml),表现为一般症状,如怕冷,苍白,头晕等3.中度出血时,失血量约占全身血量20%(为800-1000ml),表现为眩晕,口渴,尿少、心悸、血压偏低等4.重度失血时,失血量约占全身总血量30%(大于500ml),主要表现为出血性休克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1.补充血容量:依失血量多少决定输液量和输血量。
失血较多病人应用粗针头,快速度静脉输液以及时纠正休克,单对老年患者或有心血管疾患的病人应注意防止输液过多、过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必要时通过监测CVP来调整输液量。
2.止血措施:根据病因及病情进展,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1)使用止血剂:口服或胃管注入经稀释的去甲上腺素:口服或静脉注射甲氰咪呱等(2)冰盐水洗胃(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4)胃镜下止血、检查、治疗3.饮食:严重呕血或呕血伴剧烈呕吐病人应暂禁食8-24小时4.协助病因诊断:配合胃镜检查、胃肠钡餐检查等咯血和呕血的鉴别何谓癫痫持续状态?如何配合抢救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有频繁发作或癫痫发作30分钟以上不能自行停止者。
配合抢救措施有:1.立即病人平卧于安全、安静处,解开衣领。
取出假牙,头偏向一侧,擦净分泌物,防止舌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
2.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病人抗癫痫药物,记录滴速及药量,预防或防治脑水肿,抗感染治疗,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4.严密观察意识状态和用药反应,例如,压眶反应,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监测BP、P、R有无抑制,观察T,高温时给予物理降温5.预防并发症,禁止喂水、喂药,防治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对抽搐肢体禁止用力按压,以防骨折,保护皮肤,防治擦伤等6.专人护理,详细记录发作经过,时间及主要表现电除颤的注意事项1.除颤前需认真检查仪器,确保充电、放电功能正常。
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抢救车、气管插管盘、呼吸机等)2.病人平卧木板床或身体下垫上木板3.操作时禁忌带湿操作,可带胶手套绝缘4.避免灼伤:避开心电图电极,避开埋藏式起搏器,电极板与皮肤密切接触(9-13kg的压力)。
体瘦病人应选用生理盐水纱布。
电极板之间应距离10-15cm且皮肤干燥5.除颤时,不要接触病人、病床或连接到病人身上的人和设备:去除病人身上携带的金属首饰及其他医疗仪器6.点击部位的皮肤可有轻度红斑、疼痛,也可出现肌肉疼,约3-5天后自行缓解,必要时可用烫伤膏7.操作结束检查设备(自动放电),按时充电,使其处于备用状态何谓新生儿窒息?及其抢救原则与吸氧注意事项1.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为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2.抢救原则:积极按照ABCDE程序进行复苏,同时注意保暖、监护。
A.畅通气道立即清除口、鼻、咽及气管分泌物,减少散热并保暖B.建立呼吸触觉刺激、复苏器加压给氧C.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一般采用拇指法,120次/分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应用E.评价复苏过程中每操作一步的同时要评价患儿情况,以决定下步操作3.吸氧注意事项:氧流量一般<2L/min。
如无自主呼吸和心率<100次/min,立即用面罩加压给氧,面罩应封闭口、鼻30-40次/min,氧流量≥5L/min,胸廓起伏证明通气有效。
高热患儿为什么容易发生惊厥?如何处理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兴奋容易扩散,因此有4-5%的患儿高热时容易惊厥小儿发生惊厥时,应立即控制惊厥,以免因惊厥时间过长而引起脑缺氧、脑水肿。
处理的方法是:1.解开患儿衣领,将压舌板放入上下两齿之间,头偏向一侧2.注射镇静止痉及退热药,针刺合谷、人中二穴位,同时物理降温3.需要时吸氧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惊厥发作经过常用急诊药物剂型、药理及应用1.洛贝林Lobeline(山梗菜碱)【药理作用】呼吸兴奋药,可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也能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