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审计内容

合集下载

行政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行政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行政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是对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和评估,为保障税收和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以及管理和利用现有资源的高效性,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案和建议。

行政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标准、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结果及其处理等方面。

一、审计标准审计标准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准则,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正、客观、独立的原则审计工作应该保证审计工作人员公正、客观、独立的原则,不因其他因素制约其判断和发表意见。

2.保密原则审计工作需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单位的机密资料。

3.审慎原则审计工作需要审慎原则,避免因疏忽或不实之处而导致不正确的结论。

4.全面性审计报告要面面俱到,尽可能地表达所有重要的审计发现和建议。

5.时间性审计工作应遵循及时性原则,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二、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审计对象的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确定是否能够保障规范运转、未能纠正的异常事件的适当处理、以及有效的内部控制。

审计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些具体的指标,包括以下方面:1.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审计工作需要评估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性,包括编制的制度和规章是否规范合理,执行是否有效等方面。

2.税收和财务资金的管理效果审计工作需要评估企业税收和财务资金的管理,包括资金使用是否合理、资金流动是否透明、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准确等方面。

3.资源利用效率审计工作需要评估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使用了多少资源、是否有节省、有效的生产和使用资源等方面。

三、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遵循的一系列方法和程序,主要包括:1.确定审计目标和工作范围。

2.收集审计所需的资料和相关信息。

3.进行分析和比较。

4.进行检查和核实。

5.分析并撰写审计报告。

四、审计结果及其处理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结果和发现,向单位领导提出审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审计所发现的问题、建议改进的方向和措施等。

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重点

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重点

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重点韩 靖 河南鑫华会计师事务所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重点从预决算管理、收入收费管理、支出管理、往来管理、资产管理、工会经费、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其他管理共十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审计和评价。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3-0288-02前言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防止发生错误、舞弊,加强审计监督。

本文通过对每项管理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审计,分析审计重点及方法,对完善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内容主要包括预决算管理、收入收费管理、支出管理、往来管理、资产管理、工会经费、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其他管理。

一、预决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是审计的切入点,通过审计部门预算批复,确定预算编制是否科学;预算编制是否充分反映单位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和需求,有无超职责范围或超越事权编制预算、重复或遗漏申报预算、已实施项目未编报预算的情况;预算编制是否全面、完整。

编制预算的基础数据是否真实、合法,包括财政拨款补助单位人数、资产数量等基础信息,有无虚报人员、资产等冒领工资、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运维经费等预算资金的情况;预算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和开支范围测算支出,有无违反规定随意扩大财政供给范围、提高单位开支标准的情况;是否按规定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和资产配置预算,有无应编而未编的情况;调整预算、动用结余资金是否按规定程序报批的情况等。

检查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及账面支出数进行比对,确定决算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预算列支、是否存在列支预算外项目费用等内容。

二、收入收费管理审计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内容,确定收入是否全部纳入法定账簿,确定收费依据是否合法合规,有无未经许可,擅自收费、擅自调整收费项目、范围、标准;是否存在不计或少计收入、是否通过违规收费、收入不入账、罚款及摊派等形式设置“小金库”;是否存在隐匿、截留、挪用、转移应确认为本单位的收入。

行政事业审计的主要类型和审计内容

行政事业审计的主要类型和审计内容

行政事业审计的主要类型和审计内容行政事业审计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来说,按审计对象可分为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其中就包括财税审计;按审计范围可分为全面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按审计规模可分为对单个审计对象的审计和行业审计等等。

关于财税审计的相关问题,可以找财税咨询公司进行咨询。

下面将行政事业审计中较为常见的审计类型的制度背景和主要审计内容等作一简要介绍。

(一)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1.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根据现行制度,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向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各项收支统一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行政单位应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或上级预算单位报送收支预算,请领经费,按批准的预算组织实施,并定期向财政部门或上级预算单位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行政单位的收入,主要有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

行政单位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其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即行政经费。

为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行政单位也可以自行组织一些收入,即预算外资金收入。

按现行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必须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即将收入缴入财政专户,支出时向财政报送支出计划,经财政审核后拨付款项,办理支出。

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即指财政部门根据行政单位提出的支出计划,按有关规定核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经财政部门核准、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不上缴财政专户的少量预算外资金。

应注意的是,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纳入财政预算的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和基金,以及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属行政单位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

其他合法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其他收入。

行政单位的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和自筹基建支出。

经常性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如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等;专项支出是为完成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指行政单位经批准用财政预算拨款以外的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

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和关注点

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和关注点

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和关注点☝财务收支审计的概念一般是指对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或、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的审计、实行企业管理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等。

上述规定以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照相关规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的基本流程1.由单位主管部门或被审单位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方初步接触,对拟进行审计的单位或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了解;2.签订业务约定书;会计师事务所进场进行现场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初稿;3.与被审单位或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交换意见,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财务收支审计的内容一、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审计内容:1.财务收入来源的合法性、入账的完整性;2.财务支出范围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3.资产的安全性等。

二、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1.项目拨款是否按规定人账;2.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3.资金是否安全等。

三、实行企业管理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1.对企业的会计资料,包括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的真实、合法进行审计。

2.对企业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进行审计。

3.对企业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情况进行审计。

4.对企业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真实、合法进行审计。

5.对企业损益,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情9况进行审计。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A.财务收入方面1、未经省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会同物价部门批准进行收费。

2、应缴未缴财政专户和没有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及坐支应缴未缴收入。

3、账外资金形成“小金库”。

4、不按规定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或监制的收费票据。

B、财务支出方面1、发放各种补贴、奖金未经财政部门批准。

2、应交未交各种税金及附加。

3、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重点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重点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重点作者:李细莲来源:《审计与理财》2012年第09期当前,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成分发生重大变化,审计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过去以企业审计为主的格局转变为现在以财政审计和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行政事业单位为主要审计对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也就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尤其是县级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

如何搞好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保证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督,提升审计质量是摆在我们每个审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本人根据多年的审计实践,认为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重点内容的审计。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审计的重点。

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审计应重点核实以下四方面的情况。

一是审核其收费项目是否有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或者省级以上财政、物价部门下发的收费文件,是否办理了收费许可证;二是将收费票据上的收费项目、收费范围及收费标准与收费许可证所载的内容进行核对,看是否一致,有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

今年4月我们对某省属执法单位进行财政收支审计时,通过延伸调查有关乡镇场(街道办),成功查出该单位利用职权,在无收费许可证的情况下,使用自制收款收据收取全县各乡镇场(街道办)“某某费”(自行设立的收费名目)50多万元的违纪问题;三是从财政部门取得行政事业单位领用票据信息,并核对其收、发、存数量和号码是否相互吻合、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包括领用和注销情况,重点审阅领票未登记、用票未注销、过期作废票仍然使用等违纪违规现象;审核同一事项票据不同联之间金额是否一致,有无大头小尾现象,审阅票据所记载内容是否完整、清晰,是否合乎逻辑;核对票据收、发、存票据号码是否一致,复算票据金额及合计是否与持有现金、缴存银行数额相符,有无执收个人和单位只领票据不缴款、少缴款、长期占压、挪用挤占行政事业性收费。

四是对部分既有收费项目又有执法权的单位,要重点关注其是否存在将罚没款转为行政事业性收费。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一、引言行政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法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从事公益性活动并由政府负责管理的组织。

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审计制度是必要的。

二、审计目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目的是确保单位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经济效益。

通过审计,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审计范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范围包括以下方面:1. 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

2. 财务账目的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3. 财务制度和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

4. 财务合规性的审计,包括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等。

四、审计程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程序如下:1. 确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时间、审计对象等。

2. 收集资料:收集审计所需的各项资料,包括财务报表、财务记录等。

3. 进行审计工作:按照审计计划,对财务活动进行审计,包括核查财务记录、抽样核算等。

4. 发现问题和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5. 提出改进意见:根据审计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建议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和降低风险。

6. 编写审计报告:将审计结果整理成审计报告,报送给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

五、审计结果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审计结果,及时采取改进措施,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同时,管理部门也应对审计报告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六、审计制度的监督和评估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评估审计制度的运行情况,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结论建立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对于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应关注的重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工作中首要的、最基本的职责,是财政审计大格局下重要的审计内容。

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以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审计为主要目标,就此笔者认为,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应重点关注审查以下内容。

一、重点审查基本支出预决算编制与执行情况1、审查人员经费预算编制依据是否明确,是否存在虚报干部职工实有人数,套取基本支出财政拨款的情况。

审计人员应根据提供编制人员经费预算的详细资料,认真核实检查,必要时应到被审计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和上级人事管理部门获取相应的数据资料,确保人员实力的真实性、准确性。

2、审查基础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套取基本支出财政拨款情况。

重点审查被审计单位在预算执行当年年末计提的各种费用,如根据提供的基础信息表中存在年末计提绩效考核工资、目标考核奖金及其他工作福利性补贴等,计提大额会议费、出国人员经费等;关注暂付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挂账情况,防止虚列支出。

这类情况的存在发生,表明编制预算时就存在虚假套取的目的,实际支出时通常情况下都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而是另作他用,或沦为单位的“小金库”。

3、审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无预算、超预算的情况。

重点审查无预算、超预算列支办公费、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劳务费、出国费、咨询费等行政消耗性开支,查处有无挥霍浪费、贪污腐败等违规违纪行为。

4、审查有无本单位替他人或其他单位代支费用,或将代支费用列入基本支出。

重点审查其他收入经费、暂存款和其他应收款的事项和缘由,审查替他人或其他单位代支费用的行为是否合规、合法,审查他人或其他单位是否与本单位有相关联的工作业务关系,防止发生为他人或其他单位提供贪污、挪用公款的违法行径。

5、审查事业单位是否存在基本支出核算和决算与预算口径不一致的情况。

重点审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收入来源为非财政收入的工资福利支出在会计核算和决算时被计人员经费支出,防止应由事业单位自身承担的人员工资福利补贴转化成财政负担,变相骗取财政资金。

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审计(2)国家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

根据《审诗法》第18条第2款的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比照国有企业对其资产、负债平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在资产方面,主要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贷款业务、利息计算、应收款项、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进行审计。

在负债方面,主要对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

在损益方面,主要对各种收入、投资收益、租赁收益、各种费用支出、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合法性进行审计。

2.事业组织财务收支审计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一是对其收入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事业性收费的合规性,有无擅自设置项目、超范围、超标准收入,是否全部入账,有无先分后收、多分少收以及坐支的现象,是否正确计算税金,有无偷漏税款情况等。

二是对其支出的审计,主要审查各种支出费用是否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是否真实合法。

三是对其成本、费用的审计,主要审查各种成本、费用开支有无超范围、超标准的现象,是否遵循了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是否正确,有无以计划成本、估算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此外,还要审查事业单位预算结余计算是否正确、真实,是否按规定提取和使用专用基金,有无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的情况等。

3.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审计法》第20条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第22条规定:"对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的审计监督,由国务院规定。

"由此可见,我国审计机关不仅有权对国有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而且有权对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企业,是指国有资产占企业的总资产50%以上的企业。

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是指国有资产在该企业中虽不占有控股地位,但其资产与其他股东的资产相比,出资额较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局的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其他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审计,是指对本局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本局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

第三条:本局审计部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本制度和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忠于职守,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不得参与可能影响独立、客观履行审计职责的工作。

第四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在本局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应当严格内部审计人员录用标准,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审计、会计、经济、法律或者管理等工作背景。

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内部审计人员。

除涉密事项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第七条应当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依法依规独立履行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八条内部审计部门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局预算。

第九条内部审计包括:内部财务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题审计第十条内部审计部门应有下列权限:(一)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研究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提出制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的建议;(二)检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预决算、资金、财产,查阅有关的文件、资料。

(三)检查有关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资料、文件和现场勘察实物;(四)检查有关计算机系统及其电子数据和资料;(五)就审计事项中的有关问题,开展调查和询问,取得相关证明材料;(六)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及时向局主要负责人报告,经同意做出临时制止决定;(七)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批准,有权予以暂时封存;(八)提出纠正、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见和改进管理、提高绩效的建议;(九)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违法事项移送监察室进一步审理。

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财务收支审计(audit of financial revenues)什么是财务收支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是对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

以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为例,审计内容主要有:企业制定的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是否符合《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审查并做出客观评价。

财务收支审计的内容根据《审计法》第8条至第25条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以财务收支为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审计根据《审计法》第18条的规定:"审计署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中央银行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它是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是政府的银行。

国有金融机构,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保险、信托投资、证券经营、租赁机构,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等。

(1)中央银行财务收支审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都属于我国最高审计机关即审计署的审计对象,不可授权下级审计机关审计。

对中央银行审计的内容孟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审查在金融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结果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二是审查人民银行每个会计年度是否将其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照国家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储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

(2)国家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

根据《审诗法》第18条第2款的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比照国有企业对其资产、负债平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在资产方面,主要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贷款业务、利息计算、应收款项、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进行审计。

在负债方面,主要对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

在损益方面,主要对各种收入、投资收益、租赁收益、各种费用支出、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合法性进行审计。

财政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财政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财政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财政审计是指对国家财政收支情况、资产负债状况以及管理运营情况的审计活动。

财政审计作为财政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维护国家财政安全、促进财政管理规范、强化政府行为合法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财政审计的范围和重点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财政审计的范围1. 财政收支审计财政收支审计是财政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审计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运用,以及国家支出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

该项审计涉及的领域包括税收、非税收入、财政拨款、国有资产等,所审计的事项包括收入的真实性、收缴的合法性、支出的合规性和预算执行情况等。

2. 资产负债审计资产负债审计是衡量国家财政风险的重要手段,主要审计国家财政资产和负债的来源、运用、管理、监控等情况。

资产负债审计具体任务包括核对和审核国家财产和债务、评估国家资产和负债的合理性和价值、查找资产和负债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查找财务报表中潜在的虚假和欺诈情况等。

3. 管理运营审计管理运营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审查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规范、管理是否有效、效益是否明显等情况。

该类审计主要包括政府财务管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社会团体财务管理等,审计的重点包括管理运营流程、制度规范性、人员素质等方面。

4. 其他审计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财政审计还包含了其他方面的审计,比如审计国家外汇储备状况、审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审计重大项目的合规性等。

这些方面的审计,通常与财政领域有关系,但其具体的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较为特殊,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审计项目而有所不同。

二、财政审计的重点1. 民生支出的审计民生支出是指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因此,对民生支出的审计工作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一方面,需保障民生支出不断增加,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需确保民生支出的开支合理、效益显著,避免浪费、滥用等情况的发生。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分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价格认证中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分析◎姜晓宇为有效执行党中央的审计法规政策部署,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审计真实,审计的标准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审计错误的状况,提高审计监督的力度,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的审计内容,进行审计流程的完善,从而有针对改善审计的方法,大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质量,降低象征单位审计存在的风险,提高行政单位在民众心中的社会地位,讲求真实公正的工作之风。

一、预决算管理预决算管理主要针对审计部门进行单位预算的批复,确保单位的预算编制是否合理,行政单位的预算编制主要针对职员职能的要求是否符合公职的标准,职员的权利是否超出预算编制的管理范围,职员是否出现越权预算或是遗漏预算等,职员的预算编制是否真实全面。

预算编制的内容包括财政拨款的单位类型、单位人数、资产估值等信息,预算编制要注重单位审计的真实合理,审计主要包括有无虚报人员和资产、住房公积金、运维经费等预算资金的审查,对这些基础信息审查是否真实有效。

单位的预算支出范围要符合国家预算支出的标准,避免随意上报莫须有的预算支出,加强对单位财政预算支出的审计监督,避免单位出现违法超支预算的状况,对于资产采购预算分配要进行编制的审计。

预算的资产支出要与财政的账面进行对比,保证预算的项目是否出现额外的支出。

二、收入收费管理单位收入收费的审计主要检查收费的依据是否合法,保证收入是否纳入单位财政管理,对收费的项目不可随意更改和调整,收费的标准是否符合单位行政要求,检查是否能够出现收入不计、违法收费、罚款私吞等现状。

单位要严格贯彻落实审计的监督条款,避免出现截留、挪用、转移收入的违纪违法行为。

审计查看单位的资产收入和税收是否符合标准,税收和收入是够按时交纳,房屋设备出租收入、咨询服务收入等非财政收入的信息是够真实公正,检查收入是否全部纳入财政管理。

单位将各项的收入是否出现纳入个人过机构法人状况,房屋设备的租赁收入是否由单位进行裁定,单位的收入最终要公开透明、合理合法。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通过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的审计,核实其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一是经费支出是否合规合法,有无将救济、科研、农业、教育、基本建设等专项资金基金挪作他用的问题;债权债务和往来款项业务是否真实,有无通过应付款为其他单位办理不正当业务或截留应当上交国家收入、出借单位资金牟取私利等问题;预算外收入是否合法,有无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收入不入账或账外设账等问题;预算外支出是否符合规定范围,有无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乱发钱物和铺张浪费等行为;二是固定资产是否人账建卡,安全完整;增减变动手续是否齐备,有无管理不善造成流失问题;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固定资产;或通过降低转让价格获取好处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是否全部人账、专款专用;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单位将经同级财政部门签署意见的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和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始凭证复印件、鉴定资料、有关证明传递到中心,中心据以记帐;若发生清理费用,行政单位直接列支,事业单位减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发生残值变价收入,单位应及时上交财政专户,返还时,行政单位增加“其他收入”,事业单位增加“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未使用“修购基金”科目的,则相应调整“修理费”或“其他收入”;三是单位的对外投资活动是否严格遵循财务制度规定的对外投资的基本要求,有无对所创办实体占用单位的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和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不进行有效评估计价、不收取占用费、无偿使用、所有权变相转移等造成国有资产在创办经济实体中流失的问题;四是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在国家有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部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建立了现金出纳制度、报销制度、借款制度、一支笔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有无因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或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以及其他经济事故问题;通过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资产和财务状况的认定.合理划分离任与继任领导的责任界限;查清即将离任领导到任与上届领导交接时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以及即将离任领导与下届领导交接时或此项审计时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从而做出鉴定,分清前后两届领导经济责任,这是前后两届领导极为关注的一项内容;因为资产和财务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体现离任领导的业绩情况,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为其自身的经济责任提供服务,而且能使新任领导掌握单位的基本财力和其他财务信息,了解接任的是个什么摊子,便于加强管理和正确决策;同时为审计评价对比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审计的方法通常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采取审查核对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的办法;主要认定固定资产金额及种类,财政拨款和预算外收入账面余额,应收款和应付款余额及明细,实有货币金额,并作为审计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简要说明;固定资产的金额要以实地盘点的固定资产原价为准,重点注明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和其他贵重物品,以及作为贷款抵押的资产实有数;认定往来账款时,对数额大、时间长的款项要进行实地调查,对合同应收未收款项或应付未付款项和呆死账要特殊说明,以体现债权债务的真实性;资产和财务状况的认定结果,除在审计报告中重点阐明外,最好以表格形式,如固定资产明细表、应收款明细表、应付款明细表等,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这样便于有关部门全面了解财务情况;通过经济责任目标、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对其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审计和评价,还要运用与其相关的经济指标的考核情况来充实评价内容,使审计评价具体翔实、有理有据、公证力强;一般说来,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运用的经济指标主要有: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各项财政、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资产增长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如固定资产增加额,离任时比到任时增减差额;预算外收入累计额,任职期间组织预算外收入累计数;抵支收入完成率,实际完成与财政核定的抵支收入额之比率;自行抵补行政经费率,抵支收入和预算外支出中中补充行政事业经费数额之和预算外支出中除用于招待、奖金、补助、赞助等非正常支出以外的各项支出合计与预算外收入累计数的比率;债权债务差额及任期内新增债权债务;资产负债率,债务与资金来源的比率;违纪资金率,违纪金额与资金来源的比率;通过对实际指标同计划预算指标比较,本期指标和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最高水平的实际指标比较,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经济决策、管理决策等进行全面量化考核和综合分析比较,以便客观地评价其经济责任;通过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审计,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责任;主要包括重大的对外投资、基本建设、招商引资等出台的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及制度建设情况;要对任期内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决策事项进行重点抽查;从最初的可行性调查开始,到决策过程、决策形成、决策实施、决策效益等情况进行审计或调查;通过审查决策资料,查阅相关会议纪要原件及相关记录,同参与有关经济决策及具体执行人座谈等形式,掌握领导干部重大的经济决策项目及内容,梳理出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相关的重点审计项目和具体执行的各个环节及其执行结果,全面搞清重点问题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查明领导干部有无超越职权决策、盲目决策和个人武断等问题,客观评价经济责任;通过被审计领导干部执行廉政规定情况的审计与调查,考核其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情况;对领导干部本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的审查,首先要通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资料的审计,从账面上收集证据,看其收入来源的合规合法性是否如实申报,有无非法收入等;其次,利用群众举报线索进行核查,也是审查领导干部个人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对群众举报与财政财务收支、特别是与领导干部本人经济责任直接相关又可以通过审计手段能够核实的问题,应全面加以调查核实;查实领导干部决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落实经济责任,防范审计风险;对群众举报反映不实的问题,通过审计也可予以澄清,也有利于解脱领导干部的责任;在方法上,要把调查核实群众举报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紧密结合审查核实;同时,对群众反映的一些不能直接从财政财务收支资料中查清的问题,应采取专项审计调查的方法,组织专门力量沿着项目和资金走向,向上追溯决策过程、报批程序和领导批示,向下延伸资金流向、项目实施过程及其效果,重点加以核实;第三,对单位违纪违规问题,应在查明违纪事实的基础上逐项分析产生问题的背景原因,分清是个人经济问题,还是财政财务收支的违纪违规问题,力求准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实质,如实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维护国家秩序正常运行的重要机构,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合法的监督检查。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利于保障单位以及国家的资产安全。

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的要求,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创新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经济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主要是审计人员依据相关法律对单位内部的财务预算、计划等进行监督和审核。

财务审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缺少独立性,审计部门职能无法完全发挥;审计工作流程不规范,无法有效监督单位的财务活动;审计人员工作意识不强,对自身所在岗位没有足够重视。

新形势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内涵和意义1.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内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就是内部审计部门按照国家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审核、管理,包括年度财务计划审核、财务活动预算、财务活动收支审计、资产资金投资审计等。

1.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意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完善行政单位的财务制度,合理界定经济活动范围。

通过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遏制徇私舞弊现象,消除经济活动的负面因素,有利于行政单位中经济责任的履行和落实,为国家审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保护国家资产和资金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的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呈现了新的特征和趋势。

外部化特征明显。

内部审计部门是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部门,能够规范经济活动,为纪检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什么是内部审计, 内容有哪些?

什么是内部审计, 内容有哪些?

什么是内部审计,内容有哪些?一般地,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实施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仅限于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

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来源状况及资产、负债管理情况不尽相同,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各不相同。

对有国家财政资金介入的部门、单位,不仅要审查其自身财务状况,还须重点检查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和使用方向。

1.行政单位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党派、社会团体及其在境外的派出机构的行政经费、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

2.事业单位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各项事业经费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包括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广播影视、地震、体育、民政、外交及农业、工业、交通、邮电通讯、商业贸易、工商行政、商品检验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

这里,既包括财政预算拨款的审查,也包括财政预算外安排的各项资金、事业周转金和事业性收费的审查。

3.企业单位(包括金融企业)的内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

审查的主要内容: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一定时期内拥有的资产、承担的债务、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真实、合法性;企业占有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

二、经济效益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则是内部审计发展到现阶段的特殊内容。

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直接决定力;通过内部审计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成为企业管理者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主要目的。

内部审计人员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效益审计,有许多方便之处:一是熟悉本单位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二是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取得有关资料和信息;三是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地位,有利于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信息,更好地为改善本部门或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审计内容

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审计内容

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审计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预算编制情况、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情况、经费使用效益、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1)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行政单位应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降低发生违纪违规问题的可能性,保证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财税审计人员要对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评价,就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提出审计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并根据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

主要检查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即被审计单位是否在需要控制的所有主要环节均建立了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制度能否有效防止违纪违规行为,保证单位业务目标的实现;二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即已建立的制度是否得到了执行,并取得相应的效果。

(2)预算编制情况行政单位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国家对行政机关的人员、房屋、车辆等编制及各项支出的标准均有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核定的编制和费用开支标准编制预算,并及时报送财政部门或上级预算单位。

审计中主要审查:预算的编报是否及时,有无迟报的问题;预算的编制是否真实、正确,有无虚列预算,骗取国家拨款的情况,有无突破国家规定的开支标准的问题;有无编制赤字预算的问题。

(3)预算执行情况行政单位应严格执行预算,并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主要财税审计内容:预算批复和拨款到位情况,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批复预算并办理拨款,有无预算批复不及时,占压拨款的情况;预算分配和转拨经费的情况,行政单位是否按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向所属预算单位分配预算并转拨经费,有无不按规定的预算级次拨款的问题;预算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有无超支、各预算项目之间互相挪用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有无挤占挪用、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挥霍浪费的情况;经费开支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支出,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有预算上缴任务的行政单位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应缴预算收入,有无隐瞒收入,截留、占压、挪用应缴预算收入等问题。

行政单位经费审计的内容、重点和目标.doc

行政单位经费审计的内容、重点和目标.doc

行政单位经费审计的内容、重点和目标[关键词] 行政单位审计内容重点和目标按照《审计机关对行政经费审计实施办法》的规定,对行政经费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行政经费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

行政经费审计的目的和目标是,有利于保证行政经费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提高行政经费的管理水平,节减开支;促进廉政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保障国家职能的行使和机关、团体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行政经费审计的内容和重点:㈠、对行政经费收入审计的内容:1、预算拨款是否及时记入有关经费帐户,并如数存入规定的银行专户;2、行政性收费的项目、标准和范围是否合法,并报经省级以上财政、物价部门审批、备案,收据是否合法、合规,有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问题;3、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中应上缴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是否及时、足额上交,有无拖欠、隐瞒、坐支、截留问题,有无设置帐外帐和私设“小金库”问题;4、抵支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帐,并按规定抵减经费支出;5、行政经费的其他资金来源是否真实、合法,有无隐瞒收入来源和挤占事业费、专项资金弥补机关行政性开支问题。

㈡、对行政经费支出审计的内容1、经批准的预算是否严格执行,预算调整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支出有无超预算、超计划问题;2、应下拨的行政经费款项是否及时、足额拨付,有无截留、拖欠、隐瞒、违规和越级拨款问题;3、人员经费支出是否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有无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和违反规定发放奖金、补贴、津贴等问题;4、公用经费是否统筹安排、计划开支、合理使用,专项经费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数额安排使用;5、有无虚报冒领、虚列支出、挤占挪用和将预算内资金转到预算外问题;6、有无违反政府采购规定擅自采购办公用品,超标准装修房屋和配备小汽车,以及用公款请客送礼、游山玩水等问题;7、各项经费开支是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无损失浪费问题。

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重点

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重点

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重点当前,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投入民生资金逐步增多,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造成单位在财政收支环节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同时党中央又要求构建节约型政府,审计部门应主动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保障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应加强关注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使用以及绩效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等,从实际需求出发来实现审计内容的转变发展,适应新时代国家方针政策对审计的要求,突出审计重点,全面提升审计质量,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全面落实预期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全面有效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对单位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和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审计,落实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便全面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活动的规范性发展,有效开展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是财政预算资金管理情况,重点审查预算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及其执行情况,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落实结合规范要求明确相应的预算用途、标准的情况,落实相应的资金使用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是否顺应时代要求,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是绩效管理情况方面,预算资金是否进行绩效管理,只有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才可以更好地降低服务成本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财务支出范围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真实性,同时也应关注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否严格执行政府要求过紧日子,各级政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执守简朴,控成本、讲绩效、提效能,保障党政机关高效运转。

四是财务收入来源的合法性、入账的完整性,落实相应的行政性收费、收取罚没款的情况,保障合法性、及时性及完整性得到有效审查,并能满足于相应的规范内容,明确按时上缴国库的要求,并实现纳入财政预算的相应要求。

五是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重点审查国有资产的购买、出租以及处置等情况,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基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将直接影响资产的使用效率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审计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预算编制情况、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情况、经费使用效益、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1)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
行政单位应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降低发生违纪违规问题的可能性,保证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财税审计人员要对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评价,就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提出审计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并根据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

主要检查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即被审计单位是否在需要控制的所有主要环节均建立了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制度能否有效防止违纪违规行为,保证单位业务目标的实现;二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即已建立的制度是否得到了执行,并取得相应的效果。

(2)预算编制情况
行政单位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国家对行政机关的人员、房屋、车辆等编制及各项支出的标准均有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核定的编制和费用开支标准编制预算,并及时报送财政部门或上级预算单位。

审计中主要审查:预算的编报是否及时,有无迟报的问题;预算的编制是否真实、正确,有无虚列预算,骗取国家拨款的情况,有无突破国家规定的开支标准的问题;有无编制赤字预算的问题。

(3)预算执行情况
行政单位应严格执行预算,并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主要财税审计内容:预算批复和拨款到位情况,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批复预算并办理拨款,有无预算批复不及时,占压拨款的情况;预算分配和转拨经费的情况,行政单位是否按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向所属预算单位分配预算并转拨经费,有无不按规定的预算级次拨款的问题;预算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有无超支、各预算项目之间互相挪用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有无挤占挪用、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挥霍浪费的情况;经费开支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支出,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有预算上缴任务的行政单位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应缴预算收入,有无隐瞒收入,截留、占压、挪用应缴预算收入等问题。

(4)预算外资金管理情况
近年来,预算外资金规模增长很快,有的地方或部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已经接近或超过预算收入,成为地区或部门的重要收入来源。

过去在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上,基本上是自收自用,即部门、单位自行组织、自行安排使用,资金使用的随意性较大,产生了一些问题。

为加强对预算外资金使用的监督,现行制度规定,对行政单位预算外收入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收入缴入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专户,使用时向财政部门提出使用计划,经审核后拨入行政单位支出帐户,办理支出。

经财政审核后拨付的预算外资金,才形成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审计时应注意检查行政单位是否按规定在银行开设收入过渡帐户和支出帐户,并将收入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有无多头开户,截留挪用、隐瞒、转移收入,坐支预算外资金等问题,是否按规定向财政部门请领预算外资金,有无虚报冒领的问题。

应注意的是,行政单位在依法取得预算外
资金时,这部分预算外资金并不立即形成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而应缴入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专户,因此成为行政单位的应缴款项,属负债性质。

只有当财政部门将行政单位申请的款项拨入其支出帐户时,才形成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另外,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基金等,不属行政单位收入,必须按规定上缴财政,避免无谓的财税风险。

审计中应注意行政单位是否及时足额上缴上述收入,是否存在隐瞒收入、截留、占压、挪用应缴款项等问题。

(5)资产管理情况
行政单位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暂付款等流动资产和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

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性资产流动性较强,易发生错弊,应作为审计的重点。

主要检查会计、出纳等有关岗位是否建立了不相容的职责分工;银行存款、现金的领用报销手续是否完善;银行开户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多头开户的问题;是否存在库存现金超限额,坐支现金,超出结算起点支付现金等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问题;审计人员还应核对银行存款余额,并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督盘点。

对其他实物性资产,应检查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责任是否明确,三者之间的职责分工能否保证所有资产变动的情况均能在有关资料上得到正确的反映;增加的资产是否及时登记入帐,是否存在购建资产作为支出核销,形成帐外资产的情况;资产的领用、核销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建立了资产的清查盘点制度,保证帐帐相符,帐实相符;资产盘盈、盘亏的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资产的减少是否履行报批手续,转让计价有无合法依据,是否存在低价处理国有资产的问题;固定资产的配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有无擅自提高标准的问题;审计人员可根据需要对全部或
部分实物性资产进行监督盘点;对于暂付款项,要重点检查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有无擅自出借或挪用经费的问题,有无暂付款项长期不能收回的问题,必要时应向对方单位进行函询。

(6)经费使用效益
行政单位经费的使用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经费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即行政单位是否履行了其法定职责,向社会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二是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节约,有无明显不当和损失浪费的情况。

(7)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财务报告是行政单位为向有关部门和公众报告其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而编制的文件。

财务报告综合反映了行政单位经费使用情况和结果,是有关部门考核行政单位工作的重要依据。

财务报告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

审计中应将财务报告与有关帐簿记录进行核对,检查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及方法进行检查,检查其正确性;还应检查行政单位是否按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财务报告。

行政单位还应按规定的指标和计算方法对本预算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开支水平、人员增减、固定资产利用状况等进行财务分析,并报送有关部门。

审计人员应在核实有关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有关指标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进行检查。

工商财税一般都是公司在工商局、财政部、税务局(国税、地税、个人所得税)办理的相关事物。

现在许多企业都会寻找专门做工商财税的公司进行合作。

汇桔网就是能够给企业提供专业的、便捷的、诚信的工商财税服务的公司,与汇桔网合作,是您的不二之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