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上海卷)-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上海卷)

停驻韶华一考生席慕容曾经说:“在我们的生命开始之前,世界早已存在;当我们的生命消逝之后,世界会一如既往。但我们的努力也已留下印痕……”

逝者如斯,历史如抓不住的林间响箭,时间如捞不取的指间清泓,看似一切荣辱、悲欢、穷达,都会被推搡向前,但当我们在这个节点追求着什么,执著着什么,努力着什么,这些记忆会化为你心中,甚至是历史中温润如玉的永恒。停驻韶华,这些又都不会过去。

当一个人遭遇磨难时,我们时常会说:“一切都会过去。”可在我看来这是一剂毒药。将一个瞎子带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再关上灯,告诉他黑暗只缘于暂时的停电。这或许能暂时慰藉他的心灵,但等这一切都过去了,时间早已冲刷了生命的精彩。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命运不是用来被打败的,关于命运,休论公道。”他自己也是这样践行着的。双腿的残疾是命中注定的事实,可是他还有双手,还有灵魂,还有梦想。当这一切都绽放时,他依然留住了他的韶华。“合欢树”成了多少游子心中的归宿,那根绷紧的“琴弦”在多少失败者心中摇曳,他的角膜、肝脏,则在另一个生命里获得新生。关于史铁生的一切都没有过去,对于所有面临劫难却又不言放弃的人而言,韶华永驻。

面对生活的态度,有太多值得生发的地方。王国维在《人间

词话》里赞子瞻等四人,即使没有显达的文章,凭借他们的人格,依然可以永驻历史。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如是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不同于世人感叹人生苦短,壮志未酬,苏轼在飞逝的时间里,依然能寻求不变的生活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即使乌台一纸诗,黄州千里路,周围的胜景依然是诗情的催化剂。达观的胸怀,让他心中的郁结如云淡风轻般逝去;但他的身影,却被文化历史的长卷“扣留”。

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此刻的奋笔疾书,是为了未来的希冀。这些书海中的日子终将离去,但当我们踏入社会,这段岁月赋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上的积累,更重要的品行上的铸造,是对梦想之花在风雨兼程后开放的自我肯定。这段大家一起向未来迈出双脚的日子,又怎会过去呢?永远不会。

只有那些努力过、释怀过、执著过的人才会懂得:停驻韶华,一切都会过去,一切又都不会过去。

[点评]这篇夺魁之作,优点主要有二:一是内涵丰富,论述严密。开篇结合名言推出观点(侧重于“不会过去”,认为“一切荣辱、悲欢、穷达,都会被推搡向前……停驻韶华,这些又都不会过去”),颇有力度;主体部分列举史铁生、苏轼两个实例,阐明“停驻韶华”离不开不言放弃的态度、乐观豁达的胸怀,并联系“我们”今日的拼搏,指出“这段大家一起向未来迈出双脚的日子,又怎会过去呢”。全文层层推进,显现出严密的分析过程。其中“当一个人遭遇磨难时,我们时常会说:‘一切都会过

去。’可在我看来这是一剂毒药”,可谓真知灼见;而“将一个瞎子带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的比喻论证,则形象生动,耐人咀嚼。二是行文流畅,感情饱满。“历史如抓不住的林间响箭,时间如捞不取的指间清泓”之类的表述,得体、大气;“‘合欢树’成了多少游子心中的归宿,那根绷紧的‘琴弦’在多少失败者心中摇曳,他的角膜、肝脏,则在另一个生命里获得新生”等文句,字里行间蕴满深情。此外,拟题富于诗意,且行文中注意反复点题。

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

一考生

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未能躲过一场风波:由于她在得知本?拉登被击毙后,当众表示“十分”高兴,而惨遭德国知识界的集体质疑。尽管她已多次道歉,希望这场风波快点过去,但这似乎依旧难平众怒,甚至还有法官准备为此起诉她。

作为德国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的默克尔理应知道:根据基督教教义,任何生命都是等价的,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罪犯。正因为犯了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的常识性错误,虽然她是权威的领袖,在涉及德国知识分子的底线问题时,她也最终无法“过去”。

依旧是在德国,依旧与默克尔有关。前不久,德国前国防部长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引起德国国内一片哗然。为了保护这位将大有作为的政治新星,默克尔以“我们需要的是政治家而非学术研究人员”为之辩解,但是,德国两万名教授联名上书反

对,直截表达了德国知识分子的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这会成为日后学术不端的借口,他们又一次没有给默克尔面子,再一次让她“一切都会过去”的计划泡汤。

我感动于这样一种理性声音的存在,也欣然于因为这些知识分子对任何权威都能持“一切都不能过去”的态度,才最终成就了德国学术圈严谨的优良传统。

然而,如此理性的声音何曾仅仅嘹亮于德国?它又何曾沉默于经历过五千年光辉、五千年昏暗的华夏大地?

尽管受到当时政治的压力,梁思成的“拆掉北京的一座墙就等于扒掉我的一层皮”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在我们耳边余音缭绕。当我们面对现在的北京,看到它已与其他城市毫无区别,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古老的北京城只活在文字上、照片里、记忆中的时候,我们不禁感叹先生的先见之明,敬佩先生不顾一切的理性呐喊。也许政治的压迫一度埋没了先生的呼喊,而让一切都过去了,但是,历史的拷问却永远不会让错误过去。

回望历史,多少统治者以权威的姿态,以“一切都会过去”的借口,企图将真理掩埋时,又有多少知识分子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回答而绝对不容置疑。

“一切都不会过去”,这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一切都不会过去”,这知识分子的呐喊永远不会沉默!

作为一名社会的准知识分子,当我们面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同时,倘若我们对于社会的阴暗面置之不理,而臣服于表

面的和谐,不勇于揭开隐藏在表面和谐底下不和谐的元素,这何尝不是一种真正的悲哀呢?

真心希望有识之士在听到“一切都会过去”时,都能异口同声地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捍卫真理,从而守住最后的底线。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而我们――是社会的良心。

[点评]文章洋洋洒洒千余言,将题意阐发得大气而深刻。作者的观点很明确――“真心希望有识之士在听到‘一切都会

过去’时,都能异口同声地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捍卫真理,从而守住最后的底线”。就是说,文章虽重点谈“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一面,但隐含对某些人以为“一切都会过去”的侥幸心理的批评,内容上切合要求。一个中学生能放眼世界,回眸历史,关注现实,思考自我(“作为一名社会的准知识分子……”),把“理性的声音不会过去”揭示得淋漓尽致,实属难得。毫无疑问,这是一位有大关怀的优秀学子。

直面

一考生

大卫的铭文说:“一切都会过去。”这是他直面过去而获得的战胜苦难的勇气。

契诃夫笔下人物的铭文说:“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他洞悉人生冷暖后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呼喊。

在我看来,“直面”远没有“经历”那么简单。直面的力量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后世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