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唤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唤醒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引导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吸收和运用来完成的。这种理解、吸收和运用需要对语言文字有着敏锐的感觉,有了这种敏锐的感觉,人们的心灵得到了沟通,获得了交流、交融,情感有了涌动,信念有了甦醒,精神受到振奋。语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唤醒。

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唤醒文字形象。汉字是不同于西方拼音文字的表意文字,其认知方式是由形直接到义,借助视觉系统进行文化传播。象形字是用模拟事物形象的方法造出的字,其形与义浑然一体。像《陋室铭》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的“山”“水”“龙”等,这些简单的汉字都是由具象图形抽象出来的,既有形态之美,又有深层意蕴。“山”是笔架之形,其本义是地面上由土石的隆起部分。“水”是也是像流动的水,本义是河流,是古人观察了河流的形状造出来的象形字。“龙”更是有趣,甲骨文是古人想象中的飞龙之形象,身长而弯曲。“龙”是古人想象中的神奇动物,它能遨游长空,兴云布雨。《周易》中就有“飞龙在天”的句子。由于“龙”被人们想象成神异动物,高高在上,能力无边,因而就被人们用来喻指古代的最高统治者。

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字的形态可以直接折射出传统的中国文化,人们可以见形会意,触目会心。唤醒文字形象,抓住了“山”“水”“龙”的象形基本义,学生就能理解作品以比兴起首,用山、仙、水、龙陪衬,烘云托月地引出了陋室,形成了一种意象。

又如“草色入帘青”的“青”字,是由“生”和“井”(丼,井的本字,指井形框中储存的清水)字组成,表示井内的水非常

澄明,而呈现出洁净的青色。这个意义又来自“生”,“生”字上面是刚发芽的小草的样子,下面是“土”,表示地面上萌出了清明纯净的植物嫩芽。这个“青”字就有着纤尘不染、清明纯净的意思,草木萌芽为大地生机的表征,故“陋室”不陋。我们唤醒了“青”字的形象,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文意。

“可以调素琴”一句中的“琴”,是个象形字,字像琴瑟之形。先民们造这个字的时候是禁止淫邪,正人心也。乐声从中空之琴底孔通达而出。古人非常重视乐教。“素琴”,课文解释为“不加装饰的琴”。汉代秦嘉《留郡赠妇诗》之三:“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还可以解释为“没有弦的空琴”。如《宋书·陶潜传》记载说陶渊明“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从《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来看,当指无弦的空琴。这和作者追求高雅的精神相一致,用心来弹琴,就像陶渊明那样获得一种精神的慰藉。让学生从“琴瑟之形”加以想象、联想、思辨,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理想情怀。

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唤醒生活经验。汉字里蕴含着前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形体之“象”的汉字来自于汉民族的生活经验,意义之象的汉字也来自于汉民族的生活经验。汉字就是汉民族记忆、保存、形成和加工民族生活经验的载体。

汉字逐渐摆脱了图形的束缚,利用抽象思维加以符号化,以字形折射字义。而这种字形和字义都是汉民族生活经验的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理所当然地应该唤醒生活经验,使文字里的生活经验纳入到学习者的视野范围之中,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融为一体,就是对学习者的精神世界和经验视野的一种提高和丰富。

对文本的理解同样也是需要唤醒生活经验。一首诗就是一段特定心灵历程的经验,心有所动,发而为诗。古人说“诗思在灞

桥风雪驴背上”,信然。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李白的“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孟浩然的“山水寻吴越”,都是生活的经历和经验。

周作人喜欢从故纸堆和风俗民情中拾掇着创作的素材,而且涉笔成趣;梁实秋则喜欢描摹日常世事,随意而典雅;郁达夫的散文可以说是个人的自叙传,真实地记录了漂泊的生活。学习这些作品同样也需要唤醒生活经验,让学生阅读着,理解着,沉思着,觉醒着,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共享。没有对文本生活的唤醒,没有学生个人生活的唤醒,阅读就会“成为一片思想的荒原,没有任何的人生意义会在这片荒原上生长起来。”

万明老师在教学的后半部分设计了一道探究题:“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流露出太多清高自赏的隐逸情怀。一个不能心怀国家社稷,一个只是身在陋室、自得其乐的人,只能算是小写的人。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小组讨论。”这道探究题就是引导学生联系了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作品的主题,学生认识到刘禹锡身在陋室,还想着为国,想着为民,从根本上来讲,他所固守的还是“道”,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也联系生活,他说:“在《十六岁的花季》里,有一篇模仿《陋室铭》写的《课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陋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录像。可以打瞌睡,写情书。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是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从内容和情趣上对比,有的学生说“它讽刺了那些反叛的学生。”有的学生说“可以把它看作学生课外的闲情逸趣。”李卫东老师说:“如果你将它作为讽刺胸无大志、整天无所事事的人的戏文来理解,是可以的;如果它是因颓废消沉、自轻自践而

写,则是不可取的。”他举了刘禹锡对文章的观点,文章应“以才丽为主,以识度为宗”。即文章应该有文才,更重要的是诗意,即思想境界。这样的联系生活,既扩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又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唤醒文化积累。我们知道,在汉语里,汉文字独特的结构体现出汉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在教学中,师生需要充分地把握汉文字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解读功能。汉字里的“文”就是“纹”的象形,指各色交错的花纹或纹理。其字源取象就是身体的文饰,象形的人体中间画上了一个“心”符,体现了文心统一的造字理据,于是有了“人文”;关注自然事物的痕迹、纹理,就是“天文”。《易经》里说:“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文”最初的引申义就是指“文字”及相关的象征符号。在文字的基础上再引申为文化典籍、人为修养等。

“化”的左侧是一个人站着姿势,右侧是一个人以奇妙的形象弯下身子。一个人从站着的姿势变换到坐着的姿势,是一个描述其过程的形象文字。“化”就是变化、改易、造化和生成的意思。光秃的蓓蕾绽放就是“花朵”,贝壳可以转变成衣服、食物,就成了“货币”。《易经》里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化”就是“生成”的意思。

“文”和“化”组成了“文化”,最早出现在《易经》里,有“以文教化”的意思。到了汉代刘向《说苑》,有“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强调以文德化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是某一群体所共享的意义体系,这种意义体系都是用汉字构成的,语文教育就是以汉字为中介传播文化,通过唤醒丰韵的汉字文化内涵,增进学生的语言感受,把握语言精神和美学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