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科学巨子_传奇人生
纪录片钱伟长观后感
纪录片钱伟长观后感看了钱伟长的纪录片后,我那叫一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钱伟长这人,就像游戏里开了挂一样,但他开的是知识和爱国的挂。
一开始听到他文科超厉害,历史、语文都是顶尖的,我还以为他就是那种文绉绉的书生呢。
结果呢,人家来了个大反转。
因为国家需要,他居然从零开始去学物理。
这就好比一个习惯了用右手写字的人,突然说我要用左手拿筷子夹花生米,还得夹得又快又准,难度可想而知。
他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那困难肯定像一座座大山。
但钱伟长就像一个无畏的登山者,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我看着纪录片里他在简陋的环境中做研究,那些设备估计还比不上现在一个普通中学实验室的,但他就是凭借着一股信念,不停地钻研。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做个数学题,稍微难一点就想放弃,和钱伟长比起来,我简直就是个小懒虫。
而且啊,他的爱国情怀那真是像火焰一样炽热。
不管国外的条件有多好,他心里想的始终是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向往国外的美好生活,但钱伟长就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国,国家培养了他,他就要回来回报。
这就像一个在外漂泊的孩子,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精彩,都忘不了家里的温暖,一门心思要回家帮忙。
他对教育的贡献也让我特别感动。
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用心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他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就像星星之火,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我就在想,要是我能有这样一位老师,那我估计做梦都会笑醒,肯定能被他的热情和知识所感染,变得超级爱学习。
钱伟长的一生就像一部传奇小说,充满了波折和惊喜。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不管是从文科转理科,还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科研,又或者是始终如一的爱国心,他都是我们学习的超级榜样。
我觉得我看完这个纪录片后,不能只是一时热血沸腾,得把钱伟长的精神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比如说学习上遇到困难不退缩,要像他那样有坚定的决心;还有要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毕竟有国才有家嘛。
钱伟长这个人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永远在我心中闪闪发光,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 钱伟长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
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伟长的国学功底非常扎实。
1931年,18岁的他以中文和历史两门满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钱伟长:‚如果要是考状元,我是要考状元的。
‛1931年9月18日,9·18事变爆发,国难当头。
马上要进入清华历史系学习的钱伟长,得知这个屈辱的消息后。
当天决定:弃文从理,科学救国。
钱伟长:‚蒋介石说的,谁要站起来,不要抵抗,因为人家飞机大炮,我听了以后这个火了,年轻嘛。
所以我下决心,我说我不学这个玩意儿了,我要学飞机大炮。
‛而之前的录取考试中钱伟长数理化加英文的总成绩只有25分,放弃双百的文史转学物理,钱伟长无视个人的风险得失。
钱伟长:‚我这些都没考虑。
我是将来要造坦克。
就是这样的思想。
‛钱伟长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70分,四年后成为8名顺利毕业的学生之一,且成绩优异。
1939年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获得宝贵的去加拿大学习的资格,但是因为搭乘的轮船要在日本横滨逗留三天,钱伟长等留学生拒绝上船。
钱伟长:‚我就不干了,敌国我们不能去,当场就有好多人把护照扔在黄埔江里头了。
‛经过近一年的等待,1940年8月,钱伟长等留学生才搭乘不停靠日本的轮船出发,赴加拿大留学。
赴加拿大50天后就因为一篇论文的发表而成名,两年后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至1945年,钱伟长已经成为了一名国际范围内的知名科学家。
且收入颇丰。
就在钱伟长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传来了国内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此时他选择了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机械系担任教授。
钱伟长:‚我是决心,来回家培养更好的学生。
《钱伟长:矮个子的“科学巨人”》阅读附答案
《钱伟长:矮个子的“科学巨人”》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钱伟长:矮个子的“科学巨人”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2010年7月30日辞世,享年98岁。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
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
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在就读的第二学年,竟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
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跨栏、越野跑样样拿手,还是清华足球队的球星呢。
历史考满分却要学物理钱伟长,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
祖父和父叔辈都是乡村教师。
父亲英年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
钱穆仅上过中等师范学校,靠艰苦奋斗自学成才,毕生著述甚丰。
四叔不仅资助钱伟长完成中等教育,而且经常让其陪读,少年钱伟长跟着四叔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
1931年中学毕业后,钱伟长在一个月内,在上海连考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五个大学的考试。
此时,四叔已到北京大学任教。
他从北平来信,建议侄儿到清华读书。
清华大学根据他的考试成绩——历史与国文成绩最好、历史竟得满分,准备把他分到中文系或历史系去。
然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被列强欺辱的弱势,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走上弃文学理的道路,他决定读物理系。
由于钱伟长物理分数太低,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允。
而历史系主任陈寅恪又到处打听这位历史满分的学生为何不来报到。
陈寅恪找钱穆去商量,吴有训处由顾颉刚出面通融。
吴有训教授被这个学生的诚挚热情打动了,他对钱伟长说:“那好吧,你先在物理系学习一年,如果到了期末考试,你的物理和高等数学的成绩达不到70分的话,再改学文史不晚。
”钱伟长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
他凭着刻苦精神,攻克了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
一个学年下来,他各门功课的成绩均在70以上。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科学泰斗——钱伟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科学泰斗——钱伟长【获奖名片】赤子【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人物介绍】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
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
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
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
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
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
"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其重要贡献有: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
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
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
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
【名人故事】钱伟长-人生的长短
【名人故事】钱伟长-人生的长短中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今年已经92岁,依然担任上海大学校长。
他叫钱伟长。
他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型编码等方面,有过举世瞩目的突出贡献。
20世纪50年代,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那时叫学部委员)。
1935年,钱伟长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当初,他选择物理专业,不是因为专长,而是出于一个年轻学子的爱国之情。
考清华时,钱伟长的国文和历史特别出色,每门都是100分,而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极差,4门课加起来只有25分,其中,外语是0分,物理是5分。
基于这种情况,他顺理成章地选择清华大学中文系。
挑好志愿的第二天,“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钱伟长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救国,于是,他主动要求改学物理,找到理学院的院长叶企荪教授和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结果,他们都建议钱伟长读中文系。
为此,钱伟长缠了吴有训一个星期。
吴有训每天8时上课,他6时30分就等在他的办公室。
由于不堪纠缠,吴有训只得答应了。
不过,他与钱伟长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如果在一年内,钱伟长的数学微积分和物理成绩在70分以下,就将他退回中文系。
钱伟长是一个非常用功的人,除了吃饭、睡觉,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业上。
吴有训有心栽培,经常教他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钱伟长的成绩迅速提高。
第一学期结束时,他的物理及格了;学年结束,数学、物理、化学、外语都达到80多分。
清华本科毕业后,他考取本校物理系研究生。
后来出国留学,1942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
点评:扬长避短是一般的“通则”,可并不意味着从短处进攻,就一定不会成功。
钱伟长就是一个明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简介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简介钱伟长,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钱伟长生平简介钱伟长,是我们常说的三钱之一,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钱伟长在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之后在多个领域内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钱伟长简介,1931年,钱伟长以物理5分、数学和化学总分20,中文和历史两个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改学物理学。
1940年钱伟长到加拿大留学,主学弹性力学。
1941到1942年,钱伟长主要研究雷达波导管内电抗和固支受拉方板的振动,1942年获得多伦多大学的应用数学系博士。
在1942年到1946年期间,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任总工程师,是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学生。
钱伟长从事了火箭弹道、火箭空气动力学设计、气象火箭以及人造卫星轨道、降落伞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奇异摄动理论论文,成为该领域奠基人。
1946年,钱伟长归国,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教授。
1954年到1958年,任我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同时钱伟长成为中国民主同盟多届名誉主席,先后担任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和暨南大学校长。
钱伟长的主要成就在物理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方向,另外在弹性力学、摄动方法和变分原理领域也取得卓越成就。
钱伟长简介里了解到钱伟长对力学贡献很大,是力学奠基者之一。
并且钱伟长对中国教育事业十分关心,为人很谦逊,成为后辈的楷模。
钱伟长最大的贡献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称为是中国的“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他一生精于学术,一心报国,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钱伟长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钱伟长的贡献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他对于我国的力学研究、力学教学、数学应用以及高等教育都有着突出的贡献。
钱伟长(身高不达标,科研成巨人)
钱伟长是我国力学、应用数学、他创建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在波导管、奇异摄动、润滑、环壳等理论建设方面都有辉煌的研究成果,在大电机设计、高能电池、空气动力学、中文信息学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1913姓人家,是五代时期吴越武肃王钱(liú)的后裔。
远祖有浙江迁来定居,曾是巨富之家,生七子,在啸傲上分建几宅,于是,这里便叫做“七房桥”。
钱伟长的祖父是晚清的秀才,一生不得志,只好在贫穷的乡村教私塾,以维持生计。
40岁刚出头,就郁郁而终。
父亲钱声一靠着家学的根底,接下来教私塾。
作为长子,他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上奉老母,下养妻儿,还有几个未成年的弟弟。
钱伟长的母亲王秀珍是一个勤劳节俭的妇女,除操持家务,还养蚕、挑花刺绣、糊火柴盒贴补家用。
幼年的钱伟长很懂事他明白自己的家境如何,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做,看着父母的脸上刻着艰辛劳苦,他就帮着做家务,找生计,田间地头,河沟塘里,到处都有他劳碌的身影和脚印。
他在80岁时回忆起当年乡村的生活往事,无限感慨地说:为了糊口生活,我争着帮助祖母、母亲和婶母采桑养蚕,挑花刺绣,拾田螺,捞螺蛳,捉田鸡,挑金花菜、马兰头、荠菜等田岩边上的各种野菜,放鸭子,摸小鱼小虾,湖边挑灯捉蟹,泥中拾蚌等各种添补家用或助餐的活计。
我幼年就深知生活贫困的艰辛,在进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穿的都是叔父们小时穿旧了并经过母亲改裁以后的旧衣,腰部都是折叠着缝起来的。
随着年龄逐渐放长,时间长了别处都褪了色,腰部就像围了一条深色的腰带。
布鞋布袜都要补了又补,有的补了五六层之多,穿起来很不舒服,夏天干脆赤脚。
尽管如此,小伟长也不忘父亲教诲,一有空就识字、读书、背诵诗词。
他7岁那年上了小学,读了几年,因家里要保证叔父们上学的经费,他只好辍学在家自学。
12岁那年有了转机,父亲受到无锡县县立初级中学的聘请去那儿当了老师,收入也略有增加,就又把他带到县城上学,插班读初中二年级。
但才念了6个月,因父亲病休,他又不得不停学回家。
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阅读答案
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阅读答案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
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
他就是钱伟长。
清华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
“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
”钱伟长回忆说:“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
后来他给了一百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释者是谁。
钱伟长答得分毫不差,又是一个满分。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对理科却十分陌生,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总共考了25分。
所幸靠着文科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考试。
他听从四叔钱穆的建议,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
但是第二天钱伟长就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也改变了一生的走向。
这一天,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九一八”事变,而南京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
“我听了以后就火了,”钱伟长回忆说:“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
所以我下决心,要学飞机大炮。
”起初,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但只能试学一段时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他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学期结束,钱伟长的物理及格了。
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1939年,钱伟长考取了庚子赔款的留英公费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发,船运中断,改派至加拿大。
去加拿大留学,是英国人安排的行程,先让公费生们在上海等着。
当得知所乘船只要经过日本,让他们在横滨逗留3天后再起程时,钱伟长和其他公费生一致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经留日本有损国格,于是他们全体愤然离船,大家一齐把加有日本签证的护照扔到了黄浦江里。
后来,英国人道歉说“不知道你们会有如此强烈的爱国心”。
1940年9月,钱伟长第三次出发,终于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始了艰辛的留学生涯。
三年后,钱伟长来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后来成为冯·卡门的得力助手,成长为引人瞩目的一颗科学新星。
1946年5月,正当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钱伟长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必要的书籍,从洛杉矶返回清华。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主要事迹(5篇)1秘书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主要事迹(5篇)”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主要事迹篇11939年,新婚刚刚三周的钱伟长考取了由中英庚款会组织的第七届留英公费生。
那年9月2日,途经香港赴英时,他搭乘的去英国的客轮被扣作军用,第一次留学夭折了。
那年12月底,中英庚款会第二次通知钱伟长等在上海通过海运转去加拿大留学。
因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和许多英国知名教授,都逃到加拿大去了。
上船后,钱伟长等人发现护照上有日本签证,他和大伙认为不能接受侵略者国家的签证,宁可不留学也要表达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怒。
他和很多人一起把护照扔在黄浦江里,携行李下船登陆,第二次留学也就此夭折。
1940年8月,钱伟长一行人第三次接到通知,他们再度乘船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钱伟长对特意前来送行的四叔钱穆说:“我此次西行,绝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家庭,而是走向一条科学救国的道路。
”在多伦多大学,由于在板壳统一内禀理论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钱伟长得到了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赏识。
1942年,钱伟长被冯·卡门召到身边,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国家喷射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他与当时已是冯·卡门助手的钱学森合作,共同完成了美国第一枚导弹的设计工作。
身在异国他乡,但钱伟长谨记周培源老师的话:“儿不嫌母丑,子不弃家贫。
”他是炎黄子孙,他时刻准备用所学报效祖国。
在得知国内抗战胜利的消息后,钱伟长向导师冯·卡门提出回国请求。
由于他在美国从事的是火箭、导弹技术研究,美国有关方面劝他留下,而且他的恩师冯·卡门始终不肯答应。
无奈,钱伟长便以思念家人和不曾见面的6岁儿子为由,申请回国探亲。
1946年8月6日,这位一心报国的动力学家只随身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书籍,一路辗转,终于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清华园。
并不平坦的报国路没能阻挡炽热的报国情回国后,为了培养更多科学救国的人才,他几乎“承包”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等课程,还担任《清华工程学报》主编,承担审稿工作。
【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钱伟长传读后感
【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钱伟长传读后感据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同志,因病于20__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他一生传奇,年轻求学时弃文从理,只因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 他被后世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晚年,他倡导的学分制、三学期制成为教育改革的里程碑…… 正如钱伟长自己所说:“有人说我是‘万能科学家’。
其实不是万能……我懂得爬在人家肩膀上,我要永远爬在人家肩膀上。
”弃文从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一个诗书家庭。
七岁过后,父亲把他送进了村里的一所学堂,开始了启蒙教育。
小学毕业后,祖母和母亲便劝他到铁路或邮局去做工。
钱伟长虽然渴望升学,但家境贫寒,也就不得不辍学了。
1925年,父亲受到无锡县立初级中学的聘用,薪水略有提高。
钱伟长才得以到无锡求学,不久,又投靠叔父――后来成为著名国学大师的钱穆。
而此时,父亲突然病逝。
接着,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先后夭亡。
这钱伟长极大的打击。
家里更困苦了,他依靠叔父钱穆的接济才得以继续上学。
在18岁那年,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
钱伟长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他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这一天正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而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
纪录片钱伟长观后感
纪录片钱伟长观后感看了钱伟长的纪录片,我这心里就像被点了一把火,那叫一个热血沸腾又感慨万千。
钱伟长这老爷子,那可真是个传奇人物。
他就像游戏里开了挂一样,但这挂可不是什么作弊手段,而是他自己那股子不要命的拼搏劲儿。
你看他,本来是文科的高材生,物理啥的就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基本算是门外汉。
可他呢,一听到国家需要搞物理来造飞机大炮啥的,好家伙,二话不说就转专业。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突然说要去当赛车手,在别人看来简直是疯了,但钱老就这么干了。
他学习的过程,那简直是“拼命三郎”附体。
每天在书堆里泡着,那书都快把他给淹没了。
我就想啊,他那脑袋得是啥构造,怎么就能装得下那么多复杂的物理知识呢?换我,估计看那些公式就跟看天书似的,能直接把我看晕过去。
可钱老硬是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对国家的满腔热血,在物理的道路上一路狂飙。
而且他在研究的道路上也是困难重重啊,就像闯关游戏里的大BOSS一个接一个。
但他从来就没怕过,每一次都能想办法克服。
我感觉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只不过他的战场不是什么高楼大厦之间,而是在实验室、在学术的浩瀚海洋里。
钱伟长的爱国情怀也是特别让我感动的一点。
他做的所有事,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国家。
他心里就想着怎么让咱国家强大起来,不再受别人欺负。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还会为了一点小利益斤斤计较,和钱老比起来,我可真是太渺小了。
他的一生就像是一首激昂的爱国之歌,每一个音符都是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看完纪录片,我就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下去了。
钱老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虽然我可能成不了像他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但我也得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努力奋斗啊。
我要像他一样,有目标,有坚持,要是国家哪天需要我这小老百姓做点啥,我也得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钱伟长这个名字,从此就在我心里扎了根,时刻提醒着我,人要有梦想,更要有为梦想拼搏的勇气和为国家奉献的情怀。
钱伟长(课前三分钟演讲)
带走一个辉煌时代
弃文从理:“我要造飞机大炮”
从小学到初中,钱伟长真正上学不到五年。然 而进入苏州高中后,钱伟长经过3年似痴似醉的努 力,18岁时竟以中文和历史两门学科100分的成绩 考进了清华大学。 就在钱伟长进入历史系学习的第二天,也就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 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当天,钱伟长毅然决定弃文从 理,转学物理。钱伟长在物理系苦读四年,毕业时, 他成为该系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高山仰止:“将来不是要祸国殃民吗?”
钱先生眼里揉不进沙子,是非分明,嫉恶 如仇。 有一次,潘世明所在的研究所发现研究学 生学位论文涉嫌假算。一名研究生毕业后,别 的学生用他提供的程序,无论如何得不到论文 中所述的结果。钱老知道后很生气:“现在就 假算,将来不是要祸国殃民吗?”于是他提议,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应接受组织程序考 核,必须通过试算。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辞: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 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 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 无名无利无悔,2005年7月,上海大学毕业典礼上,93岁高龄 的钱伟长穿着大红的校长服,颤巍巍地出现了, 当时他已需要人搀扶走路,口齿也不再清晰。 但在座的上大学子,却终生难忘钱校长的临别 赠言——“我们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我希 望加两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天下是什么,是老百姓;忧的是什么, 是火箭升不了空,是假冒伪劣产品那么多。孩 子们,你们是否能记在心上?”全场师生无不 为之动容。
赤子丹心:“我是中国人,我要回 去”
1935年,钱伟长考取了庚子赔款的留英公费生,后 因二战突发,船运中断,被改派至加拿大。当得知所乘 船只要在日本横滨逗留3天时,钱伟长认为在抗日战争期 间经留日本有损国格,于是,他和其他公费生愤然离船, 并一起把加有日本签证的护照扔到了黄浦江里。 后来,当钱伟长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却以 探亲为名回国。回国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一个暖 水瓶,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奔波于北京三所大学讲 课,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更从来没有对国家丧失过 信心”。 1974年,钱伟长获得赴美从事研究工作的机会。当 他到美国领事馆填写申请表时,发现最后一栏写着“如 果中国和美国开战,你会为美国效力吗?”钱伟长毅然 填上了“NO”。
钱伟长简介的观后感
钱伟长简介的观后感
看了钱伟长的简介,那可真像是经历了一场超震撼的传奇之旅。
我之前只知道有这么个了不起的人物,但具体的事儿还真不太清楚。
这一看才知道,钱伟长简直就是个全能超人啊!他一开始物理啥的都不咋地,就因为国家需要,一下子就转了专业去搞物理。
这就好比我本来是个篮球菜鸟,突然说为了团队要去打职业棒球一样,那难度可不是一点半点。
可人家钱伟长呢,那股子冲劲和决心就像火箭发射一样,挡都挡不住。
他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搞科研,没有什么高级的设备,全靠自己的大脑和那股子对国家、对科学的热爱。
感觉他的大脑就像一个超级计算机,不停地在运转,破解着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
而且他还不光是自己闷头搞研究,还想着怎么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培养更多的人才。
这就像是一个武林高手,自己功夫厉害还不算,还得带出一帮厉害的徒弟来。
最让我佩服的是他那深厚的爱国情怀。
在那个时候,国外条件多好啊,可他就像一只归巢的大雁,不管多远都要飞回自己的祖国。
他心里就装着一件事:让中国变得强大。
这种情怀在现在这个有时候大家都比较注重个人利益的时代,就像一股清流,把我给冲击得不要不要的。
看完钱伟长的简介,我就觉得自己之前那些小烦恼、小挫折都不算啥了。
人家在那么大的困难面前都能做出那么伟大的成就,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我要是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点小麻烦就退缩,那可真是太丢人了。
钱伟长就像一盏明灯,给我照亮了一条充满热血、奋斗和爱国精神的道路,我也想试着像他一样,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出点能让自己骄傲,也能对社会有点用的事儿。
这感觉就像是被打了一针超级强心剂,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准备大干一场呢!。
中国科学家钱伟长事迹简介5篇1秘书
中国科学家钱伟长事迹简介5篇中国科学家钱伟长事迹简介篇11931年夏天,19岁的钱伟长来到上海参加高考.那时候,升学考试是各个大学自己出题进行的.钱伟长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参加了清华、交通、中央、武汉和浙江五所大学的招生考试,结果同时收到了这五所大学的录取通知.钱伟长的祖父是晚清秀才,终生教书;他的父亲和四叔也都以教书为生.钱伟长从小耳濡目染,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文科成绩一直很好,而理科并不很好,特别是数学和物理.于是他最后选择了清华大学的中文系.可是,就在钱伟长他们刚刚入学的时候, 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日本侵略者在一夜之间占领了我国东北辽阔的土地,铁蹄践踏着我国的国土,人民在硝烟与血泪中挣扎.钱伟长和大多数青年一样,激发了科学救国的热情.在清华大学1931年的106位新生中,要求进物理系的竟有21人.尽管钱伟长数理化三科的成绩总共不到100分,而其他同学的考分都在200分以上,但他还是决定转到物理系. 钱伟长向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教授和物理系系主任吴有训教授提出了改学物理的请求.吴教授说: 我查过你的试卷,你的文学和历史考得很好.特别是历史卷中的那道关于二十四史的题,我听说只有你一人得了满分;而你的英语和数理化的成绩却不大理想,物理尤其差.对你来说,学中文更合适,为什么一定要改学物理呢? 钱伟长激动地说: 对,我原来是喜欢文科的.但是,在上海考试期间,我看到外国人在上海滩横行霸道,无非就是靠着他们的枪炮比我们好,我觉得文学救不了现在的中国,现在国家更迫切需要的是科学技术,是飞机大炮!我的数理化成绩虽然不好,但我有决心赶上去! 钱伟长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了两位教授.吴有训教授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有个条件:一年后数理化成绩必须在70分以上,否则仍然回中文系.同时吴教授还要求他加强体育锻炼,因为物理系功课负担很重,没有强壮的身体,难以应付.钱伟长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中国科学家钱伟长事迹简介篇2那时候,清华大学理科的许多教材是英文原版的,教师们讲课也用英语.第一学期对钱伟长来说是非常艰苦的,除学习正课和做实验外,还要自己补习英语和中学的一些理科知识.他夜以继日地苦读,首先攻下了英语这一关,同时理科成绩也逐步提高,凭着刻苦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年终考试,钱伟长的各科成绩都达到了70分以上.4年后,22岁的钱伟长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接着又考取了清华研究院物理系的研究生,在吴有训教授指导下,从事X光衍射研究.1939年7月,中英文教基金会招考第七届公费留学生,钱伟长从3000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第二年1月,22名青年满怀雄心壮志,告别了家乡亲人,乘船赴加拿大留学. 钱伟长进了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跟随系主任、著名的应用数学家辛格教授从事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学习、研究.仅仅过了50天的时间,钱伟长就与导师合作写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在纪念冯·卡门教授60寿辰的纪念论文集上发表了.论文集上的作者都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和权威教授,如爱因斯坦、铁木申柯等,钱伟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青年竟跻身于国际科学大师之列,引起了冯·卡门教授的注意.1942年,钱伟长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上的一组方程式被国际科学界称之为钱伟长方程 .辛格教授将自己的得意门生推荐给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系主任冯·卡门教授.这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对曾在自己祝寿文集上发表过论文的钱伟长表示热烈欢迎.钱伟长跟随冯·卡门教授作博士后,回来又在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师,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研究工作.钱伟长主要从事弹道计算和各种导弹的空气动力设计.他在初期的人造卫星轨道计算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伦敦遭到德国火箭的威胁,英国首相邱吉尔向美国求助,这件事交到了冯·卡门教授的研究所.钱伟长等人议论,德国火箭是从欧洲西海岸向伦敦发射的,多数火箭落在了伦敦东区,这证明德国火箭采用了最大射程.根据他们的研究理论,钱伟长指出,只要在伦敦市中心造成已多次被击中的假象,以蒙蔽德国,让他们的导弹仍按原定射程攻击,伦敦市中心就可避免火箭造成的巨大实质性破坏.英国按这个建议去做,果然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邱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不胜感激地称赞: 美国青年真厉害! 可他没有想到,当年使伦敦减轻灾难的是中国青年.中国科学家钱伟长事迹简介篇3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7月30日6时许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合集5篇)
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合集5篇)第一篇: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钱伟长,为中国人熟知的科学家,“三钱”中的最后一位,7月30日在上海走完了98岁的一生。
这位爱国学者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犹如一条大江,时而浩荡,时而曲折。
像很多同辈的中国科学家一样,钱伟长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国家的需要,永远是他事业的指南针。
战争的苦难,或者政治厄运,始终没有压倒他。
晚年,他成为了大学校长和热心的教育者。
培养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为民族开拓未来,是他最后岁月里牵挂的主题。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是一代中国学人希冀和奋斗的缩影。
弃文从理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
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
他就是钱伟长。
清华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
“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
”钱伟长回忆说:“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释者是谁。
钱伟长答得分毫不差,又是一个满分。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10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对理科却十分陌生,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总共考了25分。
其中物理只考了5分,英文从没有学过,考0分。
所幸靠着文科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考试。
他听从钱穆的建议,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
谁能料到,第二天钱伟长就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也改变了一生的走向。
这一天,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九一八”事变。
侵略,以中国军队的退让告终。
“我听了以后就火了,”钱伟长回忆说:“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
所以我下决心,要学飞机大炮。
”他想转到物理系,于是几次跑去找系主任吴有训。
这让吴有训为难了——钱伟长的数理化实在糟糕。
禁不住钱伟长的纠缠,吴有训提出先让钱伟长试读一年,如果化学、物理和高数都考过70分,就允许他转系。
科学巨人钱伟长
科学巨人钱伟长作者:李姗珊来源:《学与玩》2010年第10期他是一名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力学之父”,科学界著名的“三钱”之一;也是一名教育家,一手创办了上海大学,曾担任多所大学校长,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身体力行地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2010年7月30日,他走完了光辉的一生,享年98岁。
他就是科学巨人——钱伟长。
为中国而读书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诗书家庭,他的名字是叔叔国学大师钱穆取的,是希望他长大以后能成为一名大学问家。
高中毕业,钱伟长在数理化方面严重“瘸腿”,三科加上英语总分不过25分,却以语文和历史两科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
然而,就在他进入大学不久,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
在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时,钱伟长拍案而起: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于是,钱伟长弃文学理,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永远忠于祖国1935年,钱伟长从清华大学物理系顺利毕业,并考取了吴有训教授门下的研究生。
1940年,钱伟长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
他的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奠定了他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就连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看了都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然而,钱伟长最终放弃了所有的优越条件,选择回到祖国、回到清华大学当了一名清贫的教授,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忠于我的祖国的。
”万能科学家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
同时,他也被誉为中国“应用数学之父”,国际上以钱氏命名的力学、应用数学科研成果有“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方程”和“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
从开始的偏科生,到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也只有“万能科学家”的称呼,才能涵盖他在科学事业上的功绩。
难怪钱伟长自己也曾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桃李满天下钱伟长一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主要事迹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主要事迹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他在力学领域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主要事迹包括:提出“钱伟长定理”,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力学学术组织——力学研究会,被誉为“中国力学之父”。
钱伟长的生平钱伟长于1901年出生在浙江省丽水市。
他在17岁时考入了清华大学,开始在力学领域深耕。
1921年,他赴美攻读力学硕士学位,后获得博士学位。
他在美国期间,曾受到了流体力学家普朗特的影响,并开始从事流体动力学的研究。
1928年,钱伟长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力学系教授,开始了他在国内从事力学研究的生涯。
在此期间,他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逐渐成为国内力学领域的权威。
钱伟长的主要贡献1. 提出“钱伟长定理”钱伟长在力学领域中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钱伟长定理”。
该定理是一个热力学定理,表明了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守恒。
钱伟长在此之前,曾经接触过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些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探索和创新。
最终,他成功地提出了这个著名的定理。
“钱伟长定理”不仅对热力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于工程实践中的节能和环保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力学学术组织——力学研究会1930年,钱伟长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力学学术组织——力学研究会。
该组织旨在推动国内力学学科的发展和研究,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
该组织在创立之初就吸引了众多力学方向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钱伟长创建力学研究会,既为力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内科技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该组织也成为了后来类似学术组织的先行者,影响了中国科教界的发展。
3. 被誉为“中国力学之父”由于钱伟长在力学领域中的杰出成就,他被誉为“中国力学之父”。
他的学术成果和领导力对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和精神也对后来的力学研究人员和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钱伟长因其杰出的成就而得到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钱伟长的著名事迹5篇1秘书
钱伟长的著名事迹5篇钱伟长的著名事迹篇12010年7月30日,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先生与世长辞。
当晚,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一片哀婉,数百名师生自发来到广场,点燃烛光、手持鲜花,举行哀悼仪式,众人潸然泪下。
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道路两旁的树木间拉起了黄丝带,绵延几十米,一旁还拉出了悼念横幅——“钱校长一路走好,来世还做您的学生”。
2010年8月7日,上海龙华殡仪馆里人潮涌动,数千名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各界人士和市民在这里与这位“中国力学之父”挥泪作别。
随着这位老人的驾鹤西去,中国科学界的巨星“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都相继陨落,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绝响。
在央视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一段52字的颁奖辞概括了钱伟长跌宕起伏、艰难曲折,而又无比崇高和伟岸的人生道路。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寒门学子的艰难求学路1913年10月9日,钱伟长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鸿声镇七房桥村的一个贫民家庭中。
鸿声镇位于无锡县的东部,距离无锡县城大约40公里,鸿声一名源自清末富商钱鸿声。
从家谱上循脉,钱伟长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吴越国王钱镠,但此时家境已经没落。
钱伟长的祖父钱承沛是晚清秀才,以教私塾谋生,在村中颇受人们尊重,他牢记“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祖训,先后送两个儿子钱挚、钱穆去读私塾。
可惜的是钱承沛在39岁的盛年,因为贫病交迫而去世。
钱挚和钱穆不得不考入师范学堂,以求早些谋生贴补家用。
,当时军阀混战,虽然父亲和叔父有薪水,但十分微薄,依然难以维持家计。
钱伟长的母亲王秀珍和善而勤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钱伟长从小就争着帮助祖母、母亲和婶母采桑养蚕、挑花刺绣、拾田螺、捞螺蛳、捉田鸡、挑金花菜、马兰头、荠菜等田岸边上的各种野菜,还要做放鸭子,摸小鱼小虾,湖边挑灯捉蟹,泥中拾蚌等各种能贴补家用或助餐的活计。
三钱是哪三位科学家
三钱是哪三位科学家三钱是哪三位科学家“三钱”一般指“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于1956年制定规划了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三钱是哪三位科学家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三钱是哪三位科学家我国的“三钱”指的是钱学森、钱伟长以及钱三强三位科学家。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三强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伟长被誉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最先是我国领导人喊出的称号,后又被我国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
“三钱”是中国科坛的杰出人物,也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大家。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
钱学森个人履历1935年8月,钱学森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
回国前,曾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
1949年中秋节,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钱学森夫妇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边赏月,一边倾诉衷肠。
在这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美好时光,钱学森萌发早日回国报效祖国的念头。
就在钱学森积极筹备回国事宜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国内掀起一股疯狂的反对共逆流。
钱学森涉嫌学院马列主义书记威因鲍姆的案件,美国政府决定取消他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同时指控他是美国共产党员,非法入境。
钱学森一边据理驳斥美国联邦的指控,一边正式申请回国。
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移民局突然勒令他不准离开美国,海关扣留了他的全部行李。
钱学森强烈愤慨1950年9月6日,钱学森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非法拘留,引起中国留学生的强烈愤慨。
钱学森的导师、人称“超音速飞行之父”的冯.卡门教授多方奔波,终于把他保释出来。
然而,美国联邦调查局没有放过对钱学森的迫害,千方百计设置障碍阻止他回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钱伟长,为中国人熟知的科学家,“三钱”中的最后一位,7月30日在上海走完了98岁的一生。
这位爱国学者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犹如一条大江,时而浩荡,时而曲折。
像很多同辈的中国科学家一样,钱伟长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国家的需要,永远是他事业的指南针。
战争的苦难,或者政治厄运,始终没有压倒他。
晚年,他成为了大学校长和热心的教育者。
培养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为民族开拓未来,是他最后岁月里牵挂的主题。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是一代中国学人希冀和奋斗的缩影。
弃文从理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
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
他就是钱伟长。
清华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
“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
”钱伟长回忆说:“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释者是谁。
钱伟长答得分毫不差,又是一个满分。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10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对理科却十分陌生,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总共考了25分。
其中物理只考了5分,英文从没有学过,考0分。
所幸靠着文科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考试。
他听从钱穆的建议,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
谁能料到,第二天钱伟长就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也改变了一生的走向。
这一天,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九一八”事变。
侵略,以中国军队的退让告终。
“我听了以后就火了,”钱伟长回忆说:“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
所以我下决心,要学飞机大炮。
”他想转到物理系,于是几次跑去找系主任吴有训。
这让吴有训为难了——钱伟长的数理化实在糟糕。
禁不住钱伟长的纠缠,吴有训提出先让钱伟长试读一年,如果化学、物理和高数都考过70分,就允许他转系。
那一年,钱伟长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物理和数学上。
但一开始效果很不好,每周课堂测验,他一连七个星期都不及格。
物理系第一学期的课程中,由吴有训亲自讲授普通物理。
他劝钱伟长:不要上课只顾记笔记,重要的是仔细听讲,力求当堂听懂,课后用自己的语言择其关键简明写出。
吴有训知道钱伟长的英文底子薄,特地找来一本中译本物理讲义,便于他查阅。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学期结束,钱伟长的物理及格了。
到学年结束时,他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科目的考试成绩都拿到八十多分,得到了以严格著称的吴有训的认可。
在清华物理系的四年,钱伟长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底子。
当时物理系教授周培源、萨本栋、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五位,每一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
系里经常有研讨会,时有欧美著名学者诸如玻尔、狄拉克、郎之万等人,来访问演讲。
学生们有缘与大师交流,洞悉了物理学最前沿的景观。
在吴有训、叶企孙等老师的鼓励下,钱伟长还选学了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近世数学、化学分析诸学科。
1935年钱伟长本科毕业,毕业论文是与同学合作的《北京大气电的测定》,是年六月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物理学年会上宣读。
这是中国自行测定大气电量的第一批数据,也是钱伟长开始科学研究的开端。
毕业后不久,中央研究院南京物理所招考一名实习研究员,钱伟长前往应考,被所长丁西林录取。
同时他还考取了清华研究院物理系的研究生,导师仍为吴有训教授,主攻X光衍射。
艰难出国“七七事变”的爆发,扰乱了中国科学家的研究事业,也暂时中断了钱伟长的学习。
清华大学迁到了昆明。
为了筹集路费南下,钱伟长在天津教了一年中学物理课。
一年后,钱伟长和四个朋友一起,乘船经香港、越南海防,再从河内经滇越铁路,于1939年初到达昆明西南联大。
刚到西南联大,钱伟长就得到了执教的机会,此时他也遇见了该校中文系四年级女生孔祥瑛。
这年七月,钱伟长参加中英庚款基金会第七届留英公费生考试被录取。
孙祥瑛正巧大学毕业,两人决定结成终身伴侣。
8月1日结婚这天,清华文科方面由朱自清出面,理科方面由吴有训出面,分别担任主婚人和证婚人。
刚结婚的钱伟长准备去读“庚款”的研究生。
1939年9月2日,留英学生22人抵达香港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所有赴英客轮扣作军用,钱伟长等学生的留学计划也被迫延期。
在返回昆明等候通知的时候,钱伟长借到一本《弹性力学的数学理论》,仔细研读后发现当时国际学术界关于弹性板壳理论十分混乱,不仅板、壳分开,而且各种不同形状的板壳有不同的方程。
于是,钱伟长决心寻找一种统一的以三维弹性力学为基础的内禀理论。
苦苦埋首数月,他用高斯坐标张量表达的微分几何来表示变形和应力分,居然获得了前所未闻的统一内禀理论。
3个月后,钱伟长再次出发,准备去加拿大深造——由于战争爆发,许多英国的名教授都逃难到加拿大去了。
在上海英租界接学生们上船后,中英庚款的负责人把护照发给学生,护照上有日本的签证。
钱伟长回忆说:“他倒是好意,说你们过日本的时候啊,息船3天,没事可以到横滨去玩玩。
”但留学生们不愿领情。
“日本占领我国领土,我们受了那么多苦,还签证跑那里干什么?当场有留学生就把护照扔进黄浦江里了,22人全下船了。
结果负责中英庚款的那位英国人自己承认错了。
他说我们不懂得你们中国人的爱国心,你们先回去再说。
”1940年9月,钱伟长第三次出发,终于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始了艰辛的留学生涯。
这也是多伦多大学首批接受中国研究生。
钱伟长跟随的是应用数学系的辛祺教授。
师生第一次见面,辛祺教授就发现自己和钱伟长都在研究“弹性板壳的统一内禀理论”,只是导师宏观,学生微观而已。
尽管当时所得到的结果还不能统一,但深信既是同一实质,必将能统一。
也就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即决定师生分两段写成一篇论文,投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祝贺冯·卡门教授60岁诞辰。
祝寿论文集于1941年夏季刊出,共24篇论文,作者均为“二战”时集聚北美的知名学者,如爱因斯坦、冯·诺伊曼、铁木辛柯、科朗等,钱伟长是唯一的中国青年学子。
这一成绩增加了钱伟长的知名度。
经过一年努力,钱伟长打通了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的通道,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学界新星在留学生涯刚起步的时候,能写出一流的论文,这让钱伟长树立了自信。
同时这位论文集中唯一的青年学生,也引起了冯·卡门教授的注意,两年后,在他的欢迎下,钱伟长来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航空工程系。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钱伟长完成了有关水轮机曲线导叶的实际离角计算和变扭的扭转问题的研究。
1943年6月钱伟长在获得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后,正式参加加州理工大学哥根海姆实验室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
冯·卡门同时也是钱学森、郭永怀和林家翘的导师。
钱伟长和钱学森等人朝夕相处,彼此研讨。
十几年后这些人都成了中国航空事业的栋梁。
钱伟长主要从事弹道计算和各种不同类型飞弹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他通过反复研究和计算,首次提出判明人造卫星在天际运行的轨道由于能量消耗,每绕地球一周将降低多少高度的简便计算方案,以及火箭弹道的微分修正等,在初期的人造卫星轨道计算上做出了贡献。
他还完成了有关于火箭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弹型设计、高空气象火箭研究。
1944年夏,由于钱伟长在航空研究上的成就,他成为美国航空科学学会正式会员,并在得克萨斯州白沙试验场进行下土式火箭发射实验和液体火箭发射实验。
同年秋,他在美国航空工程学会上宣读了《超音速对称锥流的摄动理论》,这是国际上第一篇这方面的论文。
美国应用数学季刊这年分三期连载了钱伟长的博士论文的基本部分。
其中一个重要方程,还被称为“钱伟长方程”。
1943年至1946年期间,钱伟长也参加了火箭现场发射试验工作等。
同时他还在冯·卡门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变扭的扭转和水轮机斜翼片的流动计算,以及超音速的锥流计算等重要研究课题。
钱伟长用一种巧妙的摄动展开法,给出高速空气动力学超音速锥流的渐近解,大大改进冯·卡门和N.B.摩尔给出的线性化近似解。
过去,人们在渐近序列中一般是采用幂级数,钱伟长拓宽了渐近序列的范围,引入了对数函数,这对摄动法是一项重大突破。
50年代之后,这项成果才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1946年,钱伟长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一文。
冯·卡门曾说这是他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弹性力学论文。
这几年,确实是钱伟长的科研多产期。
他成了冯·卡门的得力助手,一颗科学新星。
奠基力学正当钱伟长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选择了回国。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他渴望回国效力。
他如是描述当时心里的矛盾:“我爱国吗?干吗有本事为外国人服务呢?”他多次向冯·卡门提出了回国的要求。
但冯·卡门始终不点头。
钱伟长最后以思念家人和不曾见过面的六岁孩子为由,要求回国探亲。
1946年5月6日,钱伟长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必要的书籍,从洛杉矶乘船回国。
当时他34岁。
1946年8月,钱伟长来到清华大学,眼前的景象让他吃惊。
母校已经四壁皆空,门窗全无,到处都是如山的垃圾。
抗战胜利后,在复校的师生到来之前,国民政府委派官员在此接管了三个月。
“他们把门窗弄下来,拿到市井去卖。
”钱伟长说:“接收大员把学生床和图书馆的书都拿去卖了。
”钱伟长只得自己掏钱,把图书买回来。
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钱伟长几乎承包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工学院的基础课应用力学和材料力学,物理系的理论力学、弹性力学等课程,还担任《清华工程学报》主编等审稿工作。
教学之余,钱伟长继续在润滑理论、圆薄板大挠度理论等领域研究,撰写并发表了8篇有影响的论文。
1949年,钱伟长导出了润滑问题的高阶雷诺型方程,并进一步建立相应的变分表达式,从而使计算工作量大为减少。
他的成果可用于计算润滑轴承问题,计算结果正确可靠。
这是润滑流体动力学一篇经典之作。
1949年3月,从内战中恢复的清华大学成立了校务委员会,由叶企孙任主任,钱伟长为副教务长。
1952年院系调整后,钱伟长被任命为纯工科的清华大学教务长。
1956年钱伟长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仍兼教务长和力学教授。
1951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初,钱伟长就兼任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主任。
钱学森回国后建立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钱伟长又兼任了副所长。
1955年中科院学部成立,钱伟长成了第一批被选聘的学部委员。
“三钱”的称号,也是在这一时期提出来的。
1954年至1956年,钱伟长花大量精力,参与周总理领导的制定自然科学12年规划的工作。
当时钱伟长等人经过讨论,提出了6项内容,即原子弹、导弹、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技术、无线电电子学。
因为前两项作为国防尖端项目,由国家另行安排,因此后四项成为了国家“四大紧急措施”。
规划研讨会上,钱伟长的意见,总能得到钱三强、钱学森两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