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2024年高中老师的化学教学反思总结样本(5篇)

2024年高中老师的化学教学反思总结样本(5篇)

2024年高中老师的化学教学反思总结样本在深入探讨与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下是对教学目标、教学技能及教学方法的反思性陈述:一、关于教学目标的再思考教育工作者应全面贯彻落实知识传授、潜能挖掘与情感态度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需深入透彻,分析要细致入微,以避免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影响其后续学习。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若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概念讲解不详尽,例题训练不充分,学生很容易在后续学习中混淆定义与概念。

应加强学生潜能的培养,避免课堂教学中教师独自讲述,而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创设化学实验情景,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提问,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问题发现者、探讨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教师需科学、系统、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的培养,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二、关于教学技能的思考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简洁。

物理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教师的讲解应准确无误,推导流畅,语言表达清晰,富有感染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板书应精练、书写工整,有助于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结构、重点。

新教师应注意板书的大小、清晰度,以及版面的合理布局,避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

教师应熟练掌握教具和实验仪器的使用,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课后进行个性化辅导。

避免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应加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全面参与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学习过程。

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如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心得体会(3篇)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心得体会(3篇)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心得体会(3篇)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2x版心得体会篇一:1、做好高中化学课堂实验演示化学实验是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动脑、动手,才能学好化学,而实验本身也具有生动、形象、真实的特点。

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要做好实验演示,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谓实验演示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实验演示,以展现物质的性质,并要求同学们认真的观察[2]。

做好实验演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实验演示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一下几点:1.1注重演示方法一个成功的实验演示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选择演示的实验时,要注重演示的方法,满足突出重点,符合直观、安全、可靠、简单的要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首先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方法、过程、结果等;其次要设计好整个实验的演示过程,并对于突发情况做好准备工作。

1.2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能积极的思考问题,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对实验的步骤、方法、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还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到课堂实验的研究对象上。

在实验结束之后,还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目的、过程、内容进行分析,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思路进行思考,从中找到启迪。

例如:进行“氨的性质”的实验演示时,首先明确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即氨的喷泉实验和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之间的反应。

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当中进行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为什么氨会形成喷泉,说明氨有什么性质?CO2等也能形成喷泉吗?二是氨溶解于水仅是溶解过程吗?为什么喷泉呈现出红色?那么CO2是否能喷出白色的喷泉?三是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为什么会发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浓氨水和浓盐酸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那么,浓氨水和浓硫酸之间会发生这种现象吗?通过提出以上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的同时结合教材积极地思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堂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这就要求广大的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改变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习正确的价值观。

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从传递者转变成为知识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观察、回顾、诊断与自我监控等方式来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

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反思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一、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观念的反思要改革教学方法,第一步必须改革的是教学思想。

过去旧的传统化学教学,仅仅知识关心学生知识的接受以及技能的训练,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就是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满堂灌。

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

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

《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同时要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反思1.化学课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2.做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

3.化学课的听评课活动。

听评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

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动, 评价 的 侧重 点 更趋 向于 教 师怎 样有 效地 引导 学 生 , 促进 学 生 学 习 , 求建立 发展 性教 师评 价体 系 。 要 二是学 习方 式变化 。 学生 由 原来忠 实 的听众 变为主 动参 与 、 乐于 探究 、 流合作 者。 是课 程 交 三 资源 由学校 、 书本 扩大 到社会 、 实践 活动 。四是 关注 学生 的范 围变 化。 去重 知识 、 能 力、 过 轻 丢情 感态 度 、 只看分 数 , 在要 求关注 学 现
方 法基本是 “ 满堂 灌”灌知 识 , 方法 , , 灌 少有师 生互动 , 更谈 不上激
活体 悟 、 迪智慧 、 启 开掘潜 能 , 我们 不得不 反思 。 样的教 学方 式是 这
否符 合现代 教育思 想? “ 新课 标 ” 告诉我们 , 在教 学活动 中 。 师应 教 成 为组织 者 、 引导者 、 进者 和参 与者 , 师 的教学 方式 应灵 活多 促 教 样 , 学是 师生交往 、 同发展 的 互动过程 。但在 实际教 学过 程中 教 共 还有不 尽如人 意之 处 : 其一 是不清 楚 自己应 扮演什 么 角色 , 比如高 中化 学 “ 工业合 成氨 ” 节 , 应 由教 师 引导 学 生根 据前 面所 学过 一 本 的平衡 理论知 识去 自学 、 讨论 合成 氨的适 宜条件 , 有的教 师也 可能 担心学 生理解 不 了, 是用大 量的 时间去讲 授 。 还 硬是 把 自 己对 知识
关键 词 : 新课 标 准; 学反 思 ; 教 理念 ; 过程 ; 方式 ; 实验方 法 教 学反思也 称为 “ 思性教 学” 是 指教 师在 教学 实践 中 , 判 反 , 批
试 情 况 的分 析 以及与 学 生座 谈等 形 式 对教 学 进行 完 整 的整 合思 考; 当然还 有 时间跨度 更长 的一个学年 , 甚至 于一届教 学 的宏观 反

对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

对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

自学能力 的养成不可 能一蹴 而就 , 并且在 教学 中学生不 合作 、
不理会 , 启而不发 是常有之 事。学 生是可持续 发展的人 , 教学 的着 力点应放 在实现 学习主体 各方面 素质的主动 、 生动 、 面 、 谐 、 全 和 充
分的发展 上 , 奠定学生终 身学 习、 要 终身发展 的基础 。创新力 的开
起来。 要让 学生动 起来。
2优化 学生 ) 各不相 同 . 他们 的学情各 不一样 . 这 都给教学带 来难处 。 在新 形式下 如何“ ”我感觉教 师首 先要做 教 ,
好教 学反思 . 我想就这一 问题谈 谈个人 的看法。 我 认 为教 学反思不仅 仅是课 后反思 , 包括 在课 前 反思 , 学 还 教 过 程中反思 , 而且要注 意他人 的反思 , 互交流 反思 内容 。 走进 新 相 《 课 程》 一书对 反思是这样 说的 : 思是教 师以 自己的职业 活动 为思 反
我认为学 生也 很有必 要掌握 这部分知识 ,也就是 说教学 中有必 要 下工夫让 学生掌握 它。 材 中有 关“ 教 气体摩 尔体积 ” 的内容是 在“ 科 学 视野 ” 中出现的 。 生需要掌 握吗?我 们打开江 苏教育 出版社 的 学 《 学 1 , 第二单 元 的“ 质 的聚 集状 态” 化 》在 物 一节 中有 讲解 。 介 并
讨论 、 多尝试 ; 学生在 尝试中产 生激情的; 动。 让 中
3 发展 自学能 力 .
如人教 版《 学 1“ 学计 量在 实验 中的 应 用” 节 的第一 部分 : 化 》化 一 “ 物质 的量 的单位—— 摩 尔”教材 内容虽然简化 了“ , 阿伏 加德 罗常
数” 的概念 , 有出现 物质 的量 与微粒 数 、 没 物质 的量 与物质 质量 的 计 算例题 与练 习, 在“ 但 学与 问” 出现 了相 关的问题( 算 )并且 中 计 .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一化学教学反思戴南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能力为主要特征的高中新课实验正式在我们省拉开了序幕。

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化学课,笔者把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

1授课内容的选择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两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

选修模块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

在新的知识体系里,必修模块具有化学基础知识普及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延伸不深入的特点,很多知识的拓展留给选修模块来完成。

如:苏教版必修本第一册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其延伸内容出现在选修教材《实验化学》。

面对化学知识模块的重新划分,刚接触新课程的我们,往往不能正视新的知识体系,总想增加一些教材拓展内容,造成了授课课时紧张,授课节奏加快。

致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识,从而不能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为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应认真学习动态的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的理论与目标。

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前、后教学内容的联系,思考可以把教材分解为哪些部分和阶段,重点、难点是什么,各部分与阶段怎样联系与过渡,各部分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反应和学习困难,哪些内容可以设计搭建出适合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平台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灵活选择授课内容,从容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2对学生的调查与分析对学生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知识技能基础和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习惯和一般特点,如感知特点、思维和认知风格、表象和记忆特点等。

还要了解学生的态度特点、情感特点以及情感发展水平、情感需求、性格心理特点等非认知特点。

经过初中新课程洗礼的高一年新生,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自我表现欲望高。

然而,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知识要求层次较低,很多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对有些学科知识只是似曾相识,但表达不清或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化学俗语、化学方程式模糊不清,一知半解。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守 旧。 ( ) 学 方 法 的 反 趣 、 展 潜 能 , 倡 教 学 方 式 的 多 样 化 , 力 培 养 学 针 发 提 努 生 的合作精 神和创 新意识 。教师需要 明晰 自己对新课 程理念 的认识, 并且尝试描述 自身的教学行为 。教师 自身 的教 育理 念与行为往往是教 师反思 的一个盲 点, 在对 自己的教学进行 反思 的时候, 教师往往更 多地
面进行教学反思 : ( ) 学 观 念 的 反 思 一 教 教学方法 的改革 , 先是教学思想 的改革 。传 统的化学课 堂教学 首 只关注知识 的接受和技 能的训练 , 在仍有许多 学校强调学 生的任务 现 就是要 消化 、 理解教 师讲 授的 内容 , 学生 当作灌 输的对象 、 把 外部刺激 的接受器 , 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 现象 都只是教师的 口述 , 而不给他们 亲 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 的机会 。这 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 养成

学, 找 自己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 理论 的支持 与指导下形 成 自己独 寻 并在 特 的见解与 观点, 以此来 解决教学 中存在的 困惑 , 形成解决 问题的有效 办法 。其次 , 化学教学 反思具有 发展性, 即能使 教师得到发展 。反思是 种 手段, 目的是促使 化学教 师寻找问题 、 考问题 、 决问题, 其 思 解 并在 其 中得 到提升与 发展 。教 学反思 的真谛应 该是教 师敢于怀 疑 自己, 敢 于善 于挑 自己的刺, 于正视 自己在教学 中存在 的 问题, 反思突破 敢 通过 自我 、 破 自我 封 闭, 突 不断地 超越 自我, 不断 地 向高 层次 、 高境界 迈进 。 三是 化学 教学反 思具有批 判性, 即能用批 判的眼光 去反思 自己的教 学 活动 。 当某 一教学 活动告一段 落后, 在一定 的理念指导 下, 能用不满 的 心态, 对教 学进行冷静 的思考 、 分析, 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 中存在 的问 题, 者对有 效 的经验进行 理性 的总结与提 升 。当教 学反思 具有很强 或 的批判 性时, 我们的反思 才深刻 。四是具有互 动性, 与学 两方面相 即教 辅相成 , 仅仅有 教的反思 或学 的反 思是远远不够 的, 教与学 的反思是相 互联 系 、 为补充 的。化学教 师的反思应建立 在学生学 习化学 的基 础 互 上, 据学 生的接受 程度来 调整 自己 的教 学计划等 。学生在 反思 的过 根 程 中, 与教师和 同学 的合作 、 动, 通过 互 能加深对化学知识 的理解 。教 师 需要 反思 的不仅仅 是完 成化学教 学任务, 而是如何更 好地完 成化学 教 学任 务 。反 思不是 白费力气, 而是明确指 向于化学教学 问题的解决, 能 够想 出一 个问题 的多种解 决之 道, 并尝试 不同解 决方 式 的结 果 。五是 具有 自主性, 即用 自主 、 自觉的态度去反思 。教学反思对 教师 而言, 是一 种 高度 自觉 和 自主的 自我研修 行为, 是一 种积极 的精神 活动, 是一种 高 层 次 的工作 方式 。教 学反 思是教 师 职业 的内需, 不仅 是外来 任务 。 而 教 学反思所具 有的 内在 品质, 定着化学教师 的教 学反思必须 自 决 觉地 、 自主地 进行 才有收获, 靠外力作用 、 被动 的反思是达不到反思 目的的。 高 中化 学课程标 准强调 以下几个方 面: 提高学 生的化学科 学素养, 为学生终身 发展 、 应对 现代 社会和未来发 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 自然 领略 界的奇 妙与和谐, 持好奇心 与求知欲, 保 勇于探究 与 日常生活有关 的化 学问题 ; 注化学与其他 学科 的联系, 关 促进学 生 自主学 习, 生积 极参 让学 与, 乐于探究 , 于实践 , 勇 勤于思考, 提高学生 的 自主学 习能力 和综合实践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重要 组成 部分 。实验做 为一 种探究 活动 , 是有效实施 中学化学教 学 目标的重要 而必要 的前提条件 , 对学生 的科学素养 的培养有着 重要 的不可替 代的地位 和作 用。新课 程标 准中强调 , 注重学生 的
动手能力 、 探究能力 , 以前的实验教学过程 中以老师为主要对象 , 对学生进行实验的演示 , 学生更多 的是观摩而非参与 , 往往是“ 观 众” 的角色 。而在 于新课 程改革之 后 , 实 验教学 的重心变到学生 身上 , 以学生动手 、 动脑 为主。在 实验的安排上面 , 以验证性实验
自己先去探讨 预习过程 中的问题 , 然后 组 内学生之 间互相解答 , 最后 由教师进行 系统 的讲解 , 通过这一 方法 , 学生 自己既掌 握了 知识 , 也有利于对知识 的理解加深 。教 师的教学理念 的改变 , 不 仅是 教学 方法 的改 变 , 同时也是教学方式 、 教学思想 的转变 , 这样 的改变 , 使得高 中的化学课程变得通 俗易懂 , 易于让学生掌 握并 能激 发并 维持 学生对课 程的兴趣 。
DO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4 . 0 5 . 0 3 3
教学 反思是指教 师对教育教 学实践 的再认识 、 再 思考 , 并 以 此来 总结经验教训 , 进一 步提高教育教 学水平 , 教学反思有纵 向 反思 、 横 向反思 、 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 , 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 法、 比较 法 、 总结 法 、 对话 法 、 录相法 、 档 案袋法等 , 结合新课 程标 准, 对于高 中化学教学来说 , 笔者认为反思应该包括 以下几点 。 1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 中要求 , 改变 以往 的教 学方式 , 将 传统 的知识灌 输 转变 为知识技 能 ( 理论 能力 ) 的培 养 , 学生之 间要进 行 自主学 习、 合作 学习 、 探究学 习、 反思学 习 , 是学生在 接受知识 的过 程中 进一 步得 到情感 、 态度和价值观 的培养 , 从 而达 到培养 “ 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2 观 摩公 开 课 、
三 、 学过 程 的反 思 教
1 化 学 实验 的反 思 、
化 学 是 一 门 以 实验 为基 础 的科 学 , 实验 教 学 未必 要 按 部 就 班 , 如 在 做 浓 度 对 化 学 反 应 速 率 的 影 响 时 , 者 见 有 教 师 例 笔 作 如 下 改进 ,在 两 支 试 管 中 分 别加 入 相 同体 积 的 浓 I I 稀 - 和 I C
的 能 力 ; 助 于 充 分 激 发 教 师 的 教 学 积 极 性和 创 造性 , 强 对 有 增
制难度 ,提高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 ,课堂上使用的学案相 当
好 , 括 学 习 目标 、 包 已有 知 识 、 问题 探 究 、 外 习题 等 小 模 块 。 课 当然 最 配 套 的是 教 师 自 己精 心 设 计 的 习题 或 试 卷 ,题 量 不 要 太 多 , 目要精 选 , 题 紧扣 教 材 , 合 学 生 实际 , 切 兼顾 学 生 差 距 。
以及 常 用的 教 学 反 思 的 方 法 。
【 关键 词】教学反思 化 学教 学 观念
对 于 化 学 教 师而 言 ,进 行 教 学 反 思 有 助 于 教 师建 立 科 学 的 、 现代 的 教学 理 念 ,并 将 自己 新 的理 念 自觉 转 化 为教 学 行
动: 有助 于提高教 师 自我教育 意识 , 强 自我指导 、 增 自我批评
常地、反复地进行反思 ,要求教师选择 多种教研 方法进行反
思 。 教学 反 思 的 基 本 方法 , 者 试 做 些 初 步探 讨 : 笔 1 教学 后 记 反 思 法 、
教 师应 依 据 教 师职 责和 新课 改 的 要求 ,坚 持 对 自己 的 教 育 教 学进 行 回顾 与 思 考 、 反省 与 检 点 , 并通 过 文 字 形 式 把 它 记 录 下来 。对 每 堂课 的整 个过 程 回忆 再 现 , 所 得 , 扬 长 处 , 思 发 发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应加强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应加强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应加强反思高中化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的课堂教学可能会出现各种变化,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未曾预设的情况,作为一线教师应加强“教学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

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因此,“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结合本人在实践教学中的体验,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

一、为什么要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新课标”明确规定教师要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我在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如在《钠》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按学习小组制定探究设计内容,课堂教学中也安排按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分析的环节,让学生总结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既预测又体验,既观察又思考,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和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人,它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被发现和发展。

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学是支持建构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的过程。

我们从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中得到启示:既然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制定,那么任何人都是依托自身的经验去建构知识,这一理论迁移到教师的专业学习中,无论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都是建立在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之上。

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也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

如果我们从元认知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而反思性教学就是对自我教学的反思评价,这和元认知理论是相吻合的。

开篇我就提到课堂变化很大,教师必须有应变能力,这也要靠教师自己的经验(经验的重要性)。

新课程下我对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我对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的化 学 教 学 转化 为化 学 教 育 ,虽 然 只是 变 换 了一 个 词 语 ,但 是 意义 却 发 生 了 本质 变 化 , 由单纯 的课 堂 教 学变 成 了要 发 展学 生 能 力 ,提高 学生 素 质 更 广 阔更 深 刻 的含 义 上 来 了。 要 求 老 师要 面 向 全体 学生 ,使 每 个 学生 认 识 与 人类 生 活 息 息相 关 的 的化

应 该 是导 演 与 演 员 的关 系 ,这 就 是 人 们 常 说的 “ 师 为 主 导 ,学 生 为 主体 ” 的 教 学 教 模 式 。教 师 不 能 像 以往 那 样 只 重视 知 识 的 传授 。 应该 在 老 师 的积 极 引 导下 提 高 课 堂 效率 ,那么 要 求 教 师在 教 学 过程 中应 具 有 启发 性 、 针对 性 。对 基 础 知 识 的分 析 讲 解 定 要细腻 、 彻 , 透 例题 训练 一定 要到位 、
已经成 为生 命科 学 、 料科 学 、 境科 学 、 材 环 能 源 科 学 、信 息 科 学 等领 域 的 重 要 基 础 , 它 在解 决 人 类社 会 发 展 过程 中面 临 的 有关 问 题 ,提 高 人类 生 活 质 量 ,促 使 人 与 自然 和 谐相 处 等 方 面 发挥 着 重 要作 用 。 作 为一 名 二十 一世 纪 的 中学 化 学教 师 ,为适 应 2 l 世 纪科 学技 术 和 社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需 要 , 如 何培 养符 合 时 代要 求 的 高 素 质人 才 呢 ? 需 要我 们 教 师 在 观 念上 做 以 下转 变 。 必 须 认 真 学 习领 会 新 课程 的培 养 目标 ,改 变 自 己 传统 教学 方 法 ,不 断 反 思 自己的 课 堂 教 学 ,不 断 加 强 学 习提 高 自己 素 质 ,才 能 成 为 一个 合格 的化 学老师 。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摘要:本文阐明了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反思;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教学相长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80-01我们各教研组在一起开教研会,谈论最多的大概还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难教”。

一是教学时间少,二是知识点难把握。

可是,教师毕竟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在教学效果好坏上教师毕竟起着主导作用。

那么,在新形式下如何“教”,教师首先该如何做好教学反思,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前反思:明确教学目标,左右相关教材,制定教学策略1.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确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人教版《化学.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材内容虽然简化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学与问”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计算),并且我认为学生也很有必要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中有必要下工夫去让学生掌握它。

教材中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是在“科学视野”中出现的,学生需要掌握吗?我们打开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化学.1》,在第二单元的“物质的聚集状态”一节中有讲解,并介绍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那么这部分知识我们能不让学生掌握吗?因此“我们研究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将它放在整个课程教学的体系中,来合理制定这一节课知识点的落实与拓展计划,综合拟定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任务(目标)”。

我们必须查阅相关教材(各种版本),综合拟定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研究学生,制定发展目标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主动想做的事,就会越做越有兴趣,就会越做越好。

兴趣是学习的原始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及建议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及建议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及建议一、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内容安排松散累赘。

新课程倡导淡化学科,强化自然生成,强调知识的应用。

因此,在新课程模块教材中不再出现原人教版教材中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等化学学习逻辑知识体系,而是通过知识的不断“呈现”让学生慢慢地体会。

这样的安排虽有其合理性,但势必造成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偏见。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产生“化学知识只要记住即可,没有规律可循”等错误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点的处理常常只能点到为止,轻轻带过,模块教材内容偏重“广度”,既无法帮助学生“知其所以然”,又构不成科学体系。

这样的安排显然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2.实验教学明显弱化。

新课标教材中各化学学科模块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而教学时间却只有短短的36课时。

这样的现状往往使学校和教师“理所当然”地缩减相对不够刚性的学生实验时间和空间。

而对于一个以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学习模块——“实验化学”,学校和教师只能“望洋兴叹”,因为既难以很好地保证相关课题实验所必需的仪器和药品,更无法满足一个学期内组织所有平行班同时进实验室的要求。

这样就造成了师生对实验教学“过犹不及、敬而远之”的心态。

3.教学资源浪费严重。

虽然高中新课程各化学学科模块是平行设置、互相独立的,但事实上却存在较多的不合理设置及资源浪费现象。

由于教学要求和课时等方面的限制,对一些内容的教学活动最多只能停留在初步了解阶段,而学生再次深入接触相关教学内容是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中。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间隔,学生对相关概念及原理的认识只能从头开始,且不同模块对一些概念的阐述的不一致常常令师生无所适从。

因此,每一次学习都似乎不够透彻,同时又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

二、化学教学的改进和优化建议1.增强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情感因素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
变得动态化 , 有利于学生的学 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 学法
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 ,对 自己教 学中存在 的问题 进行 回
顾, 根据教学标准要求不 断检 验 自己 , 追求 的是教 学全过程 的
在教学 过程 中 , 教 师要审视 和反思学 法指导 , 让 学生 “ 会 学” 。 俗话说 : “ 授之以鱼 , 不如授 之以渔 。” 教会学生 如何学 习,
进行分析 、 探讨 。再次是“ 借鉴他 人意见法 ” 。它山之石 , 可以攻
玉。 教师之 间应该多交流 , 找 出彼此理念上 、 解析手段 和方法上 的差异 , 从而提升 自己的教学水平 。

程 中的教学重点要从 注重知识 的传授转变为 注重学生能力 的 培养以及注重学生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的形成。 因而在教学过程 中, 教 师要 教会学 生 自主学 习 、 合 作学 习 、 探 究学 习等学 习方 式, 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 、 方法和情感体验。 而教师教学 理念 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 的关键 , 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践的
【 4 】 罗兴海. 教 学的反恩与探 究【 M】 . 西 宁: 青 海民族 出版社 , 2 0 0 8

8 6・
社 , 2 0 0 5 .
现方式上跨 出了很大一步 , 不再是 以陈述 知识 为主 , 而是增加 了功能强大的多样化栏 目, 让学生获得 了对知 识的体验 , 培养
了学生 的探究能力。
三、 教 学 方 法
[ 2 】 聂星垣 , 刘毅 , 万练 勋. 贵 州省课程 改革教 育论文精选 【 M] . 贵
也对化 学教师的教 学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 本文从 高 中化 学的教 学理 念、 教材 、 教学方法和 学法四方面进行 了反思。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
或 学习 ) ,在 学 习过 程 中 培 养 创 新 意 识 、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 学 生 逐 步 学 习、 会 和 让 领 应 用 知 识 , 励 学 生 在 观 点 、 解 、 法 鼓 见 方 上 有 所 创 新 ;让 学 生 变 换 不 同 的 角 度 去
最佳 时机 。课前备课 了、 准备 了 , 课前 想
好 了你 要 问 学 生 的 问 题 , 学 生 却 “ 但 一 问三不知 ” ,这 说 明你 的 设 计 不 符 合 学 生 的现有 知识水平 , 就得 改 , 得 变。 你 就 我 们 可 以 反 思 是 否 站 在 学 生 的 角 度 思 考 问 题 , 否 把 自 己 当成 学 生 在 处 理 问 是 题 。 我 在 教 学 中 实 践 “ 设 情 境 — — 启 创 发 引 导— — 自我 实 践 — — 讨 论 深 化 — — 归纳总结 ”的情境 导学式 教学 模式 , 旨 在 为 学 生 创 设 一 个 个 问题 情 境 , 学 生 让 沿着一级 级的情境 台阶 去养成 “ 问题 意
3发展 自学 能 力 。 . 自学 能 力 的 养 成 不 可 能 一 蹴 而 就 , 并 且 在 教 学 中学 生 不 合 作 、 理 会 、 而 不 启
为 ,以及 由 此所 产 生 的 结 果 进 行 审视 和 分 析 的 过 程 。教 学反 思 被 认 为 是 “ 师 专 教
业 发 展 和 自我成 长 的核 心 因素 ” 。
新 课 标 把 发 展 学 生 的 素 质 放 在 首 要 位 置 , 来 的是 教 育 教 学 的 新气 息 , 时 带 同
48
IoX E N UI A U WE C
论新课标下 高 中化学 的教 学反 思
江苏省溧 水 高级 中学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与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与反思
3 转 变行 为 是 关键 . 、
有 人 说 , 改 成 功 的关 键 在 教 师 。这 是 因为 教 师 是课 程 改 课 革 的 主力 军 , 有 教 师 的 教学 观念 和教 学 行 为 发 生 转 变 , 有 只 才 学 牛 的地 位 和 行 为 的转 变 课 堂 只 有 教 师 讲 、 生 听 , 师 学 教 做 、 生 看 , 生 学 习 的 主 动性 就 得 不 到 发 展 。教 师要 逐 步 培 学 学 养 学 生 的独 立性 、 自主 性 、 造 性 , 学 生达 到知 、 、 、 的 创 使 情 意 行 统一。

新 课 标 下 高 中 化 学 的 课 堂 教 学 与 反பைடு நூலகம்思
郭 立 国
( 皇 岛市 山海 关 第 一 中学 , 秦 河北 秦 皇 岛 摘 要 :课 堂 是 学 科 教 学 的 主 阵 地 , 何 组 织 好 高 中 如 化 学 新 课 程 课 堂教 学 . 文 作 者 结 合 教 学 实践 , 此 进 行 了 本 对

转 变教 育 思 想 、 更新 教学 理 念 。
2重 视 设 计 是 基 础 .
“ 实验 为 基 础 ” 化学 学 科 的基 本 特 征 。化 学 实 验是 化 以 是 学 学 科 发 展 的最 现实 、 生 动 、 有 效 的载 体 , 是 进 行 科学 探 最 最 “ 究 的 主要 方 式 , 的功 能 是 其 他 教 学 手 段 无 法替 代 的 ” 它 。所 以 化 学 新 课 程 把 化 学 实 验作 为化 学 探 究 学 习的 重 要 手 段 ,要求 教 帅不 仅 要 } 学 生 动 手 实 验 .而且 要 让 学 生 学 会 设 计 简单 的 f : 实 验 方 案 , 实验 中 收 集 证 据 , 证 假 设 , 问 题 获 得 解 决 或 从 验 使 取 得 探 究 的 结 果 二、 新课 标 下 高 中 化 学 的课 堂 教 学 与 反思 教 学 反 思 被 认 为 是 “ 师 专业 发展 和 自我 成 长 的 核 心 因 教 素” 。我 认 为 教学 反 思 不 仅 仅 是 课 后 反 思 . 包 括 课 前 反 思 和 还 教 学过 程 巾反 思 , 而且 教 师 要 注 意 他 人 的 反 思 , 互 交 流 反 思 相 内 容 1 前 反 思 : 究教 材 . 定 教 学 目标 , 究教 学方 法 _ 课 研 确 研 课 前 反 思 很 重 要 . 起 到 事半 功 倍 的 效 果 。 前反 思 主 要 能 课 是 反思 过去 的得 和 失 我 们 总感 觉 新 教 材 内 容不 多 , 有 说 不 却 完 的 话题 , 人 教 版 《 学 .》 化 学 计 量 在 实 验 巾 的 应 用 ” 如 化 1“ 一 节 的第 一 部 分 : 物 质 的量 的单 位— — 摩 尔 ” 教材 内容 虽 然 简 “ , 化 了 “ 伏 加德 罗 常数 ” 概 念 , 有 出现 物 质 的 量 与 微粒 数 、 阿 的 没 物 质 的 量 与 物 质 质 量 的 汁算 例 题 与 练 习 , 在 “ 与 问 ” 出 但 学 中 现 了相 关 的 问题 ( 算 ) 并 且 学 生 也 很 有 必 要 掌 握 这 部 分 知 计 . 识 . 就 是 说 教 师有 必 要 下 功 夫 让 学生 掌 握 它 。 也 2教 学 中反 思 : 重 学 生反 馈 , 制 教 学 进 程 , 化 师 生 . 注 控 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反思

230 ) 2 7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 次 , 重 点 、 点 要 把 握 准 确 。 教 学 重 点 、 点 正 确 与 对 难 难 决 定 着 教 学 过 程 的意 义 。 若 不 正 确 , 学 过 程 就 失 去 了 意 教 义 ; 不 明 确 , 学 过 程 就 失 去 了方 向 。在 化 学 教 学 活 动 开 始 若 教 之前 , 首先 要 明 确 教 学 活 动 的方 向 和 结 果 . 所 要 达 到 的质 量 即 标 准 。 此 教 学 目标 重 点 难 点 是 教 学 活 动 的 依 据 。 教 学活 动 因 是 中所 采 取 的教 学 方 式 方 法 的 依 据 ,也 是 教学 活 动 的 中心 和 方 向 。 存教 学 目标 中 一 节 课 的教 学 重 点 、难 点 如 果 已经 非 常 明 确 , 具 体 落 实 到 课 堂 教 学 中 , 往 出现 对 重 点 的 知 识 没 有 重 但 往 点 地 讲 , 是 误 将 仅 仅 是 “ 点 ” 知 识 当成 了“ 点 ” 。 种 或 难 的 重 讲 这 失衡 直接 导致 教学 效 率 和学 生 的 学 习 效 率 的 下 降 。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高 中 化 学 课 堂 教 反 思 学
毕长 明
( 阳县 致 远 中学 , 苏 泗 阳 泗 江 新 课 程 改 革 的具 体 目标 之 ~ 就 是 改 变 学 生 的学 习 方 式 , 强 调 让学 生 学 会 学 习 , 教 会 学 生 学 会 学 习 ” 已成 为 我 国基 础 “ 教 育 改 革 具 有 时 代 特 征 的教 育 理念 之 一 。在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的 反 思 意 识 和 反 思 能 力 , 教 会学 生 学 会 学 习 的 有效 形 式 作 是 为 教 学 过 程 中起 主 导 作 用 的 教 师 在 教 会 学 生 学 习 反 思 的 同 时 , 须 对 自己 的教 学 环 节 进 行 反 思 。 必 对 教 学 目标 的反 思 首先 , 识 、 力 、 意 二类 教 学 目标 的全 面落 实 。 知 能 情 三 对学 生 能 力 的训 练 意 识 要 加 强 , 了 增 加 课 堂 容 量 , 师 往 往 注重 自 为 教 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 , 留给 学 生 思 考 的 时 间 太 少 , 学 生 的 思 维 能 力 没 有 得 到 有 效 的 引导 训 练 ,导 致 学 生 分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 题 能 力 下 降 : 有 一 个 就 是 要 善 于创 设 化 学 情 境 , 还 做 好 各 种 演示 实 验 和 学 生 分组 实 验 , 挥 想 象 的空 间 。 果 仅 仅 发 如 局 限 与 对 化 学 概 念 和 原 理 的生 硬 讲 解 ,一 方 面 让 学 生 感 觉 到 化 学 离 生 活 很 远 , 一 方 面 导 致 学 生 对 化 学 学 习 能 力 的 下 降 另 课 堂 上要 给学 生刨 设 暴 露 思 维 过 程 的情 境 , 他 们 大 胆 地 想 、 使 充分地问 、 多方 位 地 交 流 。 师要 在 教学 活 动 中从 一个 知识 的 教 传 播 者 自觉转 变 为 与 学 生 一 起 发 现 问题 、 讨 问题 、 决 问题 探 解 的组 织 者 、 导 者 、 作 者 。 所 以教 师 要 科 学 地 、 引 合 系统 地 、 理 合 地 组 织 化 学 教 学 , 确 认 识 学 生 的 知 识 基 础 和 能 力 层 次 . 用 正 采 良好 的教 学 方 法 , 视 学 生 的观 察 、 验 、 维 等 实 践 活 动 , 重 实 思 实 现 知 识 与技 能 、 程 和 方 法 、 感 态 度 与价 值 观 的 三 维 一 体 的 过 情 课 堂 教学 。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教 学反 思 也 称 为 “ 思 性 教 学 ” 是 指 教 师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 反 ,
常 期 以来 教 学 内容 的 安 排 多 以知 识 的 逻 辑 为 主 线 , 视 忽 了教 育 的 逻 辑 和 接 受 逻 辑 , 教 材 中 的 章 节 理 所 当 然 地 成 为 即
教 学 的单 元 , 材 内容 的 先 后 顺 序 无 一 变 动 成 为 教 学 内 容 的 教

观躺

21年第1 02 期
申掌生数理亿. 掌研版
新 课 程标 准 下 的 高 中化 学教 学 反 思
■ 闻 红 初
【 要 】 教 学反 思 是 一 种 有 益 的 思 维 活 动 和 过 程 , 学 摘 教
反 思 可 以激 发 教 师 终 生 学 习 的 自觉 冲 动 , 断 反 思会 不 断 发 不
诉 我 们 , 教 学 活 动 中 , 师 应 成 为 组 织 者 、 导 者 、 进 者 和 在 教 引 促
参 与 者 , 师 的 教 学 方 式 应 灵 活 多 样 , 学 是 师 生 交 往 、 同 教 教 共
发 展 的互 动 过 程 , 于 上 述 要 求 , 人 在 高 三 化 学 复 习 阶 段 , 基 本
学 中进 行 教 学 反 思. 高 中化 学 教 学 中 要 求 反 思 的 层 面 很 多 , 人 认 为 主 要 从 本 以下 四个 方 面进 行 教 学 反 思 :

安 排 顺 序 . 课 方 法基 本是 “ 堂 灌 ” 灌 知 识 、 方 法 , 有 师 授 满 , 灌 鲜 生互动 , 更谈 不 上 激 活 体 悟 、 迪 智 慧 、 掘潜 能 , 们 不 得 不 启 开 我 反思 , 样的教学方式是 否符合 现代教 育思想 ?“ 课 标” 这 新 告

2024年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三篇)

2024年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三篇)

2024年高中化学教学反思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一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潜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用心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决定、思考和分析潜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一、教学观念的反思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训练,此刻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资料,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理解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

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明白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

《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构成用心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务必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
对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各种各样的报章书刊,还有专著都说了很多很多,让人看了为之鼓掌,但就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结合每节课如何做,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何况学习的主体(学生)各不相同,他们的学情各不一样,这都给教学带来难处。

在新形式下如何“教”,我感觉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反思,我想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教学反思不仅仅是课后反思,还包括在课前反思,教学过程中反思,而且要注意他人的反思,相互交流反思内容。

《走进新课程》一书对反思是这样说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带来的是教育教学的新气息,同时将教育者的责任上升到了新的境界。

新课标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因此教学更应富有创新性、探索性和指导性。

一、课前反思: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课前反思很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反思主要反思过去的得和失。

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却有说不完的话题,如《化学.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
量的单位——摩尔”,教材内容虽然简化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学与问”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计算),并且我认为学生也很有必要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中有必要下功夫让学生掌握它。

二、教学中反思:注重学生反馈,控制教学进程,优化师生行为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看起来有点为时过“早”,其实是我们调控教学过程的最佳时机。

课前备课了、准备了,课前想好了你要问学生的问题,但学生却“一问三不知”,这说明你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你就得改,就得变。

我们可以反思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处理问题。

我在教学中实践“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我实践—讨论深化—归纳总结”的情境导学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沿着一级级的情境台阶去养成“问题意思”,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营造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绝活”,就是“商量、商量、再商量”,什么都商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留作业、批改作业、出题考试,全都商量着进行。

这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主习惯,也是他在教育教学中刻意追求的境界。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的动向,重视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不顾学生的情趣。

让教学过程活跃起来,
要让学生动起来。

2.优化教和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

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就赋予我们课堂教学全新的使命。

据科学测算,现代学校只能使学生获取一生所需知识的15%左右,因此就更有必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进行激励和指导,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程度。

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内尽量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愉快;让学生在吸收知识时像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思考(发现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习、领会和应用知识,鼓励学生在观点、见解、方法上有所创新;让学生变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寻找新的突破口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讨论、多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产生激情的冲动。

3.发展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在教学中学生不合作、不理会,启而不发是常有之事。

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上,要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

创新力的开发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更应采用多样活泼的方式,借助多种媒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对标新立异的想法给予分析性指导和
支持,以养成学生全面进取、不断创新的习惯。

有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假信息,从反面刺激学生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论证的根据,在反复磨炼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中的模块教学,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

三、课后反思: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得和失,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课后反思,总感觉是亡羊补牢,其实不然,我们不但要反思我们教学过程中过失和不当的地方,还要反思成功的地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我们都要加以回顾和总结,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