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解读003
三农政策法律法规

“三农”政策法规解读 二、2016年两会政府报告解读
5。“十三五”共享发展怎么做?——人民为中心,短板要补齐 共享是“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怎么共享?成果要
享,心里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民生保障短板要补齐,脱贫攻坚 战要打赢,现行农村贫困人口全脱贫。健康中国建设要推进,人 均预算寿命提高1岁到75岁!机遇要共享: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清单要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高中阶段教育要普及,劳动 年龄人口平均教育年限提高到10.8年。
“三农”政策法规解读
一、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五)、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忽视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 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搞好垃圾、污水处理和改水改厕,加快改 善村庄卫生状况,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 带动作用,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 共服务,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文件强调,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 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在“双 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 力,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在城 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 乡共同繁荣,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 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 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提高。还要加 快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节水 优先大文章,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 里”问题。最终要靠科技,健全农业科技 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 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解读

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解读随着2023年的到来,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项政策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一、简介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旨在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政策的实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
通过这些措施,政府希望进一步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助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将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府将加大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同时,将优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
三、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将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土地利用率。
政府将投入资金改善农田排灌设施,建设集中供水系统,提高耕地水利利用效益。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田灌溉效果,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
为此,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风险防控。
政府将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力度,加强农药、兽药和化肥的管理,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同时,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认知和保障。
五、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民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将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
政府将鼓励农民参与职业培训,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奖励政策,促使更多农民积极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发布2020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发布2020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2020年,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国家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便于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了解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现将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实施的重点支农政策发布如下。
一、农业生产发展与流通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
补贴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兑现到户,严禁任何方式统筹集中使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按照《财政部、产品生产的自动饲喂等机具装备全部纳入各省补贴范围。
将果园轨道运输机等助力丘陵山区等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所需机具纳入全国补贴范围,由各省从中选取品目进行补贴。
补贴额依据同档产品上年市场销售均价测算,原则上测算比例不超过30%。
实09设的产业集群进行适当补助,支持各省围绕基地建设、机收机种、仓储保鲜、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现代流通、品牌培育等全产业链建设,鼓励创新资金使用方式,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相关主体给予支持。
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立足优势特色产业,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和联农增收机制创新两大任务,2020年继续创建3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择优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改善产业园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创建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中央财政对符合创建条件的安排部分补助资金,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期评估和认定后,再视情况安排部分奖补资金。
5.农业产业强镇。
继续以乡镇为平台载体,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加快培育一批产业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创新农民利益联结共享机制,重点支持全产业链开发中的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村融合发展、宜业宜居的农业产业强镇。
强农惠农政策导向

经营权入股、采取保底收益之外,在将土地经营 权按一定年限作价计入出资额的前提下,须明确 合作社破产解散时,可将剩余年限的经营权转让,
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率,增加农 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
但转让收入应优先支付土地股农户的保底收益; 还应完善政府补贴、税收优惠、担保融资、农业 保险等政策支持。
2021/3/2
就是说只有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才具 有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力。
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
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
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
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
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
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 4、主管是指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
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 定。
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
益又能获得按股分红。承包地入股兼具出租与出 资的双重属性——保底收益类似于出租的租金,
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 按股分红相当于出资的股息。
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
收益,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即继续鼓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
4、鼓励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而不是龙头企 业。只有入股合作社时,才可以将入股双重属性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主要表
现为农用地的内部流转(指由已承包
土地的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该土 地的使用权在一定的限期内转让给其 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村集体非农 建设用地的流转。
所言“三变”绝非易事,其可操作性无疑不 能逾越现阶段特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客 观足限,更不能悖离国家现行体制与法治 基础,就所谓“资源变资产”而论,或是“资
强农惠农政策 现实导向讲解
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生产经营主体课件
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解读

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解读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民福祉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该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本文将对该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包括政策背景、政策重点、政策措施以及政策带来的影响等方面。
一、政策背景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的基本劳动力。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较为低下,农村发展滞后。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振兴战略和农业扶持政策。
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政策重点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的主要重点是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价格稳定和农村淘汰落后产能。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现代化推进:政府将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培育新的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将加大对农村水利、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特别是在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领域,推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
3.农产品价格稳定:政府将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监管,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价格机制。
通过建立农产品价格信息平台,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确保农产品供需平衡,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
4.农村淘汰落后产能:政府将加强对农村落后产能的清理整治工作,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通过提供培训和转岗安置等措施,帮助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三、政策措施为了实现以上政策重点,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具体措施包括:1.统筹安排农业资金: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确保农业科技研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2019 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解读

DOI :10.16675/14-1065/f.2019.09.033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解读□薛杨摘要:农业农村部发布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从农业生产和流通、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农田基本建设、农业技术人才培育、农业防灾减灾等5个方面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农业农村部;强农惠农;政策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9-0063-02中国图书分类号:F812文献标志码:A (榆林学院陕西榆林719000)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国家决定进一步增加支农投入的力度,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1农业生产和流通1.1..推出耕地地力保护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性补贴对象原则上是具备了耕地承包权的农民群众。
补贴资金运用一卡通方式直接兑现至户。
各省级行政区继续依据财政部与农业部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实际以确定补贴的对象、方式和标准等,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从中受益。
1.2..科学安排农机购置补贴各省级行政区应在中央财政所规定的农机购置范围中,选择适合于本地的补贴机具目录,并落实补贴范围之中机具应补、全补政策。
优先确保粮食等相关农产品生产需要的机具,并且主动支持农业领域绿色机具补贴之所需。
对于购置国内、外农机产品应当一视同仁。
1.3..推动特色主导性产业开发围绕本地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主导性产业,大力开发一批既小又精的特色化产业园区,通过示范引导带动“一村一品”实现特色化发展。
要落实好绿色可循环、优质化、高效化、特色化农业开发项目,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及流通产业链为重要基础,建立将技术创新、假日观光、种植养殖等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1.4..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要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努力建设以规模化的种养殖基地为基础,用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加以带动,融合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农业产业园区。
详解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

需求促改革
农业补贴是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04年开始,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
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在逐年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迫切需要调整完善。
对调动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作
用大大降低。
因此,2015年,我国启动了“三
项补贴”政策的调整工作,财政部、农
业部选择安徽、山东、湖南、四川和浙
江等5个省,由省里选择一部分县市开
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
根据2015年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
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
策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从农资
综合补贴中调整20%的资金,加上种粮
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
的通知》,要求在去年先期试点的基础
上,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农业“三
项补贴”改革。
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
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此次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印发的
《通知》,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
物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统一合并
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是我国粮食补
贴政策的一大转变,也是一大创新。
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重点支
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并且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
手中的补贴资金发放到位。
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解读

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解读【摘要】2019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旨在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和探讨。
首先介绍了政策背景,指出2019年是农业农村工作改革的重要年份。
然后阐述了政策目标,即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增加。
接着详细分析了政策内容,包括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
然后探讨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评估了政策效果,强调了政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积极影响。
结论部分强调了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政策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解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引言: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解读正文: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实施、政策效果结论: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性、展望未来政策发展1. 引言1.1 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解读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旨在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保障农民权益,推动乡村振兴。
这是政府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改革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制定并实施强农惠农政策,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种种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在当前国家政策导向下,农业也逐渐成为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的领域。
通过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农业正在朝着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农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2. 正文2.1 政策背景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的制定背景主要是基于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持续流失,农业劳动力短缺、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
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解读

2023年强农惠农政策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当前,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着眼长远,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
“我们要深刻领悟农业强国的历史方位、战略定位、统领地位,明确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不断强化政策和要素供给,着力推进科技和制度创新,铆足干劲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我们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加快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更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细化提出未来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任务,明确路线图、施工图。
抓好稳产保供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2021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

2021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一、农业支持保护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其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覆盖2.2亿农户。
补贴依据可以是二轮承包耕地面积、计税耕地面积、确权耕地面积或粮食种植面积等,具体依据哪一种类型面积或哪几种类型面积,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自定;补贴标准由地方根据补贴资金总量和确定的补贴依据综合测算确定。
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
鼓励农民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施用有机肥等措施,这部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兑现到户。
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2019年以来,国家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各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中央明确,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2018年机构改革后,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两个渠道共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目前项目实施区域为全国范围内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条件的耕地,优先在“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安排干部群众积极性高、地方投入能力强的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
项目管理按照《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执行,要求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水利、机耕道路、农田输配电设备、防护林网等建设。
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04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全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汇编

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汇编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汇编一、农业系统(1)、粮食直补文件依据:中央1号文件扶持对象:种粮农民扶持标准:按计税面积每亩补贴13.5元。
(2)、良种补贴文件依据:中央1号文件扶持对象:种粮农民扶持标准:早稻每亩补贴10元,中稻每亩补贴15元,晚稻每亩补贴15元(3)、农资综合直补扶持对象:种粮农民扶持标准:2008年每亩补贴80.6元,2009年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补贴。
(4)、油菜补贴文件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法[2007]59号)和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财[2007]157号)扶持对象:种油菜农民扶持标准:每亩补贴10元(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文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国务院办公厅2003-2021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扶持对象: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农民扶持标准:中央、省、市、县四级配套资金比例为1:0.5:0.3:0.2;示范性培训中央财政最初对参训农民每人补助100元,之后逐年增加。
二、林业系统(1)、退耕还林工程- 1 -文件依据:1、湘政办发[2004]37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3、国发[2007]25号《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4、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改农经[2007]36号《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扶持对象:退耕户扶持标准:退耕地造林每亩每年粮食补助210元,现金补助20元。
生态林连续补助8年,经济林连续补5年。
配套荒山造林一次性补助种苗费50元,从2008年度计划起,每亩补助10元。
退耕地补助到期后延补一个周期政策,退耕地每亩每年粮食补助105元,现金补助20元。
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用于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后续产业、补植补造、生态移民五个方面建设,资金规模为105元/亩退耕地。
强农惠农政策

强农惠农政策,是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出台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近年来,党的惠农政策在沙湾县的深入贯彻实施,对解决三农问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烈欢迎。
但是,在惠农政策具体落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惠农资金投入不够,地方配套压力过大。
国家补助标准偏低,配套资金占比过大面,县财政落实困难。
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惠农资金的投入增长较快但总量仍显不足,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偏低,农民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如:种粮农资综合补贴虽然力度在加大,但是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弱化了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仍受影响;另一方面,大多数惠农政策均要求进行配套资金承诺,县财力有限,难以全额配套到位,从而影响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等惠农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多头多次发放,造成部门发放成本和农民领取成本高。
由于各项惠农补贴的性质不同,管理的单位也不同,如财政部门负责粮补、退耕还林、“家电下乡”等补贴,民政部门负责低保、救助补助,卫生部门负责医疗补贴等。
各项补贴发放的依据、要求各不相同,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补一发”,部门多头多次发放、农民多次领取的情况,这就带来了发放成本和领取成本高的问题。
而所有补贴的发放都要经过政策宣传、打表造册、数据录入、张贴公示、核拨划款等一系列环节,相关部门及乡镇、村队干部常年就在无休止的宣传、发放各种补贴中,基层干部负担较重。
与此同时,专项工作经费缺乏,多头管理带来的多头检查,又增加了基层的行政成本。
(三)部分惠农补贴资金到位不及时,部分惠农补贴标准过低,惠农效果不明显。
由于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涉及农户多、工作量大、时间紧,经常出现姓名不符、账号不对等情况,致使农民虽拿到“一折通”,但无法及时取款。
此外,按要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要在6月底发放到农民手中,但此时播种已经结束,农作物正处于生长期,造成农民需要钱买生产资料时,补贴却没有下来。
2003年“三农政策盘点与分析_三农政策

2003年“三农政策盘点与分析_三农政策当前农村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今年上半年,受“非典”影响,下半年,一些地区的洪涝旱灾影响了收成,全年农民收入预计增加4。
农业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农民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是来之不易的。
一方面是一些农业扶持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市场拉动的结果。
尤其是近段时间,农产品价格有所回升,粮食、油价、棉花包括一些畜产品在前几年一直低迷的情况下,出现恢复性增长。
但是价格增长只是一种恢复性的,还没有达到90年代后期最高的水平。
而且价格继续攀升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在目前的状态下起伏。
所以,仅靠价格提升还不能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还需要采取一些更积极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
今年采取了哪些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让农民增收致富。
2003年,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决策,是政策实施密度较大的一年。
具体来讲有这样10个方面:1、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为农民减负。
从一些地方的情况来看,这项政策落实到位的话,能减轻农民负担的30。
2、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以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生上学难、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几年内,在国家的扶持下,要解决好贫困学生就学和贫困地区学校改造。
中央财政为每个农民出10块钱,地方政府筹集10块钱,农民自己出10块钱,逐步试点恢复农村医疗体系。
3、扩大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力度,放开市场。
一些地方尝试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农民的利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这个改革意义重大,为下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改革探索了新办法。
4、启动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今年选择了8个省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帮助农村信用社增强自身活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5、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国债资金中专门安排了“六小工程”资金,建设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民生产生活必需的小型基础设施,如沼气建设、乡村道路、草场围栏、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等,这些对改变农村面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强农惠农政策课件

强农惠农政策改变我们的生活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政策依据:《关于印发XXX2014年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摘编:每人缴费60元,各级财政补助320元。在乡镇卫生院 住院补偿医药费90%,县级定点医院补偿75%,州级定点医院 补偿60%,省级定点医院补偿55%。
如何获取强农惠农政策支持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村
2015 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 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继续全面深化农村 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 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 突破,在促进农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 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六大亮点” 亮点六: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全面实行流 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文件摘要】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促进有 能力在城镇合法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 民化。全面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逐步推进居住证 持有人享有与居住地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农 民工同工同酬。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六大亮点” 亮点五:陡坡耕、严重沙化耕地等继续退 耕还林还草
【文件摘要】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开展农业资源 休养生息试点。抓紧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 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 点。从2014年开始,继续在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 重要水源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 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村
1984 年《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 知》,强调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 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在15年以上。 1985 年《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 项政策》,取消实施 30 多年的农产品统 购统销政策。
强农惠农措施

强农惠农措施引言强农惠农是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强调强农是指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而惠农则是指实施一系列的农村扶贫政策,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为了实施强农惠农措施,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本文将对其中的几个关键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施强农惠农的基础,也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核心任务。
过去,中国的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制,农民只能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来享受土地利益。
然而,这种制度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所有者明确为农民,并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
这一改革措施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了保护,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经营动力。
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创新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中国政府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科研项目资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方式,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种植养殖技术选择和发展机会。
农产品收购和价格保护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中国政府实行了农产品收购和价格保护措施。
通过建立农产品收购和储备体系,政府可以在农产品价格低迷时收购农产品,保障农民的收入。
此外,中国政府还对一些重要农产品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确保农民能够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农产品。
这一措施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又稳定了市场供应,促进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中国政府进行了农村金融服务改革。
通过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推出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产品等方式,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给农民。
三农政策解析报告

三农政策解析报告三农政策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
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三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以下是对三农政策进行解析的报告:一、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农业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粮食生产: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2.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状况,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保护和支持农民:通过提高农业补贴、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强农业技术支持和培训等方式,保护和支持农民的利益。
二、农村政策农村政策是三农政策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推进农村现代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农村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和电力通信设施等,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农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等措施,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农民政策农民政策是三农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其核心是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收入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农民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通过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规范土地流转等措施,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障。
强农惠农政策解读

惠农政策解读一、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是指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给种粮农民的一项政策性补贴,具体补贴标准按照粮食播种面积、三年粮食平均产量、粮食商品量各占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分配确定。
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
是指国家为了解决柴油调价、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产生的影响而对种粮农民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的综合直补。
具体补贴标准按照粮食播种面积、三年粮食平均产量、粮食商品量各占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分配确定。
三、农作物良种补贴。
国家为了保护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给购买良种农民的一项政策性补贴。
四、农机具购置补贴。
为支持和鼓励农民使用先进的适用的农业机械,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节本增收而设立的专项资金。
五、农业燃油补贴。
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的燃油补贴六、退耕还林粮食生活补助。
是指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人给予的粮食和生活补助。
七、退耕还林政策补助。
是指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人给予的粮食和生活补助第一轮期满意后,再延长一个补助周期,给予适当补助,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
八、能繁母猪补贴。
国家对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户给予的现金补助。
九、奶牛保险保费补贴。
国家对奶牛养殖者给予的现金补助。
十、农村危旧房改造补助金。
为家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农房建设质量,维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对农村危旧房的改造的一项惠农政策。
十一、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补贴。
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建房进行的资金补贴。
十二、家电下乡补贴。
家电下乡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强农惠农,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
十三、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
提高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汽车摩托车产业机构优化升级。
惠农补贴政策

惠农补贴政策据悉,为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XX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XX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
现将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发布如下。
一、农民直接补贴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
补贴资金:通过“一卡(折)通”方式直接兑现到户。
补贴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26号)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具体确定。
2、农机购置补贴补贴对象:按规定程序购买农业机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补贴方式:实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
补贴标准:各省对粮食烘干仓储、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机具和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支持绿色发展的机具要实行敞开补贴。
3、玉米生产者补贴补贴对象: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
补贴方式:补贴资金采取“一折(卡)通”等形式兑付给玉米生产者。
补贴标准:由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具体确定。
鼓励各省(自治区)将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
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4、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范围: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支持目标: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5、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能力建设支持范围:以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带动力强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示范家庭农场为扶持对象。
支持目标: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等能力。
6、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支持范围:有条件的市县尽快建立担保机构,实现实质性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鼓励各地创新方式方法,以( 环境保护 耕地集约
003 单项选择题 (共 5 题)
1. 农机购置补贴对象为按规定程序购买( )、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 生产经营组织。 农业设备 收割机 农业机械 除草剂
2. 完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要加强粮食( ),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完善物流通 道。 物流渠道 物流人力 物流设施 物流工具
3.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规定农民缴纳保费比例由各省自主确定,一般不超过 ( ),其余部分由各级财政按比例承担。 40% 30% 20% 10%
9. 动物疫病防控规定中央财政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制扑杀和养殖环节无害化 处理工作给予适当补助。( ) 正确 错误
10. 农业生产救灾立足中央先救灾、地方后补助,中央财政对各地农业重大自然 灾害及生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应急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给予适当补助。( ) 错误 正确
判断题 (共 5 题)
6. 建立健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担保机制,会提升银行信贷风险。 ()
错误 正确
7. 加快推动粮食科技创新突破 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市 场竞争力的创新型粮食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开展创新活动。( ) 错误 正确
8. 在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宁夏等 6 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和绩效评价奖励。( )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