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研活动记录
思品组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时间2023年4月10日二、教研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教研活动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四、参与人员思品组全体教师五、教研活动内容(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导向。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科,其教学策略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流程1. 问题提出与讨论- 首先,由教研组长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并提出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科学等。
- 接着,各位教师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核心素养解读与教学策略探讨- 邀请专家对核心素养进行解读,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具体要求。
- 教师们围绕核心素养,结合教材内容,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享- 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典型案例,分析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适用于不同教学环节的有效教学策略。
4. 分组讨论与交流- 将教师分为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具体教学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法治教育”、“道德情感培养”等。
-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展望-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 对下一步教学工作进行展望,提出具体要求和改进措施。
六、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通过专家解读和案例分析,教师们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2. 丰富了教学策略通过讨论和实践分享,教师们掌握了多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通过总结和展望,教师们明确了下一步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改进方向,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思想品德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新时代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新时代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与途径。
二、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六)上午9:00至下午16:00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参与人员1. 学校全体思想品德教师2. 校级教研组长3. 特邀专家:张教授(某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五、活动流程(一)开幕式上午9:00,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序幕。
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教研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期望。
(二)集体备课9:30-11:00,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针对新学期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各小组围绕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形成了初步的教学设计方案。
(三)专题讲座11:10-12:00,特邀专家张教授为全体教师做了题为“新时代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
张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新时代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四)教学观摩14:00-15:30,各小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观摩。
观摩课涉及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多个章节,教师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现了新时代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风采。
(五)评课议课15:40-16:00,全体教师对观摩课进行了评课议课。
大家积极发言,既肯定了课堂教学的优点,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活动总结下午16:00,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同时,也对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全体教师能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思品主题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思品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特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以“思品主题教研”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思品学科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思品学科教学的有效方法。
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由思品学科教研组长主持。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探讨了以下问题:(1)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品学科教学?(2)如何提高学生的思品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3)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通过讨论,形成了以下共识:(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要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体会其内涵。
(2)提高学生的思品素养,要关注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3)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观摩为了更好地展示思品学科的教学成果,本次教研活动安排了教学观摩环节。
由两位优秀教师分别展示了四年级《公民权利和义务》和六年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节课。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对两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了点评。
以下是对观摩课的总结:(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师们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注重在教学中解决重难点问题。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师们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教学过程严谨,注重课堂纪律。
教师们能够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思品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20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的教学效果四、活动目的:1. 深入分析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探讨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分析教材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教研组长带领大家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
教师们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分析过程中,教师们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科学等。
2. 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根据集体备课的分析结果,教师们分成小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以下为部分小组讨论成果:(1)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
(2)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法、情境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评价方式科学化: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注重实践环节: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
3. 交流分享,共同提高各小组代表分享了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教师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领导总结,明确方向学校领导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以下要求:(1)教师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2)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六、活动总结:本次思品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们在活动中充分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探讨了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教材、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品德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XX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品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四、活动目的:1. 深入探讨品德课程的教学策略,提高品德课程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品德教育。
五、活动内容:1. 活动开场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主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品德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教师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2. 教学案例分享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三位教师分享他们的品德课程教学案例。
他们分别从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的角度,展示了各自的教学策略和经验。
案例一:一年级《我们的朋友》教师A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了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何与朋友相处,培养他们的友谊观念。
案例二:三年级《诚信》教师B针对三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运用故事、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案例三:五年级《环境保护》教师C以环保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3. 交流讨论听完三位教师的案例分享后,其他教师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1)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2)如何将品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品德课程中主动参与?(4)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总结与建议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2)品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4)建立科学的品德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活动效果:本次品德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思想品德科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思想品德科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思想品德科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活动主题1. 集体备课:围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策略和方法。
2. 课堂观摩:观摩优秀思想品德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3. 教学研讨:针对课堂观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内容: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由全体思想品德教师共同参与。
(2)备课过程:首先,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其次,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研讨;最后,整合各教师意见,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2. 课堂观摩(1)观摩对象:我校优秀教师张老师所执教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一课。
(2)观摩过程:张老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3. 教学研讨(1)研讨内容:针对课堂观摩中存在的问题,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进行深入研讨。
(2)研讨过程: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课堂气氛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注重学生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3.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教师们在集体备课和课堂观摩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3. 教学研讨环节,教师们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为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4. 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七、后续工作1. 教师们将根据本次教研活动成果,优化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深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四、参与人员:全体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教务主任五、活动内容:一、活动开场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主持,对本次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强调了思想品德课在学生道德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并希望全体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
二、教学经验分享1. 教师A分享:以《诚信》为主题的教学案例教师A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如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并自觉践行诚信。
2. 教师B分享:关于《团结协作》的教学策略教师B介绍了如何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 教师C分享:在思想品德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提出,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游戏、心理故事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
三、教学困惑探讨1. 教师D提出: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其他教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2. 教师E提出: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对此,有教师建议,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提前预设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教研活动总结1. 教研组长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各位教师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了教学中的困惑,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教务主任讲话: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全体教师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贡献力量。
五、活动结束活动结束后,全体教师合影留念,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深入探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而努力。
六、活动记录人:XXX七、活动记录日期:2021年X月X日活动总结:本次思想品德课教研活动,通过经验分享、困惑探讨等形式,使教师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学校思品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特举办本次思品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星期五)下午2:00-5:00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活动主题1. 集体备课:探讨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实效性;2. 课堂观摩:展示优秀思想品德课例,交流教学经验;3.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解读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4. 互动交流:教师之间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难题。
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4:00-14:30)由教研组长主持,全体思品教师参加。
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简要介绍,明确活动目的和意义。
接着,围绕“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实效性”这一主题,分组进行集体备课。
各小组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共同探讨教学策略和方法。
2. 课堂观摩(14:30-15:30)由优秀教师进行思想品德课展示,全体教师观摩。
展示课结束后,进行评课议课,由授课教师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3. 专题讲座(15:30-16:30)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改革背景、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方法创新等。
4. 互动交流(16:30-17:00)教师之间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难题。
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六、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以“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实效性”为主题,各小组围绕以下内容展开讨论:(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2)如何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3)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4)如何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思品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精神,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于2023年3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思品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教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在活动初期,我们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
全体思品教师共同学习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道德与法治》教材,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听课评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
每位教师都承担了公开课的任务,课后由其他教师进行评课。
评课过程中,大家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坦诚的交流,提出了改进意见。
通过听课评课,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专题研讨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
研讨主题包括“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等。
在研讨过程中,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三、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2. 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教研活动的推动下,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生道德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文明礼仪,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展现出良好的公民素养。
四、教研活动反思1.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师培训,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研活动记录思想品德(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其良好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想品德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组织了一次思想品德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与探讨,提升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思想品德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3. 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4.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课程标准解读活动开始,由我校思想品德教研组长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重点阐述了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
通过解读,使教师们对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教学案例分析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一些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在案例分享过程中,大家针对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共同探讨如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探讨教师们就思想品德教学方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认为,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法、情境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4)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4.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例如,针对课堂纪律问题,教师们提出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教师们建议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 教学资源分享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视频等。
这些资源的分享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思想品德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对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学方法和策略得到了优化,教学资源得到了共享。
思想品德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我校于近期开展了思想品德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明确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2. 优化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果。
3.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研内容1. 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通过讨论,教师们一致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其目标包括:(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3)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2. 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设置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道德教育,如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等;(2)强化法制教育,如宪法教育、刑法教育、民法教育等;(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
3.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们就以下几种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1)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们认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质量的关键。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2)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3)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4)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学思想品德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时间:2021年9月30日二、教研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教研主题: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四、参加人员:思想品德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教研内容:一、教研组长发言1. 介绍本次教研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
2. 总结上学期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阐述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分组讨论1. 分组讨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小组1:探讨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小组2:分析教材内容,讨论如何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分组讨论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3:研究如何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 小组4:探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分组讨论教学评价与反馈- 小组5: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提高教学评价的针对性。
- 小组6:讨论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各小组汇报1. 小组1汇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小组2汇报: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3. 小组3汇报: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小组4汇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5. 小组5汇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评价的针对性。
6. 小组6汇报: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研组长总结1. 感谢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肯定了本次教研取得的成果。
2. 强调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教师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教学研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品专题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备受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4月20日开展了以“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实效性”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使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明确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探讨如何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活动伊始,由我校资深思想品德教师张老师进行了题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的专题讲座。
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新课程标准解读:张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分析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张老师提出,要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教学策略与方法:张老师分享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为教师提供了多种教学策略。
2. 教学观摩随后,我校三位思想品德教师分别进行了教学观摩课展示。
三位教师针对同一课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教学设计,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1)王老师以《学会感恩》为主题,通过情景剧、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感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李老师以《法律知识启蒙》为主题,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陈老师以《团结合作》为主题,通过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研讨交流观摩课后,全体教师进行了研讨交流。
首先,三位授课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接着,其他教师针对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思品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XX学校思品课教研活动室三、活动主题:探讨思品课教学方法与创新四、活动参与人员:XX学校全体思品课教师五、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品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思品课的教学质量,推动思品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我校特此开展本次教研活动。
2. 活动流程(1)领导致辞活动伊始,学校领导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致辞,强调了思品课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2)经验分享接下来,由我校优秀思品课教师代表进行经验分享。
他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 教学方法创新:教师们分享了如何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课堂互动:教师们探讨了如何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评价方式改革:教师们分享了如何将多元化评价方式融入思品课教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分组讨论根据活动主题,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 如何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效果?2. 如何创新思品课教学方法?3. 如何加强思品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4.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觉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为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4)总结发言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讨论中的积极表现,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
六、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思品课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方法。
2. 教师们分享了优秀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3. 教师们对思品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4.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七、活动反思1. 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发言较为拘谨,需进一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2. 活动时间有限,部分议题未能深入探讨,需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继续关注。
教研活动记录思品(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思品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20日组织开展了思品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思品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思路,提高备课效率。
2. 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3. 通过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4.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思品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主题:人教版小学思品六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
(2)备课过程:首先,由主备教师结合教材和学情,提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接着,全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展开讨论,共同完善教学设计。
最后,主备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形成最终的教学方案。
(3)备课成果:本次集体备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课堂教学观摩(1)观摩教师:六年级思品教师张老师。
(2)观摩内容:张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思品六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
(3)观摩过程:张老师以“梦想”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梦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梦想情怀。
(4)观摩感受: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3. 教学经验交流(1)交流主题:如何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效果。
(2)交流内容:各年级思品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效果的经验和做法。
(3)交流成果:通过交流,教师们认识到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活动总结1.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2. 集体备课提高了备课效率,统一了教学思路。
3. 课堂教学观摩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思想品德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四、活动参与人员小学部全体思想品德教师、教务处领导、教科研负责人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9:00-9:10)- 教务处领导致辞,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2. 经验分享(9:10-10:00)- 邀请两位优秀思想品德教师分享他们在课堂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
- 教师A分享主题为“情境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教师B分享主题为“互动式教学策略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阐述了如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3. 专题讲座(10:00-10:50)- 邀请区教研室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主题为“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 专家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实际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4. 分组讨论(10:50-11:20)- 将全体教师分成四个小组,围绕以下主题进行讨论:- 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思想品德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各小组积极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并形成了书面讨论报告。
5. 总结发言(11:20-11:30)- 教科研负责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教研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通过专家讲座和经验分享,教师们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 丰富了教学策略:教师们在活动中学习到了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等,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品德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探讨品德课程教学策略,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四、活动主持人张丽老师五、活动参与人员全体品德课教师、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六、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介绍张丽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
她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道德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品德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开展品德课程教学策略研讨,对于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 案例分享与讨论(1)案例分享首先,由李明老师分享了一节品德课《诚信的力量》的教学案例。
他详细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李明老师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2)讨论随后,全体教师围绕案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认为,李明老师的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优点:-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有趣;-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教学反思到位,有助于改进教学。
同时,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学策略研讨(1)分组讨论接着,全体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品德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讨。
各组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如何提高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如何将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2)小组汇报各组代表对本组讨论成果进行了汇报。
大家认为,以下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践行道德;-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思品学科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探讨新学期思品学科教学策略四、参与人员:思品学科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主持,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简要介绍,明确了活动目的和意义。
2. 分享教学经验(1)教学案例分享首先,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了一节精彩的思品课教学案例,详细介绍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
其他教师认真聆听,积极讨论,对案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分析。
(2)教学方法探讨接着,各位教师针对当前思品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多种改进措施,如采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材分析针对新学期的教材,各位教师共同分析了教材的特点和重难点。
大家认为,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4. 教学研讨(1)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教学目标制定,各位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认为,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既要关注知识目标,又要关注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教学评价改革针对教学评价改革,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5. 总结发言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表示,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各位教师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她强调,全体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活动成果:1. 明确了新学期思品学科教学目标。
2. 探讨了多种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3.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七、活动反思:1.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思想品德素质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思想品德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我校特开展思想品德素质教研活动,旨在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认识,明确教育目标。
2. 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三、教研内容1.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2.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3.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与策略4.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评价与反馈5. 案例分析四、教研过程1.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开始前,各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
教师们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互相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
观摩课后,教师们进行评课,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3. 专题研讨针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共同寻找解决策略。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分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5. 教学反思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水平。
五、教研成果1. 教师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认识得到提高,明确了教育目标。
2. 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方法,提高了教育效果。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学生道德品质、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
六、反思与展望1. 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思品教研活动记录内容(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新时代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策略研究》四、活动参与人员1. 教研组长:张老师2. 思品教研组全体成员3. 邀请的校领导:李校长4. 特邀嘉宾:王教授(德育专家)五、活动流程1. 签到入场(2:00-2:10)参会人员陆续签到,进入会议室。
2. 活动介绍(2:10-2:15)张老师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主题和流程。
3. 主题讲座(2:15-3:15)邀请王教授就《新时代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策略研究》进行专题讲座。
- 讲座内容:1. 新时代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与要求2.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3. 教学案例分享与讨论4. 互动环节:解答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 分组讨论(3:15-4:00)将教研组成员分为四个小组,针对以下议题进行讨论:- 如何将新时代思想品德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如何创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5. 成果分享(4:00-4:30)各小组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其他成员进行点评。
6. 总结发言(4:30-4:40)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
7. 自由交流(4:40-5:00)参会人员就教研活动内容进行自由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活动内容详述1. 主题讲座王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他强调,新时代思想品德课程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策略上,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内容的贴近性:将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教研活动记录
本学期思想品德学科依然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性为主要研究主题,采用听课、研讨、培训为主要研究的形式,深入浅出,逐一落实。
具体活动过程:1、XX年4月9日,四中xxxx老师做课《自己的事自己干》,采用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少教多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少教多学真正地的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实质是:全过程都让学生学。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将三主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主体:自学——自测——互评——兵教兵——归纳——当堂训练。
教师主导:展示目标——指导自学——指导评价——指导归纳——指导当堂训练。
练为主线:自学(能力培养和训练)——检测(训练)——评价(能力培养和训练)——兵教兵(训练)——归纳(训练)——当堂练习。
整个过程学生在不停的学,教师在不停的导,充满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有形和无形的训练、抽象和具体的训练。
学生成了真正的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导演,提高了学生学习积
极性。
在先学的过程中,教师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但教师不影响、不分散学生自学时的注意力。
2、XX年5月13日,xx县xx老师和八中xx老师做课《珍惜学习机会》,做为市级研讨课的示范课。
两位老师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风格,讲解了珍惜学习机会,并善于与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做到了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
比如,温一鸣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招聘广告的设计,你想应聘哪个?体现了当今社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以小丽求助的例子为线索,展开讨论,为她出谋划策,帮助她如何维护她的受教育权?展开猜想假如小丽辍学打工了,那么,小丽以及她的父母要承担什么责任呢?为什么?点出中学生应该怎么样来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层层设问,渗透知识要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贯彻有效教学的实施必须做到教学的效益,因为它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
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
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
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
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
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
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
务于学。
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
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
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
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
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
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
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
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
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希望通过这几次的组内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让更多的教师感受到有效教学的所带给我们实效性,从中得到启发,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