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和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在任何组织或项目中,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帮助组织或项目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对业务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
二、风险评估程序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的第一步。
通过与相关方沟通、分析历史数据、进行头脑风暴等方法,识别与组织或项目相关的潜在风险。
例如,对于一个制造公司,可能的风险包括原材料供应中断、设备故障等。
2. 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阶段,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
通常使用风险矩阵或其他评估工具来定量或定性评估风险。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组织或项目确定哪些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和处理。
3. 风险优先级排序在风险评估完成后,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
这有助于组织或项目确定应该首先采取行动的风险。
通常,优先级排序是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的。
例如,具有高概率和高影响程度的风险将被视为高优先级。
4. 风险记录和跟踪在风险评估程序中,记录和跟踪风险是必要的。
这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登记册或使用专门的风险管理工具来实现。
记录和跟踪风险有助于组织或项目随时了解风险的状态和进展,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三、风险控制程序1.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在风险控制程序中,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是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优先级排序,确定适当的风险控制策略。
常见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2. 风险控制计划制定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是确保风险控制策略得以实施的关键步骤。
风险控制计划应明确指定风险控制措施、责任人、时间表和监控方法。
这将有助于组织或项目确保风险控制措施按计划执行,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3. 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在风险控制程序中,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是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风险控制计划,执行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可能包括采取预防措施、制定应急计划、购买保险等。
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系统化方法。
它能够帮助组织在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威胁时,制定有效的决策和行动计划,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
一、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和原则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是保护组织的利益,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其原则包括:1. 组织风险管理的一体化:将风险管理纳入组织的战略规划、运营和决策过程中,确保风险管理与组织的目标一致。
2. 风险管理的全员参与:确保所有员工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共同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
3. 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各种方法(如风险矩阵分析、头脑风暴等),识别可能对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
3.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4.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跟踪和评估已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5. 风险沟通: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共享风险信息,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工具和技术1. 风险矩阵分析: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将风险分类为高、中、低等级,以便优先处理高风险。
2. 头脑风暴:通过集思广益,开展创造性的讨论,挖掘潜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3. SWOT分析:评估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风险识别和应对提供参考。
4. 情景分析: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5.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和其概率。
四、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要点1. 领导层的承诺和支持:组织领导层应重视风险管理,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并树立榜样。
GJB9001C风险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对产品研制的技术风险、进度风险和费用风险等进行分析,在产品实现各阶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内。
2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分析程序,规定了产品研制风险分析的通用要求和有关风险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研发及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3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风险 risk在规定的技术、费用和进度等约束条件下,对不能实现产品研制目标的可能性及所导致的后果严重性的度量。
风险对任何产品都是固有的,包括技术风险、费用风险和进度风险,在产品研制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
3.2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分析、风险排序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4引用标准4.1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2GJB 5852-2006《装备研制风险分析要求》4.3GJB 813《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与可靠性预计》4.4GJB1391A-2006《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指南》4.5GJB768A-98《故障树分析(FTA)指南》5职责5.1总经理负责监督风险分析工作,并对产品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做出决策。
5.2研发部5.2.1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5.2.1.1在产品实现各阶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5.2.1.2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一直有风险意识,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不可预知的隐患。
5.2.2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从设计阶段开始就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内。
5.2.3组织并协调风险分析内部审核活动的开展;5.2.4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进行监督管理。
6工作程序6.1风险识别6.1.1风险识别的输入6.1.1.1风险识别是对产品研制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关键技术过程进行考察研究,从而识别和记录风险源的过程,即确定风险源。
识别风险源是风险分析工作的基础。
6.1.1.2识别风险源的输入是:➢产品研制技术风险、进度风险和费用风险的判据;➢相似产品的经验、教训及有关数据;➢工程模型、样机研制及试验结果或预测数据;➢其它可利用的信息;➢专家意见等。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运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的一套程序和方法。
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及时识别和分析潜在风险,为组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营。
二、风险评估程序1.确定评估目标:明确风险评估的目标和范围,确定评估的重点和关注点。
2.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估目标相关的信息,包括组织内外部环境、相关法规政策、历史数据等。
3.识别风险:通过专家讨论、问卷调查、流程分析等方法,识别潜在的风险事件,并进行分类和归纳。
4.评估风险: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5.分析风险:对评估出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风险的根本原因和相关因素,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6.编制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整理成评估报告,包括风险清单、评估结果、风险影响分析等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三、风险控制程序1.确定控制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控制的目标和范围,明确控制的重点和关注点。
2.制定控制策略: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等。
3.实施控制措施:根据控制策略,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行动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并进行实施。
4.监控控制效果:定期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控制效果的可持续性。
5.修订控制措施:根据监控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控制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控制效果和适应性。
6.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不断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
四、数据支持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包括组织内部的运营数据、财务数据、员工数据等,以及外部的市场数据、行业数据、政策数据等。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控制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的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对公司相关的产品生产及服务、后勤保障和各项管理等活动中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职责及方法,旨在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对不可承受风险采取有效的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服务、后勤保障和各项管理活动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确定。
2 职责2.1 行政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2.2 行政部负责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评审。
2.3 各部门负责协助行政部辨识和审核本部门活动或主管业务活动有关的危险源。
2.4 体系管理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和重要危险源的审定。
3 相关/支持文件3.1 《不合格品与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2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4 定义4.1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4.2 危险源辨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3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4.4 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4.5 重要危险源: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的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风险的根源或状态。
4.6 相关方: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5 程序内容5.1 危险源种类和状态5.1.1 危险源种类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经分析本公司危险源的种类有:机械能:物理伤害;噪声;振动;压力;坠落;撞击。
电能:触电;漏电等。
化学能:皮肤腐蚀;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灼伤等。
热能:温度等。
放射能:X射线;同位素等。
5.1.2 危险源状态●产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机构的不安全状态—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公司风险评价管理控制程序
公司风险评价管理控制程序1、风险的分级管理1.1风险级别的判定:据《风险评价准则》进行评价分级。
1.2作业风险:作业风险评价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进行评价。
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作业由安全环保部审批签字,总经理负责复检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安全环保部直接批准。
1.3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作为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按照《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应由安全环保部采取隔离、防护等措施降低风险。
1.4设备设施:对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条件)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定性评价。
对于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项,必须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整改。
1.5工艺过程:要从工艺、设备、仪表、控制、应急响应等方面开展系统的工艺过程风险分析;对工艺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包括:(1)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2)工作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3)控制失效的影响;(4)人为因素等。
2、风险评价方法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分级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2.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
GJB9001C-2017风险分析与评估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风险分析与评估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对复杂产品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以便在产品的全过程中进行控制,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产生的危害,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复杂产品在设计、生产、交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等。
3 职责3.1系统事业部/板卡事业部/结构事业部负责识别产品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将风险分析报告传递给顾客。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存在风险点的分析及采取相关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等级。
3.3体系中心负责监督各部门规避风险或降低风险等级措施的落实。
4程序4.1风险辨识风险辨识的任务是找出风险点(风险事件)。
可通过专家或评估人员对项目的考察,进行类推比较,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判断评价,找出关键的风险。
4.1.1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风险4.1.1.1由产品的使用要求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过程中存在的风险a) 对顾客提出的使用要求未认真评审和沟通,产品要求规定不当、过粗,设计要求模糊;b) 未明确使用环境要求;c) 设计要求提的过高或不稳定。
4.1.1.2设计方案和技术途径a)方案阶段未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b)设计方案或人机界面问题不符合顾客的人力和技能要求;c)依赖于未经考验的技术且无替代的方案;d)项目的成功依赖于最新技术的进步。
4.1.1.3设计的成熟性和可行性a)设计采用了未成熟技术或“稀有”材料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b)技术未在所要求的条件下得到验证;c)技术指标依赖于复杂的硬件、软件或综合设计;d)软件设计缺陷,软硬件之间系统需求分配不合理;e)设计对人员的培训和技能及设备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等。
4.1.1.4设计过程的控制a)没有或未实施的设计原则、规范和程序;b)松散的、走过场的设计评审过程,达不到评审的目标;c) 没有采用所需的设计手段和分析技术(如:CAD技术、电应力、振动应力、热应力、最坏情况容差、故障模式和影响等)。
4.1.2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4.1.2.1综合试验阶段a) 未在项目的早期启动试验规划、编制试验计划;b) 试验未考虑所有的重要性能和适用性规范;c) 试验设备不能完成特定试验,尤其是系统级试验;d) 试验时间不够,未做完环境加速方面的试验;e) 重大改进或改型后未进行试验。
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介绍质量风险是指可能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在项目管理中,识别和控制质量风险非常重要,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交付高质量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包括质量风险的识别方法以及如何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质量风险的识别方法在识别质量风险时,项目团队应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1. 专家判断请质量管理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并针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判断和预测。
他们可以根据过往经验和相关领域的知识,识别出潜在的质量问题。
2. 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向项目相关方发送问卷或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对项目质量的关注点和担忧,并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
这能够帮助项目团队了解项目质量的潜在风险,并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 分析历史数据回顾过去类似项目的数据,分析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频率、原因和影响,以便预测可能的质量风险。
这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类似的问题。
4. 监测和分析通过监测和分析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和数据,发现潜在的质量风险。
例如,通过监测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性能指标,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质量风险的控制措施一旦识别出质量风险,项目团队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减轻或消除质量风险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1. 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是项目团队用来管理和控制项目质量的指南。
项目团队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各项质量控制活动,确保项目按照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
2. 进行质量审查和测试项目团队应定期进行质量审查和测试,以评估项目的质量状况。
通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3. 进行质量培训为项目团队成员提供相关的质量培训,使他们熟悉质量标准和要求,并能够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定期组织培训和工作坊,提高团队成员的质量意识和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是指针对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划程序,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
下面是一个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的范文,供参考。
一、危险源辨识程序1.确定辨识对象:确定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辨识小组:召集辨识小组,由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在辨识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3.收集信息:收集与辨识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物料危险性、人员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4.分析辨识对象:对辨识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方面的危险源。
5.评价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其频率、严重程度、暴露程度、可能性等因素,确定危险源的级别。
6.制定辨识报告:根据危险源的级别,制定辨识报告,包括危险源的描述、评价结果和建议的控制措施。
7.审查和确认:组织辨识小组对辨识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二、风险评价程序1.确定评价对象:确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评价小组:召集评价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安全工程师、职业卫生师、环境工程师等。
3.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等。
4.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事故记录、职业病发病率、环境污染指标等方面的信息。
5.分析评价对象:对评价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存在的风险,包括人员伤害风险、职业病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
6.评估风险:根据评价标准,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其概率、严重程度、可预见性、可控性等因素,确定风险的级别。
7.制定评价报告:根据风险的级别,制定评价报告,包括风险的描述、评估结果和建议的控制策略。
8.审查和确认:组织评价小组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1. 简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
这些程序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或控制这些风险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的步骤和实施方法。
2. 风险评估程序2.1 确定评估目标在开始风险评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
这可以包括确定关键业务过程、资产或项目,以及识别可能对其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
2.2 识别风险源在此步骤中,需要识别可能导致风险的各种因素和来源。
这可以通过对过往经验、相关文献、专家意见和内部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来实现。
识别到的风险源应该尽可能全面和详尽。
2.3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在此步骤中,需要对每个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概率和影响的评估。
概率评估是指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影响评估是指确定风险发生后对组织的潜在影响程度。
评估可以使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如概率矩阵、风险指数等。
2.4 优先级排序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评估结果,将风险按照其优先级进行排序。
这有助于组织确定哪些风险需要首先处理,并为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
2.5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策略。
每个措施应该明确指定责任人、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3. 风险控制程序3.1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确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组织需要按计划开始实施这些措施。
这可能涉及到培训、改进流程、加强监督等活动。
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和记录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3.2 监测和评估一旦风险控制措施开始实施,组织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这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结果来实现。
3.3 风险沟通和报告风险沟通是风险控制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组织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风险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利益相关者。
此外,组织还应定期生成风险报告,向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风险状况和控制措施的更新。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的方法和流程。
它的目标是匡助组织有效地识别和应对可能对其业务运营和目标实现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
为了确保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以下是一种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描述了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各个方面和步骤。
1. 简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保护组织免受潜在风险的威胁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旨在确保组织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与其业务相关的各种风险。
2. 目标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包括:- 识别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潜在风险;- 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监控和审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及时应对和管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
3. 流程步骤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风险识别- 通过采集和分析信息,识别可能对组织业务运营造成负面影响的内部和外部风险。
-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查、市场调研、员工反馈等方式来实现。
3.2 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者其他评估工具来量化风险的级别。
3.3 控制措施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培训员工、购买保险等。
3.4 控制措施实施- 将制定的控制措施纳入组织的日常运营中,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 这可能需要培训员工、更新流程和程序、建立监控机制等。
3.5 监控和审查- 定期监控已实施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审查和调整。
-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核、风险评估和监测报告等方式来实现。
3.6 风险事件管理- 及时应对和管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其对组织的影响。
- 这可能包括紧急响应、恢复计划、修复措施等。
4. 责任和角色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需要明确的责任和角色分工:- 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推动风险管理策略,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QP-17风险分析和管理控制程序
对可能的危害进行分析评估后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降低高风险/失效的情况。在新产品投产前,应由风险分析评估小组(由生产部﹑研发部、品质部﹑销售部人员组成)以〝危害级数分类表〞(附表二)﹑〝风险概率等级表〞(附表三)及〝三区域风险图〞(附件四)为依据,拟制初步的〝风险分析报告〞【含〝产品定量分析表(附表一)〞﹑〝风险分析表〞(附表四)及相应的风险评审结论】,并跟踪风险降低方案的实施。在新产品试产的各重要阶段,均应以风险管理报告进行评审确认。器械的风险降低措施实施后,风险分析评估小组还应确认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当风险分析表明风险无法控制到可接受的水平时不应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5.2.20可能延长和/或长期使用的效果如何。
5.2.21器械应受到什么机械作用力。
5.2.22什么决定器械的寿命校准。
5.2.23器械预定是一次性使用还是可重复使用。
5.2.24器械是否需要安全的退出运行或处置。
5.2.25器械的安装或适用是否要求专门的培训。
5.2.26是否需要建立或引入新的生产过程。
6.记录与维持
名称
作成
签核/签认
分发/存查
档案名称
档案
编号
保存期限
产品定量分析表(附表一)
风险分
析小组
项目负责人
研发部
风险管理报告
MR1701
永久保存
危害级数分类表(附表二)
风险概率等级表(附表三)
风险分析表(附表四)
7附件
附件一风险管Βιβλιοθήκη 程序流程图附件二由医疗器械引起的可能危害及其形成因素举例
附件三三区域风险图
5.2从新产品策划开始,在确定打样任务特别是根据要求确定各主要性能﹑特征时,即应判定定性及定量的特征,【格式如〝产品定量分析表〞(附表一)】:
风险分析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发放号:发放日期:1 目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改进,而进行风险和机遇的分析,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相关的风险分析。
3 术语与定义3.1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影响是指偏离预期,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2:不确定性是一种对某个事件,甚至是局部的结果或可能性缺乏理解或知识的信息的状态。
3.2控制措施: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提高潜在的有利影响。
3.3风险和机遇:潜在的不利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益影响(机会)。
3.4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5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3.6风险发生频率: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3.7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频度。
4 工作职责4.1总经理负责识别和分析公司的经营风险。
4.2相关部门负责识别和分析本部门的职能风险。
4.3 技术部负责采用FMEA或者FMECA识别和分析产品的设计或制造过程风险、关键功能失效的风险或项目的风险(如:安全相关的风险)。
4.4管理者代表确保:结合公司的目前情况及公司所处于的内外部环境,建立风险和机遇策划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
识别其控制区域有哪些风险和机遇需要评估。
对所有从事风险和机遇评估的员工进行培训。
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
负责组织各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6 工作程序6.1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6.1.1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6.1.2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形成《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清单》;6.1.3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6.1.4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6.1.5与品质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6.1.6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形成《SWOT分析报告》。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是指在安全管理中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步骤和流程。
通过该程序,企业可以识别出可能对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下面将就该程序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系统地对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流程和工作设备进行观察和分析,识别出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机械因素和人为因素等。
具体的危险源辨识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信息:了解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流程和工作设备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作业程序等。
2. 观察和分析: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观察工作场所的布局、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操作方式,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条件。
3. 记录和整理:将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危险源的种类、位置、可能的影响和可能的控制措施等。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的风险程度。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风险的优先级,确定优先采取控制措施的危险源。
风险评价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风险的评估指标:根据不同的危险源,选择相应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可能的伤害程度、可能的发生频率、可能的影响范围等。
2. 进行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指标,对危险源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
3. 优先级排序:对评估结果进行排序,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哪些危险源需要优先考虑,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三、控制策划控制策划是指根据危险源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控制计划。
控制策划包括以下内容:1.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等。
例如,在需要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作业环境中,可以采取局部排风装置、防护屏障或穿戴防护设备等。
酒店管理风险 风险分析——风险控制、评价与控制程序2016(叶予舜)
为确保酒店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害因素得到有效的识别、评价,制定与实施风险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合用于酒店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危害因素的辩识与更新、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3.1 保安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酒店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
3.2 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产品、活动和服务中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更新,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1 危害因素的辨识4.1.1 辨识的范围覆盖酒店所有部门的各项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
至少包括:a)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除酒店员工外,还包括顾客、租赁者、承包方、暂时来访问者等相关方人员)的活动;c) 工作场所内所有的设备、设施(包括外界提供的设备、设施);d) 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新开辟(建设)项目,以及在工艺技术、设备、人1员、作业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发生变更的情况。
4.1.2 作业活动信息的采集对于每项活动、产品和服务,在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前要采集作业活动的相关信息:a )工作场所、设备的设计信息,设备、设施的完整性,以及施工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b)主要生产服务流程与岗位设置,以及日常、计划与暂时性活动,以及外包的相关业务活动;c )物料的物理形态、化学特性、物料要用手挪移的距离和高度;d )生活配套设施,消防、应急、卫生和环保设施的配备;e )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易燃、易爆、噪音、粉尘等;f)员工的不良习惯、心态、健康状况及违章操作行为等;h) 社会治安状况,交通、医疗卫生条件、突发传染病情况等;i )各项制度的有效性。
4.1.3 识别时要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正常生产情况属正常状态,设备开停机及检维修,暂时停水、停电、停气等情况,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地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事件、恐怖事件等情况。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旨在减少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的系统化方法。
它涉及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对组织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是帮助组织降低风险,保护组织资产,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个标准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框架,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1. 风险识别和分类:
- 通过与相关方沟通、分析过去的经验和评估现有的控制措施,识别与组织
目标相关的潜在风险。
- 将风险按照其潜在影响和发生概率进行分类,以便确定应优先关注的风险。
2. 风险评估:
-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组织目标的可能影响程度。
- 使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以便为决策提供基础。
3. 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
-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 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包括避免、转移、减轻或接受风险。
4. 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 根据风险应对策略,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
-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分配责任、培训员工、实施监测和审
计等。
5. 风险监测和审计:
- 建立监测机制,定期检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进行内部审计,评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6. 持续改进:
- 根据监测和审计结果,识别改进的机会,并采取相应措施。
-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应与组织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并随时进行修订和更新。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组织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风险,降低潜在的负面影响,提高业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这将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并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引言概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组织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它可以帮助组织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更好地做出决策,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实现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和风险溢出。
一、风险识别:1.1 环境分析: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第一步是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市场、竞争、政策、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潜在风险。
1.2 事件识别:在风险识别阶段,组织需要识别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组织的目标和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事件可以是内部的,如人为错误或设备故障,也可以是外部的,如自然灾害或经济衰退。
1.3 风险登记:在识别潜在风险后,组织应该对每个风险进行登记。
这包括记录风险的描述、可能的影响、概率和严重性等信息,以便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
二、风险评估:2.1 风险概率评估:在风险评估阶段,组织需要对每个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概率评估。
这涉及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确定其潜在影响的严重性。
2.2 风险影响评估:除了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组织还需要评估风险事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
这包括对财务、声誉、运营和法律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2.3 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概率评估和影响评估的结果,组织可以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
这有助于组织确定哪些风险需要优先考虑和应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损失。
三、风险应对:3.1 风险避免:对于高概率和高影响的风险,组织可以采取措施来避免其发生。
这可能包括改变业务流程、加强安全措施或寻找替代方案等。
3.2 风险减轻:对于无法完全避免的风险,组织可以采取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这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建立备份系统或制定紧急计划等方式实现。
3.3 风险转移:对于某些风险,组织可以选择将其转移给其他方。
这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外包业务或与合作伙伴共享风险等方式实现。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一、引言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是组织内部为了保护其利益和资产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该程序的目的是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各种风险。
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组织可以提前预防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风险评估程序1. 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估的范围,包括涉及的业务流程、系统、设备等,确定评估的目标,例如识别潜在风险、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等。
2. 采集信息和数据:采集与评估范围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内部的文件、记录、报告,外部的市场研究、行业报告等。
3. 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分析采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识别可能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战略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等。
4.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对识别到的潜在风险进行概率和影响的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的影响程度,以便后续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
5. 优先级排序和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按照其优先级进行排序,并编制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结果、优先级排序等。
三、风险控制程序1. 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报告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2.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内部控制、制定安全政策和流程、购买保险、建立备份系统等。
3.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将制定好的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监测和评估风险控制效果:定期监测和评估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风险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5. 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包括风险评估报告、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监测和评估结果等,以备将来的参考和审计。
四、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的监督和改进1. 监督:建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的监督机制,确保程序的有效执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风险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风险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一、引言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内部,如管理不善、流程缺陷等;也可能来自外部,如市场波动、政策变化、竞争对手的行动等。
如果不能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这些风险,企业可能会遭受重大的损失,甚至危及生存。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风险识别(一)风险识别的方法1、头脑风暴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尽可能多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
2、流程分析法: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出现风险的节点。
3、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向员工、客户、供应商等相关方收集关于风险的信息。
(二)风险分类1、战略风险:如企业的发展方向错误、市场定位不准确等。
2、财务风险:包括资金短缺、债务违约、汇率波动等。
3、运营风险:例如生产中断、质量问题、供应链故障等。
4、合规风险: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
三、风险评估(一)风险评估的指标1、可能性:风险发生的概率。
2、影响程度:风险一旦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大小。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1、定性评估:通过专家判断、经验分析等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2、定量评估:运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手段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四、风险应对措施(一)风险规避对于高可能性、高影响程度的风险,如果可以通过改变业务策略或活动来避免风险的发生,应选择风险规避策略。
(二)风险降低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
例如,加强内部控制、优化流程、增加培训等。
(三)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
(四)风险接受对于低可能性、低影响程度的风险,可以选择接受风险,但要密切监控其发展变化。
五、风险监控与更新(一)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情况。
(二)风险更新当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更新风险及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风险分析和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ZW/QP-710-003
ZW/EHP -440-001
编制: 受控标识:
审核: 版本状态: V3.0
批准: 发放序号:
本程序属武汉正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印或传播。
2013-08-01批准2013-08-01日实施保密性:公开总页数:5页
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1页共5页1. 目的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我司在生产经营时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估,以便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应急预案及商业风险防范业务持续计划,达到回避风险和降低损失的目的。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流程。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最高管理层定期对战略决策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风险组
织制定应急对策。
3.2市场副总负责适时对引起市场波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引起市场波动的风险制定应急对
策;
3.3制造系统副总负责对物料供应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引起供应中断或延误的风险制
定应急对策;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引起生产中断或延误的风险制定应急对策;
3.4人力资源经理负责对人力资源紧缺、集体辞职等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应急
对策。
3.5研发副总负责对技术储备、知识产权、泄密等风险以及研发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发生
的风险制定应急对策。
3.6财务部经理负责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应急对策。
3.7各部门经理负责针对本部门业务活动适时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应急对策并报
主管副总掌握。
3.8运营部依据风险评估的频次要求组织、监督、检查各部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并收集相关记录和更新。
4.工作内容
4.1风险管理原则:科学评估预防为主及时响应动态调整
4.2风险的类别和描述
4.2.1战略风险:指企业战略决策和实施战略时可能遇到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1)产业定位风险;2)产
品结构决策风险;3)客户群决策风险;4)质量、价格决策风险;5)远景规划风险;6)投资决策风险;7)社会责任风险等。
4.2.2市场风险:指产品销不出、货款收不回、供货不及时或中断、政策性亏损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1)
战争、灾害、运输中断等造成的商务中断风险;2)客户资本、信用差,国内、国际政策变化带来的货款收不回或政策性亏损的风险;3)市场波动或产品责任带来的产品销不出风险;4)不能按合同规定及时交货等。
4.2.3供应链风险:指物料供应延迟、中断或积压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1)供应商的交期风险、物料质
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2页共5页量风险、亏损风险、资金链断裂风险;2)我司的库存过多、过少风险;2)货源地集中和分散的风险;
3)单一供应商风险;4)数据安全风险;5)战争、灾害和运输中断风险;6)成本过高风险等。
4.2.4生产风险:指可能引起生产中断或延误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
1)环境风险;2)动力风险;3)灾害风险;4)安全风险;5)设备风险;6)产品质量风险。
4.2.5技术风险:指技术储备、知识产权、泄密等风险。
主要表现在:1)没有技术储备或技术储备落后;
2)侵犯知识产权;3)技术泄密风险等。
4.2.6研发项目风险:指环境、安全、质量、供应商、测试、研发进度、研发时效等风险。
主要表现在:
1)产品设计没有考虑到最新的环境安全要求;2)研发物料的供应周期长、稳定性差、产能不足;3)产品设计质量问题导致大批量报废或返修;4)没有测试手段;5)研发项目不能满足进度计划;6)研发项目开发时间长,技术已落后或成本过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等。
4.2.7财务风险:指资金链断裂风险。
4.2.8人力资源紧缺、集体辞职风险:指招聘不到急需的技术工人及员工集体辞职的风险。
4.3风险评估和控制
4.3.1风险评估的频次和时机
4.3.1.1战略风险评估每年至少一次,可在管理评审中进行,运营部应在每年管理评审会议资料准备的
要求中通知最高管理层对战略决策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总结,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有投资决策和远景规划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4.3.1.2市场风险评估每半年进行一次,即每年的6月、12月底运营部监督、检查市场副总进行市场
风险识别、评估和总结。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国际、国内政策发生变化,国际政局发生改变,重大灾害、战争发生时,投标、签定合同前。
4.3.1.3供应链、生产风险评估每半年进行一次,即每年的6月、12月底运营部监督、检查生产系统
副总进行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和总结。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新品进入批量前、国际国内政策发生变化,重大灾害、战争发生时,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环境、安全事故时。
4.3.1.4技术风险评估每半年进行一次,即每年的6月、12月底运营部监督、检查研发副总进行研发
项目和技术风险识别、评估和总结。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研发项目不能满足进度计划,技术落后或成本过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侵犯知识产权等时。
研发项目风险评估应在研发各阶段开始前由项目组成员进行。
4.3.1.5财务风险评估每季度进行一次,即每年的3、6、9、12月底运营部监督、检查财务部经理进行
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和总结。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协助财务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有重大投资、融资和调息时。
4.3.1.6人力资源风险每半年进行一次,即每年的6月、12月底运营部监督、检查人力资源经理进行
人力资源风险识别、评估和总结。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运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人力资源紧缺、集体辞职风险:指招聘不到急需的技术工人及员工集体辞职的风险。
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3页共5页4.3.2风险评估方法:根据上述风险的严重性、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大小)、可测量性三方面对风险进行
矩阵打分、分级。
4.3.2.1 风险事件的严重性评分标准(SOO—Severity Of Occurrence):
4.3.2.2 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评分标准(COO—Chance Of Occurrence):
4.3.2.3风险事件发生的可探测性评分标准(ATD—Ability To Detect):
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4页共5页
4.3.2.4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风险等级编号RPN(Risk Priority Number)=SOO×COO×ATD
4.3.2.5根据上述风险的严重性、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大小)、可测量性三方面对风险进行矩阵打分、
分级,评定结果填于《风险评估表》。
4.3.3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的制订、实施和修订
4.3.3.1根据风险等级的评定状况,分管副总及管理者代表、财务部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对评定为二
级以上的风险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对评为三级的风险可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应急预案。
4.3.3.2运营管理部负责将所有应急预案归集到《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一览表》以便检索。
4.3.3.3分管各类风险的副总、管理者代表、财务部经理、人力资源经理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针对
风险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预演,以验证风险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并保持记录(演习报告、录像、照片等)。
同时根据预演情况分管各类风险的副总、管理者代表、财务部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对各项风险应急预案进行完善。
4.3.3.4 各部门根据对风险的分析和评出的等级,严格按照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急,具体执行《应
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为确保公司商业业务持续进行,具体见《商业风险防范和业务持续性计划》一览表。
质量、环安管理体系第5页共5页5、灾难恢复
对于灾难后的恢复具体见《灾难恢复程序》(包括后附四个部门关键业务分析表)
6、相关文件
6.1《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ZW/QP -710-002
ZW/EP -447-001
6.2《灾难恢复程序》 ZW/QP-632-001
7、相关表格
7.1风险评估表 ZW/QF-QC-710-002-2.0
ZW/EHF-QC-440-001-2.0
7.2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一览表ZW/QF-QC-710-003-2.0
ZW/EHF-QC-440-002-2.0
7.3商业风险防范及业务持续计划一览表 ZW/QF-632-001-2.0
ZW/EHF-447-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