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辛弃疾

合集下载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分享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分享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分享《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也是经过老师们的推荐了解的,并且通过公众号、书籍等多种方式阅读的,这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最为经典的一本书。

《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

本书以点带面,讲述了唐宋词的演进和发展过程,被学界誉为一部完整的唐宋词史。

“他是苏轼的老师。

他是北宋文坛的盟主。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欧阳修。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在许多人看来,欧阳修稳重严肃,像一个老夫子,事实上,他的词多有婉约柔美之作。

欧阳修写词的时候,常常不写则已,一写就是十几首、二十几首地用同一个牌调。

他的《玉楼春》就有二十几首。

他还曾经用《渔家傲》写从正月到十二月每一个月的美好的风光、每一个月的美好的节物,连续地一套一套来写。

这种形式,就是同一个牌调,连续不断地填写若干首歌词,这在曲词里边叫作“定格连章”。

定格,就是有一定的音乐的格式,是接连不断的很多章、很多首词成为一组词。

这是欧阳修词的特色。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赞美欧阳修,说他的文章是“揖让进退”,最有姿态。

唐宋八家文,每一家的风格不同,而最有揖让进退、俯仰抑扬态度的是欧阳修。

不但他的文章是如此,他的小词也是如此。

他先写了“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然后一转,又写了“兰桡画舸悠悠去”一一下紧张,一下又放松了。

俯仰揖让,最有这种姿态。

这也是欧阳修词的特色。

欧阳修的词带有遣玩的意兴,他不是对那些肤浅的欢乐的追逐,他是透过悲慨来写欢乐。

这里有一个“遣”字,是透过对于悲慨、对于忧伤的一种排遣而转为欣赏的。

欧阳修十首《采桑子》,每首开端都是“西湖好”,表现了他的欣慨交加,这又是欧阳修词的特色。

欧阳修曾被贬为颍州知府,虽然那里不如京城繁华,生活上也显得捉襟见肘,但是作者却远离了很多是非,日子更显得悠然。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整理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整理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整理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系统地来学习我们中国的诗词,我感受很深,也有很大的触动。

这本书共分为十七讲,分别介绍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晏殊、李璟、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吴文英等诗人的极具代表性的、文学成就极高的诗词作品。

对这十五位诗人的讲解,作者都曾结合了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各个方面。

书中的每一讲都介绍了一到两位作者,从表面上看,好像每一讲都是一个单独的部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诗人在书中讲到的每一首诗词、每一位诗人,都会进行比较和联系,既有横向的比较,也有纵向的比较。

例如,冯延巳对于晏殊及欧阳修的影响,以及这三位诗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柳永的词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拓展,以及对苏轼和周邦彦的影响;苏轼词对辛弃疾的影响,以及苏轼和辛弃疾两人词的异同;周邦彦对姜夔以及吴文英等人的影响,周邦彦、姜夔和吴文英三人作品的异同。

通过叶先生的分析讲解,在不断的比较中建立联系,让一位位诗人,一篇篇诗词不再孤立,让文字重新焕发了活力,也让读者更加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我们灿烂的诗词文化,赋予了诗词新的生机,也让我这个二十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不得不去重新审视自己,以后该如何教孩子学好语文。

我觉得把诗人和作品比较联系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

这本书第二个特色就是讲解分析细致入微,对一个时期内的诗人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如果你单单以为这本书只是向我们介绍了十几位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那就未免太草率了。

我觉得叶嘉莹先生这本书的立意很高,她把唐宋诗词放在了整个中国文学的角度,甚至是整个世界文化的背景中,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叶嘉莹先生曾说,她在书中也曾结合了一些西方的理论,在现在的开放政策下,青年们中间已经涌现了一股向西方追求新知的热潮,而古典文学的研讨和教学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不得不求新的地步,所以先生就是想要以世界文化历史的大坐标为背景,对我国古典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作一点反思性的尝试。

叶嘉莹诗歌欣赏观点

叶嘉莹诗歌欣赏观点

叶嘉莹诗歌欣赏观点1. 叶嘉莹先生讲啊,诗歌欣赏得有一颗细腻的心,就像品尝一杯好茶,要慢慢咂摸滋味。

你看她解读苏轼的,不是光看表面的词句,而是深入到苏轼当时那种思念亲人又感慨人生的细腻情感里。

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地读,那可就像囫囵吞枣,品不出诗歌真正的好来。

哎呀,你能想象不细细品味苏轼在词里那种纠结又豁达的心情吗?那可就错失太多啦!2. 在叶嘉莹看来,诗歌欣赏要设身处地。

好比我们要走进诗人的那个小世界里。

就拿杜甫的诗来说吧。

杜甫写那些反映百姓疾苦的诗时,他心里得多难受啊。

如果我们欣赏的时候,不把自己当成杜甫,不去感受他对那些贫苦大众的同情,那读杜甫的诗就像看一幅没有色彩的画,干巴巴的。

哼,这样怎么能行呢?我们得像和杜甫做朋友一样,去体会他的喜怒哀乐。

3. 叶嘉莹强调诗歌欣赏是一种情感的共鸣。

这就跟听音乐似的,要是旋律和你的心境对上了,那感觉就特别棒。

她在讲李商隐的诗时,就提到李商隐那种隐晦又深沉的爱情诗。

你要是有过暗恋或者思念一个人的经历,读他的诗就像有人在你心里挠痒痒,每一个字都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要是没有这种情感共鸣,那读李商隐的诗就如同对着一个空盒子,啥也感受不到,多可惜呀!4. 我觉得叶嘉莹的观点里,诗歌欣赏要注重文化底蕴的挖掘。

你想啊,诗歌就像一颗大树,文化底蕴就是它扎根的土壤。

比如说读屈原的,要是不了解楚国的文化、屈原的身世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那读起来就像雾里看花,迷迷糊糊的。

可一旦知道了这些,就像给你打开了一扇大门,你能看到里蕴含的爱国情怀、对美好品德的追求等好多好多东西呢。

你难道不想深入了解这背后的文化宝藏吗?5. 叶嘉莹说诗歌欣赏还得有点想象力。

这就好比你看一幅抽象画,得自己在脑海里把那些线条和色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拿李白的诗来说吧,他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如果没有想象力,那瀑布就是瀑布,可一旦有了想象力,哇塞,那瀑布就成了从天上倾泻而下的银河,多壮观啊。

唐宋词十七讲_(作者: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_(作者: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作者:叶嘉莹)温庭筠篇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唐宋词。

讲到唐宋词我就想起来,我是出生在北京一个很古老的旧传统的家庭。

我小的时候没有像现在的小朋友那样上什么托儿所啦、幼儿园啦、小学啦,对这些我都没有机会。

我是在家里受的旧式的教育。

我小的时候是念的“四书”“五经”一类,像《论语》、《孟子》等古书。

我伯父、我父亲都喜欢古典诗词,所以从小的时候,就教我背诗,就像唱歌一样地背一些诗。

我十一二岁以后,他们就教我学习作诗。

我说作诗,没有说作词,因为中国旧传统有一个观念,认为诗里边所讲的是“诗言志”,诗可以感天地、动鬼神,可以宣扬教化,是正当的,是应该教小孩子去学的。

可是词这种东西,里边写的是什么哪?里边写的是男女的相思爱情,是伤春怨别,是这样的内容。

所以我想我的家长,可能因为这个原因,那时候只教我读诗、作诗,没有教过我读词和填词。

但是有些个美好的文学,它本身有一种魅力,你读它,就被它吸引了,就被它感动了。

我记得我在初中毕业给同学写的纪念册上,就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词句。

我觉得这话说得很美,我们分别以后,相隔千里之远,但是我们共同对着天上的明月,借着月光我们就有一份感情交流,彼此怀念的这一种相联系的感觉。

所以我小时候喜欢读词,但是没有人教过我读词和填词。

后来我上了辅仁大学以后,开始读词了,那个时候我曾经跟随孙人和,即孙蜀丞老师学过词,也跟随顾羡季老师学过词。

两位老师他们不但是教词,他们也创作、也填词。

而我上大学的年代1941一1945年,那是北平(北京当时叫北平)沦陷的时期。

那个时候,我们老师写作的词里边,常常流露有一份爱国的情思。

所以前几年我回国来,见到我同班的老同学,曾经写了一首诗,里边有这样两句:“读书曾值乱离年,学写新词比兴先。

”我说我记得我们当年同班的同学,读书的时候正是乱离的战争的时候,北平沦陷的年代,所以说“读书曾值乱离年”。

“学写新词比兴先”,我们学写新词,而新词里边表面虽然写的是爱情,可是它们也寄托了爱国的感情在其中,有比兴的思想在里边。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9辛弃疾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9辛弃疾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9辛弃疾(三)我们现在看他的一首《水龙吟》。

《水龙吟》是一个曲调的名字,关于词的牌调,我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给大家讲。

早期诗人、文人写的词,温庭筠、韦庄所写的词都是词里的“小令”,是非常短小的酒筵间的歌曲。

而像《水龙吟》这样的牌调是“长调”,篇幅比较长。

本来民间的歌曲,像敦煌歌曲原来早就有篇幅长的曲子。

不过早期诗人文士多用小令,诗人为长调歌曲写了大量歌词的是始于柳永,于是文人用长调写歌词的才逐渐多起来。

长调该怎么样呢?短的歌词由于篇幅短,可以抓住重点来写,“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就可以过渡到“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了,只要掌握感情的重点来写就够了。

而长调,因为篇幅长,写时就一定要铺陈,要展开来写。

长调的铺陈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柳永所用的是一种平叙的方法,就是把一件事,按时间、地点一直地说下去,如柳永的词《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柳永的这首词,上半阂是写景,下半阕是写对女子的怀念。

前面写景,后面写情,层次分明。

前面在写景之中,表现了一点自己的感慨,“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后边,“临风,想佳丽”,是男女的爱情。

词的进展是很妙的。

韦庄、温庭筠只写爱情,但不直说自己的情怀志意。

柳永写的时候,他站出来,作为一个仕宦失意的人,自己写才人的悲慨,写悲秋的情绪,写秋天的草木黄落、凋零,一个才人生命的落空。

而后半首马上回到男女的爱情,那是因为那时候长调展开时不能摆脱男女的感情。

尽管他自己也站出来写悲秋的感慨,但总是他马上就回来写男女的爱情。

柳永一向都是这样写的。

总是前面几句有悲慨,后面几句马上写爱情,当然柳永更多的词是全篇都写爱情的。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2篇)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2篇)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悲观的彻悟,乐观地生活一、作者介绍叶嘉莹,字迦陵。

她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后裔,1924年xx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熟读古典诗词,大学期间,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毕业后开始了长达62年的教师生涯,从事诗词教育研究工作,熟悉叶嘉莹的人都称她为“先生”,“先生”一词中包含了大家对叶嘉莹作为诗人、学者的尊敬。

叶嘉莹一生际遇坎坷,多经离乱。

早年因政治动乱和丈夫前往台湾,后又经历“白色恐怖”,丈夫被抓,自己以教书支撑家庭。

等到和平时期,她的大女儿和大女婿又因车祸离世,当时她写的一首诗里说“一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先生说她这一生中真正快乐的时间真的不多,而不幸中之大幸,乃是她得以终生与古典诗词相随相伴,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以让她汲取的温暖与慰藉。

此外,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记得顾随先生说过:“我们要以无生的彻悟,来做有生的事业。

你才不被这些利益物质的欲望所迷乱。

要以悲观的彻悟,乐观地去工作去生活。

”所以在经历了不幸的叶嘉莹懂得个人和家庭都是短暂的,无常的,思想文化的传承才是永恒的。

怀着对祖国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赤诚的热爱,叶嘉莹先生在1989年退休后,每年都会在国内讲学,还活跃在加拿大、美国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诗词讲坛上,她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在南开大学开设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有人问,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叶嘉莹说:“我以为学习古典诗词的好处,就是使你心灵不死。

”心灵死了,是比心灵麻木还要严重。

现在我们的生活总是处于快节奏中,但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尽管每日匆忙,但依旧会有内心惶惶不安的感受,当我静下来反思的时候,我问自己,在忙什么,你知道自己所谓的充实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吗?心灵麻木便是每日看似忙碌,其实内心却无比空虚。

所以在内心空虚的时候就要去阅读,去旅行,去寻找心灵的敏锐性,去寻找给予内心的力量。

二、《唐宋词十七讲》主要概况《唐宋词十七讲》是我大学里在图书馆某天乱翻发现的,因为是叶嘉莹先生的讲演集,所以并不艰涩,读起来十分亲切。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摘要:I.引言- 介绍叶嘉莹及《唐诗宋词十七讲》- 阐述本书的主题和结构II.唐诗概述- 唐诗的起源和发展- 唐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唐诗的特点和影响III.宋词概述- 宋词的起源和发展- 宋代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 宋词的特点和影响IV.叶嘉莹的唐诗宋词研究- 叶嘉莹的学术背景和成就- 叶嘉莹对唐诗宋词的研究成果- 叶嘉莹的研究方法和特点V.结论- 总结叶嘉莹的《唐诗宋词十七讲》- 评价叶嘉莹对唐诗宋词研究的贡献- 展望唐诗宋词研究的未来发展正文:I.引言叶嘉莹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学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唐诗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的一部代表作,全书分为十七讲,详细地讲述了唐诗和宋词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特点及其影响。

II.唐诗概述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诗歌。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时期,唐诗仍处于摸索阶段,盛唐时期,唐诗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许多著名的诗人。

中唐时期,唐诗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白居易、刘禹锡等大批杰出的诗人。

晚唐时期,唐诗逐渐衰落,但仍有杜牧、李商隐等优秀的诗人。

唐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有:杜甫的《春望》、《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李白的《将进酒》、《庐山谣》等。

唐诗的特点是: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注重形式美,追求韵律和谐;表达直接,感情真挚。

唐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III.宋词概述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唐代的曲子词。

宋词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宋词逐渐成熟,出现了苏轼、李清照等著名的词人。

南宋时期,宋词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出现了辛弃疾、陆游等大批杰出的词人。

宋代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有: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阅读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嘉莹先生,字迦陵,一生痴情于中国古典诗词。

先生出生于书香之家,家教甚严,父亲叶廷元为北大英文系的高材生,母亲曾任教于女子职业学校。

先生六岁开蒙,熟读《论语》,十一二岁即可为文作诗,小学时成绩亮眼,跳级进入初中,十七岁考取辅仁大学。

1945年从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1948年随先生赵东荪去到了台湾。

1966年离开台湾。

1969年定居温哥华。

我很爱读诗词,尤爱词。

这是从高中时候开始的,我的语文老师让我爱上了中国古典诗歌,她并不会古板地告诉我们这句词是什么意思,又表达了什么主旨。

她会把重要地字词讲完,扫清我们理解地障碍。

之后就让我们自己去感受它的内涵,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定的答案,毕竟每一个人由于经历不同,对同一首词的解读也是不同的。

在书中叶先生也表达了这种想法。

她说词这种东西很奇妙的一点,就是它可以给读者丰富的多方面的联想。

读者因自己的修养品格和过去所收到的教育背景、环境、传统的不同,而能够从里边看出新鲜的意思。

叶先生的这一段话对于那个问题就解释得越发清楚了。

词最开始是配合着音乐歌唱的歌词,这种歌词本来只在民间流行。

后来读书人觉得歌曲音调很美,就开始自己填词。

词是有音律美的,以前都被忽略了。

直到遇到高中语文老师,她给我们听唱出来的词,让我们去感受音律的美,这是我对诗词的热爱,也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

在本书的开头,她讲了这本书写成的缘由,1986年她因为加拿大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要与川大的教授合写一本关于词学的书,在回国后,她见到了母校辅仁大学的校友们,大家邀请她做一次讲演,她的这次讲演不仅有校友会的同学参加,很多热爱中国诗词的人都来了。

她被人们的热情所感染,便开始在国内讲学。

这本书就是由她讲课的录音整理而成的,讲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让每一个喜爱古诗词的人都能读懂。

先生从唐宋词的源流讲起,从诗言志讲起。

主要介绍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南唐二主,及至晏家父子、欧阳修、柳永,次的流传就越来越广了,而苏轼和辛弃疾两人更是将词推向高潮,不再局限于儿女私情,也可以显出胸怀,家国之情。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我特别喜欢《唐宋词十七讲》的两点,一是从人划分出部分,在作者风格和词之演进历史上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但同时叶先生也使用了西方的理论来为我们讲述词之演变,作者的文化背景使得她的讲述很顺畅。

在中国大的历史背景下,使用西方的理论来感受古典诗词的意境,方法很特别又非常容易理解。

另一个是叶先生在为你讲述某一首词中的一个意象时她会引出这个意象在不同地方的用法,然后非常客观分析在这里应该是哪一个。

引诗词以证诗词,也是叶先生的拿手讲法。

这种讲法,不但让读者更容易识别一些中国诗词传统里的符码,比如“蛾眉”的含义。

更容易在举一反三中,帮助读者握住中国诗词、语言文字的传承脉络。

中国古典诗词有一种很本土的美感,与现代诗和西方翻译来的诗歌都不一样。

跟文言文比起来又少了一些死板与匠气,更加自由与写意。

词在古代本身又是可以唱出来的歌词,它本身就会跟音乐有一定的联系;另一个方面来说,它的表现方式与中国画的写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品读的过程中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些画面和曲调,我们也能联想到一些之前接触过的音乐美术作品,会帮助我们解读诗词中的意蕴。

这样让我们读起来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而言应该是一种不必刻意的去学,我们与古诗词天然有着共通的地方。

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之下生活,当文化底蕴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能够打通诗词与个人的内心,就会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古典诗词的欣赏。

这种感受会在你接触越来越多的诗词之后更加明显,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讲求厚积薄发。

从最开始接触文言文,古诗词,我是到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之后才开始细细品味古诗词。

在读到了足够多的古诗词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诗词的解读越来越准确,越来越能摸准这其中的脉络。

看过了叶先生的解读,真正认识到要想把古诗词讲的这样透彻婉转动情,还是需要多年的修炼。

在第二讲中,叶先生提到“我觉得我们有时在讲到文学的时候,常常是先立定一个框架,然后把这些作品放到框架里去批评。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读后感他们都这样介绍的:盛传一百多年的不朽巨著,流传一个世纪的诗词经典。

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是不可以不知道王国维的作词三境界。

说实话,对于他的著作,我不是很懂,他的词的伟岸之处我也读不出来,我喜欢中文这一专业,但是我的文化底蕴太差,知识量太少,一直走在中文的临界点上,我仍旧在徘徊,迷茫,但是上了大二,这一切好像因为李立平老师的魏晋南北朝的课程而改变了,我不再是没有喜欢,没有目标的“大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魏晋深深吸引了我,虽然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钮,礼崩乐坏,伦常失序,群雄并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致使神州板荡,生灵涂炭。

一句话,天下大乱,且乱得不能再乱!但它却是个花园,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个性张扬,文艺勃兴,上可与先秦相媲美,下则为盛唐开先河,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它就好比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三峡”:一则是,地势诡谲,险象环生,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则是,峰回路转,移步换景,开豁时,无限风光在险峰!魏晋,有说不尽的金戈铁马,英雄无悔;魏晋,更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名士风流。

在这个金戈铁马的时代这么几个人:嵇康(223-262),字叔夜,谯国铚人;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人;山涛(205-283),字巨源,河内怀县人;刘伶,字伯伦,沛国人,生卒年不详。

年龄介于阮籍与嵇康之间;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县人,与山涛同乡;阮籍,字仲容,陈留尉氏人,阮籍之侄,生年不详;王戎,字浚冲,狼牙临沂人。

嵇康、阮籍、山涛是核心人物,其余四人则为羽翼。

他们跨越历史的百年,对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心灵,都产生过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这影响自上而下,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之诗文,名山秀水之遗迹,街谈巷议,道听途说,青史定论,黎庶口碑,无不斑斑可考,在在可见。

他们身上,几乎集中了古代读书人立身处世的所有选择。

他们或仕,或隐,或隐仕双修,亦官亦隐;或智,或愚,或愚智相济,大智若愚;或语,或默,或语默并存,皮里阳秋;或嗔,或怒,或不嗔不怒,喜愠不形于色;或好,或恶,既能善善恶恶,爱憎分明,又能好恶不争于怀,口不缄否人物。

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十二讲-辛弃疾-下

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十二讲-辛弃疾-下

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十二讲-辛弃疾-下今天,我们接着讲辛弃疾。

先让我们看一看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对辛弃疾的评论。

他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纤绵密者,直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这是说辛词是多方面的,有的写得豪放、激昂,有的写得委婉、含蓄;他的词有一些近于“婉约”的作风,简直是不在晏几道和秦观之下。

“其秾纤绵密者”写得是那样纤细,而且感情是那样秾挚,写得那样缠绵而且细致。

小晏,名叫晏几道,其父晏殊也是著名词人,人们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小晏的词,在中国词的历史上认为是最缠绵、最香艳的,他的作品常常写一些对他过去听歌看舞生活的留恋。

秦郎就是秦观,号少游,秦少游的词也是写得十分多情、委婉缠绵的。

刘克庄说辛词也有这一类的词。

可是,不管辛词写得是大声、小声,豪放激昂,纤秾绵密,但是我上次讲了,辛弃疾的本质是一个。

我们要从他的万变之中找到一个根本,辛弃疾的根本如我们在讲前一首词时所说是两种激荡盘旋的力量。

下面我们再谈一首他的纤秾绵密的作品《摸鱼儿》,看一看在他纤秾绵密的作品之中,同样是表现了他自己的一种根本的本质。

《摸鱼儿》是词的牌调。

唐五代词作,一般只写一个牌调,“菩萨蛮”就是一个“菩萨蛮”,“浣溪沙”就是一个“浣溪沙”,它后边没有一个题目。

从苏东坡开始词后面的题目就慢慢多起来了。

词后面有了题目,正是词诗化的一个现象。

词本来是歌词,供歌女演唱的,所以本来没有题目,作者不是要表现自己情志的,可是从苏东坡开始表现了他的逸怀浩气,就开始有题了,这正是词诗化的现象。

辛弃疾这首《摸鱼儿》有题目,题目是:“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宫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我多次讲过,辛弃疾是把生命和生活都投注到词的写作之中的一个作者,所以讲辛词就一定要结合辛弃疾的生平来讲。

正如杜甫的诗篇,我们称之为“诗史”,他的诗是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反映了个人生活的经历。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一蓑烟雨的叶嘉莹——唐宋词讲座《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多年来辗转各地讲课时的录音整理。

“一般来说,我自己对于讲课本来就是没有准备讲稿的习惯。

这倒还不只是因为我的疏懒的习性,而且也因为我原来抱有一种成见,以为在课堂上的即兴发挥才更能体现诗词中的生生不已的生命力,而如果先写下来再去讲,我以为未免要死于句下了。

”她平生喜欢“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

叶嘉莹一直从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创办基金和奖学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出生于1924,八十多岁的老人居然上课不用资料,也不爱用资料,尚能信手拈来在唐诗宋词间呼风唤雨。

这都出于其对古典文学的酷爱之情。

诚如她所言: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有人常问学古典文学有什么用处学古典文学正是因为古典文学里边有一种生生不已的、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一个感动和感发的生命。

”在诗歌的美文中形成一个韵律,四个字是最简单而能造成韵律的一个基本形式,如诗经,这是我们本国的语言特色跟我们身体生理的机能结合起来起来所产生的一个的自然的现象。

《惠风词话》:“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

”即更有感动的是人的内心地方。

《论语泰伯》篇曾说,子曰:兴于诗。

兴是一种兴发,一种感动,跟作者的见物起兴一样,你读诗,也会引起一种感发的。

诗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给你心灵一种感发。

古人曾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就是在于你的内心有一种活泼敏锐的善于感发的心灵,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根本所在的地方。

诗歌最大的作用,是要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有一种善感的心灵,要“兴起诗”。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韦庄韦庄的词是表达了主观感情的,不过他虽然表现了主观的抒情,可仍然保持了词的本色。

他所写的爱情不再是一个没有个性的,随便给一个歌女唱的没有主人公的爱情歌曲了。

他往往用男子的口吻:我,写我所爱的女子。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5温庭筠(四)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5温庭筠(四)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05温庭筠(四)我所选择的“小山重叠金明灭”和“水精帘里颇黎枕”这两首词,是我个人自以为可以代表温庭筠词特色的。

因为词开始时原只是歌筵酒席之间的歌曲,本来都是写美女和爱情的。

因此,在讲解和评赏时,我们就要分别每一个作者有什么不同的特色。

我的重点要放在两点:第一点,就是每一个作者个人风格的特色。

第二点,就是这一个作者在词的发展历史之中,他所起的作用,他所占的地位。

我们着重这两点。

因为如果不然,那所有的词都是写美女和爱情,所讲的千篇一律,有什么分别呢?温庭筠的特色,一个是他自己个人风格上的特色。

就是上一讲我们提出过的两点。

一个是他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不是像一般人只提供给我们一个认知上的意义。

比如说屏风,你说小屏,那小屏这两个字的语言符号,就指向一个认知的意义。

他没有用“屏”字,而用了“小山”。

说“小山”,这就是一个感官的印象。

他没有说明,所以有人就批评,说他的词常常模糊、不通、晦涩,读不懂,不知所云。

而这种感官印象的语言,我上次引了西方的符号学家的理论,他们认为这在诗歌里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诗歌是一种唯美的感性作品,它所给我们读者的,不应该只是理性上的知识和了解,还应该有感性上的直觉。

这是温庭筠词的第一个特色。

第二个特色,是因为温庭筠是在中国教育传统背景之中成长起来的,当他写作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常带着我们中国的民族社会文化传统的很浓厚的色彩,如同“画蛾眉”之类。

由于这两点特色,一个是美感的直觉,一个是语码的联想。

带着这两点作用,就使得歌筵酒席之间本来没有深义的小词,有了比较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使得词这种文学体式提高了它的地位。

所以,不但《花间集》里边把温庭筠选作第一个作者,而且历来评词的人都以为温庭筠在词里边是一个开山的人物。

不但如此,虽然中晚唐以来有些诗人因为喜爱这流行的歌曲,也尝试着写作,但都没有像温庭筠这样投注上较大的精力。

像刘禹锡、白居易、张志和,虽然都留下了一两首所谓词的作品,但是却没有留下来像温庭筠这么多的作品。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以下为《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的内容概要:第一讲:从古代诗歌到唐诗的演变本讲主要介绍了古代诗歌的演变过程以及唐诗产生的背景和特点,包括诗歌运动、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同时,讲述了唐诗的四大家族,即王之涣、杜甫、白居易和李白的诗歌风格和代表作品。

第二讲:古诗三百首和中唐诗歌本讲主要介绍了《古诗三百首》和中唐时期的诗歌,论述了这些诗歌的特点和影响。

其中,叶嘉莹着重阐述了唐代女诗人的贡献和特色,包括关汉卿、柳永、王昌龄等人。

第三讲:唐诗的音乐性和韵律本讲主要从音韵方面来剖析唐诗的特色,包括平仄和韵律等。

同时,通过例证和分析,讲述了唐诗中的一些典型句型、结构和韵律,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

第四讲:李白与唐诗风貌变革本讲主要介绍了唐代杰出诗人李白的诗歌及其对唐诗风貌变革的贡献。

同时,讲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例如壮丽奔放、豪放不羁、浪漫幻想等。

第五讲:王维与唐诗山水意境本讲主要介绍了唐代山水诗人王维的诗歌及其对唐诗山水意境的贡献。

同时,讲述了王维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例如婉约清新、富于抒情、盛情邀请等。

第六讲:唐诗的爱情主题与女性情感书写本讲主要介绍了唐诗中的爱情主题和女性情感书写,包括男女相恋、相思之苦、闺情、离别、婚姻等方面。

同时,讲述了唐代女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和影响。

第七讲:唐代诗歌的政治意蕴和社会背景本讲主要介绍了唐代诗歌的政治意蕴和社会背景,包括诗歌对政治事件的反应、对社会变迁的写照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等方面。

同时,也论述了唐代诗歌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关系。

第八讲:唐宋诗文的接轨和变革本讲主要介绍了唐宋时期诗歌的接轨和变革,包括诗歌体制、诗歌理论、诗歌风格等方面。

同时,较为详细地讲述了诗文学家苏轼和欧阳修的诗歌创作和影响。

第九讲:宋词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本讲主要介绍了宋词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宋词与唐诗的区别、宋词的创作方法和诗歌风格等方面。

同时,讲述了宋词中的主题和意境,例如山水田园、宫廷生活、悲欢离合等。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辛弃疾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辛弃疾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辛弃疾作者先比较苏和辛的不同特点。

苏和辛写志的态度不同。

苏的词是在政治上遭到贬谪、失意之后采取写的,多以表达旷达的逸怀浩气为主。

辛不是这样,他所表现的是正面的意志。

用诗歌直接表达意志的较多,比如说陶渊明、杜甫等,但是用词直接表达意志的只有辛弃疾。

作者说“很多作者都不知不觉地流露了他的一份本质,但那往往只是无心的流露。

”“辛弃疾的词里面表现了他的意志、理念的本体的本质,而且他是用他的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的,用他的生活来实践他的诗篇的。

”在文中叶嘉莹提到比较法来解读诗歌。

肯定了辛弃疾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地位,是继往开来的“一个伟大的作者”。

讲解辛弃疾的词时,叶嘉莹说“讲别的作者,他们的生平不大重要,讲辛弃疾就要对辛弃疾的生平作些简单的介绍。

”在第一讲里讲温庭筠时,叶嘉莹就提出的两种解读诗歌的方法:重视作品本身、重视作品的结构,它的组织和质地,它的形象等;推寻作者的愿意,要还原到作者的时代背景中去,重视作者的思想、作者的生平。

叶嘉莹说这两种解读方法都不可偏废。

但什么时候用第一种什么时候用第二种呢?需不需要这要明确的界定呢?到目前为止,叶嘉莹在讲解时只把两位词人的生平介绍放在首位。

一位是苏轼,一位是辛弃疾。

可否从中看出一些端呢?叶嘉莹说“像辛弃疾这些伟大的诗人词人,他们的作品里边,不管是得意也好,失意也好,悲哀也好,欢喜也好,总不忘自己的意志和理念,这才是用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的。

既然他的诗篇是生命的流露,就要把把的生命的里边的本质找出来。

”可否这样推断了解“生命的本质”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所以要先介绍作者的生平。

叶嘉莹说辛的内心有两种力量在冲突激荡盘旋。

一种是奋发向上、冲的力量;一种是遭到谗毁压制、罢废的力量。

两种力量就是他词的本质。

这两种力量的互相冲撞造成了他词里的委婉曲折、含蓄蕴藉之美。

真正好的词有一份委婉曲折、含绪蕴藉之美。

或者说辛是把刚和柔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它们完美的展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把自然景物和古典典故、故事的事象结合在一起,与思想融会贯通。南剑,宋时称南剑州,今之福建南平县附近。南剑双溪楼,楼前有剑潭,剑溪。《晋书.张华传》记载:西晋人张华晚上常常看天上的星象,看斗宿和牛宿之间有一道光芒,可为什么会有这道光芒呢?当时还有一个叫雷焕的人,对星象很有研究,于是张华问他这光芒是什么意思,雷焕说是宝剑之气上冲于天。他认为这剑气是从丰城监狱里发出来的,于是“掘狱屋基”,果然挖出一对宝剑,并将其中一把给了张华,自己留下一把。后来西晋发生“八王之乱”,张华死于战乱,他的宝剑不知去向。雷焕的剑死后传给他儿子。一天他儿子佩带这把宝剑经过剑溪,宝剑自动跃入溪水中。他让会水的人下水去找,下水的人上岸报告说:“我们看不到宝剑,只见两条龙在游泳,须臾之间,风浪大作,剑和龙都不见了。”从此这两把宝剑都没有了。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岁月不待人,一个英雄豪杰二十几岁就出入敌营,活捉汉奸,可惜流年似水,我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有为的青壮年时代,转眼就过去了。我所遭到的都是谗毁,打击,志意一直无法实现。树在风雨中也会凋零,不用说我们有感情的人更经不起这样的挫折。“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中国有一个传统,许多英雄在事功上不能完成理想,就希望有一个红颜知己。可是辛弃疾却说,我从哪里找到一位红颜知己,拿着红色手巾,为我擦干英雄的眼泪?
他又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又是另外一个典故。刘郎指的是刘备。一天刘备与许汜谈论天下英雄豪杰,论及陈登。许汜就批评陈登没有礼法。刘备问:何以见得呢?许汜说:有一次我去拜访陈登,坐了半天,他不跟我讲话,我留在他家住宿,陈登是自上大床卧,令客卧下床。刘备就说了:方今天下大乱,有理想的人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而你这人只为自己打算,“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刘备做主人,我就上百尺楼头去卧,而卧君于地。这表示刘备看不起像许汜这种自私自利的人。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不能像张季鹰那样回故乡,只好留在南方“求田问舍”,真是自觉可耻。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Biblioteka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在南宋四十多年,有二十几年是被免官的,放废家居。可是只要一旦被起用,他总是要有所作为的。他到南宋之初,曾经知滁州,此地十分荒凉贫瘠。辛到后减免赋税,号召商贾,修养生息,不过一年的工夫,滁州就整个改观了。他又做过江西提点刑狱,安抚使,湖南安抚使。他的志意是收复失地,无论到哪里,想的都是备战,反攻。来到湖南后,组织了“飞虎军”,并花了不少钱盖军营。有人密告他用钱太浪费了,皇帝就下金牌诏令他停止训练。辛弃疾把金牌藏起来,此时军营即将完工,只是缺瓦,于是他下令所辖居民都要从自己的家里揭下两片瓦交来。他对皇帝汇报说你的金牌收到了,我的飞虎营已盖好了。还有一次江西大饥荒,辛弃疾把公家的钱拿出来到各地购买粮食,救济灾民。而且他说如果有人囤积粮食,搞投机倒把,我就斩。当他分配买回来的粮食时,信州太守说:我们也有饥荒,你们是否能分一部分给我们。很多人都反对,辛弃疾却说:他们也是百姓,我们吃饱了能眼看他们饿死吗?于是就分了十分之三的粮食给信州人民。可是不久后有人弹劾辛弃疾“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于是他被罢免了。
十年以后,他第一次被起用,曾做过福建安抚使。辛弃疾来到福建一看,说福建是前枕大海,没有海防是危险的。于是马上筹备海防,修建了“备安库”,还要造铠甲一万副。他这么一干,人家弹劾上去说他“残酷贪饕”。他第三次被起用之时,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曾知镇江府。镇江是长江南北与敌人交界的前线,他来到前线,马上搜集了许多钱财,为军士置备盔甲军装。而且他有很好的谋略,花重金派间谍到北方金人那里探听虚实。这样,他又被弹劾“奸赃狼藉”而免职。等再被起用时,已经年老多病,给他官职都推辞了,六七十岁时“壮志未酬”而死去了。
宝剑难消的剑气正是辛弃疾难消的收复失地的壮志。可是宝剑出现了吗?西北的浮云扫除了吗?没有!这天晚上他见到的是什么?“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底下的潭水这么寒冷,没有回答;天上的星辰这么寒冷,也没有回答,我就是处在这样阻隔,冷漠的景色中。但辛弃疾是一位英雄豪杰,那宝剑不是没了吗?我要找一找,非要找到不可,“待燃犀下看”。《晋书.温峤传》中记载:有一次温峤经过牛渚矶,听人说水下有精怪。他叫人燃犀下看,因为普通的灯火蜡烛一遇水就灭,传说用犀牛角燃着在水中就不熄灭,火光一照,见水中有稀奇古怪的东西在游泳。他表面说是去找宝剑,实则是写不肯放弃他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叶嘉莹说“像辛弃疾这些伟大的诗人词人,他们的作品里边,不管是得意也好,失意也好,悲哀也好,欢喜也好,总不忘自己的意志和理念,这才是用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的。既然他的诗篇是生命的流露,就要把把的生命的里边的本质找出来。”可否这样推断了解“生命的本质”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所以要先介绍作者的生平。
叶嘉莹说辛的内心有两种力量在冲突激荡盘旋。一种是奋发向上、冲的力量;一种是遭到谗毁压制、罢废的力量。两种力量就是他词的本质。这两种力量的互相冲撞造成了他词里的委婉曲折、含蓄蕴藉之美。真正好的词有一份委婉曲折、含绪蕴藉之美。或者说辛是把刚和柔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它们完美的展现出来。
“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我刚靠近栏杆往水中一看,就怕,怕什么?怕我真的把犀角点燃,进入水中,会引起水族的震怒,会刮起狂风,响起大雷,鱼龙惨变。我要收复失地,可是满朝那些偏安的人,不愿意放弃他们富贵享乐的生活,所以,只要辛弃疾一有作为,他们马上弹劾,立即罢免。上半阕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倚天长剑”是他的奋发,按文法应是需要有万里长的倚天长剑,但辛弃疾却倒过来,这真是他的词有“盘旋”、“激荡”形式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原因,“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是外界的压抑,“待燃犀下看”是他不肯罢休,“风雷怒,鱼龙惨”是外在的迫害。“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这种句读虽断,语气不断的句法,也是辛词一大特色,也是辛词长调的另一作用。他内心的沉重,内心的盘旋,内心的郁结都借断续的语气和连贯的气势表现。
辛弃疾的词喜欢用典故,是因为他读书多,而且对所读的书都有真切的感受。词的一开头:“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这真是写得好。他不是直白地说我要收复失地,而是十分妙地用了大自然的景象为喻托。他想的是西北沦陷的国土,我们不应该收复吗?不应该扫除敌人吗?“倚天万里须长剑”,要有万里长的宝剑,把西北浮云扫除,把北方的国土收复。“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这里是龙泉,太阿两把宝剑落水的地方,人们传说到晚间还有宝剑的光芒上冲于天。辛弃疾这一句是把一句话断开来说的。“人言此地”,这个句子没有完成,“夜深长见”,也没有完成,到“牛斗光焰”才完成。这就使他的词增加了一份力量,读者没办法停下来。他的文气,他的语气是连贯下来的。内心的沉重和郁结都借这种气势表现出来了。
叶嘉莹还说到辛弃疾的词的另一个特点:“注意了形象和意象的表现”。“辛词的形象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景物,一是人事界事象”“辛词中典故特别多。”这就告诉我们在解读诗歌的切入点:注意形象和意象。
辛除了上述特点外,用语还特别好。不管是古典典雅的词语,还是通俗易懂的口语,他都能信手拈来,巧妙运用。
在文中叶嘉莹提到比较法来解读诗歌。肯定了辛弃疾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地位,是继往开来的“一个伟大的作者”。
讲解辛弃疾的词时,叶嘉莹说“讲别的作者,他们的生平不大重要,讲辛弃疾就要对辛弃疾的生平作些简单的介绍。”在第一讲里讲温庭筠时,叶嘉莹就提出的两种解读诗歌的方法:重视作品本身、重视作品的结构,它的组织和质地,它的形象等;推寻作者的愿意,要还原到作者的时代背景中去,重视作者的思想、作者的生平。叶嘉莹说这两种解读方法都不可偏废。但什么时候用第一种什么时候用第二种呢?需不需要这要明确的界定呢?到目前为止,叶嘉莹在讲解时只把两位词人的生平介绍放在首位。一位是苏轼,一位是辛弃疾。可否从中看出一些端呢?
这是他当年在建康做通判时写的一首词。他的一片收复故国的志意,在落日的高楼上,在失去同伴孤独的鸿雁的叫声里,得不到共鸣和重视。辛弃疾是山东人,只要一日不能回到故乡,便只能是“江南游子”。千军万马中曾把奸细张安国捉来,他是真的有本领。吴钩是指他的宝刀宝剑。有这样的本领而不能去杀敌,压抑在胸中的满腔愤慨,把“栏杆拍遍”。“无人会”,无人懂得我的心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有一个典故。西晋人张翰字季鹰,他本是南方人,在洛阳为官,他怀念江南莼羹鲈鱼,就辞官回故乡了。现在我也怀念家乡,可是多少个秋天过去了,我的故乡沦陷在敌人手里,我在官场上不得意,也想辞官不做,可是我回到哪个老家去?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写的是现实景物。汇合的水,从双溪楼下流过,波涛汹涌,遇到高峡的约束,只好又马上收回来。“过危楼、欲飞还敛”,他要奋飞,但总是遭到压抑,这里有多少挣扎和痛苦,是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的。“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三国时陈登,号元龙。现在辛弃疾反用典故,说纵然是青壮年时期有扶世济民之志的陈元龙,如今老了,也不妨过几天高卧的生活,夏日有一壶冷饮,一领凉席。“高卧”本是陈看不起求田问舍的许汜,辛弃疾是说我现在已经这把年纪了,是不是也应该不再管天下事,过两天舒服日子就是了。“千古兴亡”,三国过去了,晋朝过去了,许多朝代都过去了,南宋将来的命运如何?北宋的国土是否能收复?这么多的感慨在他的心中思念。“百年悲笑”,人生一世不过百年,我辛弃疾有多少悲哀和欢笑。“壮岁旌旗拥万夫”,而如今落到什么下场?“千古兴亡”的感慨,我个人“百年悲笑”的感慨,就在我登上双溪楼的时候,一时都涌现在我的胸中。
辛弃疾本身是要进的,是忠义奋发的。可是他所处的环境,有一个相对的力量压下来。所以辛词的特色,常是这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讲别的作者,他们的生平不大重要。讲辛弃疾就要对他的生平做些简单的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