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与统一《道连格雷的画像》
ThePictureofDorianGray道林格雷的画像(王尔德)
Dorian Gray
Basil Hallwar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ord Henry
亨利
巴兹尔
情感 堕落 困惑
诱惑
道林格雷
告诫
理性 良知 清醒
纵观整部作品,亨利爵士、道林和巴兹尔是贯穿全文的主 要人物,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冲突和联系不仅暗合了弗氏的 人格三结构理论,同时也揭示了他们与王尔德的内心联系。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完整的人格结构有三大系统组 成,即本我、自我与超我。一个正常人这三个系统是和谐 统一的,而人格不完善的人这三大系统难以协调,处于失常 状态。
《道林·格雷的画像》 具有很强的唯美倾 向,不但文辞绚丽, 意象新颖,
有许多带有王尔德 特色的俏皮话,幽 默,似非而是之论, 矛盾诡辩之辞。虽 有时给人堆砌之感, 内容却相当独特。
道林格雷是一名长在伦 敦的贵族少年,相貌极 其俊美,心地纯真,一 位画家为道林画了一幅 画像,而道林在画家的 朋友亨利勋爵的蛊惑下, 向画像许下心愿:美少 年青春永葆,所有的岁 月的沧桑和少年的罪恶 则由画像来承担。道林 开始不以为然,没想到 自己玩弄了一位纯情的 女演员的感情后,女孩 自杀,此后竟然真的发 现画像上的道林的样子 发生了邪恶的变化。
1891年出版《林·格雷 的画像》引起极大的骚 动,并受到媒体猛烈的 攻击。
《道林·格雷的画像》 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
代表作,词藻华丽,
从中可以感受到那为
艺术而艺术的强烈的 唯美主义。
奥斯卡·芬葛·欧佛雷 泰·威尔斯·怀尔德 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
王尔德正是在这种“世纪末”的悲哀中, 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试图引导人们以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自我形象的体现[权威资料]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自我形象的体现摘要作家王尔德无疑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出生在爱尔兰却生活在伦敦,且因被指控拥有并且宣扬同性恋癖好而入狱。
这些曲折痛苦的人生经历给他的文学作品带来了强烈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然而,追求自我和定义自己是一个复杂、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本文结合王尔德的平生及其所处的时代,对王尔德自身在其文学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中自我形象的表现及其原因做深入探讨。
关键词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自我形象一、引言奥斯卡・王尔德是欧洲文学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
1891年4月,其出版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引起极大骚动,并受到媒体猛烈的攻击。
此外,他奢侈放浪的生活方式也让人们颇有微词。
之后,他因为被指有同性恋癖好有伤风化而被送进监狱,随之而来的破产、离婚,使得他的文学风格也开始向唯美主义倾斜。
出狱之后,王尔德被流放在法国并最终死于巴黎一间不知名的小旅馆之中。
身处维多利亚时期的王尔德,把自己复杂的心理活动赋予给了《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亨利爵士、道林格雷和画家贝尔西,分别代表了王尔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企图通过描写这三个人物的情感纠葛和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痛苦。
目前研究王尔德的国内外学者很多,分析也越来越全面,但大多以美学、哲学、语言学角度出发,甚少有人研究“书中王尔德”与现实王尔德的联系。
本文将从王尔德在书中的自我形象体现出发,结合其所处的特殊时代和人生经历开展研究。
二、《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自我形象的体现(一)通过人物形象表现自我全书最明显表现王尔德享乐主义的地方就是亨利爵士这个最重要的角色。
他大半辈子都期盼着自己内心与肉体的断裂能重新愈合,能把真实的生活、社会道德和宗教信仰合二为一。
王尔德是一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
无疑的是,亨利爵士又是一个王尔德笔下典型的“花花公子”形象,这里并不是指花天酒地,而是来自富有的家庭、无所事事却拥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和思想境界的公子哥。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体现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体现作者:王静姝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10期内容摘要:唯美主义文艺的产生开创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潮。
而王尔德作为英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怪才,其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更是唯美主义的完美展现。
本文通过对文中三个男主人公的不同人性的剖析,来解读王尔德对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道德的复杂唯美主义观点。
关键词: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唯美主义一.《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人物的特点及象征意义小说围绕一名生长在伦敦贵族家庭的年轻少年道林展开,画家霍尔沃德由于倾慕其美貌为其做了一幅画,这幅画作被格雷看见过后,才发现自己的美貌,并在亨利勋爵的蛊惑下为了保持青春永驻,向画中的自己许下“可以为了美貌而出卖灵魂”的诺言,并一步步朝着自己的执念走向了罪恶的深渊,在良心和罪恶中饱受折磨,并最终自食其果。
王尔德通过这三个人物来进行自身的一个映射,把不同的人性分别着色于不同的人物身上,并且通过道林的放纵来饰演“自我”,亨利的玩世不恭来饰演“本我”以及霍尔沃德的真挚来饰演“超我”。
虽然文中也有女性人物的出现,但是与男性人物相比较,显然被“模糊化”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那个时代对于女性的偏见和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对于王尔德性别取向的不相容。
此外,王尔德文中的人物都是“扁形人物”,这些人物的刻画能够更好的反映王尔德对于复杂人性的唯美化处理,其写作风格也是超脱于现实主义而又介于浪漫主义之间,展现出了一种感性之美,艺术至上的精神。
二.艺术与生活的冲突小说中无处不透露着现实与理想、艺术与生活的纠葛。
比如艺术家的化身霍尔沃德,在其的眼中艺术高于一切,认为画布揭开的不是画,也不是模特,而是艺术,并且不愿意把这些画拿出去展览,因为这些画是其内心的展现,是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如果展示出去则会暴露其内心的秘密,这与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如出一辙。
而其朋友亨利勋爵则代表的是现实世界,因为亨利勋爵世俗、邪恶,利用道林的单纯善良,使得道林把其当做为“精神导师”,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一步步的把道林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道德观念
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道德观念介绍《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故事讲述了主人公道林·格雷在为了保持永恒美貌而放弃道德底线,并将自己的罪孽转嫁到一幅画像上。
这部小说引发了读者对于道德观念和伦理问题的深思。
道德相对主义该小说中所呈现的角色和情节反映了作者对于道德相对主义问题的思考。
通过描绘道林·格雷为了追求个人欲望而失去其内心纯洁、堕落成为堕天使形象,王尔德意图向读者传达出并非所有人都有固定不变的道德标准,而是个体根据自身需求和价值观进行衡量和选择。
美丑与善恶《道林·格雷的画像》将美丑与善恶相联系,暗示了外貌与心灵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在小说中,道林·格雷通过与艺术家巴塞洛缪的契约,在画像中承担了自己肉体上所做过的许多罪恶行为,而他的真实面貌一直保持着无尽的年轻和美丽。
通过这一设定,王尔德表达了一个观点:外貌上的美丽并非善良的证明,道德并不能简单地用外表来衡量。
自我放逐与压抑小说中,道林·格雷在追求永恒美貌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内心的无尽罪孽。
他将自己真实的本性隐藏在画像中,并极力维持一个阳光、纯洁、无暇的形象。
然而,这种自我放逐和对真实本性的压抑最终导致了他内心深处更加黑暗和变态的爆发。
王尔德借此揭示了人们过于追求外在形象所带来的压力和对真实自我的否认会产生负面影响。
道德责任与教训《道林·格雷的画像》最后章节中,当道林·格雷看到了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罪孽堆砌成山般恶心的画像时,他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堕落。
王尔德以此表达了一种警示: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起道德责任,并深思熟虑每个选择的后果。
通过描写道林·格雷的悔过和被罪孽束缚而无法获得解脱,作者告诫读者要在追求个人欲望之前考虑其合乎道德规范。
结论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通过对道德观念的探讨,呈现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伦理问题。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道林·格雷因为自己的美貌而迷恋自己的画像,最终导致自己的堕落和毁灭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揭示而闻名,道林·格雷的画像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在这部小说中,道林·格雷是一个富有、英俊、受人喜爱的青年,他的美貌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让他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当他看到自己的画像时,他被自己的美貌所吸引,开始迷恋自己的画像。
他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年轻和美丽,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灵魂来换取这种美丽。
于是,他的愿望得到了实现,他的画像变得越来越年轻和美丽,而他自己却逐渐变得堕落和丑陋。
道林·格雷的画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它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
道林·格雷因为对自己美貌的迷恋而放弃了自己的灵魂,这种贪婪和自私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
这让我深思,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是如此可怕,它们可以让一个本来善良的人堕落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其次,道林·格雷的画像也让我思考了美丽和年轻的意义。
道林·格雷迷恋自己的美貌,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年轻和美丽,但最终这种迷恋却让他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这让我明白,美丽和年轻并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善良和真诚。
一个人如果只追求外在的美丽而忽视内心的修养,最终只会陷入空虚和绝望之中。
最后,道林·格雷的画像也让我思考了命运和自由意志的关系。
道林·格雷似乎是被自己的命运所束缚,他无法摆脱自己的迷恋和贪婪,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这让我想起了人生中的种种选择和抉择,我们是否能够摆脱命运的束缚,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来决定自己的人生?亦或是命运已经注定了一切,我们只能顺应命运的安排?总的来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道林·格雷这一形象,小说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思考了美丽和年轻的意义,以及命运和自由意志的关系。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中文名:《道林·格雷的画像》英文名:《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作者:王尔德(Oscar Wilde)这是王尔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了主人公道林拥有极聚俊美的外貌且心地善良,激起了画家贝尔的创作灵感并为道林创作了一幅画像。
道林受到画家朋友的怂恿且通过画家的画像了解到自己的惊人之美,于是在画像面前许下心愿拿自己的灵魂跟永保美貌作为交换。
没想到随口说说的意愿却成了真,当女演员因他而死的时候,画像发生了变化。
事后道林并没有克制自己反而更加堕落,而画像也日变丑陋。
然而道林把这一现象告诉担心他的画家时,道林却杀死了画家,并拉着朋友做帮凶,朋友因被迫卷入而后自杀。
然而女演员的弟弟为寻仇也死了,后来道林悔悟,觉得留着画像已没了意义,然后在毁掉画像的那瞬间,自己也死了,并且他的面容变得与丑陋的画像一样,然而画像却恢复了原来的美。
我觉得有必要再去看下英文版的,中文版的我是在kindle上买的电子书,居然会有其他的书,搞得我都不知道是不是结局。
所以看完那天就广罗找人确认结局。
各种不相信结局就这样了,还没反应过来就突然的戛然而止了。
读感第一次看小说有很是期待很是想继续看的感觉,每每公交车快到站的时候总感觉很挂心后面的内容,那种感觉就像我们追电视剧的时候,看到精彩部分就没了需要等最新更新一样。
为自己看书能有这样的感觉而高兴,不知道文章的什么魔力深深的吸引着我。
很好奇到底多美的外表会让这么多人所喜而独爱之,难道真有百看不厌的面孔;难道唯美面孔下的丑陋灵魂真的可以遮掩到无论是从外表还是言谈举止都感受不到或者都看不出来的程度,还是说他们不愿看出来而独爱这美貌?好奇女演员的弟弟是怎么死的,这里我百思不得其解,看了一些百度点评说是因道林的忏悔而死的,我还是无解,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虽然我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就是感觉不对味,好吧,这里就当我在耍流氓吧。
还好奇为啥亨利完全不受道林的影响,无论是外貌还是精神方面,虽然亨利是怂恿道林各种坏变的起因,但是我觉得亨利这个角色像是那种光说不会去做的人,虽然不知道他是有束缚不敢去做还是本身就是那种说说而已不用为之的人。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3篇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3篇《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1富有艺术魅力的画像欺骗了道林,给了他一把可以通往不受道德约束的理想世界的钥匙。
而道林对艺术品的狂热和钻研,无非是他用以安抚灵魂不安的一种方式、一种逃避的途径。
而当沉迷艺术也无法为他带来他所渴望的精神安慰时,他又通过一些龌龊的方式去麻痹自己,最终饮鸩止渴。
没有剧透的第一次阅读,会被清新的故事开头与恐怖的故事结局之间的那种巨大反差所震憾。
是的,只有“震憾”这个词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那种被冲击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结局的出乎意料,或者残忍恐怖,而更多的是因为这部文学作品高超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无论是故事架构、文字造诣还是思想性,对于这样的作品是要膜拜的。
起初,我总有个错觉,道林的形象就是王尔德,不禁就会把他的俊美相貌带入故事中去。
都说王尔德写的是童话故事,而童话故事在普遍的认知中就是善恶分明、奇异惊险和圆满结局。
而这一部《道林·格雷的画像》却是那么的特立独行,就好像是穿着童话外衣的《警世通言》。
通过巴尔兹的艺术理念、亨利的为人处世之道、道林的自我辩驳宽慰以及各类角色的话语行为,展示了一幅色彩明艳、对比鲜明的人生观、价值观冲突的世俗场景。
这其实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无论哪个时代、哪种环境下,各种价值观和思想的复杂冲突永远是这个世界的最司空见惯的存在。
而处在各自的立场,这些观念和思想认知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甚至极具说服力,令旁观者眼花缭乱、目眩神迷。
然而作者并非想让人陷入这种认知的漩涡,他用一系列故事的进程和结果去揭示哪些是他认可的,哪些是他质疑的,哪些又是他完全否定的,从而启示读者。
在故事之外,令人着迷的还有作品的丰富文学性。
尤其在没有读过中文译本的情况下直接读英文原版,更能感受到作品最纯正的文学气息。
大篇幅的各类描写,其遣词造句如同中文的“赋”极尽华丽、繁复、细腻;而那些传递思想理念的话语又是那么富有哲理,而整个故事更是有出其不意、砰然警醒的精彩和张力。
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阿拔斯区的地下室》女主人公胡露德的复仇心理
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阿拔斯区的地下室》女主人公胡露德的复仇心理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视角,深入解读法国作家亨利·皮埃尔·罗歇的短篇小说《阿拔斯区的地下室》中的女主人公胡露德的复仇心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为我们理解胡露德复杂的心理状态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尤其是在探讨她的复仇动机、行为以及背后的心理机制方面。
《阿拔斯区的地下室》是一部描绘人性阴暗面与社会压迫的杰作,而胡露德则是这部小说中复杂且引人注目的角色。
她不仅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压迫和歧视,还经历了个人生活中的巨大磨难。
这些经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框架下,形成了她独特的复仇心理。
本文首先将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进行简要介绍,然后详细分析胡露德的复仇心理。
我们将从她的梦境、幻想、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入手,探讨她如何通过复仇来寻求内心的平衡与满足。
我们还将关注她的复仇行为如何反映了她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以及她如何在这种挣扎中寻求自我救赎。
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解读,我们将更深入地理解胡露德这一角色的复杂性,以及她复仇心理的根源和演变。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阿拔斯区的地下室》这部作品,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人性中的阴暗面与复杂性。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概述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的理论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主要围绕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那些被压抑、被忽视或被误解的情感和欲望。
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并非表面看来的那样简单直接,而是由多重复杂的心理结构所构成,包括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无意识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它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欲望和早期的经验,这些由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
潜意识则是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它会在某些情况下将无意识的内容以梦、口误、笔误等形式表现出来。
而意识则是个体能够明确感知和认知的部分。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文学艺术闻名于世。
这部小说以道林·格雷的一幅画像为线索,讲述了一个人与自己的内心之间的斗争,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虚伪性,引人深思。
道林·格雷是一个年轻英俊的贵族,他的美貌和魅力让人们为之倾倒。
然而,他的心灵却是扭曲的,他追求享乐和快乐,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欲望。
在他的画像中,他的美貌和青春永远不会褪色,而他的罪恶和丑恶却会在画像中体现出来。
这幅画像成为了他内心的映射,记录了他所犯下的罪行和背叛。
小说通过描写道林·格雷的生活和他与画像的关系,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道林·格雷在追求自己的欲望时,不惜伤害他人,甚至背叛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他的内心充满了罪恶和痛苦,而他的美貌却让他可以逍遥法外。
这种对人性的揭示,让人不禁深思,人的内心到底是善良还是邪恶?人是否可以真正摆脱欲望的诱惑,追求高尚的道德和品德?小说还通过道林·格雷的故事,揭示了社会道德的虚伪性。
在小说中,道林·格雷的美貌让他成为了社交圈的宠儿,他的罪行和背叛被掩盖在他的外表之下。
这种社会对美貌和财富的追求,让人们忽视了道林·格雷内心的丑恶和罪恶。
这种虚伪的社会道德,让人不禁反思,社会对美貌和财富的追求是否导致了道德的沦丧?人们是否可以真正看清一个人的内心,而不是被外表所蒙蔽?通过对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描写,小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虚伪性,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的一次深刻的反思和揭示。
它让人们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虚伪性,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希望这部小说能够让更多的人反思人性和社会,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斗争——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斗争——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
主要人物
李瑞雪;桑龙扬
【期刊名称】《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6)004
【摘要】王尔德在其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亨利爵士、道林和贝西尔.论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学说出发,分析这三个人物,提出他们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象征,并探讨了其中与作者的密切联系.
【总页数】3页(P82-84)
【作者】李瑞雪;桑龙扬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九江,332005;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562
【相关文献】
1.魔鬼的诱惑——浅析《肖像》与《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灵魂的堕落
2.浅析陌生化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实现
3.归纳奥斯卡·王尔德的主要唯美主义思想——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
4.会话分析视角下《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人物形象解读
5.会话分析视角下《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人物形象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一部由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经典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主人公道林·格雷的一生,探讨了美与丑、善与恶、道德与堕落等永恒主题。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受启发,感悟颇深。
首先,我被主人公道林·格雷的形象所深深吸引。
他是一个富有魅力和天赋的年轻人,拥有无与伦比的外貌和才华。
然而,他却选择了追求享乐和美丽,将自己沉溺于肉欲和虚荣之中。
他的画像被用来承担他的罪孽,而他却始终保持着年轻和美貌。
这种对照的手法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美丽和善良是否可以并存,道德和堕落是否可以和谐共生。
其次,小说中的其他角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巴西尔·霍尔沃德是一个受道林·格雷启发的艺术家,他对美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坚守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罗德里克·达格拉斯则代表了虚伪和欺骗,他的出现让我思考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王尔德成功地展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美丽,引发了我对自己内心的反思。
最后,我认为《道林·格雷的画像》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小说中的道林·格雷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他追求的是永恒的美丽和享乐,却陷入了道德的泥沼,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他们为了追求短暂的快乐而放弃了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美好。
因此,我深信只有坚守道德底线,追求真善美,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读完《道林·格雷的画像》让我受益匪浅,对人生和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道德启示录,带给我灵感和启迪。
我相信,这部作品将继续影响着无数读者,引发他们对生命和美好的追求,成为他们心灵深处的一盏明灯。
愿我们都能像道林·格雷一样,永远追求真善美,坚守道德底线,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透析《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多重人格
透析《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多重人格作者:李天宇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虽一问世就备受争议,但它崇高的艺术价值和发人深省的结局获得无数读者的青睐。
它是王尔德最隐晦和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之一,也是对灵魂腐败惟妙惟肖的铮铮写照。
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即“三重人格”-----本我,自我,超我出发,通过分析小说中三个主角之间的微妙关系,探究王尔德在小说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激烈碰撞,揭示王尔德的多重人格及其内心的挣扎。
关键词: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这位爱尔兰奇才,是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之一。
王尔德的大起大落、充满争议并附有戏剧性的人生和他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留下了一段迷人的传奇。
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虽一问世就备受争议,但它崇高的艺术价值和发人深省的结局获得无数读者的青睐。
王尔德用华丽的辞藻,低迷的意象,变态的人物,沉重的情节向世人揭示了人类长期以来最潜藏的本质---欲望。
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年轻俊美的道林·格雷看见画家贝西尔·霍华德为他画一幅全身肖像后,发现了自己惊艳的容貌。
画家的朋友亨利·沃顿勋爵盛赞肖像之美,道林之俊,青春易逝,美貌难留并奉劝道林及时行乐享受生活。
道林忽然间希望自己永葆青春,祈求让画像代替他变老变丑,为此,他愿献出世上的一切包括他的灵魂。
自从亨利·沃顿勋爵闯入道林的生活,道林就折服于亨利那惊世骇俗诙谐幽默,有趣的语言,并拜他为精神导师,从此过着腐化生活,行为放荡,自私自利的生活。
贝西尔不忍看道林的堕落,专门好言相劝,却被渐渐沉沦的道林杀死。
不料当时一语成谶,奇迹真的降临在道林的身上,画像上留下了时间的烙印,饱受岁月的沧桑,而且刻下了道林灵魂堕落的痕迹,越变越丑。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在文学史上,有一本作品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奥斯卡·王尔德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
这本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深邃的思考和反思社会价值观的勇气而蜚声文坛。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下面将就我对这本小说的读后感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小说的主题-美与堕落给了我深刻的思考。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道林格雷的经历,展示了美与堕落的复杂关系。
道林格雷是一个年轻英俊的男人,他的容貌和青春为他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他也因此走向了堕落之路。
王尔德通过描述道林格雷的画像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逐渐变老与堕落的过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人的内在品质是真正定义一个人的东西,外貌只是一个表面的象征。
这个主题使我深思自己是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以及如何区分美与虚伪之间的界限。
其次,小说对于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给了我很多启发。
在小说中,道林格雷选择过上了一个不受约束的自由生活,并通过将自己的罪孽转移到画像上来维持美丽年轻的外貌。
这种行为引发了我对道德与良心的思考。
个人的道德观念会与社会的道德规范产生冲突,但是社会的成员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否则将面临严重的后果。
这一冲突点醒了我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如何在个人的内心和社会压力之间取得平衡。
另外,小说中对于艺术的讨论也让我欣喜。
它强调了艺术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在小说中,画像是个人的灵魂的具象化,它记录了道林格雷的真实面貌和想法。
这种思想启发了我对于艺术与个体内心体验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思考。
艺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它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力,就像小说中的画像一样,可以传达出人类内心的深度和复杂性。
最后,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交融使我沉浸其中。
作者通过详细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呈现,使我仿佛置身于小说的世界中。
通过细致的叙述和情感交代,我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他共同体验喜怒哀乐。
《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拉康式解读——艺术向的自我误认、自恋与欲望
《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拉康式解读——艺术向的自我误认、自恋与欲望叶梦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l主义艺术观的实践,小说围绕着主人公的自我形成展现了多样的艺术悲剧。
从拉康“镜像学说”的理论分析,现自我误认、侵凌性的自恋在场的欲望是导致小说人物走向艺术化悲剧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道林•格雷拉康误认自恋欲望拉康的“镜像理论”是一个关于自我如何构建的充满悲剧性色彩的理论,人的自我认同无法失去外在的他者的欲望凝视。
这一理论启发来自婴儿第一次照镜子的反应。
与母 体分离、机体功能尚未健全的婴儿通过镜中完整的形象,将自己碎片化的身体整合为一个和谐统一的理想幻象$通过这一幻象,婴儿仿佛预期获得了未来的成熟与$在之后的成长过中,人始终无法脱离如镜像一样的来自他者的视与$的成就是众多他者的欲望投射路,的“我”形式的获得都自他人的形式。
因体的是一体性、失自我的,自我身的认同为自我认$这在发他者自身性的,人镜像自中,与欲望他者发,失的欲望中$一、他者带来的艺术向的自我误认中的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通过的、的、为的他人来获体身的应$为体,将他者是自己,幻的理想形象,走上映射在他者的幻想上的人生$“我”必须和他者在一的,了他者体人性一的$(一)玛格丽特•德福洛之死投射的浪漫与激情关于理想自我的认同从未离开一个想象与虚构的方向。
他就像是一个机能尚未完全成熟的儿,无面对世界,无控制自身,便毫无察觉把镜像中完的整体形象理解为自己身$勺作为一个爱和死亡子,出常人更带有一遇挫感的丧失——父亲早亡,母亲生下遗腹子也思劳成疾去世,监护人是个古怪专横又守旧的外祖父老贵族。
为了摆自身的不协调,获得暂时的整合与安定,将主体的正当性投镜中完整、连续、统一的他者形象中。
道林的母亲,玛格丽特•德福洛,是最将艺术般的浪漫与激深层记忆中的他者$母亲与父亲疯狂的爱、婚姻与死亡成为道林对于双亲逝世的后继幻想。
《道林,格雷的画像》释读
2012.11吴强主人公道林·格雷是一个仿若天神下凡的俊美少年。
画家霍尔华德震惊于他的美貌,花费全部心血为格雷绘制了一幅青春画像。
与画家的人生哲学不同,享乐主义者亨利·沃顿教导道连·格雷要及时行乐。
在他的诱导下,单纯的道林轻率的起了誓:“要是永远年轻的是我,而变老的是这画该多好!为了这个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什么都愿给!是的,我愿献出世上的一切!我愿意拿我的灵魂去交换。
”[1]就如同与魔鬼签订契约一般,尽管岁月流逝,道连的美貌却毫无变化。
从此,格雷陷入了无休止的纵欲与狂欢。
可道林也发现随着他恶行的增长,画像会变得越来越丑陋和恐怖。
小说以道林·格雷无法忍受日益丑陋的画像,用小刀向画像刺去,却最终杀死了自己而画像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结尾。
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其核心显然是围绕在格雷、画像与两位导师之间对立而又相容的关系,这让笔者不由想起拉康的“镜像自我”理论,著名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大师拉康则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认为,人并非生下来就具有自我意识,人最初对自我的认识来源于婴儿时期从镜子中看到的自我的镜像,婴儿与镜子里见到的形象相认同,并由此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统一体。
而这种对自我的认识只不过是一种由镜像所致的幻觉或想象,因而自我是不真实的存在。
简而言之,拉康认为自我的认知与他人的想象有关,而非一个感知———意识系统,也不是什么理性化的认知主体。
而且在拉康看来,自我与他人是同时出现在想象中的。
婴儿在与镜像中的自我认同的同时,其心理就会产生的“这就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的想法,从而认识到镜子中的是我。
这就是著名的“镜像说”。
幼儿在镜中看到的自我形象其实是他人欲望投射下一种理想化了的形象。
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画像在某种意义上也充当了镜子的作用,然而格雷却和画像中的自我完成了调换,这面“镜子”连接了主体格雷与自己的镜像,同时也试图表达格雷的欲望,这种欲望一开始就是他者的欲望,是一种希望被爱的欲望。
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审视社会道德标准的悖论
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审视社会道德标准的悖论概述《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在1890年出版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道林·格雷的经历,深入探讨了社会道德标准与个人欲望之间的冲突和悖论。
作为一部哲学小说,它引发了人们对于艺术、美丽、罪恶和自由意志等话题的思考。
社会道德标准与个人欲望之间的冲突《道林·格雷的画像》围绕着主人公道林·格雷展开,他在画家巴兹霍尔姆制作的一幅肖像中化身为不老不死,并将他的罪过隐藏其中。
这副肖像随着时间推移而显示出他内心真实状态的变化。
1.社会压力与个体追求:格雷面临来自社会伦理和约束力量,如假象形象、虚荣欲望以及传统价值观等。
然而,他内心强烈渴望自由表达自己,无拘无束地追求个人欲望。
2.道德标准与美的冲突:格雷在书中通过肖像画体现了艺术与美之间的争执。
画家巴兹霍尔姆创造了一副精美绝伦的肖像,将格雷的罪恶永久地囚禁在画中,而格雷则能继续外表年轻美丽。
这引发了对于道德与真实性、虚假与美、罪恶与自由意志等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
罪恶和后果《道林·格雷的画像》深入探讨了行为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并且揭示了它们之间存在着负面后果。
1.美貌和心灵黑暗:格雷通过向肖像中转移他的罪过,保持了自己外表的美貌和青春。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内心黑暗和堕落变得越来越明显,并最终导致他灭亡。
2.后悔和救赎:小说中还涉及到后悔和救赎这些主题。
格雷在寻求救赎时感到极度痛苦,但最终他通过自我牺牲才得以解脱。
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反思《道林·格雷的画像》让人们对传统的社会道德标准进行反思,挑战了人们对于美、罪恶和自由意志的理解。
1.美与虚假:小说揭示了美丽和真实性之间的不一致。
格雷外表保持年轻美丽,但内心堕落。
这引发了对于真正美丽含义的思考,是否只关乎外貌,还是应该与内在品质相辅相成?2.现实与假象:格雷通过转移罪责来逃避后果,使他在社会上继续过着完美生活。
本我_自我和超我的斗争_浅析_道林_格雷的画像_中的主要人物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斗争浅析 道林 格雷的画像 中的主要人物李瑞雪1桑龙扬2收稿日期:2006-04-25作者简介:李瑞雪,女,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摘要:王尔德在其小说 道林.格雷的画像 中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亨利爵士、道林和贝西尔。
论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学说出发,分析这三个人物,提出他们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象征,并探讨了其中与作者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 道林 格雷的画像 弗洛伊德 本我 自我 超我 中图分类号:I 106 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07)04-0082-(03)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伟大的爱尔兰戏剧家、童话家、小说家兼诗人。
他是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为艺术而艺术 的倡导者之一。
在其一生中,有许许多多艺术精品,而 道林 格雷的画像 作为其唯美主义理念的最佳代表,在文学史上大放异彩,成为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纵观整部作品,亨利爵士、道林和贝西尔是贯穿全文的主要人物,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冲突和联系不仅暗合了弗氏的人格三结构理论,同时也揭示了他们与王尔德的内心联系。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完整的人格结构有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与超我。
一个正常人这三个系统是和谐统一的,而人格不完善的人这三大系统难以协调,处于失常状态。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
本我无视价值、善恶与道德的存在,他追求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和快乐。
本我是潜意识的,他不受约束,是人的生物本能,是人的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
自我,就是面对现实的我。
他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媒介,他要实现本我的意图和目的。
但自我不完全遵守本我的快乐原则,他还奉行现实原则,根据现实克制本我的欲望,寻找一种有节制的快乐。
而超我则是道德的卫士,他从自我中分化出来,遵循社会上一切道德规范,提倡人格的升华。
超我压抑本我的冲动,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体人格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与统一—浅析《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摘要:王尔德在其小说《道林. 格雷的画像》中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 他们分别是亨利爵士、道林和贝西尔。
论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学说出发, 分析这三个人物, 提出他们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象征, 并探讨了其中与作者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自我、本我与超我;奥斯卡·王尔德奥斯卡·威尔斯·王尔德可谓是世界文坛上的一个怪才,是众多文学批评家争论的焦点。
有人对他推崇备至,也有人对他不屑一顾。
但对于王尔德本人来说,“世上唯一比被人议论更糟糕的,就是无人议论。
”不论是从王尔德颇具争议的传奇一生还是从其作品中,我们都不难看出王尔德在个人欲望的满足和社会道德准则之间的痛苦挣扎。
作为19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王尔德鼓吹“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否认艺术的社会性,提出美与生活毫无关联,美是高于生活的,是超道德、超功利的,唯有艺术和美是永恒之上的。
对于自己的唯美理论,王尔德身体力行,并在自己的诗歌、童话和剧作中将“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他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在1891问世时,遭到了几乎来自英国各界的非议与谴责,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同性恋主题的小说,而更多的人则指责这是一本淫秽、不道德的书。
有报纸批评道:“这本书是法国颓废派文学这个麻风怪物的产物,是一本有毒的书,充满了道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
”在1894年王尔德对昆斯伯雷侯爵诽谤的诉讼案中,反而成为王尔德因“有伤风化”罪身陷囹圄的指证。
从此,王尔德一蹶不振。
从上世纪中叶起,人们开始重新以一种更为客观的角度审视王尔德及其作品,甚至一度在英美两国掀起一阵王尔德热潮,而《道连·格雷的画像》这本“有毒的小说”也得到了读者与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赞誉,被认为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本文旨在借助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简单分析《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三位主要人物画家霍尔华德、道连·格雷和亨利勋爵之间相互钳制的关系并揭示他们在作者王尔德身上所得到的统一。
一、本我、自我与超我依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性欲冲力的活动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潜意识本能的我。
本我无视价值、善恶和道德的存在,只遵循快乐原则,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以求得个体的舒适,不惜一切代价只为满足自己的需求。
自我,就是面对现实的我。
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既要遵循快乐原则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奉行现实原则克制本我的欲望,以达到一种有节制的快乐。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
超我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它遵循道德原则,压抑本我的冲动,其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是非现实的。
本我与超我都想通过自我来达到自身的目的和需求,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纵观《道连·格雷的画像》这整部作品,作为贯穿始终三个主要人物,画家霍尔华德、亨利勋爵和道连·格雷完美契合了弗洛伊德三重人格学说。
亨利勋爵信奉感官上的极度享乐,离经叛道,玩世不恭,言语上处处抨击和嘲讽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极力鼓吹他的“新享乐主义”。
显而易见,亨利勋爵是本我的象征。
画家霍尔华德善良正直,一方面劝诫亨利摒弃他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一方面想要引导道连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正直的人,他无疑是超我的化身。
而象征自我的道连从头至尾都是本我和超我争夺的对象,同时他也在二者之间进行着痛苦挣扎和艰难抉择。
二、相互钳制的三重人格1.本我与超我的分歧与较量在小说一开始,主人公道连还未露面时,亨利与霍尔华德在画室中的对话就充分体现了二者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分歧甚至背离,这恰恰就是本我与自我所遵循原则的不同。
画像中道连美丽的容貌以及霍尔华德对画像所倾注的特殊感情,唤起了亨利强烈的好奇心,他迫切的想要认识道连,但霍尔华德却千方百计加以阻挠,他害怕亨利将道连从他身边夺走,也害怕率真纯洁的道连受到亨利的坏影响。
但天不遂人愿,亨利在画室最终见到了道连,自此,本我与超我的较量正式拉开帷幕。
最初的道连不仅有惊为天人的美丽外表,而且率真、纯洁,还从未沾染世俗的污浊气。
对于亨利和霍尔华德来说,他就是一块未经雕琢的天然美玉,他们都希望在道连身上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因此,矛盾便产生了。
霍尔华德将自己对于道连的崇拜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他要捍卫自己的艺术理想不受玷污,想要引导道连拥有如其外貌一般超然的道德观。
而亨利则推崇享乐主义,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不应该被压抑,他想要将道连变成其理论的实践者。
这正如本我想要影响自我以达到自身目的的满足和欲望的发泄。
2.自我对本我从抗争到依从弗洛伊德曾用骑手与马的关系来比喻自我与本我的关系,马为骑手提供前进的动力,而骑手则掌握缰绳决定前进的方向。
但有时马也许并不听话,骑手如果不想被摔下马,就只好由着马去它想去的地方。
起初,道连被亨利惊世骇俗的言论所震惊,亨利说,“The only way to get rid of a temptation is to yield to it.”,“Not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Oscar·Wilde,1891)他认为,人应该无限满足自己本能的欲求,如果拒绝自身的的冲动需求,必然会受到自然地惩罚。
他总是引诱道连及时行乐,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本能的需求。
这些话点燃了道连心底里本我欲望和冲动的火苗,但他对此并未完全信服,内心或多或少还在抵制和抗争亨利的诱惑。
在亨利青春易逝,及时行乐的慷慨如演讲一般的言辞影响下,道连说出了愿意用灵魂交换青春的誓言,这是他第一次受到本我欲望的支配。
而西碧尔的出现,又重新唤回了道连的善良和纯洁,与西碧尔的初次恋爱使道连对亨利的享乐主义理论产生了怀疑和反抗。
当西碧尔遭到抛弃而自杀后,道连还受到了超我的良心拷问和道德谴责,并且感到内疚,但亨利的话最终诱使道连听从了本我的狡辩,选择性的忽略的道德与良心的不安。
西碧尔之死是整个小说的重要转折点,自此道连放弃对本我的抗争,彻底依从于对本我欲望的放纵。
3.自我与超我的自毁与瓦解作为超我的化身,霍尔华德对艺术之美和社会道德准则有着双重的坚持,他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完美的道德代表。
他帮助自我抑制本我无节制的欲念,试图将自我隔离在本我的诱惑之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我要以正统的道德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是在亨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面前,他捍卫的道德观显得乏善可陈、软弱无力,因为他无法去改变整个社会冲突的不平衡。
当他穷尽一生所追穷和信奉的道德观被一次次击垮时,当他道连一点点受到亨利引诱与自己渐行渐远时,当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理想中的完美人格被享乐主义的纵欲观念一点点侵蚀时,他只有叹息,无助而绝望。
道连在本我的引诱下,在欲望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他的面容躲过了岁月无情的横扫,但画像却逃不过良心的拷问与道德的审视,画像日复一日变得丑陋而狰狞,这正是他堕落灵魂的写照。
当霍尔华德看到道连堕落肮脏的灵魂时,他严厉的斥责道连的恶行,但依旧幻想用宗教和道德对劣迹斑斑的道连进行拯救,这反而激起了道连内心难以抑制的仇恨和狂暴的反抗。
“Dorian Gray glanced at the picture, and suddenly an uncontrollable feeling of hatred for Basil Hallward came over him, as though it had been suggested to him by the image on the canvas, whispered into his ear by those grinning lips. The mad passions of a hunted animal stirred within him, and he loathed the man who was seated at the table, more than in his whole life he had ever loathed anything.”(Oscar·Wilde,1891)最终,道连杀了霍尔华德,从此自我完全归属于本我,摆脱了超我的控制。
超我虽“死”,但道德不死,这种道德观念早已转移并存储在了画像中。
画像作为道连灵魂的镜式反映,是道连始终无法摆脱的道德束缚,最终在道德和欲望之间所产生的恐惧和恶心使道连自取灭亡。
整部小说的结尾恰恰也是小说的最高潮,道连拔刀刺向了画像,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自我继超我瓦解之后也走向了自毁和死亡。
三、主要人物与王尔德的立体统一陆建德认为,这部小说反映了王尔德生活中的内在矛盾冲突。
(陆建德,2001)McCormack也认为这部小说是王尔德实际生活的写照。
甚至王尔德本人也曾直言不讳的说:“Basil Hallward is what I think I am; Lord Henry is what the world thinks me; Dorian is what I would like to be—in other ages, perhaps.”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往往取自于现实中的人物,尤其往往是取自作家本人的体验和经验,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复合的立体的心灵世界。
《道连·格雷的画像》也不例外。
小说围绕画家霍尔华德、亨利·沃顿勋爵以及道连·格雷这三个主要人物展开,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影射了王尔德自己所面临的三种选择;而他们各自相互影响相互钳制的关系,恰恰也是作者自己在维多利亚时代道德与唯美主义本能间的矛盾与摇摆。
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中,王尔德既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同时也是一个在文中诸多矛盾与冲突中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反省的反思者。
资本主义文明的迅速膨胀令十九世纪的西方世界蒙上了一层物欲主义的气氛。
工业的发展使社会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中脱离出来并在剧烈的动荡和流血中建立起新秩序,艺术至上者很快发现他们原来生活在一个理想匮乏的世界,这一切在他们眼里毫无诗意。
(段江艳,2010)他们对于自己所属的阶层有相当透彻的了解和颇为强烈的憎恨。
他们在艺术与现实之间进行着不凡的思想斗争。
画家霍尔华德善良正直,是维多利亚时代时代的正统道德观影响下产生的人格,他既是维多利亚时代道德的捍卫者和殉道者,也是这种伪道德的牺牲者。
他对道连的情感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在19世纪后期的维多利亚王朝,同性恋讳莫如深、为人不齿,但实际上同性恋之风在上流社会大肆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