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试卷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b5a6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2.png)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姓名______ 总分______一、填空题1.电信公司为手机用户搭建的通讯塔是结构。
2.塔台的外形需符合、的特点才更具稳定性。
3.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与当地和人们的相适应。
二、判断题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是: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塔台模型的高度,对于抗风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6.建筑塔台的活动中,在制订标书前,必须明确建造的具体任务和限制条件。
7.一般住房离不开支撑结构、门窗结构。
8.体育教练员使用的塔台,它的设计图纸绘制完成后,就应该建造了。
三、单选题9.建造房屋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而()是整个工程的核心。
A.选址B.设计C.建造D.评估验收10.如图,是____风格的房屋。
()A.傣族竹楼B.江苏民居C.北京四合院11.某小组在建设塔台时,发现塔台有点倾斜,他们应该_______。
A.仔细寻找倾斜原因,再针对性地改进B.重新搭建一座新的塔台C.在底座下垫点纸片12.如图为北京鸟巢,它的外部建筑结构属于_______。
A.钢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砖木结构13.住房结构分为客厅、厨房、卧室等,这是按照________分类。
A.材料B.功能C.结构构件组成方式14.在塔台竞标书中最重要的两项标准是项目成本和什么?()A.项目所在位置B.项目安全性C.项目所用材料D.项目竣工时间四、综合题15.(四)工程设计下学期要举行校园运动会,学校想利用暑假时间在操场建造一个塔台。
要求高1.5米,带有护栏的台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体育老师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且成本不超过5000元。
学校发布了征集令,最终以竞标的形式确定建塔资格。
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此次竞标……(1)下列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是()(多选)A.塔台高度B.塔台形状C.站立面积D.建造材料E.建造成本(2)塔台的建造需经历以下步骤,请填写正确的排列序号①制作一个模型②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③实施建设④进行设计⑤测试模型,评估改进(3)有三组同学率先展示了塔台模型,以下是学校对三个小组塔台的评价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测试练习题库大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测试练习题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35cbae9f111f18582d05ac6.png)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38分):
1.( )发明了能提高视力的眼镜。A、格罗斯塔斯特B、牛顿C、培根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有关。A、 凸度B、材料C、面积
6.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第一个观察到()。
7.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光学显微镜是()制成的。是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做成的。现在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两块都是凸透镜。现在显微镜还有:放大200万倍的()和放大几亿倍的()。
8.1663年英国科学家()在软木薄片上发现了()。
21.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 )。A、
B、 C、
22.昆虫的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 )对足。
A、2 B、3 C、4
23.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越小。 A、放大倍数B、焦距 C、视野
24.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的信息。 A、更少B、同样多C、更多
25.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A、列文虎克B、巴斯德D、罗伯特•胡克
27.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制造养料。叶绿体是植物进行()的基本场所。
28.在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组成的。计算机屏幕和电视机屏幕的原理都是应用光的混合色道理,如果用放大镜观察看到屏幕上的点状物是由()、()、()三色组成的。
29.人类()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eda6045fd0a79563d1e721d.png)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工程是由( )系统内部需要协同工作。
A .一个系统B .二个系统C .多个系统2.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把生产要素投人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等产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及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其包括( )。
A .电工技术、焊接技术 B .木工技术、激光技术、 C .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 D .以上都是3.如图,这是用鸡蛋壳、纸、螺丝帽制作的不倒翁,制作时螺丝帽应该放在( )A .1号位置B .2号位置C .3号位置D .都可以4.建造高大的铁塔,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铁塔中大部分结构是镂空的三角形,稳固且风阻小 B .将铁塔的下部造得大一些,可以起到更加稳固的作用 C .如果要进一步加固铁塔,可将塔的表面用铁皮密封加固5.六(2)班某小组的同学进行课外活动,他们学习了材料和结构的知识后,要设计建造自己的高塔并检验高塔承受压力的能力,按正确的操作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1)测量高塔的高度和承受力;(2)画出设计草图;(3)选择制作材料和连接物,确定合适、牢固的连接方法。
A .(2)(3)(1) B .(2)(1)(3) C .(1)(2)(3)6.铁塔不容易倒的主要原因是()。
A .上面小而轻,下面大而重B .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轻C .材料是实心的7.下图是用塑料瓶建造高塔的实验图,为了检测哪个小组的“塔”最不容易倒,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
A .用同样的力度去推“塔”,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B .把“塔”放在同一块纸板上,倾斜纸板,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C .用嘴吹气,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8.像下图这样的户外太阳伞,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风吹倒,其原因是( )。
A .上面体积小,下面体积大B .上面体积大,下面体积小C .上面轻,下面重9.如图,三个相同的瓶子,装的水量不同, 如果将底板慢慢倾斜,( )。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a47353de80d4d8d05a4f43.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填空(28分)1、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2、放大镜也叫(),它是一种()厚,()薄的透明镜片。
3、凸透镜的作用是、和。
4、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 ),制造(),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5、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生物的( )、()、()、()、()、()、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分)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2、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细胞。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缘故。
()5、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更容易看见食盐晶体。
()。
三、选择题(10分)1、不同的昆虫头部都长着不同形状的()触角。
A 三对 B两对 C一对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 复眼 C鼻子3、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 罗伯特.胡克 C牛顿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越大 B 越小 C不变5、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四、填一填在括号内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共5分)五、简答。
(共7分)微生物都有害吗?请举3个人类利用微生物服务生活的例子。
测试题答案一、填空(28分)1、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味精)等。
2、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
3、凸透镜的作用是聚光、成像和放大。
4、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营养物质),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5、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教科版本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总结复习测试卷习题
![教科版本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总结复习测试卷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57f6fd59eef8c75ebfb313.png)
教科版本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总结复习测试卷习题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时间:40分钟总分:100班级: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填空题(12分)1.放大镜又称。
2.早在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3.蚜虫靠吸食植物嫩枝上的生活。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
5.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叶细胞中的叶表皮上的。
6.微生物也是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特征。
二.判断题(18分)()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2.印刷物上的图片其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用眼睛仔细观察能看到色彩点由红、绿、蓝组成。
()3.细菌属微生物乳酸细菌对人有毒。
()4.罗伯特.胡克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5.草履虫、眼虫、变形虫等是单细胞生物细菌、动物的卵也只有一个细胞。
( )6. 透明的有规则形状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 )7. 很久以前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早期的显微镜。
( )8. 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 )9. 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三.选择题(18分)1.自制显微镜时我们需要两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2.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准焦螺旋降低()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A.目镜B.C.物镜3.下列对于微生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微生物是病菌只能使人得病不可以治病微生物能分解垃圾和处理污水C.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品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A.越大B.不变C.越小5.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C.玻璃6.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四.看图答题(10分)( )认识显微镜备选: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目镜(载物台()五. 实验探究(16分)填空放大镜的作用。
农业科技人员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公安人员观察现场找到纤维和指纹放大镜填空细胞的作用。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7e38ae6c175f0e7dd137b7.png)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第1单元测试1.1放大镜1、判断题(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3)像放大镜一样,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5)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选择题(1)()发明了能增近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塔斯特B、牛顿C、培根3、小制作。
自制放大镜的几种方法。
(1)在透明玻璃杯中装满水。
(2)把冰片做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
(3)在保鲜袋中装满水,扎紧袋口。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判断题(1)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2)在放大镜下观察,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3)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5)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片上不会滑落,这跟它的翅膀有关。
(6)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它们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3放大镜下的晶体1、填空题(1)实验、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集合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2)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的。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
2、判断题(1)自然界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大致一样。
(3)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4)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由长石、云母、石英三种。
(5)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美丽的雪花雪花是由空气中的尘埃引起水分子层层凝结而成的。
尽管每一朵雪花都呈六边形,但是细心观察,我们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
有的雪花晶体矮矮胖胖,有的雪花晶体纤细修长,有的雪花晶体扁平如板,也有的雪花晶体带着精致的枝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b3ac2793968011ca3009152.png)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1、填空题(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2)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眼。
(3)有规则的集合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的。
(4)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
2、判断题(1)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2)球形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是很大的。
(3)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4)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5)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6)绿藻能使鱼缸里的水发绿。
(7)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8)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3、选择题(1)()发明了能提高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塔斯特?B、牛顿C、培根(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A、越大B、不变C、越小(4)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5)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b、准备两个放大镜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bdcaB、bacd(6)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雪花C、玻璃(7)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4、排序按正确适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一)∣教科版(含解析)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一)∣教科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0c262f844769eae109ed07.png)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二)一、填空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顺序是________。
①注视物镜,用手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②看到物体图像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③将所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④左眼注视目镜,并用手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地提升镜筒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它的________是密切相关的。
3.第一个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
4.光线从空气中进入________中会产生折射变________,而人们认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所以通过________看到的物体会感觉大些。
5.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镜。
通过放大镜等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6.________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7.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8.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________。
9.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8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二、选择10.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 )。
A. 红、黄、蓝B. 红、绿、黄C. 红、绿、蓝11.我们在观察洋葱切片时用(________),在观察食盐晶体时用(________)。
A.望远镜B.肉眼C.放大镜D.显微镜12.17世纪是( )用显微镜看到了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后,给人们带来了治病的希望。
A.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B.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C. 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D.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13.下列物体不适合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
A. 鱼缸里的水B. 矿泉水C. 池塘水14.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 )倍。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单元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单元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2f497a2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c.png)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单元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下列建筑物属于薄壳结构的是( ).A. 铁架桥B. 大坝C. 体育馆2.哪种物体最不容易倒()A. 上大、重,下小、轻B. 上大、轻,下小、重C. 上小、轻,下大、重D. 上小、重,下大、轻3.构成楼房结构层次的最基本的单位是()。
A. 砖B. 墙C. 房间4.将一只矿泉水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情况中最稳定的是()。
A. 将一满瓶矿泉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B. 将半瓶矿泉水正放在桌面上C. 将一只空瓶子正放在桌面上5.下列形状的框架中,()最容易变形。
A. B. C.6.在雨伞结构中,起支撑雨伞作用的是()A. 伞面B. 伞骨C. 伞柄7.下列三个矿泉水瓶,放置时最稳定不易倒的是()。
A. B. C.8.下列用相同材料制成的三根等长柱子,在上面施压重物,抵抗弯曲能力最强的是()。
A. B. C.9.装可乐的饮料瓶的瓶底厚,呈圆顶形。
这说明( )。
A. 瓶底承载的压力大B. 厂家偷工减料,还少装了饮料C. 这样做美观一些10.我们使用的课桌的金属横支架是空心圆柱形而不是实心的,稳定又牢固,这说明( )。
A. 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管比实心管抗弯曲能力强B. 空心管美观一些C. 答案A,B都不对二、填空题11.中国移动信号塔呈骨架式构造,科学上把这样的构造叫做结构。
12.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13.多数物体形状是由锥形、、四种基本简单形状构成。
14.如图的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著名建筑,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它的塔身是钢材做的骨架式结构,我们把它叫做结构。
为了提高稳定性,在它的底部是由4个形组成的,这种形状承重时,可以把压力向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15.三角形和四边形相比,更稳定。
16.通过对高塔的研究知道:、的物体稳定性好。
17.如果用小木棒搭一个既牢固又不易变形的立体框架,那至少需要根小木棒。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3ad38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c.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实心黏土砖,俗称,是我国传统建筑材料。
2.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是、、镂空结构等。
3.在建造住宅时,通常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二是。
4.很多铁路桥梁都建有特别的结构。
5.多数物体形状是由锥形、、四种基本简单形状构成。
6.在研究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在研究纸粱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纸的材质B.纸的厚度C.纸的宽度D.纸的长短E.单个垫圈的重量7.像高压线铁塔这样的骨架式构造叫做,它的优点是。
8.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都运用了的原理。
二、判断题9.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10.由于建筑物的用途不一样,所以选取的建筑材料也不同。
()11.人们发现,同样材料做成的三角形、四边形框架,三角形框架不容易变形。
()12.北京奥运会主题体育馆构造是鸟巢式的。
()13.为了使房屋采光条件好,可使房屋采用拱形顶棚。
()14.奥运会体育场“鸟巢"的外墙体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结构。
()15.塔式起重机在底部加很多铁块等,其稳定性大大提高了。
()16.乌龟的圆顶形龟壳主要是为了美观。
()17.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18.框架铁塔的结构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等特点。
()三、单选题19.()的铁塔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B.上大下小、上轻下重C.上小下大、上轻下重20.下列不易变形的框架是()。
21.关于制作设计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综合运用科学、美术、数学等知识和技能B.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像力C.以上两项都是22.形状可以让生物()。
A.更好地生存和发展B.更好看C.更活泼23.我们使用的课桌的金属横支架是空心圆柱形而不是实心的,稳定又牢固,这说明()。
A.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管比实心管抗弯曲能力强B.空心管美观一些C.答案A,B都不对24.下列不是基本形状的是()A.椎体B.柱体C.三角形25.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精品解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测试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测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2856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b.png)
第一单元模拟测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浙江的大多数房屋都是设计成三角形房顶,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是()。
A.三角形的承重能力强B.雨水可以顺三角形流下,不容易积水C.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D.别出心裁的设计,更美观【答案】B【解析】【详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而且三角形中具有斜面,浙江的大多数房屋都是设计成三角形房顶,主要目的是雨水可以顺三角形流下,不容易积水。
2.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
要想搭得高且稳定,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①把大的萝卜颗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②塔身要上大下小③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④牙签与胡萝卜粒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把大的萝卜颗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符合上轻下重的结构,稳定性高,故①正确;塔身要上小下大,故②错误;三角形结果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故③正确;牙签与胡萝卜粒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故④正确。
3.在实施一项工程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对于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就先放着,以后再说B.工程选址很重要,房屋可以选在垃圾填埋场上方,不浪费空地C.设计环节中要听取多方意见,综合考虑【答案】C【解析】【详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考虑这些问题。
A、对于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就先放着,以后再说,说法错误,实施过程,要一个一个解决,不能放,不然就需要停工。
B、工程选址很重要,房屋可以选在垃圾填埋场上方,不浪费空地。
说法错误,垃圾站不能建工程,因为地基不稳。
C、设计环节中要听取多方意见,综合考虑,说法正确,要考虑所有应该考虑的东西。
4.住房中有些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系统却不是必需的,但有了它们能让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就是这种类型的系统。
A.水利系统B.电力系统C.采光系统D.智能系统【答案】D【解析】【详解】大到“中国天眼”、“神舟”飞船,小到体育场馆、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属于工程。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2a8551ed9ad51f11df21d.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放大镜是________,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________、边缘________。
放大镜的凸度越________,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这个也就相当于它们的“鼻子”。
3.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________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4.显微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旋钮、反光镜等组成。
5.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___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___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培养微小生物。
7.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组成。
8.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________ ,蚜虫的大小如________ ,蚜虫的天敌是________。
9.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
二、判断题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
()11.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以后,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与玻璃的材质有关。
()12.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13.微生物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14.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1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16.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时也有放大功能。
()17.蝴蝶的翅膀彩色的小鳞片其实都是扁平的细毛。
()18.老花镜有放大功能,近视眼镜没有放大功能。
()19.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2000万倍。
()三、选择题20.下列各种物质不具有晶体结构的是()。
A. 食盐B. 石蜡C. 雪花D. 味精21.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
精品解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二)(解析版)
![精品解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二)(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f8cde652ea551811a687ca.png)
【详解】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等。
34.写一写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答案】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
【解析】
【分析】
【详解】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答案】倒像
12.( )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答案】显微镜
13.我知道的微生物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草履虫;(2).鼓藻;(3).变形虫
【解析】
【分析】
【详解】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 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14.( )的发明,让我们看都了微生物、细胞。
30.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也越多,但是视野会随之变小。( )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放大镜能放大的倍数和镜片的中央的凸度有关,中央越厚,放大的倍数越大;中央越薄,放大的倍数越小;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e7bf9d763231126edb11bb.png)
成武县实验小学—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真题,含答案)测试卷间分钟总分分一、填空题(分,每空)、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放大镜的镜片中央越,看到的图像,能看到的范围放;大镜的镜片中央越,看到的图像,能看到的范围。
、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请写出三种属于晶体的物质、、。
、、、起的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或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英国物理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观察清楚。
、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三色组成的。
、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而弯曲,人民认为物体反射的光是沿传播,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
二、判断大厅(分,每题分)、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品体组成。
()、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显微镜下的洋葱切片呈网状结构。
()、把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就可以进行霉菌培养。
()、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三、选择乐园(分,每题分)、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 )。
、、、、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病毒、、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镜、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1)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1)](https://img.taocdn.com/s3/m/ee8898b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9.png)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1)一、选择题1.下列建筑物属于薄壳结构的是( ).A. 铁架桥B. 大坝C. 体育馆2.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是(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3.下列哪个结构最坚固()。
A. 球体B. 正方体C. 圆柱D. 菱形4.通讯信号一般采用()结构A. 框架B. 实心C. 拱形5.不倒翁始终不倒的原因是( )。
A. 底部特别轻B. 底部特别重C. 上下轻重均匀6.下列形状中最稳固的是()。
A. B. C.7.如图是小唐研究纸梁抗弯曲能力的实验。
请回答问题。
(1)为了做如图所示的材料,他把五张纸张都裁成了12厘米宽,20厘米长,最主要的原因是()。
A.节省纸张B.方便操作C.控制条件(2)从如图准备的材料可知,他研究的问题()。
A.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B.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C.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3)做这个实验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使数据更准确,实验要重复做几次B.为了使数据产生变化,纸梁跨度要改变C.为了让纸梁受力均匀,垫圈要放置在纸梁中间8.用塑料瓶建造“高塔”,建成后,检测哪个小组的“塔”最不容易倒的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 用同样的力度去推“塔”,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B. 把“塔”放在同一块纸板上,慢慢倾斜纸板,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C. 用电风扇吹,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9.装可乐的饮料瓶的瓶底厚,呈圆顶形。
这说明( )。
A. 瓶底承载的压力大B. 厂家偷工减料,还少装了饮料C. 这样做美观一些10.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其( )的结构。
A. 上小下大B. 上重下轻C. 实心二、填空题11.中国移动信号塔呈骨架式构造,科学上把这样的构造叫做结构。
12.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都运用了的原理。
13.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它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fa776576c175f0e7cd13774.png)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练习多套共37页附参考答案一、填空1.生物体是由()组成的。
英国科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3.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
4.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内侧,苍蝇的眼睛是()眼。
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5.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的,如食盐、白糖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
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二、选择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2.下列哪个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
C、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
3.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放大镜最大的是(),看到范围最大的是()。
A、B C4.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正像5.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三、判断题()1.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5.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6.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四、分类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晶体:非晶体:五、科学探究: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括号中填上序号。
()从目镜往下看,慢慢调整调节旋钮,使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调研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28分)
1、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2、放大镜也叫(),它是一种()厚,()薄的透明镜片。
3、凸透镜的作用是、和。
4、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 ),制造(),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5、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生物的( )、()、()、()、()、()、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分)
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
2、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细胞。
()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缘故。
()
5、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更容易看见食盐晶体。
()。
三、选择题(10分)
1、不同的昆虫头部都长着不同形状的()触角。
A 三对 B两对 C一对
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 复眼 C鼻子
3、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牛顿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越大 B 越小C不变
5、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四、填一填在括号内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共5分)
五、简答。
(共7分)
微生物都有害吗?请举3个人类利用微生物服务生活的例子。
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28分)
1、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
糖、(味精)等。
2、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
3、凸透镜的作用是聚光、成像和放大。
4、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营养物质),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5、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分)
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
2、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细胞。
(×)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缘故。
(√)
5、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更容易看见食盐晶体。
(√)。
三、选择题(10分)
1、不同的昆虫头部都长着不同形状的( C )触角。
A 三对 B两对 C一对
2、昆虫头上的( A )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 复眼 C鼻子
3、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B )。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牛顿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B )。
A越大 B越小C不变
5、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A )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四、填一填在括号内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共5分)
(1)目镜(2)调节旋钮(3)物镜(4)载物台(5)反光镜
五、简答。
(共7分)
微生物都有害吗?请举3个人类利用微生物服务生活的例子。
答:不是。
酵母菌可用来做馒头;乳酸菌制作酸奶;青霉菌制青霉素,这些都是对人类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