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能力测试题(三)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钙:4.69钠:18.4。

这里的硒、锶、锌、钙、钠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2.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气体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可变C.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铝B.氧气C.氯化钠D.水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5.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图中显示了一些息,以下关于钼的说法是正确的。

a.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42是()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符号为MO6.2012年6月,第117号化学元素被成功验证。

下列关于该元素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b组成,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是一个实心球体7.臭氧(o3)、二氧化氯(ClO2),过氧化氢(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的消毒剂,三种物质都含有()。

A.氧分子B.氧离子C.氧气D.氧元素8.下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金属元素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层已经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d.粒子可以表示为x。

9.图3-3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息不正确的是()+图3-3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素质模拟卷 附答案 (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素质模拟卷 附答案 (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素质模拟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Fe:56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1~10小题每题1分,11~12小题每题2分,共14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钨用于制灯泡中的灯丝B. 金刚石用于裁玻璃C.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D. 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区分B. 糖类和油脂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 化肥和农药可以任意施用D. 回收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4. 某小组书写的化学式、俗名以及归类完全正确的是()A. NaOH、苛性钠、碱B. C2H5OH、酒精、无机物C. CO2、干冰、有机物D. Na2CO3、小苏打、盐5. 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连花清瘟中甘草的有效成分有甘草酮(C22H22O6)。

下列对甘草酮描述错误的是()A. 1个甘草酮分子由2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B. 甘草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C. 甘草酮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D. 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 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Ⅰ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B. 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C. 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D. 若取t3℃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各100 g,降温至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7.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8.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经典测试卷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经典测试卷

一、选择题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一—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一一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所占体积明显变小一—分子数目变少D解析:D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A解释正确;B.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只是分子间隔改变,故选项B解释正确;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C解释正确;D.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故选项D解释错误故选D。

2.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NaOH溶于水放热——离子扩散过程吸收的热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B.金属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间隔C.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白磷、红磷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磷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解析:BA、NaOH溶于水放热,是因为离子扩散过程吸收的热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故解释正确;B、金属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故解释错误;C、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是因为含有水分子、过氧化氢分子等不同种分子,故解释正确;D、白磷、红磷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磷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解释正确;故选:B。

3.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C.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C解析:C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简答题专项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简答题专项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2)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

(填最简整数比)(3)由该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

解析:H2O3:2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反应的质量比;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区别。

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

(1)由上述反应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2)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3):44=3:22;(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点睛】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是解此类题的常用方法。

2.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A和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

(4)参加此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

解析:N2置换反应氧分子和氨分子破裂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和氮分子 3: 4【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4NH36H2O+2N2;(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D的化学式为:N2 ;(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A和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本质是:氧分子和氨分子破裂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和氮分子;(4)由方程式可知,参加此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3:4。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素质评价测试题(3单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素质评价测试题(3单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素质评价测试题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可以看做是纯净物的是()A、河水B、纯净的海水C、蒸馏水D、矿泉水2、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D、分子大,原子小4、蒸馏水的能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有()A、氧分子B、氧原子C、氧元素D、水分子5、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蒸发变成水蒸汽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6、下列用水过程中,会造成浪费的是()A、用口杯接水刷牙B、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D、洗衣机不间断注水冲洗衣服7、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义务,下列广告用语你认为正确的是()A、超纯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健康有益C、矿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健康的饮料D、面对河水不断被污染,我们应设法关闭所有的化工厂8、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A、木材制成桌椅B、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C、花店周围有较浓的花香D、夏天水蒸发比冬天快9、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D、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10、下列不属于净化水措施的是()A、吸附B、过滤C、电解D、蒸馏11、下列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纯氧气B、二氧化碳C、纯净的氢气D、混有氢气的空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B、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都已经改变C、气体分子间有间隔,固体物质分子间无间隔D、用第四代广谱杀菌消毒剂的ClO2对水进行消毒杀菌,会造成水的污染13、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最好采用()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后再经过干燥管进行干燥14、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矾,搅拌C、溶解食盐D、加肥皂水搅拌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B、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无需节约用水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16、不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事实是()A、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变软B、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有白雾产生C、夏天在室内放一杯冰水,发现壁上出现小水珠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17、今有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四瓶无色气体,最简单的鉴别方法是()A、向四个集气瓶中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B、用点燃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D、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放在四个集气瓶口18、下列物质中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B、氧气C、氯气D、汞19、在喷洒某些药物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时,会闻到特殊气味,这说明()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质量小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20、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费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A、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④二、填空题(21、22、23、24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4分)21、水变为水蒸气时,水没有变,只是发生了变化,该变化是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6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2022·柳州中考)医生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肝脏、瘦肉、蛋、鱼、豆类等食物来补铁。

这里的“铁”指的是(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4.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闻到“暗香”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5.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

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B.臭氧C.细颗粒物D.稀有气体6.(2023·龙岩长汀期中)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循环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生物呼吸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7.(2023·龙岩长汀质检)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8.(2023·厦门湖里区质检)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C2H6S),一旦煤气泄漏,容易引起人们警觉。

下列关于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2 gB.乙硫醇中含有硫单质C.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D.乙硫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9.某老师在批改化学实验报告时,发现有如下实验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的原理,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增大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C解析:CA、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的原理,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的间隔增大,选项说法不合理;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变大,而不是体积变大,选项说法不合理;C、分子是在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所以加入糖的水变甜,选项说法合理;D、1L大豆与1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L,大豆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选项说法不合理。

故选:C。

2.从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D.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B解析:BA、由图示可知:氧化汞分解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变成了汞原子和氧分子,既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A的描述正确;B、该图示可知汞、氧气都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但并不是所有的分解反应生成物都是单质,如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同时生成水,故B描述错误;C、由图示可知:氧化汞分解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变成了汞原子和氧分子,因此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C描述正确;D、由图示可知:氧化汞与氧气由分子构成,而汞由原子构成,因此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故D描述正确;故选:B。

3.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D解析:D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分别为8、10,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综合能力素质评价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综合能力素质评价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综合能力素质评价试题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 Al—27 Cl—35. 5 Ca—40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2024·广州]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B. 用过氧化氢制得氧气C. 用蒸馏法将海水淡化制得蒸馏水D. 用液氢作燃料推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 人体缺钙会产生龋齿B.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延长保质期C.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D. 为减少“白色污染”,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3. [2024·扬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KNO3、NH4Cl都能用作化肥B. NaOH、CaO都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 稀盐酸、稀硫酸不能用于除铁锈D. NaHCO3、Ca(OH)2都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5.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 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C. 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划痕D.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6.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O2②Fe3+③KMnO4A. 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②中数字的含义: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C. 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D. 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7. [2024·包头]CO2的转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如图是CO2与某种单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的化学式为H2B. 丙属于氧化物C. 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D.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8. 已知物质X与Ca(OH)2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X+Ca(OH)2===Y+Cu(OH)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能力测试题(二)(100分,9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 S—32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 下述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胆矾研碎B. 品红在水中扩散C. 比较合金的硬度D. 钟乳石的形成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 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D. 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 化学与人体健康、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胃液中有盐酸,可帮助消化B.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C. 人体缺少铁元素易造成甲状腺肿大D. 糖类和维生素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5. 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2H:表示两个氢元素B. 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D. 2CH4:表示两个甲烷分子6.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 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 《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7.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Ca(OH)2+Na2CO3===2NaOH+CaCO3↓B. H2O2===H2O+O2↑C. NaNO3+KCl===NaCl+KNO3D. Fe+3HCl===FeCl3+H2↑8. 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①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 : 8 ②x=4③该反应为化合反应④乙可能是催化剂⑤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 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 : 16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H+、Na+、OH-、Cl-B. Ag+、Na+、Cl-、NO3-C. Cu2+、Ba2+、Cl-、SO42-D. K+、Cl-、NH4+、NO3-10.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变化,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 X>Y>ZB. Z>Y>XC. X>Z>YD. Y>Z>X11. 高铁酸钾(K2FeO4)可用于净水,也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3Cl2+2Fe(OH)3+x KOH===2K2FeO4+6KCl+y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反应①中,氯的化合价全部发生了改变B. 反应②中x=10,y=6C. 反应①②中共涉及了5种类型的化合物D. 上述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1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B. 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则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原理C. 酸性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显酸性D.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可以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13.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5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5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14分)1.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②③④⑤⑥⑦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D.②④⑥⑦⑨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塞紧胶塞B. 贮存氧气C. 过滤D. 吹灭酒精灯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B.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C. 实验室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D. 灼烧鸡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A.氮气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D.工业废水5.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7.实验室常用2KClO32KCl+3O2↑来制取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D.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1价8.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 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 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9.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 SO2B. COC. H2SD. SO310.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同种元素B. ::化学性质相似C. :::均表示离子D. ::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11.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和癌症。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等质量的钠、镁、铝、钙四种金属中,含原子数最少的金属是A.钠B.镁C.铝D.钙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铁B.硅C.氯化钠D.二氧化碳3.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D.氧气和液态氧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5.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硫属于金属元素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D.一个硫原子有16个质子6.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7.下列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出的信息正确的是()A.①②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只有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③④都属于阴离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8.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离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m=nB.m=n+xC.m=n-xD.m=x-n9.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食物变质,是因为分子发生变化,分子的性质发生变化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0.如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镁、铝三种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B.氢、锂、钠三种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C.铍、镁两种原子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D.图中有五种金属元素1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的三态变化一一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二、填空题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构成氢气的粒子是______(填“氢分子”或“氢原子”)。

202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题--专项综合全练(三)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202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题--专项综合全练(三)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专项综合全练(三)专项综合全练(三)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一、选择题1.(2021四川成都模拟)以下几组溶液,只用盐酸不能鉴别的是()A.NaHCO3和NaClB.NaOH和Ca(OH)2C.AgNO3和Ba(NO3)2D.(NH4)2CO3和(NH4)2SO4答案B A项,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不反应,可以鉴别;B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与盐酸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C项,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与硝酸钡不反应,可以鉴别;D项,盐酸能与碳酸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硫酸铵不反应,可以鉴别。

2.(2021浙江杭州滨江期末)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A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B稀盐酸和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C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D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答案A A项,酚酞试液在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中都不变色,不能鉴别;B项,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C项,稀硫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可以鉴别;D项,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以鉴别。

3.(2020湖南长沙中考)总结归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请你判断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少量)除杂方法A CO 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 MnO2KCl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 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D NaCl溶液MgCl2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答案C A项,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项,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应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分离出MnO2;C项,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经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D项,MgCl2与适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综合训练题3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综合训练题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综合训练题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后取出表面变红C.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产生白烟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pHB.蒸发C.稀释D.过滤3.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要经过化学变化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D.在军事演练现场,士兵将一个完好的引信式手雷投出,手雷爆炸,只蕴含物理变化引发的化学变化,不蕴含化学变化引发的物理变化4.将一定质量的某液体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

绘制溶液质量与放置天数的图像如下图(不考虑水分的蒸发),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能是浓硫酸B.乙可能是氯化钠溶液C.丙可能是稀盐酸D.丁可能是石灰水5.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石蕊溶液变为红色B.无明显现象C.产生气泡D.石蕊呈紫色6.小乐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NaOH溶液易潮解和变质,需密封保存B.②中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Na+C.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D.⑤中浓硫酸的稀释中,甲物质是水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A B.B C.C D.D8.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下列正确的是( )A.Y的氢化物的形式为YH3 B.W的单质具有助燃性C.X的氧化物的形式为X2O3 D.W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②在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左右两盘都垫上质量相同的纸片③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48克氧气,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说明该有机物的组成中一定含氧元素⑤合金中各成分均以单质形式存在,且合金中至少存在两种金属元素A.1个B.2个C.3个D.4个10.等质量的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锌分别与等质量的20%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不可能是()A.MgO> CuO >ZnO B.MgO=CuO=ZnO C.MgO= CuO >ZnO D.MgO> CuO =ZnO11.向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再恢复至原温度,溶液的pH不受影响( )A.CO2B.CaO C.FeCl3D.HCl12.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3.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FeO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7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测试(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出的信息正确的是()A.①②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只有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③④都属于阴离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D解析:DA、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①中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

所以①②两种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此选项错误;B、③④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已达到稳定结构,①中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是①③④;此选项错误;C、③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④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此选项错误;D、②③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铷属于金属元素B.m的值是37,n的值是1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D解析: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提取能力。

A、37号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铷”的原子序数为37,即质子数为37,核电荷数为37,原子结构示意图中m表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故m的值为37,则n= m-(2+8+18+8)=1,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不符合题意;D、铷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Rb+”,所以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而不是“RbCl2”,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易错点:1、n、m值,2、氯化铷的化学式书写,要结合最外层电子数。

3.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测试:第三单元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测试:第三单元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快乐点击(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粒子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B.2H+C.H2OD.2H22.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A.25B.30C.55D.80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水分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为混合物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元素的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的D.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7.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B.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铝元素的核电荷数8.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37,n=1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C.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l-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B.“Cu”可以表示铜原子,也可以表示铜元素C.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可推知其核外电子数为53D.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钙的核电荷数是20B.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D.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二、积累运用(共39分)11.(3分)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学情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学情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综合学情检测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B-11N-1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食物。

下列成分中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是() A.葡萄糖B.油脂C.淀粉D.食盐2.了解溶液的pH对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下列物质中正常情况下pH小于7的是()A.人体胃液B.石灰水C.纯碱溶液D.生理盐水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B.氧化铜C.硬铝D.生铁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辽宁美食享誉中华。

沈阳鸡架、大连海参、锦州干豆腐在烹饪过程中均能用到的化学物质是()A.NaCl B.HClC.NaOH D.CO6.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活动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对煤炭进行综合利用,推广使用脱硫煤B.废旧电池可统一回收并进行填埋处理C.为减少空气污染,大力提倡植树造林D.提倡绿色出行,逐步减少燃油车的使用7.2024年4月25日,我国科学家发布了重大成果——制备出世界上已知最薄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

下列关于氮化硼(化学式为BN)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两个原子组成B.其中的硼属于金属元素C.氮和硼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已知氮元素为-3价,则硼元素为+3价8.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用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B.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使其光亮洁净且耐用C.服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症D.利用氧气作燃料9.下列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动性强弱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10.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t1℃时,50 g甲能完全溶于50 g水B.图2: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图3:t1℃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D.图4:加压或升温能增大戊的溶解度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11.(1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围绕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正确的是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C.镁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Mg 2-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活泼金属:镁、锌、铜B.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铜、熟石灰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浓硫酸D.常见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无机盐3.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氧气4. 下图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2C.核外电子数为47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6.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 B.氯化钠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分解反应B.可能是氧气与一氧化碳的反应C.“◎”可能是催化剂D.4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8.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水煤气(混合气体),下图即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水的质量比为8:9D.反应后生成的和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9.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反应前反应后A.①、②微粒的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三种元素C.③中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是+2价 D.①表示的是阳离子,③表示的是原子10.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能力测试题(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Al:27Cl:35.5 Ca:40Fe:56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2.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生石灰、铁锈和“干冰”B.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C.经常将用过的铝壶擦拭得光亮如新以防生锈D.用肥皂水涂在蚊虫叮咬处止痒4.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B.冬天在室内关紧门窗烧木炭取暖C.用品尝的方法检验实验室里的氯化钠D.电器起火立即用水扑灭5.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6.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①Ne②Mg③Mg2+④H2O2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B.③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7.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钢中含碳量低于生铁中的含碳量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小C.铝、铁、铜都是银白色金属D.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等的石灰浆,可防止冻伤树木,并防止害虫生卵B.熟石灰可用来改良碱性土壤C.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3Fe+2O2===Fe3O4B.Cu+2AgNO3===2Ag+Cu(NO3)2C.2Fe+6HCl===2FeCl3+3H2↑D.KCl+NaNO3===KNO3+NaCl10.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 g,加入10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0.2 g H2和无色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只含有Mg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C.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2 g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1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能源B.化学与生活 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②氢氧燃料电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①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②炒菜时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材料 ①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②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对人体有害 ①涂油漆可防止钢铁材料生锈 ②生铁、不锈钢和青铜都属于合金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 .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单质C .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向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碱类C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14.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 .Cu ――→稀盐酸CuCl 2――――→NaOH 溶液Cu(OH)2B .H 2O ――→通电O 2――→Mg MgOC .CaCO 3――→高温CaO ――→H 2O Ca(OH)2――――→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D .MgCl 2――――→NaOH 溶液Mg(OH)2――→Na Mg15.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一定能够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验证氧气能支持燃烧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B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滴有酚酞的水,振荡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D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常温下,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16.(6分)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应用“蛟龙号”深潜器“神舟”五号宇航员航天服新型水处理剂用到的材料特种钢高强度涤纶纳米铁粉(1)上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_。

(2)纳米铁粉能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经沉降、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可除去污染物。

下列物质也能因吸附而具有净水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生石灰b.活性炭c.纯碱(3)纳米铁粉还能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写出铁粉与含硫酸铜的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4分)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________,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小丽同学发现,取用氢氧化钠溶液后试剂瓶要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

A.稀HCl B.酚酞试液C.CaCl2D.Ca(OH)2(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__________。

(4)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__________。

A.H2SO4B.BaCl2C.CuSO4D.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

18.(11分)小倩同学将妈妈的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设置成如图甲所示,圆圈内每个数字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已省略)。

其中1为炭粉,7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7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1和2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3)5和7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4)小茹认为小倩设置的解锁图形太简单,为她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解锁图。

若8为氯化钡,则6代表的物质类别为______(填字母)。

A.单质或酸B.单质、氧化物或酸C.单质、氧化物、酸或碱D.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9.(12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

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观察到G中蜡烛熄灭,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所示),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获得信息】(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_____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________。

【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