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过程
一、科学研究范式
(一)基础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就是基础理论研究,在一般理论原则指导下,发现新的知识,研究新的理论,预测出新的结果。
(二)应用性研究
应用性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提供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应该是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有效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
(三)评价性研究
评价性研究,就是对解决问题的结果进行评价,看其解决方案是否有效。评价研究的方法之一,叫做“元分析”,也叫“总分析”,即运用测量和统计分析技术对解决问题的结果进行总体分析。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研究的程序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提出问题在科研上也叫选题。选题分两个阶段:一是确定选题策略;二是缩小题目范围。
选题策略主要有:
个人交往策略——个人观察和经验;
人际交往策略——他人帮助和建议;
查阅出版信息——最新的专业期刊;
了解网上资源——最新的网上信息。
(二)提炼主题
提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以后,就要缩小研究范围,提炼出要研究的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必须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来;
2. 必须对将要检验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预测;
3. 必须使问题能够被检验。
此外,还可以借助于“概念框架”来提炼问题。在组织行为学领域,A、B、C模式是最常用的理解人类行为的“概念框架”。
A、B、C模式:
(三)形成假设
当把一般的题目缩小为一个具体问题时,下一步就是根据主题形成一个或多个假设。所谓假设,就是指对变量之间关系的预测,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就是验证这些假设。
(四)实验设计
建立假设之后,就需要对假设进行检验,就需要设计实验。
实验,是对环境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观察这种操作对于“行为”的效应的研究方式。
(五)选取方法
量化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方法主要有:
问卷法;
测量法;
实验法;
预测法;
质化研究法;
团体焦点访谈法。
(六)研究取样
(七)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的分析应当与研究的理论假设联系在一起,针对目的,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八)形成结论
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应注意单一研究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多重研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应该是对某种理论命题进行检验。一是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二是看是否有理论建树;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科学研究方法论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科学性原则;
3. 联系性原则;
4. 发展性原则;
5. 教育性原则。
第二节常用研究方法
一、问卷法:
(一)定义:问卷法就是把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构成简明易答的问题,印成卷或册,分发给有关人员,要求他们尽力据实回答,然后,根据回收答案,经过统计处理或文案总结,以获得需要了解的问题答案的一种方法。
(二)分类
二、测量法
(一)定义:测量法就是通过心理测验来研究个体或群体心理特征的一种方法。在人员招聘、干部提拔中应用广泛。
(二)常用方法:
(三)测量的信度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反映系统变异的程度。
1. 重测信度,在一定时间间隔里,运用同一测验方法重复测量得到的信度系数,通过两次测量结果而获得。
2. 平行信度,以两组等效测验分别做出测量获得信度系数。
3. 分半信度,对测验项目按奇数、偶数对等分成两半,分别计分,以两半分数之间的相关数作为信度系数。
4. 内部一致性信度,从测量结果层次入手,形成一定的内部结构,以内部结构一致性程度对测量信度做出评定。
(四)测量的效度
效度是指心理测量结果做出推论的适合度。
1. 内容效度—测验项目在多大程度上表示了需要测定的特征范畴。
2. 预测效度—测验结果能够预测人们将来行为的程度。
3. 同时效度—用测验分数与当时行为之间的相关程度作为效度指标。
4. 结构效度—结构效度与测验的理论基础的有效性有关,结构效度是最重要的效度指标之一。
三、预测法
(一)定义:预测法是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分析方法。
(二)种类:
1. 分析性预测(马尔可夫分析模式);
2. 德尔菲法;
3. 计算机模拟法。
四、实验法
通过严格控制变量来探讨人的心理规律,收集并获得大量的新材料、新成果的研究方法。
1. 实验室实验;
2. 工作现场实验。
五、准实验法
在多数现场研究中,实验者不可能把多种条件都控制到“实验法”所要求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灵活地运用实验法的基本原理进行实验,称为准实验法。
准实验法,不必拆散原来的工作小组,而是直接以原小组作为研究中心实验组或对照组即可。
六、取样方法
(一)取样的理论根据: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我们不可能对“总体”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如何选取具有足够代表性的“样本”,就成为研究成败的关键问题。随机化是取样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
(二)取样程序
1. 规定总体;
2. 选取样本;
3. 统计推论。
(三)取样方法
1. 简单的随机取样;
2. 分层的随机取样;
3. 系统取样法;
4. 聚类取样法。
第三节质化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区别
二、质化研究的前提条件
(一)是否需要把研究对象集中在某个特定组织人群或管理过程;
(二)是否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生动和深入的描述;
(三)是否需要对研究对象长时间观察、控制和行为记录;
(四)是否需要对研究对象的观点给与充分关注;
(五)是否有些变量不能控制;
三、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质化研究常用技术之一。
(一)探索的问题:
1. 持续性的解释:研究者需不断重新审视和修正他对数据的解释。
2. 经验性数据:研究者要把自己的经验融入其中。
3. 归纳、演绎与证明
(二)研究过程
扎根理论的本质是一个持续的假设、收集数据、经验性的验证假设和修正理论的过程。
(三)主要工作内容
1. 概念指导模型:找出经验性数据支持核心概念,并揭示概念与数据之间的联系。
2. 数据收集。
3. 编码。
4. 基于理论基础的取样。具有很强针对性:特定组织、群体或个人。
5. 理论饱和。当新增加的数据不能为研究再提供更多的信息时。这个过程就可以终止了,这即是理论饱和。
四、常用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