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大全
(完整)高中语文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高中语文应考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一、基本常识1、文学常识:作家(作家字、号、身世)作品(作品名称、名句、体例、评价)流派与并称(流派主张、风格、代表人、代表作、评价)2、文体常识:(参考《一分也不能少》P152)A、历史散文:《史记》、《战国策》等B、诸子散文:《孟子》、《荀子》等C、议论文体:论、说、辩、原、寓言D、杂记文体:记、志、笔记体E、应用文体:序、赠序、跋、书、疏、表、策、告谕、诏令、檄文、移文、铭、墓志铭、碑记、碑文、祭文3、文化常识:主要掌握古代称谓、年龄、科举、纪时纪年法、特殊地名、节日、合称、并称等。
4、默写文言名篇: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
二、基础知识1、字:语音错别字2、词:1、词性(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实),副介连助叹(虚)2、色彩:A、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B、语体色彩:口头语、书面语。
3、成语3、词组(短语):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动补4、句:⑴、单句语法成分:主谓宾(主干成分),定状补(附加成分)⑵、单句句式:A、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B、按动作方向分:主动句、被动句C、按长短分:长句、短句D、按运用灵活性分:整句、散句(①长句(单句、复句、多重复句):附加成分较多,可以把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达出来,可起到精确、严谨、细微的修辞作用。
②短句:附加成分或联合成分较少,组织结构简单,可以起到简洁、明快、干净、有力的修辞作用。
★注意:叙述事实多用短句,论述事例,多用长句。
一般情况下应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③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
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语义,适于表达丰富的情感、缜密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④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作用:可以取得明快、生动的修辞效果。
★注意:一般情况下,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有时候比单纯用整句或散句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给人以起伏变化,错落有致的感觉,可使文意表达得清楚有力。
高中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文化传承意识的重要学科。
以下是高中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词汇: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其用法。
2. 句式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
3. 翻译技巧:学会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准确翻译文言文内容。
4. 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1. 文学鉴赏:学习如何鉴赏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2.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3. 主题思想: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深层含义。
4. 语言风格:识别并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和风格。
三、写作技巧1. 记叙文写作: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包括叙述、描写、抒情等。
2. 议论文写作:学会构建论点、论据和论证,形成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3. 说明文写作: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如何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
4. 应用文写作:熟悉各类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要求,如书信、通知等。
四、古诗词鉴赏1. 诗歌形式:了解不同诗歌形式,如律诗、绝句、词等。
2. 意象分析:识别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3. 韵律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4. 诗人风格: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五、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掌握中国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流派及其特点。
2. 文学名著:熟悉中外文学名著的作者、内容和影响。
3. 文学理论: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六、语言文字运用1. 成语运用:正确使用成语,理解其含义和使用场合。
2. 修辞手法: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七、文化传承1. 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历史典故:学习历史典故,理解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3. 民族精神: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掌握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旨在帮助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整理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点1. 文言文的读音规律:在阅读文言文时,掌握好读音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知道“初”字在句首读作“出”,在句中读作“初”等等。
2. 常见文言文的句式:了解并熟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如“非……不可”、“不及”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文本。
3. 上下文的理解:文言文中常常存在较多的典故、典型的表达方式等,要善于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来推测词义和句义。
4. 常见的虚词和实词: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掌握好常见的虚词和实词,如“之”、“乃”、“若”、“者”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文言文文本。
二、现代文基础知识点1. 现代文的篇章结构:现代文常常包括导语、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文章的段落结构: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织单位,要掌握好段落的结构和要素,如主题句、承接句、分论点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方式,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要善于分析和理解修辞手法对语言的美化和表达的推动作用。
4. 长难句的理解与分析:现代文常常使用较长的复杂句,要善于分析句子成分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诗歌基础知识点1. 诗歌的韵律和格律:诗歌是有一定韵律和格律的,要掌握好不同类型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2. 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歌是修辞手法运用较多的文体,要善于分析和理解诗歌中的隐喻、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要善于理解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四、文学常识基础知识点1.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掌握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作者、内容和重要意义,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家,如唐诗、宋词等。
高三语文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全部知识点总结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作为高三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高三语文全部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快速回顾和理解。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1. 古文诗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了解各个时期的诗词作品,分析表达手法和意境。
2. 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理解作者意图、角色形象以及思想内涵。
3. 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和解析古代文言文的技巧,包括修辞手法、句法结构等。
二、现代文学与文学常识1.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白鹿原》、《孽子》等,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背景。
2. 作家与作品:认识现当代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理解作家的文学创作思想和风格。
3. 小说阅读与分析:学习小说的基本结构,包括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能进行小说鉴赏和分析。
4. 散文阅读与分析:阅读各类散文作品,理解作者的观点、感情和表达方式。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手法:了解并掌握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运用于写作和鉴赏中。
2. 修辞效果: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文章的修辞效果起到的作用,如增强表达力、夸张效果等。
3.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段落结构、过渡连接、语言准确等。
四、语言文字知识运用1. 词语理解与辨析:学习各类词的含义与用法,提高词语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
2. 语法与句法:复习基础语法知识,如主谓宾结构、主从复合句等,还需了解常用句式和句型。
3. 标点符号运用: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注意标点对句子意义的影响,使文章更准确、通顺。
五、阅读与理解1. 阅读理解:学习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诗歌鉴赏:阅读诗歌作品,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想象力,鉴赏其艺术价值。
六、写作与表达1. 作文写作: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如开头、主体、结尾,以及写作命题的技巧。
2. 议论文写作: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式,包括总分式、因果式等,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高考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考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大全高考语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作文等。
以下是对高考语文知识点的全面归纳: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词汇: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句式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3. 翻译技巧:学会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4. 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二、现代文阅读1. 文章结构:识别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2. 主题思想: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 语言特点: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深层含义:探究文章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意义。
三、古诗词鉴赏1. 诗词形式:了解不同诗词的格律、韵律和对仗。
2. 意象分析:识别并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
3. 情感表达: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4. 文化背景: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四、作文1. 审题立意: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向和主题。
2. 结构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3. 语言表达:使用准确、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
4. 创新思维:在写作中展现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思维。
五、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家。
2. 文学体裁: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
3. 重要作品:熟悉中外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
六、语言文字运用1. 词语辨析:区分近义词、反义词,正确使用词语。
2. 成语运用: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避免望文生义。
3. 标点符号: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结束语高考语文的知识点非常广泛,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巩固。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笔记大全

高中常见易混近义实词合集1、【处事·处世】“处事”指处理问题,处理各种事务,如“他处事严肃,态度却十分和蔼”。
“处世”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如“他闯荡江湖多年,有着丰富的处世经验”。
高考必背22.【处治·处置】“处治”指处分、惩治,如“对那些民愤极大的腐败分子要从严从快加以处治”。
处置:①表示处理,如“这事务必妥善处置”;②指发落、惩治,如“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些该死的东西”。
2、【窜改·篡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
“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不含贬义,如“抄写文件要细心,不要随意窜改”。
“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把正确的东西改为不正确的东西,不限于文字,含贬义,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经典、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
3、【参观·观赏】“参观”指实地观察(工作成绩、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如“参观游览”。
“观赏”指观看欣赏,如“观赏名花异草”。
4、【反应反映】“反应”是指受到某种刺激引起的活动,也指化学、物理的连锁变化;还指事情引起的意见或行动。
“反映”是指把客观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也指向有关方面报告情况或问题。
“反应”是被动的,“反映”是主动的。
5、【妨碍妨害】“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如:妨碍交通。
“妨害”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如:妨害健康。
6、【肤浅浮浅】相同:都表示浅,不深。
不同:“肤浅”主要用于认识、理解等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刻。
“浮浅”主要用于作风、学识等,着重于指浮在表面,认识浅薄,不扎实。
7、【抚养扶养赡养】:“抚养”兼指监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是长辈对晚辈。
“扶养”广义指因亲属关系而发生的一方对他方承担生活供养,狭义指夫妻双方在物质、生活上的互相帮助、照顾。
“赡养”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晚辈对长辈在物质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照顾。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一、语文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二、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B看到lookC写到writeD说到speak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B象征写法C烘托写法D以小见大写法E先扬后抑写法F虚实结合写法G夹叙夹议写法高考语文易错的108个多音字总结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科目之一,也是中学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
在高中阶段,语文考试通常是一种综合性的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点的掌握熟练,并能够运用灵活。
下面将对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逐一进行阐述。
一、文学常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2.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 世界文学史4. 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5. 文学常识及文学名著二、文言文阅读与鉴赏1. 古文基础知识2. 文言文修辞方法3. 古文阅读理解技巧4. 古文鉴赏能力培养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1. 现代散文鉴赏2. 现代小说鉴赏3. 现代诗歌鉴赏4. 现代戏剧鉴赏5. 作品主题分析和阅读策略四、诗歌与词曲鉴赏1. 古代诗歌鉴赏2. 现代诗歌鉴赏3. 古代词曲鉴赏4. 现代词曲鉴赏5. 诗词鉴赏技巧和方法五、修辞与文学语言1. 修辞手法和文学语言特色2. 修辞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六、作品阅读与分析1. 作品主题与寓意的分析2. 作品结构与情节的分析3. 人物形象与形象刻画的分析4. 作品语言特点与审美效果的分析七、写作技巧与范文赏析1. 写作的基本要领和技巧2. 不同文体写作范例分析3. 作文批改与修改技巧以上是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同时,多进行模拟题训练,提高语文水平,培养对于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总结,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在不断的积累和归纳中学会应用,把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总结以及答题要点的梳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考语文最全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最全知识点总结语文是高考的一科,也是高考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
它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学习、阅读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写作等多个方面。
为了顺利应对高考语文,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高考语文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古代文学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古代文学名著,掌握其主要内容、作者以及反映的历史背景。
如《红楼梦》描写了封建社会的生活,《西游记》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局势。
同时,还需熟悉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些重要章节和篇目。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现代文学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现代文学名著,如《围城》、《活着》等。
除了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背景外,还需要从中抽取出表现主题、描写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点。
三、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熟悉一些古代诗词,如李白、杜甫的名作,了解其写作背景和意境。
同时,还需要具备识别诗词的能力,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并从中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运用语言的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高考语文中经常会出现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对于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我们需要了解其含义及在句子中的运用方式。
五、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它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阅读文章时的关键词,能根据问题迅速定位答案。
同时,需要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六、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需要掌握好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标题的拟定、逻辑结构的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同时,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表达能力。
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必考内容。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文章,了解其中的句子结构和词语用法。
同时,还需要适当拓展自己的文言文知识,包括古代文言的写作特点、常见的词语和用法等。
高中语文必考基础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考基础知识点高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学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高中语文必考的基础知识点:1.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 文言文阅读: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能够正确翻译和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3. 现代文阅读:能够分析现代文的主旨大意、作者观点、写作手法等,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4. 写作技巧: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合适的文体和表达方式。
5. 修辞手法: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
6. 古诗词鉴赏:能够鉴赏古诗词的意境、韵律、格律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7. 文学评论: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包括对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的分析。
8. 文化常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节日习俗、历史典故、哲学思想等。
9. 语言文字规范: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语病。
10.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快速捕捉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结构。
11. 古文今译:能够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保持原文的韵味和意境。
12. 文学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些基础知识点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来掌握它们。
同时,高中语文的学习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

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
1. 古代诗词知识点:包括古代诗词的类型、体裁、作者及其作品等。
2. 文言文知识点:包括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常用句式、修辞手法等。
3. 现代文知识点:包括现代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常用修辞手法、文体特点等。
4. 阅读理解知识点:包括阅读理解的技巧、题型分析、文章结构特点等。
5. 作文知识点:包括作文的基本写作要求、常见命题类型、写作技巧等。
6. 修辞手法知识点: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定义与例子。
7. 词语搭配知识点:包括词语的搭配规律、常见搭配错误等。
8. 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包括古代文学名著、文学流派及其特点等。
9. 文学常识知识点:包括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常见名著名家等。
10. 历史典故知识点:包括历史典故的来源、内容、意义等。
11. 文化常识知识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文化名
人等。
12. 文化差异知识点:包括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文化冲突与融
合等。
高考语文重点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语文重点必考知识点归纳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1、文学常识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
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2、词语读音修姱、嫉妒、謇、忳郁悒、侘傺溘死、鸷鸟、方圜、攘诟、谣诼、延伫、芰荷、偭、兰皋、椒丘岌岌、杂糅、昭质、可惩孔雀东南飞1、文学常识《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高考语文必记重点知识点1.“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著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喜剧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2.《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他另有重要作品《双城记》《艰难时世》。
3.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笛福。
4.长篇小说《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牛氓》的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
5.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是莫里哀,其喜剧代表作有《伪君子》《悭吝人》《唐璜》。
高中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高中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完整版1.诗歌按题材来划分,可分为8种,分别是: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
(常有松、竹、梅等意象)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
(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2、表达方式又五种,分别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3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描写和描写,(想象联想)与实写;(⒉)运用修辞手法(至少写八种)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至少写八种):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俯仰结合;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全)

一、名句名篇默写(一)高中课标必背14篇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ɡ)绳,(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ɡǎo)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xǐnɡ)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__【注】(qì)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j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跂:在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注音为qǐ。
【本篇理解性默写】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高三语文需要打印的知识点

高三语文需要打印的知识点在高三语文课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和打印。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并提供一个合适的格式来整理和打印它们。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流派:汉赋、骈文、诗经、楚辞等。
2. 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论语》等。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现代文学流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
2. 现代文学作品:《红与黑》、《傲慢与偏见》、《百年孤独》、《人间失格》等。
三、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行为。
3. 夸张: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处理,以突出其特征。
4. 排比:通过连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语法结构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
5. 对偶:通过对比和平衡的方式表达一种意境或思想。
6. 反问:用疑问的语气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7. 比拟:通过类比的方式来表达事物的特征或关系。
四、文学常识知识点1. 作品鉴赏: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
2. 人物解读: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命运、心理等方面。
3. 表达技巧:掌握叙事、描写、对话、抒情等文学表达方式。
4. 文学思想:理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
五、古代文言文知识点1. 文言文基础: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用法。
2. 古文阅读:分析古代文言文作品中的句子结构和篇章逻辑。
3. 古文翻译:将古代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汉语进行翻译。
六、现代阅读知识点1. 阅读理解:通过理解文章的主旨、事实、推理等要素来回答问题。
2. 阅读技巧:掌握略读、细读、定位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 文章写作:学会根据所读文章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以上是高三语文课程中需要打印的知识点,你可以按照以下格式进行整理和打印:知识点: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流派:汉赋、骈文、诗经、楚辞等。
2. 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论语》等。
高三语文所有知识点大全

高三语文所有知识点大全1.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词、曲、赋、文言小说等多种文体。
其中,古代诗歌是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唐诗、宋词最为著名。
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需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高中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熟悉常用的文言词汇和句型,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如断句、扣题等。
3.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产生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
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需要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掌握解读现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4. 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是指作家通过运用一定的语言艺术手段来达到表达效果的方法,在写作中起到丰富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掌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有助于提升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5. 古代诗词鉴赏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可以了解历史和文化,并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掌握古代诗词的格律、韵律,理解诗词的意境和形象,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解读古代诗词作品。
6. 修辞与修辞格修辞是指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通过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和装饰,以达到表达目的的手段。
修辞格是修辞的具体形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在阅读和写作中,应该理解修辞和修辞格的作用和运用,并能够分析修辞手法对表达效果的影响。
7.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文学流派、文学奖项、作家及其作品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文学常识有助于拓宽文学视野,提高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掌握文学常识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有利于在考试中获取高分。
8. 阅读理解与写作阅读理解是指根据文章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包括主旨概括、事实细节、推理判断等。
写作是指通过选取合适的素材和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来进行作文创作。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学常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在高考中为我们赢得宝贵的分数。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份较为全面的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中国古代文学1、诗歌(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汉乐府民歌,如《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4)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
2、散文(1)先秦散文主要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2)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的散文成就颇高。
3、小说(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出现了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及《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优秀作品。
二、中国现代文学1、小说(1)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 Q 正传》等。
(2)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都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诗歌(1)郭沫若的《女神》是新诗的奠基之作。
(2)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的作品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散文(1)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是优美的散文。
三、外国文学1、古希腊文学(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作品。
高三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高三阶段,语文是学生需要重点备考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下面将对高三语文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认真阅读并复习这些知识点,从而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古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古文阅读是占比较大且较为重要的部分。
因此,同学们需要熟悉古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技巧。
下面是一些高频的古文知识点:1. 句读:了解古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句法结构,掌握标点符号的运用。
2. 辨析古今义:对古诗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理解和解读。
3. 辨析古诗形式:了解律诗、绝句、七言诗等不同诗体的基本构造和特点。
4. 推测作者意图:通过阅读全文,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5. 表达方式:学会分析古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考试的重点,也是考核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一种手段。
以下是一些高频的现代文阅读知识点:1. 阅读理解:掌握不同体裁的文章阅读技巧,如新闻报道、社论、议论文等。
2. 归纳总结:通过阅读理解,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和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3. 推理判断:通过阅读材料,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判断。
4. 修辞手法:学习现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问等。
5. 表达方式:了解现代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如抒情、议论、描写等。
三、文言文写作文言文写作是高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地使用古代汉语进行表达。
以下是一些文言文写作的注意事项:1. 文体特点: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如典故常用、句子结构复杂等。
2. 表达方式:学习使用古代汉语表达思想和情感,如志向抒发、道义宣扬等。
3. 词语搭配: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汇和搭配,避免使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4. 语序运用:在文言文写作中,要注意句子的语序和排列,做到主谓宾的排列有序。
5. 衔接手法:学习使用连接词和衔接词语,使文言文写作更加流畅和连贯。
四、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作文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
高中语文必考的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考的知识点高中语文知识点1、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
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起初是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
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
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2、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3、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持摈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4、“六艺”:一是指《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种儒家学说。
二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另外,《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文学上合称“六义”。
5、赋“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语文知识20条1.小说三要素:A 人物B 情节C 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 论点B 论据C 论证3.比喻三要素:A 本体B 喻体C 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过 how 何果 what5.律诗四条件: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 偶尾同韵C 中联对偶D 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 叙述B 议论C 抒情D 说明E 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 举例子B 列数字C 打比方(喻)D 作比较E 分类别F 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 总分总结构B 总分结构C 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 按时间顺序B 按空间顺序C 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四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 举例法B 对比法C 比喻法D 道理法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夸张E 反问 G 反复F 设问 H 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 外貌描写B 语言描写C 动作描写D 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 并列短语B 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 动宾短语E 动补短语F 介宾短语G 的字短语按词性分三种A 名词性短语B 动词性短语C 形容词性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补语E 定语F 状语16.十二词类(性):A 名动形B 数量代C 副介连D 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 顺叙B 倒叙C 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 表引文内容省略B 表列举事项省略C 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 表解释说明前文B 表后文跳跃转折C 表声音中断延长D 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 表引用实际内容B 表讽刺反语C 表特定称谓D 表着重强调02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 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 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 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 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 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 听到 ListenB 看到 LookC 写到 WriteD 说到 SpeakE 思到 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 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 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 依据表达方式B 找寻明暗线索C 依据时空顺序D 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 对比写法B 象征写法C 烘托写法D 以小见大写法E 先扬后抑写法F 虚实结合写法G 夹叙夹议写法03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04修辞手法讲解8个手法一、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①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五、对偶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
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六、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①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