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中组织结构的构建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5bb35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c.png)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概述1.1 危机与公共危机1.2 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与挑战1.3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4 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公共危机管理体系2.1 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2.2 危机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能2.3 危机管理预案的制定与实施2.4 危机管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第三章:公共危机识别与预警3.1 危机识别的重要性3.2 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3.3 危机监测与信息收集3.4 危机预警信号的分析与处理第四章:公共危机应对策略4.1 危机应急响应的启动4.2 舆论引导与沟通策略4.3 资源调配与力量部署4.4 危机应对的法律依据与措施第五章:公共危机恢复与重建5.1 危机过后的形势评估5.2 危机恢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5.3 危机应对经验的总结与反思5.4 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与持续改进第六章:公共危机心理干预6.1 危机心理的影响与干预必要性6.2 危机心理干预的原则与方法6.3 危机心理干预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6.4 危机心理干预的案例分析第七章:公共危机中的媒体沟通7.1 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与影响7.2 危机沟通的原则与策略7.3 危机中的媒体关系管理7.4 危机沟通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八章:公共危机中的社会力量参与8.1 社会力量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8.2 志愿者组织的动员与监管8.3 企业社会责任与危机管理8.4 公众参与危机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第九章:国际视角下的公共危机管理9.1 国际危机管理与合作机制9.2 我国参与国际危机管理的策略与实践9.3 跨国危机管理案例分析9.4 全球性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第十章:公共危机管理的模拟演练与评估10.1 危机演练的目的与意义10.2 危机演练的策划与实施10.3 危机演练的评估与反馈10.4 危机管理培训与教育的重要性第十一章:网络时代的公共危机管理11.1 网络危机的特点与挑战11.2 网络危机的监测与应对11.3 网络谣言的辨识与处理11.4 社交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二章:公共卫生危机管理12.1 公共卫生危机的类型与影响12.2 公共卫生危机的管理流程12.3 疫情信息的公开与传播12.4 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的国际经验第十三章:生态环境危机管理13.1 生态环境危机的成因与影响13.2 生态环境危机的管理策略13.3 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13.4 生态环境危机应对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经济金融危机管理14.1 经济金融危机的特点与影响14.2 经济金融危机的预防与预警14.3 危机应对的政策措施与实施14.4 经济金融危机管理的国际协作第十五章:公共危机管理的创新与发展15.1 危机管理技术创新的应用15.2 数据驱动的危机管理与决策15.3 危机管理中的大数据与15.4 未来公共危机管理的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危机与公共危机的定义、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等。
危机管理制度和程序
![危机管理制度和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bcafb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9.png)
危机管理制度和程序一、危机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危机管理制度是企业为应对危机事件而建立的一套完备的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和流程规范,包括危机管理的基本理念、组织结构、责任分工、资源配置、信息征集、决策流程、协调合作等方面。
危机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企业应对各种内外部风险和危机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1.1危机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环境变化快速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各种复杂的挑战和风险,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法律诉讼、财务困境等,任何一种危机都可能对企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制度和程序成为企业提前预防和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的必备措施。
1.2危机管理制度的目标危机管理制度的目标是通过规范、科学、有效的组织安排和协调机制,降低危机事件对企业的损失,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危机事件的预警能力,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危机风险;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协调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加强危机协调与信息沟通,形成一体化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减少危机事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1.3危机管理制度的内容危机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组织框架、危机管理流程、责任制度、资源配置、信息发布和危机应对等方面。
其中,组织框架是危机管理制度的核心,它规定了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分工,明确了各级管理层和危机应急小组的职责和权限;危机管理流程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危机处理,确保危机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置;责任制度是指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危机事件中的职责和责任,确保每个责任人都能够尽职尽责;资源配置是指在危机事件中,企业需要调动各种资源来应对危机,包括人员、资金、物资等,其合理配置是危机管理的保障和支持;信息发布是指企业在危机事件中要及时准确地向内外部发布信息,做好舆论引导,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危机应对是指企业在危机事件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尽最大努力降低危机事件的影响。
如何建立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c65e7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0.png)
如何建立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挑战,如自然灾害、恶意竞争、金融危机等,这些危机如果不加以妥善管理,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甚至致命打击。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建立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进行探讨。
一、了解企业的危机风险企业建立危机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是全面了解其所处的危机风险。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形式各异,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经营范围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全面的危机风险评估方案。
这可以通过开展内外部环境评估、情景分析、可行性研究等方式来完成。
二、制定危机管理策略在了解企业面临的危机风险后,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危机形式,制定相应的危机管理策略。
危机管理策略应考虑到危机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和应对难度等因素,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职责,确保危机应对工作能够迅速有效展开;另一方面,企业可采取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妥善应对,减少损失。
三、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危机预警是企业及时发现和评估危机信号,预测危机发展趋势,并做出相应应对措施的重要手段。
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对于企业的危机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与政府、行业协会、媒体等渠道的联络机制,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此外,明确危机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流程,建立科学有效的预警模型,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四、加强危机管理培训与演练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不能仅靠文件和程序,还需要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危机管理团队。
该团队应充分了解危机管理理论和方法,熟悉企业的危机管理策略和操作流程,并具备灵活应对各类危机的能力。
因此,加强危机管理培训与演练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班、内部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危机管理水平,增强应对能力。
五、建立危机应急预案危机应急预案是企业在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指南,它应包括各种危机情景下的具体应对措施、责任人和行动计划等。
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结构
![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44fa6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5.png)
一、危机管理概述
危机管理是一种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预防、应对和评估的过 程。它强调在危机发生前进行风险评估与预测,以及在危机发生时采取及时、有 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在美国,危机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涵盖了预 备、响应、恢复等多个阶段。
二、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构成
1、应急管理: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应急管理主要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NSC) 和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实现。NSC负责统筹协调各个部门,确保危机发生时 的协作与信息共享;FEMA则负责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指导与支持。
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结构
目录
01 一、危机管理概述
02
二、美国危机管理体 系的构成
03
三、美国危机管理体 系的运行机制
04
四、美国危机管理的 成功案例分析
05 五、结论
在当今高度复杂且变化多端的世界中,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对于一个国家的 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结构及其运行机 制,以期为我国危机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4、评估管理:评估管理主要包括对危机的总结与经验教训的吸取。美国政 府会组织相关部门对危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总结应对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 不足之处,为日后的危机管理提供参考。
三、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运行机 制
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可概括为“预测-预防-应对-评估”四个环节。 首先,通过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测;其次,采取预防措 施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再次,在危机发生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果断措施进 行应对;最后,对危机进行总结和评估,为未来应对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四、美国危机管理的成功案例分 析
以美国对9·11恐怖袭击的应对为例,美国危机管理体系展现出了强大的协 同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9·11事件发生后,NSC立即启动国家级的应急响应机制, 协调FBI、CIA等20多个联邦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行动,确保信息共享和高效沟通。 此外,FEMA等机构迅速组织救援和疏散,为应对此次危机发挥了关键作用。总结 此次成功的经验,主要归功于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以下几个方面:
如何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防范突发事件带来的经营风险?
![如何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防范突发事件带来的经营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04a3ae0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9.png)
如何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防范突发事件带来的经营风险?危机是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技术事故、经济波动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危机的发生。
企业经营和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这种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来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带来的经营风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
一、认识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在危机事件发生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声誉损失和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成为企业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
在危机事件发生前,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预案,确定反应措施,提前做好准备,以减少危机的影响,防止自身遭受损失。
二、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在危机事件发生前,企业应该依靠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强化危机预测能力,通过科技和人工智能手段监控外部信息和公司内部运营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预警,为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对提供数据支撑。
三、建立高效的危机应对机构和人员企业应该建立高效的应对机构和人员,确立危机应对的组织架构,明确应对人员的职责分工,包括反应速度、事态控制和信息公开等环节,保障危机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得到及时高效的执行。
建立紧急联络人员名单,并进行定期的机构和人员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理突发的危机事件。
四、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流程危机事件的处理需要遵循专业的流程和步骤,合理协调资源和能力,有效降低损失。
企业应该在预案中制定出详细的应对流程,完善危机处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启动预警、信息搜集、事态评估、应对计划制定、危机处置、后续监管等环节。
定期开展危机演练,以检查危机预案的有效性和事件响应效果,以及验证人员的应变能力,从而不断优化危机管理流程。
五、加强危机舆情管理危机事件的处理,除了涉及到具体的危机现场处理与应对,还需要较好的危机舆情管理。
企业应该加强媒体联络和外部沟通,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应该第一时间公开事实情况,消除人们的猜测和传言,避免背后操作或隐藏真相等问题,较为真实地展现事态发展,以期形成公众的信任和认可,保证企业的公信力。
2024年危机公关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危机公关管理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047ad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4.png)
2024年危机公关管理制度范文1.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建立预警机制能使企业更加主动有效的预防及把握事态发展方向。
2.建立危机分析分级分类机制,凡是遇到危机事件,应分析事件的性质,进行分级分类,根据影响范围,分析可能发展方向和结果,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加强公共信息与同行企业经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工作。
及时掌握外界对企业及产品的反应和评价。
了解和____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政策及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向、趋势,使企业能和社会大气候相协调。
4.加强公共关系意识,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增强有关职能部门对企业的理解和支持。
5.危机公关的核心在于将危机扼杀在摇篮里,而不是如何在危机出现后化解它,危机公关虽然要以预防为主,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危机防不胜防,因此,一旦发生____,要对____的性质进行准确判断,并迅速找到事件的源头,防止事件扩散,制定应对策略,必须要快速行动。
6.____性质比较严重的,如果拥有政府资源,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政府公关。
为避免谣言四起,应谨慎地实事求是的对外界公布事实真相。
谨慎同知情人或当事人接触,冷静听取他们的意见.耐心的做一些专业知识的解释,不要急于替企业辩护,这样容易激怒对方,使双方关系更加紧张,不利于事件的解决。
7.如遇故意捣乱恶意诋毁企业信誉的行为,要据理力争维护企业的形象,必要时应采取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
____具体操作者没能及时有效的按公司指挥方案操作或谎报真实情况的,且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或其他方面损失的有关责任人员,公司将视其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
9.要针对市场各级主管人员进行行业专业知识、政策、法律法规的培训,使之及时掌握并且能进行有效的运用。
10.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公关部人员的职业敏感度,增强责任心,恪尽职守,认真负责。
____公司各销售部及经销商,应备齐所销售产品的各种证件及检测报告,并及是更新。
12.出现____,当事人应第一时间上报部门负责,由部门负责人制定处理方案递交分管领导审批,并交公关部备案。
危机管理制度详解
![危机管理制度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c34ed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3.png)
危机管理制度详解在现代社会,各种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如自然灾害、社会事件、意外事故等,给企业、政府和公众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危机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旨在帮助组织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危机事件,减轻损失,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机管理制度的内容、特点、重要性及实施方法,以帮助组织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体系。
二、危机管理制度的内容危机管理制度是组织为预防、应对及管理各类危机而建立的一套系统化的管理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危机管理政策:明确组织对危机管理的态度和原则,以及危机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危机管理政策是制定危机管理制度的基础,是组织危机管理活动的指导原则。
2、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团队,明确危机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并制定危机管理工作流程。
危机管理团队应由公司高层领导担任,同时组织内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应纳入危机管理团队。
3、危机管理预案:根据组织的特点和风险情况,制定不同类型危机的预案。
危机管理预案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就做好预案准备,包括应对措施、应急行动和沟通策略等。
4、危机管理培训:定期组织危机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
危机管理培训应包括危机意识教育、危机应对技巧培训和模拟演练等内容。
5、危机事件监测与评估:建立危机事件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外部环境动态和内部风险情况。
同时定期评估组织的危机管理工作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危机管理策略。
6、危机管理后续跟踪:危机事件结束后,组织应及时进行危机后续跟踪,了解危机事件的影响和教训,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危机管理制度。
三、危机管理制度的特点危机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面性:危机管理制度涵盖了整个危机管理过程,包括预防、应对、处置和恢复等环节,确保了组织在危机事件中的全面管理与控制。
2、灵活性:危机管理制度需要灵活应变,能够根据危机事件的不同特点和严重程度,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和措施,确保组织在危机中有效应对。
危机管理中的组织架构设计与人员策略
![危机管理中的组织架构设计与人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a68300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0.png)
危机管理中的组织架构设计与人员策略引言在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环境中,组织必须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
危机管理是一项关键的管理活动,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应对潜在危机,并尽可能最小化其对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组织必须通过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和优化人员策略来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
组织架构设计危机管理中的组织架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能够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决策的有效执行。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组织架构设计原则:1. 危机管理团队的设立在组织内部设立一支专门负责危机管理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团队应该由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职能部门的代表组成。
危机管理团队负责危机管理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并负责协调各个部门在危机期间的工作。
2. 危机管理团队的职责和权限危机管理团队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监测潜在的危机和风险,并及时预警;•制定和更新危机管理策略和流程;•协调各个部门在危机期间的工作;•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调。
危机管理团队应该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来执行其职责,包括决策和行动的权限。
3. 跨功能团队的形成在危机管理中,需要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组建跨功能的团队,由各个职能部门的代表组成。
这样的团队可以更好地处理危机,并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
4. 灵活的组织结构在危机期间,组织需要能够快速作出决策和采取行动。
为了实现这一点,组织架构应该是灵活的,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灵活的组织结构可以更好地处理危机,并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危机。
人员策略在危机管理中,人员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合适的人员可以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帮助组织应对危机。
以下是一些人员策略的建议:1. 危机管理培训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危机管理培训,以提高其应对危机的能力。
这种培训可以包括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应对危机的策略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增加对危机管理的理解和能力,并在危机发生时做出更好的应对。
XX危机小组组织架构及其职责分工
![XX危机小组组织架构及其职责分工](https://img.taocdn.com/s3/m/5cf41e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3.png)
XX危机小组组织架构及其职责分工组织结构XX危机小组是由以下职位组成:1. 危机小组负责人(Team Leader):负责整体协调和管理危机小组的工作,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危机情况。
2. 公关专员(Public Relations Officer):负责与媒体、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维护公司形象。
3. 信息收集员(Information Collector):负责收集和整理与危机相关的信息,提供给危机小组进行分析和决策。
4. 决策者(Decision Maker):负责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危机应对策略和措施,并监督执行情况。
5. 协调员(Coordinator):负责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进行。
职责分工各个职位在XX危机小组中的职责分工如下:1. 危机小组负责人:- 组织和召集危机小组的例会和紧急会议。
- 分配任务和监督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展。
- 制定危机应对的整体战略和方向。
- 汇报危机情况给公司高层和相关部门。
2. 公关专员:- 跟踪媒体报道和社会舆情,及时反馈给危机小组。
- 对外发表公关声明和回应媒体关注。
- 组织危机新闻发布会和媒体沟通活动。
- 维护公司形象,减少危机对企业声誉的影响。
3. 信息收集员:- 收集与危机相关的信息,包括媒体报道、社交媒体信息等。
- 整理和分析危机信息,提供给决策者参考。
- 跟踪和监测危机发展的动态,及时更新危机情报。
4. 决策者:- 基于收集到的信息,制定危机应对策略和措施。
- 协调各个部门的行动,确保危机应对方案的执行。
- 监督危机处理的效果,及时调整策略和措施。
5. 协调员:- 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任务的有序推进。
- 搜集各部门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反馈给决策者和危机小组负责人。
- 组织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危机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XX危机小组的组织架构及各职位的职责分工。
通过明确每个职位的责任和任务,可以提高危机应对的效率和协同性,保护企业在危机中的利益和声誉。
企业如何做好危机管理
![企业如何做好危机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4175c7856a561252d36f90.png)
企业如何做好危机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多种危机,无论哪种危机发生,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对企业来说,危机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处理突发性事件,而注重挖掘企业管理的深层次原因日渐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企业如何做好危机管理一、危机管理的特性1 阶段性企业面l临的危机包含了灾难、意外的发生,或是与产品有关的失败等。
若没有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一旦发生危机,将对企业造成莫大的伤害。
许多企业危机在浮上台面之前,几乎都有些许的征兆出现,让企业经营者有迹可循。
危机的爆发一般都是呈现阶段性发展。
2 不确定性危机出现与否与出现的时机是无法完全掌控的。
因此,管理阶层的应变能力与组织的平日危机处理计划与演练,可以降低危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帮助企业内其它人员积极面对危机的出现。
3 时间的急迫性危机往往突然降临,决策者必须做出快速处置措施与响应。
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获取所有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遏止危机的扩大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注意的要项。
1967年阿波罗宇宙飞船失火,造成3名航天员罹难:1986年挑战者号宇宙飞船爆炸事件等,事情发生极为迅速,美国NASA一时之间还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错误导致意外的发生,但各大媒体以及社会大众对于这些意外事件的关注,使得NASA必须立即进行事件调查与对外的说明。
4 双面效果性危机不见得必然会危害企业的生存。
危机发生后,其负面影响效力视如何去面对危机、处理危机。
处理不当就会使企业蒙受不利影响或因而被淘汰。
同样地,危机管理得宜将会为企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及转机,甚至能大幅提升企业员工的士气。
二、企业危机的种类根据企业危机的发生源,企业危机可分为以下种类:1 产品危机:产品或服务有质量或性能方面的问题及缺陷,导致危机发生。
如高露洁牙膏、三株口服液等均属于产品危机。
2 市场危机: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竞争对手营销能力加强或者企业自身的营销能力下降导致危机发生,2003年乐华彩电由于大张旗鼓进行“渠道改革”而导致销售收入锐减。
大学危机管理小组
![大学危机管理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245e25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e.png)
大学危机管理小组一、概述大学危机管理小组是一个由大学高层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组成的跨部门、跨学科的应急管理体系。
其宗旨是在突发事件中迅速有效地应对,减轻事件对大学及师生的影响,保障大学的安全与稳定。
二、组织结构大学危机管理小组设组长一人,副组长若干,成员若干。
组长由大学校长担任,副组长及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组成。
三、工作职责1. 组长职责- 负责大学危机管理小组的整体工作,对大学危机管理工作负总责;- 在突发事件中,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实施应急措施;- 定期组织危机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危机管理培训和演练。
2. 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对组长负责;- 在突发事件中,按照组长的指示,负责具体的应急措施的实施;- 定期组织危机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危机管理培训和演练。
3. 成员职责- 参加危机管理小组的活动,对小组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突发事件中,按照组长和副组长的指示,参与应急措施的实施;- 定期组织危机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危机管理培训和演练。
四、工作流程1. 信息收集与报告- 各相关部门应随时收集和报告与大学安全相关的信息;-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向组长和副组长报告。
2. 应急响应- 在突发事件中,组长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副组长及成员按照组长的指示,实施应急措施。
3. 后期处置- 突发事件结束后,各相关部门应立即进行后期处置工作;- 组长组织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对事件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五、培训与演练- 大学危机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危机管理培训,提高成员的危机管理能力;- 大学危机管理小组应定期进行危机管理演练,检验应急响应机制的有效性。
六、考核与评估- 大学危机管理小组的工作应纳入大学的考核与评估体系;- 组长的考核与评估应主要由副组长和成员进行,副组长的考核与评估应主要由组长和成员进行,成员的考核与评估应主要由组长和副组长进行。
大学危机管理小组是大学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保障,各成员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履行职责,为大学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危机值报告及管理制度范文
![危机值报告及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666b5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8.png)
危机值报告及管理制度范文危机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引论1.1 背景和目的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突发性的状况,可能对组织的正常运作、声誉、财务状况和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提前做好危机应对的准备和管理,本公司制定了危机值报告及管理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其下属各部门和子公司,旨在规范危机值报告的内容和流程,明确危机管理的责任和权力。
第二章危机值报告的内容和要求2.1 危机值报告的定义危机值报告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或状况,可能对本公司的正常运作、声誉、财务状况和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时,相关人员向上级管理层报告的关键信息和数据。
2.2 危机值报告的内容要求2.2.1 报告的目的和背景:明确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和应对突发事件或状况,保护公司的利益和形象。
2.2.2 报告的时间节点:报告应该及时准确,确保上级管理层能够在危机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得到重要信息。
2.2.3 报告的内容:报告应该包括事件或状况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影响、已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2.2.4 报告的格式:报告应该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书写,包括摘要、详细情况、应对措施和风险评估等部分。
第三章危机管理流程和组织结构3.1 危机管理流程3.1.1 危机发生:发生突发事件或状况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启动危机管理流程。
3.1.2 危机值报告:相关人员应准备和提交危机值报告,报告应包括详细情况、应对措施和风险评估等内容。
3.1.3 危机分析:上级管理层应对危机值报告进行分析,评估事件或状况的影响和可能的风险。
3.1.4 应对措施:上级管理层应向相关部门下达应对指令,并协调各部门协同工作,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
3.1.5 监管和评估:上级管理层应密切监管危机应对的进展,并定期对危机应对的效果和措施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3.2 危机管理组织结构为了确保危机管理的高效和协同工作,本公司设立了危机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高级领导和危机管理专家组成。
危机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危机管理策略、决策重要事项和监管危机应对工作。
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
![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9e9e9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6.png)
危机管理组织的运作机制
快速响应机制
危机管理组织应建立快速响应 机制,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
迅速作出反应。
协调机制
危机管理组织应建立协调机制 ,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 。
信息共享机制
危机管理组织应建立信息共享 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 共享。
评估与反馈机制
危机管理组织应建立评估与反 馈机制,对危机管理的效果进 行评估,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
03
02
反馈机制
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收集员工意见 和建议。
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危机应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不断完善组织结构。
04
05
危机管理组织结构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大型企业的危机管理组织结构
总结词
层级分明、权责明确
详细描述
该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危机应对策略和协调各部门工作 。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各层级都有明确的权责划分,确保在危机发生时 能够快速响应。
能够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
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01
02
03
04
直线型组织结构
权力集中于高层,信息传递速 度快,但缺乏专业分工和横向
协调。பைடு நூலகம்
职能型组织结构
按职能分工,专业性强,但可 能导致部门间沟通不畅。
矩阵型组织结构
兼顾直线型和职能型的优点, 加强了横向协调,但可能导致 权力分散和信息传递混乱。
案例二:某政府机构的危机管理组织结构
总结词
跨部门协作、多方参与
详细描述
该政府机构构建了一个由多个部门参与的危机管理网络,各部门之间保持紧密沟 通与协作。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参与危机应对,形成多方参与的危 机管理格局。
社会工作危机管理制度
![社会工作危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eafe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2.png)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各类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社会工作在服务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危机,如服务对象的不满、意外事故、法律法规变更等。
为了确保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建立健全社会工作危机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社会工作危机管理制度的目标1. 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危机意识,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
2. 规范社会工作服务流程,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3. 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减少服务过程中的损失。
4. 促进社会工作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三、社会工作危机管理制度的组织架构1. 成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由社会工作机构负责人、专业督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危机管理制度。
2. 设立危机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执行危机管理制度,包括危机预警、应对、善后等工作。
3. 建立危机管理专家库: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社会工作者、法律专家、心理咨询师等组成,为危机管理提供专业支持。
四、社会工作危机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危机预警制度(1)建立服务对象信息档案:详细记录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心理状况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危机。
(2)开展风险评估:对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环境等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3)建立危机预警信息平台:实时收集、分析、传递危机预警信息,提高危机应对效率。
2. 危机应对制度(1)成立危机应对小组:根据危机类型和等级,迅速组建专业团队,制定应对方案。
(2)开展危机干预:采取心理疏导、法律援助、资源整合等措施,缓解危机影响。
(3)加强沟通协调:与相关部门、服务对象、家属等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应对危机。
3. 危机善后制度(1)评估危机处理效果: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开展服务对象回访:了解服务对象对危机处理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服务策略。
危机管理计划
![危机管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98788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e.png)
危机管理计划【引言】危机是指突发的、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事件,对个人、组织或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和挑战。
为了应对危机,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危机管理计划的重要性、制定过程以及关键要素,旨在帮助个人、组织或社会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
【危机管理计划的重要性】危机管理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对个人、组织或社会的冲击,还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有效地应对各类危机。
危机管理计划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1. 危机预警和风险评估: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应该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包括监测危机的指标和关键风险因素。
通过及时获得信息和风险评估,可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避免危机的发生或最小化其影响。
2. 危机处理和应急响应:危机管理计划应该明确规定不同类型危机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建立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在危机发生时,各相关部门或个人能够根据计划中的指引,快速、有序地进行应对和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3. 外部沟通和声誉管理:危机往往伴随着舆论压力和声誉风险。
危机管理计划应包含详尽的沟通策略,确保及时、准确地向外界发布信息,以遏制谣言和误解的传播。
同时,积极管理危机期间的声誉,对维护个人、组织或社会的形象至关重要。
制定一份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需求分析:明确危机管理计划的目标和范围,了解自身的风险情况和特点。
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确定计划的重点和关注点,以确保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信息收集和风险评估:通过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获得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潜在的危机进行分类、分级和优先排序,以指导后续的应对决策。
3. 制定危机处理流程:根据不同类型的危机,明确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
流程可以包括预警阶段、应急响应阶段、危机处置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每个阶段都应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行动计划。
4.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或危机管理小组,并确定领导人和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美国危机管理制度
![美国危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0819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2.png)
美国危机管理制度1. 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结构美国联邦政府的危机管理机构是联邦紧急管理署(FEMA)。
FEMA成立于1979年,作为联邦政府处理灾难和紧急事件的主要机构。
FEMA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灾难准备、应对和恢复的政策,为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支持和资源,并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相关部门合作。
此外,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土安全部、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等联邦机构也参与危机管理。
各州和地方政府也设立了自己的危机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的灾害准备、应对和恢复。
这些机构通常由州长或地方政府领导,与FEMA和其他联邦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协调资源和行动。
另外,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如美国红十字会、救世军等也在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志愿者、物资和资金支持。
2. 美国危机管理法律和法规美国的危机管理法律和法规主要包括《罗伯特·坎宁安紧急援助法》(Robert T. Stafford Disaster Relief and Emergency Assistance Act)、《国家应对恐怖主义战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Homeland Security)等。
这些法律和法规规定了联邦政府在灾害和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和权限,包括资金拨款、资源调配、协调合作等方面的规定。
此外,各州和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危机管理法律和法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灾害和紧急情况的政策和程序。
这些法律和法规通常包括组织机构、预警系统、应急预案、紧急援助、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危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运作机制美国的危机管理体系在灾难准备、应对和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灾害预防和准备阶段,FEMA和各州和地方政府会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开展培训、演习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和准备水平。
此外,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还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预警系统、紧急通讯网络等设施,提高对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涉及及主要的五个方面
![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涉及及主要的五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852f72f0e009581b6bd9eb87.png)
结果
事故发生前,泰诺在美国成人止痛药市场中占有35%的份额,年 销售额高达4.5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利润的15%。事故发生后,泰 诺的市场份额曾一度下降。当强生公司得知事态已稳定,并且向药 片投毒的疯子已被拘留时,并没有将产品马上投入市场。当时美国 政府和芝加哥等地的地方政府正在制定新的药品安全法,要求药品 生产企业采用“无污染包装”。强生公司看准了这一机会,立即率 先响应新规定,结果在价值12亿美元的止痛片市场上挤走了它的竞 争对手,仅用5个月的时间就夺回了原市场份额的70%。 强生处理这一危机的作法成功地向公众传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强生还因此获得了美国公关协会 颁发的银钻奖。原本一场“灭顶之灾”竟然奇迹般的为强生迎来了 更高的声誉,这归功于强生在危机管理中高超的技巧。
•32
结果
消费者认为可口可乐公司没有人情味。很快消费者不再购买可口 可乐软饮料,而且比利时和法国政府还坚持要求可口可乐公司收回 所有产品。公司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事发之后10天,可口可 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 伊维斯特从美国赶到比利 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记者招待会,并随后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 然而遗憾的是,可口可乐公司只同意收回部分产品,拒绝收回 全部产品。最大的失误是没有使比利时和法国的分公司管理层充分 参与该事件的沟通并且及时做出反应。公司总部的负责人员根本不 知道就在事发前几天,比利时发生了一系列肉类、蛋类及其他日常 生活产品中发现了致癌物质的事件,比利时政府因此受到公众批评, 正在诚惶诚恐地急于向全体选民表明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 可口可乐事件正好撞在枪口上,迫使其收回全部产品正是政府表现 的好机会。而在法国,政府同样急于表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心, 并紧跟比利时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
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责
![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7394c56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9.png)
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责1. 引言危机管理是一个组织面对突发事件或危机时,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有效的职责分工,快速、准确地应对和解决危机的行为和过程。
一个健全的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是保障组织能够有效协调资源、迅速反应并应对不同危机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以及在该结构下各个部门或团队的职责,希望能够为组织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2. 组织结构2.1 危机管理委员会危机管理委员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组织,负责制定危机管理策略和指导以及全面协调危机应对工作。
它由高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通常由董事长或者首席执行官担任主席。
危机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危机管理策略和指导;•确定危机管理的目标和关键指标;•指导和协调危机管理工作;•监督危机管理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2.2 危机管理团队危机管理团队是由危机管理专业人员组成的小组或团队,负责具体的危机分析、应对和恢复工作。
危机管理团队的职责包括:•收集和分析危机信息;•制定应对方案和行动计划;•协调和指导各个部门或团队的危机应对工作;•监督和评估应对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2.3 危机管理部门危机管理部门是负责组织和协调危机管理工作的部门,通常属于组织的高级管理机构。
危机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建立和维护危机管理制度和流程;•开展危机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警示潜在危机;•组织和实施危机演练,提高组织危机应对的能力;•支持危机管理委员会和危机管理团队的工作。
3. 职责分工3.1 指挥部门指挥部门是负责危机应对的核心部门,通常由危机管理委员会或指挥部负责。
指挥部门的职责包括:•制定和发布应对危机的指令和命令;•组织相关资源和人员,调度协调各个部门的应对措施;•监督和评估应对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负责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协调。
3.2 媒体关系部门媒体关系部门负责处理与媒体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媒体关系部门的职责包括:•协调和组织媒体发布会议及相关活动;•准备和发布媒体公告和新闻稿;•处理媒体的采访请求和报道;•监控和分析媒体的报道和舆情,及时回应和应对负面信息。
应急处置、救援响应与危机管理的三种模式
![应急处置、救援响应与危机管理的三种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aecf66c195f312b3069a5af.png)
应急处置——救援响应——危机管理因对应的应急管理功能不同,其组织模式也有所不同。
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INCIDENT COMMAND SYSTEM,ICS),也称“现场指挥部”或“应急处置指挥部”。
这种组织模式在事发后可以立即启动,统一由指挥长(事先任命或临时指定)领导,直接对所辖四个组织按照分工进行扁平化管理,体现集权领导,便于快速决策。
同时,指挥长下专设联络官、信息官、安全官三个职位,作为指挥部对内对外以及上下联系和支持成员,直接对指挥长负责,避免信息不一致、上下及内外协调不畅等问题。
应急指挥部工作模式特别适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现场的应急处置。
应急指挥部的组织结构简单明了,可以按照平战结合的方式提前组建,以组织设立机构的文件印发,或直接编入应急预案。
由于事先明确了指挥部的组织、岗位职责,一旦启动应急响应程序,人员、部门可以很快进入应急处置工作状态。
平时各类组织现场处置应急演练,重点应在指挥部联动程序和内外功能接口上进行不断强化,以确保应急指挥部的运行功能更加顺畅。
2(《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刘景凯主编)应急救援响应组织模式(EMERGENCY RESCUE RESPONSE ORGANIZATION,ERRO),一般看作是应急指挥部的上级组织机构。
与应急指挥部相比,应急救援响应组织模式的功能齐全,级别设置也比应急指挥部级别高。
以某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建立的总部应急救援响应组织模式(如图)为例,这种应急救援响应组织模式旨在与事发单位的应急指挥部,构成集团上下协调一致的应急救援响应组织体系,并与成员企业、当地政府、上级部门的应急处置、救援响应及危机管理等组织机构相衔接。
示例: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与救援能力介绍(此视频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与安全环保研究院组织制作)3、危机管理框架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管理中组织结构的构建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任何企业随时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危机,而目前,很少企业建立了应对危机的组织结构,因此,当危机来临时就手足无措。
本文首先介绍了危机的概念、特征,然后重点介绍了危机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而后对其框架结构的裨益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危机危机管理组织结构
任何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行业类别、发展阶段有何不同,都会不时的遇到这样那样的危机,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管理,一般人们认为危机管理需要通过一个核心来执行(通常是一个危机管理者或事件主管),而当危机事件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同意建立一个危机管理小组来协调或控制危机及其产生的影响。
但笔者认为既然危机频发,我们就应该在企业中建立一种应对危机的组织结构,以使企业游刃有余的应对危机,并对其作出正确的反应。
危机的概念和特征
迄今为止,对于危机的概念仍然没有一个确定表述,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我们把危机界定为一种决策情境。
在此情境中,作为决策者的组织所认定的社会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面临严重威胁,并且决策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不确定性因素极高的情况下做出关键性决策和具体的危机应对措施。
从危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危机主要呈现以下一些特征:
普遍性。
危机每时每刻存在于企业中,并且每个企业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危机。
突发性,也即不可预测性。
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具有颠覆性的意外事故,就是危机。
这时企业的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如政策变化、重要人事变动及自然灾害等,这些往往是企业始料不及、难以抗拒的。
紧迫性。
指企业所遭受的危机不仅来得突然,而且发展迅猛,它要求危机管理者必须利用有限的资源,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避免涟漪效应波及其它领域。
两面性。
危机即“危险与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诺曼•奥
古斯丁也曾说过:“每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
这都辨证的阐明了危机的两面性。
危机的两面性也说明正确的处理危机就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变革,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其后果往往是难以估量的。
社会性。
随着大众传播业的发展,企业的任何危机,都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焦点和热点,使企业的一举一动都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
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危机一旦发生就会对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危机进行一定的管理。
危机管理框架结构(Crisis Management Shell Structure,CMSS),它是一个能够支持大型社团和缺乏弹性的工商业危机的结构。
CMSS有一个信息部分和决策部分。
这两个因素又分为咨询和信息系统、决策和操作系统。
咨询系统由咨询形象管理部和主要咨询团体(Principal Advisory Group,PAG)组成。
信息系统有一个信息整理部(Information Collation Office,INCO)、一个公众与媒体部(Public and Media Office,PUMO)和一个咨询形象管理部(Advisory Image Management Office,IMMO)组成。
决策系统是危机管理者(Crisis Manager,CM)与高层权威的接口。
操作系统有一个指挥协作部(Coordination and Command Office,CACO)及专业的战术反应部(Tactical Response Units,TUR)组成。
危机管理者和他的来自于管理联络部(Managerial Link Office,MLO)的支持者,可扩展四个组织部分的任何范围。
如图1所示:危机管理者(CM)是危机中的主要管理者。
一个主要的危机管理者或许负责一个独立运作的CMSS。
不同的、独立的、客观的危机同时发生时,允许每位
CM负责一个紧密的CMSS。
CM的主要任务是制订所有的策略决策。
管理联络部(MLO)由一小部分人负责,这一部分人负责CM的需要与CMSS 内其他部门所需相连的纽带。
MLO的任务就是保证CM与CMSS内其他部门之间以及CM与组织的其余部门之间的持续的信息交流。
信息整理部(INCO)在危机反应团体内提供信息交流设施,分类、整理、评估和记录关于危机的信息。
其人员应该接受收集与评估信息方面的训练,也应掌握其他的技能,如记录信息以帮助操作部限定危机和进行危机反应。
公众和媒体部(PUMO)的工作人员的任务是应付媒体、利益团体和危机之外的人。
因此其工作人员应接受如何应付危机所害的人的要求的训练。
他可以向INCO的人发布信息,但却不能从对方那里获取信息。
他提供的所有信息必须由危机管理者提前批准。
咨询形象管理部(IMMO)的人员负责分析危机的影响和危机管理造成的大众及相关利益团体对组织的看法,并作出改善建议。
IMMO是一个特殊的“公关”单元,帮助管理者和主管制订更加平衡与恰当的声明,这使当事人从繁杂的琐事中解放出来。
一般来说,在小型的组织中,CM或许也行事IMMO的职能,但当CM有许多其他事情要处理或督导时,就不合适了。
主要咨询团体(PAG)主要是为CM提供专家建议,这使得CM有更多的时间和观点应付危机反应中的问题,从而减少思维定势和组织惯性。
他使得CM在处理危机时不必是一个多面手,PAG成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经验去考虑信息及可供选择的方案。
指挥协作部(CACO)能帮助将来自CM的策略计划“翻译”成实战的反应策略,以进行现场管理。
他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策略决定转换为现场的具体任务,并把任务分配给战术反应部(TRU);二是监控局势及资源配置。
战术反应部(TRU)要与CACO相联络,以进行信息沟通和指挥传递。
CMSS过程是一种将组织结构转化为危机反应的简单灵活的某种形式,将具体的任务集合在专门的部门内。
不管危机的类型、规模与性质如何,CMSS都能清楚地限定每个团队或部门的作业及目标。
CMSS将组织的内部沟通信息和提供给外部反应团体的信息分开。
这种分离减少了对抗、误解,并降低了形成不良形象的可能性。
通过一种整合的“单一”信息源,并考虑到信息整理的重点,CMSS有助于更好地记录危机事态。
组织结构可以根据特定危机的需要重新架构,也可设置灵活、适宜的“处”、“部”等管理层次。
并且此组织结构重点在于适当的危机管理能力上,而不是建立在非危机时工作头衔、业务流程或工作模式上,因此,这一组织结构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组织。
参考文献:
1.[美]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美]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王成等译.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4
3.高民杰,袁兴林.企业危机预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孙多勇,鲁洋.危机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4
5.王德生.从危机公关角度谈企业的危机管理[J].江苏商论,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