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课件或板书,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准备:本学期的数学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学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整理和复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可以通过课件或板书展示,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
2. 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三、练习和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本学期数学知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人教2022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P31“整理和复习”,教科书P32“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整理、建构知识脉络的能力。
3.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设计本单元内容的知识结构图。
▶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脉络师:第2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对本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1)]师:先不要翻书,回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并记录下来。
【学情预设】学生大致能回忆起这些主要内容: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解决问题等。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整理和交流,小组长记录。
【学情预设】三年级的学生完整地构建单元知识结构还有点困难,可能不够全面,在交流时再逐步完善。
汇报交流,师生一起梳理、整理本单元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形成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图。
二、系统整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1.举例整理复习。
【教学提示】复习时主要以学生们交流整理为主,不断完善。
◎教学笔记(1)课件出示教科书P32第1题。
(2)回顾竖式计算方法。
师:计算之前,先回顾一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首位是比除数大还是小,确定商的最高位的位置;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师:那我们第一步来看看,这些算式的商的首位在哪里?学生表述,课件呈现答案。
【学情预设】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的首位在百位,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百位不够商1,商的首位在十位,商是两位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课型复习使用教师主备人修改人教学内容:1.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面积单位和面积公式的知识结构,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正确灵活地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面积公式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准备:卡片、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1)自主整理,让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2)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知识网络。
千米长方形周长=长×2+宽×2 平方千米长度米正方形周长=边长×4 公顷面积单位分米长方形面积=长×宽平方米单位厘米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复习面积的含义。
(1)什么是面积?(2)强调:我们把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单位换算。
3平方米=()平方分米 1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6米=()分米=()厘米此题让学生明确长度单位之间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强调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本书长25(),宽18(),面积是450()。
(2)一块正方形桌布边长是12(),面积是144()。
(3)小明家的客厅地面长5(),宽4(),面积是20()。
(4)一个指甲盖的面积约是1(),语文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3(),课桌的面约是50()。
此题让学生联系实际建立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表象,正确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3.解决问题(1)一个长方形水池,长50米,宽36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围着水池跑一圈,要跑多少米?此题让学生明确第一问求长方形面积,第二问求长方形周长。
2022-202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4)》

第一步 算一共有多少棵橘子树。 第二步 算一共收获多少千克橘子。
4 ×8×25 = 800 (千克) 答:今年小亮家一共收获橘子 800 千克。
(教材第52页第2题)
2.小亮家有4行橘子树,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获橘 子25千克。 (2)把这些橘子装箱,每箱装8千克。用5辆三轮车运走, 平均每辆车运多少箱?
知识点1:口算乘法
1. 口算下列各题。
18×20 = 360
600×12 = 7200
11×60 = 660
23×300 = 6900
42×40 = 1680
25×50 = 1250
口算时先把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 数后面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知识点2: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2. 列竖式计算。
知识点4: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一 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4.一个家庭每天花费77元,3个这样的家庭6天花费多少元?
方法一 先求3个这样的家庭每天花费 多少元,再求6天花费多少元。
77×3×6 =231×6 =1386(元)
思考先算 什么?
4.一个家庭每天花费77元,3个这样的家庭6天花费 多少元?
方法二 先求1个家庭6天花费多少元,再求3个这样的 家庭花费多少元。
26 × 548
208 1 330 1508
6.请你选择正确的算式。
布置教室需要2行纸鹤。
一共折了216
只纸鹤。
每行要4串纸鹤。平 均每串有几只纸鹤?
A :216÷2÷4=27(只)
(√ )
B :216÷2×4=27(只)
(×)
C :216÷(4×2)=27(只) ( √ )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案优秀9篇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案优秀9篇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9-30。
教学目标:1、结合“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新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二、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1.列式师: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师板书:18某11=)2、估算师:小男孩也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本书放得下吗?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吗?生估算反馈:你觉得放得下吗?谁来说说你估算的结果?你是怎么估算的?方法1:把11看成10,18某10=180方法2:把18看成20,20某11=220方法3:把18看成20,11看成10,20某10=独立计算师:这个书架到底能放得下本书吗?请同学们算一算。
3、交流算法师:谁来说说你算出来的结果?(198)大家同意吗?师: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4人小组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方法1:18某10=180,18某1=18,180+18=198方法2:11某18=11某9某2=99某2=198方法3:18某11181801984、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接着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个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写在18下面一行,最后将18和180相加得198。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一)一、在○里填上“﹥”“﹤”或“=”。
3.45元○4.01元 10.56元○10.50元 3.41○4.13 7.86元○7.59元 9元○7.96元5.37○5.243.70 3.604.23四、用竖式计算。
3.4+6 = 40 7.3-6.7 = 0.6 48×23 = 240五、解决问题。
1.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000米的路程。
一天早晨他每分钟走60米,走了13分后,离学校还有多远?2.某班同学有42人要去郊游,计划买矿泉水每人2.00元,买食品每人5.00元,买这两样东西,全班要花走多少钱? 六、填空题。
1.按要求把小数填在横线上。
3.72、4、3.94.59、3.72、5.1 ﹥ ﹥ ﹤ ﹤2.三点七五写作: 四点九写作: 五十点零三写作: 四点四四写作:3.小鱼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又向 平移 格,最后向 平移 格。
七、解决问题。
1.李明买两件上衣与一双鞋。
(1)一共花去多少元?(2)买上衣比买鞋多花了多少钱?2.有个影剧院有32排,每排35位,影剧院规定:从8排到25排的票价是10元,其余的票价是7元。
如果满座的话,可以收款多少元?(提示:先算10元的与7元的各几位。
)3. 2枝钢笔10元钱,“买十送一”(买十枝送一枝)。
如果我们班每个同学都需要一枝,至少要付多少钱?整理与复习(二) *一、填一填。
长方形面积 = ;正方形面积 = 。
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
二、用适当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或“平方米”)填空。
1.《1课3练》封面面积约470 。
2.房间面积约25 。
3.课桌面积约50 。
4.操场面积为2000 。
5.文具盒面面积220 。
三、按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大小。
四、算一算。
3.7+4.1 = 40×12 = 23×32 = 42×30 =10-3.6 = 1-0.9 = 300-168 = 40-36.2 =五、填一填。
人教版(2023春)数学三年级下册4-9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理和复习

2.104(保留两位小数)
1.96≈2.0
2.104≈2.10
(2)把2547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254700=25.47万≈25.5万
百分位是7,向十分位进1,再舍去7。
当堂检测
1. 将下面的小数填在适当的( (教材P55 练习十四 第2题)
1.6 2.5 54.5
)里。
8.7○>7.9
4.300○= 4.3
2.613<○2.614
0.41○>0.409 570cm○= 5.70m 70g○<0.7kg
随堂小练
3.下面各数和3.54比较,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材P54 第3题)
354 0.354 35.4 0.0354 3540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3.54 3.54
缩小到原数的110
354 0.354
变大了 变小了
3.54 3.54
扩大到它的10倍 缩小到原数的1100
35.4 变大了 0.0354 变小了
3.54 扩大到它的1000倍 3540 变大了
随堂小练
4.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各题。(教材P54 第4题)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96(保留一位小数)
(3)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11034m。 11034m= _1_1_._0_3_4km
当堂检测
3.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教材P55 练习十四 第4题)
扩大到原数的
0.25
25
( 100)倍
30.5
缩小到原数
的
1
( 10)
3.05
扩大到原数的 0.001 100倍 ( 0.1)
15.3
缩小到原数 的1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整理和复习题

★这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整理和复习题》,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除数是⼀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及例⼦提醒注意⼀、除数是⼀位数的⼝算360÷6= 4900÷7= 720÷4= ⽤表内除法计算:⽤被除数0前⾯的数除以⼀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个0。
⼆、三位数除以⼀位数的估算543÷9≈ 418÷7≈ 723÷8≈把三位数看成⼏百⼏⼗或整百数,利⽤⼝算除法的基本⽅法计算。
三、⼀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426÷7 = (本题要验算)640÷6= 478÷8=201÷3= 742÷7=从被除数的⾼位算起,如果商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位的上⾯商0,每次除的余数必须要⽐除数⼩。
除法的验算⽅法:(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四、如何确定商是⼏位数1、判断商是⼏位数:426÷7商是()位数;709÷7商是()位数;310÷5商是()位数;2、在除式□31÷6⾥,如果商是两位数,□⾥填(),如果商是三位数,□⾥最⼩填()。
如果被除数的第⼀位不够除,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第⼀位够除,则商是三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数加减法知识点例⼦提醒注意整⼗、整百数乘整⼗数的⼝算 60×20= 50×80= 20×50=12×30= 14×80= 6×500= 先⽤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的数相乘,再看因数中⼀共有⼏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个“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52×33≈42×39≈79×60≈(1)把两个因数都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数,再⽤⼝算的⽅法做算出结果。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整理和复习(2) 教学课件

95-370÷5 =95-74 =21
584÷(2×4) =584÷8 =73
8 9200 8
12 8
40 40
0
1003
9 9029 9 29 27
2
1 0 90
6 6543 6 54 54
3
【教材P33 练习六 第10题】
7. (1)要使商的中间有0, (2)要使商的末尾有0,两个
可以填几?
里可以分别填几?
39 5
0、1、2
4
8
2
0
4
1
6
2
8
3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 有哪些收获呢?
▶ 备选练习
1. 一件餐厅吊灯的价格为780元,一个节能灯泡8 元。妈妈计划用900元钱买灯,她买了一件餐厅吊 灯后还能买几个节能灯泡?
(900-780)÷8=15(个) 答:还能买15个节能灯泡。
2. 展览馆举办画展,第一天参观的成人人数是儿 童人数的4倍。成人比儿童多312人,第一天参观 的成人和儿童各有多少人?
81×7÷9=63 399÷7+294 =351
(601-246)÷5 =71 672÷(2×3)=112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 有哪些收获呢?
▶ 备选练习
1.下列各算式的商比较接近哪个数?(连一连)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903÷7= 129
※592÷4= 148
129
7 903 7
被除数是两位数
被除数是三位数 总结计算法则 有关0的除法
首位能除尽 首位不能除尽,验算
首位能除尽 首位不能除尽,验算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1.东西南北、东南西北是相对的方向。
2.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来绘制。
3.指南针指示方向,其中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北斗星的位置、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早晚太阳的位置以及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等来确定方位。
知识点二:一位数除法1.平均分可以使用除法进行计算。
2.注意: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口诀估算,例如将71看作72,或将378看作更接近准确数的40.3.被除数末尾的数字并不一定对应商的末尾数字,需要进行笔算除法来确定。
4.除法验算可以使用乘法进行验证,如果有余数,则需要将余数加上除数再进行验证。
5.除数不能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在进行验算时,需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来进行验证。
3.可以使用口算来计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或整百的数的积。
4.在进行估算时,可以将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来进行计算。
1.可以将一个因数看作近似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同时看作近似数。
2.凡是带有“大约”字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进行估算。
3.对于涉及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问题,需要进行三个步骤:计算、比较、回答问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4.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6.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
可以通过周长和宽、面积和宽、周长和长、面积和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为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
可以通过周长和边长、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可以使用这些进率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小学】小学三年级数学(下)《整理与复习(三)》练习一(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整理与复习(三)》练习一1、估一估,算一算,填一填。
商的位数估算的结果准确值876÷3242÷4417÷6896÷8644÷7853÷52、估一估哪个算式的商最接近圈中的数,在它上面画“√”。
3、夺红旗。
4、计算。
576÷3÷4 81×7÷9 202132 – 365399÷7294 672÷(2×3)(601 – 246)÷55、冰糕每根3元,每箱冰糕30根。
杨叔叔8箱冰糕4天全卖完了。
(1)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2)杨叔叔平均每天卖了多少根冰糕?6、一瓶药有125粒,张爷爷每天吃3粒,这瓶药够吃1个月吗?7、下面是王叔叔水果摊进货的记录单。
估一估,算一算,哪种水果平均每箱的质量最轻?8、一块像教室那么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3人用。
三年级有有12021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学生用?9、丁小林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平均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10、三年级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数同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11、3个工人每小时生产3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个人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12、6 辆车一次去货30吨。
12021次运完要多少辆这样的车?附参考答案1、估、算、填。
三位数,300,292,两位数,60,60……2,两位数,70,69……3;三位数,110,112,两位数,90,92,三位数,170,170 (3)2、估算商。
165÷4√,492÷7√,481÷6√3、夺红旗。
885,240,2021130……3,116……4,115,612,1144、计算。
48,63,168,351,112,715、13×30×8=72021)答:4天卖了72021(2)30×8÷4=60(根)答:平均每天卖了60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书数学下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与复习》课件

(三)画图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巩固应用
6.说一说,算一算。
28×6=168(人) 168÷4=42(人)
28×6÷4 =168÷4 =42(人)
(四)对称轴、旋转与平移
巩固应用
7.看一看,想一想,在轴对称图形下面画“√”。
√
√
√
(四)对称轴、旋转与平移
巩固应用
8
(五)问题解决
巩固应用
9.李奶奶买5只小兔花了130元,她想再买15只小 兔,还需要准备多少元?
答:平均每天看17页。
(五)问题解决
巩固应用 11.向阳小区有6栋这样的居民楼,共480户居民。 平均每个单元有多少户?
480÷6=80(户) 80÷5=16(户) 答:平均每个单元有16户。
(五)问题解决
巩固应用 12.
森林音乐厅有76个座位。 (1)已售出42张票,收入多少元? (2)剩余的票按每张12元出售,最多还可收入多少元?
先求一只小兔多少元。
130÷5=26(元)
再求15只小兔多少元。
26╳15=390(元)
(五)问题解决
巩固应用
10.一本书有104页,淘气看了19页。剩下的要5
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先求剩下多少页。
1085÷5=17(页)
(104-19)÷5 =85÷5 =17(页)
巩固应用
(一)算理
1.圈一圈,算一算。 488÷4=122
12 2
4 488 4 8 8 8 8 0
(一)算理
巩固应用 2.想一想,填一填。
14 35 0
25 4 25 10 100 250
(二)计算
巩固应用
3.算一算。 21×30= 630 20×16= 320 99×10= 990 18×40= 72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节《整理与复习》第 1 课时活动设计科目版本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章节第二单元第五节课名整理与复习第1 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能对物体的表面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具体环节设计教学环节内容1. 教师上课1.1 情景导入创设情境,通过整理和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知识帮智慧树长出叶子,结出果实。
(板书课题)1.2 回顾整理课堂练习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数学书32-56 页,看一看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再全班交流汇报。
(这一单元学习了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解决问题)2.分小组围绕前面四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的整理复习,并回忆用了哪些方法学习这些知识?做好记录。
3.分小组汇报整理的知识点。
(1)面积的意义。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引导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通过怎样的方式比较面积的大小?(2)面积单位。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说一说:1cm,1dm以及 1m究竟有多大呢?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 1cm,1dm,1m?估一估:常用的大作业本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一张乒乓球台面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呢?议一议:这几个面积单位分别在生活中适合计量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呢?举例说明。
在横线上填适当的单位名称。
(3)面积单位的换算。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回忆怎么发现这几个面积单位间的关系的?完成数学书 57 页第 1 题。
人教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整理与复习

3、长方形和正方形 面积的计算
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周长=边长×4
说一说面积和周长有什么不同?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1、面积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
它
它们的面积。
平 方 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
长
方
形
和
2、面积单位:
(四)解决问题
1.一张油画长15dm,宽10dm,要给它做个画框,再配 上玻璃。画框长多少分米?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分米? 2. 一块玻璃长12dm,宽8d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如果这种玻璃每平方分米的价格是5元,买这 块玻璃需要多少钱? 3.用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客厅地面,刚好用了80块。这个客厅有多少平方米?
12米
4米 30米
2.用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客厅地面,刚好用了80块。这个客厅有多少平米?
6 厘 米
6厘米 10厘米
3、小李要从右边的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 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6厘米
4.一个长方形,如果它的长由10厘米增加到12厘米,宽不变,它的面积增加18 平方厘米,求原 长方形的面积。
6、一个长方形的长10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20米。 ( )
X
√ X
X
(1)长方形的面积是300平方米,它的宽是50米,长是( A )。 A、6米 B、30米 C、60米
(2)至少要用( B )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新正方形。
A、2个
B、4个 C、8个
(四)解决问题 1.下图是一块长方形土地的平面图,中间是花坛,四周是草坪。草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整理和复习》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熟悉时间单位年、月、日,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 系:巩固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 2.巩固24小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 义,熟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进一步提高学生整理和复习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解决问题 一艘轮船上午6:40从甲港出发,下午3:40到达乙港,平均每小时航行30
千米,两 港口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整理和复习 一年:12 个月,4 个季度 平年:365 天 闰年:366 天 大月:1,3,5,7,8,10,12 各月 小月:4,6,9,11 各月 平年二月:28 天 闰年二月:29 天 一日=24 时 一时=60 分 一分=60 秒
板块四、总结提升 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总结一下这节课。(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再一次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 生在知识方面和数学方法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从而培养了学生及时归 纳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板块五、课堂作业:(课件出示) 填空 1.2013年的二、三、四月共有( )天。 2.晚上8时20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 ),凌晨5时用24时计法表示( )。 3.5:30~13:30经过( )
板块三、复习巩固 (一)你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闯关游戏 。 第一关:填空: 1.7月有( )天;15时是下午( )时。 2.3年=( )月 2日=( )小时 3.2016年是闰年,( )年后,即( )年又是闰年。 4.小明的生日是国庆节的前一天,他的生日是( )。
第二关:判断: 1.一年12个月中除了大月就是小月。( ) 2.小红的爸爸4月31日从北京出差回来。( ) 3.午夜12时是昨天的24时,也是今天的0时。( ) 4.小方是2013年2月29出生的。 ( ) 5.20时就是8时。( )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1

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整理与复习第1、2题和第43~45页练习九第1、2、3、6、8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等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
2.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知识的复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选择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
2.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自主独立整理第二单元第25~30页及第36~38页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引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完了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为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巩固,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2.教师板书。
(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
)二、教学新课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1)教师要求: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25~30页(面积和面积单位)及第36~38页(面积单位的换算),用自己的方法收集在这里学习的知识,并记录在草稿纸上。
(2)学生整理:学生独自整理。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1)教师提示: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并根据组内同学的交流大家相互补充,形成小组整理的复习资料。
最后请各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自己组内的整理成果进行汇报展示,全班进行补充。
(2)小组交流:各组长组织组内相互交流并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
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现在我们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一起来整理,谁来汇报在“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两部分分别学了哪些数学知识?(1)面积和面积单位①学生1:在这小节我们学习了面积的意义。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
(教师板书。
)②学生2: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比较两个物体或图形面积的大小。
5 整理和复习(课件)-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4.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 (1)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50×25=1250(平方米) 答: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1250平方米。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围栏,求围栏的长度。
(50+25)×2=150(米) 答:围栏的长度是150米。
5.小林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
基础练习
1 面积的含义以及常用的面积单位
直接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2 计算面积及面积公式的简单应用
3 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4 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先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出它们的面积。
2.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请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36厘米,宽都是18厘米。 (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3)拼成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是多少?
问题:1.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各是什么样子,画一画。 2.各边的长度是多少? 3.观察这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7.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36厘米,宽都是18厘米。
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10.在一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池塘四周修宽为1米的小路。
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小路6的+面1×积2==外8(围米大)正方形的面积 - 池塘的面积 8×8=64(平方米) 6×6=36(平方米)
64-36外=围28大(正平方方形米的)边长×边长 6×6 28平方米=2800平方分米 答:小路的池面塘积的是边2长80+0平小方路分的米宽。度×2
9.明明家用边长是8分米的方砖铺地,卧室正好用了50块 方砖,明明家卧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42=630(元) 答:收入630元。
12×(76-42) =12×34 =408(元) 答:最多还可收入408元。
480÷6÷5 =80÷5 =16(户)
答:平均每个单元有16户。
300×8÷6 =2400÷6 =400(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分跑400米。
20×16=320 99×10=990 18×40=720
19×80=1520 60×7=420 30×33=990 32×10=320
5. 84÷7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942÷3
560÷5
306÷3
603÷3
635÷9
912÷8
416÷4
15×28
16×62
76×14
24×77
7.森林医生。 0
0
48 696 2
第二单元 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旋转
平移
1、会填吗?
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虚线两侧的图形都
能够(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2、判断
所有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所有的图形都有对称轴。 ( )
轴对称图形至少有1条对称轴。(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除法 (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
184÷8= 23(千克)
23
8 184 16 24 24
0
平均每头牛产奶3千克 平均每头牛产奶20千克
先分160千克奶 剩下24千克奶 再分24千克牛奶
=122
122 4 488
4 8 8 8 8 0
16×12 100+60+20+12=192
350
25 4 25 10 100 250
4份528元,求5份多少元。
528÷4×5 =132×5 =660(元)
每份28人,有6份。如果平均 分成4份,求每份有多少个。
28×6÷4
=168÷4
=42(人)
4. 21×30=630
盖0法 两个数相乘,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乘10,积也乘10
)
提高性训练
左
8
右
7
下
3
√
√
√
你能把展开后的图形画出来吗?
225÷3=75(人) 答:每排75人。 225÷5=45(人) 答:每排45人。 225÷9=25(人) 答:每排25人。
130÷5×15 =26×15 =390(元) 答:还需要准备390元。 13. 一本书有104页,淘气看了19页。剩下的要5天看完,平均 每天看多少页?
第三单元 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15×11= 165(个)
15 × 11 15×1 ······ 1 5 15×10 ······1 5 15+150 ······1 6 5 答:150人够坐。
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1.圈一圈,算一算。
16 × 12
3 2 ······16×2 1 6 ······16×10 1 9 2 ······32+162 × 10 6 10 100 60 2 2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