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一.引言
笔者从事初中英语教学以来,发现初中学生的听力特别薄弱,并且越是基础差的学生对听力越不感兴趣。尽管现在的英语测试以笔试为主,但在中考和高考中,听力测试都占了一定的比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何况我们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有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哑巴英语”。如果听不懂对方的话,那又怎样跟别人交流呢?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改进听力教学,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是英语教师应深入探究的课题。
二.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观察和反思,发现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忽视语音教学。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不少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点和语法上。大多数学生在小学时已学过26个字母及音标,但小学的英语课并不是主要课程,所以许多初一学生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26个字母说不完整,48个音标掌握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了。但进入初中后,老师并没有重视这一情况,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直接上新课。新课标的书并未像老教材一样在每单元列出音标,但在书后有详细附录,意在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和过渡,打好语音基础,可是许多师生并没有发挥其作用。
课堂上教师用语中文过多。许多教师认为初一学生刚入学,课堂上用太多的英语口语,学生听不懂,老师还要用中文解释,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不如中文来得干脆明了。长此以往,学生依赖中文的课堂口语指令,等以后想改变这种状况就比较困难了。
听力的形式单一,为听而听。课堂上教师只为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播放录音一两遍就完事,根本就没达到训练的目的。
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学生认为听力没用,还不如做几道选择题,考试能多拿几分,完全从功利的动机出发。课堂上练习听力不专心,感到与己无关。回到家里,对老师布置的听力作业不落实。而且家长也不够重视,我们要求家长监督,第二天签字后带回,一调查,许多学生承认自己没听,但都有家长签名,让老师又气又无奈。
三.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夯实语音基本功,为听力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1)衔接小学和初中,过好语音关。
语音教学是英语入门教学的第一关。初一新生入学后,要系统地复习字母和音标。
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和朗读活动,帮助学生读准字母和音标。比如,复习音标/ai/时,可以归纳一下night,right,light,tonight中igh的发音,然后引出生词bright,让学生试着找发音规律,再编成如下歌谣:Light,light,a bright light.A light is bright.也可以使用绕口令:Mike likes to write by the nice bright light at night.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再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归纳一些特殊的发音规律,如c字母的发音,一般情况发/k/,但在e,i,y这几个字母前发/s/的音,比如,city,nice,Alice,bicycle等。同时,通过领读,听录音跟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活动,纠正学生的“唱腔”和“背书腔”。只有过好了语音关,学生在听力时才会听懂单词,听懂句子。因为许多学生语音不好,他们所读的词跟磁带录音里读的完全不一样,那怎么可能提高听力能力呢?没有扎实的语音基础,就不可能有好的听力基础,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2)基于课本,有效地进行听力教学.
翻开新目标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书中的文本材料非常少,有的学生甚至觉得书上没有什么东西可看,可读,可背。但我们也发现课本中的每个听力不管长短难易,在书后都有原文,这其实就是我们可以挖掘的内容。在课堂上,对于听力的时间不要吝啬。如果内容是对话形式的,那就留点时间给学生互动,相互扮演角色朗读;如果是试卷练习中的短文,就要求他们相互复述给对方听,不仅练习了口语,也促进了听力水平的提高。形式多样的活动也不会使学生觉得听力课枯燥泛味。我记得有一回听了一篇关于史密斯一家周末在公园玩得很开心的短文,是模仿书上的文章的。不过,最后一句用了感叹句:What a nice time they had in the park!书上用的是:They had a good time.我顺便比较了这两句,只是想告诉他们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法,前者更为生动。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次作文训练中,有几位基础好的学生竟然都用上了这个感叹句。我不能不惊叹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因此,我们若能有效地利用听力材料,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促进其他各项能力的提高。
2.营造宽松氛围,缓解焦虑心理
Krashen(1981,转引自Ellis,1999)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filter Hypothesis)认为,学生的情感状态(动机,自信心,焦虑等)直接影响语言学习效果,学生焦虑程度适中,动机强,自信心强时最容易习得语言。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营造宽松的英语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用英语思考,努力地理解所听内容,减少他们的焦虑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尽可能用简单的英语口语,,增强学生信心。
教师在课堂上应经常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能听懂英语的信心。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运用英语口语。一开始,学生会觉得听起来很累,但慢慢地会习惯。如果教师为了上课的顺畅用中文来指令学生,学生就会有依赖感,等到教师认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词汇,可以用英语发指令了,但学生已习惯了中文,他们排斥英语指令,不愿听,赖得听。因此,一开始,教师就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用英语指令,用最简单的词,同时加上身体语言,如手势,比划等.如果学生真的听不懂,可适当地用中文解释,也可以教师先做示范,加强学生对课堂指令的理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处于英语环境中,也让学生随时在练习听力,增强他们练好听力的信心。当然,教师的口语要标准,流利。
及时评价,正面反馈。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话语,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积极地评价。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如:You did a good job.I hope you can be more relaxed next time. Well done!......对于基础不太好,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关注,而不是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尽量不要正面否定,而要鼓励学生再听,给他再放录音:“Don’t be neverous.listen again.I believe you can.”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增加语言的输入,并习得语言。
3.优化课堂活动,促进语言的输入及输出。
作为英语学习的主阵地——课堂,应该把听力教学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从教师的英语课堂用语到对话,阅读,听力训练等,学生始终处于英语语言环境中。比如对话,小组讨论,学生都必须听和讲。当我们在处理听力材料时,不要一上来就听。我们应该给学生有一个铺垫,因为英语的文化背景及习俗与中文都有很大的区别,而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还有教师事先对听力材料要仔细地研究,对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生词或词组,都应该有所预见。所以教师在Pre-listening阶段给学生一些导入,做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扫除他们在听力训练中会遇到的障碍我记得在与学生学习过去式的听力训练时,里面有很多短语学生都是第一次碰到。于是我先与学生互动,跟他们讨论上周末的活动:“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他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I went to the movie.”“I played the guitar.”等等,我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写出一些短语:go to the movie.study for math test.visit my grandmother.go to the mount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