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十章
第十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中央银行学,王广谦)习题
第十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一、填空题1.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
它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
2.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__________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达到增加或减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3.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中缺乏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有价证券,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采用____________方式进行交易。
4.中央银行还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方式对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
5.中央银行可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以收缩或扩张,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1.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则最初始于()。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2.我国在()年开始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
A.1981B.1982C.1983D.1984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A.手续费限额 B.保证金限额C.交易金限额 D.经纪人费用限额4.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总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A.信用配额 B.信用控制C.信用贷款 D.窗口指导4.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由于()对经济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中央银行在使用时一般都比较谨慎。
A.公开市场操作 B.再贴现政策C.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D.窗口指导三、多项选择题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再贴现政策C.消费者信用控制 D.公开市场业务E.窗口指导2.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其局限性有()。
A.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B.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C.对经济的振动太大D.较为细微,技术性较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E.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6-10
(2)央行买卖证券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影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体系内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变化平缓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的目标。
(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第九章
1、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存款货币的?
B银行
资产负债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160
贷款640存款800
同样道理,C银行吸收的存款增加了640元,并相应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640元,那么这个银行又有可能扩大贷款640×(1-20%)=512元。于是又有512元的新的存款货币继续被创造出来。如此类推,银行D,E,······,将会依此吸收存款并相应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也就有可能按照准备率20%的约束条件扩大贷款并相应创造出新的存款货币。这一过程一直继续下去,直到最初存入A银行的1000元原始存款全部转化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后为止,即银行体系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总额等于原始存款(这是从增量的角度来说的),这时整个银行体系没有了超额准备金,银行体系也就没有了进一步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
(6).自有资本的境内外直接投资;
(7).代理客户和为自身进行外汇买卖;
(8).各种资产管理业务;
(9).国内和国际货币市场业务,如同业拆借。
区别:
投资银行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这是区别商业银行的标志;
2.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职能和业务是什么?
开发银行是指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长期投资或贷款的金融机构。
开发银行的主要业务
若乙客户用以支付丙客户的购货款,丙客户在B银行开户,B银行代收支票使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800元;同时增记丙客户存款800元。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第十章 货币供求及其失衡(货币银行学-西北工大,张王定)
第五节 货币均衡
• 一、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 • (一)涵义: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在货币流通过程中, 如果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不相等,则为货币失衡。 • (二)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由均 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 程。 • (三)货币均衡具有相对性,货币均衡实际上是 一种经常发生的货币失衡中暂时达到的均衡状态。
• 思考题: • 1 、什么是货币需求?为什么既要从微观角度, 又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 • 2、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 3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货币层次 是怎样划分的?我国公布的货币层次口径是什 么? • 4、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 重点问题: • 1、货币需求的涵义以及货币需求分析的客观和 微观两个角度; • 2、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 3、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的概念,货币供给层 次的划分; • 4、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和货币乘数 • 5、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货币均衡的实现条 件与机制; • 6、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及我国货币均衡的 特点。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 一、货币需求的涵义 •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 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 掌握货币需求的概念要把握以下几点: •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 2 、货币需求是有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 统一; • 3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 需求; • 4、货币需求包括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储藏手段等职能货币的需求。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分析说明了货币需求的涵义和宏观、微 观两种分析角度;在分析说明国外主要的货币需 求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说明了我国货币供求 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分析说明了货币供给与货 币供应量的概念,说明了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 据和各国的异同,探讨了货币供给内生变量与外 生变量之争及意义;重点分析说明了现代货币供 给过程的特点与机制,分析了货币供给的决定与 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货币均衡与失衡的 含义,分析了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与机制,以及 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同时对我国货币均衡 的特点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
货币银行学(第六版)章节练习题及答案1-13章全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代用货币D.电子货币2.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职能。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购买手段D.贮藏手段3.本位货币是()。
A.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C.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B.本位币C.辅币D.都不是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单本位制6.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7.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8.辅币的名义价值()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9.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A.金块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金币本位制D.虚金本位制10.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银币B.金币C.金币和银币D.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货币最早具有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2.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为()。
A.国家间一般的支付手段B.国家间一般的流通手段C.促进金融市场发展D.促进全球化E.国家间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3.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有()。
A.货币金属B.货币单位C.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D.金准备制度E.规定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有()。
A.不兑现的纸币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国家法律赋予其无限法偿能力B.纸币不与金银保持等价关系C.货币通过银行的信贷程序发行D.银行存款也是通货E.黄金完全退出货币流通5.下列属于辅币的特点的有()。
A.专供日常零星支付B.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C.可以自由铸造D.是有限法偿货币E.国家垄断铸造6.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
货币银行学习题
货币银行学习题——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在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时,等价物称为()。
A.个别等价物B.货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答案与解析】选C。
2.交换价值的基础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私人劳动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案与解析】选D。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量即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因此可以说交换价值的基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指()。
A.货币就是金银B.金银就是货币C.金银天然地最适宜于充当货币D.金银不是货币【答案与解析】选C。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中的金和银只不过是自然界之中的两种稀有金属,他们本身并不是货币,后来成为货币那是人为规定的,追究其根本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指的是:货币是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人们用金银等贵重金属作为货币的形式,代表了一定的价值。
因此说货币天然是金银。
4.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答案与解析】选A。
5.纸币产生的可能性包含在货币的()职能中。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答案与解析】选B。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最初是金属条块,以后发展为铸币,不足值铸币的出现,没有对流通产生任何影响,人们逐渐便用纸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正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6.财政、信贷收支是借助于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答案与解析】选D。
7.货币制度开始建立于()。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答案与解析】选C。
8.在以下几种货币制度中,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是()。
A.银本位B.金银复本位C.金本位D.金块本位【答案与解析】选C。
9.金本位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B.第一次世界大战C.黄金储备不足且分布不平衡D.纸币的产生【答案与解析】选C。
货币银行学习题和答案 第10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一部分填空题1、是测度通货膨胀何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
2、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和两大类;按物价上涨的不同速度可分为、和;按西方通货膨胀学说分为和。
4、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是。
他们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而不是货币量。
5、后凯恩斯学派则用解释通货膨胀。
把通货膨胀归咎于提高。
6、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完全一种现象,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7、通过宏观紧缩政策控制社会总需求,各国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有:、和。
8、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三大对策、和。
9、国外学者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
10、对温和型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有三种观点:、和。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是。
A、需求拉上论B、成本推进论C、开放型通货膨胀D、隐蔽型通货膨胀2、把通货膨胀归咎于产品成本提高的是学派。
A、凯恩斯主义B、后凯恩斯C、货币主义D、马克思主义3、下列不属于通货紧缩三要素定义。
A、物价水平持续下降B、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C、社会总需求下降D、经济衰退4、认为通货紧缩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的观点。
A、凯恩斯主义B、后凯恩斯学派C、货币主义学派D、马克思主义5、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于生产和流通领域,是的观点。
A、凯恩斯主义B、后凯恩斯学派C、货币主义学派D、马克思主义6、认为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社会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持这种观点的是。
A、凯恩斯主义B、后凯恩斯学派C、货币主义学派D、马克思主义7、通货膨胀对策中,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属于。
A、控制需求B、改善供给C、收入指数化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8、通货膨胀对策中,压缩财政支出属于。
A、改善供给B、紧缩性收入政策C、收入指数化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9、通货膨胀对策中,冻结工资和物价属于。
A、控制需求B、改善供给C、收入指数化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10、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货币银行学习题,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习题第一章货币及其分类一、填空1、信用货币包括_流通货币_和_银行存款__两部分。
2、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3、价格是商品价值的_货币表现_。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___社会商品价格的平均水平社会商品总量一定时期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___等三个因素。
5、货币形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_ 实体货币___、代用货币、____信用货币___、电子货币。
6、M1、M2、M3的划分的标准是__流动性___。
二、判断题1、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
(×)2、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辅币具有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的特点。
(×)3、现金是信用货币,银行存款不是信用货币。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5、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包含引起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
(√)三、单项选择题1、各种商品在质上相等,在量上能相互比较的共同基础是(C )。
A.价格B.使用价值C.价值D.价格标准2.货币执行( A )职能的具体表现是将价值表现为价格。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 国家规定( B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A.辅币B.本位币C.纸币D.以上皆不是4.商品的价格是( D )。
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5.货币的产生是( C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的发明创造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6.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C )。
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7.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地调节( B )。
A.信贷规模B.货币必要量C.货币流通D.生产规模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商品价格总额增加1倍,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将会( B )。
货币银行学第10章
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一定低点之后,由
于利息率太低,人们不再愿意持有没有什么 收益的生息资产,而宁愿以持有货币的形式 来持有其全部财富,即货币需求变为无限大。 如果利率稍微下降,不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 货币供应量,都将被货币需求所吸收。货币 需求曲线L就会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人们 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作“流动性陷阱”。(见 P238图10-2)
从方程形式上没有很大区别,并都得出了货 币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升的结论, 但两种货币需求理论在关于交易数量影响货 币数量的分析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别。
三、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第一,交易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强调人们保有 货币的动机和数量。 第二,交易方程式从全社会角度,讨论满足社会商品交易 的货币量状况,并分析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剑桥方程式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角度研究货币 需求,把货币作为一种财富或资产的角度进行研究, 具有动态研究的特性。 第三,交易方程式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及 经济制度等因素,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状况,忽 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观意志因素。 剑桥方程式重视资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成本 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人的意志及预期等心理 因素的微观作用。
2.惠伦立方根定律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惠伦进行了发展,他论证了预 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函数关系,得出惠伦模型即 立方根定律。 预防性货币需求来自于人们对未来事物不确定性的 考虑。
2.惠伦立方根定律
最佳的货币持有量的影响因素: (1)非流动性成本。指因低估某一支付期内的现金需要,持有
第三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这个理论,他从资产选 择的角度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作了分析,他认为 人们持有货币存在流动性偏好,因此产生对货币的 需求,这就是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和收 入的欲望和心理。
2023大学_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
2023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4分)1、货币需求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2、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这是弗里德曼计量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简单地说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4、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5、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7、剑桥方程式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8、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 。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3、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 A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C 。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5、下列 B 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货币供给(一)找出每个词汇的正确含义1.内生变量B2.基础货币C3.外生变量D4.派生存款A5.现金漏损率G6.原始存款E7.货币乘数-- H8.存款货币-- I9.货币供给F10.存款派生倍数-- E含义a.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b •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
c •处于流通领域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d•在经济体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e •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f .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g •现金漏损额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
第十章货币供给h. —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i .总存款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j .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二)填空1.各国中央银行都以______ 流动性_____ 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
2.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___名义 _______ 货币供给。
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___货币供应量 _________ 。
4.再贴现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____ 借款成本_____ 也随之提高。
5.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放款能力 __________ 降低。
6.再贴现政策主要通过利率___________ 机制间接地发挥作用。
7.通货存款比例取决于______ 居民企业_____ 的持币行为。
8.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_基础货币_______和___货币乘数。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准货币包括___定期存款 ____ 、__储蓄存款_______ 和____外币存款 _____ 。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习题集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第一部分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2、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法币改革废止了在我国实行多年的。
3、现代经济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和。
5、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称为。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和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和。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容是。
17、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19、根据货币购买力与价格水平负相关的关系,可得:货币购买力指数= 。
二、单项选择题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代用货币D、电子货币3、跛行本位制是指。
A 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B 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C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D 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4、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A、MI=流通中现金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C、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D、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5、用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属性、货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学说是。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中复习题及答案
目录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章信用第三章利息与利率第四章金融市场第五章商业银行第六章中央银行第七章其他金融机构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十章货币政策第十一章外汇与国际收支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货币源于,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在商品经济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和不断发展。
(商品)2、货币本质的表述是。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一般等价物等价物的特殊商品)3、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作为否发挥作用时固有的功能。
(一般等价物)4、货币具有、、、和五个方面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5、货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格必须借助于。
(价格标准)6、货币的五种职能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是核心职能,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的存在为前提的。
(流通手段,贮藏手段)7、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价格的变化依存和的变化。
(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8、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格)9、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税金、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即为--------------职能。
(支付手段)10、黄金作为世界货币一般负有三项使命,即当做、和。
(国际间的支付手段,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社会财富的代表)11、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等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的货币量= 。
(商品总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商品总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12、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流动性)13、从货币形态的演进过程来看,主要有、、、。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或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1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一般是由发行的本位货币,国家法律规定具有的能力。
(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无限法偿)15、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等。
货币银行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货币制度2.本位币和辅币3.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4.格雷欣法则5.价值尺度6.流通手段7.储藏手段8.支付手段9.价格标准10.信用货币11.货币流通二、填空题1.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的、偶然的价值表现式和价值表现形式、价值表现形式、价值表现形式。
2.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和的统一,换句话说,货币是和的统一。
3.按国家是否规定金银之间的比价来划分,金银复本位制可分为和。
4.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用过两种形式:即和。
5.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6.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是:、、、。
7.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8.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9.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
10.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容是。
11.我国最早的纸币是,最早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纸币是。
三、选择题1.典型的银行券和典型的纸币A.本身都没有在价值B.都是在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C.都属于财政发行D.都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属货币2.货币作为是流通中货币的蓄水池,具有调节货币流通量,从而促进市场供求平衡的作用。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3.在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比价由市场决定的是。
A.双本位制B.跛行本位制C.平行本位制D.虚金本位制4.马克思关于货币本质的认识是。
A.财富的代表 B.价值符号 C.一般等价物 D.社会计算的工具5.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6.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 B.国家法律赋予其无限法偿的能力C.银行券可以兑换黄金 D.货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信用工具组成E.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7.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人民币,它是一种。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第一节储蓄与经济发展一、储蓄的含义一般的储蓄概念: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或存款行为。
相应的,储蓄成为储蓄存款的简称。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储蓄概念: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即储蓄=收入-消费。
一、储蓄的含义结合我国实际的储蓄概念:各种经济主体把结余下来或暂时闲置的收入以货币资产、其他金融资产或实物积存起来的行为,即储蓄是储存、储藏、储备价值或实物的行为。
储蓄的形式包括:手持现金、实物储蓄、存款储蓄和证券储蓄等多种形式。
二、储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金或资本积累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我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基本上是靠资金(资本)投入实现的。
在资本需求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本供给水平即储蓄状况就成为制约资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储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储蓄不足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普遍原因。
低储蓄率带来投资不足、资金短缺和经济增长缓慢,同时,较低的储蓄率和资金供给不足会阻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经济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储蓄增长的制约因素国民总储蓄来自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之和。
国内储蓄包括:政府部门储蓄、企业部门储蓄和居民家庭部门储蓄。
国外储蓄主要来自利用外资。
家庭部门是国民储蓄特别是净储蓄的主体,其对国民储蓄的规模和变化有着决定性影响。
三、发展中国家储蓄增长的制约因素决定和影响家庭储蓄的因素13>.收入因素从长期来看,储蓄主要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因素是决定储蓄的最重要因素。
凯恩斯:家庭部门的储蓄直接依赖于当前可支配收入,并且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储蓄倾向与收入增长保持一致。
杜森贝尔:一个家庭的储蓄倾向随着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变而变化。
三、发展中国家储蓄增长的制约因素弗里德曼:恒久性收入假设个人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可分为恒久性和暂时性收入。
(新)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货币供给(一)找出每个词汇的正确含义1.内生变量----- B2.基础货币----- C3.外生变量----- D4.派生存款----- A5.现金漏损率----- G6.原始存款----- E7.货币乘数---- H8.存款货币---- I9.货币供给-----F10.存款派生倍数----E含义a.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b.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
c.处于流通领域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d.在经济体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e.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f.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g.现金漏损额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
h.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i.总存款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j.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二)填空1.各国中央银行都以______流动性______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
2.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___名义________货币供给。
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___货币供应量_________。
4.再贴现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___借款成本______也随之提高。
5.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放款能力_________降低。
6.再贴现政策主要通过____利率________机制间接地发挥作用。
7.通货存款比例取决于______居民企业______的持币行为。
8.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_基础货币_____和___货币乘数____。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准货币包括___定期存款______、__储蓄存款_______和_____外币存款_____。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货币供给(一)找出每个词汇的正确含义1.内生变量----- B2.基础货币----- C3.外生变量----- D4.派生存款----- A5.现金漏损率----- G6.原始存款----- E7.货币乘数---- H8.存款货币---- I9.货币供给-----F10.存款派生倍数----E含义a.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b.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
c.处于流通领域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d.在经济体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e.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f.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g.现金漏损额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
h.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i.总存款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j.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二)填空1.各国中央银行都以______流动性______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
2.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___名义________货币供给。
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___货币供应量_________。
4.再贴现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___借款成本______也随之提高。
5.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放款能力_________降低。
6.再贴现政策主要通过____利率________机制间接地发挥作用。
7.通货存款比例取决于______居民企业______的持币行为。
8.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_基础货币_____和___货币乘数____。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准货币包括___定期存款______、__储蓄存款_______和_____外币存款_____。
【VIP专享】货币银行学习题库
《货币、银行和货币政策》题库单项选择题部分请在下面各题中您认为是最正确的选项前标注“ ”号。
第一章货币的本质和历史作用1.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A.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B.劳动创造商品价值一个重要条件是该劳动对社会有用。
C.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大小D.商品的价值由商品的效用决定。
物的效用越大,价值越大。
2. 按照马克思的价值理论,A.我们今天的商品经济已经不存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任何个人和企业的劳动都是直接社会劳动。
B.任何商品经济都存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生产者的收入不仅取决于其劳动,还取决于其商品的销售。
C.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其已经消除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商品交换可以与自然人和法人的私人所有权无关,可以有不涉及所有权转让的商品交换。
3. 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A.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取决于其生产的商品量。
B.商品是无条件地把他人劳动产品据为己有的手段。
C.对个人来说,重要的不是自己生产了多少商品,创造了多少价值,而是自己的商品是否能卖出去。
D.创造价值的是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因此个人财富由个人劳动决定。
4.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A.货币是人类早期的智者为便于商品流通而发明的。
B.货币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追求黄金。
C.货币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存在延迟消费的需要。
D.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商品经济及其矛盾的发展导致一种商品独立出来充当独立价值形式的必要性。
5.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定义,货币是A.交易媒介B.纸币、铸币和交易账户存款的总和C.是一般等价形式,是价值的尺度D.是与短期证券性质相同的投资品6. 下面哪种说法反映了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A.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商品的本质属性是物质性,商品不过是一种物而已,只不过由劳动产生。
B.在商品生产社会,存在商品拜物教,这是因为商品确实是一种具有神性的物。
C.之所以存在商品拜物教,是因为在商品经济中人的命运确实受商品这种物支配。
米什金货币银行学第九版中文课后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本章摘要1.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在西方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地上涨。
2.判断经济生活中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的程度,需要借助以下指标来进行测定:(1)消费物价指数(CPI)。
它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各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2)批发物价指数(PPI)。
它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平均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3)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
它是衡量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产生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3.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可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和混合型通货膨胀。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开放型(公开型)和抑制型(隐蔽型)通货膨胀。
(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程度可分为:爬行式(温和式)通货膨胀、跑马式(奔腾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
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通常是指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上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5.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侧重从供给和成本方面来解释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原因。
主要归纳为两点: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提高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
因此,成本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
6.西方学者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有三种观点:(1)促进论(有益论):认为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2)促退论(有害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
(3)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没有实质影响。
7.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的实际收入和实际占有财富的价值会发生不同变化:工薪阶层和依靠退休金生活的退休人员实际收入下降;一些负债经营的企业和非固定收入者从通货膨胀中获利。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的最大受益者是政府。
8.通货膨胀的财富再分配效应:当发生通货膨胀时,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会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债务人手中,即通货膨胀使债权人的部分财富流失,而使债务人的财富相应增加,从而形成了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一般认为,债权人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债务人是受益者。
9.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是指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向中央银行借债透支,直接或间接增大货币发行,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实际上是强制性地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以满足政府的支出,因此被称为“通货膨胀税”。
10.通货紧缩(Deflation),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们的货币所得减少,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
西方经济学当中的定义: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
11.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认为:过度负债导致债权人调高债务人风险,急于进行债务清偿,迫使债务人廉价出售商品与资产归还银行贷款,结果,货币乘数下降,存款货币收缩,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进而导致价格水平下降,企业净资产缩水,破产过程加速,利润减少或亏损增加,严重时存在普遍的悲观预期,货币需求增加和货币流通速度进一步下降。
整个过程伴随着货币利率(名义利率)下降和实际利率上升。
12.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认为:有效需求和社会供给的不一致会产生“通货膨胀缺口”或者“通货紧缩缺口”,并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13.奥地利学派的通货紧缩理论认为:通货紧缩是一个经济周期的派生过程,由促成经济萧条的生产结构失调引起,是经济过度繁荣的必然后果。
信用扩张带来投资增加和经济繁荣,但经济过度繁荣时,银行往往会收缩信贷,投资增加、经济增长的链条突然断裂,经济从高涨、繁荣转向衰退、萧条。
14.货币学派的通货紧缩理论。
弗里德曼将通货紧缩归咎于货币当局错误政策导致的货币供给不足。
15.通货紧缩的影响有:(1)财富缩水效应:不利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市场的扩大,企业利润和财富减少。
失业增加导致个人财富减少。
(2)经济衰退效应:实际利率上升,不利于投资需求增长。
(3)财富分配效应:名义利率下降幅度小于物价下降幅度,导致债务人还款负担加重。
费雪认为,在通货紧缩下,负债人越是还债,他们的债务就越多。
(4)失业效应:经济衰退,人们的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矛盾突出。
16.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有:(1)紧缩性货币政策:由于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政策就是控制货币发行量,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通过稳定币值来稳定物价。
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再贴现率。
(2)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
如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发行公债。
(3)收入紧缩政策:如工资管制和利润管制。
(4)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连动政策,是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5)单一规则——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幅度。
(6)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以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17.通货紧缩的一般治理措施有:(1)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需求。
(2)扩大信用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
(3)适当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和消费。
(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各阶层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
(5)建立和完善各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6)主动调整产品、产业等经济结构。
本章习题集一、名词解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收入指数化政策、通货紧缩、滞胀二、单项选择题1.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抑制社会总需求。
A.消费效应B.财富效应C.利率效应D.挤出效应2.由于工资增长普遍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形成的通货膨胀为()。
A.需求拉上型B.成本推进型C.结构型D.滞涨型3.在通货膨胀中经济主体更愿意持有的资产有()。
A.固定收益的债券B.定期存款C.黄金D.支票存款4.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下列经济主体中可能获利的是()。
A.债权人B.债务人C.货币财富持有者D.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5.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认为,通货紧缩的原因是()。
A.有效需求不足B.过低的货币供应增长率C.生产结构失调D.过度负债6.收入紧缩政策是以控制工资增长为中心,旨在制止()。
A.结构性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混合型通货膨胀7.下列治理通货膨胀措施中属于改善供给政策的是()。
A.增加税收B.减少社会福利开支C.发行公债D.制定物价—工资指导线8.持续的物价水平上涨被称为()。
A.滞胀B.停滞C.通货紧缩D.通货膨胀9.主张“通货膨胀不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经济学家是()。
A.John Maynard Keynes.B.John R.Hickston Friedman.D.Franco Modigliani.10.货币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都认同弗里德曼的观点有()。
A.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B.货币流通速度是可预期的和稳定的C.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D.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是不相关的11.弗里德曼关于通货膨胀原因的论断暗示一个简单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案是()。
A.降低政府预算赤字B.限制财政政策制定者对货币当局施加压力C.精减政府机构D.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12.如果工人坚信当他们要求增加工资时,政府政策制定者为了避免出现政治上的关于失业的不信任率上升将会增加总需求,则他们将不会担心高失业,而且他们对高工资的需求将导致()。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B.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C.通货紧缩D.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13.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了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产生了通货膨胀,单从这个角度考虑,可以看出此次通货膨胀是典型的()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B.成本推动型C.结构变动型D.体制转轨型14.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货币贬值B.纸币流通C.物价上涨D.货币供应过多15.下列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工资推动B.预期推动C.价格推动D.消费推动16.“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是()。
A.起因于成本推动,然后需求不断上升B.起因于需求拉上,然后成本不断推动C.起因于成本推动,伴随着需求不断下降D.起因于需求拉上,伴随着成本不断下降17.通货膨胀导致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的主体是()。
A.企业主B.股票投资者C.固定收入者D.政府18.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透支,直接或间接增大货币发行,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这实际上是强制性地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以满足政府的支出,通常被称为()。
A.财富再分配效应B.收入再分配效应C.挤出效应D.强制储蓄效应19.凯恩斯认为,通货紧缩的原因是()。
A.过度负债B.经济萧条C.有效需求不足D.过低的货币供应增长率20.通货紧缩导致的财富分配效应是()。
A.有利于货币债务人B.有利于货币债权人C.工资收入者财富上升D.股票投资者财富上升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是()。
A.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B.结构型通货膨胀C.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D.输入型通货膨胀2.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各国主要采用的标准是()。
A.消费物价指数B.零售物价指数C.批发物价指数D.GDP平减指数3.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表现为()。
A.固定收入者实际收入上升B.企业主利润先升后降C.政府的收益增加D.食利阶层名义利息收入上升4.通货膨胀的财富再分配效应表现为()。
A.社会财富从净货币债权人向净货币债务人转移B.社会财富从净货币债务人向净货币债权人转移C.通货膨胀增加了实物资产持有者的财富D.通货膨胀减少了实物资产持有者的财富5.通货紧缩的特征包括()。
A.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B.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减少C.失业率下降D.经济增长率上升6.“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是()。
A.起因于成本推动,然后需求不断上升B.起因于需求拉上,然后成本不断推动C.实际产量不会下降D.物价水平呈直线式上升7.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认为()。
A.企业过度负债所致B.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导致C.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导致D.有效需求不足是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8.下列属于治理通货膨胀的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措施是()。
A.减少政府预算支出B.降低税收C.发行公债D.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9.下列属于治理通货膨胀的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措施是()。
A.降低存贷款利率B.公开市场卖出业务C.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提高消费信用首付款比例10.下列属于治理通货膨胀的改善供给政策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