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华医学会88个分会及主委名单
![中华医学会88个分会及主委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6d205298d0d233d4b14e69c1.png)
中华医学会88个分会及主委名单来源:赛柏蓝作者:克立兹鸠2015年,中华医学会迎来百年圣诞。
可以说,中国现代医学的进步,百年来都离不开学会的作用。
目前,中华医学会共设有88个分会,每一个分会的主任委员及其领导班子,总体上都可以称为该领域的精英分子,他们为我国的医学进展和百姓健康无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医疗器械怀着敬意整理出学会88个分会的现任主任委员名单,本数据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官方网站,数据信息发布于2015年3月23日。
或有一些主委已有变动,以最新变动的为准;个别主委在今年3月后已被纪委查处,但分会官网的相关资料显示仍然在岗,我们在整理资料时,仍予以保留。
序号专科分会名称主任委员1医史学分会梁永宣2内科学分会厉有名3外科学分会赵玉沛4妇产科学分会郎景和5儿科学分会桂永浩6皮肤性病学分会张学军7眼科学分会王宁利8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韩德民9结核病学分会高文10放射学分会徐克11公共卫生学分会冯子健12神经病学分会蒲传强13精神病学分会赵靖平14病理学分会卞修武15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励建安16科学普及分会郑静晨17肿瘤学分会樊嘉18心血管病学分会胡大一19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尹红章20麻醉学分会于布为21检验分会潘柏申22骨科学分会田伟23核医学分会李亚明24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苏旭25呼吸病学分会王辰26消化病学分会杨云生27血液学分会黄晓军28内分泌学分会宁光29肾脏病学分会余学清30感染病学分会侯金林31老年医学分会李小鹰32泌尿外科学分会孙颖浩33医学教育分会王镭34计划生育学分会熊承良35风湿病学分会曾小峰36整形外科学分会祁佐良37医学病毒学分会袁正宏38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胡盛寿39神经外科学分会张建宁40烧伤外科学分会胡大海41超声医学分会张运42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郎锦义43医学遗传学分会张学44小儿外科学分会王维林45急诊医学分会于学忠46航空航天医学分会罗永昌47地方病学分会孙贵范48高原医学分会吴天一49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分方伟岗会50围产医学分会段涛51器官移植学分会刘永峰52航海医学分会褚新奇53医学伦理学分会马强54显微外科学分会裴国献55创伤学分会姜保国56教育技术分会郭光友57行为医学分会杨志寅58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刘洪臣59消化内镜学分会李兆申60糖尿病学分会纪立农61激光医学分会顾瑛62高压氧医学分会高春锦63疼痛学分会于生元64肝病学分会魏来65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王吉耀66医学信息学分会代涛67心身医学分会吴爱勤68影像技术分会王鸣鹏69医学工程学分会周丹70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陈誉华71全科医学分会曾益新72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成军73手外科学分会劳杰74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黄从新75男科学分会姜辉76变态反应学分会尹佳77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徐苓分会78生殖医学分会乔杰79重症医学分会于凯江80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于健春81妇科肿瘤学分会曹泽毅82运动医疗分会敖英芳83健康管理学分会武留信84灾难医学分会刘中民85数字医学分会张绍祥86临床药学分会阚全程87临床输血学分会刘景汉88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付小兵。
2020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2020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359162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d.png)
2020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摘要:一、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概述二、2020 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详情1.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立项课题2.首都医科大学立项课题3.哈尔滨医科大学立项课题4.其他立项课题三、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正文:一、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概述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是每年都会公布的,旨在推动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医药卫生人才。
2020 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已经公布,其中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课题,涵盖了医学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2020 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详情1.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立项课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是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组织,其立项课题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2020 年,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共立项了多个课题,包括医学教育改革、医学教育质量评估、医学教育研究方法等方向。
2.首都医科大学立项课题首都医科大学作为国内知名的高等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2020 年,首都医科大学共立项了多个课题,涵盖了医学教育理论、医学教育实践、医学教育技术等方面。
3.哈尔滨医科大学立项课题哈尔滨医科大学是国内著名的医学教育机构,其医学教育研究课题一直备受瞩目。
2020 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共立项了多个课题,涉及医学教育政策、医学教育管理、医学教育评价等方向。
4.其他立项课题除了上述三所医学院校外,还有许多其他高校和机构在2020 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中。
这些课题涉及了医学教育的各个领域,如医学教育心理学、医学教育社会学、医学教育哲学等。
三、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的立项,旨在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的医药卫生人才。
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医学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医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高等医科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等医科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4a57e6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6.png)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23期高等医科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刘莹程文李海霞张磊邵华刘钊尚海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摘要】近年来科研热潮不断掀起,对于医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临床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以及科研素养。
文中选取本科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研究、掌握外语、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科研课题等多方面培养其科研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果,表明该模式有利于促进医学院高素质综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生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课题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16B-KY00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07-011.研究背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医学人才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职责,通过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给予高等医学教育提出的最新挑战[1]。
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医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明显差强人意,其具体表现为:①医学院对于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没有正确认识,当前,由于医学院校扩招,医学生数量明显上升,但是医学院的师资及其他教育资源(例如图书、培养经费等)却没有与其相匹配,教师和学生交流明显不足,学校资源短缺使得医学生学习需求无法得到良好满足,这并不利于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②在教学模式上,受限于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医学院教师更加注重本科生的理论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对医学生的创新精神、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大打折扣;③科学研究平台匮乏,科学研究往往需要以平台作为载体,但是由于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医学生科研教学机会明显不足[2]。
开展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实践和思考
![开展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实践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585ddb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d.png)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年第2期•23••教育管理开展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实践和思考王娟,刘刚,郭海涛,张倩,李雅舒,邹丽琴’(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400038)[摘要]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旨在推动临床实践教学,促进临床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校连续数年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且分别承办第五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分区赛 和第六届全国赛。
文章对此进行总结分析,旨在形成临床技能竞赛培训、承办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促进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承办;经验;思考[中图分类号]G424.28 [文献标识码]A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8年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的通知〉〉文件精神,由教育 部、财政部、卫生部主办,在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组织下,全面开展“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以下简称“临床技能竞赛”),秉承“尚医德,兴医术,奉学道,展风采”的精神u],受到广泛关注,大力推动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水平。
一、竞赛对临床实践教学的推动作用(一)推动高等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的临床实践教学。
“临床技能竞赛”是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颇深的临床医学专项赛事。
经第一届的成功探索,后扩大DOI:10.3969/j.issa1002-1701.2021.02.012[文章编号]1002-1701(2021)02-0023-03至118所,分在每年4月和5月展开分区赛和全国赛.各 届承办情况见表1。
竞赛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传、护、眼、耳、皮等,竞赛内容涉及临床理论、技能、思维、人文、沟通、团队合作等,竞赛形式涉及SP、模型、动物组织、辅助设备等[1]。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通过参加和承办“临床技能 竞赛”,在全国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得到各院校高度认可,不断提高了大学、医院临床教学能力,建立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推动临床实践教学 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面发 展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从而实现临床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2]。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2018年 课题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2018年 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be87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3.png)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18年课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成立于1986年,是由国内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组织。
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每年都会选择一些热点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2018年,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其中包括“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等。
这些课题涵盖了医学教育的各个方面,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价值。
关于“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这个课题,目前医学教育中的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医学生评价主要以考试分数和学术成绩为主,忽视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当前医学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建立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多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医学教育的有效实施。
关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这个课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机构开始探索在教学中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医学教育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教学管理。
医学教育机构也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教学、在线考试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学效果。
关于“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这个课题,临床实践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以师徒传授为主,学生的实践机会有限,教学效果也难以保障。
如何创新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技能成为医学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华医学会关于组建专业学组的若干规定
![中华医学会关于组建专业学组的若干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bdc7e3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8.png)
中华医学会关于组建专业学组的若干规定
无
【期刊名称】《医学检验教育通讯》
【年(卷),期】1992(000)026
【摘要】专科学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可设置若干专业学组,在专科学会委员会领导下开展本专业学术活动。
【总页数】1页(P1)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国高教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改革与研究学组CMB中国北方医学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会议在遵义医学院胜利召开 [J], ;
2.中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分会第十届国际艾滋病临床影像学大会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感染性疾病影像学组第八届全国学术年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放射学分会第二届全国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放射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学术年会第一轮会议通知 [J], ;
3.中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分会第十届国际艾滋病临床影像学大会,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感染性疾病影像学组第八届全国学术年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放射学分会第二届全国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放射学专业委
员会第二届全国学术年会第一轮会议通知 [J], ;
4.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神经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J], 贺迎坤;王子亮
5.第八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抗感染专业学组第三届全国血液感染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J], 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组委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课题立项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课题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13a70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f.png)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课题立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课题立项:深度评估与解析】一、引言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一直致力于促进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创新,为了更好地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该分会特别设立了课题立项项目,旨在引领医学教育研究的前沿方向,推动医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
本文将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课题立项进行深度评估与解析,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二、课题立项的意义1. 推动医学教育理论创新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课题立项是为了鼓励医学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立项项目的方式激发医学教育理论的创新,推动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2. 促进医学教育实践改革课题立项不仅关注医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还重视医学教育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立项项目,可以为医学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探索和实践机会,促进医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3. 培养医学教育研究人才课题立项项目为医学教育领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与探索机会,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医学教育研究人才,为医学教育领域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课题立项的影响1.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课题立项通过不断推出新的研究项目,为医学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和平台,促进了医学教育领域学者之间的深度合作和交流。
2. 推动医学教育现代化课题立项项目的不断推出,有助于引领医学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推动医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推进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3. 提升医学教育质量通过课题立项项目的推动,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有力促进了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医学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我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课题立项的重要性深有体会。
立项项目的推出,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与探索机会,有助于促进医学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我相信,在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的引领下,医学教育领域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3年度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3年度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b5aed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d.png)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3年度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3年度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报选题
课题设立自由选题项目和命题项目。
1. 自由选题项目:要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和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结合实际需要,注重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应用性和实证性研究,鼓励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支持成果开发与推广研究。
2. 命题项目:由课题负责人依据当年课题指南命题进行申报,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择优确定立项。
二、申报条件
1. 自由选题项目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须有2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2. 申请人以往所承担的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课题必须已按规定结题,未结题者不能申报。
三、项目经费
具体经费数额会根据项目的不同有所区别,详细信息请在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官网查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课题指南可能存在变动,建议您及时关注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官网以获取最新动态。
护理专业中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护理专业中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c14903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5.png)
[4]杜鹃,李兆君,郭丽文.促进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14-20.[5]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1背景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尤其是老年病、慢性病等方面的护理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多,服务领域也逐渐由医院扩展到家庭和社区。
根据2014年颁布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基于对本市、长三角地区、国内外护理人才需求及护理职业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国内外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遵循护理技术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规律,2015年率先在上海市开展中职—应用本科贯通(以下简称中本贯通)培养模式,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构建了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护理教育体系,现报告如下。
2中本贯通培养模式2.1贯通培养理念中本贯通是一种将中职、本科教育有效贯通起来的新的办学模式,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流趋势。
学生经过7年学习获得本科学历证书和相关技能证书,前3年按中职生学籍管理,通过考核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后4年按本科生学籍管理[1]。
贯通培养的内涵是对具有相同专业方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应用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师资管理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从而加快培养适应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
2.2贯通培养方案的制定2.2.1培养对象符合上海市高中阶段招生报名条件的应届初三毕业生,招生人数每年40名,列入当年高中阶段招生提前批中本贯通教育录取批次。
2.2.2培养要求与专业设置护理专业中本贯通培养模式总学制七年,中职教育学制三年,本科教育学制四年。
学籍管理分两个阶段,前3年实施中职学生学籍管理,后4年实施本科学生学籍管理。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d92bf747e21af45b307a8f7.png)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课题研究必须求真务实,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为目的。
课题涉及范围包括医药学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层面。
课题研究注重实践,研究成果应该在医学教育中得到推广和发挥作用,符合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服务我国的医学教育,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作参考。
一、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 医教协同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 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体制与机制的研究与实践3.卓越医学人才内涵与培养模式研究探索4.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5.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6. 医学院校依法治校(院)的有效路径的探索研究7.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8. 医学院校学风监测与改进的有效路径探索实践9. 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相关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研究与实践10.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11.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12.医学院校立德树人与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的实效性探索研究13.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14.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15.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16.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17.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18.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课程的开发与共享19.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20.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研究21.移动式网络课程辅助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22.医学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共享23.医学生双语教学的研究24.临床教学面临的法律问题研究25.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与测评研究26.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在非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技能考评中的探索研究27.促进医学生就业的研究28.留学生医学教育研究29.中外医学教育比较研究30.中国医学教育史研究二、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1.医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2.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3.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4.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梯队建设与创新机制的研究5. 其他(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三、本科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标准与认证2. 本科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课程整合实施路径研究4.医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5.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模拟,虚拟技术,网络化教学等) 6.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研究7. 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8.医学考试测量方法改革探索研究9. 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的量化指标研究10.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籍管理工作研究11.其他(本科教学方法、实验实习教学方面相关研究)四、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 医学高职(或高专)教育认证制度建设2.医学高职(或高专)专业建设及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3.医学高职(或高专)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4.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范及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5.高职(或高专)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6.高职(或高专)医学生社区实习模式的研究7. 乡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养(3+2)模式的研究8.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状与对策的研究9.高职(或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0.基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五、继续医学教育、成人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 我国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2.国外毕业后医学教育标准本土化的研究3.国外继续医学教育标准本土化的研究4. 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5. 我国医学及相关专业毕业后职业岗位资格培训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6. 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7. 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8. 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制度的研究9. 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10.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研究11.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毕业后医学教育衔接的研究12.构建基于成人学习特点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研究13.农村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乡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养的研究14.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15.我国继续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16.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途径与方法的研究17.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研究18.优化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式的研究19.继续医学教育中面向全员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研究20.卫生技术人员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开展全员继续医学教育的研究21.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22.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23.我国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24.我国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六、全科医学教育课题1.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建立社区全科医学培养体系的研究3.乡村医生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研究4.全科医学教材建设的研究5.建立规范化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6.全科医学师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七、药学教育研究课题1.药学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2.我国高等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3.药学教育与药师社会功能的衔接的研究4.药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5.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6.药学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研究7.药学类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八、中医药(民族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研究课题1.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包括长学制教育、师承教育等)2.中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3. 中医药人才知识结构与素质、能力标准的研究4.中医药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5.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6.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7.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8.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实践教学的研究9.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10.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11.中医药人才社会需求与社会适应性的研究12.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研究13.中医药院校中非医药类专业与中医药相关性研究九、护理教育研究课题1.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学制)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3. 护士职业精神的培养或岗位胜任力的研究4. 急救、灾害救援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5. 社区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6. 护理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7. 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法律规范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名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4d1840b5f111f18582d05a26.png)
41.特殊教育研究分会
42.体育专业委员会>>
43.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
44.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
45.外语教学研究分会>>
46.校际合作研究分会
47.校史研究分会
48.校友工作研究分会
49.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
50.薪酬管理研究分会
51.学生工作研究分会
52.学习科学研究分会>>
14.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15.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
16.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
17.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
18.宣传工作研究分会19.国际政治研究 Nhomakorabea业委员会
20.继续教育分会
21.教师教育分会
22.教学研究分会
23.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
24.教育评估分会
25.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
26.教育信息化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名单(67家)
1.保健医学分会
2.保卫学专业委员会
3.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
4.创新创业教育分会
5.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
6.档案工作分会>>
7.高等教育管理分会
8.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
9.高等财经教育分会
10.大学文化研究分会
11.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12.高等商科教育分会
13.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
66.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67.统战工作研究分会
53.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54.仪器科学及测控技术专委会
55.产教融合研究分会
56.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
军医大学预选卫生士官任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军医大学预选卫生士官任职教育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ea31ee90242a8956bece49a.png)
为初 中的有 2 9 人, 占5 %; 高 中 的有 2 5 9 人, 占4 7 %; 职高 的有
1 2人 , 占2 %; 中专 的有 1 1 1 人, 占2 0 %; 大专 的有 1 2 3人 , 占 2 2 %; 本科 的有 2 1 人, 占4 %。
2 . 2 文 化 课 程 摸 底考 试 3 讨论
教员及学 员进 行问卷调查 , 对课程设置 、 教学 内容、 教学手段 以 及教学效果进 行评价 , 发给学员 6 O份问卷 , 教员 3 O 份 问卷 , 全
选卫生 士官培训 ,研究 者作为教员及组织 者参 与了全过程 , 并 对其进 行 了分 析 , 期待 发现 问题 、 总结经验 、 不 断s q - c 作纳入院校教育体 系 后, 成 为军 医大 学任职教 育的重要 工作。通过对军 医大学参与基层卫生
士官的培训和参 与教 学工作 的教 员及 学员进行调查研 究, 总结经验和不足 , 为今 后军 医大 学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 理论基础
和借 鉴 。
Vo l _ 3 2 2 01 4 N o . 1 O
军 医大学预选 卫生士 官任职教 育 的几点思考
朱嘉琦 , 柯 学峰 , 徐晓璐 , 徐 茂锦
( 1 . 第 二军 医大学 附属长海医院, 上海 2 0 0 4 3 3; 2 第 二军 医大学 , 上海 2 0 0 4 3 3)
关键 词 : 军医大学 ; 卫 生士官; 任职教 育
中图分类号 : G 6 4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4 ) 1 0 — 0 0 1 5 - 0 2
在第 十五次全 军 院校会议后 , 中央 军委做 出了任职教育与
来华留学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来华留学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97041e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f.png)
来华留学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李巍,方蕾,史宏灿(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来华留学医学生(MBBS学生)与国内医学生的伦理学教育中所面对的问题,既存在共性又有差异。
尽管目前医学院校广泛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但是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更偏重道德理论说教、与临床医学专业实际伦理困境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国内学生和留学生认为医学伦理学是常识,无须单独开设课程学习。
在留学生教育中,文化背景的差异又导致医学生对伦理困境的决策不同。
总结了学院留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中的问题,并讨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教育;来华留学医学生(MBBS学生)[基金项目]2018年度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临床伦理困境问题导向的来华留学生医学伦理学教学”(2018B-N03053)[作者简介]李巍(1982—),女,辽宁开原人,博士,扬州大学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方蕾(1983—),女,安徽合肥人,博士,扬州大学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医学教育研究;史宏灿(1966—),男,江苏靖江人,博士,扬州大学医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41-0072-04[收稿日期]2020-12-22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是医务行业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特征。
医学伦理学教育,是医学人文知识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
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目的是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习得了一定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医学伦理学的学习,实现从伦理认知和评价的角度进行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医生还面临患者的病理生理和心理的复杂表现、患者家属的心理变化、诊疗决策方法复杂等多种因素,均需根据上述情况综合做出临床决策,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也包括培养医生面对伦理困境时的决策能力[1,2]。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https://img.taocdn.com/s3/m/35bc6d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c.png)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全面评估1. 介绍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是中国医学领域的重要证书之一。
该证书的获得需要医学专业人士参加并完成中华医学会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并通过相关考试达到一定水平。
这个证书在医学界具有很高的声望,被广泛认可为专业发展和学术提升的标志。
2. 深度评估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在深度上给予了医学专业人士一个机会,通过持续学习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参与中华医学会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医学专业人士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 广度评估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在广度上促使医学专业人士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医学领域知识。
该证书要求参与者在不同的医学专业领域中取得一定的学分,这意味着医学专业人士需要对多个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通过参与不同领域的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医学专业人士可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个人而言,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认证。
作为医学领域的从业者,持续学习和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参与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并获得这个证书,我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保持与医学发展的步伐同步。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的临床实践水平,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还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医学专业人士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同行,并与他们分享我的经验和见解。
这种交流和合作有助于促进医学领域的共同进步,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
总结和回顾性内容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是中国医学领域的重要证书,对医学专业人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度评估和广度评估,这个证书促使医学专业人士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拓宽学术视野。
个人观点和理解中强调了持续学习和与行业同仁的交流对于个人和行业发展的意义。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https://img.taocdn.com/s3/m/a336d9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4.png)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1. 什么是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简称学分证书,是由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一种教育证书,旨在促进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
持有这个证书的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学习各种医学课程和参与学术活动来获取学分,从而提升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2. 如何获取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要获取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医务人员首先需要注册成为中华医学会的会员,然后参加中华医学会认可的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比如参加学术会议、听课、培训等,积累一定的学分。
在学分达到一定标准后,就可以向中华医学会申请颁发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
3.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重要性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持有这个证书的医务人员可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和治疗方法,保持专业竞争力。
学分证书也是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证明,可以在职称评定、医院晋升等方面发挥作用。
学分证书还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为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我个人来说,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深知医学知识的更新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持续不断地获取学分证书,我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学分证书也是我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为我在医院和学术机构的晋升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我将会积极参与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努力获取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
总结回顾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是医务人员持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具有重要的教育、职业和社会意义。
医务人员通过不断积累学分,获取这个证书,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实现职业发展。
持有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我将积极参与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努力获取这个证书,为自己的医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华医学会章程
![中华医学会章程](https://img.taocdn.com/s3/m/b1eeffe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d.png)
中华医学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为中华医学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依法登记成立,具有法人资格,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发展同国内外医学学术团体和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和合作。
第二条:本会宗旨是使全国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团结起来,充分发挥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作用,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与经济、社会的结合,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会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第二章会员与会籍第三条:本会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
个人会员分为会员、资深会员、会士。
单位会员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军队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学术性群众团体,和本会认可的其他有关医学学术团体。
第四条:会员条件及入会程序等按照本章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组织机构第五条: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按照本章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本会设理事会作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理事会设若干界别。
理事会的职权按照本章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三分之一。
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权,并对理事会负责。
第八条:本会设立名誉会长和顾问等荣誉职务。
第九条:本会设立秘书处作为办事机构,其职责按照本章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财务管理第十条:本会的经费来源包括:会费;捐赠;政府资助;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利息;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一条:本会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宗旨与任务第十二条:本会的宗旨是推动中国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
![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522ee1f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5.png)
思政课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 思政课是铸魂
就是对家国情怀、为民情怀和人类关怀发自内心的认同, 育人的“灵魂课程”,高校应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
铸牢青年大学生的情感之魂。 一是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 值引领作用,实现理论铸魂。 一是加强思政课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爱 根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对铸魂育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
代高校铸魂育人具有重大的价值意蕴,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是政治之魂、思想之魂、精神之魂、情感之魂、行动之魂的
内涵统一,是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活动思政、网络思政、制度思政的路径协同。
关键词:铸魂育人;价值意蕴;核心内涵;实践路径
青年习近平重感情、讲情义,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品格 体验式教学, 实现说理与说事相结合、 启发与渗透相结
风范。 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了解习近平真挚的为 合 、线 上 与 线 下 相 结 合 , 把 思 政 课 上“亮 ”、 上“实 ”、 上
74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C.9opyright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
的力量”[14]。 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
三、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实践路径
义文化自信,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
更清晰的表征[2]。 铸魂育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阐释、 新凝练、新概括,使之更好地反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 际,进而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 新时代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直面大学生面 临的问题,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 育人,以优质的精神资源化解大学生的思想之惑,坚定大 学生的理想信念。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2020年 课题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2020年 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2d4a0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d.png)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2020年课题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0年课题是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提升医学教育质量。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实践性研究不足,教学资源不充足等。
为此,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提升医学素质。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基础医学教育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更加注重临床实践,更多地开设护理、药学等临床实践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对病人护理和用药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
其次,要完善医学教育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教学管理的监督和督促,完善考核制度,给予老师合理的激励机制,确保教学质量,使教师们在教学中有积极的态度和热情。
此外,要重视医学教育的科技支持,建立科学的教学研究体系,利用新型教学技术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医学教育质量。
最后,要加大对医学生及医学教育者的培训力度,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医学生和医学教育者的专业能力,为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0年课题提出的推动医学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旨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提升医学素质。
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完善科技支持、加大对医学生及医学教育者的培训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医学教育水平,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
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为引导课题研究,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会编制了2020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本指南包括17个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医学教育的各个方面,适用于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医学院校。
各医学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下列的医学教育研究方向组织申报课题。
课题研究应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改进教学,研究成果应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课题要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我国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对区域乃至国家的医学教育具有参考意义和作用。
编号项目分类
N001 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
N002 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
N003 医学人文教育与职业素养(心理健康教育)
N004 质量保障体系与教育评价
N005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
N006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N007 教学管理与现代化
N008 专业与课程建设
N009 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
N010 中外医学教育比较
N011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
N012 思想政治教育与效果
N013 实验、实习教学与效果N014 教材与网络教学资源N015 医学教育其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