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均裂:吸附中间物种为自由基(原子) 异裂:吸附中间物种为离子基(正、负离子)

缔合吸附(非离解吸附):具有π电子或孤对电子的分子可以不
解离就収生化学吸附 如:乙烯在金属上的吸附,碳原子从sp2变成sp3,产生
两个自由价,与金属表面吸附位相作用

化学吸附态

分子或原子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迚行化学吸附时的化学状态、电子 结构及几何构型 化学吸附态及化学吸附物种的确定对多相催化理论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研究方法:红外光谱(IR)、俄歇电子能谱(AES)、 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
η << 1 时,内表面利用率低、内扩散影响显著、 受内扩散控制(催化剂活性无法充分显示出来,既使改变催
化剂的组成和微观结构,也难以改变催化效率。只有改变操作条
件或改善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和微孔构造,才能提高催化效率)

吸附、表面反应、脱附(化学过程)
吸附不能太弱 也不能太强 反应物化学吸附 生成活性中间物 1 2
吸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吸附
表面反应: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反应 脱附:产物分子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 (孔)内扩散:产物分子从颗粒内表面向颗粒外表面扩散 外扩散:产物分子从催化剂颗粒外表面向气流中扩散
① 催化剂颗粒
内孔道

反应物

气 流 层

⑤ ⑥ ⑦ 滞流层 孔道中的流动相
吸附的反 应物分子
活性中间物进行化 学反应生成产物
吸附的产物经过 脱附得到产物
催化剂得以复原
3 4
吸附不能太强
反应是通过在表面上吸附态的两种组分A、B相互作用而迚行:
AB A+B+ S-S S-S
产物+ S-S
A-B S-S
反应是通过吸附态的组分A和气相中的组分B相互作用而迚行:
B A A+B+ A
S
B+
S
S
S +产物

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 DI 内扩散:反应物分子穿过催化剂外表面与内孔间的 浓度梯度,到达催化剂内表面的过程
通量 = DI (Cs-C)
C : 内孔中某定点的反应物分子浓度
内扩散阻力:催化剂颗粒孔隙内径和长度 反应是否受内扩散影响的判断: 催化剂颗粒减小,催化活性(转化率)是否增加 ? 内扩散的消除: 在不降低比表面积的基础上,改变催化剂孔结构 减小催化剂颗粒大小
吸附与化学吸附位能线的交点在零能级以上 (慢化学吸附)

非活化吸附:化学吸附时不需要施加能量,在位能图中物理吸附
与化学吸附位能线的交点恰好在零能级 (快化学吸附)
0
0

解离吸附:许多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化学吸附时都会产生化学键 的断裂,因为这些分子的化学键不断裂就不能与催化 剂表面吸附中心迚行电子转移或共享。 如:氢与饱和烃在金属上的吸附

吸附位能曲线
C
吸附质分子之位能
物理吸附曲线 P
过渡态
DHH Ea Ed -△Hc -△Hp
最低点: rNi + rNi· vdw + rH + rH· vdw = 0.32nm
0.5
物理吸附热 Qp = -△Hp
0
P 与表面之距离(nm)
化学吸附曲线 C
H
Ni
离解能 DHH = 434 kJ/mol rNi + rH = 0.16 nm 化学吸附热 Qc = -△Hc
p / p0 :相对压力 p0:吸附温度下吸附质的饱和蒸气压
吸附等温式(方程);其图形为 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五种基本类型)
I
类型Ⅰ: 微孔(< 2 nm)材料、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类型Ⅱ、Ⅲ: 无孔或大孔(> 50 nm)材料、多分子层物理吸附
吸附的 产物分子
反应物吸附与脱附 B A
C 产物吸附与脱附 D 表面化学反应
产物
催化剂颗粒的内表面

外扩散与外扩散系数 DE 外扩散:反应物分子穿过滞流层的过程
通量 = DE (Ch-Cs) ( Fick定律)
Ch :均匀气流层中反应物浓度 Cs :反应物在催化剂颗粒外表面的浓度
外扩散阻力:气固(或液固)边界的滞流层 反应是否受外扩散 影响的判断: 外扩散的消除: 提高流体流速 (湍流)
金属氧化物:
多种吸附态:电中性的氧分子O2和带负电荷的氧离子(O2- , O- ,O2- )
CO 的化学吸附态
金属表面:分子态吸附,或解离吸附。其分子吸附态有:
金属氧化物表面:以σ键结合,属于不可逆吸附
烯烃的化学吸附态
预吸附氢过渡金属表面:缔合吸附
Pt(100)面
Ni(111)面
未预吸附氢过渡金属表面:失去部分氢,収生解离吸附
D (m2/s)
10-4
Bulk diffusion
Knudsen diffusion
10-8
10-12
Configurational diffusion
10-16 1000 100 10 1 0.1
Pore diameter (nm)
孔径大小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效率因子(内表面利用率)
η = 观测的反应速度 / 本征反应速率
吸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真实表面模型 —— 真实吸附

原有不均匀表面模型(Surface heterogeneity)
固体原有表面能量分布是不均匀的。气体首先吸附在能量最高 (最活泼)的表面位上,这时形成的吸附键最强,吸附热最大。 后来气体分子只能在能量依次下降的表面位上发生吸附

诱导不均匀表面模型(Induced surface heterogeneity)
不同覆盖度时的吸附位能曲线
积分吸附热

微分吸附热
吸附热 Q , kJ.mol-1
表面能 谱图
(用于 判断表 面能量 分布均 匀与否)
覆盖度

初始吸附热
氢在不同金属膜上吸附热与覆盖度的关系
3、固体吸附剂的表面模型

理想表面模型(Langmuir表面模型)—— 理想吸附

固体表面能量分布均匀
吸附热不随表面覆盖度变化
第二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多相催化的反应过程 吸附作用 固体吸附剂的表面模型
吸附平衡和吸附等温方程
催化剂的表面积和孔结构 吸附和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溢流现象
1、多相催化的反应过程

多相催化反应步骤

外扩散: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颗粒外表面扩散 (孔)内扩散:反应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向颗粒内表面扩散

内扩散的三种类型

体相扩散(Bulk diffusion)
大孔(孔径>100nm)内的扩散; 分子间的碰撞 >> 分子与催化剂孔壁间的碰撞; 扩散阻力主要来自分子间的碰撞

努森扩散(Knudsen diffusion)
孔径很小(1.5-100nm)或气体浓度很低时的扩散; 分子间的碰撞 << 分子与催化剂孔壁间的碰撞; 扩散阻力主要来自分子与孔壁间的碰撞
固体表面的台阶和弯折
4、吸附平衡和吸附等温方程

吸附平衡:吸附速率和脱附速率相等时,吸附剂表面上的气体浓度
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平衡吸附量:
V = f ( T, p, gas, solid ) V = f ( p ) T, gas, solid V = f ( p / p0 ) T, gas, solid

构型扩散( Configurational diffusion ) 孔径小于1.5nm的微孔中的扩散,为分子筛孔道内的特有扩散; 孔径与分子大小相当(处于同一数量级); 分子大小的微小变化或其空间构型的改变,都会引起扩散系数 的显著变化; 构型扩散对催化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影响很大,属于择形催化
CH3OH +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可逆吸附:在吸附温度下,抽真空或吹扫能除去吸附
物种,并且脱附物仍为原物质
不可逆吸附:在吸附温度下,抽真空或吹扫不能除
去吸附物种、或脱附物不再是原物质
序号 1 性能 作用力 物理吸附 范德华力(无电子转移) 化学吸附 化学键力(静电力或共价键力:电子转移或电 子对共享)
r f Cs , Ts
< 1
η 定量表达了催化剂内表面利用程度(率)
r f Co , To
η 趋于1时,内表面利用率高、内扩散可忽略、受 反应动力学控制(改善催化剂组成和微观结构,可以有效提
高催化效率。动力学控制对反应操作条件十分敏感。特别是反应 温度和压力对催化反应的影响比对扩散过程的影响大的多)
选择性 无,只要 p/p0 足够大 (专一性)
6
7 8 9 10
吸附程度
吸附量 吸附速率 吸附温度 鉴别
单层或多层,以分子密集排列形式遮 盖 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不需活化,速率快,可能受扩散控制 低温 电子状态变化极微,只能使原有吸收 峰发生某些位移或其强度发生改变
化学吸附是多相催化的必要条件
多相催化反应中,至少有一种反应物要吸附在催 化剂表面上,并且吸附强度要适中 化学吸附能够活化反应物分子,形成表面活性中 间物种。催化活性与催化剂对一种或几种反应物 的化学吸附能力有相关性 而,物理吸附力远远小于化学键合涉及的力,因 此对分子周围力场无显著影响,进而对分子反应 性能无直接贡献 但是,物理吸附可增大催化剂表面反应物分子的 浓度,从而提高反应速度。并且物理吸附的反应 物分子也可以作为补充化学吸附的源泉
一般 Ea << DHH
双原子分子另一种吸附情况:
H2 在 Cu 上的吸附
3
1、物理吸附
位能
2 DHH 1 0 物吸A2 弱化吸2A 强化吸2A 与表面的距离
2、弱化学吸附 3、强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的A2分子,弱化学吸附A原子,强化学吸附的A原子的位能曲线

化学吸附的类型

活化吸附:化学吸附时需要外加能量加以活化,在位能图中物理
2、吸附作用

几个概念

吸附:气体(或液体)在固体表面上聚集而使得固体表面上气体浓 度(或分压)高于气相中该气体浓度(或分压)的现象 吸附剂:吸附气体的固体 吸附质:被吸附的气体 吸附态: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吸附后的状态 吸附位(中心):吸附剂表面収生吸附作用的局部位置(催化活性 中心) 表面活性中间物种:吸附中心和吸附质分子共同构成的表面吸附络 合物 吸附平衡:吸附速率和脱附速率相等时,吸附剂表面上的气体浓度 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金属氧化物:烯烃作为电子给予体吸附在金属氧化物的金属离
子上,属于缔合吸附
炔烃的化学吸附态
金属表面:比烯烃强
芳烃的化学吸附态
苯在金属表面化学吸附
烷基芳烃在酸性氧化物表面化学 吸附,形成烷基芳烃正碳离子

吸附热
表征吸附强弱的参数 (吸附热越大,吸附越强)

Ed = Ea + Qc

Ea 、 Ed 、 Qc
H
Ed = Ea + Qc
吸附活化能 Ea ,脱附活化能 Ed
Ni
H
H2 在 Ni 上的吸附
H
H H H
H
Ni Ni Ni Ni Ni
H Ni
物理吸附氢分子
过渡态
化学吸附氢原子
过渡态:
两曲线交点为氢分子从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时的过渡状态
物理吸附贡献:
实现化学吸附 无物理吸附:分子需事先解离(离解能DHH) 有物理吸附:可使分子以很低的位能接近固体表面,只需提 供形成过渡态所需的最低能量Ea(吸附活化能)


低能电子衍射(LEED)、 X-射线光电能谱(XPS)、
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外观电位能谱(APS)、 场离子収射、质谱闪脱附技术
几种常见物质的吸附态:
H2的化学吸附态
金属表面:
金属氧化物表面:
均裂
异裂
O2的化学吸附态
金属表面:
多种吸附态:若氧分子与一个金属原子的吸附中心収生作用, 则形成O2-阴离子吸附态,属于分子型;若氧分子吸附在两个相 邻的金属原子上,则形成O-阴离子吸附态,属于原子型;若O继续与相邻金属的吸附中心作用,则形成O2-离子
2 3
4 5
吸附热 吸附态
可逆性
4-40 kJ/mol;接近凝聚热;放热 整个分子吸附
可逆吸附
40-200 kJ/mol;接近反应热;放热 常为解离吸附(解离为离子或自由基)
一般不可逆吸附 有,吸附剂与吸附质形成化学键时才发生化学 吸附 单层吸附(小于满满一层),由吸附剂的结构 和吸附质的化学性质决定吸附位 比较复杂,P一定,T升高出现最小、最大值 一般需活化,吸附速率较慢 较高温度,与活化能有关 电子状态变化,可产生新的特征吸收峰
固体表面能量分布起初是均匀的,但是吸附分子之间的相互排 斥作用会诱导固体表面产生不均匀性。表面覆盖度的增大,吸 附分子间的排斥作用加强,从而减弱了吸附键的强度
吸附 热随 覆盖 度的 增加 而下 降
固体表面不均匀
平台
高浓度位错、缺陷 表面的台阶和弯折
大量邻近原子 环绕
台阶 吸 附 原 子 缺 位 弯折 邻近原子更少 固体表面不同位置对气体吸附离解的 能力是不同的: Ni表面台阶处H2的离解不需要活化; 而在平台上则要2-8.4kJ/mol活化能 台阶上原子周围 邻近原子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