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试题研究全国卷三 (2)
高中生物高考押新课标全国卷第2题-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课标卷)(原卷版)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2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 (2020·新课标全国卷III)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 tR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D. 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含有CCI反密码子的tRNA转运甘氨酸,而反密码子CCI能与mRNA上的三种密码子(GGU、GGC、GGA)互补配对,即I与U、C、A均能配对。
【详解】A、由图示分析可知,I与U、C、A均能配对,因此含I的反密码子可以识别多种不同的密码子,A正确;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结合,B正确;C、由图示可知,tRNA分子由单链RNA经过折叠后形成三叶草的叶形,C错误;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mRNA中碱基的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从图示三种密码子均编码甘氨酸也可以看出,D正确。
故选C。
2. (2019·新课标全国卷I)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氨基酸为原料,产物是多肽链,场所是核糖体。
【详解】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不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①错误、③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核酸的干扰,④、⑤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②错误。
2020年全国卷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 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I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KCI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件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1而提高3.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tRNA 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D.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5.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2015年【新课标甲卷】(全国卷-II)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2015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新课标卷2)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36分)1.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 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第Ⅱ卷选择题(54分)29. (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
2021年普通高考全国卷Ⅲ2021年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二)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详解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全国卷Ⅲ●2021年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二)理综-生物试题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核酸和蛋白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大分子物质。
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一定含有蛋白质,但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不一定含有核酸B.因为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所以核酸不能通过细胞核上的核孔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可能是RNAD.转录的模板和产物分别是DNA和RNA,所进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T-A、C-G、G-C2.利用生物学基本原理不仅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还能指导生产实际。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稻可以在水田中长期生长而不烂根,说明水稻的根细胞不能进行无氧呼吸B.利用作物秸秆种植蘑菇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C.在各种生物育种方式中,诱变育种最有可能达不到育种目的,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因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浓度不能太高3.长跑活动中,人体很多器官所处的状态以及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可以通过多种调节过程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3,包括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答案】C【考点定位】转录【名师点睛】熟知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存在的位置,联系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C【解析】动物激素属于信息分子,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经血液循环把调节信号传到全身各处并通过作用靶细胞而发挥作用,A正确;植物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基质是发生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B正确;癌细胞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异养型,C错误;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结束生命的过程,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结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名师点睛】不熟悉癌细胞的增殖特点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A【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名师点睛】1.不熟悉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是对AD选项误判的主要原因;2.解题过程中没有联想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是对B选项误判的主要原因。
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全国卷二原卷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解析(全国卷二)
一、选择题
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艾滋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当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人体还会出现其他一些生理变化。例如,与运动前相比,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____________,该激素具有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生理功能,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3)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因此在大量出汗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__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020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高考试卷(含答案)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6.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
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③①②三、非选择题:共54分,第29~32题为必考额,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29.(10分)大豆蛋白在人体内经消化道中酶的作用后,可形成小肽(短的肽链)。
回答下列问题:(1)在大豆细胞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除mRNA外还需要其他种类的核酸分子参与,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豆细胞中大多数mRNA和RNA聚合酶从合成部位到执行功能部位需要经过核孔。
就细胞核和细胞质这两个部位来说,作为mRNA合成部位的是____________,作为mRNA执行功能部位的是______________;作为RNA聚合酶合成部位的是______________,作为RNA聚合酶执行功能部位的是______________。
(3)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表所示。
若来自大豆的某小肽对应的编码序列为UACGAACAUUGG,则该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______________。
若该小肽对应的DNA序列有3处碱基发生了替换,但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此时编码小肽的RNA序列为______________。
30.(9分)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B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
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所用溶液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016年高考全国卷3试题及解析
40.图(a)中的三个DNA片段上以此表示出了EcoR I、 BamH I和Sau3A I三种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 图(b)为某种表达载体示意图(载体上的EcoR I、Sau3A I的 切点是唯一的)。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BamH I酶切割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与上述表达载体被 ____________酶切后的产物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 (2)若某人利用图(b)所示的表达载体获得了甲、乙、丙三 种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子,如图(c)所示。这三种重组子中, 不能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产物的有____________,不能 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的酶,常见的有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 接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_。
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 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 也可发生以 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 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 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 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 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 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 代中能 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参考答案】(1)少 (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 考点:分离规律
39.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 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 酸菌产生的乳酸菌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 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 _________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 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 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分离纯化 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 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 ‚碳酸钙‛)。
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
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B.线粒体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C.生长激素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具有不同的分子组成【答案】D【分析】1、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
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溶酶体中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降解产生的有用物质可被再次利用,A正确;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可具有物质运输等功能,线粒体的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B 正确;C、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分子组成相同,均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错误。
故选D。
2.(2021·重庆·高考真题)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其质壁分离,再用清水处理后观察其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结果见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组经蔗糖溶液处理后,有52%的细胞原生质层的收缩程度大于细胞壁B.各组蔗糖溶液中,水分子不能从蔗糖溶液进入细胞液C.T1和T2组经清水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均复原D.T3和T4组若持续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可能下降3.(2021·全国·高考真题)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生物高考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50分。
其中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脂肪与糖原的元素种类不同B.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C.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维持人体第二性征D.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2.研究人员在调査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多年生草本群落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B.与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C.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强D.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有关3.细胞可以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线粒体也可以不断地分裂和融合,以维持细胞内线粒体的稳态。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外膜上所含酶的种类相同B.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车间”,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细胞可通过溶酶体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D.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中4.正常人体体温的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日节律。
下列有关体温日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B.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C.通过神经调节来维持D.有利于机体适应昼夜变化5.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余下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生物(含答案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生物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生物试题保持一贯的风格特征,稳中有进,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助力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在考查内容、试题呈现方式等方面体现出综合和灵活多变的特点,便于更好地发挥高考区分选才和引导教学的功能。
■高考新动向1.试题注重回归教材,引导考生关注基础知识今年高考生物试题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及对主干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如第30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其中考查了教材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这就要求考生在熟悉教材的同时能够准确运用教材语言进行规范答题。
2.试题综合性增强,强调知识间的联系与以往的高考生物试题相比,今年高考生物试题中,一道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有所增加,章节间的跨度增大,且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如第31题以生态系统作为主线进行考查,题中还涉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知识,强调知识模块间的组合,对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3.联系生活实际与生产实践,倡导学以致用试题更加注重引导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2题以马铃薯块茎的储藏为背景,引导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第4题从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人体失水问题切入,考查内环境稳态和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
4.关注生态文明,倡导环境保护理念高考生物试题坚持学科素养导向,着意传递保护环境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体现了社会责任素养,如第37题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微生物培养、分离、筛选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考点新变化在今年全国Ⅱ卷生物试题中,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内质网和细胞核的功能、细胞呼吸、物质的跨膜运输、内环境稳态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杂交实验、生态系统等知识;非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净光合作用、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选修部分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植物组织培养。
今年高考对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加大了考查力度,减弱了对图表类试题的考查,题干信息趋向简单化,考查目的更加明确。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含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共3套真题)
全国卷Ⅰ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以实验为情境的生物高考试题分析
以实验为情境的生物高考试题分析马国玉1㊀马金轩2㊀马丽3(1.喀什第六中学ꎬ新疆喀什844000ꎻ2.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ꎬ新疆喀什844000ꎻ3.沙湾市第三中学ꎬ新疆沙湾832100)摘㊀要:实验题是高考常见的题型ꎬ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和学科核心素养.对近三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进行分析得出ꎬ高考实验题涵盖知识点广ꎬ在细胞代谢和遗传规律应用方面占比多ꎻ命题类型可分为基础实验㊁原因原理㊁实验设计㊁结果结论四类.对四类实验题分析了解题策略ꎬ并提出教学和备考建议ꎬ供师生参考.关键词:实验ꎻ高考ꎻ试题分析ꎻ高中生物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28-0133-04收稿日期:2023-07-05作者简介:马国玉ꎬ从事生物解题教学研究.㊀㊀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ꎬ近代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人们成百上千甚至上万次的实验.例如ꎬ孟德尔多年从事植物杂交试验研究ꎬ提出了遗传单位因子的概念ꎻ巴斯德严格控制无菌条件ꎬ利用长曲颈瓶证实了肉汁腐败的原因是来自外界微生物污染.«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ꎬ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ꎬ增强综合素质ꎬ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ꎬ培养创新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发展包含生命观念㊁科学思维㊁科学探究㊁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1].实验题在高考中占一定比重ꎬ渗透着对核心素养的考查ꎬ但因实验题(特别是非选择题中)一般以新情境呈现ꎬ学生不易得分.归纳整理近三年生物高考中实验题的类型㊁解题技巧㊁出题立意ꎬ有于教师开展相关教学ꎬ帮助学生攻克实验题.1实验题知识点分析为便于表示ꎬ现将试卷赋予代号ꎬ2022年全国卷定为A(甲卷)㊁B(乙卷)ꎬ2021年全国卷定为C(甲卷)㊁D(乙卷)ꎬ2020年全国卷定为E(卷Ⅰ)㊁F(卷Ⅱ)㊁G(卷Ⅲ).分析结果见表1ꎬ参考王家荟[2]对试题的知识内容划分ꎬ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细胞的分子组成㊁细胞的代谢㊁遗传的分子基础㊁遗传的基本规律㊁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㊁微生物的应用㊁酶的应用㊁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ꎬ可见近三年高考实验题涉及知识点广ꎬ在细胞代谢㊁遗传的基本规律两部分占比较多.细胞代谢中常考点有物质的跨膜运输㊁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ꎬ例如2022年全国甲卷第2题和2020年全国卷Ⅱ第5题分别考查植物细胞失吸水原理和渗透作用原理ꎬ2021年全国乙卷第29题和2020年全国卷Ⅱ第30题分别考查光合作用中CO2的特殊固定形式和线粒体㊁叶绿体的功能.遗传的基本规律常表1㊀实验题知识点统计知识点试卷以及题号细胞的分子组成C30D2E4F3细胞的代谢A2B2B4B29D2D29E4F5F30G2遗传的分子基础D5E4遗传的基本规律A6A32B6B32C5C32D6D32E5F32G3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B30E3E31微生物的应用A37B37D37E37G36酶的应用C37F37G37基因工程B38C38D38G38胚胎工程A38G38考考点即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分析和应用ꎬ2020年全国卷Ⅰ第5题和2021年全国甲卷第5题考查分离定律ꎬ2022年全国甲卷第6题㊁第32题㊁2021年全国乙卷第6题㊁第32题㊁2020年全国卷Ⅱ第32题等均考查自由组合定律.2实验题命题类型分析基于课标和考试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ꎬ可将实验题类型分为基础实验类㊁原理原因类㊁实验设计类㊁结果结论类ꎬ见表2.表2㊀实验题类型统计命题类型试卷以及题号基础实验A38B38C38D2D5E4E37E38F3F30F37F38原理原因A37B29B30B37C30C37E31F37实验设计A37B32B37D29D32G32结果结论A2A6A32B2B4B6B30B32B38C5C32D6D30D32E3E5F5F32G22.1基础实验类此类试题源于教材中的基础实验和科学史的经典实验ꎬ考查实验的现象㊁材料选取㊁试剂用途㊁结论推断等.如2021年全国乙卷第2题判断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正误ꎬ2020全国卷Ⅰ第4题考查教材中观察类实验㊁实验材料的选择.在选修模块中部分试题答案以教材原文呈现ꎬ如2022年全国甲卷第38题的胚胎工程ꎬ2020年全国卷Ⅲ的果胶酶作用ꎬ学生回忆教材中的相关叙述即可解答.2.2原因原理类此类试题考查对实验现象㊁结果结论㊁材料或试剂选用㊁步骤及操作的解释和分析ꎬ多以教材中的实验原理为基础ꎬ通过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3].如2022年全国乙卷第30题根据家兔注射药物后的现象分析原因ꎬ2021年全国甲卷第37题根据表格结果写出洗涤蚕丝织物不使用某些加酶洗衣粉的原因ꎬ以及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更好的原因.2.3实验设计类此类试题给出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ꎬ或提供可选材料ꎬ由学生设计实验达成某种结果ꎬ验证某个假设ꎬ多见于光合作用㊁动物激素调节和遗传规律应用.例如ꎬ2021年全国乙卷第29题验证干旱环境下植物对CO2的特殊固定形式ꎬ2020年全国卷Ⅲ用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2022年全国甲卷第37题较为特别ꎬ给出实验材料和结果ꎬ学生推测实验思路ꎬ是实验设计的逆向考法.2.4结果结论类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根据实验所用材料㊁试剂药品㊁步骤和操作推测实验结果ꎬ或已知结果从中归纳㊁综合得出相应结论.需指出ꎬ结果是自变量对观测指标的影响ꎬ结论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4].如2022年全国乙卷第6题由正反交结果推测控制鸡羽性状的基因所在位置和性状显隐关系ꎬ2020年全国卷Ⅲ第2题由曲线图和题目信息推断影响胚芽鞘生长的各物质的作用.3实验题解题策略分析3.1基础实验类例1㊀(2021全国乙卷第5题)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ꎬ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ꎬ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ꎬ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ꎬ不合理的是(㊀㊀).A.与R型菌相比ꎬ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夹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夹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ꎬ可以得到S型菌解析㊀S型菌菌体有多糖类荚膜ꎬ能致病ꎬ有毒ꎻR型菌菌体没有荚膜ꎬ不能引起人或小鼠发病ꎬ无毒ꎬ通过对比可以说明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ꎬA正确ꎻR型菌转变为S型菌ꎬ是因为S型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菌DNA中并指导蛋白质的合成ꎬB正确ꎻ加热杀死的S型菌蛋白质变性失活ꎬ其DNA在加热过程中解开双螺旋ꎬ氢键被打开ꎬ但缓慢冷却时ꎬ其结构可恢复ꎬ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ꎬC正确ꎻ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被分解ꎬ与R型菌混合后不会使R型菌发生转化ꎬ故不能得到S型菌ꎬD错误.基础实验类试题源于教材ꎬ是教材实验的原型或修改ꎬ难度较低ꎬ不需要特别的解题技巧ꎬ学生对相关实验的识记是根本.3.2原理原因类例2㊀(2022全国乙卷第30题节选)题干略.根据实验二推测ꎬ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是(填 大于 或 小于 )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填 相同 或 不相同 )ꎬ原因是.解析㊀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ꎬ乙组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会使家兔自身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ꎬ故乙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对照组少ꎻ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ꎬ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ꎬ故丙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对照组多ꎬ乙组和丙组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量不同.例3㊀(2021全国甲卷第30题节选)题干略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A片段甲时ꎬ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ꎬ原因是.解析㊀dATP脱去Pβ与Pγ后成腺嘌呤脱氧核苷酸ꎬ是DNA的基本单位ꎬ因此制备32P标记的DNA片段时所用dATP的α位磷元素要被标记.原因原理类试题在考试大纲中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属于第二等级ꎬ解答此类题要从试题获取有效信息ꎬ找图表中的关键点ꎬ结合生物学原理㊁规律分析题目ꎬ一般从实验对象的特点和处理条件的角度回答ꎬ注意组织好语言.3.3实验设计类例4㊀(2021全国乙卷第29题节选)题干略若以Ph作为检测指标ꎬ请设计实验来验证植物甲在干旱环境中存在这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解析㊀该实验的检测指标为pHꎬ结合题意可知ꎬ在这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中ꎬ晚上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植物甲的液泡内ꎬ白天液泡内储存的苹果酸脱羧又释放出CO2ꎬ液泡pH在夜间逐渐降低ꎬ在白天逐渐升高ꎬ由此确定实验思路.例5㊀(2022全国乙卷第32题节选)题干略已知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2种.现有1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ꎬ若要通过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来确定其基因型ꎬ请写出选用的亲本基因型㊁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解析㊀由题意知ꎬ白花纯合体植株甲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甲杂交1次便可确定基因型ꎬ则需要子代因植株甲的基因型不同而出现不同表现型.AABB与甲杂交ꎬ无论甲是何种基因型ꎬ后代均为紫色ꎻ同理ꎬaaBB或aabb与甲杂交后代均为白色.若选用AAbbꎬ杂交结果:①AAbb(红)ˑaabb(白)ңAabbꎬ子代花色全为红ꎻ②AAbb(红)ˑaaBB(白)ңAaBbꎬ子代花色全为紫.实验设计类试题具有一定开放性ꎬ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解答此类试题时ꎬ根据实验目的和题目要求确定自变量㊁因变量和无关变量ꎬ遵循科学实验基本原则ꎬ设置合理条件.若在遗传题中设计实验ꎬ在确定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后ꎬ区分各种实验材料的特点ꎬ预想不同交配类型的结果ꎬ有时需要结合数学方法进行相关计算.3.4结果结论类例6㊀(2021全国乙卷第30题节选)在自然界中ꎬ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ꎬ回答下列问题:竞争排斥筹措理是指 (以下略)当实验出现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ꎬ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解析㊀该实验需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ꎬ据题干 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 的信息可确定ꎬ实验一方存活ꎬ另一方死亡的结果时ꎬ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综合上述实验和研究ꎬ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ꎬ若进化出新的资源利用方式便可共存ꎬ由此得出结论.例7㊀(2020全国卷Ⅲ第2题)取燕麦胚芽鞘切段ꎬ随机分成三组 (以下略)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㊀㊀).图1㊀实验结果图A.KCl可进行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ꎬ件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e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e或KCl而提高解析㊀题干信息指出 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 KCl可替代蔗糖发挥相同的作用ꎬ故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ꎬ进而调节细胞渗透压ꎬA正确ꎻ细胞伸长生长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资和水分ꎬB正确ꎻ蔗糖属于能源物质而KCl不是ꎬ题干信息KCl可代替蔗糖进行实验ꎬ由此判断该实验中蔗糖的作用不是供能ꎬC错误ꎻ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ꎬ由题图可知ꎬ蔗糖能提高生长素的作用效果ꎬ结合题意ꎬKCl也能提高生长素的作用效果ꎬD正确.结果结论类试题可从实验名称㊁目的㊁原理㊁对象㊁条件㊁方法和步骤等多方面分析.若为探究性实验ꎬ实验结果可能未知ꎬ需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ꎬ并归纳出相应的结论ꎻ若为验证性实验ꎬ则根据实验目的㊁条件和步骤等推出结果ꎬ再由结果得出结论.4教学与备考建议(略)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ꎬ2020:51-55.[2]王家荟.全国Ⅱ卷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析[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ꎬ2020.[3]师对.浅议高考生物学实验类试题题型及解题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ꎬ2021(27):77-79.[4]刘赛男. 实验探究 中的素养考查:以2022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生物学实验探究类试题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ꎬ2022(Z2):78-86.[责任编辑:季春阳]。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及高考对策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及高考对策一、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通过分析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的生物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趋势和特点:1、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基础内容,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
2、强调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是生物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的生物试题中都涉及到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3、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
试题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等,都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4、强调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中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将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等。
二、高考对策针对以上趋势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应对高考:1、巩固基础知识。
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基础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学生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更要做到熟练掌握和应用。
2、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是生物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学生需要通过多做实验、多进行探究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
同时,还需要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3、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
学生需要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了解生物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伦理问题,加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加强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将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不同学科之间的和综合运用能力。
5、注重复习方法和策略。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复习方法和策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复习,如归纳总结、比较分析、记忆技巧等,同时还要注重对解题思路和技巧的训练和提高。
2024新课标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
2024新课标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2024年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题与答案解析理综试题作为高考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和知识储备的重要标志。
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题,以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核心,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
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科交叉命题,强调学科间的融会贯通,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生物科目中,试题涉及到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物新陈代谢等基础内容,同时融入了生物学史、生物技术等拓展知识,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其次,试题突出实验探究的考察,强调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题目不仅涉及基本实验技能,还涉及到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和结论归纳等高级能力。
例如,在化学科目中,试题出现了制备某种化合物的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条件、试剂选择、操作步骤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充分考察了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在试题形式上,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题保持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结合,坚持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搭配。
选择题侧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推理能力,而非选择题则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拓展能力。
例如,物理科目中的论述题,要求学生对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归纳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对于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题的答案解析,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学生需要仔细研读试题,深入理解题目所要考察的知识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答案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做到简洁明了、扣题严谨。
其次,学生需要对做错的题目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错误的原因。
对于因为知识储备不足导致的错误,学生需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因为粗心大意或理解偏差导致的错误,学生需要提高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
最后,学生还需要对试题进行拓展性学习,了解更多与试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解析(全国3卷)
2019年全国卷Ⅲ高考生物试题解析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而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可以合成ATP,而高尔基体消耗ATP,C错误;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而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蛋白质,D正确。
故选D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答案】B【解析】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质,其他地方没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中,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
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答案】A【解析】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会增加产热量,不利于人体散热,A正确;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B错误;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则散热量增加,C错误;用酒精擦拭皮肤可以增加散热量,D错误。
选A。
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储藏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所以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增加,而有机物因呼吸作用消耗而总量不断减少。
2024届联考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理综理综试卷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3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Ni—59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非活性蛋白质和活性蛋白质的构象转换是通过磷酸基团的共价修饰实现的。
ATP 的结构简式如图一所示,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如图二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图一ATP蛋白质二Pi蛋白激酶ADP二蛋白质-PiH₂O 蛋白磷酸酶图二A. α、β和γ三个位置上磷酸基团中,y 位的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B.细胞中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并不都由ATP 直接提供C. 图二所示的生成蛋白质—Pi 和生成蛋白质的两个反应属于可逆反应D.蛋白质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和活性都发生改变2.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猎杀飞蛾。
科学家发现,缎纹蛾前翅尖端有奇怪的波纹和折叠,能强烈地反射声音,从而躲避蝙蝠的捕食;聋蛾则没有这样的能力,但其身上具有“消音”的鳞片,使蝙蝠难以发现。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聋蛾具有“消音”的鳞片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缎纹蛾前翅尖端奇怪的波纹和折叠是定向突变所致C.蝙蝠与飞蛾在捕食与被捕食的过程中共同进化D.聋蛾与缎纹蛾两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两者的基因库不同3.下图为某生物细胞中1、2两条染色体断裂并交换后发生的变化,染色体上的不同字母表示不同的基因。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1、2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B.图中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产生了新基因C.图中的变异会引起基因数目、种类和排序发生改变D.观察染色体变异一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4.动物实验表明,在下丘脑中分布着许多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当局部温度升高时放电频率增加的神经元称为热敏神经元,当局部温度下降时放电频率增加的神经元称为冷敏神经元。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 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二、非选择题:29.(8分)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高考生物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
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全国·高考真题)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
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B.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故选C。
2.(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生物科学史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学史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叙述是()选项科学史实验结论A 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B 绿叶暗处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叶片颜色变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C 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 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A B.B C.C D.D【答案】D【分析】1、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伞型的假根上,长出伞型的伞帽,伞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型伞藻的细胞核移到去掉帽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应该会长出菊花形帽。
2、1864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
过一段时间后,他将叶片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再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说明伞藻帽的形状与细胞核有关,说明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A正确;B、萨克斯的实验中设置了对照试验,遮光和不遮光的叶片形成对照试验,碘蒸气是要排除叶片中原来的淀粉的影响,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正确;C、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染料与细胞膜组成成分蛋白质结合,随着该组成成分的移动而移动,细胞膜上荧光物质的移动表明了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移动,可推知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C正确;D、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因本实验中小肠黏膜神经被彻底破坏,最终有胰液的分泌,故可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Ⅲ试题研究一、试题总体评价:今年高考生物试题题型与往年相同,包括6道选择题(36分)、4道非选择题(39分)和2道二选一非选择题(15分),共计90分,其中必修一的分值比重增大,非选择题中往年常考的必修三生命活动的调节替换成第30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的知识点,选修一考查前两个专题,第2、3小问跟必修一细胞呼吸内容紧密相关。
整套试题总体难度不大,典型特点是突出考查核心基础知识,体现《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着重考查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侧重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二、试题分析:2、试题的解析、考点:(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解析】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A错误;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即卡尔文循环),B错误;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C错误;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中科院邹承鲁团队在1965年完成(必修一目录后面的科学家访谈—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D正确。
【考点】此题可用排除法做,前三个选项考查生物教材必修一光合作用、必修二遗传规律、DNA是遗传物质中的经典实验的实验者。
D选项选取我国杰出生命科学技术成果为素材进行设计,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加强学生为祖国发展拼搏的社会责任感。
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解析】A. 如高等植物、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相关的细胞器都有:线粒体(提供能量)。
A错误;B.生物膜系统结构的5种组成元素。
B正确;C.细胞膜的第3个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第2种方式(直接交流)。
C正确;D.细胞分化的特点具有不可逆性。
D正确【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是细胞相关的核心基础知识。
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解析】此题考查必修三神经调节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神经细胞内外K+和Na+分布不均匀,K+内高Na+外高,D正确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解析】A.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
A正确B.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错误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C正确D.有丝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正确【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真核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必修二真核原始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解析】A.植物在黑暗中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根据有无O2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A正确B.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能的去路。
B正确C.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
C错误D.呼吸作用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合成ATP。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才能进行的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合成ATP。
D正确【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细胞代谢中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必修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解析】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动物多数为消费者。
A正确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B错误C.D.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和农田趋光性昆虫的丰富度。
【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的丰富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9.(9分)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
(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______。
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_______(填“高”或“低”)。
【解析】29.(1)类囊体膜蓝紫光和红光(2)增加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3)低【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重点考查通过分析坐标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分析坐标图注意:横纵坐标意义、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交点的意义。
30.(10分)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
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
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0.(1)氨基酸核糖体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2)空间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蛋白质的结构、分泌蛋白的种类和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的功能。
考查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发生基因突变中碱基对替换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31.(10分)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
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
【解析】31.(1)非同源染色体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一对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 (2)1∶1∶1∶1【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二遗传定律中的由两对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3种位置,判是否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32.(10分)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3-,通常植物根系对NO3-的吸收是通过_______运输完成的。
【解析】32.(1)有机物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3)主动【考点】此题重点考查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小问考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一道开放性题目,需要我们的考生积极大胆思考,简明扼要的作答。
第三小问考查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1)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____________(填“牛肉膏蛋白胨”“MS”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该培养基应采用________灭菌法灭菌。
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___________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可促进______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
(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7.(1)麦芽汁琼脂高压蒸汽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2)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3)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CO2,CO2使面包松软【考点】第1小问考查专题二中培养微生物所需的培养基的选择,参照课本83页《常用培养基配方》;培养基的灭菌方法;酵母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