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馆藏元代青花瓷器的鉴赏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元代青花瓷器的鉴赏与研究
描述:(图1)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图片:描述:(图2)元青花折枝花玉壶春瓶图片:描述:(图3)元青花花卉纹蒜头瓶图片:描述:(图4)元青花青花花卉小罐图片:描述:(图5)元青花束莲如意纹匜图片:描述:(图6)元青花菱花口单凤纹碟图片:描述:(图7)元青花月梅纹洗图片:广东省博物馆馆藏元代青花瓷器的鉴赏与研究作者:冯素阁青花青,色彩淡雅、幽青,华而不艳,明快悦目。青花瓷始创于唐代,盛于元。明、清达到顶峰。历代各个窑口的青花瓷器烧制最完美的唯属景德镇窑。唐代的青花瓷为形成萌芽状态,纹饰色彩很不稳定,不管是从胎、釉、彩都可以感受唐代水平的特点,而且数量极少;元代青花已经达到成熟、精美的程度,胎体有厚重、轻薄,大、中、小器形都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纹饰极富特色,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层次多,画面主次分明,浑然一体;明代青花瓷器的青花,主要原料是氧化钴,但由于采用不同的钴土矿,所呈现的色泽就不同,根据这种情况,明代时间的早晚不同,青花的风格特色也不同。元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烧造工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前代"釉下彩"等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完善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元代青花瓷器的主要产地是中国中部江西省的景德镇。此外在
中国东部的浙江省和西南部的云南省,也有烧造青花瓷器的瓷窑。今天我根据馆藏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和大家共同研究、探讨、欣赏元青花瓷器。一、元青花瓷器的制作风格元青花,在制作工艺、釉色、纹饰、器型等方面都非常成功,传世精品国内外都不少,其特点有:1胎:元代景德镇窑瓷器的胎质,较为坚硬,不够精细,有时可看到沙眼,由于胎内含杂质和铁的成分较多,因此器物的底部及足部露胎处,经常可以看到氧化铁的红色斑点,也称火石红。元代青花瓷器的釉层一般比明清时期略厚,白釉地子的闪青程度也较明清为重,可能是当时施釉较厚和釉料中含铁量较多的缘故。在制作工艺上,元代青花瓷器的足部上下多有竹节状凸起的弦纹,器身与器足的接合部位,多采用胎接方式。2釉:釉的颜色以白色为主,白中闪青色,釉质极为细润,施釉一般比较厚,盘类器物的底部都不施釉,称为沙底。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质都白中泛青,特别是早期产品与宋代青白瓷的釉色基本一样。这种透明釉的颜色往往与胎质有关,在烧制过程中,胎中的铁元素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向釉内扩散,加之窑炉内的还原气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现出亮丽地青白色。大部分仿品的胎都含铁量不足,其釉面看上去都青色不足。瓷器釉面的平整度与施釉方法有直接关系。由于元代青花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特别是采用浇釉和刷釉工艺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
留有“泪痕”和“刷痕”现象。清代以后景德镇普遍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较前朝大有提高,现代又采用电动空气压缩机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釉面过于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现代吹釉产品。3青花色:青花是兰色釉下彩,在瓷胎上用一种含钴的颜料,(颜色是黑褐色的)按所要求的图案进行绘画,然后再施白釉,进行烧制,即成青花瓷器,这种青花的装饰具有色调幽雅明快,而又不易上彩的特点。应该说,青花瓷器最早在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但那时的青花,因是初级阶段,又很不成熟,受唐三彩蓝料的影响,在瓷器上的青花非常简单,蓝料晕散重,同时传世器物极少,也就是近几年才被陶瓷界所公认。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表,古代使用的是一种天然矿物材料,其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铁与钴相互融合,均匀分布。在高温的作用下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斑点。它们一般不会浮到釉子表面上来,形成所谓的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也不作高温煅烧处理,所以氧化铁不可能均匀地融合在氧化钴中,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青花色泽过于灰暗或鲜艳。国产青料与“苏勃尼青料”比较,除铁含量偏低外,锰含量又明显偏高,前者是后者的60——300
倍。如果不能有效祛除国产青料中的锰,只是一谓加铁,青花的色泽就会显得灰暗。如果直接将化学工业中的氧化钴用作青料(俗称“洋蓝”),其色泽就会显得过于鲜艳。除国产原料外,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苏泥勃青料”,该进口料与国产料青花不同,它烧成后的颜色深浅不一,深的凹下去形成蓝黑色斑点,用手摸时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而国产青花料就没有此类现象,但此时国产青花料用量很少,从见到的实物看,有国产青花料和进口苏泥勃青料的合用器物,也有单纯用国产料的,由于进口料有凹凸不平和发黑的晕散现象出现,所以只能画绘花纹,有一种凝重、福丽堂皇的大气之感。画人物效果不好,画人物必须用国产料,特别是画人物的脸部既均匀又清晰,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图1),应是以国产料为主苏尼勃青料重点涂点的器物。为国产和进口青料的合用精品。4纹饰:元青花一般多装饰莲瓣纹,器物肩部绘有垂云纹,中间主题部分填以各种花卉,纹饰繁密,层次较多,有的器物上出现三四层甚至七八层花纹图案,如省博物馆藏的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层次就较多。图案结构紧密,层次分明,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这种繁密饰纹的手法,不仅表现在青花瓷器上,也表现在元代织锦和石雕工艺上,成为当时的独特风格。绘画题材也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牡丹、莲花、水萍、松竹梅、菊花、龙凤、孔雀、麒麟、海马、鱼、鸭、鸳鸯、回纹、文字、八宝、人物等生
动活泼纹饰。龙纹的特点:元代龙为细颈龙,龙嘴上翘,龙身较细,龙尾较秃,龙找有三、四、五找之分,但三爪龙最为常见。5造型:在造型方面具有胎骨厚重,形制巨大的特点。常见的器形有大瓶、大罐、大碗、大盘等,这种造型继承了唐宋(公元7~14世纪)以来的传统风格。由于当时的旋削技术较差,一般大罐内也多有旋纹,不够规整精细,不注意修整,瓶、罐、壶等器物接口痕迹较明显,盘碗类器物底部一般不施釉,经常看到留在底部的旋痕。同时小型器物也有,如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小菱口单凤纹碟、小罐、小洗等。但数量不多。常见的典型器物特点有高足碗,碗身较浅,口和底足外撇很少,高足大于碗身。(1)玉壶春瓶:细长颈,腹部转折生硬,口沿外撇大,整个器物比较瘦高。(2)壶元代的壶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演变,壶身是以玉壶春瓶作为壶身的,壶把较大,壶嘴较长,位置均靠下。元代的器物除高足碗外,底足一般比较矮,造型厚重,挺拔古朴,表现了元代的时代风格。二、馆藏元青花介绍与欣赏:(图1)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高30.3 口径8底径8.8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形体修长秀美,好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胎薄,局部可透光影。白釉细腻而莹亮,白中泛青。口沿内绘青花卷草纹,瓶外腹部绘人物故事图,故事内容表现了陶渊明外出会亲访友图,据《靖节先生集`五柳先生传》中记载,陶渊明宅前有五棵柳树,因而自称“五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