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课时提升作业(三)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2.4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2.4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包括11个小题,每个小题5分,共55分)1.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C.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D.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2.(xx·安庆模拟)下列关于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能不断进行分裂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目是相同的D.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其裂解释放抗原3.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4.(xx·海南高考)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5.(xx·重庆高考)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6.(xx·淮南模拟)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流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化B.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流感病毒D.“甲流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7.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5.1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5.1生态系统的结构(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 (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2.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③蛇处于不同营养级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3.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4.(2013·绵阳模拟)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B.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狐狸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C.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各种生物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5.如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耗氧量的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分别最可能是( )A.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B.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C.Ⅰ和Ⅱ都可能是消费者或生产者D.Ⅱ只能是生产者6.生态系统是指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其各组成成分交叉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合体。
下列对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B.细菌与狐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银川模拟)地球上的三个碳库为大气圈库、水圈库和生物库,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迅速交换。
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B.①②③表示CO2经甲、乙、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C.④过程表示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D.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2.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
假如一条1 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
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 )A.45 kgB.22.5 kgC.90 kgD.20 kg3.(2013·新余模拟)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B、D之间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C.C为食物链中的第三营养级D.A、B、C、D之间为捕食关系4.如图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丁的CO2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D.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
减少温室气体(如CO2)排放,实现低碳经济再一次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
如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的过程①②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中CO2含量C.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6.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7.(2013·南昌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肯定大于①B.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②/①)×100%8.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2.1 植物细胞工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2.1 植物细胞工程课时提升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包括8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当的营养、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B.在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卵细胞的全能性是最高的C.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D.用绿牡丹的花粉培育成幼苗属于全能性的体现2.(xx·宿州模拟)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胞脱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的过程B.已经分化的细胞转变成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进而形成植物的愈伤组织的过程C.离体的植物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分化出根和芽的过程D.离体的植物组织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有关激素的诱导3.(xx·池州模拟)在下列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四倍体小黑麦种子或幼苗获得八倍体植株②培育转基因“向日葵豆”植株③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④利用茎尖大量繁殖三倍体无子西瓜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形成H2O2,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下图为江苏某科研单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基因导入植物细胞B.①过程首先要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C.SOD催化形成H2O2的机制是为该反应提供能量D.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5.(xx·大同模拟)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B.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含有有机物C.③试管中的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D.调节④试管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6.(xx·六安模拟)植物体细胞杂交是细胞工程的一种技术,其过程不涉及( )A.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诱导两种不同的细胞融合D.杂种细胞分裂和分化的选择培养基7.(xx·南京联考)下列生物不能通过突变体的利用而获得的是( )A.抗除草剂的白三叶草B.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C.高产的水稻D.蛋白质含量高的小麦8.(xx·萧山五校联考)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经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都相同二、非选择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9.(8分)(xx·宝鸡模拟)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
(20套)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生物(全册)课时作业同步练习附答案
(20套)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作业同步练习附答案课时作业1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解析】细胞外液为体细胞直接生存环境,相对于外界环境,称为内环境,主要成分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故A相当于B,而C为内环境主要组成。
细胞内液不同于细胞外液,和细胞外液构成体液,故B正确。
【答案】 B2.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解析】在内环境的各种组成成分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组织液渗透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渗;淋巴循环是单向的,淋巴汇集后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而血浆不能回流到淋巴。
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 C3.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解析】人体组织液中Na+浓度较高,K+浓度较低,O2浓度较高,细胞内液中Na+浓度较低,K+浓度较高,O2浓度较低,二者渗透压比较接近,维持组织细胞正常形态。
所以B项正确。
【答案】 B4.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解析】人体的体液是指人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的统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 C5.下图是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液体。
则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A.③B.④C.②④D.②③【解析】图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④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C项正确。
【答案】 C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解析】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A错误。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5 生态工程课时提升作业(选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5 生态工程课时提升作业(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5 生态工程课时提升作业(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5 生态工程课时提升作业(选修3)的全部内容。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5 生态工程课时预测点1。
生态工程的原理1。
粮桑渔畜生态农业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39(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两个例子),沼气池中的生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 (填生态系统的成分)。
(2)该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率较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泥、沼液施用到土壤中,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工程建设中,根据____________原理,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______________。
(20套)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生物(全册)课时作业同步练习附答案(打包下载)
(20套)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作业同步练习附答案课时作业1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解析】细胞外液为体细胞直接生存环境,相对于外界环境,称为内环境,主要成分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故A相当于B,而C为内环境主要组成。
细胞内液不同于细胞外液,和细胞外液构成体液,故B正确。
【答案】 B2.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解析】在内环境的各种组成成分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组织液渗透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渗;淋巴循环是单向的,淋巴汇集后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而血浆不能回流到淋巴。
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 C3.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解析】人体组织液中Na+浓度较高,K+浓度较低,O2浓度较高,细胞内液中Na+浓度较低,K+浓度较高,O2浓度较低,二者渗透压比较接近,维持组织细胞正常形态。
所以B项正确。
【答案】 B4.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解析】人体的体液是指人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的统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 C5.下图是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液体。
则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A.③B.④C.②④D.②③【解析】图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④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C项正确。
【答案】 C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解析】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A错误。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提升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个小题5分,共60分)1.(xx·合肥模拟)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食草动物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如大肠杆菌D.能量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4.(xx·合肥模拟)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B.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储存最多的能量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D.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着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5.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B.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C.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D.生态系统中引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6.(xx·安庆模拟)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4个营养级④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7.(xx·黄山模拟)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甲、乙、丙、丁),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图示中的( )8.栖息在洞庭湖区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5.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5.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德州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就是化学信息2.有甲、乙两个生态系统,甲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比乙生态系统长。
下列关于甲、乙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强B.甲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强C.甲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弱D.无法判断3.若图示表明的是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自我调节能力越弱C.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D.恢复力稳定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6.某地的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爬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
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
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作用。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以作为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战。
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B.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骨骼肌C.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双向传递D.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据图分析,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在c处给予足够的刺激,钾离子从上往下运输引起膜电位变化C.假设这是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与水面接触3.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4.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
据此可以推断河豚毒素( )A.能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B.能使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加快C.能使膜流动性增强,通透性增加D.能与膜上特定的激素受体结合,引起代谢改变5.小刘不经意间手指被针刺了一下,手迅速缩回并感觉疼痛。
在此过程中( )A.先感觉疼痛,然后手迅速缩回B.反应速度快是因为此反射过程只有两种神经元参与C.缩手反射中枢在脊髓,痛觉形成在大脑皮层D.神经冲动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6.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B.甲图的③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的一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间,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7.(2013·烟台模拟)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8.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3】(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3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2·上海六校联考)下图显示一个传出神经元。
该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冲动会达到效应器B.冲动会达到脑部C.冲动会达到Y处的感受器D.在Z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解析】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了效应器。
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兴奋能够传到Y处的效应器,也能传到Z,但不能传到上一个神经元,不能传到脑部。
Z处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 A2.(2013·承德高二联考)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是( )A.①→④B.②→③C.③→② D.④→①【解析】神经纤维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外负内正,静息状态电位为外正内负。
【答案】 A3.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小【解析】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表现为钾离子由膜内流向膜外。
【答案】 C4.(2012·济南检测)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A.①→②B.③→④C.②→① D.④→③【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而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向突触前膜。
【答案】 B5.(2012·海南高考)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析】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正确;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B错误;神经细胞内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错误。
生物 必修一课时提升作业 3.3
1.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膜为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答案】选A。
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和细胞质分开;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的主要载体;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具有选择性,实现了细胞核内和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D.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答案】选A。
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A错误;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C正确;细胞核具有双层膜,D正确。
3.为了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利用单细胞真核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答案】选A。
图中生物a细胞核移植到生物b处理后的细胞质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生物c表现出生物a的性状,说明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故A项正确,B项错误。
生物c没有表现出生物b的性状,不能说明性状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故C项错误。
由于缺少对照,该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一切性状,故D项错误。
4.以下关于物理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B.把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C.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来描述认识对象的特征D.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答案】选D。
概念模型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A错误;概念把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B错误;数学模型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来描述认识对象的特征,C错误;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D正确。
生物 必修一课时提升作业 3.2.1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同时有内质网和中心体,则该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B.若细胞同时有叶绿体和细胞壁,则该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C.核糖体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具有相同的功能D.在细胞核内和线粒体中都有DNA【答案】选A。
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 A错误;若细胞同时有叶绿体和细胞壁,则该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B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具有相同的功能,C正确;在细胞核内和线粒体中都有DNA,D正确。
2.水池内某种藻类所分泌的一种物质能抑制蝌蚪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减缓水池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下列哪种结构最可能是该物质直接作用的目标( )A.中心体B.核糖体C.液泡D.溶酶体【答案】选B。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A错误;核糖体将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蛋白质,B正确;液泡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C 错误;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错误。
3.下面是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
其中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是( )【答案】选C。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A 项错误;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B项错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C项正确;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D项错误。
【方法规律】用“比喻法”记忆不同的细胞器(1)“动力车间”“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
(2)“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3)“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
(4)“蛋白质的加工和脂质的合成车间”——内质网。
(5)“蛋白质的加工厂和发送站”——高尔基体。
4.在做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制作观察叶绿体的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B.制作观察线粒体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可以维持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C.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不能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D.若视野比较暗,可使用凹面镜和增大光圈将视野调亮【答案】选A。
2021年高中生物 课时提升作业(三)
2021年高中生物课时提升作业(三)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xx·福州模拟)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CO—NH—)的一类物质是( )A.脂肪、载体和生长激素B.胰岛素、载体和抗体C.胆固醇、载体和酶D.甲状腺激素和雌性激素2.物质A是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的;物质B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物质C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D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B、C、D结构多样性只与a有关B.控制A、B、C、D合成的物质是核糖核酸C.物质B、D分别为胰岛素、生长激素D.物质B、C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3.(xx·潍坊模拟)下列有关蛋白质中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是形成肽键的场所B.蛋白质中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C.肽键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NH—COD.肽键是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4.(xx·龙岩模拟)下列各项与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 )A.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B.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的数目C.每种氨基酸分子的空间结构D.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5.如下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B.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6.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依次是( )A.9、42B.2、42C.2、51D.9、517.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取决于B的多样性B.从根本上说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的多样性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①过程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的基本组成单位都含有核糖8.(xx·晋江模拟)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 C,一种是PrP SC,它们的比较如下表:朊病毒蛋白PrP c PrP sc项目空间结构螺旋为主折叠为主溶解度高低致病性不致病致病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是两种朊病毒蛋白( )A.溶解度不同B.氨基酸的种类不同C.空间结构不同D.组成氨基酸的数目不同9.(xx·南昌联考)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三肽化合物最多有27种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10.(能力挑战题)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C.某二肽(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氨基酸C5H9NO4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条多肽中氨基数为m-n二、非选择题(包括2小题,共40分)11.(22分)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甚至死亡。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4.1-2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4.1-2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2.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 )A.甲是增长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不符合“S”型增长曲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2013·西安模拟)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5.如图是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物种种群数量时只能用样方法B.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C.由A到B种群数量越来越少,由B到C种群数量越来越多D.C点之后种群数量不会发生变化6.(2013·温州模拟)如图所示,乌鸦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呈“S”型增长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7.图一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丁四个物种,其种群密度与海水深度的关系。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3植物激素的调节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3植物激素的调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南通模拟)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琼脂块上胚芽鞘尖端数量(M),纵坐标表示胚芽鞘弯曲角度(N)]。
正确的结果是( )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的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P点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时,茎生长受到抑制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时,该植物的茎生长受到抑制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B.细胞分裂素主要由顶芽产生C.脱落酸可促进叶片衰老和脱落D.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控制4.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5.选择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洋葱根,随机分成两组。
在保证其正常生长的前提下,甲组水平放置培养;乙组给予单侧照光培养。
一段时间后,甲组向地弯曲生长,乙组背光弯曲生长(如图)。
此时甲、乙两组洋葱根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以及细胞的生长速度情况是( )A.甲组生长素向远地侧运输,远地侧生长快;乙组生长素向向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快B.甲组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远地侧生长快;乙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向光侧生长快C.甲组生长素向远地侧运输,近地侧生长快;乙组生长素向向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快D.甲组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近地侧生长快;乙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向光侧生长快6.某同学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 mm,在上端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甲所示,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提升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48分)1.(xx·银川模拟)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B.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C.在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主导作用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实质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2.葵花茎的向光性是因为( )A.光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B.光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C.光促进细胞分裂D.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3.(xx·山东高考)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4.(xx·安庆模拟)用矮壮素处理可以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提高观赏价值。
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的植物激素是( )A.乙烯B.赤霉素C.2,4-DD.脱落酸5.取某种植物幼茎等长切段若干(无芽和无叶)均分为四组,a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浓度),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组切段的平均长度,实验重复两次,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以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B.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均能促进切段的生长C.d组切段伸长最多,说明d组使用了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溶液D.b组切段伸长最少,说明b组使用了高浓度生长素溶液6.(xx·宿州模拟)如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
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一、基础全面练(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 m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蠕虫。
这种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的附肢像树根一样伸入到鲸的骨髓里。
蠕虫附肢里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
有关上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蠕虫和细菌均为异养型生物B.细菌与蠕虫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寄生C.鲸骨架→细菌→蠕虫构成了一条捕食食物链D.蠕虫和细菌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解析】选A。
蠕虫和细菌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均为异养型生物。
细菌与蠕虫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互利共生。
鲸骨架→细菌→蠕虫不是从生产者开始,不是捕食食物链。
蠕虫和细菌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xx·绵阳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解析】选C。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光能、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易错提醒】(1)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一定是生产者,反之亦然。
(2)腐生型生物(包括腐生细菌、真菌及腐食动物等)一定是分解者,反之亦然。
3.(xx·宜宾模拟)某生态系统中只含有甲、乙、丙、丁4个种群,图a为某段时间内该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b为甲、乙两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3·福州模拟)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CO—NH—)的一类物质是( )A.脂肪、载体和生长激素B.胰岛素、载体和抗体C.胆固醇、载体和酶D.甲状腺激素和雌性激素2.物质A是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的;物质B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物质C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D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B、C、D结构多样性只与a有关B.控制A、B、C、D合成的物质是核糖核酸C.物质B、D分别为胰岛素、生长激素D.物质B、C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3.(2013·潍坊模拟)下列有关蛋白质中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是形成肽键的场所B.蛋白质中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C.肽键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NH—COD.肽键是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4.(2013·龙岩模拟)下列各项与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 )A.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B.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的数目C.每种氨基酸分子的空间结构D.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5.如下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B.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6.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依次是( )A.9、42B.2、42C.2、51D.9、517.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取决于B的多样性B.从根本上说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的多样性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①过程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的基本组成单位都含有核糖8.(2013·晋江模拟)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 C,一种是PrP SC,它们的比较如下表:朊病毒蛋白PrP c PrP sc项目空间结构螺旋为主折叠为主溶解度高低致病性不致病致病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是两种朊病毒蛋白( )A.溶解度不同B.氨基酸的种类不同C.空间结构不同D.组成氨基酸的数目不同9.(2013·南昌联考)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三肽化合物最多有27种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10.(能力挑战题)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C.某二肽(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氨基酸C5H9NO4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条多肽中氨基数为m-n二、非选择题(包括2小题,共40分)11.(22分)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甚至死亡。
该外毒素为环状肽,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个氨基, 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
(3)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种,其中有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
(4)该化合物称为肽化合物,含有个肽键。
(5)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 ,B. 。
(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回答)12.(18分)(能力挑战题)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请设计一个验证“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
材料用具:0.01 g·mL-1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0.1 g·mL-1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蛋清、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
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
(2)方法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
②。
③冷却后, 。
④观察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 。
(4)实验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
答案解析1.【解析】选B。
胰岛素、载体和抗体都是蛋白质,都含有肽键;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雌性激素是固醇类,都不含肽键。
2.【解析】选C。
根据题意,物质A、B、C、D分别代表唾液淀粉酶、胰岛素、抗体、生长激素。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都有关。
蛋白质是由基因(DNA)控制合成的;B(胰岛素)不参与特异性免疫。
3.【解析】选C。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氨基酸中的N主要分布在氨基中,合成蛋白质时氨基参与肽键的形成,另有部分N存在于R基中;肽键的正确表示方式为—CO—NH—或;一个氨基酸分子提供氨基,另一个氨基酸分子提供羧基,脱去水分子而形成肽键。
4.【解析】选C。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多肽链的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
5.【解析】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保留的肽链中含有51(即30+21)个氨基酸,所以肽键的数目=51-2=49(个),A错。
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也可能含有更多的氨基和羧基(存在于R基),B错。
沸水浴时破坏的是胰岛素的空间结构而不是肽键,C错。
因为合成一个胰岛素分子就要切去一段C肽,所以可以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6.【解析】选A。
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故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链的条数=1+2+3+3=9;肽键总数=1+2×(5-1)+3×(6-1)+3×(7-1)=42,或肽键总数为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条数=51-9=42。
7.【解析】选D。
由图分析可知,A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B为氨基酸。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无多样性。
从根本上说,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对于直链多肽来说,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对于环状多肽而言,氨基酸数等于肽键数。
①过程为翻译过程,所需的模板为mRNA,运输B的工具为tRNA,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核糖核苷酸,均含有核糖。
8.【解析】选C。
比较可知二者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二者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如溶解度、致病性等,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有关。
9.【解析】选D。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需要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两者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不同取决于R基的不同。
甲、乙、丙的R基依次为-H、-CH3、-CH2OH,所以甲最简单。
而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化合物时,3种氨基酸形成的三肽有33=27种。
10.【解析】选D。
A正确,氨基酸理化性质的不同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正确,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甜味肽分子C13H16O5N2含有两个N原子,所以它只能是一种二肽;C正确,二肽C8H14N2O5水解后总的C原子数目有8个,总的H原子数目有16个,总的O原子数目有6个,总的N原子数目有2个,水解后得到丙氨酸分子式是C3H7O2N,根据原子守恒,另外一个氨基酸的化学式就是C5H9NO4;D错误,n个氨基酸缩合成的一条多肽形成n-1个肽键,那么就有n-1个氨基被破坏了,剩余的氨基数量就是m-(n-1)=m-n+1个。
【方法技巧】推导氨基酸分子式的三种方法(1)根据已知R基的氨基酸,推导其分子式:如丙氨酸(R基为—CH3)→→C3H7O2N。
(2)根据缩合反应过程推导分子式:如C3H7O2N+X→C8H14N2O5+H2O(3)根据原子守恒的原理,写出X的分子式。
11.【解析】据图分析,该外毒素为环状七肽,具有7个肽键,由5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其中有1种氨基酸出现3次,其R基为—CH3,因为区别氨基酸的种类依靠其结构中的R基。
该化合物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虚线框内结构A、B的名称依次是肽键和R基。
答案:(1)0 0 (2)7 R基(3)5 3 —CH3(4)环状七7 (5)肽键R基12.【解析】(2)①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应遵循对照性原则,实验应设置两组,同时要注意无关变量的控制,除了自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如底物的量要相等,所以两试管中要加入等量的蛋清液;②实验变量为对蛋清的处理——加热或不加热,前者变性处理的一组为实验组,不加热处理的一组为对照组;③向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时顺序、剂量、方法要正确,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加双缩脲试剂B,摇匀。
(3)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但不破坏化学键,所以蛋白质中仍含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
答案:(2)①等量的蛋清液②对A试管加热,使蛋清变性;B试管不加热③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加1 mL 0.1 g·mL-1的NaOH溶液,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4滴0.01 g·mL-1的CuSO4溶液,摇匀(3)A、B试管均变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