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PDF.pdf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7b1b0c8e009581b6ad9eb1c.png)
六年级生物期中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动物捕食;细菌分解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呼气产出水柱)○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汗;排尿;呼出气体;植物落叶)○4、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刺鲀、含羞草)○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⑧、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机器人,钟乳石,珊瑚不是生物)2.观察: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感官:眼—看耳—听鼻—闻手—摸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范围大:抽样调查。
范围小:逐个调查。
人口普查、森力资源的清查等不能估算。
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基本方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法。
3.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海藻分布)、温度、水等生态因素(花开放时间:光、温度)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重点掌握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①.变量: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这个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要会找实验变量)②.探究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性原则、对照性原则③.对照实验:实验组、对照组(作用:作对照)④.为什么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⑤.实验结果处理:对全班各组的结果或多次实验的结果求平均值。
(2020年整理)鲁教版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pptx
![(2020年整理)鲁教版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4d05a05cf84b9d529ea7a12.png)
组织名称
功能
举例
上皮组织 保护作用
小肠腺上皮、消化道上皮
肌肉组织 收缩、舒张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结缔组织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
血液、骨组织等
神经组织 受刺激能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脑和脊髓
3、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4、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会遭到破坏
镜臂:握镜的部位;
7、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
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
▲ 注意 DDT 的例子 (富集)课本 38 页、39 页生物圈 2 号
3、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P50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假设:是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的设想,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假设是建立在观察和已有知识或经验
之上的。
学海无 涯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 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2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d7776b0172ded630a1cb609.png)
六上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方法:观察。
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
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口诀:一需四能一都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⑴判断是否属于生物;例如珊瑚礁,钟乳石不属于生物,珊瑚虫属于生物。
⑵:通过例子判断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朵朵葵花向太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3、科学方法: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分类: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抽查)调查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4、生物分类的方法5、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6、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空气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总结:关于温度影响生物生活的诗句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③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④春水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⑤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蓝森林、水中植物垂直分布-阳光;山上植物垂直分布-温度南北植被分布-温度;沙漠、热带雨林植被分布-水分7、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8、科学方法: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9、实验设计的原则相互对照原则: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原则:除了探究的条件下,其他的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
重复实验原则:排除偶然性⑴判断自变量⑵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⑶判断实验中常出现的问题10、减少误差的方法:多次实验求平均值避免偶然性的方法:选取多个实验对象1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骆驼刺的根很长--适应干旱;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旗形树的树冠形似旗帜-适应风;仙人掌叶变成刺状-适应干旱12、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非常好用鲁教版生物六年级下复习资料(最新整理)
![非常好用鲁教版生物六年级下复习资料(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2467c6cc7931b764ce1531.png)
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2)结构特点: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些种类是单细胞,细胞中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需要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3)与人类的关系:①释放氧气;②作为鱼类的饵料③作为食物;④作为医药原料(4)代表:衣藻,水绵。
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等。
2、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环境。
(2)结构特点:植株矮小,一般有茎、叶的分化,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无叶脉,假根。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4)代表:墙藓、葫芦藓、地钱。
3、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
(2)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它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也就是专门的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代表植物:真蕨、中华水韭肾蕨、卷柏、江南星蕨、满江红、贯众。
4、裸子植物:(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2)代表植物:油松、雪松、云杉、侧柏、银杏、苏铁等。
5、被子植物:(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免受不利因素危害,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毛,有些果实表面有刺或黏液,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使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2)分类: ①单子叶植物:种子有一片子叶,平行叶脉。
②双子叶植物:种子有两片子叶,网状叶脉。
6.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种皮:保护内部结构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胚 胚根:发育成根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2)玉米种子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 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 养物质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乳:贮存营养物质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
非常好用鲁教版生物六年级下复习资料
![非常好用鲁教版生物六年级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aa8eec32f60ddccdb38a0df.png)
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 4)代表植物:真蕨、中华水韭肾蕨、卷柏、江南星蕨、满江 红、 贯众 。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芽轴:发育成茎 幼叶:发育成叶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4、裸子植物:
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 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
( 2)代表植物:油松、雪松、云杉、侧柏、银杏、苏铁等。 5、被子植物:
( 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的无机盐 4.居间生长:小麦、水稻、竹 子等植物的幼茎上,幼叶着生
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免受不利因素 危害,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毛,
部位的上方存在一些细胞,这 些细胞从茎的顶端分化之后, 到一定时期又
有些果实表面有刺或黏液,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
初中生物复习六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第 1页共 3页
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里面一层是种皮。因玉米种子成熟后,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
1、藻类植物: ( 1)生活环境:大多数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 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子。
( 2)结构特点: 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有些种类 是单细胞,细胞中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全身都能从环 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需要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观察叶片结构 P56 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它 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空腔。白天气孔慢慢张开空气 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同时水分也会通过气 孔散失;夜晚叶片的生产活动停止,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 腾作用随之减弱。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 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的输送原料,还可以降低叶面温 度,增加大气湿度。
鲁教版六上生物复习提纲
![鲁教版六上生物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f92db2f10661ed9ad51f3d3.png)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观察1、(1)特点: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
举例:②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①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2、(1)特点: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
(2)举例:①鲸呼气时产生巨大的雾状水柱。
②农民伯伯经常锄地松土,为农作物的根提供氧气。
3、①人可以通过、和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②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4、(应激性)①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②羚羊发现猎豹时迅速逃跑躲避。
5、(1)特点:生物体能够,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下一代。
(2)举例:①种子的萌发②鳄鱼类产卵繁殖6、(1)特点: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为现象;表现出不相同的特征为现象。
(2)举例: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现象②同一株碧桃上的花的颜色有白色和粉色等,是变异现象。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三、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的和不同点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之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调查1、下列不是调查的是()A.人口普查B.环境调查C.探究观察D.森林调查2、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写出调查报告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4、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抽样调查)1、方法步骤:2、注意事项①对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②不要损害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③注意安全。
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一个人到偏僻的地方;不要攀爬高处;不要下水;防止被动物咬伤等。
3、归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生物划分为、、。
鲁教版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2020年7月整理).pdf
![鲁教版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2020年7月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3a040da36c85ec3a87c2c5e1.png)
六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
3、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4、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P3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2、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的分类: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举例P14▲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P1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 实验的变量是光,其他的条件都应相同。
② 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除了需要对照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
4、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关键: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非常好用鲁教版生物六年级下复习资料
![非常好用鲁教版生物六年级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7c2d65ec3a87c24128c457.png)
初中生物复习六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第1页共3页、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 藻类植物:(1) 生活环境:大多数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2) 结构特点: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有些种类 是单细胞,细胞中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需要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 光合作用的器官。
(3 )与人类的关系:①释放氧气;②作为鱼类的饵料③作为食 物;④作为医药原料(4)代表:衣藻,水绵。
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鹿角 菜、马尾藻、石莼等。
2、 苔藓植物:(1 )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环境。
(2) 结构特点:植株矮小,一般有茎、叶的分化,茎中没有导 管,叶中无叶脉,假根。
(3)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4) 代表:墙藓、葫芦藓、地钱。
3、蕨类植物:(1 )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
(2) 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它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 物质的管道,也就是专门的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
(3)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 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 )代表植物:真蕨、中华水韭肾蕨、卷柏、江南星蕨、满江 红、贯众。
里面一层是种皮。
因玉米种子成熟后,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 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
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 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子。
7. 测定种子的成份 P18种子中含有水、无机盐、淀粉、蛋白质、 脂肪 &种子萌发的条件:(1)自身条件:饱满的种子胚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 期 (2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二、植株的生长 1.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
伸长区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
伸长区的细胞来 自分生区。
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 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 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区的细胞。
2020年整理鲁教版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pdf
![2020年整理鲁教版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pdf](https://img.taocdn.com/s3/m/13e218780b4c2e3f56276349.png)
六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
3、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4、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P3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2、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的分类: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举例P14▲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P1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 实验的变量是光,其他的条件都应相同。
② 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除了需要对照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
4、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关键: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鲁教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梳理
![鲁教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5b17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e.png)
鲁教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梳理生物第一、二章复提纲一、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比较特征。
植物分类。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生活环境。
水中或潮湿环境。
水中或潮湿环境。
陆地环境形态特点。
无根、无叶、无茎。
有根、有叶、有茎。
有根、有叶、有茎营养方式。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进行光合作用。
进行光合作用生殖。
孢子生殖。
有花果实的有性生殖。
有花果实的有性生殖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代表植物。
代表植物。
代表植物绿色植物大多生活在没有阳光、空气、水的分化。
它们生活在陆地的不同处,如沙漠、草原、森林和山野等环境中。
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生活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
孢子植物无根、无叶、无茎,通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来生存,进行孢子生殖。
种子植物有根、有叶、有茎,通过进行光合作用来生存,进行有花果实的有性生殖。
二、种子植物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胚乳和胚芽。
菜豆种子的胚芽在种子的一端,而玉米种子的胚芽在种子的一侧。
菜豆种子的胚乳是白色的,而玉米种子的胚乳是黄色的。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保护胚芽的作用,但菜豆种子的胚芽更易受到损伤。
2)种子和孢子的区别在于,种子是由胚胎、种皮和营养物质组成的,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成为新的植物。
而孢子只有一个细胞,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播植物。
要延长种子的寿命,可以将种子存储在低温、低湿、低氧的条件下。
要缩短种子的寿命,则需要将种子暴露在高温、高湿、高氧的环境中。
种子是一个重要的植物繁殖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孢子只是种子的前身,需要特定的环境才能发芽生长。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种子的寿命会延长,而在极端环境下则会缩短。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在于果实的特点,被子植物的果实更适于传播。
种子的成分包括胚芽、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和水分。
种子的萌发受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以及种子的品种、年龄和存储方式等自身条件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萌发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数除以总数乘以100%。
鲁科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
![鲁科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9334875727a5e9846a6192.png)
鲁科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二单元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生物基本特征 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排泄—排汗、排尿、呼气;植物:落叶排出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生物的归类: 按照生活环境: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按照用途:作物、家畜、家禽、宠物等3、环境影响生物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关系等 非生物因素南北之差—— 温度 水中分层——阳光 东西之差——水分 海拔—— 温度 春兰秋菊——光照 秋天叶片颜色——温度4、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不可缺少的成分)组成 (不可缺少的成分)非生物部分5、生态 能量: 流动的起点: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系统 最终来源:太阳能能力: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动态平衡) 最大:生物圈(大气圈底部—白色;水圈大部—蓝色;岩石圈表面—绿)分类:“地球之肺”、“绿色水库”——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提供氧气最多——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统一的整体。
6、食物链和食物网: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食物链的写法:①以生产者为开头,消费者为结尾②不包括分解者③箭头指向捕食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比例10%—20%物质:反复循环(碳循环以二氧化碳形式)有毒物质:积累7、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的倍数×物镜的倍数成像:倒像?(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哪个方向往哪方向移)眼睛看的位置:对光,镜筒上升——眼注视目镜;降低镜筒——眼注视物镜目镜——长—倍数小视野—大光圈、凹面镜——较亮—小光圈、平面镜——较暗物镜细胞大小视野的范围视野的明暗低倍(短)小大,细胞数多明亮高倍(长)大小,细胞数少暗8、玻片标本的制作:1擦—2滴—3取材—4展或涂—5盖—6染(碘液)—7吸滴:洋葱——清水口腔上皮细胞——生理盐水(0.9%)—维持细胞原有形态展或涂:防止细胞重叠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让其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9、动植物细胞(1)植物细胞1是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是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被发现;作用:控制物质进出4是细胞质;内含能量转换器——【3】线粒体和【6】叶绿体5是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克隆——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7是液泡;内含细胞液;包括—酸、甜、苦、辣、部分色素(除叶绿素)、水等物质(2)动物细胞1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2是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遗传信息库3是细胞质;内含能量转换器——线粒体(3)动植物细胞比较: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液泡(4)能量转换器作用: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中:光合作用(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叶绿体线粒体中: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10、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运动: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36章基础知识填空复习提纲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36章基础知识填空复习提纲 鲁教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b8f4acc1767f5acfa0c7cd77.png)
第3-6章P48:1、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循环流转,不舍昼夜。
P48:2、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植物体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________,保持________________,叶片舒展,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________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P5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量根毛对于植物吸水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53-54:4、在植物茎的输导组织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________能够运输________和________,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许多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组成,上下细胞间的________消失,形成一根________的管道,主要分布在植物茎的________中。
另外一种输导组织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运输________的,主要分布在茎的________。
在两种输导组织之间有________,能够不断的分裂,向外产生新的________,向内产生新的________。
P58-59:5、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皮中有两种细胞,其中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不能进行_______________;另外一种细胞是一对________型的________细胞,并且围成了一个空腔¬——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的门户,也是_______________的窗口。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用)2024版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用)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d78b5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8.png)
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清单举例能生长的东西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生物。
能运动的东西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生物。
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它是(填“是”或“不是”)生物。
温馨提示1.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1)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生命,如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
(2)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没有生命,如钟乳石、珊瑚、机器人等。
2.珊瑚虫属于生物(腔肠动物),它的分泌物形成珊瑚,珊瑚是非生物。
3.生石花被称为活的宝石、有生命的石头,是生物。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重点归纳:生物的特征1.营养:从外界摄取物质。
按照营养方式可以分为自养和异养(1)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有机物。
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自养。
植物不能直接从外界吸收有机物(2)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出有机物,它们通常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3)此外,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也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有些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等利用光能、化学能来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
2.呼吸:这里的呼吸指的是与光合作用相对应的,通过线粒体进行的呼吸作用。
可以分为有氧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无氧呼吸(有的细菌、真菌不需要氧气,如乳酸菌、酵母菌等)。
3.排出体内废物:排尿、出汗、呼气、落叶等。
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称为排泄,排出粪便是排出食物残渣,称为排遗。
4.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称为应激性,植物与低等动物(如草履虫、含羞草)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叫应激性。
大部分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又称为反射,反射属于应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
3、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4、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P3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2、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的分类: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举例P14▲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P1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 实验的变量是光,其他的条件都应相同。
② 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除了需要对照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
4、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关键: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例如: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6、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例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土壤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P21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为什么细嚼馒头越嚼越甜?4、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链接,形成食物网写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5、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并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
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7、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第四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氧量的70%)、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园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7在生物圈中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表现在方方面面:①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②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会通过不同形式的运动或者被携带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③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大气、水会影响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38页、39页生物圈2号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4、假设:是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的设想,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
假设是建立在观察和已有知识或经验之上的。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显微镜的使用P45-48 的图要掌握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转)三观察(侧面注视)四整理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②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③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3、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P50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5)碘液染色。
(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1、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
(4)盖上盖玻片。
(5)碘液染色。
(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2、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2、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3、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等,这些都是小分子4、细胞膜的功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5、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储存能量的转换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释放能量的转换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7、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多莉羊的例子p628、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第二节:单细胞生物1、常见的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眼虫。
2、草履虫外形像倒置的草鞋,虽然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可以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等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3、如图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这些结构的功能。
P674、与人类的关系:有利和有害P67 赤潮和水华P685、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分裂产生两个新的草履虫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的分裂1、细胞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2、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