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作业解
通信原理作业解
![通信原理作业解](https://img.taocdn.com/s3/m/35b7beafbceb19e8b8f6ba8e.png)
通信原理作业解第1章 绪论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E P =0.105,X 出现的概率为X P =0.002,试求E 和X 的信息量各为多少?解: 0.105E P =22log log 0.105 3.25bit E E I P =-=-= 0.002X P =22log log 0.0028.97bit X X I P =-=-=1-2 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E 、F 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概率分别为1/4、1/4、1/16、1/8、1/16、1/4,试求该信息源输出符号的平均信息量I 。
解: 1/4,1/4,1/16,1/8,1/16,A B C D E F P P P P P P ======222222log 1log 1/log 1/log 1/log 1/log 1/111111log 4log 4log16log8log16log 44416816432bit /8A AB BC CD DE EF F I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符号1-3 设一数字传输系统传送二进制信号,码元速率R B2=2400B ,试求该系统的信息速率R b2=?若该系统改为传送十六进制信号,码元速率不变,则此时的系统信息速率为多少? 解:由题 B22400B R =(1)二进制时 b2B2=2400bps R R =(2)16进制时 b16B16=424009600bps R kR =⨯=l-8 在强干扰环境下,某电台在5分钟内共接收到正确信息量为355Mb ,假定系统信息速率为1200kb/s 。
(l )试问系统误信率eb P =?(2)若具体指出系统所传数字信号为四进制信号,eb P 值是否改变?为什么?(3)若假定信号为四进制信号,系统传输速率为1200kB ,5分钟内共接收到正确信息量为710 Mb ,则eb P =? 解:1200kbps b R =⑴()362312001056035510 1.3910120010560ebP -⨯⨯⨯-⨯==⨯⨯⨯⨯⑵ 因为eb P 仅由信息量决定,所以当系统所传输的数字信号为四进制时,eb P 值不变。
华理通信原理、题解-第1-5章
![华理通信原理、题解-第1-5章](https://img.taocdn.com/s3/m/3f2acef7aef8941ea76e053f.png)
I log2 (1 / 16) 4(bit / pix)
一幅照片所含有的信息量为: IP=400 0000×4=1600 0000(bit/pic) 所允许的最大传输速率为: Cmax=Blog2(1+S/N)=3000×log2(1+10) =10390 (bit/s) 所需传输时间为: t=IP/Cmax=1540s =25.67min
2
R n i(t) C n o ( t)
1 Ro ( ) 2
n0 RC j Pno ( )e d 4RC e
亦可借鉴3-6题的结果:
a a a2 1 由2-5题, e 2 对照 : a 2 2 a RC 2 n0 n0 n0 1 (1 RC ) 本题Pno ( ) 2 系数 2 2 2 1 (CR) 2 (1 RC ) 2 n0 1 RC RC n0 RC Ro ( ) e e 2 2 4 RC
1 1 2 2 R (0,1) 4 cos (0) 4 cos ( ) 2 2 2 2
14
a a 3-6 给定自相关函数 Rn ( ) 2 e (1) a a j j Pn ( ) Rn ( )e d e e d 2 a 0 a j a a j e e d e e d 2 2 0 a 0 ( a j ) a (a j ) e d e d 2 2 0 a 1 1 a2 2 2 a j a j a 2
c-πB
c+πB
22
3-9
1 jC 1 1 2 H ( ) , H ( ) R (1 jC ) 1 jCR 1 (CR) 2 又, Pni ( ) n0 2, , n0 Pno ( ) Pi ( ) H ( ) , 2 2 1 (CR)
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第2版)课后作业答案
![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第2版)课后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3ce87e53a580216fcfef0.png)
第1章 绪论1-4 设有一离散无记忆信源,其概率空间为(1) 求每个符号的信息量;(2) 信源发出一消息符号序列为(202 120 130 213 001203 210110 321 010 021 032011 223 210)求该消息序列的信息量和平均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量.解:(1)根据题意,可得:23(0)log (0)log 1.4158I P =-=-≈比特21(1)log (1)log 24I P =-=-= 比特 21(2)log (2)log 24I P =-=-= 比特 21(3)log (3)log 38I P =-=-= 比特(2)法一:因为离散信源是无记忆的,所以其发出的消息序列中各符号是无依赖的、统计独立的。
因此,此消息的信息量就等于消息中各个符号的信息量之和。
此消息中共有14个“0”符号,13个“1”符号,12个“2”符号,6个“3”符号,则该消息的信息量是:14(0)13(1)12(2)6(3)I I I I I =+++14 1.41513212263≈⨯+⨯+⨯+⨯87.81≈ 比特此消息中共含45个信源符号,这45个信源符号携带有87.81比特信息量,则此消息中平均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量为287.81/45 1.95I =≈ 比特/符号法二:若用熵的概念计算,有222331111()log 2log log 1.906(/)884488H x bit =--⨯-=符号说明:以上两种结果略有差别的原因在于,它们平均处理方法不同,前一种按算术平均的方法进行计算,后一种是按熵的概念进行计算,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这种误差将随消息中符号数的增加而减少。
1-10 计算机终端通过电话信道(设信道带宽为3400Hz)传输数据.(1) 设要求信道的S/N=30dB,试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是多少?(2) 设线路上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4800bit/s,试求所需最小信噪比为多少?解:(1) 因为S/N =30dB,即1010log 30S dB N =,得:S/N=1000由香农公式得信道容量2log (1)S C B N =+ 23400l o g (11000)=⨯+ 333.8910/b i t s ≈⨯ (2)因为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4800b/s ,即信道容量为4800b/s 。
通信原理习题解答
![通信原理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1b93459e59eef8c75ebfb376.png)
W
Pd
n0 4
B
1
W
第5章
5. 已知调制信号 m(t) = cos2000t + cos4000t ,载波为 cos104t,进行单边带调制,试确定该上边带信号的表示 式,并画出其频谱图。
解:m(t)的Hilbert变换为
mˆ (t) sin 2000πt sin 4000πt
则上边带信号为
sUSB
j2πf
1 (2 jsin0.2πf ) j2πf
0.2 sin0.2πf 0.2Sa(0.2πf ) 0.2πf
(2)频谱图如图所示。
3. 已知f (t)的频谱F(f )如图所示,画出 f(t)cos2f0t的频谱函数 图。设f0=3fx。
解:设 f1 (t) f (t) cos 2πf0t 根据傅里叶变换的频移性质直接画出其频谱函数F1(f )。
第一章
1.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解: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系统的传输有效性通常用每路信号 的有效传输带宽来衡量。可靠性通常用通信系统的输出 信噪比来衡量。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可以用码元传输速率或信息传 输速率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通常用差错 率来衡量。差错率有两种表述方法:误码率及误信率。
解(1)DSB: B=2fx=30 kHz
Si Ni
S0 N0
/ GDSB
105 / 2 510 4
Ni n0B 2 10 12 30 103 6 10 8 (W)
Si 5104 6 108 3 (mW) S 105 Si 300 (W)
(2)SSB: B=fx=15 kHz
Si Ni
S0 N0
/ GAM
通信原理思考题及作业解答
![通信原理思考题及作业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b928f99e31b765ce04081425.png)
思考题作业题解答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性能指标有:码元传输速率R B 、信息传输速率R b 、频带利用率η。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误码率P e 和误信(比特)率P b 。
1–12 何谓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码元速率R B 是指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B )。
信息速率R b 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s 或bps )。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或 其中 M 为M 进制(M =2 k ,k = 1, 2, 3, …)。
1–13 何谓误码率和误信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误码率P e 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
误信率P b 是指错误接收的比特数在传输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例。
在二进制中有:P e =P b 。
第1章 绪论( 习题 )1–4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 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2) 若每个字母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P A =1/5,P B =1/4,P C =1/4,P D =3/10,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1) 平均每个字母携带的信息量,即熵为2(比特/符号)每个字母(符号)为两个脉冲,其宽度为2×5 ms =10-2(s )则平均信息速率为:2(比特/符号)/10-2(秒/符号)=200(b/s )(2) 平均信息量为985.1310log 1034log 4125log 51)(222=⨯+⨯⨯+⨯=x H (比特/符号) 平均信息速率为:H (x )/10-2=1.985/10-2=198.5(b/s )1–7 设一数字传输系统传送二进制码元的速率为2400 B ,试求该系统的信息速率。
通信原理习题解答
![通信原理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5f456bf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b.png)
《通信原理》习题【习题1-1】 某数字通信系统用正弦载波的四个相位0、2π、π、23π来传输信息,这四个相位是互相独立的。
(1) 每秒钟内0、2π、π、23π出现的次数分别为500、125、125、250,求此通信系统的码速率和信息速率;(2) 每秒钟内这四个相位出现的次数都为250,求此通信系统的码速率和信息速率。
解: (1) 每秒钟传输1000个相位,即每秒钟传输1000个符号,故R B =1000 Baud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0)=21,P ⎪⎭⎫ ⎝⎛2π=81,P(π)=81,P ⎪⎭⎫ ⎝⎛23π=41,每个符号所含的平均信息量为H (X )=(21×1+82×3+41×2)bit/符号=143bit/符号 信息速率R b =(1000×143)bit/s=1750 bit/s(2) 每秒钟传输的相位数仍为1000,故 R B =1000 Baud此时四个符号出现的概率相等,故H (X )=2 bit/符号R b =(1000×2)bit/s=2000 bit/s【习题1-2】已知等概独立的二进制数字信号的信息速率为2400 bit/s 。
(1) 求此信号的码速率和码元宽度;(2) 将此信号变为四进制信号,求此四进制信号的码速率、码元宽度和信息速率。
解:(1)R B =R b /log 2M =(2400/log 22)Baud=2400 BaudT =B R 1=24001 s=0.42 ms (2)R B =(2400/log 24)Baud=1200 BaudT=B R 1=12001 s=0.83 ms R b =2400 b/s【习题1-3】设一信息源的输出由128个不同符号组成。
其中16个出现的概率为1/32,其余112个出现概率为1/224。
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符号,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
试计算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通信原理作业及答案
![通信原理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b98171ec3a87c24128c4ac.png)
1、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答:数字通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2)便于加密处理(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1、为什么要进行调制?调制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采用高频载波调制传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在无线通信中由于要传输的信息基本上都属于低频范围,如果将此低频信号直接发射出去,需要的发射和接收天线尺寸太大,辐射效率太低,不易实现。
我们知道,天线如果要想有效辐射,需要天线的尺寸l 与信号的波长λ可以比拟。
即使天线的尺寸为波长的十分之一,即10/λ=l ,对于频率为1kHz 的信号,需要的天线长度为30km ,这样长的天线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若将信号调制到10MHz 的载波频率上,需要的天线长度仅为3m ,这样的天线尺寸小,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
(2)在有线信道通信中可以实现频分多路复用。
主要功能:(1)将消息变换为便于传输的形式(适应信道传输)。
(2)提高性能,提高抗干扰性。
(3)有效的利用频带(合并多路信号)。
(4)容易辐射。
(5)调制把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一定的频带范围以适应信道的要求。
4、从下面的眼图模型可以说明哪些问题?(10分) 答:从上眼图说明以下几个问题:(1)最佳抽样时刻应在“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2)对定时误差的灵敏度由眼图的斜边之斜率确定,斜率越大,对定时误差越灵敏; (3)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信号畸变范围; (4)图中央横轴位置应对应判决门限电平;(5)在抽样时刻上,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
3、已知一基带信号t t t m ππ4cos 22cos )(+=,对其进行理想抽样:(1) 为了在接收端能不失真地从已抽样信号)(t m s 中恢复)(t m ,试问抽样间隔应如何选择?(2) 若抽样间隔取为,试画出已抽样信号的频谱图。
解:(1)基带信号可看成低通信号,其最高频率Hz f m 2=,所以抽样速率f 11(24、12路载波电话信号占有频率范围为60-108kHz,求出其最低抽样频率?min=sf并画出理想抽样后的信号频谱。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及每章总结(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五版)第一章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及每章总结(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五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b8de36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8.png)
《通信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
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 )(25.3105.01)(log 2bit E I ==)(97.8002.01)(log 2bit X I == 题解:这里用的是信息量的定义公式)(1log x P I a =注:1、a 的取值:a =2时,信息量的单位为bita =e 时,信息量的单位为nita =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哈特莱2、在一般的情况下,信息量都用bit 为单位,所以a =21-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3/16和5/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方法一:直接代入信源熵公式:)()()()()(E H D H C H B H A H H ++++=516165316163881881441log log log log log 22222++++=524.0453.083835.0++++= 符号)/(227.2bit =方法二:先求总的信息量I)()()()()(E I D I C I B I A I I ++++= 516316884log log log log log 22222++++= 678.1415.2332++++= )(093.12bit =所以平均信息量为:I/5=12.093/5=2.419 bit/符号题解:1、方法一中直接采用信源熵的形式求出,这种方法属于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得平均值,得出结果的精度比较高,建议采用这种方法去计算2、方法二种采用先求总的信息量,在取平均值的方法求得,属于算术平均法求平均值,得出结果比较粗糙,精度不高,所以尽量不采取这种方法计算注:做题时请注意区分平均信息量和信息量的单位:平均信息量单位是bit/符号,表示平均每个符号所含的信息量,而信息量的单位是bit ,表示整个信息所含的信息量。
《通信原理》作业答案
![《通信原理》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1ac05bbe1e650e52ea9931.png)
《通信原理(C)》作业解答1-1.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下图所示模型中,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一)信息源的作用是将各种可能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1)在无线广播中,信息源中包含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声音等各种消息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
(2)在无线电视中,信息源中包含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声音、图像等消息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
(二)受信者的作用就是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1)在无线广播中,受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声音等消息。
(2)在无线电视中,受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而成的声音、图像等消息。
(三)信道的作用就是传送由原始电信号转换而来的信号。
在无线广播和电视中,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无线电波,其中以某种方式表示原始电信号。
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1)数字信号:如果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则称之为数字信号。
(2)模拟信号:如果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则称之为模拟信号。
(3)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电信号的参量取值是有限个值还是连续的。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答:数字通信即通过数字信号传输的通信,相对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具有以下特点:(1)传输的信号是离散式的或数字的。
(2)强调已调参数与基带信号之间的一一对应。
(3)抗干扰能力强,因为数字信号可以再生,从而消除噪声积累。
(4)传输差错可以控制。
(5)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6)便于加密,可靠性高。
(7)便于实现各种信息的综合传输。
1-5.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1)基带传输是将末经调制的信号直接传送,如音频市内电话。
(2)频带传输是对各种信号调制后传输的总称。
1-7. 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传送多路信号有三种复用方式,即为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码分复用(CDM)。
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第2版)课后作业答案
![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第2版)课后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3ce87e53a580216fcfef0.png)
第1章 绪论1-4 设有一离散无记忆信源,其概率空间为(1) 求每个符号的信息量;(2) 信源发出一消息符号序列为(202 120 130 213 001203 210110 321 010 021 032011 223 210)求该消息序列的信息量和平均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量.解:(1)根据题意,可得:23(0)log (0)log 1.4158I P =-=-≈比特21(1)log (1)log 24I P =-=-= 比特 21(2)log (2)log 24I P =-=-= 比特 21(3)log (3)log 38I P =-=-= 比特(2)法一:因为离散信源是无记忆的,所以其发出的消息序列中各符号是无依赖的、统计独立的。
因此,此消息的信息量就等于消息中各个符号的信息量之和。
此消息中共有14个“0”符号,13个“1”符号,12个“2”符号,6个“3”符号,则该消息的信息量是:14(0)13(1)12(2)6(3)I I I I I =+++14 1.41513212263≈⨯+⨯+⨯+⨯87.81≈ 比特此消息中共含45个信源符号,这45个信源符号携带有87.81比特信息量,则此消息中平均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量为287.81/45 1.95I =≈ 比特/符号法二:若用熵的概念计算,有222331111()log 2log log 1.906(/)884488H x bit =--⨯-=符号说明:以上两种结果略有差别的原因在于,它们平均处理方法不同,前一种按算术平均的方法进行计算,后一种是按熵的概念进行计算,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这种误差将随消息中符号数的增加而减少。
1-10 计算机终端通过电话信道(设信道带宽为3400Hz)传输数据.(1) 设要求信道的S/N=30dB,试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是多少?(2) 设线路上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4800bit/s,试求所需最小信噪比为多少?解:(1) 因为S/N =30dB,即1010log 30S dB N =,得:S/N=1000由香农公式得信道容量2log (1)S C B N =+ 23400l o g (11000)=⨯+ 333.8910/b i t s ≈⨯ (2)因为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4800b/s ,即信道容量为4800b/s 。
通信原理第一章习题解答
![通信原理第一章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33baa1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5.png)
通信原理习题解答第一章1-1 解: e 信息量I =log 21P (e )=-log 2P (e )=-log 20.105=3.25(bit )x 的信息量I (L )=log 21P (x )=-log 2 P (x )=-log 20.002=8.97(bit )1-2 解:各符号的概率之和等于1,故第四个符号的概率为12⁄,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为H=-14log 214-2×18−12log 212=1.75(b 符号⁄)1-3 解:(1)已知每个二进制码远宽度为5ms ,又知一个字母由俄日个二进制码元组成,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T B =2*5ms 。
因此,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R B =1T B =12×5×10−3=100(Baud ) 等概率时的平均信息速率R b =R B log 2M =R B log 24=200(b s ⁄)(2)平均信息量为H =15log 25+14log 24+14log 24+310log 2103=1.985(b 符号⁄) 等概率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R b =R B ·H =100×1.985=198.5(b s ⁄)1-4 解:(1)每键的平均信息量为H −∑P (x )10i=1log 2px i =−0.3log 20.3−2×0.14log 20.14−7×0.06log 20.06=−3.32×(0.3log 0.3+2×0.14log 0.14+7×0.06log 0.06)≈3.02(b 键⁄)(2)信息速率R b =R B ∙H =2×3.02=6.04(b s ⁄)1-5 解: 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H =16×132log 232+112×1224log 2224=6.405(b 符号⁄) 已知符号速率R B =1000Baub ,所以平均信息速率R b =R B ∙H =1000×6.404=6.405×103(b s ⁄)1-6 解:(1)已知马原宽度T B =0.4ms ,则码元速率R B =1T B ⁄=2500Baud 。
通信原理题解第4章
![通信原理题解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80761124ccbff121dd3683d4.png)
“通信原理”第四章题解4-1 解AM 信号 []t t A t s AM ππ4010cos )2000cos(2)(⋅+=)108.0cos()102.1cos(10cos 24440t t t A πππ⨯+⨯+=DSB 信号 t t t s D SB ππ410cos )2000cos(2)(=)108.0cos()102.1cos(44t t ππ⨯+⨯=USB 信号 )102.1cos()(4t t s U SB π⨯= LSB 信号)108.0cos()(4t t s LSB π⨯=4-2 解AM 信号 []t t m A t s c AM ωcos )()(0⋅+= DSB 信号t t m t s c DSB ωcos )()(=当max 0)(t m A >时,两信号的包络输出见下图。
4-3 解根据残留边带滤波器在c f 处具有互补对称特性,从)(ωH 图上可知kHz f c 10=,因而载波为 )102cos(2cos cos 4t t f t c c ⋅==ππω,假定调幅波为DSB 信号,于是[][])1072sin()10132sin()1095.92sin()1005.102sin(2)102cos()30002sin()502sin(cos )()(33334t t t t At t t A t t m t s c DSB ⋅⋅-⋅⋅+⋅⋅-⋅⋅=⋅⋅+⋅==πππππππω[])1072()1072()10132()10132()1095.92()1095.92()1005.102()1005.102(2)(33333333⋅⋅-+⋅⋅+-⋅⋅--⋅⋅++⋅⋅-+⋅⋅+-⋅⋅--⋅⋅+=πωδπωδπωδπωδπωδπωδπωδπωδπωAj S DSB )()()(ωωωH S S DSB VSB = 以及 ⎪⎪⎩⎪⎪⎨⎧±±±±=kHzkHz kHzkHzf H 71395.905.100145.055.0)([])10132()10132()1095.92(45.0)1095.92(45.0)1005.102(55.0)1005.102(55.02)(333333⋅⋅--⋅⋅++⋅⋅-+⋅⋅+-⋅⋅--⋅⋅+=∴πωδπωδπωδπωδπωδπωδπωAj S VSB[])10132sin()1095.92sin(45.0)1005.102sin(55.02)(333t t t At s VSB ⋅⋅+⋅⋅-⋅⋅=πππ4-7 解1) 双边带信号t t m t s c m ωcos )()(=(4.2-8) 输入信号功率⎰-===mmf f m mi df f P t m t S S )(21)(21)(22(4.2-15)422210m m f m m f n df f f n m ==⎰ 2) 相干解调输出)(21)(0t m t m =(4.2-9) 输出信号功率 m m n f t m t m S 81)(41)(2200===(4.2-10) 3) 输入噪声功率m i f n B n N 002==(4.2-4) 输出噪声功率m i f n B n N N 000214141===(4.2-14)输出信噪比 00041n n N S m=(4.2-17)4-9 解[]t t t t t m 2121sin sin cos cos )(Ω+Ω=Ω+Ω=∧∧[][]()()[]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m t t m t s c c c c SSB 1111111111111152cos 5cos 215sin )2sin (sin 5cos )2cos (cos 21sin )2sin (sin cos )2cos (cos 21sin )(21cos )(21)(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4-11 解 1) AM 信号[]t t m A t s c AM ωcos )()(0+=,且0)(=t m AM 信号总功率 )(100102802)(2220mW P P t m A P S s c AMi =⨯+=+=+== 输入噪声功率)(1.0)(102)/(105.02)(48mW Hz Hz W B f P N n i =⨯⨯⨯=⋅=-输入信噪比10001.0100==i i N S 或者 )(301000log 10log 101010dB N S i i ==⎪⎪⎭⎫⎝⎛ 2) 假定[])()(0t n t m A i >>+,则理想包络检波输出为)()()(t n t m A t E c ++≈(4.2-34)输出功率)(402022)(20mW P t m S s =⨯=== (经电容隔直后)输出噪声功率)(1.0)(20mW N t n N i c ===输出信噪比4001.04000==N S 或者 )(26400log 10log 10100010dB N S ==⎪⎪⎭⎫ ⎝⎛ 3) 制度增益4.01000400//00===i i N S N S G4-13 解1) 瞬时角频率)/()102cos(102102)(2)(346s rad t t f t ⋅⋅+⋅==ππππω 总相位)102sin(10102)()(36t t d t t⋅+⋅==⎰∞-ππττωθ时域表达式 [])()102sin(10102cos 10)(cos )(36V t t t A t s FM ⋅+⋅==ππθ2) 频率偏移)(10)102cos(10)(max34max kHz t t f f =⋅=∆=∆π调频指数10101034==∆=m f f f m(4.3-16)频带宽度 )(2210)110(2)(23kHz f f B m =⨯+=+∆≈(4.3-23)3) 频率偏移)(10)1022cos(10)(max34max kHz t t f f =⋅⋅=∆=∆π调频指数51021034=⋅=∆=m f f f m (4.3-16)频带宽度)(2410)210(2)(23kHz f f B m =⨯+=+∆≈(4.3-23)由于m f f >>∆,带宽主要依赖于最大频偏。
通信原理第五章大作业分解
![通信原理第五章大作业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aaa50aef90f76c661371ad9.png)
通信原理第五章仿真作业HDB3码的编译码(要求给出眼图)HDB3编译码原理在实际的传输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的代码电气波形都可以信道中传输。
含有直流分量和较丰富的单极性基带波形就不适宜在低频传输特性差的信道中传输,因为它有可能造成信号的严重的畸变。
传输码(或称线路码)的结构将取决于实际信道特性和系统的工作条件。
通常,传输码的结构应具有以下的特性:(1)相应的基带信号无直流分量,且低频分量少:(2)便于从信号中提取定时信息:(3)信号中高频分应尽量少以节省传输频带并减少码间串扰。
(4)不受信号源统计特性影响,即能适应于信息源变化:(5)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传输的码型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便利用这一规律性进行宏观监测:(6)编译码设备要尽可能简单,等等。
满足以上特性的传输码型种类繁多,这里使用HDB3。
HDB3码是AMI码的一种改进型,其目的是为保持AMI码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使连“0”个数不超过3个。
其编码规则如下:(1)当信码的连“0”个数不超过3时,仍按AMI码的规则编,即传号极性交替;(2)当连“0”个数超过3个时,则将第的4个“0”改为非“0”脉冲,记为+V 或—V称之为破坏脉冲。
相邻V码的极性必须交替出现,以确保编好的码中无直流;(3)为了便于识别,V码的极性应与前一非“0”码的极性相同,否则,将四连“0”的第一个“0” 更改为与该破坏脉冲相同极性的脉冲,并记为“+B”或“-B”;破坏脉冲码之后的传号极性码也要交替。
虽然HDB3编码规则比较复杂,但译码却比较简单。
从上述原理看出,每一个破坏符号V总是与前一个非“0”符号同样的极性(包括B在内)。
这也就是说,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可以容易地找到破坏点V,于是也断定V 符号及其前面的3 个符号必是连“0”的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0”码,再将所有-1变成+1后便等到原信息代码。
HDB3码保持了AMI码的优点外还将连“0”码限制在3 个以内,故有利于定时信号的提取仿真结果:随机产生信号: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00 1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1 1 0 0 0 1 0 0 1 0编码结果:0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1 0 0 01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0 0 -1 0 1 -1 0 0 0 1 0 0 -1 0译码结果: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1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1 1 0 0 0 1 0 0 1 0眼图:源代码:编码函数:function HDB3=HDB3CODE(S0);S=S0;L=length(S);L_V=-1; %°ÑÇ°Ò»¸öV³õʼ»¯Îª-1£»L_NZ=1; %°ÑÇ°Ò»¸ö·ÇÁãÖµ³õʼ»¯Îª1£»i=1;while i<=L-3z=find([S(i),S(i+1),S(i+2),S(i+3)]==0);if size(z,2)==4S(i+3)=-L_V;L_V=-L_V;if S(i+3)*L_NZ==-1S(i)=S(i+3);endL_NZ=L_V;i=i+4;continue;elseif S(i)~=0S(i)=-L_NZ;L_NZ=S(i);end%****************************if i==L-3 %Èç¹û×îºóËĸö²»È«ÎªÁã ½«ºóÈý¸ö×öAMI±ä»»for j=L-2:Lif S(j)==0j=j+1;continue;elseS(j)=-L_NZ;L_NZ=-L_NZ;endendend%**********************************endi=i+1;endHDB3=S;译码函数:function Sig=HDB3DECODE(S0)S=S0; %S±»ÐÞ¸Ä×÷ΪÊä³öS1=S; %²»±»ÐÞ¸ÄL=length(S0);%%%%%%%%%%%%%¿ªÊ¼½âÂë%%%%%%%%%%%%%%%%L_V=-1; %°ÑÇ°Ò»¸ö·ÇÁãÐźųõʼ»¯Îª1L_NZ=1;for i=1:Lif S1(i)==0i=i+1;continue;elseif S1(i)==L_NZS(i)=0;S(i-3)=0;continue;elseL_NZ=S1(i);endendendSig=abs(S);主函数:clear all;clc;S=round(1-sqrt(rand(1,50)));H=HDB3CODE(S)S1=HDB3DECODE(H)利用“码间串扰”的眼图模块画眼图%%%%%%%%»-ÑÛͼ%%%%%%%%%%%%%Ts=1;N_s=15;Num_of_Eyes=10;alpha=1;N=50; %ÐźŸöÊýdt=Ts/N_s;t=-3*Ts:dt:3*Ts;Sig0=S;Sig=sigexpand(Sig0,N_s);%%%%%%%%%%%%%%%ÉýÓàÏҳ弤ÏìÓ¦%%%%%%%%%%%%%%%%%%%Ht=sinc(t/Ts).*(cos(alpha*pi*t/Ts))./(1-4*alpha*t.^2/Ts^2+eps);st=conv(Sig,Ht);tt=-3*Ts:dt:(N+3)*N_s*dt-dt; %-3*1:dt:1003*17*dt-dtfigure(1);plot(tt,st);axis([0 20 -1.2 1.2]);xlabel('t/Ts');ylabel('»ù´øÐźÅ'); %%%%%%%%%%%%%%%ÑÛͼ%%%%%%%%%%%%%%%%%figure(2);ss=zeros(1,Num_of_Eyes*N_s);ttt=0:dt:Num_of_Eyes*N_s*dt-dt;for k=3:50ss=st(k*N_s+1:(k+Num_of_Eyes)*N_s);drawnow;plot(ttt,ss);hold on;endxlabel('t/Ts');ylabel('ÐźÅÑÛͼ');HDB3码优缺点:优点:HDB3码消除了的直流成分,具有时钟恢复和更好的抗干扰性能,这使它更适合于长距离信道传输。
通信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通信原理课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3148e1aeaad1f346933ff4.png)
1/ 2
Rz ( )
1
1 / 2
⑶ 试求功率谱密度 Pz ( f ) 及功率S。
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是其自相关函数的傅里 1 叶变换,即 Pz ( f ) Rm ( ) cos c t
2 1 1 Pz ( f ) Pm ( f ) * ( f f c ) ( f f c ) 2 2
j 2 fT 2 2
H ( f ) 2(1 cos 2 fT )
n0 输入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Pn ( f ) , 2
f 第3章课后作业解答
3-8 一个中心频率为fc、带宽为B的理想带通滤波器如 下图所示。假设输入是 均值为零、功率谱密度 为n0/2 的高斯白噪声,试求:
H( f )
B B
0
fc
fc
f
⑴ 滤波器输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
⑵ 滤波器输出噪声的平均功率;
⑶ 输出噪声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第3章课后作业解答
⑴ 滤波器输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
可以很容易得到滤波器输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ì n0 B ï ï fc - # f Pn ( f ) = ï 2 í 2 ï ï ï î 0 其他 B fc + 2
第3章课后作业解答
P Y ( f ) RY ( )
j 2 fT j 2 fT P ( f ) 2 P ( f ) P ( f ) e P ( f ) e Y X X X
2(1 cos 2 fT ) PX ( f )
或者:
PY ( f ) PX ( f ) H ( f ) H( f ) 1 e
1-10 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传输系统的传信率为2400b/s, 接收端在 0.5h 内共收到 216 个错误码元,试计算该系 统的误码率 Pe。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b221b65ef7ba0d4a733b7e.png)
++++++++++++++++++++++++++第一章习题答案1-1解:1-2解:1-3解:1-4 解:1-5 解:1-6 解:1-7 解:1-8 解:第二章习题答案2-1 解:群延迟特性曲线略2-2 解:2-3 解:2-4 解:二径传播时选择性衰落特性图略。
2-5 解:2-6 解:2-7 解:2-8 解:第三章习题答案3-4 解:3-5 解:3-6 解:3-7 解:3-8 解:3-9 解:3-10 解:3-11 解:第四章习题答案4-2 解:4-3 解:4-4 解:4-6 解:4-8 解:4-9 解:4-10 解:4-11 解:4-12 解:4-13 解:4-15 解:4-16 解:4-17 解:第五章习题答案5-1 解:,,,(1)波形(2)5-2 解:,,(1)(2)相干接收时5-3 解:,,(1)相干解调时(2)非相干解调时5-4 解:,,,(1)最佳门限:而:所以:(2)包检:5-5 解:系统,,5-6 解:(1)信号与信号的区别与联系:一路可视为两路(2)解调系统与解调系统的区别与联系:一路信号的解调,可利用分路为两路信号,而后可采用解调信号的相干或包检法解调,再进行比较判决。
前提:信号可分路为两路信号谱不重叠。
5-7 解:系统,,,(1)(2)5-8 解:系统,,,,(1)(2)所以,相干解调时:非相干解调时:5-9 解:5-10 解:(1)信号时1 0 0 1 0(2)1 0 1 0 0,5-12 解:时:相干解调码变换:差分相干解调:,,(1):a:相干解调时解得:b:非相干解调时解得:(2):(同上)a:相干解调时,b:非相干解调时,(3)相干解调时即在保证同等误码率条件下,所需输入信号功率为时得1/4,即(4)a:差分相干解调时即在保证同等误码率条件下,所需输入信号功率为时得1/4,即b:相干解调的码变换后解得:5-16 解:(A方式)0 1 1 0 0 1 1 1 0 1 0 0 ,5-17 解:(1)时所以(2)时所以5-18 解:5-19 解:,::一个码元持续时间,含:个周波个周波。
通信原理作业详解章
![通信原理作业详解章](https://img.taocdn.com/s3/m/7f07ae2ecaaedd3383c4d3cb.png)
习题1.3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
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1.2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2)平均信息量为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b 7.197977.1100B b =⨯==H R R习题1.6 设一个信息源输出四进制等概率信号,其码元宽度为125 us 。
试求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
解:B 6B 118000 Bd 125*10R T -=== 等概时,s kb M R R B b /164log *8000log 22===1.7 设一个接收机输入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600欧姆,输入电路的带宽等于6MHz ,环境温度为23℃,试求该电路产生的热噪声电压有效值。
解:66231067.7106600)27323(1038.144--⨯≈⨯⨯⨯+⨯⨯⨯==kTRB V V习题1.8 设一条无线链路采用视距传输方式通信,其收发天线的架设高度都等于80 m ,试求其最远的通信距离。
解:由28D rh =,得63849 km D =m习题2.3 设有一信号可表示为:试问它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并求出其功率谱密度或能量谱密度。
解:它是能量信号。
X (t )的傅立叶变换为:则能量谱密度 G(f)=2()X f =222416114j f ωπ=++ 注意:以后的作业都要求将ω展开为f π2。
习题2.5 试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满足功率谱密度的条件:(1)()f f πδ2cos 2+; (2)()a f a -+δ; (3)()2ex p f a -解:根据功率谱密度P (f )的性质:①P (f )0≥,非负性;②P (-f )=P (f ) ,偶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作业解20110331第1章 绪论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E P =0.105,X 出现的概率为X P =0.002,试求E 和X 的信息量各为多少?解: 0.105E P =22log log 0.105 3.25bit E E I P =-=-= 0.002X P =22log log 0.0028.97bit X X I P =-=-=1-2 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E 、F 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概率分别为1/4、1/4、1/16、1/8、1/16、1/4,试求该信息源输出符号的平均信息量I 。
解: 1/4,1/4,1/16,1/8,1/16,1/4;A B C D E F P P P P P P ======222222log 1log 1/log 1/log 1/log 1/log 1/111111log 4log 4log16log8log16log 44416816432bit /8A AB BC CD DE EF F I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符号1-3 设一数字传输系统传送二进制信号,码元速率R B2=2400B ,试求该系统的信息速率R b2=?若该系统改为传送十六进制信号,码元速率不变,则此时的系统信息速率为多少? 解:由题 B22400B R =(1)二进制时 b2B2=2400bps R R =(2)16进制时 b16B16=424009600bps R kR =⨯=l-8 在强干扰环境下,某电台在5分钟内共接收到正确信息量为355Mb ,假定系统信息速率为1200kb/s 。
(l )试问系统误信率eb P =?(2)若具体指出系统所传数字信号为四进制信号,eb P 值是否改变?为什么?(3)若假定信号为四进制信号,系统传输速率为1200kB ,5分钟内共接收到正确信息量为710 Mb ,则eb P =? 解:1200kbps b R =⑴()362312001056035510 1.3910120010560ebP -⨯⨯⨯-⨯==⨯⨯⨯⨯⑵ 因为eb P 仅由信息量决定,所以当系统所传输的数字信号为四进制时,eb P 值不变。
⑶41200kB B R =424log 42400Kbps b B R R =⋅=则:()3688238240010560710107.2107.110 1.39102400105607.210ebP -⨯⨯⨯-⨯⨯-⨯===⨯⨯⨯⨯⨯第2章 随机信号与噪声2-1 已知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1,()20,a x af x a⎧-≤<⎪=⎨⎪⎩其他 试求其均值和方差。
解: 11()[]()d d d 022aaaa a t E x xf x x xx x x a a∞-∞--=====⎰⎰⎰ 222232()[][()]()d 01111d 2233aa t D x E x a t x f x x a x x x a a a a σ∞-∞-==-=-==⋅=-⎰⎰2-3 某随机过程0()()cos X t t ηεω=+,其中η和ε是具有均值为0、方差为222ηεσσ==的互不相关的随机变量,试求:(1)()X t 的均值()X a t 。
(2)()X t 的自相关函数12(,)X R t t 。
(3)()X t 是否平稳?解:(1)00()[()][()cos ][()]cos 0X a t E X t E t E t ηεωηεω==+=+=(2)1212010220102220120122201201201200(,)[()()][()cos ()cos ][()]cos cos 1[2][cos ()cos ()]21[0][cos ()cos ()]21[220][cos ()cos ]2cos (2X R t t E X t X t E t t E t t E t t t t t t t t t t ηεηεωηεωηεωωηεηεωωσσωωωωτω==++=+=++⋅++-=++⋅++-=++⋅++=120)2cos ]t t ωτ++(3)()X t 非平稳2-4已知()X t 和()Y t 是统计独立的平稳随机过程,且它们的均值分别为X a 和Y a ,自相关函数分别为()X R τ和()Y R τ。
试求:(1) ()()()Z t X t Y t =•的自相关函数。
(2)()()()Z t X t Y t =+的自相关函数。
解:(1)之积,[()()][()()()()][()()][()()]()()Z X Y R t E Z t Z t E X t Y t X t Y t E X t X t E Y t Y t R R ττττττττ=+=•++=+•+=()(2)之和,[()()]{[()()][()()]}{()()()()()()()()},()()()2()Z X Y X X Y Y X X Y Y R t E Z t Z t E X t Y t X t Y t E X t X t X t Y t Y t X t Y t Y t R a a a a R R a a R ττττττττττττ=+=+•+++=+++++++=+++=++平稳、独)立(2-8 已知随机过程011()cos()X t A A t ωθ=++,式中,01A A 、是常数;θ是在(0,2π)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1)求()X t 的自相关函数。
(2)求()X t 的平均功率、直流功率、交流功率、功率谱密度。
解:(1)121201110112200121111221112011220201211221112(,)[()()]{[cos()][cos()]}[cos c (os()cos(){cos ()2]cos ()}2cos ,2)cos()]00X R t t E X t X t E A A t A A t E A A A A t t A E t t t t t A A t A A A t t ωθωωθωθωθωθωθωττωθ==++++=+++++=+++=+=+++--++ (2)平均功率 2210(0)2X A R A =+直流功率 直接由X (t )的直流分量A 0获得20A =。
或1212121212011101122000()lim (,)lim [()()][()][()][cos()][cos()]}X t t t t R R t t E X t X t E X t E X t E A A t E A A t A A A ωθωθ-→∞-→∞∞====++•++=•=交流功率 21(0)()2X A R R -∞=。
或直接由X (t )的交分量11cos()A t ωθ+获得。
功率谱222110111()cos ()2()[()()]22X A A R A P τωτωπδωπδωωδωω=+⇔=+++-2-9 设随机过程1020()cos -sin Y t X t X t ωω=,若1X 与2X 是彼此独立且均值为0、方差为2σ的高斯随机变量,试求:(1)[()]E Y t 、2[()]E Y t 。
(2)()Y t 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f y 。
解:(1)10200102[()][cos sin ]cos []sin []0E Y t E X t X t t E X t E X ωωωω=-=•-•=22222102012002222010********00111212[()][cos sin 2cos sin ]cos []sin []2cos sin cos sin 0[][]0[][]E Y t E X t X t X X t t t E X t E X t t t t E E X X E X X E X X ωωωωωωωωωσωσσ=+-=•+•-•=•+•-=其中: ==(2)由:高斯变量的线性组合仍为高斯变量。
得:22())2yf yσ=-2-13 已知线性系统的输出为()()()Y t X t a X t a=+--,这里输入()X t是平稳过程,a为常数。
试求:(1)Y(t)的自相关函数。
(2)Y(t)的功率谱密度。
解:(1)1212112212121212 (,)[()()]{[()()][()()]}{()()()()()()()()}()(2)(2)()2()(2)(2)YX X X XX X XR t t E Y t Y t E X t a X t a X t a X t aE X t a X t a X t a X t a X t a X t a X t a X t aR R a R a RR R a R aτττττττ==+--+--=++-+---++--=-+--+=-+--(2)22222()[2()(2)(2)]2()()()()[2]()[22cos2]4()sinY X X Xj a j aX X Xj a j aX XXP F R R a R aP P e P eP e e P aP aωωωωωτττωωωωωωωω----=-+--=--=--=-=第3章信道与噪声3-2 设某恒参信道的传递函数d t jeKHωω-=)(,K和dt都是常数。
试确定信号)(t s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并讨论信号有无失真。
解:0()d j tH k eωω-=()()dh t k t tδ∴=-输出信号为:00()()()()()()o d ds t s t h t s t k t t k s t tδ=*=*-=-可见,该恒参信道满足无失真条件,对信号的任何频率分量的衰减倍数及延迟相同,故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无失真。
幅--频,相--频(群时延)?3-3 某恒参信道的传输函数为[]()1cos d j tH T eωωω-=+其中,T和dt为常数,试确定信号)(t s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表示式,并讨论有无失真。
解:此系统的传输函数为[]0001()1cos 2d d dj t j t j T j T j t H T e e e e e ωωωωωωω----⎡⎤=+⋅=++⎣⎦ 幅频特性为:0()1cos H T ωω=+, 相频特性为:()d t ϕωω=-冲激响应为:00()()0.5()0.5()d d d h t t t t t T t t T δδδ=-+-++--输出信号为:00()()()()0.5()0.5()d d d y t s t h t s t t s t t T s t t T =*=-+-++-- 可见,该信道幅频特性随ω发生变化,产生幅频失真;而信道相频特性是ω的线性函数,所以不会发生相频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