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进展及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进展及建议

摘要:简要回顾了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历史,总结了1997年以来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主要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及审定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进展;建议;南方稻区

1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历史回顾

区域试验(以下简称区试)是农作物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区试,可以客观评价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稳定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明确新品种的生产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对品种合理布局、保障生产安全及促进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在1997年之前,包括水稻在内的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由于存在组织管理体系不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基础性问题,区试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一状况在1996年引起农业部的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区试审定是种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理顺了区试组织管理体系,其后又得到国家种子工程以及财政部专项经费的大力支持,从而为促进和加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物质基础。但当时仍然存在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一是试验网络不够完善。首先是区试区划不够科学,片区基本按照行政区而不是按照生态区划分,并且跨度过大;其次是试验组设置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试点设置不够合理。因而试验布局不能客观反映生态和生产实际,品种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二是技术方法不够规范。在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观察记载、特性鉴定、统计分析、品种评价等环节不同程度上存在不够科学、不够规范、不够明确、不够全面、不够准确等问题,因而试验质量不高。三是品种米质普遍较差。生产上品种米质普遍较差,而区试组的设置和品收购—种子销售。这类基地为联繁包销基地。育种单位自己在种子销售较集中地区建立种子生产加工中心并由总公司统一管理,种子加工中心的设备厂房及仓库应以租赁当地现有资源为主。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经营本地化的实施。加工中心必须用总公司提供的繁材,具体负责种子生产加工的一切事宜并对质量负全责,总公司负责种子收购及销售。

20世纪60年代初,南方稻区就曾以育种者自发组织、按行政大区分片进行的形式开展跨省区的水稻品种区试,后因“文革”中断。1973年在原农林部的支持下恢复,并以半官方的形式开展,对省际间品种推广和育种信息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金项目:国家农业财政项目“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1999-2009)”进行来年种子生产。可以较好解决繁材价格高、种植分散等问题。目前,许多种子生产企业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小麦种子生产。

2.1区试网络趋于健全完善

首先,根据水稻生态和生产实际,对试验片区进行了科学划分,区试片区由原来的华南和长江流域2个片区调整划分为华南、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武陵山区4个片区,同时适当增加了抗性鉴定、米质检测取样点并按照上述4个片区分别设置;第二,依据水稻生态和生产代表性,结合试验条件和技术力量,对部分试验点的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第三,根据生产发展实际和要求,调整了试验组设置,如早籼由早中熟组和中熟组调整为早中熟组和迟熟组,晚粳由双季组改为单季组,中籼和晚籼增设了优质组和筛选试验组;第四,根据生产主栽品种的变化和品种水平的提高,及时更换对照品种,近10年来各试验组的对照品种均进行了1至多次的更换。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区试网络更加符合生态和生产实际,选拔的品种更加符合生产发展要求。

2.2区试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通过改进试验方法、制定技术标准、进行人员培训、加强考察指导、改善试验条件、组织展示示范,使区试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改进试验方法

在田间设计方面,一是改进了保护行设置方法,即试验四周保护行不少于3行,种植对应小区品种,(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小区之间、小区与保护行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3.3cm,从而消除或减小了边际效应对试验的影响;二是纠正了以往区试田间排列第Ι区组通常按照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排列的做法,使试验整体符合完全随机区组的设计原则;三是统一了小区形状,即统一采用长方形小区,长∶宽=2∶1,有利于减少边际效应及田间调查。

在栽培管理方面,一是要求试验田前作应经过匀地种植,试验施肥水平中等偏上,避免了肥力不均匀产生的试验误差,有利于多数品种性状的正常表现;二是90%以上的试验点进行了1次以上的实地考察指导。

改善试验条件

向所有区试点统一配置发放了尼龙筛网种子袋、SLY-C自动数粒仪、SLY-E称重型高精度电子自动数粒仪、电脑等仪器设备,明显改善了试验条件,提高了试验质量和工作效率。

组织展示示范

每年制定专门实施方案,将新审定的优良品种及时安排在适宜地区进行展示示范,作口。新品种展示示范坚持政府部门挂帅、种子部门把关、良种良法配套、组织观摩宣传、年终总结交流的做法,加快了优良品种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设施明显改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公正公平较好体现,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生产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稻作环境的变化、种子产业的改革,区试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虽然采取了改进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新形势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3在生产上发挥主导作用1998-2009年,通过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推荐,通过国家审定水稻品种350个,在促进南方稻区水稻品种更新及生产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经济效益极其显著。据统计,2006-2008年南方稻区有107个(次)国家审定水稻品种推广面积达到6.7万hm2以上,累计推广面积1573万hm2,占南方稻区百万亩以上水稻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的60.2%;2007-2009年南方稻区有24个(次)国家审定水稻品种入选农业部水稻主导品种,占南方稻区水稻主导品种数的55.8%。

2.4新的问题得到初步治理近年来,随着种子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以及稻作环境的变化,区试和品种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相互之间特异性不明显或与已有品种疑似相同的品种明显增多,品种命名不规范,个别育种者以参观考察为名到区试点干扰试验,品种抗性水平偏低,生产上品种较为杂乱等。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及时调整了工作重点,提出“试验主抓规范性、品种主抓安全性、示范主抓主导性”的新思路,采取了品种统一密码编号、统一分发种子、试验封闭管理、应用DNA指纹技术鉴定品种的特异性及一致性、提高抗性评价标准及增加抗性鉴定项目、严格规范品种命名、展示示范突出主导品种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新的问题得到初步治理。

2.5基础研究取得可喜成果在搞好区试工作的同时,重视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工作,不断搜集、积累、整理水稻品种选育、区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