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权激励问题文献综述
高杨2013年8月3日星期六
目录
一、国内外研究侧重综述 (3)
二、股权激励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3)
(一)股权激励的特征 (4)
(二)股权激励定量研究 (5)
(三)关于股权激励模式的细化分析 (5)
(四)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激励的关系研究 (5)
(五)对我国已实行的股权激励的效果分析 (6)
(六)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 (7)
(七)股权激励在我国的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8)
(八)股权激励结合公司治理分析企业价值 (8)
三、关于股权激励效果问题的详细总结 (8)
(一)股权激励效果问题的争论与发展 (9)
1.高管股权激励具有治理效应,能够改善企业绩效 (9)
2.高管股权激励不具有治理效应,甚至会毁损企业绩效 (10)
1.高管股票期权的授予问题 (12)
Lie发现,期权授予日期前公司股价的异常收益为负,而期权授予日期后公司股价
的异常收益为正,并且这一异常波动有逐渐加强的趋势,高管的择机行为则成为此
现象的可能解释。Heron和Lie则进一步指出,上述期权授予日期前后的股价异常
波动在监管当局出台更为严格的披露要求之后则完全消失了,这表明高管存在倒填
期权授予日期的动机。 (12)
2.高管股票期权的重新定价问题 (12)
3.高管股票期权的执行问题 (13)
(二)高管股权激励模式的治理效应差异 (13)
1.高管股票期权的治理效应优于高管持股的治理效应 (13)
2.高管持股的治理效应优于高管股票期权的治理效应 (14)
(三)高管股权激励的内生性 (14)
(四)公司治理与高管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 (16)
四、股权激励实证问题研究详细总结 (18)
(一)关于实行股权激励企业的数量 (18)
(二)股权激励企业的行业分布特点 (19)
(三)股权激励的模式 (19)
(四)股权激励的额度 (20)
(五)股权激励制度运行效果 (20)
五、总结与新进展的可能方向 (21)
(一)深入剖析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22)
(二)充分关注并尽可能解决高管股权激励的内生性问题 (22)
(三)全面研究并比较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实施效果 (22)
股权激励问题文献综述
高杨
一、国内外研究侧重综述
国内外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都有大量文献研究股权激励与经营业绩的关系,但是国外的研究还侧重股权激励与经营者投资、效率的关系等,而国内则是侧重于对股权激励的市场效应以及对国外已取得研究成果的深入细化,还有就是放置在我国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研究这个问题。针对我国实际,从外部的制度安排来看,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非理性波动,会使股权激励的收益不完全与高管的努力及业绩的提高相匹配,从客观上削弱了股权激励促使高管通过提高业绩而抬高股价的作用。从内部公司治理安排来看,有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层权力过大,影响董事会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导致行权规模、激励对象、激励条件、激励有效期限等变量设置的激励效果不足,使股权激励成为公司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载体,产生非激励目的的股权激励方案,因此,我国的股权激励是否起到激励作用,尚需要实证检验。今后股权激励方面的研究将更侧重于对激励制度本身是否达到激励的效果的研究。
二、股权激励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情况要比国外复杂得多,因为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还未形成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尚未建立完善的股权激励制度。学者们也从众多方面对股权激励问题进行了研究,大多以规范研究为主,但也有少数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发生的股权激励案例进行实证检验。2006年1月1 El中国证监会发
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后,2006年5月中捷成为首家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其实,上市公司对职业经理人实行股权激励早一有之,我国学者结合国外的理论基础对我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如今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许多上市公司等都准备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甚至有不少公司把其当作搞活公司的“灵丹妙药”。然而,股权激励并非总是尽如人意,达到理想效果。国内学者对股权激励效果以及股权激励原因动机并结合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国内外学者们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对股权激励展开研究。
(一)股权激励的特征
从组织中委托私人收益角度分析委托控制权与代理人激励之前可能的冲突,进而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冲突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冲突,而这种冲突与股权性质、公司成长速度相关。民营控股公司的冲突程度显著弱于其他类似的公司,国资委控股公司中的冲突显著强于其他类型公司;而公司成长速度越快,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越强。(夏纪军,2008)1以2005—2008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及其激励效应。发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既存在激励效应又存在福利效应。并且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激励条件和激励有效期的改善.来增加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激励型公司和福利公司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吕长江,2OO9)。2
1 夏纪军;张晏;控制权与激励的冲突——兼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2吕长江,张海平.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管理世界, 2012, (11): 133-143.
(二)股权激励定量研究
吴凯,曾伟娇,黄研3(2004)在《测量股权激励效率的方法及应用》中引入夏普测度发现:授予经理的股票冻结期越长,股权激励效率越低;公司股票波动越大,经理要求的补偿溢价越高,股权激励效率越低。杨顺用,薛兴国(2006)4建立了一个股权激励计划的持股计算模型,建议按照员工所负责任、个人能力、贡献大小,采取“打分制”量化确定激励计划的持股量。不过国内现有的实证模型过于简单,研究结果可能会有偏差。
(三)关于股权激励模式的细化分析
于璐,曾军(2003)5对经理层持股和优先购股权这两种股权激励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认为应根据公司的不同性质,对经营者实行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对大量非上市公司可以以经理层持股激励为主,对于上市公司可以以优先购股权激励为主。张彩玉(2004)6从成本角度逐一分析了延期兑现年薪、虚拟股票和期股的激励成本。
(四)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激励的关系研究
邓清,何亮(2005)7探讨了股改与股权激励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对股权激励的发展提出建议。邱金辉,张恒(2006)8认为在股改之后,完善独立董事
3吴凯曾伟娇黄研测量股权激励效率的方法及应用《商业研究》2004年第13期
4 杨顺用,薛兴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持股量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期
5于璐,曾军.持股与购股权——两种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分析[J].企业管理,2003,(02)
6 张彩玉股权类激励方案成本的因素分析--《经济经纬》2004年03期
7邓清,何亮浅谈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股权激励问题《商场现代化》2005年30期
8后股权分置时期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