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诊断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研究.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研究【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影像学;诊断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of the Imaging DiagnosisWANG Da yong,LOU Li yan,CUI Ming yu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Heilongjiang163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of vertebral body imaging method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January 2002 to May 2009 our department were treated thoracolumbar(T 12 L 2)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 were 60 cases of the X ray,CT,MRI.Results Alone X ray diagnosis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very easily lead to underestimation of the severity of fracture, or even misdiagnosis The group burst fractures were misdiagnosed as compression fracture in 6 cases,3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burst fracture should be based on X ray,CT and MRI comprehensive diagnosis,eachother,an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earch case and the hospital choose the right equipment to make the right diagnosis and timely inspection methods【Key words】Thoracolumbar;Burst fracture;Imaging;Diagnosis胸腰段(T 12 L 2)椎体爆裂型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创伤,约占所有胸腰椎骨折的64%~81%。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2023简版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摘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脊柱损伤,影像学诊断在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X射线、CT和MRI,以及它们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
引言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由于脊柱受到高能力垂直压力或弯曲力作用而引起的脊柱损伤。
这种骨折通常伴随着寰枕关节的扭曲和脱位,导致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
早期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预测预后至关重要。
X射线诊断X射线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初步筛查和定位。
通过正位和侧位的X射线片,可以初步判断骨折的位置、类型和严重程度。
,X射线对于骨折的横向扩展和后缩进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疑似爆裂性骨折的患者中往往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
CT诊断CT扫描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骨折信息,包括骨折线的横向扩展、骨片的移位以及脊髓、神经根和脊柱周围结构的损伤情况。
通过CT扫描,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线的形态以及可能的并发症,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MRI诊断MRI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技术,对于评估软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MRI可以显示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如韧带、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情况。
,MRI还可以评估脊髓受损的程度和预测预后,对于选择手术治疗和制定康复计划十分重要。
综合分析与诊断思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中,常常需要结合多种影像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X射线可以提供初步的骨折信息。
然后,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骨折信息,包括骨折的横向扩展和后缩进。
,MRI可以评估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综合分析这些影像学结果,医生可以得到全面的诊断信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脊柱损伤,影像学诊断在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最新脊柱外伤影像学表现
• X线:受累椎体压缩变扁,一般椎体前后部 均变扁,PVBL线不连续。
• CT:显示爆裂骨折最佳,可清晰显示椎体 部分碎裂和后突骨片情况,矢状位重建清 楚显示椎管狭窄情况。
• MRI:清楚显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韧带、 椎间盘、软组织损伤等。
பைடு நூலகம்
爆裂骨折(II度椎管狭窄)
爆裂骨折(III度椎管狭窄)
PVBL线正常——单纯压缩性骨折 PVBL线异常——爆裂骨折
单纯压缩性骨折
• 以胸腰椎最常见,占所有胸腰椎骨折的48%,损 伤机制为脊柱过屈,引起前柱的压缩,中柱及后 柱正常。
• X线平片表现:受累椎体不同程度楔状改变,前 部或侧方变扁,后部高度正常, PVBL线连续。
• CT表现椎体前部见不规则形骨折线,椎体后壁完 整,椎管形态正常。
• MR表现椎体楔形变,显示椎体内信号异常,椎管 内结构正常,椎旁软组织肿胀。
单纯压缩性骨折
无明显骨折线,横行致密线 (压缩骨小梁)
爆裂骨折
• 占所有脊柱骨折的14%,常可压迫脊髓及 神经。损伤机制为椎体的轴向压缩,形成 上或下部终板粉碎骨折。前中柱都受累, 并有骨碎片突入椎管,同时也可有椎板骨 折,椎弓间距加大(后柱受累)。
• 环枢外侧关节左右各一,由环椎下关节面 与枢椎上关节面组成。
• 环椎齿突关节由环椎前弓的齿突凹与齿状 突组成。固定韧带:齿突尖韧带和翼状韧带 将齿状突连于枕骨,环椎横韧带及其上下延 伸的纵束所形成的十字韧带可以防止齿状突 向后脱位。
诊断误区
• 据报道,齿状突与两侧块间距正常人中有 74%是不对称的,齿状突偏移差别可达 5mm,如头颈部有轻微旋转,偏移率更高。
急性压缩性骨折
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fs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提示骨 髓挫裂伤、水肿。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CT诊断意义及对照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CT诊断意义及对照【中图分类号】R6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13-02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爆裂性骨折最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可导致局部疼痛、局部后突畸形及神经症状。
“爆裂骨折”一词由Holdworth[1]在1963年首先提出,用于形容纵向压力导致的椎体粉碎性骨折。
胸腰椎损伤的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如果漏诊,创伤性脊椎不稳定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后遗症[2]。
目前仍首选用X线平片诊断胸腰椎骨折,CT扫描对判断骨折后分型及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在描述、比较、讨论X线、CT的影像学表现基础上,评价其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9月~2006年5月间80例胸腰裂性骨折病例。
男58例,女22例,年龄18~82岁,其中18~20岁10例,21~59岁45例,60~82岁以上25例。
部位:胸椎28例,腰椎52例。
病因:重物压伤27例,车祸伤44例,高空坠落9例。
80例患者首先常规X线正侧位片。
CT机为西门子ESPRIT、CR普通机,层厚、间隔均用5mm对骨折椎体及相邻椎间盘进行连续扫描。
扫描线与胸腰椎基本平行。
观察同一脊柱骨折病例的X线片及椎体后缘连线(简称PVBL线)[3]的连续曲线光滑度CT扫描图像进行对照分析。
根据Denis分类法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椎管狭窄分为无、轻、中、重度[3]。
2结果2.1X线平片表现平片诊断腰椎爆裂骨折一定要有优质的正侧位片。
平片上可见椎体的压缩改变、前窄后宽、呈楔形状影、高度变扁、椎体骨折前后径增宽占62/80,椎弓间距加宽占54/80,椎管内见明确小骨片占14/80合并横突、棘突骨折占32/80,同时两椎骨折21/80。
胸腰椎骨折在平片上做PVBL测量,PVBL 异常是诊断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指征。
2.2CT表现①全部病例均见向心性椎体粉碎骨折,大部分来自椎体后上角;②椎体中柱骨折片向椎管内移位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③可见椎体下部矢状骨折线;④后柱骨折受累多见的是一侧或两侧椎板垂直骨折,其中以左侧多见;⑤伴有横突、棘突、椎弓根、关节突的骨折及小关节半脱位。
胸、腰椎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胸、腰椎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在高能量脊柱创伤患者中,胸腰椎骨折较为常见,50%以上的病例可以出现脊髓损伤。
因此,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早期评估非常重要,因为延误诊断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评估难度较大,因此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中占据了中心地位。
本文旨在对以下问题做初步的探索:影像学检查的选择有哪些?那些患者应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何检查?常见的胸腰椎骨折影像学表现有哪些?【正文部分】胸腰椎骨折常见的致伤原因为高能量创伤,如车祸或高处摔伤。
1级创伤中心所接受的病例中,约4%-5%为胸腰椎骨折,同时这些患者中伴有脊髓损伤的高达50%以上。
因此,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早期评估非常重要,因为延误诊断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并发症的发生。
当患者意识不清或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时,临床评估往往难以进行。
据报道,延误诊断的概率可达到20%,其原因往往是没有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本研究旨在回顾影像学诊断在拟诊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评估的作用,并初步对一下四个问题进行了初步解答:影像学检查的选择有哪些?那些患者应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何检查?常见的胸腰椎骨折影像学表现有哪些?影像学检查的方法有哪些?X线(普放)普放通常是评估胸腰椎创伤的首选方法。
在胸椎检查中,通常拍摄前后位(AP)和侧位片,有时可让患者摆成游泳者侧位姿势,以便更好地现实T3、T4和以上的椎体(收到上胸部和肩部软组织影的影响,常规侧位片难以显示)(图1)。
在腰椎检查中,常规拍摄AP和侧位片,有时在拍摄中需要压迫腰椎以更好地显示腰骶角(图2;表1)。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多探头螺旋CT的出现是影像学史上的一场***。
这种技术不但扫描速度快(对胸椎或腰椎的扫面时间通常小于1分钟),而且能够得到连续的轴向薄层图像,并在任意平面进行矢状位或冠状位重建(图3)。
在大多数医疗中心,CT已经取代了普放作为某些钝器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此外,在对腹腔脏器损伤进行CT扫面评估后,不需要重新扫面即可通过重建技术得到脊柱的影像。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正文:⒈引言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脊柱骨折,常见于高能量创伤和交通事故。
对于这种骨折的准确影像学诊断,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⒉影像学检查⑴ X线检查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首选是X线检查。
在X线片上,可以观察到骨折段的断裂线、移位情况以及椎体的变形程度。
此外,还可以评估椎间隙的变化和椎体高度的损伤情况。
⑵ CT扫描为了更详细地评估骨折线、断线间隙和椎体的断裂情况,CT扫描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的解剖结构,包括骨折段的形态和相对位置,有助于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⑶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进行评估。
尤其是对于脊髓损伤的判定非常重要,能够显示髓核、髓被膜和神经根的损伤情况。
⒊影像学诊断指标⑴骨折线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骨折线通常表现为纵行断裂,呈单一或多个线性断裂。
骨折线的长度和方向有助于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⑵骨折间隙骨折间隙是指骨折段之间的距离。
间隙的变化可以反映骨折的稳定性和移位情况。
通过测量间隙的宽度,可以对骨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⑶椎体变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导致椎体的变形。
通过测量椎体的高度、前后倾角和侧倾角,可以评估骨折的稳定性和变形程度。
⒋治疗方法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onservative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躺床休息、固定、镇痛等,适用于不稳定性较低的骨折。
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椎体替换和椎弓根螺钉固定等,适用于稳定性较差或有神经功能损伤的骨折。
⒌预后评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预后评估主要基于影像学表现、神经功能损伤、疼痛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预测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脊柱骨折:指脊柱骨骼的骨折,通常由于创伤引起。
⒉影像学诊断: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对疾病或损伤进行诊断的方法。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简洁范本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多数由于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所致。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确定损伤的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X射线摄影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初步诊断常通过X射线摄影完成。
常规的胸腰椎正、侧位摄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以下是X射线摄影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主要观察指标:1. 骨折线: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通常表现为脊椎的横向断裂线,常伴随有骨片移位和断裂间隙。
骨折线的位置、形态和长度等特征有助于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
2. 椎体变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椎体常常发生变形,如压缩、前移或后移。
这些变形可以通过X射线观察到,有助于评估损伤的程度。
3. 神经孔变窄或闭塞: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骨折片可能进入神经孔内,导致神经通道狭窄或闭塞,对神经功能造成损害。
X射线摄影可以观察到神经孔的变窄或闭塞情况。
CT扫描CT扫描是进一步评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方法。
相比于X 射线摄影,CT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骨折形态和骨片移位程度。
在CT扫描中,以下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观察指标:1. 椎体骨折形态: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显示骨折线的形态、长度和位置等特征,以及损伤的椎体结构。
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手术规划非常重要。
2. 骨片移位和断裂间隙:CT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骨片的移位情况,并测量断裂间隙的大小。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骨折的稳定性和预测治疗效果非常有帮助。
3. 神经孔变窄或闭塞:CT扫描能够直接显示神经孔的变窄或闭塞情况,有助于评估骨折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MRI扫描MRI扫描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中也有重要作用。
MRI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对损伤的脊髓、椎间盘、椎管和椎旁软组织等结构的损伤进行评估。
在MRI扫描中,以下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观察指标:1. 脊髓损伤:MRI能够观察到脊髓的水肿、出血以及横断面积的变化,有助于评估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目录】1.引言2.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定义和特点2.1 定义2.2 特点3.影像学诊断的常用方法3.1 X线检查3.1.1 胸腰椎正位片3.1.2 侧位片3.2 cT扫描3.3 磁共振成像4.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表现4.1 骨折线4.2 椎体变形4.3 椎间隙变窄4.4 爆裂性骨折的分型5.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鉴别诊断5.1 骨折与压缩性骨折的鉴别5.2 骨折与椎体骨转移的鉴别5.3 骨折与骨肿瘤的鉴别6.治疗和预后评估的影像学指导7.结论8.参考文献【正文】1.引言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包括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影像学表现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内容。
2.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定义和特点2.1 定义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指的是脊柱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胸腰椎骨折,包括椎体的骨折、椎弓根的骨折以及椎板骨折等。
2.2 特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特点主要包括外伤力度较大、多为高能外伤所致、常见于交通事故等。
3.影像学诊断的常用方法3.1 X线检查3.1.1 胸腰椎正位片胸腰椎正位片是最常用的初始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用于初步观察骨折线、椎体变形等。
3.1.2 侧位片侧位片可用于观察椎体高度的变化、椎间隙的变窄等。
3.2 cT扫描cT扫描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可提供更为详细的骨折线显示、骨折片的分型等信息。
3.3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适用于评估软组织损伤、神经根受压等情况,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综合诊断有较好的价值。
4.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表现4.1 骨折线骨折线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主要影像学特征,可表现为横向或纵向的线状密度增高区域。
4.2 椎体变形椎体变形常见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表现为椎体前缘或后缘的骨块移位、扁平等。
4.3 椎间隙变窄椎间隙变窄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常见表现,可以是前缘、后缘或者双侧椎间隙的变窄。
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的X线、CT影像学检查-放射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的X线、CT影像学检查-放射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脊柱创伤发病率在全身骨中所占比例约4.8~6.6%,90%为胸腰椎骨折,这其中20%为椎体爆裂骨折,易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2].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多因椎体上、下终极碎裂并移动至椎管内而引发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3],影像准确诊断为手术治疗、改善预后的关键[4].笔者收集我院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63例,对X线、CT 影像学检查在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治疗前后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纳入标准:①有明确外伤史;②胸腰椎X线正侧位、胸腰椎CT多平面重建及MRI联合诊断为单一椎体爆裂骨折。
1.1.2 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患者;②2个连续椎体爆裂骨折者;③合并代谢性脊柱疾病或先天性脊柱疾病者;④骨质疏松患者;④肿瘤转移患者。
1.1.3 病例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63例已确诊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男女比例41:22,年龄17~72岁,平均(41.98.6)岁。
致伤原因:52例为交通事故、10例为坠落致伤、1例为其它损伤。
临床表现:损伤部位疼痛63例、双下肢麻木34例、双下肢功能障碍29例、排尿困难11例。
其中Denis 分型结果:A型21例、B型17例、C型14例、D型11例。
椎体前缘受压分度结果:Ⅰ度7例、Ⅰ度26例、Ⅰ度30例。
1.2 方法分别行X线及CT扫描检查明确病情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法,术后再行X线及CT检查评价治疗效果。
普通X线平片采用胸、腰椎正侧位平片,部分患者加摄双斜位平片。
128层螺旋CT扫描,仰卧位,扫描范围至少包括损伤水平上下各1个椎体。
将垂直于椎体作为扫描平面进行螺旋扫描,层厚及层间隔均为5mm,予以0.625mm层厚薄层重建,行多平面、VR重建。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①Denis分型标准:A型为严重的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骨折,上下终板均破裂;B型为略带前屈应力或不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骨折,上终板损伤;C型为下终板损伤;D 型为轴向应力伴旋转所致损伤;E型为轴向应力伴侧向屈曲所致损伤。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一、背景介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常见于高能量创伤导致的背部受伤。
影像学诊断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影像学诊断步骤⒈ X线X线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常规背部X线可显示受伤部位的骨折情况,包括骨折线、骨片移位等。
进一步的侧位、斜位、功能位等不同角度的X线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
⒉ CT扫描CT扫描是评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方法。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骨骼图像,并帮助医生了解骨折的形状、骨片的移位程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受损情况。
⒊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评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情况。
MRI可以显示骨折周围的韧带、椎间盘、脊髓等结构是否受损,对导致神经功能损伤的骨片移位等情况有较好的检出能力。
⒋其他影像学检查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动态X 线检查、三维重建CT、核医学显像等。
这些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更详细、准确的骨折信息,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
三、影像学诊断注意事项⒈影像学检查应尽量避免时间延误,及早诊断是保证骨折治疗成功的关键。
⒉对于高度怀疑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在X线检查结果阴性的情况下,仍需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以排除骨折。
⒊在评估骨折形状和骨片移位时,应注意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如椎管、椎间孔、神经根等。
⒋对于合并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MRI 检查尤为重要,可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及脊髓受压程度。
四、附件⒈附件1:示例X线片⒉附件2:示例CT扫描图片⒊附件3:MRI检查结果截图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骨折线:骨折处断裂的骨骼产生的直线裂缝。
⒉骨片移位:骨折时骨片相对于正常位置的移动。
⒊韧带:连接骨骼的弹性组织,具有维持关节稳定性的功能。
⒋椎间盘:位于脊椎骨之间的软骨组织,起到减震和连接椎体的作用。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诊断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诊断作者:魏刚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脊柱是人体躯干的支柱,对身体器官起着保护的功能。
脊柱骨折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外伤,也是受伤后果最严重的外伤之一。
尤以爆裂性脊柱骨折这一病症最为突出。
脊柱爆裂性骨折多发于脊柱胸腰部位,占全身关节损伤的3%,是一种不稳定的骨折外伤。
脊柱爆裂性骨折通常与高能创伤有关,常见于交通车祸、坠落伤等。
据临床调查,胸12、腰1和腰2是受损率最高的部位,当轴向载荷外力不断作用于脊柱,载荷超过其抵抗的最大值时,脊柱就会发生机械性破坏,脊椎骨呈放射状爆裂。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正确诊断是临床治疗和康复的基础。
如果出现误诊、漏诊,后果不堪设想。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手段有X线平片、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今天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诊断。
一、什么是脊柱爆裂性骨折脊柱爆裂性骨折最先由Holdsworth在1963年提出,基于脊柱二柱的概念,他片面的认为脊柱爆裂性骨折就是稳定性骨折。
人体的脊柱由多个运动节段,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如果脊柱遭受超过身体极限值得外力时,脊柱就发生机械性损伤。
导致受伤的暴力因素包括过度的前屈、后伸,分离、挤压和旋转等,如果超过人体身理极限,就会引起损伤。
Dennis于1983年至1984年先后提出并强调脊柱三柱的概念,脊柱三柱包括前柱、中柱和后柱。
当椎体的后壁和后部纤维环等结构,即包括后纵韧带的中柱一旦遭受暴力破坏,就会造成前屈状态下的不稳定,并把此种累及前柱和中柱的骨折定义为爆裂性骨折。
而后,Dennis等人对爆裂性骨折有的新的研究和发现,认为爆裂性骨折是不稳定性骨折。
依据Denis等人结论,脊柱爆裂性骨折已经成为脊柱骨折中最有临床治疗意义的案例。
如果治疗和后续康复不当,则会造成会终生遗憾。
X线片和CT在爆裂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诊断价值对比
X线片和CT在爆裂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诊断价值对比目的研究并对比在爆裂性的胸腰椎发生顾这当中使用CT剂X线片的效果和诊断的价值。
方法在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60例爆裂性的胸腰椎发生骨折的患者选取CT片和X线片来实行回顾性的评析。
当中有20例为胸椎骨折,35例为胸椎骨折,5例为胸腰椎骨折,患者外伤过后都实行了X线片的拍摄和CT的扫描,当中有7例患者对冠矢状位实行了重建。
结果60例爆裂性的胸腰椎发生骨折的患者中,X线片显示出了30例椎体是爆裂性的骨折,而CT全部显示,两种诊断的结果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60例患者中,有16例椎板骨折,20例椎体内出现水肿,16例骨折的碎片突进了椎管的内部。
结论和X线片相对比,CT可以更准确的判定出爆裂性的椎体骨折,且在显示及神经受到损伤、附件的骨折和椎管的狭窄方面上要好于X线片许多。
标签:脊柱;CT;X线片;爆裂性的骨折在脊柱发生外伤的骨折当中,胸腰椎发生骨折是较为常见且创伤后果比较严重的一种,及时的给予诊断,确定是不是爆裂性的骨折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防止患者错过做好的医治时机,从而保障患者生命的安全[1]。
本文对我院2014年~2015年诊治的60例爆裂性的胸腰椎发生骨折的患者实行研究,并对其诊断的方法实行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015年诊治,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7~64岁,平均(40.3±11.6)岁;他们致伤的原因可分为高处坠落(30例)、车祸(20例)、重物打击伤(10例)三种。
患者和其家属都在知情并且同意的条件之下愿意参与此次的研究。
1.2方法60例患者都要在胸腰椎的正侧位拍摄X线片,和CT实行平扫,在实行的时候患者需要选取仰卧的体位,在其椎管垂直的平面上实行扫面,层厚大约在4mm左右,螺距调整在1.5左右,对软组织窗与骨窗实行观察,部分的患者需实行3mmm薄层的扫描,7例患者对冠矢状位实行了重建。
脊柱爆裂型骨折的X线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比较
脊柱爆裂型骨折的X线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比较定义:胸腰椎爆裂骨折常发生于轴向直接的负荷合并前屈活动时。
其特征性改变是骨折波及整个椎体,包括前方及后方皮质,并且骨质不同程度地后退入椎管。
典型的爆裂骨折是高能创伤造成的,最常见于L1椎体。
所有的椎体骨折50%发生在T11-L2椎体,这一节段是坚硬的胸椎转移到可屈曲的腰椎的应力转变区域。
在椎体前方骨折的同时,有些大爆裂性骨折同时合并有后方椎板骨折。
损伤机理:爆裂型骨折的发生是由于脊柱遭受到的单纯轴向暴力超过椎骨的强度,椎间盘通过终板疝入椎体使椎体向四周迸裂。
当有下降重力和距离因素参与时,垂直暴力即使不大也可产生爆裂型骨折和明显的椎管闭塞。
但致伤暴力往往并非单纯轴向应力,常综合有屈伸、侧弯及旋转暴力。
当前屈力的轴向分力较大时,也可致爆裂型骨折。
此外,侧弯和旋转暴力也是不同类型爆裂骨折的致伤因素。
因此,轴向压力或前屈力作为爆裂型骨折的主要致伤因素更为合理。
另外,受伤瞬间体位、骨折部位、椎间盘状况和骨矿含量等对骨折的发生均有影响。
椎间盘退变越严重,骨质疏松越明显,爆裂型骨折越少见越不典型,越易误诊为压缩骨折。
而损伤时瞬间暴力的强度和多维性可同时造成骨性结构、椎间盘和韧带的损伤,这已被MRI及尸检病理所证实。
分类及其进展:爆裂型骨折简单分为稳定性(无后柱损伤)和不稳定性(合并后柱损伤)两型。
Denis将爆裂型骨折分为五种类型,此分类是较公认的分类方法,如下:A 单纯轴向压力导致上下终板骨折,上下终板水平骨折片后移进入椎管。
B 仅有上终板骨折并且椎体后上皮质后移(最常见)。
C 下终板骨折。
D 合并旋转移位。
E 椎体一侧压缩明显。
X线平片:爆裂型骨折以胸腰段最常见,占脊柱骨折的40%。
典型爆裂型骨折的X线表现有:椎体前后缘高度减少,椎体后缘变形、骨折且骨折块突入椎管,椎弓根间距增大和椎板纵向骨折。
其中椎体后缘变形出现率最高,约占76%。
椎体后缘线的不连续、断裂是诊断爆裂型骨折的可靠征象。
脊柱骨折的X线、CT、MR影像诊断学对比分析
脊柱骨折的X线、CT、MR影像诊断学对比分析目的:讨论X线、CT、MR在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
结果:X线、CT、MR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
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
结论:良好的平片只显示脊柱二维结构,CT、MR显示脊柱的三维结构,CT、MR对爆裂骨折能做出全面证实和诊断,对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改变,椎管继发狭窄,脊髓是否挫伤,CT诊断具有优势。
标签:骨折;X线计算机;CT;MR脊柱骨折占全身骨骼骨折的重要比例,而爆裂骨折在脊柱骨折中是十分常见的,约占脊柱骨折的35%,尤其是不稳定型爆裂骨折,常伴有脊髓损伤,甚至引起截瘫。
平片有时难以显示椎弓、小关节、椎间盘和脊髓损伤情况,而CT能安全、快捷、准确地显示和诊断爆裂骨折,从而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56例,女64例;最大者80岁,最小者30岁,颈椎骨折22例,胸椎骨折25例,胸腰椎骨折55例,腰椎骨折18例。
1.2 临床表现搜集1998~2003年120例脊柱爆裂骨折患者的完整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骨折的发生原因中,交通事故52例,高处坠落35例,重物砸伤23例,老年人行走摔倒10例。
临床症状均有患处疼痛,压痛和强迫体位,部分有肢体瘫痪,腰部胀痛,大小便失禁,胸闷,气短,休克等。
108例行手术治疗,12例行非手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例死于并发症,死亡率4.1%。
1.3 检查方法常规摄取脊柱正侧位片,必要时加双斜位片,全部行CT检查。
我院采用岛津4800 TE 全身CT机,采用美国GE公司0.5 T核磁共振机,采用T1WI,T2WI,矢状位,冠状位,轴位扫描。
厚度和间隔10 mm,如需薄扫时可用2~5 mm 扫描,并进行重建。
椎体爆裂骨折影像诊断标准
椎体爆裂骨折影像诊断标准
椎体爆裂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脊柱损伤,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诊断。
以下是椎体爆裂骨折影像诊断的标准:
1. X射线检查,常规的X射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在侧位X射线片上,椎体爆裂骨折通常表现为椎体前缘或后缘的骨折线,骨折碎片的移位和压缩,以及椎体高度的减少。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横断面影像,有助于评估骨折的程度、位置和相关的软组织损伤。
CT扫描还能够帮助确定是否存在椎体的脱位或压缩性骨折。
3. MRI检查,MRI对于评估椎体爆裂骨折时,尤其是在评估椎体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方面非常有用。
MRI能够显示椎间盘、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情况,对于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损伤以及髓外损伤非常重要。
4. 三维重建,通过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椎体骨折的位置和程度,有助于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以上是常见的椎体爆裂骨折影像诊断的标准,医生通常会结合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以确定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对于患有椎体爆裂骨折的患者,及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外科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诊断【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影像诊断脊椎爆裂骨折于1963年由Holdsworth等[1]首次提出,是脊柱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胸腰段[2]。
胸腰段椎体(T10~L2[3])是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转折点,具有特殊的生物力学行为特征和较大的活动度,因此最容易受到传导暴力损伤,其中垂直压缩暴力为主所致的爆裂骨折较多见,占50%~70%。
根据Denis[4]理论,该型损伤的特点是脊柱前中柱受累,在轴向应力的作用下使椎体呈爆裂样裂开,椎体后方骨折片常连同椎间盘组织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
胸腰椎爆裂骨折源自脊柱外伤机制分类,其它还包括屈曲压缩骨折、安全带型损伤、骨折脱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发生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胸腰椎爆裂骨折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 其损伤病理机制复杂, 不同类型的损伤要求不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胸腰椎损伤的及时而准确诊断是患者能得到恰当治疗的关键。
如果漏诊,创伤性脊椎不稳定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后遗症[5-8]。
因此,准确的影像学诊断至关重要。
现就X 线平片、 CT、 MRI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影像诊断作一阐述。
1 X线平片特点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X线在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腰椎爆裂骨折,一般采用以骨折为中心的正、侧位X线平片,它可显示椎体密度改变、椎体总体形状、椎间隙情况。
正位片示椎体呈扁平状,椎体密度增高,椎弓根间距增大[9] , 但椎体骨折片显示不清。
侧位片示椎体被压缩呈楔形改变,相邻椎间隙增宽。
正常椎体的后缘线在侧位片上可见清楚完整的弧形, 1987年 Daffer提出椎体后缘连线 (PVBL线)概念,脊柱骨折患者的 X 线侧位平片可发现椎体后缘连线欠光滑或不光滑,椎体后弧线的后移、旋转或消失。
椎体后缘线的异常是诊断椎体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指标[10]。
它说明爆裂性骨折的骨片后突移入椎管造成椎管变形、脊椎滑脱移位以及可能导致脊髓损伤[5]。
但X线平片显示椎体爆裂性碎骨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当平片显示椎体压缩性骨折时应及时行CT扫描检查。
2 CT特点自Nykamp首先描述脊柱爆裂型骨折的 C T表现以来,CT在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8]。
随着螺旋扫描技术代替常规的间隔式扫描技术,多排探测器代替单排探测器技术, CT 扫描已进入容积数字采集的时代,其扫描速度更快,扫描层厚更薄、图像的密度与空间分辨力更高,可进行实时三维图像重建及数字立体模型制作。
因此, CT检查能清楚地显示胸腰椎骨折线部位、走行、粉碎性骨折片分布、椎弓根骨折情况、椎管狭窄等情况; 能确诊外伤性椎间盘突出、脱出,椎管内高密度血肿,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脊髓损伤出血等征象。
并且CT在发现椎体内低密度裂隙缝影、附件骨折、小关节脱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等征象具有优越性[11]; 可多方向行三维重建,因此可在急诊使用[12]。
临床可基于CT表现选择合适的手术减压方式[13]。
根据CT图像上椎体矢状骨折、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椎体前缘楔变程度、椎管狭窄范围及是否合并其它部位脊椎骨折, Altas在总结Denis和McAfee等学者关于脊椎爆裂性骨折的基础上,将脊椎爆裂性骨折分为5 种主要类型:(1)A型:椎体上下终板骨折,椎体呈一致性压缩,椎体后缘突入椎管,常见于下腰椎; (2)B型:椎体上半部压缩楔变并向后突出,椎体下终板完整,此型最常见,占54.7%,以胸腰段多见; (3)C 型:椎体下半部压缩楔变并向后突出,椎体上终板完整,此型较少见; (4)D型:骨折的椎体发生旋转、脱位,表现为后柱骨折。
又可分为两个亚型:①D1型,骨折伴侧方移位; ②D2型,骨折伴矢状移位; (5)E型:又称侧屈型,发生于腰椎侧屈时,轴线压缩力引起前中柱单侧受累,骨折的椎体呈明显侧方楔变,当后柱受累时,可有单侧小关节脱位,不稳定,常伴有神经症状。
Willen和同事在尸体标本上解刨学检验了上述分型[14]。
椎管压缩程度与神经损伤程度间无简单的直接关系。
Gertzbein [15]分析了1000多例胸腰椎骨折后认为,椎管侵占与神经损伤间仅存在轻微关系。
Gertzbein 认为,大多数神经损伤可能发生于外伤瞬间。
CT对脊柱三柱结构划分及脊柱稳定性判断: Denis在椎体矢状面上将脊柱分位前中后三柱结构,即前柱由前纵韧带和椎体椎间盘的前中2/3 组成; 中柱为椎体椎间盘的后1/3 和后纵韧带组成; 后柱由椎管、附件构成。
Kummer[16]将脊柱的腹、背侧结构作为一个逻辑性载荷分布系统,当脊柱结构完整时,直立时前中柱受力为83%~90%,后柱受力为10%~17%。
三柱承载时存在动态变化,前中柱是脊柱侧方,前方剪切、轴向压缩和屈曲载荷的主要承载结构; 后柱是后方剪切和旋转载荷的主要承载结构。
脊柱损伤后正常的载荷分布必然发生改变,爆裂骨折往往累及前、中柱, Rohmann[17]对其载荷分布作了定量研究,认为前、中柱损伤后屈曲载荷容量丧失67%,轴向载荷容量丧失61.2%,载荷转移右后轴承载。
有的学者认为凡累及中柱的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 [18~21]。
张雪哲等 [20]认为判断脊柱稳定性的标准有: (1)骨折累及二柱或三柱; 2)椎管狭窄; (3)脊柱滑脱或成角畸形。
符合上述两项者,即可判断为不稳定性骨折。
3 MRI特点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
它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断层图像,三维体图像,甚至可以得到空间-波谱分布的四维图像。
MRI 检查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的骨皮质骨折容易辨认,表现为低信号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松质骨内骨折线显示不理想仅显示局部信号异常且强度不均椎体附件、骨折处T1WI往往呈低信号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往往呈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很少见典型矢状骨折线。
矢状位MRI示椎体有不同程度的楔形改变。
椎体横径增大、椎体后缘线异常的显示 MRI与CT一致,但不如后者直观。
MRI却直观显示了脊髓的异常、硬膜外血肿和椎间盘的状况[22],以及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
T1WI就可见髓内局限性或弥漫性高信号区。
椎间盘外伤性突出、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入椎体, T2WI呈高信号。
韧带(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棘间韧带) 损伤、撕裂表现为韧带走行区信号异常或低信号影中断, 或者出现高亮信号。
而韧带周围的脂肪组织也是高信号,会影响韧带损伤的检出。
新发展的抑脂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此问题[23~25]。
MRI显示和手术探查具有高度相关性。
由于MRI图像辨别小关节囊损伤对扫描的要求较高,且鉴别标准有争议,故以往绝大部分作者采取回避态度。
我们的研究提示:只要仔细辨读T2WI抑脂序列横断面图像,就能检出小关节囊损伤。
小关节囊的损伤主要出现在骨折脱位的情况下,单纯小关节囊损伤少见。
Kliewer等[26]在6例尸体实验中证实MRI诊断腰椎脊柱后部韧带复合体(PLC)损伤敏感度及特异度为100%。
Lee等[27]将术前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比得出MRI诊断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准确率分别为90.9%和97%。
几乎所有严重脊柱损伤均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
脊柱外伤引起的脊髓损伤有两种机制:即刻产生的机械性损伤,包括骨片及其他损伤变形的组织所致的机械性压迫和直接损伤; 随后发生的继发性损伤,如由于供血障碍导致的脊髓变性坏死。
因此脊髓损伤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损伤。
急性期的脊髓损伤主要包括脊髓水肿、髓内出血、脊髓受压和脊髓横断。
MRI表现:脊髓水肿表现为T1WI 呈等信号, T2WI脊髓内局灶性高信号; 脊髓挫伤、出血表现为T1WI 局灶性高信号, T2WI局灶性高信号; 脊髓受压表现为脊髓被椎间盘或后突的骨块压迫; 脊髓完全、不完全横断表现脊髓、硬膜囊不连续、中断。
MRI表现还有助于判断预后。
Kulkarni等[28]将急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分为3型。
I型以出血为主,预后差; II型以水肿为主,预后好; Ⅲ型为前两种混合型,预后介于两型之间。
MRI也有不足之处。
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 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I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
4 X线平片、 CT、 MRI诊断价值及限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创伤、一般情况下,普通X线片可作出诊断,且X线平片对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弧线移位、旋转或消失显示直接明了。
但对于椎体压缩不明显、损伤脊柱中、后柱者则诊断困难,以致常把爆裂性骨折误诊为单纯性骨折,而CT却容易显示这些征象。
且CT能安全快速地对骨折脱位及椎管狭窄作出全面准确的诊断,对损伤的稳定性作出全面的判断,同时还可诊断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及某些椎管内出血血肿。
但CT对水平走行无移位的骨折线容易漏诊,对椎体压缩程度估计及椎体滑脱移位的诊断能力不如X线平片。
常规CT不能直接显示脊髓损伤病理改变,而CT 脊髓造影虽可显示椎管内的一些损伤病变,但仍欠理想。
而MRI同时显示了骨质损伤、脊髓、椎间盘和韧带的状况。
为临床决定手术方式提供了更多详实的依据。
5 小结综上所述,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脊柱X线平片出现椎体后缘线破裂、移位是诊断本病的可靠征象,而 C T对脊柱爆裂骨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能清楚显示脊柱三柱解剖结构,骨折部位和骨折线的走向,能确定后移骨碎片的大小、位置和造成椎管狭窄的程度。
MRI是评价骨挫伤、脊髓、后韧带复合体的有效方法,具有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高的特点。
因此,将 X线平片、 CT 、MRI 以及临床结合起来, X平片是基础, C T、MRI可快速准确的明确骨性损伤、神经、韧带损伤及合并伤情况,几者相互印证,互相补充,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避免漏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1] Holdsworth FW. Fractures, Dislocations and Fracture-Dislocations of the Spine[J].Bone Joint Surg,1963,45(1):6-20.[2] 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6.[3] McAfee PC, Yuan HA, Frederickson BE,et al. The value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oracolumbar fractures[J]. J Bone Joinnt Surg Am, 1983, 65(4): 461-473.[4] Denis F. The three column spin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ute thoracolumbar spinal in juries[J]. Spine,1983, 8(9):817-831.[5] 杨亚芳,胡宗文,承乐.X线摄影和CT扫描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7,13(5):275-277.[6] 张雪哲.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60-61.[7] 王之平,钟海兵.多层螺旋 CT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21(12) :1303-1306.[8] 康宙,赵培民,吴进锋,等.CT、MRI、CR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 899-900.[9] Angtuaco, ;Binet, E.F. Radiology of thoracic andlumbar fractures[J].Clin Orthop 189:43-57,1984.[10]施裕新,韩莘野. 椎体后缘线在诊断椎体爆裂性骨折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2,11(4):194-196.[11]盂增东.裴福兴.胡云洲.急性颈椎损伤MRI表现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J].骨与关节杂志.2001,9(5):333.[12]Lin JT,Lee ST.Evaluation of ocervical spine fractures on radiographs and CT[J]. Emerg Radiol,2003,3:128-134.[13]马晓文,李亚森,文一红,等.脊柱爆裂骨折的CT、MRI 对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9]:825827.[14]Willen, ;Gaekwad,U.H.; kakulas, B.A. Acute burst fractures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 modern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C.[15]Gertzbein, S.D.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Multicenter spine fracture study[J].Spine 17:528-540, 1992.[16]Kummer B. Biomechanische aspekte zur instabilitatder wirbelsaule In, Fuchs GA(ed) die instabile wirbelsaule. Stuttgart: Thieme, 1991: 8-9.[17]Rohmlann A, Riley III,Bergmann G. In vitro load measurement using an instrumented spinal fixation device[J].Medical Engineering & Physics, 1996,18: 485.[18]Atranson R,Bogtn V,Rogers LG. The radiographiccharacterization of burst fractures of the spice[J].AJR,1986,147-575.[19]殷祖东,郑祖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5,5:43.[20]张雪哲. 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32:61.[21]Blumenk B, Juneau P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of vertebral frctures[J]. J Spinal Disord, 1988,1(8): 144-145.[22]袁明远,肖湘生,王晨光,等.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42.[23]Magerl F, Aebi M, Gertzbein SD,et al. A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of thoracic and lumbar injuries[J].Eur Spinal J, 1994, 3:184-201.[24]Zee CS, Segall HD, Terk MR, et al. SPIR MRI in spinal diseases[J].J Comput Assist Tomogr.1992,16:356-360.[25]James KS, Wenger kh, Schlegel JD,et al.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J].Spine, 1994, 19:1731-1740.[26]kliewer MA, Gray L, Pawer J. Acute spinal ligament disruption MR imaging with anatomic correlation[J]. J Magn Imaging, 1993, 3(7):855-861.[27]Hwan-Mo Lee, Hak-sun Kim,Dong-Jun kim. Reliabil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etecting posterior ligament complex injury in thoracolumbar spinal fractures[J]. Spine, 2000, 25(16):2079-2084.[28]Kulkarni MV,Mcardle CB, Kopanicky D, et al.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MR Imaging at 1. 5T[J]. Radiology, 1987, 164(8); 837-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