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
中国古代两次重要的社会转型1
中国古代两次重要的社会转型席海英关键词: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摘要: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
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历史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
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历史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现将中国古代史上两次重要的社会转型简单梳理和解读,希望对高考备考能有所帮助。
一、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形成时期,是由大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期。
此时,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用“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来描述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可谓最贴切不过了。
大动荡:既有社会制度的演变带来的动荡,又有诸侯国间大规模战争带来的动荡。
奴隶制度的逐渐崩溃,封建制度的日渐形成所引起的社会动荡是最深刻的、最持久的社会变化。
春秋以来,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诸侯争霸,争霸战争此伏彼起,战国七国争雄,兼并战争或连横或合纵,连绵不断,人民苦不堪言,渴望统一。
但也就在这种动荡不安中,诸侯国数目越来越少,民族融合进一步增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强,统一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时的祖国历史在动荡中变革,在动荡中发展,在动荡中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
大变革:这时最深刻的社会变化是社会制度的变革,封建制逐渐代替奴隶制。
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井田制的逐渐崩溃,封建生产关系的日渐形成并壮大;二是伴随着经济领域的变化,政治方面出现了改革和变法,尤其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使封建制最终确立下来。
此时著名的改革和变法有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不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妨碍。
但是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由于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形成,由于各国为了在争霸战争或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进行了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社会经济依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古今中外历史重要时期对比 PPT课件
现代化的类型
• (1)从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 • 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如英法美 •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如日、俄和亚非拉国家 • (2)从经济体制看,可分为: • 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 • 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 • 混合经济模式: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混合 • (3)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 •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
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 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11
6、20世纪中期年代
“变化”:1、中国社会转型期: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2、国际关系:美苏从同盟关系(反法西斯同盟)
变为敌对关系(冷战)
12
7、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变化”:1、中国外交从“一边倒”到“一大片” 2、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两极格局 3、从国家大力干预到减少干1预3
政治制度: 推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
思想文化: 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 阶级关系: 社会主义等思潮
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形成
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东方从 社会生活: 属于西方。
丰富物质生活,改变价值观念 7
4、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变化”: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
17
8、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变化”: 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区域化、
全球化加强
14
【概念明晰】 “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的一种,是垄断资 本主义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过渡时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产物,由基 本矛盾尖锐化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由国家直接或 间接干预,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初步发展(以美 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二战后进一步发展,其主要 特点是国家采取措施干预经济生活。
第1讲+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讲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春秋战国时期(前8世纪—前3世纪)1.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2. 具体表现(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宗法分封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2)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3) 文化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4) 阶级上:士阶层的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兴起。
(5) 社会关系上: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
3. 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明末清初(16—18世纪)1. 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2. 具体表现(1) 政治上: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 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3) 文化上:文化专制、理学统治禁锢思想;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早期民主思潮;出现总结性的科学巨著;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呈现出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 阶级关系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5) 外交上:政府实行“海禁”“闭关自守”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同时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西方殖民活动影响了海疆。
3. 转型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19世纪中期)1.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
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一)鸦片战争——舂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舓会的开始形成时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舂国舓会的转型有其必然性。
鸦片战争是舂国由封建舓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舓会过渡的辬志,是舂国历史发展的分水岭,它打断了舂国舓会本来发展的历史进程,是舂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使舂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然而这興“新”,却夹带着屈辱和血腥,给舂华民族带来了灾难和无尽的耻辱。
面对困境,舂华民族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
面向西方,无数先进的舂华儿女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上下求索,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與萨来了舂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舂国舓会有发生了哪些苍桑剧变了呢?它给后人又有什么警示呢?一、西方列强的侵略使舂国舓会发生全方位剧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舓会。
1、剧变的原因:19世纪前期,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接近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时期。
而这时的清政府在政舀、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已显示出衰落趋势。
舂国的落后,最根本的是舓会臸度落后———腐朽的封建臸度;最主要的是舓会经济落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最关键的是思想意识落后———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外国是蛮夷;认为科技是“奇技淫巧”,舊科举而轻实用;实行“闭关锁国”和舊农抑商政策。
所有这些必然造成国家管理、舓会发展、民族素臼的全面落后,这是近代舂国遭受侵略,并在反侵略舂屡屡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日益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舂来,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鸦片战争就是在这興背景下爆发的,舂国舓会的剧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剧变的辯现:(1)舂国舓会性臼发生变化,舓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臼发生根本性变化,舂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舓会,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舂国舓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舂国封建自然经济解体进程加快,为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文明(15世纪至18世纪60年代)
第10讲走向整体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新航路开辟至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共分两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是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前奏。
第二阶段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1917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科技文艺等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1.政治:在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2.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向纵深方向发展,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
近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阶段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文明(15世纪至18世纪60年代)政治方面(1)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此后,逐步出现了责任制内阁和两党制,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2)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联邦共和制度,成为历史上伟大的创新。
社会转型
例、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政治领域: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 程开始启动,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 本原则。 (2)经济领域:大力推行重商主 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3)思想领域: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 运动,即启蒙运动。
材料四: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 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 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 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 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 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转型带来了什么社会问题?
不对等的社会权利引发社会焦虑与对抗情绪
三、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问题
1、经济与政治改革的不同步,社会转 型的系统性与配套性有待提高。(当代 中国)
2、不均衡发展产生的社会不公平现象 有漫延趋势。 (当今世界的发展) 3、不对等的社会权利引发社会焦虑与 对抗情绪。 (两次工业革命)
说明当今中国转型期面临着什么具体问题?
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 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 生态环境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 社会问题……
四、如何应对我国社会转型
1、加快经济发展,做大经济基础,同时加大第 二次分配的力度,促进社会公平。 2、加强社会控制机制的整合功能,防止社会问 题的蔓延。 3、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 4、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核心 价值观体系。 5、建立畅通的群众诉求机制和社会问题的预警 防范机制。
材料五:一个经济体系中各体制之间的相互 兼容和相互协调,是一个稳定的体系性的重 要保证,也是这个体制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这种“不协调成本”大于转型收益,将最终 注定转型的失败和混乱。如何在转型矛盾与 冲突加剧的情况下,取得“转型利润”,求 得社会转型与制度转换的“和谐发展”,追 求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的平衡,将是未来中 国发展值得特别关注的事情。 ——刘燕 万欣荣 《社会主义研究》
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重要历史时期的阶段线索特征】一、中国古代(一)奴隶制社会1. 西周: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阶段。
2. 春秋时期: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
(二)封建社会1.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政治:废除了井田制,而代之土地私有制;又废除分封制,代之以另一种政治制度——以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
文化:“百家争鸣”2. 秦汉: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对外关系:对外交流频繁。
文化: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
4.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政治: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但封建社会的另一对固有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本阶段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并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
经济: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
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关系空前繁盛。
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文化:科技和文学艺术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就。
5.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在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6.明清(1368 -1840 年)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政治: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民族关系: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重要巩固时期。
对外关系: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后,统治者即开始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二、世界近代(14世纪—十月革命前)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2、经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3、思想: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三、中国近代(1840—1949)1.、政治: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方案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近代化的起步与全面展开3、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近代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先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外历史上重要社会转型时期
1915~1923年 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 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 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 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 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 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 的全貌和真象,也让青年们 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 一文不值”。
1938~1945年
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 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 周谷城的《中国通史》, 钱穆的《国史大纲》,张 荫麟的《中国史纲》,缪 凤林的《中国通史要略》, 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 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 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 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专家学者关于“社会 转型”含义的论述,对于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期 的形势和任务,无疑有着有益的启示。
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② 从社会性质看: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③ 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 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 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 一次民族融合。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 —“百家争鸣”。 中外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 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 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 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②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 发展机遇;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 进一步瓦解。③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 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新 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 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外联系: 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 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 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阶段特征与时间节点
四、1840—1870年 (一)世界总特征:
工业文明( “蒸汽时代”)的到来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经济 工业革命(18世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完成---机器大生产
取代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 资本主义代议制发展—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本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法国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社会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1871年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世界: 中世纪欧洲黑暗统治---基督教神权统治 中外联系对比: 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三、14—18世纪 中国明清(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特征: 农业文明(中华文明)走向衰落(并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西欧特征: 资本主义兴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政治 中国明清: 专制皇权发展到顶点---明朝内阁制度和清朝军机处--维护封 建专制统治 国家大统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康熙帝政迹 欧美:
七、20世纪70年代 (一)世界总特征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战略收缩 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 正常化。 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 (二)中国总特征 从“文革”到改革开放
中外联系对比: 中国改革与苏联改革、西欧社会改革 中苏美三国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1、经济 工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海外殖民活动。 2、政治 (1)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成为西方文明的起源。 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 --雅典民主制的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公元前5世纪中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作者:刘凯华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4年第11期分析历史,比照现实是历史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之一,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命制情况,社会转型成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内容。
命题者之所以青睐社会转型,其原因在于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片段,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或革命,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处于社会转型的各个历史时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体系和阶段特征,以社会转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不同时期基本史实的识记以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弥补各个模块之间的裂痕,还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多元的思维层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于上述考量,笔者试图对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做一简要勾勒。
【考点链接】社会转型期的含义:1. 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殖民扩张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4-18世纪)。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具体表现:①政治: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经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③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把人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传播资产阶级文化(人文主义、理性),极大解放了人们思想;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并得以发展。
④国际关系: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先后走上殖民扩张道路;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殖民霸主;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工建立的历史事件时间轴
英国工建立的历史事件时间轴英国工业革命是工建立的历史事件时间轴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转型之一。
这一时期的英国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从而引领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广泛变革。
以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事件时间轴。
1. 1764年:赫尔的基督·杰尔德发明了一台纺纱机,这是工业革命的开端之一。
这台机器驱动快速旋转并自动拉动纱线,提高了生产效率。
2. 1769年: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其能够用于动力机械的驱动。
蒸汽机的发明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
3. 1779年:贝洛装船渠开通,成为世界上第一条用于船只制造和修复的人工运河。
这一事件为英国工业化提供了便利交通和物流条件。
4. 1781年:约翰·凯文斯发明了第一台自动运转的纺纱机——水力纺织机。
水力纺织机的出现使得纺织业进一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也成为工业革命的关键发展。
5. 1793年:伊利的埃利·惠特尼发明了棉花脱籽机,即“惠特尼的脱籽机”。
这台机器能迅速从棉花中分离籽粒,大幅提高了棉纺织业的产能。
6. 1804年:发明家理查德·特雷·瓦拉德设计并制造了第一辆蒸汽动力的公共运输工具——瓦拉德蒸汽车。
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由蒸汽机驱动的轨道车辆,为后来的铁路运输奠定了基础。
7. 1833年:通过英国议会通过了禁止使用童工的法案,即威廉·劳德雷尔法案。
这一法案禁止12岁以下的孩子从事工厂劳动,保护了儿童的权益。
8. 1834年:罗伯特·皮尔的工厂法案通过,进一步调整了劳工条件和工厂标准。
这个法案限制了工作时间,改善了工人待遇,并推动了工业劳动者权益的发展。
9. 1837年: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化印刷机“奥菲西恩印刷机”由英国人理查德·马奎在伦敦发明。
这台印刷机的出现为出版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中外社会转型阶段--历史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4~16世纪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17~18世纪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 级革命时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总体特征:从近代化的角 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 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中外历史上九个重要历史转型时期特征归纳
中外历史上九个重要历史转型时期特征归纳一、中国历史的重要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上,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瓦解,郡县制逐步确立,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产生。
(3)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奠基。
2明清时期(1)政治上,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立,表明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2)经济上,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对外关系上,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由开放走向封闭。
(4)思想上,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但理学仍然占统治地位。
3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的中国(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
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主张。
(4)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4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中国从帝制向共和制的转变。
(2)经济上,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3)思想上,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使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进入文化层面的深层次。
世界历史的十大转折点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
世界历史的十大转折点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通过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十大转折点。
这些转折点标志着人类文明的重大变革,影响和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1. 农业革命在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从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农业生产的方式。
农业革命的发生不仅意味着人们从游牧的生活方式转向定居农耕,还使人类能够种植和储存粮食,从而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人口的爆发性增长,为后续的文明进程奠定了基础。
2. 文字的出现约在公元前3300年,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苏美尔的楔形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明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和长久,人们开始能够书写历史、法律和宗教等内容,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组织和进步。
3.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个时期,中国进入了诸侯割据的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竞争激烈。
伴随着不同国家之间权力的角逐,儒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 古希腊的民主诞生古希腊的民主诞生被认为是人类政治史上的重大突破。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的国家。
这一事件激发了人们对权利和自由的追求,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落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落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统治着地中海地区和欧洲大部分地区。
罗马的政治、法律和文化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军队的分裂、腐败和外来入侵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分崩离析。
6. 中世纪的黑死病14世纪的黑死病是中世纪欧洲最致命的瘟疫之一,导致欧洲人口减少约三分之一。
这场瘟疫对欧洲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重新定义了社会关系和劳动力市场,为后来的文艺复兴打下了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次转型
补充阅读:《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次转型》资料来源:《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作者:文军、童星内容:一长期以来,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不同领域的学者曾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和界定人类已经走过或即将要走的历程。
比较有代表性如:1877年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其《古代社会》中,以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为标志,将人类史前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主要时代。
尔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社会阶级属性的不同,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又系统地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类型。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于是,人们又以产业为标志,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此外,还有经济学家依据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在地球空间运动进程的规律,从经济学角度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划分为江河经济时代、海岸经济时代和陆桥经济时代。
而对于人类社会在新千年即将面对的新时代的概括与预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比较有代表性如马克卢普的“知识生产社会”论、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论、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论、德鲁克的“知识社会”论、卡斯泰尔的“网络社会”论等等,这些新概念或理论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试图解读这个新时代和自我解惑的某种努力。
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我们对人类社会的历程作出怎样的概括,实际上都是无法追记历史的每一个脚印的,但人类历史的发展又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我们便无法认识过去。
因此,在此我们也不妨用社会学的眼光,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简单地回顾和概括一下人类社会所走过的艰苦历程,这一历程集中体现在“四次革命、三个时代、二次现代化、一个中心”上,即在人类社会200多万年历史中,一共发生了四次大革命,造就了三个不同的时代,经历了两次现代化的洗礼,而这些根本性的变迁都是围绕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展开的(见表一)。
高考二轮复习: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
1、14世纪——18世纪 总体特征: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世界各地 由相对隔绝到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重大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的 开辟。 主要表现: (1)经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加速西方封建制度衰落,促进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各国专制王权强化但渐趋衰落,英法美三大资 阶革命爆发并逐步确立民主政体,为世界确立民主范本。 (3)思想: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相继爆发,重创神学和专制 思想体系,极大推动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 命和社会进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18世纪中期——19世纪6、70年代。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重大事件:英国、法国、美国、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的 确立、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工业革命。 主要表现: (1)经济:工业革命相继展开,将人类逐步推进“蒸汽时 代” ,主要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同时加紧对外扩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代议制民主政体在欧美大陆不断扩展、完善和巩 固,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西方政治文明的 转型完成;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3)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自由主义兴起;基于对“理性 王国”和工业革命反思之上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 潮兴起。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即资本主义 一统天下最终形成。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表现: (1)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 代”,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模式基本成 熟;同时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向 纵深发展,西方完成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巩固。 (3)思想文化:基于物理学发展之上的印象派艺术开始流 行。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转型期标志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变革等方面的重大改变,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分析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古代近东的社会转型期古代近东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之一。
公元前3千纪末至公元前2千纪初,古代近东地区出现了以苏美尔为中心的早期城市文明。
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期标志着人类从原始社会逐渐向城市文明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
苏美尔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建设了规模庞大的城市,创立了早期的国家形式,建立了规范的法律制度和神权政治体系。
这些创新对后来的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二、希腊古典时期的社会转型期希腊古典时期是世界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城邦制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近似民主的政治制度。
希腊古典时期的社会转型期标志着人类从专制政权向民主政治过渡的重要阶段。
雅典人民通过选举和直接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实现了公民政治的理念,为后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希腊古典时期也是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取得较大成就的时期,对后世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罗马帝国的社会转型期古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也经历了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经历了从共和制向帝制过渡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标志着罗马帝国从一个城邦共和国逐渐向一个庞大的帝国发展的关键时期。
罗马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和改革。
帝国的行政机构更加集中化,法律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完善。
罗马帝国的社会转型期在增强了帝国的统一和稳定的同时,也为后来的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工业革命的社会转型期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转型之一,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2016-5-6社会转型期的含义: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①.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课件:热点5 重要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热点5
(2)教育:新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科举制度的废除、 新学制的建立等。 科技:交通、通讯工具的改进(唐胥铁路等)。 文化:商务印书馆与西书的翻译和出版、 《申报》与报刊业的 繁荣等。 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的变化(握手礼等)。
热点5
4.过渡时期(1949~1956 年):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 会主义社会过渡。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 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确立 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热点5
5.改革开放以来(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 (1)对内改革: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 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 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 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 集约型。 (2)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 相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热点5
预测 9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文明转型,都伴随着战争与流
血, 都伴随着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 都伴随着国家民族关系 的巨大调整。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 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 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 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上工业化之 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 成河。 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 近代中国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 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热点5
请回答: (1)近代中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 在政治 和思想文化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各是什么?并简要 回答它们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 (2)请从教育、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的嬗变方面各举一例, 说明中国社会向现代的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刘凯华(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兴宁市 514500)分析历史,比照现实是历史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之一,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命制情况,社会转型成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内容。
命题者之所以青睐社会转型,其原因在于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片段,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或革命,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处于社会转型的各个历史时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体系和阶段特征,以社会转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不同时期基本史实的识记以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弥补各个模块之间的裂痕,还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多元的思维层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于上述考量,笔者试图对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发表于《广东教育》高中版214年1期)和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做一简要勾勒。
【考点链接】社会转型期的含义: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一)殖民扩张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4-18世纪)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具体表现:①政治: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经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③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把人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传播资产阶级文化(人文主义、理性),极大解放了人们思想;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并得以发展。
④国际关系: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等国先后走上殖民扩张道路;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殖民霸主;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转型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关主题:西欧崛起、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与拓展等。
(二)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19世纪中后期)总体特征: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具体表现:①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确立。
②经济: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初步形成,自由资本主义盛行(亚当·斯密)。
③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④科技文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⑤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
⑥国际关系: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转型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的出现。
相关主题: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问题、城市化问题等等。
(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具体表现:①政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②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垄断组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③科技文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相对论和量子论提出,现代物理学发展。
④国际关系:美、德经济增长加快,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立。
转型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普及。
相关主题:一战爆发的背景、人类行为方式及社会观念的变化等等。
(四)二战后的世界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代)总体特征: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和美苏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具体表现:①政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殖民体系瓦解;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以“冷战”的方式全面对抗,争夺世界霸权,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②经济: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欧美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发展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③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推动力,使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则是现代主义流派的盛行。
④国际关系:两大阵营“冷战”,美苏争霸,欧洲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兴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和贸易体系建立。
转型原因:吸取大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战后经济恢复的需要。
相关主题: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世界市场割裂、多极化趋势出现等等。
(五)当今的世界(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总体特征: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趋势出现和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具体表现:①政治:六十年代末,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推进,日本的崛起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等力量的推动,世界格局开始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呈现出“一超多强”,多极化格局不断加强的局面。
和平与发展虽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动荡并存。
②经济: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各国进入“滞胀”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及欧共体的成立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90年代以来,新经济出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主流,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南北经济差距拉大。
③科技文化:全球互联网发展。
转型原因: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
相关主题:欧盟出现、世贸形成、反全球化、中国扩大开放的背景等等。
【典型例题】【例1】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请回答:(1)概括指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
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2)“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并产生深远影响,试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其主要表现。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中你有何启示?答案要点:(1)主要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和指南针;西班牙、萄牙王室支持。
影响:世界联成一片,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表现:①经济: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使亚非拉地区卷入世界市场,促进近代工业的兴起。
②政治: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亚非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掀起一系列救亡运动。
③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在亚非拉地区传播,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掀起思想解放潮流。
(3)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利用市场和商品贷币关系扩大生产。
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借鉴苏联计划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启示: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例2】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这一转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激烈的震荡。
请回答:(1)试从全球化、现代化两个角度,分析“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的原因。
(2)若从经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激烈震荡”这一状况,引用哪些例证比较恰当?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化解矛盾,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卓有成效的行动?各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要点:(1)全球化角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现代化角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现代物理学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随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一种新的现代政治模式。
(2)例证:经济: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政治:两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3)行动及影响: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国际贸易体系,推动各国开放市场,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建立联合国,形成国际政治体系(合作机制),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创新训练】一、选择题1.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大炮”是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2.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二、非选择题3.材料一: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1)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的哪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材料二: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用史实说明“克服专制王权”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的?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选D。
题干中的“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指的是除科学社会主义外的其它社会主义思潮,如空想社会主义,C项排除,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学说,排除A项;生物进化论是自然科学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