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机理及防治策略概述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治理策略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治理策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着万物,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水体富营养化却成为了威胁水资源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
那么,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呢?简单来说,就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随着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为藻类等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
比如,氮肥中的氮元素和磷肥中的磷元素,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并被带入河流、湖泊。
其次,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一大原因。
一些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其废水中常常含有高浓度的氮、磷等污染物。
如果这些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必然会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再者,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大。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和磷,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此外,水产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和鱼类的排泄物也会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一些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如过度投放饲料,会导致大量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积累在水体中。
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它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大量藻类的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这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其次,影响水质和水资源的利用。
富营养化的水体往往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水质变差,无法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
再者,还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一些藻类会产生毒素,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最终可能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面对水体富营养化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治理策略。
在源头控制方面,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医学专题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及防治措施
(三)深层排水。湖泊底层营养物含量高,一般而言,底层水的营养盐浓度高于表层水,当水流转时,底层湖水进入上层,引起表层湖水营养物含量的增加。(四)曝气混合。采用机械搅拌、压缩空气、水泵、喷射泵等方法进行曝气和促进水的流动,可以防止底泥释放磷,改善氧气状况,加强矿化作用,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效果。(五)挖泥。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部沉积物常是一个营养库,在一定条件下可不断释放磷,这称为内部负荷。当外部负荷减少后,内部负荷可补偿,使富营养化现象继续存在,挖泥可以直接去除底泥中的营养盐含量,减轻内部负荷对湖泊的影响。(六)机械收草藻。利用机械收割装置直接收获水草和藻戋可以直接改善湖泊的表层生态环境,同时,水草和藻类本身就会吸收大量的营养盐,通过对它们的收获也可以从湖泊中去除营养盐。
化学方法(1)深水曝气技术。营养盐类的大量注入,致使藻类及浮游生物异常繁殖,水体溶解氧急速下降,在水与底泥的交界面甚至出现厌氧现象。在深水进行人工曝气,可以在不改变水体分层的状态下提高溶解氧浓度;其次还可以降低氨氮、铁、锰等离子性物质的浓度,可有效改善厌氧状况。(2)营养物钝化。利用铝盐与无机和颗粒磷产生沉淀,可以减少水体中磷的含量,铁盐(氯盐或铝盐)、硫酸铝铁、泥土颗粒和石灰泥都有类似的功能,钙盐也是相当有效的营养物钝化剂。
在治理上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治理经验,比如日本的琵琶湖治理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也急剧恶化,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湖水发黑变臭,赤潮频频暴发。日本人痛定思痛,从1972年起,全面启动“琵琶湖综合发展工程”,投入相当于1800亿元人民币巨资,历时近40年,终于唤回了一湖碧水,并成为全球水环境治理的成功范例。
生物方法 (1)水生植物修复 利用适合相应湖体环境的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来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芦苇、水葫芦等。(2)生物膜技术。利用比表面积较大的天然材料或人工介质为载体,利用其表面形成的粘液状生物膜,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载体上富集的大量微生物能有效拦截、吸附、降解污染物质。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如今,我们的“绿水”、“青山”似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其中,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影响水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的一大难题。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水体富营养化,简称“水华”,是指由于水体中溶解性无机盐(如氮、磷等)浓度增高,通过光合作用的能量合成,造成细菌、藻类等微生物向上生长,而增加水体中藻类、细菌等的数量。
水华的形成会使得水体变得混浊,甚至出现臭味,同时水华中的一些细菌、藻类等可产生毒素,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1.农业和养殖业的排放农业和养殖业的废弃物经过排放进入水体后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其中最主要的是氮和磷。
当这两种物质聚集在水体中后,会在阳光的作用下促进藻类繁殖。
2.工业生产的排放许多工业废品中含有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离子,这些物质会直接进入水体并破坏水的生态系统,进而使藻类数量增加。
3.城市污水的排放城市的污水首先被收集到污水处理厂,但是由于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彻底,其中的许多有机物质和营养物没有被去除,这些物质在排放到水体中后会使水体营养性增强,进而促进水华的生长。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预防措施1.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全面的环境保护政策,对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置进行规范约束,遏制各行业的乱排乱放。
2.科学农业和养殖业采用科学的农业和养殖业方式,进行精准施肥,减少农业和养殖业废水排放,并利用废弃物进行资源回收,降低有机物排放。
3.加强水资源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水资源的监管管理,加大惩治违规排放者的力度。
对于非法排污者,应当给予严厉的处罚。
4.推广环境友好技术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对于那些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的企业,应当进一步控制其排放,或者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5.加强市民环保意识加强市民环保意识,培养人们保护水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
同时,每一位市民都要认真执行“三分类”制度,认真分类垃圾,减少非法倾倒垃圾所产生的污染。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湖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或水库水体中,由于受到大量营养物质的输入,导致水中营养盐含量过高,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过度繁殖,最终导致水体生态系统的失衡。
湖库富营养化现象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水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给水体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生态危害。
本文将探讨湖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对工作提供参考。
一、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1. 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排放: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当的废水排放是导致湖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田灌溉、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和养分经降解和洗涤后进入水体,使水中溶解性有机碳、氮、磷等养分大幅增加,导致水体过度富营养。
2. 城市和工业污水排放:城市和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养分,如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各类废弃品、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物和重金属等,这些有机废物和养分直接排放到湖库水库中,加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3. 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造成了水库和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
雨水冲刷地表的有机质,将大量养分和固体颗粒物质带到水体中,造成水质退化。
4. 人为活动和生态环境破坏: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如大规模的围垦湖泊湿地、修建堤坝等人为活动,造成了湖库水库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湖库富营养化的发生。
5. 湖库富营养化水产养殖:湖库富营养化水体为水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水产养殖环境,水生植物大量生长,这又会增加水体有机物质和养分的含量,加速了湖库富营养化的发展。
二、湖库富营养化处理策略1. 减少污染源:首先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农业、畜牧业、城市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严格控制有机物和养分污染源的排放量。
2. 加强水体治理:加强湖泊和水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对湖泊和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加强水体的生态修复工作,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3. 营养物质去除与控制: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使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导致生物生长过度的现象。
富营养化不仅对水质造成污染,还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因1.1 农业活动排放的农业废水中的化肥、农药残留物质,以及养殖业排放的饲料残渣和排泄物,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2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物、重金属离子等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1.3 都市生活中排放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废物、磷和氮等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4 大气降水中的大气沉降物质,如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
二、危害2.1 富营养化使水中的藻类和细菌繁殖迅速,导致水体异常浑浊,影响水质,使得水中的透明度下降。
2.2 过多的藻类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中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2.3 富营养化还会导致蓝藻等有毒藻类的产生,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2.4 富营养化还可能引发水华,大量藻类的逝去会导致水体富集有机质,使水体变得更浑浊,极大地影响水的净化和利用。
三、防治措施3.1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和水体的生态修复。
3.2 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物和重金属排放。
3.3 加强都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推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水污水资源利用率。
3.4 优化城市规划,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水体的冲刷,增加湿地等生态设施,净化城市水体。
3.5 加强大气污染的控制,减少大气沉降对水体的影响,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6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对水体保护的重视程度。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威胁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威胁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除了上文提到的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其他有效的手段可以进一步减轻和解决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机理及防治策略概述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述
郭继 征 王 敬敏 2 ( 1 . 唐 山市 自来水公 司 , 河北 唐 山 0 6 3 0 0 0 ; 2 . 唐 山市第 一 中学 , 河北 唐 山 0 6 3 0 0 0 )
辈l
随大气沉降并通过降雨途径 进入水体 。禽 畜排泄物 中的大 量营养物 质, 随地表径 流等 流人江 、 河、 湖而污染水体 。 针对以上途径 . 现在 一般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治管理 : 1 ) 综合治理农业 , 改进农业生产耕作布局 。 做到合理灌溉 、 合理施 肥、 平衡施肥。 充分 考虑土壤 的特征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 根据作物对 养分 的需求量 和需求 季节安排施肥量 、 施肥时 间和施肥方式 . 提高作 物对养分 的吸收 , 减少农 田养分 流失。提倡 多施有机肥 , 有 机、 无机肥 配合使用 。 2 ) 改革工业生产工艺 , 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杜绝有 毒有害废水的 产生 。 如 以无毒用料 或产品取代有毒用料或产品 在使用有毒原料 以 及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 和产 品的生产过程 中. 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 设备 , 并 实行严格 的操作 和监督 , 消除漏逸 , 尽量减少流失量 。对于产
【 摘 要】 水体 富营养化 已经成为全球的环境 问题 , 本文在简要 介绍水体 富营养化发 生的原 因基础上 , 概括 总结了 目 前 常见 的防治策略。 【 关键词 】 水体 富营养化 ; 发 生机理 ; 防治策略 近年来 由于污染造成 的环境恶化逐步加重 .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也 还 是侧重在这两个方面 : 逐年加深 , 赤潮或水华 ( R e d t i d e 0 r B l o o m) 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 我 2 . 1 控制外源性 N、 P等营养 物质 的输入 据相 关研究统计 .下列途径都可造成外源性 N 、 P等营养物 质输 入水体。 2 . 1 . 1 农 田超量施肥 : 由于土壤氮磷肥的利用率 比较低 。不被植物吸
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与控制策略
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与控制策略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水生态系统失衡的现象。
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磷等元素,其来源与控制策略是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和可行的控制策略。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城市雨水径流、工业废水排放和生活污水等。
1.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活动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养殖业废弃物等,会通过农田径流和洪水侵蚀等途径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城市雨水径流城市建设中的道路、屋顶、人行道等硬质表面,会导致降雨后的雨水无法渗透,形成大量径流,携带着油污、固体废弃物和化学物质等进入水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3.工业废水排放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4.生活污水人类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营养物,如果处理不当,释放到水体中会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策略要有效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需要采取综合的控制策略,包括源头控制和治理措施。
1.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通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根本上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其中包括农田管理的改进,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等;加强城市雨水的管理,采用绿色景观和雨水花园等方式减少径流;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推广水污染防治技术和设施等。
通过源头的控制,可有效减少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2.水体治理措施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已经发生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进行修复。
治理措施包括生态修复、人工修复以及生物修复等。
生态修复可以通过建设湿地和植被带等方式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人工修复则包括人为添加化学剂、物理修复等方式进行水体净化;生物修复则是利用特定的水生生物来降解营养物质,提高水质。
水生生态系统中富营养化的原因与防治
水生生态系统中富营养化的原因与防治水生生态系统是指水生环境中所有不同等级的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循环所构成的复杂系统。
这种系统的健康程度受到水体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含量的影响。
水体中的富营养化是一种慢性的生态问题,它会引发多种物种的生存问题,影响水生生态平衡。
以下是本文探讨水生生态系统中富营养化问题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一、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原因1. 水源污染水源污染是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废水、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物进入水体,这些污染物都含有营养元素,它们被转移到水中后将极大地促进富营养化的发展。
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不仅产生恶臭的气味,还能影响生境中的动植物的繁殖和地表水的水质。
2. 过度饲养与养殖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过度饲养和养殖都会使营养物质的释放增强,随之而来的是水中营养物过剩,构成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循环。
现代的水产养殖饲料中常含有大量氮和磷元素,这些营养物质无法完全消耗掉,进入水中后会增强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现象。
3. 水体的流动过程水体的流动过程也是造成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在流水的过程中,水体中含有的氮和磷元素会逐渐搬运到下游地区形成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使得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更加严重。
二、富营养化的防治1.丰富优化自然湖泊的生态系统自然湖泊与浅滩、湿地等是大型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水体能够自我净化,但对富营养化问题来说,减少化学物质和污染物的排放是必要的。
同时在湖泊周边的开发过程中,应以保护湖泊的环境为主。
2.实行污水的处理目前,在城市排水处理方面,收集和净化排放水的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
要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必须使整个城市都执行污水处理,确保清洁的废水得到回收利用。
3.提高水产品养殖的节能技术水平饲养和养殖水产品在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同时,也造成能源和物质的浪费。
完善养殖的配套设施,促进远程数据采集和作物种植等技术的普及,可使养殖业在水资源利用、绿色化和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防治对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盐的过度积累,导致水质恶化的一种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本文将从富营养化的原因和防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1.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通过雨水或灌溉水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升高,从而引发富营养化。
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中富含化学物质和有机物,一旦排放到水体中,会引发富营养化现象。
特别是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造纸、化工等行业,其排放的有机物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性,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生活污水家庭生活中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营养盐,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尤其是大城市人口的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相对较大。
4.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土壤被侵蚀,其中的营养物质会一同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种植和土地开垦等活动所导致的。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1.加强农业管理农业活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农业管理,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合理施肥。
此外,选择周转农作物和间作农作物,避免连作,并采用生物农药等生态友好的农业技术,有助于减少化学物质对水体的污染。
2.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对于工业排放的废水,应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确保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
可借助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生物膜法、活性炭吸附法等,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3.推行生活污水处理对于家庭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应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可采用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技术,使污水得到有效的净化处理,减少富营养物质的排放。
4.加强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包括合理利用斜坡,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实施耕地保护和植被修复等措施,维护土地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它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含量过高,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通常伴随着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严重时会导致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防治措施及其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探讨。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
然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被放大。
例如,地质构造导致的地下水流动缓慢,使得污染物在局部地区积累;气候条件如降雨量、温度等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活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和畜禽养殖排放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随雨水冲刷和农田排水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三、防治措施研究进展1. 源头控制(1)农业管理: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田排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同时,建立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营养物质流失。
(2)城市污水治理: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水平,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同时,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减少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
(3)工业废水处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对重点行业和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防止污染物超标排放。
2. 水体修复(1)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水体进行修复。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微生物制剂等方式,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成因及防治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成因及防治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某些营养物质过量积聚,导致水体生物过度生长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已成为全球水环境问题的主要之一,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活动: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尤其是氮、磷等营养元素经过灌溉水流入水体,成为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田径流和农业污水的排放使富营养物质直接进入水体,刺激藻类等富营养植物的过度繁殖。
2. 工业排放: 工业污水中的有机废水和含磷废水,通过排水系统进入水体,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富含营养物质,如磷、氮和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使水中的富营养植物过度生长,破坏了水生态平衡。
3. 城市排污: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直接或通过排水系统进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污有明显增加,给水体带来了严重威胁。
4. 水体基础环境变化: 水体污染、水体枯水期和枯水期过度开采等因素会导致水体环境的恶化,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
这种环境变化会加强富营养化现象,使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积聚。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我们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恢复和维持水体的健康状况。
1. 农业管理: 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建立农田防渗漏系统,阻止农田径流进入水体。
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作物和养殖业的有机循环。
2. 工业控制: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建立和完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使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使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得到有效去除。
对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要进行合适的处理和处置,以防止其进入水体。
3. 城市污水处理: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f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诱导因素和污染治理措施
f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诱导因素和污染治理措施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超过自然水体负荷容纳能力而引起的植物生长异常、水质退化等问题。
它不仅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机理、诱导因素和污染治理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机理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机理是过量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
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化肥、农药、废水和污水等大量富含营养物质的废物排放,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
这些营养物质的积累可刺激水生植物(如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此外,土壤侵蚀、泥沙淤积、湖泊底泥再悬浮等作用也会导致水体内的富营养化。
这些物质带入水体后,与水中的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有机物质,进一步促进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除了机理,诱导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个因素是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城市化和旅游等。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使用、农药施用以及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都会将大量的营养物质引入水体。
工业活动中的废水排放和气溶胶沉降也是诱导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排水系统和下水道的建设使得人类产生的废物更容易进入水体。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富营养化的风险,如大量游客排放的废物、船只船底的废物以及礁区的捕鱼和浮潜活动等,都会使水体的营养负荷升高。
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源头控制、营养物质净化和生态恢复等措施。
源头控制是预防水体富营养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包括减少化肥施用量、改进农田排水系统和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等,可以降低农业活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负面影响。
此外,加强工业和城市废水的处理也是源头控制的重要环节。
营养物质净化主要通过生物和物理方法去除水体中过量的营养物质。
例如,人工湿地、生物滤池和藻类生物技术等方法可用于降低水体中的氮和磷浓度。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解析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通常发生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库等静态水体中。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进而引发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概念和形成过程,然后详细阐述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最后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
从自然角度来看,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主要来源于土壤侵蚀、大气沉降和生物活动。
例如,当雨水冲刷过富含养分的土地时,这些养分就会随着水流进入水体,为水生生物提供养分。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人为因素逐渐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力。
农业活动,特别是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城市和工业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未经处理的营养物质,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这些人为排放的营养物质远超出水体的自然处理能力,导致水生生物过度繁殖,进而引发富营养化现象。
水产养殖和旅游业等人类活动也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了影响。
水产养殖过程中投放的大量饲料和肥料,以及旅游业带来的污染,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因此,可以看出,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
而人为因素,特别是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是当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力。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危害深远且广泛。
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了藻类的过度繁殖,形成“水华”或“赤潮”,这些藻类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可能因缺氧而死亡,破坏水生生态链,影响生物多样性。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3.2000年对我国18个主要湖泊的调查表明,其中14个已进入富营养化状态。
水体富营养化对水体生态和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试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分)解答:水体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原因:1)化肥流失;人类使用的合成氮肥是进入沿海水域的营养物质的最主要来源。
根据全球的统计数据,在施用于土地的氮肥中,平均12%的合成氮肥直接流入了沿海水域。
而在某些高流失量地区,比如在降水量较多的农耕地区,这个统计数字可能高达30% 。
2)生活污水输出过量营养物质;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增加了污水的排放,由此也增加了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
3)畜禽养殖输出过量营养物质;畜禽养殖也会输出过量的营养物质。
中国90%的养殖场根本没有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使得大量营养物质输入水体。
4)含磷物质的排放;在当今的工业产磷量里,80%-85%者用于制造化肥,另一个用磷相对少得多的工业行业是洗涤剂行业。
从某一地区来看虽然工业的磷排放所占比重较大,但总体上看,流入水体的磷主要还是来自于城市污水和农业。
农业磷排放中,又主要来自养殖业和使用化肥。
5)工业污染排放;很多工业制造和加工工厂使用氮和磷化合物作为基础产品,如:化肥厂、农药厂、食品加工厂、含磷清洁剂、使用尿素作为基础产品的行业。
6)6矿物燃料的燃烧;矿物燃料燃烧过程(既包括交通工具燃烧汽油,也包括电厂的发电过程)产生的氮化合物(NOx)能够直接沉积进入水体,或者先存在土壤中,间接地被冲刷入水体里。
防治对策(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绝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外界输入的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的。
为此,首先应该着重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营养物质的输入,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控制人为污染源。
(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输入到湖泊等水体的营养物质在时空分布上是非常复杂的。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导语: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聚集在水体中的过程,导致水体生物多样性丧失、藻类爆发性增长、水质恶化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针对这一问题的防治措施。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1. 农业活动:农业用肥过量、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等现象,导致农用化肥、农药等富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
2. 工业活动:某些工业生产活动排放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富营养物质,如工矿污水、废弃物的处理不当等都会促进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3. 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污水排放、建筑施工、道路建设等都会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使得水质恶化,无法供给生物所需的氧气,一些水生动植物难以存活。
2. 水生生物多样性丧失:水体中富营养化会导致浮游植物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藻类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其他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3. 饮用水安全问题: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中富含大量的藻毒素和细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饮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水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行科学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制定种植绿色农产品的标准,采取科学的灌溉方式减少水肥固氮。
2.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科学处理污水,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3.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4. 推广湿地保护和修复:湿地是自然的净水工厂,湿地能够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因此应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
5.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通过开展水体富营养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水体保护和治理工作。
6. 加强监管和执法: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体污染的监管和追责,加大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环境执法的执行力度。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对策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对策一、引言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指水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过量富集,引发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退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一些防治对策。
二、富营养化的原因1. 农业活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过量、农田沿水体直接种植、牲畜饲养场的排泄物进入水体等,使得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流入水体中。
2. 工业活动: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水体会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促进水体富营养化。
3. 城市化和人口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垃圾处理不当以及污水处理不完善,导致大量的废水和垃圾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三、富营养化的影响1. 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中的藻类和细菌大量繁殖,形成大面积的藻华。
藻华不仅使水体变绿,还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
此外,藻类和细菌会产生毒素,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2. 生态系统退化:富营养化会改变水体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破坏湖泊、河流等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过度繁殖,形成藻华,使浅水区域光线透过度降低,影响水中植物的生长。
同时,富营养化还会改变水体中的群落结构,减少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
四、防治对策1. 加强农业管理:加大农业生产技术改造力度,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倡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禁农田直接向水体排放农药和化肥。
2.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加大工业废水的处理力度,严格控制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排放。
推动工业企业环境准入制度,提高所有工业企业的排污水平。
3. 完善城市、乡村和农村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系统: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
加强居民环保意识,鼓励生活垃圾分类和有效利用。
4. 增加湿地保护和修复:湿地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保护湿地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和治理策略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和治理策略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治理策略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导致水体生产力增加,水体的养分流失和浮游植物暴增,引发水体异常现象,严重影响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1.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养殖污染是重要的污染源。
当废水、化肥和农药进入水体时,其中的营养物质就会刺激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长,从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在养殖业中,过度喂食饲料和饲养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降雨的增加和径流的增加,营养物质的流量就会增加。
此外,自然界中许多生物生命周期的变化也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例如,鱼类死亡后死亡的腐败生物体中释放的营养物就会被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吸收,导致浮游植物暴发。
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很多种。
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化学治理方法化学方法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鱼塘和污水处理中使用得非常广泛。
常见的化学物质有氧化铝、氯化铜和氯化铁等。
大部分化学物质都能和营养物发生化学反应,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2.物理治理方法物理治理方法通常用于小面积的富营养化水域。
这些方法包括潜水摄像头、放置障碍、机械捕捞和水深降低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减缓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3.生物治理方法生物治理方法通常使用夜光藻、红颗粒菌等。
生物治理通常包括两种方式:一个是使用微生物来降解营养物质,另一个是使用生物对浮游植物进行控制。
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下,更适合采取第二种方法。
总之,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体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
国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成效
分析国外在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方面的成效,包括水质改善、生态修复、公众参与等方面的 成果和经验教训。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包括技术转移、信息共享、政 策对话等方面的合作。
提高污水处理率,推广垃 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 少生活污水和垃圾对水体 的影响。
水质监测与评估
1 2
建立水质监测网络
定期对水体进行水质监测,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制定水质标准
根据水体功能和保护目标,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 。
3
开展水质评估
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污染物含量等进行评估 ,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述 • 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 •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 • 国际合作与政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述
Hale Waihona Puke 定义与特征定义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 等营养物质过多,导致藻类等水 生生物过度繁殖的现象。
特征
水体颜色加深、水质恶化、溶解 氧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
形成原因
01
02
03
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 水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农业污染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和农药 使用,会通过地表径流和 地下渗透等方式进入水体 ,增加营养盐的含量。
生活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中含有洗涤剂、 粪便等,含有一定量的磷 等营养物质,处理不当也 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及防治对策研究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浓度超过正常水平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常常导致藻类的大量繁殖,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质恶化、氧气消耗过多、生态系统变化等。
为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本文将从源头污染和水质管理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源头污染:1.农业活动: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排放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对策应包括合理施肥、控制农药使用、推广有机农业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工业废水:工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硫酸盐、氨氮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防治对策应包括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监管,确保废水排放符合标准。
3.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如果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会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
防治对策应包括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4.土地开发:土地开发、石头城市的建设会导致大量的土壤侵蚀和裸地暴露,这些裸露的土地上的养分会随着雨水流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防治对策应包括加强土地保护,合理规划城市和农业发展,减少裸地暴露。
二、水质管理:1.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水体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富营养化的趋势。
2.生态修复:通过湿地建设、水生植被的种植等方式进行水体生态修复,增加水生植物吸收营养物的能力,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3.养分削减:加强源头控制,降低农业、工业及生活污水中营养物的含量,减少养分进入水体的量,以达到削减富营养化的目的。
4.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管理和治理,规定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5.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共同制订防治对策,分享经验和技术。
总之,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强水质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过量的氮、磷等养分进入水体,导致水中植物生长速度过快的情况。
这种现象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形成原因1.点源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和工矿企业的废水、畜禽养殖污水以及农田灌溉用水中的农药、化肥等都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养分,这些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2.非点源污染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田的化肥过量使用和不合理施肥、农田和禽畜养殖场的农田面度过小、农作物残渣不及时清理等都会导致养分的流失,最终进入水体。
3.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化肥、农药、污水和垃圾进入水体,加剧了水体中有机物和养分的浓度,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加剧。
二、危害1.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形成水华。
水华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减少,造成水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2.由于水体中养分过多,水体中的藻类、浮游植物等植物生长旺盛,消耗了水中的光照和氧气,使水体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丧失了生存条件。
3.富营养化使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百慕大藻类呈盛发,高耗氧和有毒藻类爆发,导致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面积死亡。
这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水质恶化,使水变得浑浊,影响水的利用和净化,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三、防治措施1.加强对农业生产和行业排放的监管,减少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
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体系,加大对畜禽养殖场、农田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2.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农业技术。
采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作物利用养分的效率,减少养分流失。
3.加强水体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
通过植被恢复、河道整治、湿地建设等方式,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生物多样性,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机理及防治策略概述
【摘要】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的环境问题,本文在简要介绍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原因基础上,概括总结了目前常见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防治策略
近年来由于污染造成的环境恶化逐步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也逐年加深,赤潮或水华(red tide or bloom)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
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也呈现范围变广的趋势,在七十年代后期,国家组织湖泊调查,大约是27%的湖泊富营养化,八十年代后期,上升为61%,而九十年代的后期,则发展到85%的湖泊存在富营养化现象。
中国如此,全球也如此,全球约有75%以上的封闭型水体存在富营养化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环境问题,因此,介绍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机理,了解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 富营养化产生的机理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水体中含有过多的氮、磷等可溶性营养物质,导致水体中的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虾等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严重的整个水面被藻类覆盖而形成水华(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自然条件下,水体可接收由降水、地表土壤侵蚀和淋溶等途径带来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水体发生自发的富营养化过程,但过程很缓慢。
人为富营养化则是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使水体富营养化快速发
生,藻类等浮游植物短时间内种群数量大爆发,水质恶化较迅速的现象。
所以自发的富营养化过程及人为的富营养化过程是类似的,只是速度不同。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为什么氮、磷等营养物质充足易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藻类大量繁殖为何会影响水质呢?
首先从藻类生长繁殖所需的外界条件说起。
温度、光照、无机盐、co2等都是藻类繁殖必需的,藻类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满足自身生长繁殖所需。
光合作用中所需要的叶绿素、藻蓝素等光合色素及许多酶需要氮、磷等元素,氮、磷等含量增多时会提高这些物质的含量,进而提高光合效率,制造较多有机物,繁殖也更快一些。
对于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影响水质的大致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图1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机理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水体富营养化后,会发生恶性循环,干扰了水体正常的溶氧平衡、降低了供水质量、影响渔业等生物资源的利用、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
所以防止氮磷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和谐生存至关重要。
2 富营养化的防治策略
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处理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污染源的复杂性,如外源性n、p的来源非常广泛,这就给控制污染源带来了困难。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已经富营养化的水体,
要想除去n、p等营养物质又有太多的难度。
但目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还是侧重在这两个方面:
2.1 控制外源性n、p等营养物质的输入
据相关研究统计,下列途径都可造成外源性n、p等营养物质输入水体。
2.1.1 农田超量施肥:由于土壤氮磷肥的利用率比较低。
不被植物吸收的氮、磷等可溶性无机盐极易在降雨或灌溉时产生流失,随地表径流进入地面水或下渗,通过地表侧向运动排入湖泊中,这是导致地表水富营养化的直接原因。
2.1.2 工业废水: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的氮磷,较大一部分来自钢铁、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工业废水中。
工业废水中常规的污水二级处理对氮磷等可溶盐类的去除率不到50%,据统计湖泊、水库中磷的80%来自于工业污水的排放。
2.1.3 生活污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究指出,在城市生活污水中有50%的磷来自合成洗涤剂的使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合成洗涤剂的用量将不断增大。
所以洗涤污水依然是磷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还有街道、矿区的冲刷过程,将人类活动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某些工业废水所携带的氮、磷营养盐随雨水形成地表径流,通过排水渠道或直接引入江湖,造成地表水污染。
大气沉降过程中,工业燃烧、交通工具汽油的燃烧产生的烟灰颗粒形成的有害尘粒随大气沉降并通过降雨途径进入水体。
禽畜排泄物中的大量营
养物质,随地表径流等流人江、河、湖而污染水体。
针对以上途径,现在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治管理:
1)综合治理农业,改进农业生产耕作布局,做到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平衡施肥。
充分考虑土壤的特征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和需求季节安排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式,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少农田养分流失。
提倡多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合使用。
2)改革工业生产工艺,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杜绝有毒有害废水的产生。
如以无毒用料或产品取代有毒用料或产品。
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并实行严格的操作和监督,消除漏逸,尽量减少流失量。
对于产生的不同性质的污水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如含有一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的有剧毒性质的废水,与其他废水分流,便于处理和回收有用物质;成分和性质类似于城市污水的有机废水,应排入城市污水系统,进行统一处理;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污染物废水,不应排入城市下水道和输往污水处理厂,应进行单独处理。
3)开发新型洗涤剂,减少含磷洗涤剂的生产使用。
如加酶洗衣粉无磷配方,使洗涤剂朝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其他降低外源性n、p来源的措施还有,修建地下土壤渗滤处理系统、修建化粪池,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做到人人爱护环境,人人监督,在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大环境。
2.2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
对于超过水体自身需求的多余营养物质,及时释放出来,以减轻富营养化的程度,进而改善水质。
具体的做法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方面:
2.2.1 物理方法:如挖掘底泥、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在底泥表面铺设塑料等。
2.2.2 化学方法:如凝聚沉降法,即利用价格便宜的多种阳离子(fe3+、al3+和ca2+等)使磷形成沉淀,从而有效地从水溶液释放出来;还比如用化学药剂杀藻,这种方法适合于水华盈湖的水体,杀藻剂将藻杀死后,水藻腐烂分解仍旧会释放出磷,因此,应该将被杀死的藻类及时捞出,或者再投加适当的化学药品,将藻类腐烂分解释放出的磷酸盐沉降。
2.2.3 生物方法:利用水生或半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氮、磷元素进行代谢的特性去除氮、磷营养物质。
例如我国科技人员创造了浮床生态工艺来净化污水,可种植大型水生植物,如凤眼莲、芦苇、狭叶香蒲等许多种类,采收后的植物还可以直接做饲料,有的在大量干燥处理后还可以用来提取铜、锌、汞等金属。
用这种方法一般1-2年内就能使水体由原来的劣ⅴ类标准净化为ⅲ类标准。
还可以利用捕食链,最后大量捕食藻类,降低藻类的数量。
水体富营养化具有发生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危害大、治理难等特点,可根据发生机理,参考本地实际情况及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防治。
根据太湖和滇池富营养化的治理教训,预
防比治理更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
【参考文献】
[1]付春平,钟成华.邓春光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m].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5,3.
[2]李锦秀,廖文根.富营养化综合防治调控指标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2,2.
[3]杜勤,赵保全,朱家义.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手段及防治实例[j].工业水处理,2005,25(9).
[4]田永杰.我国湖泊富营养的现状和治理对策[m].环境科学与
管理,2006,31(5).
[责任编辑: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