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全文版: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

全文版: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

全文版: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1. 引言生产控制程序是质量体系文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要求。

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生产控制程序的要求和实施方法。

2. 生产控制程序的目标生产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一致性。

通过实施有效的生产控制程序,可以减少生产中的变异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3. 生产控制程序的要求生产控制程序应包括以下要求:3.1. 设定生产规范制定详细的生产规范,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产品规格要求。

生产人员应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符合质量标准。

3.2. 控制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对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确保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存储和使用。

3.3. 设备维护和校准确保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维护和校准。

设备的维护和校准记录应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存。

3.4. 过程监控与控制建立有效的过程监控与控制措施,包括对关键参数的监测和调整。

通过实时监控和反馈,及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5. 不良品管理建立严格的不良品管理制度,包括不良品的鉴定、分类和处理方法。

不良品应进行合理的处理,以防止其对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3.6. 记录和文档管理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文档管理系统,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信息得到准确记录和保存。

记录和文档应进行适当的归档和备份,以便后续的追溯和审查。

4. 生产控制程序的实施方法生产控制程序的实施应遵循以下方法:4.1. 培训和教育对生产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其熟悉生产控制程序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生产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更新。

4.2. 内部审核和评估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检查生产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和改进,确保生产控制程序持续有效。

4.3. 外部审核和认证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外部审核机构进行审核和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监视和测量设备从购置、校准或检定、标识、使用、报废等全过程控制要求和方法,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适应,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职责3.1品质部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标识及设备控制。

3.2采购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

3.3物管部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档案,并保存原始入厂资料。

3.4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用及申购、使用及日常维护保养。

3.5行政部负责组织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

4 工作程序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4.1.1各部门根据产品检验的需要及所要求的准确度,填写《采购计划申请单》交至采购部进行采购,申请购置的设备应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

4.1.2 采购部对提交的《采购计划申请单》进行核对,按《采购管理控制程序》进行采购。

4.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验收4.2.1新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到厂后,采购员应及时通知物管部,双方对其表面质量与实物配套情况进行交接,完毕后,由物管部通知品质部进行验收(包括说明书、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等);如需要委外检测的设备,品质部应在合格供应商目录中选择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送外检测,经检测合格后须让对方出具检测合格证。

检测不合格,则返回采购员,由其向供应商办理退换货或维修手续,直至验收合格。

4.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登记4.3.1所有测量设备,品质部负责确定校验周期并统一编号,登记在《测量仪器设备一览表》中。

4.3.2测量设备编码原则:JUST-部门编码-设备代码-流水号。

部门编码详见《文件控制程序》;设备代码分M、T、S三种,M.量测仪器(卡尺等);T.测试仪器(试验机器设备);S.检验仪器(激光干涉仪等)。

4.3.3监视和测量设备初次校验合格后,品质部对合格品应贴上标识,内容包括有效日期,设备编号、检验状态合格等,标识贴完后方能入库并发放使用。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系统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订正订正订正内容纲要页版订正审查赞同日期单号次次2011/03/30 / 系统文件新拟订 4 A/0 / / / 赞同:审查:编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2.合用范围3.引用标准4.定义4.1 设备4.2 设备固定财富4.3 点检5.管理职责5.1 归口管理5.2 设备部门职责5.3 财务部门职责5.4 使用部门职责6.管理内容与要求6.1设备的采买6.2设备的使用6.3设备的保护6.4设备的技术改造6.5设备的财富管理6.6设备的管理查核7.设备文件7.1设备作业指导文件7.2设备使用的记录表格7.3设备技术文件7.4设备文件的管理1.目的为规范公司在设备管理方面的职责、管理内容和方法,使公司在设备管理工作获得有效地控制,特拟订本控制程序。

2.合用范围3.引用标准TX-A.03.01 《质量管理手册》4.定义4.1设备:是指公司在生产、检测、管理等方面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备等物质的总称。

而且可供长久使用、能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

4.2设备固定财富:是指同时知足以下条件的设备a.单位价值达到 2000 元及以上;b.使用寿命超出半年;c.能独立达成某项功能。

4.3点检:是指对设备的某个零件、部位( 称之为点 ) 进行检查。

5.管理职责5.1归口管理:家用研制中心制造部( 设备课 ) 为公司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5.2设备部门职责:对设备(办公设备除外)的采买、使用、保护、技术改造,设备固定财富的管理,设备文件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及查核等工作的全过程负责。

5.3财务部门职责:事业部财务部负责保护设备固定财富财务属性,对设备固定财富的管理拥有查核权。

5.4使用部门职责:对本部门(课室)内的设备的使用、保护、财富管理等负责,组织本部门( 课室 ) 内部的设备管理与查核,并参加和辅助设备课展开设备采买、技术改造、管理考核等工作。

6.管理内容与要求设备管理包含设备的采买、使用、保护、技术改造、财富管理、管理和查核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和要求。

IATF16949体系文件S3.01 设备管理程序

IATF16949体系文件S3.01 设备管理程序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P.S3.01设备管理程序IATF 16949:2016修订次数 A.0制·修订日期[发布日期]1、目的确保设备在规划、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等各阶段中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为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特制订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用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引用ISO 9001:2015的术语和定义;其他:3.1. 关键设备:利用率高;直接影响产品加工质量;当设备一旦发生停机故障,无代用的设备,备件供应困难,修理复杂程度较大,应重点维护的设备为公司关键设备。

3.2. 重要设备:虽有同类型或同型号设备,但其总的生产能力仍处于“瓶颈”的设备。

3.3. 一般设备:对产品质量无直接影响的设备。

3.4. 设备完好:指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对完好设备的要求有三条:1)设备性能良好,机械设备性能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达到原设计或规定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等现象;2)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规定标准,控制系统、计量仪器、仪表和润滑系统工作正常;3)原材料、燃料、润滑油、动能等消耗正常,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3.5. 预防性维护:为了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性生产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定期活动(基于时间的周期性检验和检修),它是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

3.6. 预测性维护:通过对设备状况实施周期性或持续监视来评价在役设备状况的一种方法或一套技术,以便预测应当进行维护的具体时间。

3.7. 周期检性修:用于防止发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维护方法,此方法根据故障或中断历史,主动停止使用某一设备或设备子系统,然后对其进行拆卸、修理、更换零件、重新装配并恢复使用。

4、职责4.1. 技术部:负责编制设备配置的规划、选型,组织设备的调研,组织工艺可行性论证以及确定设备的平面布置。

制造业ISO9001体系文件001文件控制程序-B2版(附表单)

制造业ISO9001体系文件001文件控制程序-B2版(附表单)

版次:B文件控制程序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生效1.0 目的为了规范与产品质量管理有关的文件(含资料)及公司管理制度类文件的管理,确保在所有场所均使用质量管理文件及管理制度类文件的有效版本。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管理有关的所有文件、资料控制;适用于公司管理制度类文件的管理。

3.0 定义/术语3.1 受控文件受控文件:受更改控制的文件。

该类文件必须在回收旧版本文件后,才能发放新版本文件,保证各使用现场得到的文件是文件的有效版本。

3.2 非受控文件不受更改控制的文件,文件发出后如果原版文件发生更改,非受控文件不受影响,可以不收回,不换新。

3.3 质量手册本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活动的总规范。

对内是管理法规;对外是满足顾客要求和第三方审核的依据。

它是质量管理体系第一层次文件。

3.4 程序文件描述产品质量管理活动(通常是跨职能部门活动)基本途径的文件。

它是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第二层次文件。

3.5 作业文件为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要求的其他管理性文件,它通常规定或记录了开展某一产品质量管理活动的具体方法,或某一职能部门如何进行活动。

它是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

3.6 外来文件与产品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与产品管理和过程有关的标准和规范、来自顾客、相关方或其他场所的标准、图样、图片、验收准则等。

3.7 管理制度文件用于规范各个管理层级、管理部门、管理岗位的职能范围、拥有的职权和承担的责任,明确各项管理业务的工作要求、程序和方法,且具有长期适用的规范化管理文件。

4.0 职责4.1 企业管理部:负责管理制度类文件的审核、发布;4.2 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类文件及管理制度类文件的归口管理;4.3 研发中心:负责产品标准、产品设计类文件的归口管理;4.4 工艺中心:负责各类工艺标准、工艺布置图、工装设计技术文件、工艺明细表、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的归口管理;4.5 生产设备管理部:负责生产设备类管理文件的归口管理;4.6 安全保障部:负责特种设备类文件的归口管理;4.7 质量相关部门:负责质量类文件的归口管理;4.8 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管理文件的归口管理;4.9 信息中心:负责弱电工程控制文件、信息化系统管理控制文件的归口管理。

TS16949程序文件--质量体系控制程序

TS16949程序文件--质量体系控制程序

TS16949程序文件--质量体系控制程序TS16949 程序文件质量体系控制程序一、目的本程序旨在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确保公司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要求,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客户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所有活动、过程和部门。

三、职责分工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质量体系控制程序。

组织内部质量审核,跟踪不符合项的整改。

收集、分析质量数据,提出改进建议。

2、各部门执行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相关要求。

对本部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配合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内部审核。

3、管理层提供质量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

审批质量体系的重大改进措施。

四、质量体系策划1、公司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规模和发展战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过程。

2、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应体现公司对质量的承诺,质量目标应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相一致。

3、识别和确定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五、文件控制1、制定文件管理程序,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分类、编号和存档。

2、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文件的更改应经过审批,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3、定期对文件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以确保其与公司的实际运作相符。

六、记录控制1、建立记录管理程序,规定记录的标识、储存、检索、保护、保存期限和处置方式。

2、记录应真实、准确、清晰,能够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证据。

七、内部审核1、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质量体系是否符合标准和公司的要求。

2、内部审核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审核应客观、公正。

3、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责任部门应制定纠正措施并按时完成整改,审核组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八、管理评审1、管理层应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对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2、评审输入应包括内部审核结果、客户反馈、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过程绩效等。

3、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

全文版: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

全文版: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

全文版: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1. 引言本文档旨在概述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

生产控制程序是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指导和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活动。

2. 目标和目的生产控制程序的目标是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通过实施适当的控制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给客户。

3. 范围生产控制程序适用于所有涉及产品生产的部门和人员。

这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出厂的全过程。

4. 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内容生产控制程序包括以下主要内容:4.1 生产计划- 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按照预定时间表进行;- 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设备和原材料等;- 监控生产进度,及时调整计划以应对可能的延误或变更。

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控制- 确保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维护活动和结果。

4.3 生产过程控制- 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明确生产过程的步骤和要求;- 监控关键控制点,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定期进行过程验证和验证结果的记录。

4.4 质量检验和测试- 制定质量检验和测试计划,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 记录检验和测试结果,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4.5 不良品控制和处理- 确立不良品的定义和分类标准;- 对不良品进行控制和处理,包括隔离、返工、报废等;- 记录不良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4.6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 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包括质量指标、不良品率等;- 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效果;-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生产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5. 附录本文档附录部分包括相关的表格、记录和参考文件等,用于支持和补充生产控制程序的实施和监控。

最新版ISO体系文件控制程序文件

最新版ISO体系文件控制程序文件

1.0 目的对公司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中的各类文件进行管理,确保各部门使用文件的适宜性及充分性, 防止误用作废文件。

2.0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及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电子档)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评审和变更。

3.0 职责3.2 文控中心对公司环境、质量管理系统中各阶文件的合理管控以及文件的分类、编号、保管、发放、回收、销毁及审查等工作。

3.3 相关单位3.3.1 各部门须遵守本程序,并配合文控中心一同做好文件的更新及维护;其部门主管需对文件资料进行审签,对所发行的文件负责保管与执行之责。

3.3.2 各部门需负责文件的使用和保管,确保文件的整洁、完整,不得在受控的文件上随意书写涂改,也不得丢失。

版本更新时,配合文控中心及旧版资料及时回收作业,防止误用。

4.0 定义4.1 文件与资料公司环境和质量文件所包含有:手册、程序、作业规范/指导书、表单;技术类文件、测试检验数据报告、各种变更文件以及公司各类经营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

4.2 第一阶文件-—手册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系统最高指导原则,规定其核心内容的整体方向、结构和相互作用。

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系统最高指导原则,规定其核心内容的整体方向、结构和相互作用。

4.3 二阶文件-—程序4.3.1 环境、质量管理程序:环境、质量作业运作过程的整体流程。

4.4 三阶文件-—作业规范、指导书、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

4.4.1作业指导书: 指不涉及具体型号产品技术细节的作业指导书。

如技术文件编号方法、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等。

4.4.2 技术性作业指导书:指涉及具体型号产品技术细节的作业指导书, 如技术图纸/BOM、工艺文件、产品检验文件等。

4.4.3管理标准:指各类管理规定、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等用于规范管理及人员行为的法规性文件。

4.4.4工作标准:指各类岗位职责及职务说明书等文件。

4.5 四阶文件-—表单使用固定格式的单据,有表单编号及版本管控,用以质量、环境及环境的数据收集、传递资讯,控制作业流程或证明作业已符合要求的资料记录。

体系文件设备备件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备件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备件管理控制程序一、引言体系文件设备备件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企业设备备件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系文件设备备件管理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企业所有设备备件的管理和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备件、办公设备备件、仓储设备备件等。

三、定义1. 设备备件:指用于维修、更换、升级设备的零部件、工具、耗材等。

2. 设备备件管理:指对设备备件进行计划、采购、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全过程的管理。

3. 设备备件控制:指对设备备件的使用、维护、报废等进行控制和监督。

四、程序要求1. 设备备件采购管理1.1 采购计划:根据设备备件需求和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明确备件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等。

1.2 供应商选择:根据供应商的信誉度、价格、交货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备件采购。

1.3 采购合同: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备件的规格、价格、交货期限等详细信息。

1.4 采购执行: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及时采购备件,并进行入库管理。

2. 设备备件入库管理2.1 入库登记:对采购到的备件进行入库登记,记录备件的名称、型号、数量、质量等信息。

2.2 质量检验:对入库备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备件符合要求。

2.3 入库分类:按照备件的类别和特性,进行分类存放,确保备件易于查找和管理。

2.4 入库标识:对每个入库备件进行标识,包括备件编号、入库日期、供应商信息等。

3. 设备备件出库管理3.1 出库申请:根据设备维修、更换等需求,填写出库申请单,明确备件的名称、型号、数量等。

3.2 出库审批: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出库申请,确保备件的出库符合实际需求。

3.3 出库执行:按照出库申请的批准,及时出库备件,并进行出库记录。

3.4 出库归还:对于借用备件的情况,需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并进行入库登记。

4. 设备备件库存管理4.1 库存监控:定期对库存备件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准确。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设备、设施采购管理控制程序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设备、设施采购管理控制程序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设备、设施采购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制定采购基础设施、用能设备和计量器具及服务过程的控制方法,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能源管理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设施、设备和计量器具的采购控制。

3职责1、是高管理者负责对设备、设施和计量器具采购的审批工作。

2、XXXXXX车间负责公司用能设备的计算、选型和计划。

3、安全生产部负责新购设备的节能评估及计量器具的登记管理和定期的校验工作。

4、各单位负责本单位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4工作程序4.1设备、设施和计量器具的采购程序1、机电设备的采购程序⑴XXXXXX车间负责公司机电设备的计算、选型,所选设备必须经济、运行合理,其性能指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节能环保要求。

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内容要求实施,达到要求的必须编制项目用能报告书,填报《工程项目节能评估表》报节能环境保护处审批,禁止选用淘汰型的高能耗用能设施、设备和技术等。

⑵XXXXXX车间根据公司年度生产接续及各单位机电设备需求情况,及时提供公司生产所需设备计划,委托物资供应分部采购。

⑶XXXXXX车间根据生产接续及设备需求情况向设备管理中心租赁设备,建立租赁设备台账,并根据公司生产设备设施需求情况及时办理租赁和退租手续。

2、基础设施的采购程序⑴各部门、单位需要配置基础设施时,应提出申请计划,由单位主管审查签字盖章,经专业分管领导审批后报相关部门。

⑵申请计划由相关部门统一汇总整理,经核查库存情况后,确定需要购置的基础设施,填写采购计划,每月20日前报专业分管领导审批后实施采购任务。

⑶临时急需的基础设施,由部门主管提出采购申请,并注明临时急需,报分管领导审批后实施采购任务。

3、计量器具的采购程序⑴各使用单位新增监视和测量装置时,提出申请计划,报分管领导审批。

⑵采购申请由经营管理部统一汇总整理,填写计量器具采购计划,报专业分管领导审批后委托供应分部采购。

4.2设备、设施和计量器具的管理1、设备验收、发放、安装、调试(1)公司机电设备安装前,XXXXXX车间委托厂家或承修厂家在地面试运转(或者进行拆检);拆检或试运转后,厂家或承修厂家填写机电设备检修验收记录单,XXXXXX 车间确认设备质量合格后方可生效。

ISO9001-程序文件-文件控制流程

ISO9001-程序文件-文件控制流程

受控状态:编制:审核:批准:XXX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文件修改记录1.目的有效控制公司各类文件,确保文件各使用处所使用的文件为最新或有效版本。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质量体系相关的规范性的文件控制。

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手册的组织编制、修订和审核,总经理批准。

3.2 程序文件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织编制、修订,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3.3 作业指导书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写、修订和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批。

3.4 质量部负责所有受控文档的归档、登记、发放、回收、销毁及原稿保存。

3.5 文件使用单位负责使用文件的保管,负责旧版和作废文件的收集和回收。

5. 作业程序与控制要求5.1 新文件取号、编号5.1.1 文件编制者根据编号规则从文件管理员处获取编号,并填写“文件取号登记表”记录文件名及文件号。

5.1.2 编号规则5.1.2.1 编号结构1)部门文件2)质量体系文件5.1.2.2 文件类型代码质量手册-QM程序文件-QP记录、证据-QR管理文件-M流程文件-P作业指导书-W5.1.2.3部门代码表单、记录编号时,在对应的管理文件、程序文件后加“-流水号”,以“-001”开始,表单或记录无版本例:《质量管理手册》 QM-M-001《量具保养管理规定》 QD-M-003/A0《刀具管理规定》 SC-M-002/A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RS-P-004/B0《文件控制流程》 QP-P-001/AO《蔡司三坐标保养规定》QD-M-003/A0《蔡司三坐标日常点检表》QD-M-003-0015.2 文件编写5.2.1 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5.2.2 工程部负责编制设计文件,包括技术标准、采购规范、图样、工艺文件等。

5.2.3 其他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写。

5.2.4 同一文件刊头、刊尾、封面的编写格式要统一,内容格式不做统一要求。

5.3 文件的审批5.3.1 手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一、引言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组织内部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和保证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的目的、适用范围、定义、责任与权限、程序步骤等内容。

二、目的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包括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三、适用范围本体系文件适用于组织内部所有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等。

四、定义1. 设备:指组织内部用于生产、办公、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各类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

2. 设备管理:指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管理,包括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

3. 设备控制:指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设备的标识、记录、检查、校准、维修等。

五、责任与权限1. 部门经理:负责设备管理控制程序的执行和监督,并确保所属部门的设备管理符合相关要求。

2.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保养、处置等具体工作,并确保设备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执行。

3. 员工:负责按照设备管理控制程序的要求正确使用设备,并及时上报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

六、程序步骤1. 设备购置1.1 确定设备需求:根据业务需求和预算,确定所需设备的类型、规格、数量等。

1.2 选择供应商:根据设备需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供应商评估和选择。

1.3 签订合同:与供应商签订设备购置合同,并明确设备的交付时间、质量要求、售后服务等。

1.4 设备验收:在设备交付后,进行设备验收,确保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和合同约定。

2. 设备使用2.1 设备标识:对设备进行标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序列号等,并建立设备档案。

2.2 设备记录: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情况等,并及时更新记录。

2.3 设备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并记录检查结果。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设备
的软件程序。

它提供了对文件系统和设备的访问、操作和控制的功能,使用户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设备。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1. 文件管理:提供对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取、写入、复制、删除等操作,以
及对文件属性和权限的管理。

2. 目录管理:提供对目录的创建、删除、重命名、移动等操作,以及对目录结
构的管理和维护。

3. 存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空间,包括文件的分配和释放、空闲空
间的管理、存储器的管理等。

4. 设备管理:提供对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包括设备的初始化、打开、关闭、读取、写入等操作,以及设备的状态监控和错误处理。

5. 文件系统:提供对文件和目录的组织和管理,包括文件的存储和检索、文件
的共享和保护、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等。

6. 安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文件
加密、安全审计等。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用户提供了方便、高效和安全的文件和设备管理功能,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1目的为确保公司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及识别工作环境中各种因素,以保证满足过程和产品的要求,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3.1行政部负责对建筑物、工作场所、配套设施、支持性服务的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进行管理与监视。

3.2制造部设备管理员负责生产设备(含空压机)的日常检修、设备运行状态监控与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3.3制造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管理与控制。

3.4品质部负责对监视与测量设备(含检测器具与检测工装)和生产环境进行监视与控制。

3.5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使用的设施和工作环境实施有效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3.6采购部负责基础设施的采购工作。

3.7售后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维修工作。

4工作程序4.1设施识别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包括:a)建筑物、工作场所(含办公、生产、贮存场所)和配套设施(含水电气供等)。

b)过程设备(含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工位器具、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计算机软件等)。

c)支持性服务(含运输资源、信息和通讯技术等)。

4.2设施管理4.2.1设备管理员负责对公司生产设备分类、编号、建立加工设备和特种设备台账,并对设备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做好有效的监控、管理工作。

并对设备的状态(完好、停用、报废)和关键设备予以标识。

4.2.2行政部负责对建筑物、工作场所和配套设施、支持性服务类设施统一建帐,建立维护、管理制度,对日常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维护、管理,以确保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提供可靠的支持。

4.3设施的使用、维护、保养、维修4.3.1设备操作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要求进行日常点检和维护、保养,做好6S管理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

4.3.2对出现故障的基础设施,使用人员应及时填写《基础设施(备)维修/更换申请单》属生产设备的应及时报告售后部维修,其它设施应及时报告行政部安排处理。

ISO体系-二级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ISO体系-二级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4.6.2、文件的原始版本号为“A/0”,文件局部修改则修改版次,版次修改为1、2、3等,
版次修改不超过三次,如A/1、A/2依此类推;文件较大幅度修订时版本号变更原则如下:A -- B--C,如B/0、C/0等依此类推。
4.7、公司配备专人管理内部用于配合文件管理的电脑系统,为确保电脑系统中资料的完整与正确,需对电脑系统中的资料每月进行系统备份或电脑硬盘备份,由人事部文控进行保管。
4.5.4、文件发放后,回收的旧版文件,除了因知识经验保留外,人事部文控应予以及时销毁,保留的旧版原件正面加盖红色“作废文件”印章,予以识别。
4.5.5、人事部文控应及时准确地制订识别文件现行状态的《受控文件一览表》,保持其最新版本。
4.6、文件的制订/修订/废止
4.6.1、由主管部门或原文件制订单位或相关人员提写《文件制订/修改/废止申请单》,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人事部文控打印修订并及时分发,并回收旧版本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的修改必须由总经理批准生效。
4.1.2文件和资料编号:
a)第一层文件编号:
BL -QEO-□□□
公司代码质量/环境/安全手册代码顺序号
b)第二层文件编号:
BL -QEOP-□□□
公司代码质量/环境/安全程序文件代码-顺序号
c)质量体系第三层文件编号:
BL - WI□□-□□□
公司代码 作业文件代码部门代码顺序号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第三层文件编号:
制/修订履历表
序号
版本
日期
制/修订内容摘要
编制
审核
批准
控制文件禁止私自影印
1.0目的
为使本公司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所使用的文件和资料能及时、正确地流通到相关部门,并避免逾期失效的文件使用,保证各有关场所使用文件的有效性。

(ISO体系程序文件1)文件控制程序

(ISO体系程序文件1)文件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Y1S/QP-01~23版本号:A/O受控状态:受控分发号:________________持有人:________________编制:日期:2023-06-01 审核:日期:2023-06-01 批准:日期:2023-06-01文件控制程序文件编号:QY1S/QP-O1版本号:A/0受控状态:受控分发号:_____________持有人:_____________编制:日期:2023-06-01 审核:日期:2023-06-01 批准:日期:2023-06-01建立本公司有关质量管理活动的文件和资料控制方法,使所用的相关文件、资料均得以有效控制,以达到一致性,适用性及可追溯性,从而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质量管理活动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经编制、审核、批准、识别、分发、修改、作废、管理、保存、维护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3.0职责和权限3.1《文件控制程序》的编制及维持由文控中心负责。

3.2文件和资料编制、审核、批准、分发控制依下表实施。

3.3分发给各个部门的文件,由使用部门依规定建档、管理、保存与维护。

4.0工作程序:4.1公司受控文件分类:4.1.1内部受控文件: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质量管理作业文件(包括管理制度/规范/标准/作业指导书等)d.记录4.1.2适用的外来受控文件a.国家、行业标准,国家法律法规;b.设备资料、顾客提供的文件和资料等;c.外来信息和市场动态等方面资料。

4.2.1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各部门负责人参与会审,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发布、实施。

4.2.2技术文件、工艺文件由技术部门编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由相关操作使用部门编制,记录由相关部门编制;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

4.2.3文件批准后,由文控中心负责于原件背面加盖“正本”章并在《受控文件清单》上登记。

4.3文件发放:4.3.1文件发放范围,由文件编制部门提出,管理者代表确定。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确保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等过程按照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进行,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所有从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维修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和检验机构。

3.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3.1 设备设计程序1. 确定设备设计要求:根据特种设备的功能和用途,确定设备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2. 设计方案综合评审:对设备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审,确保设计方案满足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3. 设计验证:进行设备设计验证,验证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设计变更控制:对设计方案变更进行控制和审批,确保设计变更符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

3.2 设备制造程序1. 材料和零部件控制:对特种设备制造所使用的材料和零部件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其质量可靠。

2. 制造过程控制:对特种设备的制造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确保制造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3. 现场验收:对特种设备的制造现场进行验收,查验设备的质量和制造质量控制记录。

4. 成品质量验证:对特种设备进行成品质量验证,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3.3 设备安装程序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准备设备安装所需的材料、工具和施工方案,确保安装能够顺利进行。

2. 安装过程控制:对设备安装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确保安装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3. 安装验收:对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验证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安装质量控制记录。

4. 安装后的调试和测试: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4 设备维修程序1. 维修计划编制: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包括维修内容、维修方法和维修时间等。

2. 维修过程控制:对设备维修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确保维修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3. 维修验收:对设备维修完成后进行验收,验证设备的维修质量和维修质量控制记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设备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2.适用范围3.引用标准4.定义设备固定资产点检5.管理职责归口管理设备部门职责财务部门职责使用部门职责6.管理内容与要求设备的采购设备的使用设备的维护设备的技术改造设备的资产管理设备的管理考核7.设备文件7.1设备作业指导文件7.2设备使用的记录表格7.3设备技术文件7.4设备文件的管理为规范公司在设备管理方面的职责、管理内容和方法,使公司在设备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控制,特制定本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3.引用标准TX-《质量管理手册》4.定义设备:是指企业在生产、检测、管理等方面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资的总称。

并且可供长期使用、能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

设备固定资产: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设备a.单位价值达到2000元及以上;b.使用寿命超过半年;c.能独立完成某项功能。

点检:是指对设备的某个部件、部位(称之为点)进行检查。

5.管理职责归口管理:家用研制中心制造部(设备课)为公司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设备部门职责:对设备(办公设备除外)的采购、使用、维护、技术改造,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设备文件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及考核等工作的全过程负责。

财务部门职责:事业部财务部负责维护设备固定资产财务属性,对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考核权。

使用部门职责:对本部门(课室)内的设备的使用、维护、资产管理等负责,组织本部门(课室)内部的设备管理与考核,并参与和协助设备课开展设备采购、技术改造、管理考核等工作。

6.管理内容与要求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技术改造、资产管理、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和要求。

设备的采购6.1.1 立项报告1. 立项报告的编制:1).由使用部门提出、编制并报批。

必要时设备课提供协助。

2).也可由相关职能部门(如设备、开发、工艺、安全、计量等)申报。

3).属于标准设备且单位价值低于10万元的可用《设备购置呈报表》代替立项报告。

4).属于技术改造项目的,可用《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表》代替立项报告。

2. 立项报告的内容必须明确设备投入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准确描述设备的功能、技术性能要求,或者是设备的使用条件;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及准确的投资预算。

3. 立项报告的审批:1).立项报告需经申请部门和设备部门审核,由中心副总以上领导批准。

2).对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等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需经安全主管部门对其安全性进行评审并签署意见。

3).属于测量设备(器具)的需经计量主管部门对其技术指标进行评审并签署意见。

4. 立项报告批准后,申请部门将立项报告的原件交设备部门归档并执行。

5. 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涉及设备固定资产(设备整体或部分)报废的,除满足第6.1.16.1.2 立项报告的技术文件1. 标准设备的技术文件由设备部门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确认和确定。

2. 对非标设备的技术文件由设备部门编写或组织编写设备技术协议书。

设备技术协议书应包括有关的工艺技术要求、加工产品的质量要求、生产效率或节拍、加工工艺或规范、安全环保、计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1). 属于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变更等原因引起的设备购置或技术改造项目,由工艺部编写或提出详尽的技术要求。

2). 属检验检测的需要引起的项目,由品管部编写或提出详尽的技术要求。

3). 其余的项目,由设备课编写或组织编写。

3. 非标设备技术协议书需经使用部门、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

1. 设备采购的形式:1). 项目预算费用在20万元以下的,可选择招标或议标。

2). 项目预算费用在20万元(含)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2. 设备采购的竞标:1). 设备的采购必须有3家或以上供应商参与竞标。

2). 竞标单位不足3家的,设备课应做出书面的说明并经主管副总批准。

3). 参加竞标的供应商必须是经设备部门考察审核为合格的设备生产商或供应商。

3. 招标和议标的结果以《价格审核报批表》上报批准。

4. 《价格审核报批表》经设备部门审核。

上报审批的价格低于或等于项目预算费用的,由主管副总批准;上报审批价格高于项目预算费用的,由立项报告的批准人批准。

6.1.4 设备采购合同1. 由设备课根据经批准的立项报告、《价格审核报批表》、设备技术协议书等确定的价格、中标单位、技术要求、付款交货方式等与供应商商议并起草合同。

2. 合同及其附件经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后,由设备课负责签订和执行。

3. 设备采购合同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应明确采购的货品及其数量、单价及合同金额、付款交货方式及期限、技术要求、验收标准及期限等。

4. 标准设备的采购合同中涉及的技术要求文件,可以直接在合同中专门的章节明确或者是签订设备技术协议书。

非标设备的采购合同中涉及的技术要求文件,需签订设备技术协议书。

5. 设备采购合同中的实际采购价格必须不大于批准的采购价格。

6.1.5 设备安装调试1. 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配合协助。

2. 设备需要在公司内进行安装的,由设备课组织与供应商签订环保安全协议并督促供应商执行。

3.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以及工艺、安全、计量等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初步验收,合格后签署《设备试用许可》,经主管部长批准后投入试运行。

1.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设备课根据合同的规定组织验收。

合同中未明确验收时间的为设备安装调试完成之日起1个月内。

2. 设备的验收工作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参加。

涉及与工艺、生产、安全、环保、计量等的,须组织相关部门参加设备验收。

3.设备的验收应按合同规定对其进行性能、精度、安全、合同符合程度等方面的验收工作;设备验收的情况和结果记录在《设备技术验收方案》(A、B类设备)和《设备验收移交单》。

4.A、B类设备的验收,由设备课编写《设备技术验收方案》,设备部门审核、主管副总批准。

5. 设备课根据验收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供应商参加设备的验收工作。

6.设备验收不通过时,设备课必须根据验收结论或意见组织与供应商协商,限期整改或退(换)货并由供应商确认。

限期整改期间为设备试用期限延期限。

7.通过验收的设备为合格设备,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设备的使用设备的使用管理的原则是“谁使用、谁负责”。

6.2.1 设备操作1.设备的操作应由使用部门和设备部门对操作工进行培训,并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用设备。

2.设备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五项纪律和要求”。

1).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具有相应技能方可操作使用设备。

严禁无操作资格或技能的人员操作设备。

2).操作工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严禁违章作业。

3).操作工在班前、班后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点检和保养,以保障设备状态良好。

4).设备运转期间,操作工必须经常巡检设备的运行状况。

发现异常要立即上报,发现故障要立即停机、上报、维修或参与维修。

5).操作工必须规范、真实地填写设备运行维修记录等相关记录。

3.《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每月3日由使用部门收集交由设备课归档(间断使用的设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次数每两至三个月收集上交)。

6.2.2 定人定岗制度(A、B类设备)1.操作工在上岗操作前必须由使用部门和设备部门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管理部核发的资格文件方可上岗作业。

2.使用部门必须安排具有操作资设备操作工上岗操作设备,同时做到定人、定岗(定机台),并建立《设备定人定机台帐》并报设备部门备案。

3.操作工由于休假等原因离开本岗位达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重新上岗作业前必须由使用部门和设备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并报设备部门备案。

4.操作工由于休假等原因离开本岗位达六个月以上的,按6.2.2.1条款执行。

5.操作工更换操作相同类型设备不同机台的,按6.2.2.3条款执行。

6.2.3 交接班制度1.双班或三班制1).操作工在交接生产的同时必须进行设备及其工(器)具的交接工作并记录在《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

2).交接班时由接班的操作工对接班时的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评分并如实地填写。

如设备状况未达良好的,接班人员应要求交班人员对设备重新进行清洁、保养和检修。

3).交接工作由交、接班的操作工签名确认。

2.单班制1).操作工在下班前必须进行设备及其工(器)具的清点工作并记录在《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

2).操作工对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自评分并如实地填写。

如设备状况未达良好的,操作工应对设备重新进行清洁、保养和检修。

3).操作工应签名确认。

6.2.4 特殊作业1.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操作资格证书。

2.对于取得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操作资格证书的操作人员,视为具备上岗资格。

必要时,设备课和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操作岗位的重要程度,对这类操作人员进行重新考核或培训,由管理核发上岗资格证。

设备的维护设备维护管理的内容包括设备保养、性能精度检测、故障处理、委外维修、计划维修、大维修、设备事故处理等。

设备的维护管理的原则是“谁使用、谁负责”。

6.3.1 设备保养1.设备保养实施“三级保养制度”: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设备保养的原则:日保制度化、经常化;一保不出班组;二保不出课室。

2.日常保养:日保的主要内容是点检、清洁、润滑、紧固,是设备完好运行的最基本、全面的保障。

日保的重点是检查、调整、紧固、润滑、防锈、排污、清理清洁油污、杂物、料屑等。

日保的基本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1). 设备点检:a. 操作工和维修工在每班开机时应按照《设备点检作业指导卡》所规定的内容对设备进行点检,并如实地将点检情况与所发现的异常及其处理记录在《设备点检记录表》。

b. 使用部门设备员和设备课工程师每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操作工、维修工的点检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并按照《设备点检作业指导卡》所规定的内容对设备进行点检,如实地将检查处理情况记录在《设备点检记录表》。

c. 使用部门对各级点检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紧固、维修并记录。

d. 设备点检的项目有测量器具进行计量的应记录测量数据,无测量数据的确定其符合性(√或×)。

e. 《设备点检记录表》每月3日由使用部门收集,交由设备课归档。

2). 设备清洁:a. 设备操作工应在每班的班前班后各5至10分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保养工作即设备“5S”:清理、清洁(油污、杂物、料屑、防锈、排污)、整理、整顿(工器具、连接管线、生产物料)和持续保持。

b. 设备的清洁工作与状况应在《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记录。

3). 设备润滑:a. 操作工、维修工必须根据《设备润滑图表》的规定和要求对设备进行润滑,保证润滑装置完好,保持润滑部位整洁、润滑状态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