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最强音》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优秀教学案例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总结课文中体现的民族精神。然后,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补充遗漏的知识点,并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感悟,要求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4.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进行整合与概括,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表达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维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思考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小组合作,促进互助成长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一大亮点。通过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共同进步。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些问题将围绕课文内容,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层层递进。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提高思维品质。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优秀教学案例
《中华XX的最强音》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的最强音》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
2. 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 品味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作品背景,掌握文化常识。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4. 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7.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课文《的传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的传说故事,感受文化的独特魅力。
2. 课文《的历史》: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的历史发展,认识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课文《的艺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艺术的种类、特点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文《的传说》:(1)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中华民族最强音教案
中华民族最强音教案《中华民族最强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民族最强音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猜测歌曲的名称。
(2)引出课题——《中华民族最强音》,即《义勇军进行曲》。
2、知识讲解(1)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作者田汉和聂耳。
田汉,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剧作家、诗人。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聂耳,中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革命激情和力量。
(2)讲述《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在这个背景下,田汉和聂耳创作了这首鼓舞人心的歌曲,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外敌侵略。
3、音乐欣赏(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的音频,让学生完整聆听歌曲。
(2)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4、歌曲分析(1)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歌曲节奏明快、有力,采用了进行曲的风格,使歌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推动力。
(2)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旋律激昂、高亢,采用了上行的旋律走向,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3)分析歌曲的歌词内涵歌词简洁、明了,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感,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等词句,激发了人们的抗争意识和爱国热情。
5、演唱实践(1)带领学生学唱歌曲,逐句教唱,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问题。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课程简介《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探索和发现自己音乐潜能的机会,通过欣赏和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学生将了解到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基础以及中华民族音乐的美妙传统,理解音乐的种类和音乐的属性,提升音乐技能和音乐鉴赏能力。
课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基础和美妙传统;2.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理解音乐的种类和音乐的属性;3.提升音乐技能和音乐鉴赏能力,掌握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4.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和表现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图片和音乐展示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好奇心和兴趣。
2.互动教学:通过欣赏和讨论,扩宽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感知,激发学生表现兴趣和互动参与,提高课堂的参与和成就感。
3.课堂表演: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才艺,展示自我特长,提高学生表现能力和自信度,增强学生积极上进的态度。
4.团体合作:通过分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和活动,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集体协作的能力。
5.结果展示:通过成果展示和总结,提高学生认识自我,增强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信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教学内容一、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基础和美妙传统1.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基础2.中华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传承3.中华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和曲目二、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1.传统的中外音乐曲目2.时下热门的音乐曲目3.广泛使用的教育性音乐曲目三、音乐的种类和音乐的属性1.音乐的类型和风格2.音乐的基本属性和规律3.音乐的特征和鉴赏方法四、音乐技能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1.锻炼音乐感知和乐理能力2.培养音乐表现和演奏技巧3.提高音乐鉴赏和欣赏能力五、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1.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表现2.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和表达的权利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给予学生一定的音乐自我表现和创意发挥空间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学习,学生将会增强自我音乐素养、激发学习和表现兴趣,同时也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中华民族最强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过程要点批注
是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思考, 抽人回答。(义勇军进行曲的 创作过程以及义勇军进行曲被 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 历史。) 三、自读,提问,分类解决问 题。 1.自读,提问 2.小组内讨论,分类解决问题 。不能解决的全班进行讨论。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四、写摘录笔记。 1.学生自己勾画文中的好词好 句以及重点词句。
2.全班交流,修改。 3.快速记忆本课生字。教师 强调“豪、毫”的区别;词 的右边的写法;“振、震” 的区别;弹多音字;“尤、 龙”的区别。 4.听写,检测生字记忆情况 。
第一课时 写摘录笔记。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过程要点批注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指的是? (抽学生回答,并板书) 3.为什么说《义勇军进行曲》 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4.由上节课梳理的几个问题入 手:“《义勇军进行曲》是怎 样创造出来的?”“为什么将 《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两个问题来展开学习。 二、学习《义勇军进行曲》的 创作过程 1.自己勾画重点词句,并在旁 边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可 以是词语,也可以是句子,还 可以是修辞手法,还可以标点 符号) 2.全班交流。 3.先了解故事的背景。
中国民族的最强音 《义勇军进行曲》 高昂激越,催人奋进 万众一心、勇往直前 警钟长鸣、居安思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故事的背景 1.课件看图,了解日本占领 我国东北三省意味着什么。 2.理解什么叫“魔爪”,这 是可以体会出什么?(敌人 的凶残、中国人民对敌人的 憎恨)。 3.“奋起”怎么理解?从奋 起一次你体会到什么? 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 儿女需要一种信念的支撑, 需要一种力量的注入,为了 更大地激发中华儿女奋起反 抗,将敌人从我国的领土上 赶出去,戏剧家田汉以此为 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 风云儿女》。 4.“以此”为题材中的“以 此”是指什么? 5.有谁查过田汉的资料?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1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
(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9、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11、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四年级上册语文中华民族最强音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课设计教课目的:学会12个生字,理解要点词语。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累积出色词句。
领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觉“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激烈感情和愿望。
要点难点:领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觉“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课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收集国歌的有关资料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法学法:导读法小组合作沟通法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建导入揭题怀疑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很多,比方: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此刻就让我们大声歌唱国歌。
学生合唱国歌。
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觉?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觉。
师:这么雄伟、激动的歌曲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此刻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学生自读课文。
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阻碍后,同桌接力朗诵课文,而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同桌互读课文,沟通领会。
指名回答。
三、合作研究,精讲点拨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应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指名回答。
《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诵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何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四人小组议论沟通。
全班沟通。
激励着中华子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其中华民族抗争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军号。
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信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期间的最强音。
雄伟的乐曲,激励了人们的斗志,表现了人民的信念。
师:你感觉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有触动?为何?指名回答。
《中华XX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特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2. 中华文化的魅力:诗词、书画、戏曲、建筑等。
3. 民族自豪感与价值观: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难点1. 中华文化魅力的深入理解。
2. 培养学生自豪感和正确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讨论法:让学生交流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3. 写作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传承中华文化。
二、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华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博物馆等。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一、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步骤逐一进行。
二、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中华文化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3. 讨论:让学生交流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一、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 搜集有关中华文化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二、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
2. 课后作业: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程度和表达水平。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年级语文上册 中华名族的最强音教案 北京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意境理解。
2. 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带。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提问:你们对中华民族有哪些了解?2. 学习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教师讲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3. 理解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4. 欣赏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体会其美感。
(2)学生谈自己的欣赏体会,培养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2)运用所学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诗歌背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检验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的历史老师,为学生讲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语文教案之实用分享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语文教案之实用分享自从《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在2013年播出以来,这个节目就深受观众的喜爱。
作为一档融合了竞技性、情感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的综艺节目,它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了青年人的风采和才华,同时也传递了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在这个节目的基础上,很多教师也积极探索和创新,设计了相关的语文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华文化。
本文将通过实用分享的方式,介绍一些我自己设计的《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语文教案,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个节目,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掌握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审美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节目介绍和背景阐述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个节目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了解其中的创新和亮点。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节目所涉及的文化元素,比如乐器、音乐、舞蹈、诗歌等等。
2.学习和分析节目片段这一环节可以选择一些节目片段来进行分析和学习。
可以安排学生观看和分析选手的演出,从音乐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
3.艺术技能的学习和实践这一环节可以选择一些节目中的乐器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通过教授技巧和训练演出,提高学生对于艺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品位的领悟和欣赏能力。
4.文化元素的比较和对比这一环节可以选择一些不同的文化元素,比如不同的音乐形式、诗歌内容、舞蹈风格等等,进行比较和对比。
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方法1.传统讲授法通过传统讲授法,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比如,可以介绍不同的古代诗歌体裁和格律,讲解中华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和演奏技巧等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节目片段,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方式和方式特点。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说课稿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联系《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一篇精读课文,处于第七册音乐单元的开篇处。
在它之后还有《月光曲》《林中乐队》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自渎课文西班牙民歌《我的吉他》。
这几篇课文意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好情感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认识到音乐感染人,愉悦人,熏陶人的神奇功能,领悟到音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特点《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详细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围绕中华民族最强音这个主题,文章汇集了大量信息,并做了精确的阐释。
课文主要记叙了三件事,其中一件事,是写国歌的诞生,在整篇文章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我本课时重点挖掘的段落。
特别是通过对聂耳情态的描写,可感受到国歌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的鼓舞和震撼。
二、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已是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的情感,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接触了大量有关爱国性质的课文,如三年级的《回自己的祖国去》,四年级的《晏子使楚》等,说来对本文的学习应该容易,但这篇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对于这些内容学生非常陌生,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我认为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但根据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如果在图画,声音等媒介的作用下,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的情况,我制作了生动的课件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课前收集资料到课中感悟最强音的内涵-2-再到课尾音乐伴奏,学生演唱国歌,无不体现在数字化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根据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结合本课教学特点以及我班孩子的实际,我制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认读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仿写优美的语段。
(3)感受音乐源于生活,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好方式。
2、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并非偶然。
(2)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体味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最新《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之时,《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唱出了中华民族的音。
下面就是笔者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精品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精品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识字12个,写字12个,理解、积累部分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音”的深刻。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三、教学难点通过研读文本来体会“中华民族的音”。
(一)激情导入1.师生共听《义勇军进行曲》。
2.每当听到这雄伟、激昂的国歌时,你会想到什么?3.自由发言,引入课文学习。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①强调“逊、豁”的读音和“奴隶、简陋、催人奋进、抗日救亡、政协、力荐、豁然开朗、抛头颅”等词语。
②学习生字“聂”,相机了解国歌曲作者聂耳,词作者田汉。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交流)2.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说说读了课文,你对国歌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3.教师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各方面进一步了解国歌。
(三)学习一、二、三自然段1.师轻声唱国歌前两句,“每当听见国歌,就。
”学生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理解“油然而生”)2.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读读自己划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学生汇报,相机理解“魔爪”、“催人奋进”。
4.教师小结: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之时,《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唱出了中华民族的音。
5.齐读第三自然段,加深体会。
(四)学习四~七自然段1.这首歌不仅迅速传遍全国,而且又传遍了世界,为什么一首歌有如此之大的感召力呢?自读4、5自然段。
五年级语文上册 中华名族的最强音教案 北京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北京版第一章:课程说明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描绘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中华民族的最强音》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汲取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中华民族的最强音》2. 教学多媒体: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讨论他们的爱国行为。
4. 情感体验: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中小故事的心得体会。
第二章:教学计划一、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二、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2. 课文阅读3. 分析讨论4. 情感体验5. 总结归纳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2. 深入学习课文3. 小组讨论4. 情感升华5. 课后作业布置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学习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汲取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中华XX的最强音》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XX的最强音,是一档音乐竞技节目,致力于传承中华文化与音乐精髓,展示中华民族的音乐才华和创新精神。
本次语文教案将着眼于此节目,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份开展语文学习的教案,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与音乐的了解,并启发其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和应用能力。
一、教案主题《中华XX的最强音》中的音乐与语言艺术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音乐艺术;2.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探究精神;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内容1. 赏析中华传统音乐曲目,并解读曲目所包含的文化内涵;2. 研究曲目中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3. 通过学习曲目歌词和音乐剧情,体验语言文字和音乐的融合之美,并运用所学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给学生播放电视节目《中华XX的最强音》,帮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之间的不同之处;2. 以一首中华传统音乐曲目为例,引导学生对音乐所包含的文化意义进行探究;3. 引导学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词学习和解析,了解歌词所传递的情感和文化内涵;4. 学生对曲目进行欣赏和分析,自主或分组撰写文章,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
五、教学方法1. 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2. 学生自主或小组学习与合作;3. 导入故事或配合实际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4. 强调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写作、多表达。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发言质量、合作精神、作业、考试情况等;2. 作品鉴定:对学生课后所完成的音乐文章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理解深度、语言文字的表达清晰度、语言文体的规范性等。
七、教学总结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本身的认知和应用,同时也应关注语言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本教案,学生们将接触传统音乐文化,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学生们还将在学习音乐剧情、歌词等内容的同时加强自己的表达能力。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学习过程:一、歌曲导入:(课前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这是我们的国歌,它的歌词和曲调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学生自主发言,初步体会歌曲激动人心的力量。
)这样的感觉奏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内心的强烈情感,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练习资料整合:1、对于国歌,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基本资料,请大家自读课文,把你认为重要的时间、人物、有关国歌意义的词句用横线勾画下来。
(学生自主读文)2、尝试把自己所勾画的主要内容连缀起来,说成一段话,简要说说国歌的基本资料。
3、谁来简单介绍一下文中所讲的国歌,让我们比较清晰、完整地了解一下。
(指名交流,检查资料筛选情况。
)4、大家的介绍顺序和内容都来自课文,我们选择了具体的资料进行说明。
其实,我们还可以为课文设计一个结构图,了解国歌的产生过程。
从国歌的名称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义勇军进行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请大家快读默读课文,找找不同的段落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国歌?(学生自读概括。
)交流:1、2自然段抒发人们听到国歌的感受。
第3自然段写《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
第4、5自然段写《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
第6、7自然段写《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筛选主要资料,并进行语串讲,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对国歌有初步的了解,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词读句,体会国歌力量:1、请大家再读课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出发,重点的词语用三角标注,重点的句子下划波浪线。
(学生自读勾画。
)2、和同桌交流你所画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同桌交流学习)3、老师也找了一些词句,看看和你的选择一样吗?(课件出示本课重点词句,交流学习。
)(1)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2)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
《中华XX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背景和目的。
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1.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第二章:中华文化的特点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如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独特性等。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2.2 教学重点分析中华文化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第三章: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化传承意识。
3.2 教学重点分析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实践和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
3.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第四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地位。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能力。
4.2 教学重点分析中华文化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贡献。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如何与世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
4.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第五章: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中华XX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的最强音》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的最强音》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篇文章被称为《中华的最强音》。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第二章:中华文化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文化的特点,如汉字、诗词、书法、绘画等。
分析文章中提到的具体例子,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例子,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章:中华文化的传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传承的。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文化传承的方式,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
分析文章中提到的传承例子,了解中华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传承情况。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传承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章:中华文化的魅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文化在不同领域的魅力,如文学、艺术、哲学等。
分析文章中提到的具体例子,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例子,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魅力的认识和感受。
第五章:中华文化的影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在国际地位的认识。
5.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如汉字、儒家思想、中国艺术等。
分析文章中提到的具体例子,了解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中华XX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中华的最强音》。
(2)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中华的最强音》的内容简介。
2. 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3. 课文中所描述的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中华的最强音》。
(2)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1)对中华文化中的某些概念和传统习俗的理解。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出课文《中华的最强音》的内容。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3. 讨论与分享:(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华文化特点和魅力的理解。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所学的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2)让学生反思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课文《中华的最强音》、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中华文化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填空、选择、简答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4.学生进行互评、自评,总结自己在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收获。
5.设想五:课后作业设计。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富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6.设想六: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哪些事件和人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3.重难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所传递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是本节课的一大挑战。
设想: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情境导入。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音乐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1.பைடு நூலகம்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四年级学生仍需加强字词积累,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记忆生字词,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
2.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句子、段落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点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四年级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所传递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中华XX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故事或文章,让学生阅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2.2 教学资源:使用相关书籍、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中华文化的美丽和独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文化背景。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3.3 写作与表达: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或表达,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总结内容:总结学生在本次教学中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进步和成果。
5.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考虑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拓展活动: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中国传统节日庆祝、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
安排学生参观文化遗址或博物馆,增加对中华文化实物了解。
6.2 教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中华文化书籍、文章,扩展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最强音
备课人:沈继新陈珂珂
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最强音》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
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突现了它作为“中华民族最强音”的社会价值。
文章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并作了准确精当的阐述。
整篇文章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画面,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
课时计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认字9个,写字6个,继续练习通过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的能力。
3、理解“魔爪、自豪、油然而生、倾注、高昂激越、居安思
危、勇往直前、警钟长鸣”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整体感知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国歌课件,听了国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
2、总结:是呀,只要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
这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因为这歌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师范读课文,生听,圈划词语。
3、指名读词语,师强调重点词语的意思。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评议朗读情况,重点读准“豪、占、词、振、弹、尤”等字的读音。
5、交流: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诞生→传唱→定位国歌
3、结合板书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
四、质疑
1、浏览课文,启发学生从课文中发现问题。
2、交流问题。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豪、振、弹”的写法。
2、抄写生字。
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语句。
2、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语句。
2、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国歌音乐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中华民族最强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回忆上节课内容,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细读感悟
1、学生边读边想,分组讨论交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传唱以及被定为国歌的经过。
从这三面说说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最强音”。
(学生分小组自行讨论)
2、学习“谱写”部分。
(1)、请学生说说《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过程。
(2)、老师提示:要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和谱曲经历这几大要素。
(3)、联系这几大要素,说说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因为这首歌创作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三省之后,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
所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
3、学习“传唱”部分。
(1)、指名读这部分内容。
(2)、指名填空。
1935年7月,电影《风云儿女》上映,这首歌迅速传遍全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着它,走上_________,这首歌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热情地唱起这首歌,并灌制了唱片。
于是,这首歌又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____一首高昂的战歌。
(3)、为什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因为这首歌不但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而且成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线的一首高昂的战歌。
)
4、学习“被定位国歌”的部分。
(1)、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2)、老师小结:歌词起着“警钟长鸣”的重要作用。
“警钟长鸣”是什么意思?事实证明它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了吗?
三、交流研讨
聂耳及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的感情。
1、你喜欢《国歌》吗?为什么?
2、文中的人物对《国歌》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聂耳谱曲过程的句子,抓住三个“一会儿”体会聂耳谱曲时的心情及曲子中包含的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这是谱出了他的“心”曲。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认识周总理、徐悲鸿、梁思成等对国歌的深厚感情,通过对周围的人对国歌的感情,感悟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所特有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情感。
3、学生有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总结升华
1、全体同学跟着音乐高唱国歌,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想到了他们的英雄气概;想到了各个行业的劳动者,为建设祖国增砖添瓦;想到了……)
2、教师总结:就让我们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鼓舞、激励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相关语句。
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最强音
谱写、传唱、定为国歌
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