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
史学概论答案背诵题
![史学概论答案背诵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f5e845804d2b160b4ec0fd.png)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弗劳德认为历史事实不过是“孩子们的一匣子字母片,我们爱把它们拼成什么字就能拼成什么字”,在他看来历史事实不重要。
2.历史在时间上的单向度性及空间上的不可接近性决定了历史不可能重复的特点。
3..通常所说的“历史”包含三层义:人类过去的经历、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4.麦考莱认为历史著作应当是诗意和哲学的合成品,要把艺术的想像力与对历史的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5.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到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发展到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再到唯物史观主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6.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7.康德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
8.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史家亨利·托马斯·巴克尔所著的《英国文明史》以很大的篇幅讨论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他指出对人类历史起决定作用的规律主要有两类:自然规律和精神规律。
9.十九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在前期的西方史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中后期是兰克学派,下半叶是实证主义史学。
10.伏尔泰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切的认同,他的著作《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两书都有专章论述中国历史文化,推崇中国伦理道德与理性。
11.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之史》上自罗马安东尼时代,下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期,约一千三百余年,文笔优美,重原始资料,富于批判精神。
12.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韦伯是倡言群体精神决定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西方那种激励人们勤奋赚钱牟利的新教伦理激发了西方人的资本主义精神。
11.浪漫主义史学研究的背景或重点是中世纪,最主要的内容则是历史主义。
12.兰克对西方史学界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从其实质而言,不外乎史料收集和史料辩论这两个方面。
13.希罗多德为后世提供了一种虽然结构松散但主题鲜明记述体,这种著史体裁,至今仍被西方史学界奉为正宗。
史学概论考试答案参考[1]
![史学概论考试答案参考[1]](https://img.taocdn.com/s3/m/2a148b8ed0d233d4b14e6983.png)
一、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哪些选项具有同一种社会历史观?(A、C、E)A、人本主义B、社会发展具有普遍规律C、年鉴学派D、人命天定E、存在的都是“文本”2.下面那些选项具有因果必然性?(A、C)A、饥渴难耐B、猫抓老鼠C、在一个小农经济社会,现代政治文明不可能发达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演进序列,有个三大阶段的表述,主要是(A、B、C)。
A、人的依赖关系阶段B、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C、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D、现代社会阶段4.下面哪些说法比较科学?(C、E)A、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人们的物质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E、各种因素的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5.下面哪些人是人本主义者?(C、D)A、孔德B、密尔C、马克思.韦伯D、兰克E、波普尔6.下面哪些人是科学主义者?(D、E)A、文德尔班B、李凯尔特C、兰克D、孔德E、波普尔7.下面哪些人是机械唯物论和教条主义者?(A、B、C、D)A、梅林B、普列汉诺夫C、拉法格D、斯大林E、毛泽东8.“历史”主要有哪几层含义?(B、C、D)A、“大爆炸”以来的宇宙B、人类过去的经历C、指述说过去生活的历史书D、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的历史学9.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A、“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B、历史归根到底不过是人们“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C、主体能动性每前进一步,就促使客观限定性后退一步。
D、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是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
10.关于偶然性和必然性、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你同意下面哪些说法?(A、C、D)A、豌豆荚中的豌豆的粒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结果。
B、能够预测说明事件是必然的,不能预测说明是偶然的。
大学史学概论复习试题
![大学史学概论复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452729647d27284b7351ca.png)
《史学概论》1、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就是要从先辈们的经历中学到生存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遗产,是多方面的,每一代人都必然要对先前各代人遗留下来的遗产进行清理、继承和发扬有利于自己创造自己新的生活遗产,扬弃那些不利于创造自己新的生活的遗产。
A. 学习历史,就是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
B. 人们总是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
这是人们的普遍需要。
历史本来就是世代相传地发展和演变的,每一代人2、历史学的社会价值历史学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或社会功能,总而言之,就是满足人们寻求“史鉴”“史师”的需要。
A. “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以史为鉴,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人们的现实的实践)B. “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历史学的积极认识成果具有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质)C. “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历史学认识成果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价值)3、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A、《史学概论》就是讲述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他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初学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B、“历史”三层含义:一是指人类过去的经历;二是指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三是指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史学概论实际上就是历史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4、历史学的本体论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构成了历史学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
历史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的根本性问题。
西南大学《史学概论》考试题库
![西南大学《史学概论》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8c71c6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c.png)
西南大学《史学概论》考试题库1、简述史学概论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史学概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概要地论述历史科学,它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史学概论是新的史学分支学科,是对史学的概要论述,它的研究对象自然就是史学本身,或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内容:(1)史学本体论:①史学的性质;②史学的发生(2)史学认识论(3)史学方法论①历史研究的方法。
②历史研究成果的表述和编纂的理论和方法其特点具有:(1)反思性。
(2)概括性。
(3)理论性。
2、什么是历史理论?什么是史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历史理论:是指历史运动本身的理论和方法。
史学理论:是指史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
联系:历史理论以客观人类社会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史学理论从理论和方法上说明如何研究历史的,二者都以人类社会历史为指向,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历史;历史理论的性质、规模和水平,决定了史学理论的性质、规模和水平。
区别:二者研究的对象不同,历史理论具体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过程和客观规律,对象为客观历史,而史学理论研究对象是历史学本身。
3、什么是历史?历史有那些特征?历史:(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2)过去的事实;(3)过去事实的记载;(4)指历史科学。
特征:(1)客观性(2)过时性(3)规律性(4)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4、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学科结构怎样?历史学又称“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
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已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科。
具体讲,历史学是按照一定的历史观点,利用历史资料,研究已往的客观历史过程,并用语言文字或图象把它表示出来的一门学问。
学科构成体系包括:①反映不同历史范围和过程的各种史学,如通史、断代史、专门史等。
②研究史学一般原理和史学方法论(历史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的历史科学概论。
③研究史学自身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史。
史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史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10d64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d.png)
史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收集历史资料B. 编纂历史书籍C. 揭示历史规律D. 预测未来趋势2. 史学研究中,哪个阶段被称为“史料学”?A. 史料收集B. 史料整理C. 史料分析D. 史料解释3. 史学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D. 所有选项都是4. 以下哪个不是历史学研究的分支?A. 古代史B. 近代史C. 世界史D. 地理学5. 史学研究中,什么是“历史解释”?A. 对历史事件的描述B. 对历史事件的分析C. 对历史事件的主观评价D. 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区别和联系。
2. 解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 描述史学研究中的“史料批判”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历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历史学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其对历史学发展的影响。
史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D4. D5. 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答案)二、简答题1. 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区别在于,历史学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来研究历史,而考古学则侧重于通过挖掘遗址、遗物等物质文化来复原历史。
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研究人类历史的学科,相互补充,共同推进对历史的认识。
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它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3. “史料批判”是指在史学研究中,对史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论述题1. 历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过去,为现实提供借鉴;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史学概论》参考题
![《史学概论》参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d3d042650e52ea551898ea.png)
史学概论复习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历史意识: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胜过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2、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实际上有三层含义:一,人类过去的经历:二,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三,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3、兰克学派:十九世纪西方主流史学的突出代表。
它强调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和动机体现时代精神,决定着历史的进程,根本否认历史的发展演变有任何规律,否认历史学能够活着应该称为科学。
在史学方法论上,他们强调不能运用任何实证科学方法去理解和揭示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只能运用“移情式领悟方法”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具体的个别描述。
4、年鉴学派:近代西方史学的重要流派,它认为决定普通大众物质和精神状态的“长时段”结构才是决定历史面貌的根本因素,在史学方法论上主张运用法则归纳式方法或实证归纳方法对群体性史料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揭示出群体行为和现象的结构、模式或总体趋势。
二、复习思考题:1、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简答:(1)、学习历史就是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
在动物和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须向先辈学习,就产生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2)、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
后辈既不能离开先辈留下的历史遗产,在一片空白的土地上生活,先辈也不可能不给后辈留下一定的遗产,供后辈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启动基金。
(3)、人们的历史观点对现实有重要的影响。
以史为鉴,以史为师,是人们普遍的需要,因为历史本来就是世代相承发展和演变,每一个人都必然要在先前隔代人奠定的基础上生存和发展。
正是人们普遍需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和智慧,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
2、历史学有什么社会价值?简答:历史学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历史学的社会供用或社会功能。
史学概论复习题答案
![史学概论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069c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9.png)
史学概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史学概论中,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
A. 收集史料B. 整理史料C. 考证史料D. 解释历史2. 历史学与历史的区别在于()。
A. 历史是客观存在,历史学是研究方法B. 历史是主观认识,历史学是客观记录C. 历史是过去事件,历史学是未来预测D. 历史是个人记忆,历史学是集体记忆3. 史学研究方法中,实证主义主张()。
A. 历史研究应以事实为依据B. 历史研究应以理论为指导C. 历史研究应以假设为出发点D. 历史研究应以预测为目的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 个人意志B. 社会制度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统5. 历史学研究中,史料的分类不包括()。
A. 原始史料B. 次级史料C. 口述史料D. 虚构史料二、多项选择题6.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 比较研究法B. 历史分析法C. 逻辑推理法D. 统计分析法E. 田野调查法7. 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全面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批判性原则E. 创新性原则8. 史学研究中,史料的考证方法主要有()。
A. 来源考证B. 真实性考证C. 可靠性考证D. 完整性考证E. 逻辑性考证三、简答题9. 简述史学研究中的“历史解释”与“历史叙述”的区别。
10. 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11. 论述史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12. 论述历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3. 请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研究中如何运用比较研究法。
六、材料分析题14. 阅读以下史料,分析其来源、真实性、可靠性,并给出你的评价。
[此处应附上具体的史料材料]七、综合应用题15. 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者,你打算研究20世纪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请列出你的研究计划和方法。
八、结束语通过上述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史学概论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回顾,更是一种对历史研究方法、原则和理论的深入探讨。
史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史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dfe9e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2.png)
史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2011-2012第一学期《史学概论》复习题1、广义“历史”定义。
定义: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它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2、狭义的“历史”定义及其特征。
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二是指对以往事件的记录和研究。
特征:前者是客观的,后者则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
3、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关系?(1)两者的共性:①一度性;②客观性。
(2)两者的差异:①对象不同:自然史以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人类史是以社会中的人、人群的活动为研究对象。
②产生的时间、变化的速度各不相同:自然界约有46亿年的历史,生物的历史也有30多亿年,且自然界的变化缓慢;人类的历史只有300万年左右,农业起源于1万年左右,人类最早的文明只有5500多年,且人类史的变化相对较快。
③产生的途径和其中存在的规律不同:自然史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存在,因此,自然历史的规律都不存在主体的选择规律;人类史是人类创造的结果。
因此,人类历史的规律往往不能简单地用因果关系来表达,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向。
4、狭义“历史”二者间(人类客观的历史与历史撰述)的关系如何?(1)区别:①客观性:②主观性:历史记录(一次主观化)、历史著作(至少二次主观化)(2)联系:客观的历史:是被反映对象(被加工物)历史撰述:是反映结果(加工处理的产品)5、何谓“历史学”?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6、历史学的学科特性?根本任务?学科特性:是科学,而非艺术。
根本任务:揭示历史规律。
7、历史学的学科群是怎样划分的?(1)、理论部分(以历史、历史学为研究对象)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主题部分(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划分: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当代史等按内容划分:世界史、地区史、民族或者国别史、专门史、历史地理等按区域划分:美国史、日本史、中国史、中东史等按专题划分: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等(3)、史学辅助学科(以史料为研究对象)①目录学(搜集史料);②版本学;③校勘学;④辑佚学;⑤辨伪学;⑥考据学;⑦训诂学;⑧史料学。
历史学概论考试试题
![历史学概论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dd720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6.png)
历史学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一项不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A 政治制度的演变B 科学技术的发展C 未来社会的预测D 文化传统的传承2、中国古代史中,夏朝的建立者是()A 启B 禹C 汤D 周武王3、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 新航路开辟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 美国独立战争D 法国大革命4、以下哪一位不是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A 希罗多德B 修昔底德C 亚里士多德D 色诺芬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马关条约》B 《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6、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德国7、以下哪一项不是历史学研究的方法?()A 文献分析法B 实地考察法C 实验法D 比较研究法8、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A 恺撒B 屋大维C 君士坦丁D 戴克里先9、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A 五四运动B 新中国成立C 改革开放D 辛亥革命10、以下哪一位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但丁B 薄伽丘C 达芬奇D 卢梭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A 中途岛战役B 诺曼底登陆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柏林战役12、以下哪一项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A 生产力的发展B 阶级斗争C 人民群众的创造D 历史人物的意志13、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是()A 印度河流域B 恒河流域C 两河流域D 尼罗河流域14、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苏格拉底1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 萨拉热窝事件C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D 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答: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皇帝制度,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汉朝在继承秦朝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推行“推恩令”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史学概论答案(A)
![史学概论答案(A)](https://img.taocdn.com/s3/m/4fd531d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f.png)
①历史总是吸引着现实的人们:现实的人们不但不忘记历史,而且总要从历史当中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现实的人注意自己的历史,注意修编自己的历史;同时,在现实生活的人们,还总是要从历史上寻求对现实有用的东西,如借鉴、垂训,以至于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等等。
②现实又总是要为历史的认识、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供给其新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
5.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一般有实物史料包括遗址和墓葬,文献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其中文字资料可以分为:史部类;经、子、集类;档案类;地方志类;甲骨和金石铭文类以及外国人著述类。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 10 分, 共20分)
1.以研究古代遗物为主的古器物学;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以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历史为目标的现代考古学。
2.
1、区分:史著的内容是历史学家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史著的形式是把现实的运动适当的叙述出来,也就是以一定的体裁、结构和语言把研究成果反映出来。
2、关系:1)史著的特定内容要求有某种与之适应形式表现它。 2)内容决定形式。
现实所关心、敏感的问题,常常要人们去重温历史,从而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现实启迪人们去研究史,向历史不断地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使史学与现实的脉搏息息相通。表明史学的内容是永远不会停滞不前、一成不变的,它总会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史学。史学尽管是研究人类过去已经消逝的社会,但是它永远具有时代性,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
③现实还能够给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条件、能力和方法,推动史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首先,许多历史资料在当时或前代还不能够或者没有被披露出来,只有在后世才得以让史学家见到、搜集起来,加以使用。在这里,时间是重要的,现实有时往往会胜过于历史的当时。 其次,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及其影响、后果,往往在当时还在进行,或者尚未能够发展得很充分,其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往往也还不能够充分地得以展开。这一切的解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只有后世的史学家对于其前世的历史,才有可能相对地认识
《史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史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01951804d2b160a4ec002.png)
《史学概论》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1.历史学本体论:也可称为历史本体论,有的学者称之为历史理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人群、事件和过程)的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学的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的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中的根本性问题。
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由于在这些根本性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见解,形成了各种各样互相争辩的学派和理论体系。
2.历时性方法和共时性方法:历时性方法,就是将研究对象视为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并探寻其演进阶段和规律的导向性原则。
共时性方法,则是根据研究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将它们划归为处于某个共同的发展或演进阶段的现象的导向性原则。
3.经验规律和科学规律:人们通常所说的“规律”,实际上有两个类别:一类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这属于经验规律;另一类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这属于“因果必然性规律”或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4.历史学方法论:历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诸如:历史研究方法中是否存在着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区别?历史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有何异同?历史学适合采用“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即“移情式领悟方法”)和“个别描述式”、“艺术式”的表述方法,还是适合采用实证的“法则归纳”式的方法等等,都是史学方法论要探讨的问题。
5.原本客体、中介客体和原本延伸客体:历史认识者所要认识的客观历史,我们可称之为原本客体;直接进入认识活动过程的历史资料,可称之为中介客体;原本客体的延伸体——也就是现实社会。
史学概论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
![史学概论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1f1d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60.png)
史学概论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史学概论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有关历史运动的历史观点有:、2、有关历史动力的历史观点有:、、3、有关史学功能的历史观点有:、4、历史文献学包含有、辨伪学等。
5、历史学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等。
6、《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史学家7、意大利史学家的代表作是《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8、史的初意是9、孟子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这里的10、历史的基本属性是11、史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德。
12、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认为历史即哲学,他奠定了 13、历史学是 14、历史是 15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可分支学科和版本指、印本也兼及写本。
刻本按刊刻者又可分为殿本书、我国古代的正统史观有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倡导是以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指的是以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是的科学。
规律论等。
地理环境论等。
、经世史观等。
、训诂学、辨伪学的意思。
的基础。
的过程。
分为以客观的分支学科。
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16、 17、18、 19、20、 21、22、23、 24、25、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刻本书是公元陈垣的《古教四考》是陈垣在元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私家自刻。
、圣人史观。
写的《新史学》为标志的。
补正、三个部分。
和。
年中国唐朝刊刻的《》卷子。
、和《摩尼教入中国考》。
、和《元秘史意音用字考》。
26、顾颉刚在《》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27、公元五世纪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了西方“史学之父”的殊荣。
28、西方古典的世俗的历史学特点是29、希腊最早的史迹,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它由分组成。
两部30、古罗马最杰出的史学家是和,而论发展的最高水平。
的史学理论标志着古代欧洲史学理31、中世纪的史观主要是32、神学家奥古斯丁的《》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33、 14-16 世纪文艺复兴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以与为主题。
全国自考中国历史概论 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历史概论 历年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1993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e.png)
全国自考中国历史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根据您的要求,本文档将提供有关全国自考中国历史概论的历年真题及答案。
以下是一些历年真题及其相应的答案供您参考:
1. 2008年全国自考中国历史概论真题及答案
真题:
1. 以下不属于中国古代三大文化发源地的是: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淮河流域
2. "三纲五常"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 孔子
B)
C) 鲁迅
D) 项羽
答案:
1. C) 珠江流域
2. A) 孔子
2. 2012年全国自考中国历史概论真题及答案真题:
1. 以下哪位是中国的第一位历史学家?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班固
D) 司马相如
2. 中国古代"九州"是指什么?
A) 九个州县
B) 九个部落
C) 九个行政区域
D) 九个地理区域
答案:
1. A) 司马迁
2. D) 九个地理区域
请注意,以上只是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在备考时,建议您广泛阅读相关教材,多做历年真题,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情况
进行备考准备。
> 注意:文档中的答案仅供参考,建议在实际备考时参考教材
或官方指导材料获取准确答案。
史学概论答案背诵题
![史学概论答案背诵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2de8bacc22bcd126ff0cf9.png)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弗劳德认为历史事实不过是“孩子们的一匣子字母片,我们爱把它们拼成什么字就能拼成什么字”,在他看来历史事实不重要。
2.历史在时间上的单向度性及空间上的不可接近性决定了历史不可能重复的特点。
3..通常所说的“历史”包含三层义:人类过去的经历、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4.麦考莱认为历史著作应当是诗意和哲学的合成品,要把艺术的想像力与对历史的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5.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到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发展到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再到唯物史观主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6.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7.康德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
8.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史家亨利·托马斯·巴克尔所著的《英国文明史》以很大的篇幅讨论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他指出对人类历史起决定作用的规律主要有两类:自然规律和精神规律。
9.十九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在前期的西方史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中后期是兰克学派,下半叶是实证主义史学。
10.伏尔泰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切的认同,他的著作《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两书都有专章论述中国历史文化,推崇中国伦理道德与理性。
11.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之史》上自罗马安东尼时代,下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期,约一千三百余年,文笔优美,重原始资料,富于批判精神。
12.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韦伯是倡言群体精神决定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西方那种激励人们勤奋赚钱牟利的新教伦理激发了西方人的资本主义精神。
11.浪漫主义史学研究的背景或重点是中世纪,最主要的内容则是历史主义。
12.兰克对西方史学界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从其实质而言,不外乎史料收集和史料辩论这两个方面。
13.希罗多德为后世提供了一种虽然结构松散但主题鲜明记述体,这种著史体裁,至今仍被西方史学界奉为正宗。
四史概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四史概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1b410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5.png)
四史概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部史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答案:A解析:《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是?A.《明史》B.《清史稿》C.《新元史》D.《旧唐书》答案:A解析:《明史》是清朝官修的关于明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成书于乾隆年间,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
3. 以下哪一位是《资治通鉴》的作者?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刘知几解析:《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记载了从最早的传说时代到宋朝的历史。
4. “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部著作?A.《左传》、《公羊传》、《谷梁传》B.《国语》、《战国策》、《左传》C.《史记》、《汉书》、《后汉书》D.《尚书》、《春秋》、《礼记》答案:A解析:“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部著作是对《春秋》经文的注解和阐释。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史书?A.《史记》B.《三国志》C.《红楼梦》D.《资治通鉴》答案:ABD解析:《史记》、《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是中国古代的史书。
《红楼梦》则是清代曹雪芹所著的小说,不属于史书。
2. “二十四史”中包括以下哪些史书?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红楼梦》解析:《史记》、《汉书》和《三国志》都是“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
《红楼梦》是小说,不属于“二十四史”。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简述《史记》的编纂特点。
答案:《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其编纂特点包括:- 纪传体:以本纪、世家、列传等形式记载历史。
- 通史性质:从最早的传说时代一直写到西汉初年。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1a54782e3f5727a5e96265.png)
史学概论试题库(试题汇总)
![史学概论试题库(试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f11024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e.png)
史学概论试题库(试题汇总).专业整理.《史学概论》题库一、名词解释:1、历史宏观研究:从宏观上认识历史,就是要从总体上、联系上、多侧面、全方位和发展的角度去对历史进行考察,而后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和人类历史现象的统一性。
2、历史微观研究:从微观上认识历史,则主要是限制于考察人类历史的局部或个别现象,而且常常是孤立地、静止地对历史进行考察。
它所要认识的往往只是历史发展的偶然因素和历史现象的多样性方面3、历史中观研究:一是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的结合,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典章制度的研究,事实上都是属于这种中观认识的范畴。
二是中观考察历史也被看做是人们认识历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步骤。
4、《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书加以删编而成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春秋鲁国鲁隐公至鲁哀公时期的历史。
记述内容丰富。
《春秋》在史学意识上的突出反映之一是“属辞比事”。
“比事”,就是在编写史书的时候要编年纪事,按年、时、月、日的顺序排比史事。
“属辞”,则是指在表述史事时讲求遣词造句,注重文辞的锤炼。
后人对其史实加以补充和评论,先后有《春秋公羊传》、《左传》等。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史学作为研究工具的、体系的理论著作。
该书侧重论述了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辑、表述请乞降撰史原则,以及史学功用等;还论述了史官制度、史著得失;并论述了作者关于历史的见解。
《史通》标志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组成。
5、维科《新科学》:意大利哲学家维科(1668-1744)1725年发表的《新科学》(《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则》)一书,是西方史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历史哲学著作。
该书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书中,维科强调人类的历史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历史的动力是人的共同意志;他将人类历史划分为“神权时代”、“英雄时代”、“人权时代”三个阶段,各民族历史都是有规律的按照这三个阶段向前发展;他认为历史的进步,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迂回前进的,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互相衔接,周而复始。
史学概论复习题答案.doc
![史学概论复习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57308b6aef8941ea76e05c1.png)
史学概论复习题答案名词解释历史本体论: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人群,事件和过程)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是社会历史观。
历史认识论: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和理论。
兰克学派:兰克学派是由德国史学家兰克开创的学派,其主要观点有:a,科学历史学: 一是“客观主义”的态度,二是科学研宂的方法。
b,史学本体论:他强调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和动机体现着时代精祌,决定着历史的进程。
c,史学研宂方法:他强调从精心考证过的第一手史料屮领悟精英人物的思想、目的和动机,进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具体的“个别描述”,而避免进行任何总体性或理论性的概括,认为这样才能恢历史的本来面目。
年鉴学派:年鉴学派是由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于1929年创立的,它得名于是年发刊的《经济与社会史年鉴》。
他们追求总体史学,反对政治史;提倡运用跨学科和回溯复原的研宂方法;关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广泛采用各种文字与文字史料进行研宂。
为现当代法国史学和世界史学留下了宝贵的史学遗产。
年鉴学派的第二阶段是布罗代尔时代,他在继承总体史的基础上提出长时段、屮时段和短时段的三种历史时段理论。
第三个阶段是年鉴一一新史学派,代表人物勒高夫和拉杜里,他们热衷于研究历史人类学和心态史,重视历史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更新。
校法四例:1931年陈垣发表《元章典校补释例》,其中总结校勘学方法为“校法四例”。
即对校法(以同书的祖本与别本对校),本校法(以同一本书前后互校),他校法(以他书校本节)和理校法(根据书本的体制和遣词造句的特点或事物的常理校对),为以后校勘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重证据法:王国维1925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以作为古文献的“纸上材料”与考古所得的“地下新材料”相结合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将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科学新方法相结合,“不绌旧以就新,亦不绌新以从旧”,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 被汄为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和考据学的重大革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概论试题库及相应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有关历史运动的历史观点有:、规律论等。
2、有关历史动力的历史观点有:、、地理环境论等。
3、有关史学功能的历史观点有:、、经世史观等。
4、历史文献学包含有、辨伪学等。
5、历史学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训诂学、辨伪学等。
6、《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史学家。
7、意大利史学家的代表作是《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8、史的初意是9、孟子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这里的“史”是的意思。
10、历史的基本属性是11、史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德。
12、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认为历史即哲学,他奠定了的基础。
13、历史学是的科学。
14、历史是的过程。
15、历史学的学科结构可分为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分支学科和的分支学科。
16、版本指、印本也兼及写本。
17、刻本按刊刻者又可分为殿本书、、、私家自刻。
18、我国古代的正统史观有、、圣人史观。
19、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倡导是以写的《新史学》为标志的。
20、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指的是以补正2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三个部分。
2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和。
23、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刻本书是公元年中国唐朝刊刻的《》卷子。
24、陈垣的《古教四考》是、、和《摩尼教入中国考》。
25、陈垣在元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和《元秘史意音用字考》。
26、顾颉刚在《》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27、公元五世纪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了西方“史学之父”的殊荣。
28、西方古典的世俗的历史学特点是29、希腊最早的史迹,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它由和两部分组成。
30、古罗马最杰出的史学家是和,而的史学理论标志着古代欧洲史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
31、中世纪的史观主要是32、神学家奥古斯丁的《》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33、14-16世纪文艺复兴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以与为主题。
34、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史学以和为主题。
35、十九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在前期的西方史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后期是,下半叶是。
36、1845-1846年,马恩合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37、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是。
38、1927-1937年发生了有关中国社会性质、和的三大论战。
39、美国C·E·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是“迄今为止用比较史学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成功的范例。
”40、提倡总体史学,从下往上看是学,问题史学的史学流派是。
41、当代西方新史学各流派大多是在学派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42、汤因比认为是文明起源的规律。
43、斯宾格勒的代表作是《》。
44、西方心理史学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即、、。
45、我国现存最早关于农业的专论是《》之《上农》、《任地》、《辨土》、《审时》46、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农学专著是《》。
47、被称为现代中国考古学之父。
48、傅衣凌先生是中国学派的代表人物。
49、是史学著作的写作方式;是著者对所掌握材料进行叙述的组织布局;语言是表述历史内容的工具。
50、是中国最古老的史书体裁。
51、史书的体例包括史书序言的设置、标题的设计、引文、附录、的编纂方式和的惯例等在内。
52、中国古代纪年法有、和,今人编纂史书多用纪年法。
53、年号纪年开始于使用年号后。
54、我国古代史书中的传、数、训、、、等都属于注释。
55、中国古代三大史书体裁是,而近代以来史书体裁的主流是。
56、历史认识的客体是57、历史认识的真理就是。
二、简答题:1、历史观点大致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试就每一方面列举三个具体观点。
2、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3、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系4、实证主义史学局限性5、为什么说历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6、简述历史学的学科结构:7、列举历代管理档案的机构(4个):8、简述梁启超的史学成就。
9、列举十部梁启超在五四以后文化学术史方面的专著。
10、简述王国维的史学成就。
11、简述陈寅恪的史学成就12、简述陈垣的史学成就13、列举陈垣的“古教四考”与“宗教三书”14、列举陈垣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的成就15、简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16、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整个西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的影响:17、简述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的基本内容。
18、简述郭沫若的史学成就19、五十年代“史学界五朵金花”指的是什么?20、列举当代西方史学的主要流派(四个以上)21、历史学家是从哪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比较史学的?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22、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23、简述史著的内容和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24、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25、历史认识的现实客体与潜在客体是什么?26、历史认识客体包涵哪几个层次?27、什么是历史认识的真理?三、论述题:1、史学概论的内涵与体系n2、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3、什么是历史,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系4、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5、历史学的学科结构6、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7、梁启超的史学成就8、陈寅恪的史学成就9、陈垣的史学成就10、近代西方史学发展历程11、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12、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整个西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的影响:1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和发展14、比较史学和比较史学研究方法15、心理史学四个发展阶段和三个研究方向16、口述史学方法:17、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离合18、当代史学采用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19、信息技术对传统历史学的影响20、中国考古学三个阶段21、历史学和社会学以及社会史22、影视史学及其评价23、历史认识的客体24、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25、历史学的功能26、史学工作者的使命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在新时期史学出路何在?对当前席卷全国的“易中天热”及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等现象,学界提出了批评,有人认为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是历史潮流,也是个严肃的问题,但易中天们对一些历史的说法和比喻很不严谨,是打着将历史通俗化的幌子,结果却使得历史知识庸俗化;也有人认为易中天等人对历史的品读虽然有瑕疵,但通过媒体将历史知识展现在大众视野中,为历史知识的普及做出了贡献,对此,你如何评价?27、简述布罗代尔的史学思想。
28、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的基本内容。
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有关历史运动的历史观点有:进化论;退化论;循环论;(停滞论;理势变化论;)规律论等。
2、有关历史动力的历史观点有:天命史观;英雄史观;文化史观;(重人事思想;经济决定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地理环境论等。
3、有关史学功能的历史观点有:资鉴史观;垂训史观;(史学无用论;)经世史观等。
4、历史文献学包含有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辨伪学等。
5、历史学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训诂学、辨伪学等。
6、《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史学家巴勒克拉夫.7、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的代表作是《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8、史的初意是官职和任这种官的人。
9、孟子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这里的“史”是历史记载的意思。
10、历史的基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11、实证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德。
12、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认为历史即哲学,他奠定了分析的、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基础。
13、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14、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
15、历史学的学科结构可分为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和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16、版本指刻本、印本也兼及写本。
17、刻本按刊刻者又可分为殿本书、局本书、坊刻书、私家自刻。
18、我国古代的正统史观有天命史观、五德史观、圣人史观。
19、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倡导是以梁启超写的《新史学》为标志的。
20、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指的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
2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个部分。
2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23、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刻本书是公元868年中国唐朝刊刻的《金刚经》卷子。
24、陈垣的《古教四考》是《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祆教入中国考》和《摩尼教入中国考》。
25、陈垣在元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沈刻元典章校补》和《元秘史意音用字考》。
26、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27、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了西方“史学之父”的殊荣。
28、西方古典的世俗的历史学特点是追根探源、求真求知。
29、希腊最早的史迹,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它由《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
30、古罗马最杰出的史学家是李维和塔西陀,而波里比阿的史学理论标志着古代欧洲史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
31、中世纪的史观主要是基督教史观。
32、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33、14-16世纪文艺复兴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以复古与反神学为主题。
34、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史学以理性和进步为主题。
35、十九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在前期的西方史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中后期是兰克学派,下半叶是实证主义史学。
36、1845-1846年,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37、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是郭沫若。
38、1927-1937年发生了有关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分期和中国农村性质的三大论战。
39、美国C·E·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日本与俄国现代化》是“迄今为止用比较史学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成功的范例。
”40、提倡总体史学,从下往上看是学,问题史学的史学流派是年鉴学派。
41、当代西方新史学各流派大多是在年鉴学派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42、汤因比认为挑战与应战是文明起源的规律。
43、斯宾格勒的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
44、西方心理史学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即个体心理传记、群体心理史、童年史和家庭史。
45、我国现存最早关于农业的专论——《吕氏春秋》之《上农》、《任地》、《辨土》、《审时》46、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农学专著是《齐民要术》。
47、李济被称为现代中国考古学之父。
48、傅衣凌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代表人物。
49、体裁是史学著作的写作方式;结构是著者对所掌握材料进行叙述的组织布局;语言是表述历史内容的工具。
50、记言、记事是中国最古老的史书体裁。
51、史书的体例包括史书序言的设置、标题的设计、引文、附录、注释的编纂方式和记时、记地的惯例等在内。
52、中国古代纪年法有太岁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今人编纂史书多用公元纪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