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折长度
各类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
各类钢筋设计长度计算公式L——构件长度b——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x——设计图示锚固长度等H——构件高度B——构件宽度注:端部90度弯折的量度差值(1.75d)在预算中未减,是因为量小不重要。
1、直钢筋:(1)端部弯半圆钩:设计长度=L-2b+2*6.25d(2)端部斜钩:设计长度=L-2b+2*4.9d(3)端部直钩:设计长度=L-2b+2*3.5d(4)、端部弯折:设计长度=L-2b+2x2、弯起钢筋:(1)双弯起钢筋端部带半圆钩:设计长度=L-2b+2*(H-2b)*tg(α/2)+2*6.25d= L-2b+2*(H-2b)*tg(α/2)+12.5d(2)双弯起钢筋端部带弯折及半圆钩:设计长度=L-2b+2*(H-2b)*tg(α/2)+2*(x+6.25d)(3)双弯起钢筋端部带弯折:设计长度=L-2b+2*(H-2b)*tg(α/2)+2x(4)单弯起钢筋端部带半圆钩:设计长度=L-2b+(H-2b)*tg(α/2)+2*6.25d3、箍筋:(1)单箍方形或矩形:设计长度=2*(H+B)-8b+8d+2*6.9d-3*1.75d=2*(H+B)-8b+17d (无抗震要求)设计长度=2*(H+B)-8b+8d+2*11.9d-3*1.75d=2*(H+B)-8b+27d (有抗震要求)(2)双箍方形(多用于柱中):外箍设计长度=2*(H+B)-8b+8d+2*6.9d-3*1.75d=2*(H+B)-8b+17d (无抗震要求)外箍设计长度=2*(H+B)-8b+8d+2*11.9d-3*1.75d=2*(H+B)-8b+27d (有抗震要求)内箍设计长度=[(B-2b)* /2]*4+17d (无抗震要求)=[(B-2b)* /2]*4+27d (有抗震要求)(3)双箍矩形:每组(对)箍设计长度=(H-2b)*4+(B-2b+B`)*2+17d (无抗震要求)=(H-2b)*4+(B-2b+B`)*2+27d (有抗震要求) (4)三角箍(多用于有梁板):设计长度=(B-2b)+ +17d (无抗震要求)=(B-2b)+ +27d (有抗震要求)(5)S型箍(拉筋):设计长度=(B-2b)+17d (无抗震要求)=(B-2b)+27d (有抗震要求)(6)箍筋数量:n=(L-2b)/a+1a为箍筋间距,S箍间距为2a(7)螺旋箍:设计长度=N* +17d (无抗震要求)=N* +27d (有抗震要求)N——螺线圈数=(L-2b)/P,P——螺线间距,D——构件直径箍筋计算按照净跨算梁的支座不计算箍筋计算通长钢(贯通筋)的时候梁的一端有柱那还有一端是墙的话钢筋需要锚固锚固的长度与支座的宽度有关系,两端不一定长度相等箍筋计算按照净跨—50*2计算中间有柱时扣柱,计算方法同上一条结构各类构件的连接关系问题,也就是谁时谁的支座的问题基础是柱、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为支座。
板钢筋的计算方法
天天(论坛版主) 加关注等 级:地区:石家庄发帖数:626回复数:128帮筑币:760魅力值:1650 发表于:2013-01-05 15:04:43 举报 引用 只看该作者 回复次数:19 查看次数:855 楼主 板钢筋计算公式一、普通板底筋计算 (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 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框梁支座宽/2,5d )+弯钩×2 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墙支座宽/2,5d )+弯钩×2 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圈梁支座宽/2,5d )+弯钩×2 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120,板厚)+弯钩×2 (二)、 底筋根数 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 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二、面筋计算 (一)、端支座负筋 1、端支座负筋长度 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钢筋外径、弯折、锚固长度
砼强度等级 项目 受压钢筋(直端)
800 700 直端 --受拉钢筋 弯钩端 700 600 受压钢筋(直端) 1000 875 直端 --受拉钢筋 弯钩端 875 750 注:1、上表中 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600 500 --500 400 750 625 --625 500 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m 计
2、依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8.1.7条“ 8.1.7 墩柱的纵向钢筋应尽可能地延伸至盖梁和承台 的另一侧面,纵向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应在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要求的基础上增加 10ds,ds为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在塑性铰区域进行纵向钢筋的连接。”本表未考虑抗震接都的增加量 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9.1.4条 9.1.4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强度时,其最小锚固长度应符合表9.1.4的规定 表 9.1.4 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a 钢筋种类 R235 HRB335 HRB400,KL400 砼强度等级 C20 C25 C30 ≥C40 C20 C25 C30 ≥C40 C20 C25 C30 ≥C40 项目 受压钢筋(直端) 40d 35d 30d 25d 35d 30d 25d 20d 40d 35d 30d 25d 直端 ----40d 35d 30d 25d 45d 40d 35d 30d 受拉钢筋 弯钩端 35d 30d 25d 20d 30d 25d 25d 20d 35d 30d 30d 25d 注:(1)d为钢筋直径; (2)对于受压束筋和等代直径de≤28mm的受拉束筋的锚固长度,应以等代直径按表值确定,束筋 的各单根钢筋在同一锚固终点截断;对于等代直径de>28mm的受拉束筋,束筋内各单根钢筋,应自锚固 起点开始,以表内规定的单根钢筋的锚固长度的1 .3倍,呈阶梯形逐根延伸后截断,即自锚固起点开 始,第一根延伸1.3倍单根钢筋的锚固长度,第二根延伸2.6倍单根钢筋的锚固长度,第三根延伸3.9倍 单根钢筋的锚固长度; (3)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时,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应增加25%; (4)当混凝在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锚固长度应增加25 %。
板钢筋计算公式
板【下部贯通纵筋】底筋长度=净跨+伸入支座长度*2+(弯勾*2 一级钢筋)伸入支座长度=max﹛(ha/2),(5d)﹜端部支座为梁、剪力墙、圈梁= max﹛(ha/2),(12d)﹜=(ha/2+5d)=(ha/2)=(ha-bhc)ha为支座(梁、剪力墙、圈梁)宽,bhc为支座(框架梁、剪力墙、圈梁)保护层=La (最小锚固长度)= max(120,h)(仅为手工算法) 端部支座为砌体墙板端支座为砌体墙,h为板厚12板底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受力筋-板底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6种选择底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2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50mm,保护层,(S/2-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15受力筋根数计算方式: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受力筋-受力筋根数计算方式3种选择向上取整+1,向下取整+1,四舍五入+1【面筋】面筋长度=净跨+伸入支座锚固长度*2+(弯勾*2 一级钢筋)伸入支座锚固长度=La(最小锚固长度)=0.4 La+15*d=(支座宽ha –支座保护层bhc)+(板厚h -2*保护层)=(支座宽ha -支座保护层bhc)+(板厚h -保护层)=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2*保护层)=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保护层)14面筋(单标注跨板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受力筋-面筋(单标注跨板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6种选择面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2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50mm,保护层,(S/2-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15受力筋根数计算方式: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受力筋-受力筋根数计算方式3种选择向上取整+1,向下取整+1,四舍五入+1【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支座长度+(弯勾一级钢筋)+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锚入支座长度= La(最小锚固长度) (弯勾一级钢筋)=0.4 La+15*d (弯勾一级钢筋)=(支座宽ha -保护层bhc)+(板厚h -2*保护层)(无弯勾一级钢筋)=(支座宽ha -保护层bhc)+(板厚h -保护层)(无弯勾一级钢筋)=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2*保护层)(无弯勾一级钢筋)=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保护层)(无弯勾一级钢筋)26单标注负筋锚入支座的长度: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负筋-单标注负筋锚入支座的长度6种选择*28单边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负筋-单边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支座内边线,支座中心线,支座轴线,支座外边线,负筋线长度(此设置与板负筋-定义构件-属性编辑-左/右标注值有关)弯折长度=(板厚h -2*保护层)=(板厚h -保护层)9负筋在板内的弯折长度: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负筋在板内的弯折长度2种选择负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2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50mm,保护层,(S/2-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29负筋根数计算方式: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负筋-负筋根数计算方式3种选择向上取整+1,向下取整+1,四舍五入+1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界长度150*2+(弯勾*2 一级钢筋是否带弯勾)和负筋(跨板受力筋)搭接计算=轴线长度+(弯勾*2 一级钢筋是否带弯勾)按轴线长度计算=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 一级钢筋是否带弯勾)布筋范围=净跨-50*2=净跨-保护层*2=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按负筋(跨板受力筋)布置长度计算3分布钢筋的配置: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分布钢筋的配置直径/型号/间距4分布钢筋长度计算: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分布钢筋长度计算3种选择5分布筋与负筋(跨板受力筋)的搭接长度: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分布筋与负筋(跨板受力筋)的搭接长度150mm8分布筋是否带弯勾: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分布筋是否带弯勾是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7分布筋根数计算: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分布筋根数计算3种选择向上取整+1,向下取整+1,四舍五入+13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a+标注长度b+弯折长度*2=标注长度a+标注长度b+支座+弯折长度*227板中间支座负筋标注是否支座: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负筋-板中间支座负筋标注是否含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a /分布筋间距)+ (布筋范围b /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温度筋】温度筋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150*2+(弯勾*2 一级钢筋)负筋标注为:单边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支座中心线板中间支座负筋标注是否含支座:是=(两支座净长-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150*2+(弯勾*2 一级钢筋)负筋标注为:单边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支座内边线板中间支座负筋标注是否含支座:否6温度筋与负筋(跨板受力筋)的搭接长度: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温度筋与负筋(跨板受力筋)的搭接长度150mm温度筋根数=(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两支座净长-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上部钢筋】1上部受力筋长度=(弯勾一级钢筋)+锚固长度La +(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h-保护层*2+5d)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一端悬挑14面筋(单标注跨板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受力筋-面筋(单标注跨板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6种选择- La(最小锚固长度)选中上部受力筋-点右键-构件属性编辑器-第5行右弯折设置为(h-保护层*2+5d)=(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2)+(h-保护层*2+5d) *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两端悬挑选中上部受力筋-点右键-构件属性编辑器-第4、5行左右弯折设置为(h-保护层*2+5d)搭接个数设置:计算设置-搭接设置-其余钢筋定尺10搭接长度设置:计算设置-计算设置-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25%、50%上部受力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50*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2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公共属性-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50mm,保护层,(S/2-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2上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弯勾*2 一级钢筋)选中上部受力筋-点右键-构件属性编辑器-第4、5行左右弯折设置为(0)-0上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分布筋间距【下部钢筋】1下部构造钢筋长度= max(支座宽/2,12d)+(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弯勾*2 一级钢筋)12板底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计算设置-计算设置-板-受力筋-板底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6种选择- max﹛(ha/2),(5d)﹜下部构造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50*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下部构造钢筋间距+12下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弯勾*2 一级钢筋)下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分布筋间距板中开洞的底筋计算1非洞口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max﹛(ha/2),(5d)﹜*2+(弯勾*2 一级钢筋)2洞口截断钢筋长度=伸进长度max﹛(ha/2),(5d)﹜+(净跨-保护层)+设定弯折+水平玩折(h-保护层*2+5d)+ (弯勾一级钢筋)3洞口加强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max﹛(ha/2),(5d)﹜*2。
基础柱子插筋弯折长度
基础柱子插筋弯折长度一、基础柱子插筋弯折长度1、弯折长度的原理:弯折长度是指插筋入头边弯折90度,在构件另一侧形成一定长度后,再弯折90度内衬长度而得到的情况。
2、插筋弯折长度的作用:为了使梁、块、柱等结构物筋砼满足施工要求,使弯折筋能有足够外视深入混凝土,达到起到钢筋锚固的作用,必须做到把弯折长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3、插筋弯折长度的计算:插筋弯折长度的计算是根据具体工况,考虑抗震等俺要求,考虑其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根据插筋锚固理论和受力假设计算而得出。
4、插筋弯折长度的计算公式:弯折长度的公式提示可分两种情况:若精标下的钢筋尺寸小于指示钢筋尺寸,则弯折长度为:L=2c1+2c3/2+2c2;若精标下的钢筋尺寸大于指示钢筋尺寸,则弯折长度为:L=2c1+2c2+1.5c3。
二、控制要求1、插筋弯折长度的控制要求:弯折长度若过大,则在配筋时,会出现插筋过长,混凝土包覆不充分,使配筋受影响,使结构物失去完整性,因此,经济性和考虑到插筋弯折长度的使用,控制要求应不得大于150mm-180mm。
2、插筋弯折的方法:插筋弯折一般采用搭直尺度量正确的方法,此外,插筋弯折也可以采用手工成弯绑索的方法,或使用塑料扣板克服空间不足的问题等。
三、施工要求1、施工方案审批:在施工前,首先应进行施工方案审批,包括计算插筋弯折长度和实际施工中作业质量等,以确保安全、经济、施工质量。
2、弯折角度控制要求:施工时弯折钢筋形成的夹角要求必须正确,且要确保夹角不低于90度,否则会影响断面,从而影响结构物的锚固力,出现断裂现象,防止结构物倒塌。
3、空间狭窄条件:在施工中,由于构件的位置受到空间狭窄的限制,从而导致插筋时出现长度不足,弯折厚度不足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尤塑筋或采用变形插筋等可以克服空间狭窄的工艺。
四、安全措施1、安全衣着:施工时务必戴上安全帽和安全衣,不能使用接触电流的金属工具,注意安全。
2、操作步骤:在施工中,采用条条滴滴正确的施工步骤,确保插筋弯折长度、成弯夹角以及混凝土搅拌均匀要求皆满足施工标准,以实现施工的质量要求。
柱基础插筋的计算
方法
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 LlE+梁高+2层梁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根 数
三层
上柱钢筋 直径大于
柱时
公式 3600+750+48*28+700+750+48*28=8488 24
一二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长度=1层层高+2层层高-一层Hn/3-二层梁 下非连接区-二层梁高
一级抗震
40
25
- 28 -
KZ1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有哪些?
楼层名称
基础层
-1层 首层 中间层 顶层
构件分类 无梁基础 有梁基础
中柱 边柱 角柱
KZ1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分类细分
计算哪些量
名称
单位
基础板厚小于2000
基础板厚大于2000 基础插筋、箍筋 长度、根数、重量
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
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
纵筋、箍筋 长度、根数、重量
- 29 -
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32
➢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
- 30 -
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45
➢基础筏板厚度 >2000mm时,基础 插筋的计算
➢请计算h=3000m 时的柱插筋
- 31 -
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32
➢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
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 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钢筋弯折长度15d
钢筋弯折长度15d
摘要:
1.钢筋弯折长度的概念
2.钢筋弯折长度的计算方法
3.钢筋弯折长度的应用与意义
正文:
钢筋弯折长度15d 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涉及到钢筋的锚固长度和弯折平直段的长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筋弯折长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与意义。
一、钢筋弯折长度的概念
钢筋弯折长度15d,是指钢筋在弯曲过程中,弯曲部分的长度为钢筋直径的15 倍。
这个长度是考虑到钢筋在弯曲过程中,其内部的晶粒结构受到拉伸和压缩,需要一定的长度来保证钢筋的锚固性能和抗拉强度。
二、钢筋弯折长度的计算方法
钢筋弯折长度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直锚方式:钢筋弯折长度15d 从钢筋伸入支座的部分开始计算。
2.弯锚方式:钢筋弯折长度15d 从钢筋弯钩的长度开始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计算方法会影响到钢筋的锚固性能和抗拉强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钢筋弯折长度的应用与意义
钢筋弯折长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钢筋的锚固性能:钢筋在弯曲过程中,其内部的晶粒结构受到拉伸和压缩,需要一定的长度来保证钢筋的锚固性能。
2.提高抗拉强度:钢筋弯折长度15d 可以保证钢筋在受到拉力时,有足够的抗拉强度来承受外力。
3.防止钢筋断裂:钢筋在弯曲过程中,如果弯折长度不足,容易导致钢筋断裂,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综上所述,钢筋弯折长度15d 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既关系到钢筋的锚固性能和抗拉强度,又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普通的板底筋计算方法
一、普通板底筋计算(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框梁支座宽/2,5d)+弯钩×2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墙支座宽/2,5d)+弯钩×2 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圈梁支座宽/2,5d)+弯钩×2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120,板厚)+弯钩×2 (二)、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二、面筋计算(一)、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 (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 (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 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 (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钢筋弯折长度15d
钢筋弯折长度15d在建筑施工中,钢筋弯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
合理的钢筋弯折可以保证钢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钢筋弯折长度进行详细解析,以指导施工现场的操作。
一、钢筋弯折的基本概念钢筋弯折是指将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一定角度的弯曲,使其形成一定的弯钩形状。
弯折后的钢筋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和抗压性能,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二、钢筋弯折长度的计算方法钢筋弯折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5d,其中d为钢筋的直径。
例如,当钢筋直径为16mm时,其弯折长度为15×16=240mm。
三、钢筋弯折长度与弯钩长度的关系根据我国相关规范,弯钩长度应大于等于2.5倍钢筋直径。
在实际施工中,弯钩长度通常取3倍钢筋直径,以确保钢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计算钢筋弯折长度时,应充分考虑弯钩长度的需求。
四、钢筋弯折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弯折主要用于构件的受拉区、受压区和梁柱节点等部位。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弯折用于预应力钢束的锚固和预应力构件的连接。
3.钢结构:在钢结构中,钢筋弯折主要用于构件的连接和加强。
五、注意事项及建议1.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钢筋弯折,确保弯折角度、弯钩长度和弯折长度的准确性。
2.钢筋弯折时,应注意避免弯折过度,以免影响钢筋的抗拉性能和抗压性能。
3.钢筋弯折后,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弯折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加强对施工现场钢筋弯折操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可靠。
总之,钢筋弯折长度是建筑施工中一项关键参数,掌握合理的弯折长度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板钢筋计算公式
板的钢筋计算【下部贯通纵筋】1)底筋长度=净跨+伸入支座长度*2+弯勾*2伸入支座长度=max﹛(ha/2),(5d)﹜(端部支座为梁、剪力墙、圈梁) = max﹛(ha/2),(12d)﹜=(ha/2+5d)=(ha/2)=(ha-bhc)ha为支座(梁、剪力墙、圈梁)宽,bhc为支座(框架梁、剪力墙、圈梁)保护层=La (最小锚固长度)= max(120,h) (端部支座为砌体墙,h为板厚)2)底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面筋】1)面筋长度=净跨+伸入支座锚固长度*2+弯勾*2伸入支座锚固长度=La(最小锚固长度)=0.4 La+15*d=(支座宽ha-支座保护层bhc)+(板厚h -2*保护层)=(支座宽ha-支座保护层bhc)+(板厚h -保护层)=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2*保护层)=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保护层)2)面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负筋】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支座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锚入支座长度= La(最小锚固长度)=0.4 La+15*d=(支座宽ha -保护层bhc)+(板厚h -2*保护层)=(支座宽ha -保护层bhc)+(板厚h -保护层)=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2*保护层)=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保护层)弯折长度=(板厚h -2*保护层)=(板厚h -保护层)2)负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3)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界长度150*2+弯勾*2=轴线长度+弯勾*2=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布筋范围=净跨-50*2=净跨-保护层*2=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4)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a+标注长度b+弯折长度*2=标注长度a+标注长度b+支座+弯折长度*2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负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3)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150*2+弯勾*2=轴线长度+弯勾*2=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布筋范围=净跨-50*2=净跨-保护层*2=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4)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a /分布筋间距)+ (布筋范围b /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 a /分布筋间距+1)+ (布筋范围 b /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温度筋】1)温度筋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150*2+弯勾*2 =(两支座净长-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150*2+弯勾*22)温度筋根数=(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两支座净长-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上部筋1)上部受力筋长度=锚固长度La +(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h-保护层*2+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一端悬挑=(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2)+(h-保护层*2+5d) *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两端悬挑2)上部受力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50*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3)上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弯勾*2上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分布筋间距下部筋1)下部构造钢筋长度= max(支座宽/2,12d)+(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 +弯勾*2下部构造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50*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下部构造钢筋间距+12)下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弯勾*2 一级钢筋)下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分布筋间距【板中开洞的底筋计算】1)非洞口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max﹛(ha/2),(5d)﹜*2+弯勾*22)洞口截断钢筋长度=伸进长度max﹛(ha/2),(5d)﹜+(净跨-保护层)+设定弯折+水平玩折(h-保护层*2+5d)+弯勾3)洞口加强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max﹛(ha/2),(5d)﹜*2。
钢筋计算公式
柱钢筋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c.顶层锚固长度: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②边、角柱锚固长度: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钢筋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保护层:是柱保护层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根数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2*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max(2Hb,500)二级——四级抗震:max(1.5Hb,500)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为柱的保护层)板钢筋1.板底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左伸长度+右伸长度+弯钩长度*2 板面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板底受力筋根数=板面受力筋根数=分布范围/板筋间距+1伸出长度: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出长度= max(1/2支座宽,5d)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出长度= max(1/2墙厚,120,板厚)180°弯钩长度=6.25d(当钢筋为一级钢时,末端需加180°弯钩)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分布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2.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中间支座板负筋长度=左标注长度+右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注意标注的长度是否含支座宽)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负筋间距+1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保护层为板的保护层)布筋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3.分布筋单根长度=净跨(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搭接长度: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左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右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 独立基础钢筋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X方向底板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0.1* X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0.1* Y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板钢筋计算长度
板钢筋计算长度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板钢筋计算公式一、普通板底筋计算(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框梁支座宽/2,5d)+弯钩×2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墙支座宽/2,5d)+弯钩×2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圈梁支座宽/2,5d)+弯钩×2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120,板厚)+弯钩×2(二)、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面筋计算(一)、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情况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三、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板筋计算公式
一、普通板底筋计算(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框梁支座宽/2,5d)+弯钩×2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墙支座宽/2,5d)+弯钩×2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圈梁支座宽/2,5d)+弯钩×2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120,板厚)+弯钩×2(二)、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面筋计算(一)、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管片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
管片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弯折加工,以满足不同部位的弯曲需求。
管片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是在进行弯折加工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计算出钢筋的弯折长度,从而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管片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通常由以下几个参数组成:钢筋直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等。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弯折长度:L = K ×α× r。
其中,L代表弯折长度,K代表弯折系数,α代表弯曲角度,r代表弯曲半径。
这个公式是根据弯曲理论以及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出来的,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验证和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钢筋的弯曲长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钢筋的加工质量和使用效果。
如果弯折长度计算不准确,可能会导致钢筋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合理准确地计算弯折长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管片钢筋弯折长度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测量钢筋直径。
钢筋直径是计算弯折长度的重要参数,需要通过专业的测量工具准确测量出来。
2.确定弯曲角度。
弯曲角度是指钢筋在弯折过程中的偏转角度,不同的弯曲角度对应着不同的弯折长度,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
3.选择合适的弯曲半径。
弯曲半径是指钢筋在弯折过程中的曲线半径,不同的弯曲半径对应着不同的弯折长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过合理准确地计算管片钢筋弯折长度,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筋加工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加工出来的钢筋符合工程要求,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除了管片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可以用于钢筋加工过程中的其他参数计算,比如钢筋的截面积、拉力、弯曲应力等。
这些计算公式和方法都是在实际工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总之,管片钢筋弯折长度计算公式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计算出钢筋的弯折长度,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90度钢筋弯折长度计算
90度钢筋弯折长度计算
钢筋的弯折长度是指将钢筋折弯90度后,在弯折点两侧的钢筋长度
之和。
计算弯折长度的公式如下:
弯折长度=弯折点至中心线的距离+0.5×弯折直径×π
其中,弯折点至中心线的距离是指弯折点到钢筋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弯折直径是指钢筋的直径。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弯折点至中心线的距离。
根据钢筋的弯折直径,
可以计算出钢筋截面的面积。
然后,根据钢筋的截面形状和面积,可以计
算出截面的半径。
最后,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出弯折点至中心线的距离。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钢筋直径和弯折长度公式,计算出钢筋
的弯折长度。
下面是一个示例:
假设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弯折点至中心线的距离为20毫米。
1.计算钢筋的截面面积
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可得:
钢筋的截面面积=π×(10/2)^2=78.54平方毫米
2.计算钢筋截面半径
钢筋的截面半径=√(钢筋的截面面积/π)=√(78.54/π)=5.64毫米
3.计算弯折点至中心线的距离
弯折点至中心线的距离=√(截面半径^2-(钢筋直径
/2)^2)=√(5.64^2-(10/2)^2)=√(31.88-25)=2.64毫米
4.计算弯折长度
弯折长度=弯折点至中心线的距离+0.5×弯折直径
×π=2.64+0.5×10×π=2.64+15.71=18.35毫米
因此,该例中钢筋的弯折长度为18.35毫米。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对钢筋的弯折长度进行进一步修正和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简易弯折钢筋计算公式
简易弯折钢筋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
而在钢筋的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钢筋进行弯折加工,以满足建筑结构的需要。
因此,掌握钢筋弯折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钢筋的弯折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原理来推导得出。
在进行弯折计算时,需要考虑钢筋的截面形状、弯折角度、弯折半径等因素。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简易弯折钢筋计算公式。
1. 弯折长度计算公式。
在进行钢筋弯折加工时,需要计算弯折长度,以确定弯折的位置和角度。
弯折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弯折长度 = π弯折半径弯折角度 / 180。
其中,弯折半径指的是钢筋在弯折处的半径,弯折角度指的是钢筋在弯折处的角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钢筋的弯折长度,从而进行精确的弯折加工。
2. 弯折后长度计算公式。
在进行钢筋弯折加工后,钢筋的长度会发生变化。
弯折后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弯折后长度 = 原始长度弯折长度 + 弯折半径弯折角度π / 180。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钢筋在弯折后的实际长度,从而进行后续的设计和施工。
3. 弯折力计算公式。
在进行钢筋弯折加工时,需要考虑弯折所需的力量。
弯折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弯折力 = 弯折长度弯折半径钢筋截面积弯折强度系数。
其中,钢筋截面积指的是钢筋在弯折处的横截面积,弯折强度系数是一个经验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弯折所需的力量,从而确定弯折加工的具体参数。
4. 弯折角度计算公式。
在进行钢筋弯折加工时,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弯折角度。
弯折角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弯折角度 = 180 弯折长度 / (π弯折半径)。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根据弯折长度和弯折半径快速计算出弯折角度,从而进行精确的弯折加工。
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钢筋弯折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进行钢筋弯折加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板钢筋计算长度
板钢筋计算公式一、普通板底筋计算(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x2+弯钩x2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框梁支座宽/2, 5d) +弯钩x2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墙支座宽/2, 5d)+弯钩x2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圈梁支座宽/2, 5d) +弯钩x2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 (120,板厚)+弯钩x2(二)、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x2)/板筋间距+1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板筋间距+1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面筋计算(一)、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净尺寸+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x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 (板净长)+ (板厚•保护层x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 (板净长)+ (板厚•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x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 (板净长)+(板厚•保护层x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 (板净长)+(板厚•保护层)2、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x2)/板筋间距+1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板筋间距+1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x2+150mmx2+弯钩x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x2+150mmx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x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二负筋板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 (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x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x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 (板厚•保护层x2) x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 (板厚•保护层)x2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x2)/板筋间距+1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板筋间距+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x2+左梁角筋1/2直径(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x2+150mmx2+ 弯钩x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x2+150mmx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x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布筋围/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围1/分布筋间距)+ (布筋围2/ 分布筋间距)情况二:根数=布筋围/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围1/分布筋间距+1) + (布筋围2/分布筋间距+1)三、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5d;
1、柱纵筋伸至基础底直锚小于锚固长
度11G101-3P59
2、KL纵筋伸至端支座直锚小于锚固长度P79
3、构造钢筋锚固长度15d P28左上角
4、WKL下部筋P80
5、KL变截面P80
6、KL支座两端钢筋根数不一致(可直锚)P80
7、非框架梁上部筋P86
8、悬挑梁下部筋伸入支座P89
9、板上部筋伸入端支座P92
10、剪力墙水平筋锚固到端柱(可直锚)、剪力墙水平筋锚固到翼墙剪力墙墙身变截面P69
11、剪力墙内侧水平筋伸至转角墙弯折15d P68
12、剪力墙端部为转角暗柱墙身水平筋伸至转角暗柱对边弯折15d12G901P3-6
13、LL纵筋伸至端支座对边弯折15d(可直锚)P74
二、12d
1、中柱柱顶(可直锚)P60
2、KZ变截面,下部钢筋伸至变截面位臵弯折12d(不包括边角柱柱外侧不平)P60
3、梁上起柱柱纵筋伸至梁底弯折12d P61
4、边角柱柱内侧纵筋伸至柱顶(可直锚)P59-60
5、剪力墙变截面处竖向分布筋伸至层顶弯折12d P70
6、非框架梁下部筋伸入支座12d若是圆钢则为
15d P86
三、150
1、KZ柱纵筋伸至基础底弯折150(直锚长度大于锚固长度且钢筋直径不大于25)11G101-3P59
2、剪力墙墙上柱柱纵筋从墙顶直走1.2lae弯折150P61
3、架立筋搭接长度150P79
4、负筋下分布筋搭接长度150p94注4
5、抗裂钢筋搭接长度150p94注2
四、6d剪力墙竖向筋伸至基础(直锚长度大于锚固长度)11G101-3P58
五、10d墙身水平筋伸至暗柱对边弯折10d P68
六、1.2lae
1、柱变截面位臵钢筋断开上部筋向下锚固1.2lae P60
2、墙竖向变截面位臵钢筋断开上部筋向下锚固
1.2lae P70
3、墙水平筋变截面墙厚较小一侧钢筋从墙边锚固1.2lae P69
4、墙竖向筋绑扎搭接长度P70
5、墙水平筋在转角墙处搭接长度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