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仲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仲元中学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必修一模块试卷(文科)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这反映了A.古代人对血缘延续的重视
B.分封制有利于巩固政权
C.古代人对政治文明的追求
D.武王政治统治艺术高
2.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3.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
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4.《汉书·武帝纪》记载: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材料反映,武帝时期
A.地方郡国对察举孝廉不积极
B.孝廉之人往往受到国家重用
C.贤能之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D.统治者唯才是举,求贤若渴
5.唐初,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政。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中宗继位后,宰相裴炎改任中书令,并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一变化表明唐朝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行政效率的提高
C.决策中心的转移
D.中央集权的加强
6.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扩大了地方权力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导致了冗官局面
7.朱元璋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在腹里和边境,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由起兵,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这说明
A.朱棣比朱允炆更得人心
B.分封制解除了边患导致了内忧
C.分封建制仍然威胁皇权
D.宗法制对皇位继承制没有影响
8.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9.辩论是古代雅典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公元前5世纪末,许多公民在公民大会或法庭上假装自己不会演说,反过来却说对方很会演说,这成了争取同情的固定套路。这表明当时A.辩论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已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