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合集下载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目前文化发展的现状,增强文化发展的紧迫感。

2、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明确先进文化的方向。

3、辩证认识精神文明两个建设的关系,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4、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难点:如何大发展文化产业【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知识,解决基础问题,围绕重点知识,分组讨论,各组展示,教师点拨指导,提高学生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大家看一下时政材料: 1、2009年2月28日上午9时,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

《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

3、2009年党和政府将采取一系列好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扶贫标准上调;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家电下乡,购全4项补贴近千元;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等。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采取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和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二、自主学习(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5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文化的重要作用有哪些?2、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_____,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_____,是_______竞争的重要因素。

3、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如何?(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生阅读课本P53下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有_____的文化,有_____的文化,也有_____的文化。

2、什么是先进文化?3、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文化?4、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什么?(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道学生阅读课本P54―55内容,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_____。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认识到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他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学会与人为善,共同营造和谐社会。

二、教学内容1. 和谐社会的定义与内涵2. 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现状3. 青少年如何为和谐社会做贡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和谐社会的概念、内涵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和谐社会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和谐社会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和谐社会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分析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现状。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青少年如何为和谐社会做贡献,分享各自的观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和谐社会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如家庭成员、同学、社区居民等,通过情景模拟展示和谐相处的画面。

2. 小组项目:分组进行社会公益项目设计,如环保活动、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3. 社区探访:组织学生访问社区老人、残疾人等需要帮助的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帮助,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阐述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课后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效果。

3. 角色扮演展示: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沟通技巧、理解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材,提供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指导。

2. 案例资料:选取涉及和谐社会的真实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设计粤教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设计粤教版
介绍与和谐社会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和谐社会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和谐社会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和谐社会的概念、特点以及共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方法,强调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设计对象为我国初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社会学科基础知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初步的认识。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和谐社会的概念,了解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和谐社会的定义、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现状,共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结合课本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 对于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包括和谐社会的定义和特征的案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现状的 data、共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的实例等。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和谐社会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拓展与延伸

九年级政治全册 2.3.1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粤教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全册 2.3.1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粤教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

识记:先进文化的判定标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理解: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努力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内容分析本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首先指出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接着指明我国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

结构清晰,内容环环相扣,活动操作性强。

主题词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和谐社会探究园通过两个活动激起学生探究本课知识的兴趣。

活动一是经典透视,通过马克思在互联网上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这一事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被高票评为“千年思想家”,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先进文化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探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出一组体现和谐社会的照片,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有哪些特征。

国情导读同样是由一段引言加上四个目构成。

引言承上启下,首句以形象的比喻句形容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接着指出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引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一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首先介绍了文化对人的发展,对经济和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再进一步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最后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展的状况。

(九年级政治教案)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教案设计

(九年级政治教案)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教案设计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教案设计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一课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先进文件的判定标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解文化建设的意义;文化的重要作用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文化的作用以及与经济的关系,体悟到发展文化产业对我国及地方的意义,能积极为祖国和家乡的文化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并献计献策,培养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2.教学难点:文化产业的含义;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原因和途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材料阅读分析法、情景设置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愚昧无知,言行粗俗浅薄,我们会说他缺少什么?生:缺少文化。

师:人们常说“没文化,真可怕”,那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那么什么是文化、发展文化有什么意义呢?本节课我们来一起探究。

讲授新课:活动一:品味文化,领悟文化的作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饮食、服饰、科技、思想等方面的文化图片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西方的一些优秀文化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感受,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的生动、多样,感受文化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师进行点评并总结:从刚才展示的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从而帮助我们实现全面发展。

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文化可以提高我们的素质和修养,旅游等方面的文化又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1.1 设计背景:1.1.1 当前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和谐因素,如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

1.1.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

1.1.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共同营造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知识点讲解2.1 和谐社会的概念:2.1.1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稳定的社会。

2.1.2 和谐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

2.1.3 和谐社会具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特点。

三、教学内容3.1 课程内容:3.1.1 介绍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3.1.2 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原因。

3.1.3 探讨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法。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4.1.2 学生能够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原因。

4.1.3 学生能够提出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建议。

4.2 能力目标:4.2.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

4.2.2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4.2.3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效沟通。

4.3 情感目标:4.3.1 学生能够树立和谐意识,认识到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4.3.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美好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5.1.2 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原因。

5.1.3 引导学生提出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建议。

5.2 教学重点:5.2.1 让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5.2.2 培养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5.2.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投影仪和幻灯片6.1.2 教学挂图或海报6.1.3 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6.2 学具:6.2.1 笔记本和笔6.2.2 相关阅读材料6.2.3 分组讨论的卡片或便签纸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和谐社会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九年级政治2.3.1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2.3.1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粤教版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

识记:先进文化的判定标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理解: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努力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内容分析本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首先指出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接着指明我国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

结构清晰,内容环环相扣,活动操作性强。

主题词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和谐社会探究园通过两个活动激起学生探究本课知识的兴趣。

活动一是经典透视,通过马克思在互联网上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这一事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被高票评为“千年思想家”,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先进文化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探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出一组体现和谐社会的照片,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有哪些特征。

国情导读同样是由一段引言加上四个目构成。

引言承上启下,首句以形象的比喻句形容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接着指出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引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一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首先介绍了文化对人的发展,对经济和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再进一步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最后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展的状况。

九年级政治教案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学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学案

作者VX:免费范文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学案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理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能明白先进文化的标准、内涵、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及意义、要求等。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辨身边的各种文化,懂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哪些属于腐朽文化。

【自主学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社会、人民生活全面发展的小康,通过2.1我们懂得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2.2我们懂得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知识。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文化有的文化,有的文化,也有的文化。

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和适应,代表和维护
的文化。

3、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4、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掀起高潮,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使更加昂扬向上。

【课堂练习】
学考精练p55-58
【本课的知识框架】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懂得发展先进文化就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2、能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意义。

3、能结合生活中实例懂得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自主学习】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文化的意义,先进文化的标准是
,我国当前先进文化的内涵是
和指导思想是
作者VX:免费范文。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新版)粤教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新版)粤教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2.3.1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新版)粤教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通过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二、学情分析学生从新闻中对和谐社会是有所了解的,但对和谐社会的具体知识不太懂,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面前,应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当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法、讲解法、材料分析法、情景设置法、讨论法四、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图片导入1.出示图片:完善民主法制、致力“共同富裕”、保障民生之本、强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图片。

思考回答:图片告诉我们我国政府正在努力建设什么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教学新课解读材料透视:民生焦点——食品安全1.教师提出问题:(1)面对地沟油、瘦肉精、毒大米等食品问题,你有什么感受?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背了什么原则?(诚实守信、公平正义)(2)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2.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政府采取了——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惩治、处罚;强化质量监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快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等措施。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目前文化发展的现状,增强文化发展的紧迫感。

2、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明确先进文化的方向。

3、辩证认识精神文明两个建设的关系,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4、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难点:如何大发展文化产业【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知识,解决基础问题,围绕重点知识,分组讨论,各组展示,教师点拨指导,提高学生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大家看一下时政材料:1、XX年2月28日上午9时,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XX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

《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

3、XX年党和政府将采取一系列好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扶贫标准上调;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家电下乡,购全4项补贴近千元;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等。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采取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和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二、自主学习(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5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文化的重要作用有哪些?2、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_____,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_____,是_______竞争的重要因素。

3、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如何?(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生阅读课本p53下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有_____的文化,有_____的文化,也有_____的文化。

2、什么是先进文化?3、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文化?4、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什么?(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道学生阅读课本p54—55内容,思考解决以下问题: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_____。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2)文化的多样性与先进文化的评价标准,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等;(3)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及内容;(4)了解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2)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3)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能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化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二、学情分析学生从新闻中对和谐社会是有所了解的,但对和谐社会的具体知识不太懂,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文化的诱惑,引起思想上的困惑;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学会辨别和抵制不良文化,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活动1:通过独具特色的各国文化图片,让学生体味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体味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文化的重要作用;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活动2:展示图片——“中国文化万花筒”,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教师板书):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先进文化的评价标准;2.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3.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

(三)小结(由学生小结)(四)课堂延伸:关注校园文化建设。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了解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就如何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提出合理的建议。

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

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通过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二、学情分析学生从新闻中对和谐社会是有所了解的,但对和谐社会的具体知识不太懂,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面前,应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当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三、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本课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以讨论法、阅读材料法结合教师讲解为主。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引入:解读材料透视:民生焦点一一食品安全1.教师提出问题:(1)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实例。

(2)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搜集后全班交流讨论。

2.学生交流讨论。

(1)如:三鹿“毒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上海“染色馒头” 事件等。

(2)如:制定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加大对食品生产与销售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问题食品企业的惩罚力度等。

(教学精品)《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1

(教学精品)《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1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文化建设的意义。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国情导读:古往今来,先进文化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人们的心灵,像高高飘扬的旗帜引领社会前进。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密切联系,相互渗透,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气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思考:1、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出现过的思想大师灿若繁星,为什么马克思能独占鳌头?答:这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它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

2、对这次“千年思想家”的评选结果,你有什么感想?对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有何新认识?答:感受到了先进文化的魅力所在。

先进的文化能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大力发展文化事来和文化产业》,然后完成《互动新学案》中的自主探究。

2、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对个人的作用:通过童话故事、文学作品、影视印象对我们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课本中有关对文化作用的描述。

理解难点:硬实力、软实力3、认识文化对社会、民族、国家的作用4、为什么说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5、了解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区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知道发展民族文化的途径。

第二课时1、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在当代社会,有先进的文化,有落后的文化,也有腐朽反动的文化。

深化教师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深化教师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深化教师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事业,而教师的作用则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是创造未来的人,他们培养着下一代的人才,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知识,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教师教育的深化,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目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高教师综合实力作为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编写教案、讲授知识是其基本职责。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的职责也在不断扩大和丰富。

他们不仅要懂得教学知识,更需要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为此,教师培训应该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夯实教师的基本功,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如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能力等,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实力。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师职业道德是一项重要的素质,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也可以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师德师风的建设应该从教师个人的言行举止和思想道德方面入手,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比如,积极倡导教师们要恪守教育法律法规,坚决抵制教育不道德行为,营造浓厚的师生关系;同时,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构建教育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体系,制订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加强教师的自我评价和监督。

三、加强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培训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

教师要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第1课时)课时教案设计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第1课时)课时教案设计
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
四、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成果
1、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2、正确对待世界各国的文化成果
评价反馈
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学考精练》、默写
巩固强化训练
课预习
二、教学过程(20分钟)
活动:P51课本材料:《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说明先进文化的重大作用。
思考: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如何?
课文讲解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如何?
学生阅读课文P53——归纳小结——老师点评
答:
①文化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②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③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文化建设的地位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化对于每个人、民族、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
2、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建设的现状,必要性
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
二、先进文化的含义
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
P54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知识拓展:
四、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成果
C我们要怎样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怎样吸纳世界各国(外来)文化成果?
答:①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理解美好和谐社会的含义;2.掌握培养和践行社会公德的方法和途径;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美好和谐社会;2.社会公德的涵义和培养方法;3.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和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美好和谐社会的思考和理解。

2. 知识讲授(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社会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好和谐社会。

3. 合作探究(2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社会公德的涵义和培养方法,每组提出至少三种方法,并向全班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4.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学生呈现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活动设计(20分钟)学生分小组设计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并向全班进行展示,要求包括活动的目的、具体内容和预期效果。

教师对活动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反思,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争做社会公德的践行者。

四、教学评估1.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的评估;2.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评估;3.学生设计社会公益活动的质量评估。

五、拓展延伸1.深入学习社会公德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了解个人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方法;2.参观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等,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深对美好和谐社会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美好和谐社会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学会了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公德,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目前化发展的现状,增强化发展的紧迫感。

2、理解先进化的内涵,明确先进化的方向。

3、辩证认识精神明两个建设的关系,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中去。

4、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先进化的前进方向
难点:如何大发展化产业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本知识,解决基础问题,围绕重点知识,分组讨论,各组展示,教师点拨指导,提高学生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堂导入
大家看一下时政材料:
1、2009年2月28日上午9时,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

《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

3、2009年党和政府将采取一系列好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扶贫标准上调;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家电下乡,购全4项补贴近千元;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等。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采取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和谐。

这节我们就学习: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二、自主学习
(一)大力发展化事业和化产业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本P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化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2、当今世界,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化进步_____,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_____,是_______竞争的重要因素。

3、目前我国化发展的现状如何?
(二)把握先进化的前进方向
学生阅读本P3下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有_____的化,有_____的化,也有_____
的化。

2、什么是先进化?
3、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化?
4、先进化的前进方向是什么?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
知道学生阅读本P4—内容,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化就是_____。

2、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包括________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

3、思想道德建设有什么重要性?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内容是什么?
、教育科学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四)实现社会和谐
学生自读本P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_____、建设____,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2、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____和_____。

3、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4、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看漫画,完成以下问题:
(1)右边的漫画反映了什么?
(2)要减少这种现象必须加强什么建设?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学生认真看漫画,思考两个问题,并回答。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归纳总结。

(反映了一些人缺乏社会公德和环保意识。

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
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探究二:有的同学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点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党委政府负有重大责任。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

只要我们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四、收获质疑
教师让学生思考,学习本后还有什么困惑或疑问?
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设疑:有人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们青少年无关,对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五、堂总结
本知识梳理:
大力发展化事业和化产业
1、化的重要作用
2、我国化发展的现状
把握先进化的前进方向
3、先进化的标准
4、当代中国先进化的含义
、当代中国先进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
6、发展先进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
7、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内容
8、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实现社会和谐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作业布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你能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化考点一: 推动社会主义化在发展大繁荣(理解)
1、化的作用:
(1)化对陶冶人情操,提高人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
(3)每一个民族的繁荣,每一个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化软实力支撑。

2、发展化事业和化产业的必要性是什么?
(1)当今世界,化和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的发展和化进步相辅相成,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的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神需要。

只有大力发展化事业和化产业,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丰富的化盛宴,才能达成全面建设小康目标
3、先进化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什么是发展先进化?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化。

、发展先进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该考点一般采用选择题题型考查,要求着重把握好一些重要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