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的美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镜头
长镜头,迄今尚无严格的科学定义。一般指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的镜头。
它至少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时间。这种镜头的尺数比较长,一般最短也在15米,最长可达300米,放映时间约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二是空间。通过运用景深镜头或移动拍摄,达到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活片断的电影化概括。
第一节长镜头的形成
电影是以纪录真实的活动影像问世的。在无声电影及有声电影初期,偶尔也使用景深镜头和移动摄影,如1895年在巴黎大咖啡馆上映的卢米埃尔的《火车到站》一片,就是以景深镜头拍摄的。当时一本胶片就是一个节目,长度约17米左右,用慢速度放映,每本可演一分钟。每一个节目几乎都是用一个镜头拍下来,这可以说是"原始长镜头"。
被世界公认的早期的长镜头经典作品,是英国导演弗拉哈迪在1920---1922年拍摄的影片《北方的纳努克》,里面有一个爱斯基摩人纳努克狞猎海豹的著名场面,就是用长镜头拍摄的。弗拉哈迪把纳努克如何在冰窟里发现猎物,又如何与海豹进行殊死搏斗的真情实景连续不断地拍了下来,并且自始至终让纳努克与海豹同时出现在画框内。这个场面拍摄了20分钟,用掉了360米胶片。但是,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条件不成熟,不可能普遍推广,更主要的是人们对这种方法的艺术价值还没有深刻的认识,还没有把它当成一种重要的银幕整体形象的构成方法。
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人们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创作实践,开始意识到,除了依赖镜头之间的蒙太奇方法可以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概括之外,还能够在一个镜头内部,依靠场面调度、摄影机和拍摄对象之间的相对运动等方法,造成巨大效果,达到对现实概括的目的。
不可否认,在长镜头形成的过程中,电影自身的内部规律和外部的技术条件,起了重要的作用。
1、有声片的诞生,促进了长镜头的发展在默片时期,电影是纯视觉艺术,组成电影的视觉元素有人、物、景、光、色五种。为了让观众从视觉形象中意会到声音之存在,不得不用一些短镜头去表现声源,如火车启动时汽笛上冒出蒸汽,给人以鸣笛之感,这是一种从视觉形象中感到"无声之声"。有声片的诞生,使电影这个"伟大的哑巴说话了"。由于声画的结合,默片时代本来需要好几个镜头才能被视觉感知的镜头,如今,人物一开口,就说明白了。又由于有了语言,就得考虑把某些对白说完,不能拦腰掐断,话不成句。例如《战舰波将金号》中那个著名的"敖德萨阶梯"的场面,默片用了5分30秒,而有声版则为8分钟。有声片要求画面镜头适当延长,扩大镜头容量,以适应对白、音乐、音响的时间流程之需。因而有人计算,一般说来,有声电影的镜头比无声电影镜头长三倍左右。像默片时期的经典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共有1544个镜头,如今的电影多数只有它的1/2或1/3镜头而已。
2、景深镜头、移动摄影促进了长镜头的发展
景深镜头,是指既能清晰地看见前景,又能清晰地看见后景的镜头。摄影机是"摄录具体现实的积极工具和创造现实的手法",它的轻便化带来了更加灵活的
移动摄影。摄影机从定点摄影到移动摄影;从单视点到多视点;从单一的全景到远、全、中、近、特的景别变化;从前景呈现到景深透视(指由所摄镜头的前景伸延至后景的整个区域的清晰度),标志着电影摄影从低级走向高级,从简单走向丰富多彩的新阶段。
景深镜头与移动摄影在银幕上的出现可以追溯到电影发明的初期,但人们真正发现它们的价值却要晚得多。
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起,一些著名导演(如让·雷诺阿、威廉·惠勒等),开始运用一种纵深的场面调度,将人物(或物件)安排在以纵度为主的空间的不同景位上,从而大胆地将包括特写和全景在内的不同景别的银幕构图,容纳在同一个镜头之中。
1941年,奥逊·威尔斯在拍摄《公民凯恩》一片时,系统地使用了景深镜头和移动性长镜头来代替镜头之间的蒙太奇剪辑,“按照传统,摄影机的镜头要从不同方位依次拍摄同一场景,奥逊·威尔斯的摄影机则是以同样的清晰度将同在一个戏剧环境中的整个视野尽量收人画面。这里不再用分镜头手段替我们选择可看的内容,先验地确定内容的含义,而是迫使观众自己开动脑筋在连续性现实的某种六面透镜中分辨出场景所特有的戏剧性光谱。所以说,影片《公民凯恩》是由于明智地利用了技术的进步而获得了真实感。奥逊·威尔斯借助景深镜头再现出现实的可见的连续性"。(巴赞:《真实美学现实主义和解放时期的意大利学派》,《世界电影》1984年第1期)
景深镜头一般都是长镜头,在场面调度方面比其他长镜头有更广阔更清晰的空间,而且它通常延续时间也较长,这是由它所再现的广阔空间和丰富的人物、事件所决定的。
3、变焦距镜头促进了长镜头的发展
变焦距镜头是镜头位置、角度不动,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使画面变大或变小,变清晰或变模糊。变焦距镜头能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地突出主体形象。如《红色娘子军》中琼花与南霸天狭路相逢,分外眼红的推镜头,表达了琼花怒火中烧,不杀不快的复仇心理;美国影片《鸽子号》由船体拉成海湾的大远景,令人视野顿开,豁然开朗。
变焦距镜头由于具有多焦距的性能,集长、短焦距镜头的优点于一身,融不同景别之被摄体于一个连续不断的镜头之中,通过连续改变透镜焦距用光学方法造成运动的幻觉,造成一种空间的畸变。
变焦镜头是自新浪潮以来的电影语言发展的象征之一。它"反映着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看到的不是肉眼所见的世界,而可能是世界的真实形象。"(约翰·贝尔顿:《仿生眼:变焦镜头美学》,《世界电影》1981年第5期)它能够在不割裂空间的情况下,通过单个镜头展现出深层结构的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多种层次,在电影美学上开拓了新的境界,给长镜头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第二节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长镜头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与传统的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美学流派,是一种与唯美主义、技术主义相对立的写实主义理论。该理论的创立者是法国的电影理论家巴赞。
巴赞(1918---1958年),从小热爱电影,毕生献身于电影理论的建设。1952年,他与瓦奥涅尔---瓦尔克鲁斯创办了《电影手册》杂志,并担任了该刊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