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信号显示的发展

合集下载

第6章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第6章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第6章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第6章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对理想特性逼近得越精确 , 实现时付出的代 价越大 , 系统的复杂程度也越高。
一 阶RC高通滤波网络 一 阶RC低通滤波网络

由同一类型储能元件构成的二阶非谐振系统, 可以分别构成低通 、高通 、带通 、带阻等滤波特性。
含有电容和电感两类储能元件的二阶系统具有 谐振特性 ,在无线电技术中 , 常利用它们的这一性
第6章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TIME AND FREQUENCY
CHARACTERIZATION OF SIGNALS
AND SYSTEMS
6 . 0 引 言 Introduction
在以前的讨论中 , 已经看到
■ 在时域 , 系统的特性由 或 描述;
y(t)=x(t)*h(t) y(n)=x(n)*h(n)
二. 信号的不失真传输条件 如果系统响应与输入信号满足下列条件 , 可视 为在传输中未发生失真。
y(t)= kx(t-t0) y(n)=kx(n-n0) 这就要求系统的频率特性为
H ( jo) = ke- 0 0 H ( e 0 ) = keo
据此可得出信号传输的不失真条件:
h(t)=kd(t-t0) —— 时域表征
能构成带通 、带阻滤波网络。
例如
R
工程实际中常用的逼近方式有:
1.Butterworth滤波器: 通带 、阻带均呈单调衰减 , 也称通带最平逼近; 2.Chebyshev滤波器:
通带等起伏阻带单调 , 或通带单调阻带等起伏;
3.Cauer滤波器:(椭圆函数滤波器)
通带 、阻带等起伏 。
n 阶雅可比椭圆函数
■ LTI系统对输入信号所起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 : 1. 改变输入信号各频率分量的幅度; 2. 改变输入信号各频率分量的相对相位。

铁道概论第六章- 信号和通信设备

铁道概论第六章- 信号和通信设备

手信号
18
二、固定信号机
在所有铁路信号中,由固定信号机发出 的视觉信号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信号。
固定信号机按构造和显示方式不同可以 分为臂板信号机、色灯信号机和机车信 号机。
19
1.臂板信号机
臂板信号机大多采用 人力操纵、导线传动。 白天用臂板的不同位 置,夜间用不同颜色 的灯光显示信号。
臂板信号机
铁道概论
第六章 信号及通信设备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铁路信号 联锁设备 闭塞设备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调度监督与调度集中系统 通信设备
进路

在关于进路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词:进路、 列车进路、调车进路、敌对进路

车站内,列车的运行经路或调车作业所走的经路称为进路。
1.铁路信号设备
铁路信号:向有关行车和调车人员发出的指
示和命令; 车站联锁设备:用于保证站内行车与调车工 作的安全,并提高车站通过能力; 区间闭塞设备:用于保证列车在区间内运行 的安全,并提高区间的通过能力。
铁路信号设备的作用
(1)保证列车运行和调车工作安全;
(2)提高铁路通过能力;
固定信号:在固定地点安装的信号设备。是铁 路信号的主要信号。 移动信号:手拿信号灯、信号旗或用手势显示 的信号,临时设置的信号牌、信号灯等。
14
(1)、固定信号
固定信号是铁路信号设备的主要部分,包 括固定于地面的信号和固定于机车的信号。
固定信号
15
最常见的视觉类固定信号的基本颜色及其基本意义是:
第四节 闭塞设备
闭塞的概念 定义:铁路为确保列车行车安全, 避免正面冲 突和追尾事故的发生,同 时为不断提高铁路运输效率而采取的 行车组织方法。 即: 铁路按一定规律组织列车在 区间运行方法。

第六章信号的转换PPT课件

第六章信号的转换PPT课件

第二节 电压比较电路
1、运放的工作状态 比较器电路中的运放一般在开环或正反馈条件 下工作,运放的输出电压只有正和负两种饱和 值,即运放工作在非线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运放输入端“虚短”的结论不再适用,但“虚 断”的结论仍然可用(由于运放的输入电阻很 大)。 2、电压比较器的类型 常用的电压比较器有零电平比较器、非零电平 比较器、滞回比较器和窗口比较器等电路。
捕捉时间
关断时间
限制了电路的工作 速度
第一节 采样保持电路
采样保持电路的基本性质 组成: 1. 模拟开关 2. 模拟信号存储电容 3. 缓冲放大器
第一节 采样保持电路
ui ,uo
O fs(t)
O Ts
a)
uo
f(t)
t
t
模拟信号采样
采样保持电路
对采样保持电路的主要要求: 精度和速度
为提高实际电路的精度和速度,可从元件和 电路两方面着手解决。
滞后电平可调,合理选择大小,使之稍大于预计的干抗信号,就可消除 振铃现象。但不可太大,否则检测误差太大。
电压比较电路
三 窗口比较电路
R1
UZ
E
UR1
VS
RP
UR2
R2
Uo
-1
#
“1”
+1 N1 Uo1
&
-1
#
+1 N2 Uo2
Uo O “0”
ui
单方向多个阈值
U
U R2
U R1
ui
四、比较电路的应用
电压比较器的性能指标
(1)阈值电压:比较器输出发生跳变时的输 入电压称之为阈值电压或门限电平。
(2)输出电平:输出电压的高电平和低电平。 (3)灵敏度:输出电压跳变前后,输入电压

信号与系统第六章习题答案

信号与系统第六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1学习重点 1、离散信号z 域分析法—z变换,深刻理解其定义、收敛域以及基本性质;会根据z变换的定义以及性质求常用序列的z变换;理解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2、熟练应用幂级数展开法、部分分式法及留数法,求z 反变换。

3、离散系统z 域分析法,求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以及全响应。

4、z 域系统函数()z H 及其应用。

5、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6、离散时间系统的z 域模拟图。

7、用MATLAB 进行离散系统的Z 域分析。

6.2 教材习题同步解析 6.1 求下列序列的z 变换,并说明其收敛域。

(1)n 31,0≥n (2)n−−31,0≥n(3)nn−+ 3121,0≥n (4)4cos πn ,0≥n(5)+42sin ππn ,0≥n 【知识点窍】本题考察z 变换的定义式 【逻辑推理】对于有始序列离散信号[]n f 其z 变换的定义式为()[]∑∞=−=0n nzn f z F解:(1)该序列可看作[]n nε31()[][]∑∑∞=−∞=− == =010313131n n n nn n z z n n Z z F εε对该级数,当1311<−z ,即31>z 时,级数收敛,并有 ()13331111−=−=−z zz z F其收敛域为z 平面上半经31=z 的圆外区域 (2)该序列可看作[]()[]n n nnεε331−=−−()()[][]()[]()∑∑∞=−∞=−−=−=−=010333n nn nnnzzn n Z z F εε对该级数,当131<−−z ,即3>z 时,级数收敛,并有()()33111+=−−=−z zz z F 其收敛域为z 平面上半经3=z 的圆外区域(3)该序列可看作[][]n n nn n n εε+ = + −3213121()[][]()∑∑∑∞=−∞=−∞=−+ =+ = + =01010*********n nn n n nn n n n z z z n n Z z F εε对该级数,当1211<−z 且131<−z ,即3>z 时,级数收敛,并有 ()3122311211111−+−=−+−=−−z zz z z zz F 其收敛域为z 平面上半经3=z 的圆外区域(4)该序列可看作[]n n επ4cos()[]∑∑∑∑∞=−−∞=−−∞=−∞=−+=+== =0140140440*******cos 4cos n nj n nj nn j j n n z e z e z e e z n n n Z z F πππππεπ对该级数,当114<−ze j π且114<−−zejπ,即1>z 时,级数收敛,并有()122214cos 24cos 21112111212222441414+−−=+−−=−+−=−×+−×=−−−−z z zz z z z z e z z e z z z eze z F j j j j ππππππ其收敛域为z 平面上半经1=z 的圆外区域 (5)该序列可看作[][][]n n n n n n n n εππεππππεππ+=+= +2cos 2sin 222sin 4cos 2cos 4sin 42sin()[]()122212212212cos 22cos 2212cos 22sin 222cos 222sin 222cos 2sin 222222222200++=+++=+−−++−=+=+=∑∑∞=−∞=−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n z n n n n Z z F n nn n ππππππεππ 其收敛域为z 平面上半经1=z 的圆外区域 6.2 已知[]1↔n δ,[]a z z n a n −↔ε,[]()21−↔z z n n ε, 试利用z 变换的性质求下列序列的z 变换。

通信原理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通信原理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可见:量化电平增加一倍,即编码位数每增加一位, 量化信噪比提高6分贝。
2020/1/25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1
6.1.2 量化
对于正弦信号,大信号出现概率大,故量化信噪比近
似为

Sq Nq
dB

6k

2
(dB)
对于语音信号,小信号出现概率大,故量化信噪比近 似为
取样定理描述:一个频带限制在 0 ~ f H内的连续信

m(t ) ,如果取样速率
fs

2
f
,则可以由离散样值
H
序列ms (t)无失真地重建原模拟信号 m(t) 。
取样定理证明:
ms (t) m(t) Ts (t)
M s ( f ) M ( f ) Ts ( f )
Ts ( f )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数字通信有许多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远距离传输时可消除噪声积累 差错可控,利用信道编码可使误码率降低。 易于和各种数字终端接口中; 易于集成化,使通信设备小型化和微型化 易于加密处理等。
2、实际中有待传输的许多信号是模拟信号
语音信号; 图像信号; 温度、压力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于前一个时刻的值上升一个台阶;每收到一个代码 “0”就下降一个台阶。 编码和译码器
2020/1/25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25
6.2.2 △M系统中的噪声
采用△M实现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的系统称为△M系统
△M系统中引起输出与输入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量化 误差和数字通信系统误码引起的误码噪声。
2020/1/25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第六章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第六章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H ( j) t0
上式表明: 当系统的相位特性仅仅是附加一个线性相移 t 0 , 则系统对信号的作用,只是信号在时间上平移了 t 0 ,在频域 里发生了相移。 上述改变并没有丢失信号所携带的任何信息,只是 发生时间上的延迟,因而在工程应用中是允许的,通常 认为信号没有失真。
8
2.系统相位为非线性相位
s(t ) h(t ) * u(t ) h d
t
24
见P318,Fig6.14

理想的低通滤波器的单位冲击响应的主瓣是从 c 延伸到 ,所以阶跃响应就在这个时间间隔内受到
最显著的变化。也就是说阶跃响应的所谓上升时间是 反比于相关滤波器的带宽;

c
在阶跃响应的跃变部分,会有超过其最后稳态的超量, 并且出现称之为振铃的振荡现象。产生这一结果的重
率成正比,也即系统的相位特性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时延的概念可以推广到包括非线性相位特性的系统中。 对于传输系统,其相移特性可以用“群时延”(或称 为“群延时”)来描述。 定义群时延为:
d H j d
12
由于一个非线性相位系统,在 0 窄带范围内 可近似为相位的变化为线性的,即
模特性改变 相位特性改变
系统相移
7
二、 线性与非线性相位
1. 系统相位为线性相位
若连续时间LTI系统: 则 Y ( j )
X j e
y(t ) x(t t0 )
时移系统
输入信号相移 随频率线性变化; 斜率为时移值。
jX j jt0
e

H ( j) e jt0 ,
28
理想滤波器特性
1.通带绝对平坦,衰减为零
非理想滤波器特性

第六章信号显示与测量

第六章信号显示与测量

TEK DPO4104
开发的DPO样机
示波器最新产品

泰克—混合域示波器(MDO4000系列)

MDO4000系列混合域示波器是由美国泰克公司2011年9月推 出的世界首创也是唯一的集数字荧光示波器、频谱分析仪 、逻辑分析仪、总线协议分析仪、调制域分析仪五种仪器 功能于一身的跨域分析示波器。
数字示波器测出的上升时间与取样点的位臵 有关(见图6-22)
数字示波器测出的上升时间与扫速也有关(见表6-5)。 因数字示波器的实际取样率随扫速下降而下降,因此 测上升沿的误差也随扫速下降而增加。表6-5为TDS520B数 字示波器在改变时基因数时测量某波形的上升时间值。
由表可见,不同时基因数时测得的上升时间值相差甚 远,因此,使用数字示波器时不能根据测出的波形上升时间 的值来反推信号的上升时间。
垂直输入电路包括输入衰减器、前臵放大器,对各种幅度 的被测信号进行衰减或放大。 垂直末级放大器对信号进一步放大,以满足Y偏转板的要求。 触发电路产生触发脉冲启动时基发生器工作。
时基发生器是扫描电路的核心,由它产生扫描电压。
水平末级放大器对扫描电压进行放大,以满足X偏转板的要 求。
Z电路控制荧光屏显示的亮暗程度
延迟级是为了能在屏幕上观测到被测信号的起始部分,因 为水平通道的延迟时间比垂直通道的延迟时间要长,所以要 在Y通道加一延迟级以推迟被测信号到达Y偏转板的时间。 图6-3(b)为电路各点的波形。
模拟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Y通道的带宽和上升时间 高端 Y通道的 频率 带宽
BW f h f l
1998年,TEK公司推出了数字荧光示波器(DPO)
3.示波器的分类
(1)通用示波器
模拟示波器 数字示波器 数字存储示波器-DSO, 数字荧光示波器-DPO 取样示波器 采用取样技术将高频周期信号转化为低频信号. (2)特种示波器

电网络-第六章信号流图分析解析

电网络-第六章信号流图分析解析

x1 x2 x3 xS1 1 x2 x1 x3 2 x3 x1 x2
-1 1 -1 1 Xs1 1 X1 -1 2 -1 Xs1 1 X1 -1/2 X2 1 X3 3 2 1 -1 -1
X2 1 X3
1 1 1 1 ,B 0 ,X a X 解:A 1 2 2 、 2、 3) ij j (1 aii)X i bi1 X S( i 1 i 1 j 1 1 1 0 X i aij X j ( 1 aii)X i bi1 X S ( 、 2、 3) ,可见其流图是不同的 ,但其解 1 i 1
L5=gf g
f
x1
L4=cd
a
c
x3
d
x4
L2=cef
p
b
e
x2
有向回路增益说明图
L1=dgp
(10)非接(切)触回路:若干个有向回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 的回路,若两个回路不接触时称为不接触二重(阶)回路, n个回路不接触时称为不接触n重(阶)回路。 h
x1
b
a
c
x3
f
d
g
x4
e
p
x2
非接触回路说明图1
第六章 网络函数与稳定性
§6-3 信号流图(分析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方法)(P243)
•信号流图(SFG—Signal Flow Graph): 信号流图表示信号的流动,是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加权有向图。 信号流图用于线性网络或系统的分析、求解,它可以完全对应 一个线性方程组(系统或网络) ;图中的每个节点对应着线性 方程组的某一常量或变量,加权支路对应相应(方程组)的系 数;从而把线性方程组的变量描述为沿支路方向流动的信号 (信号流图);把线性方程组的代数变换转化为信号流图的变 换。因而提供了一种通过对信号流图的观察和约简求解线性方 程组的方法。

人因工程学概论-第六章 显示器设计

人因工程学概论-第六章 显示器设计
ment
显示装置的定义
• 传统: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显示信息的各种仪表。
• 现代:显示器是指任何把信息由机器或环境传递 给人的媒介。
包括:各种工业仪表是显示器,各种交通符 号是显示器,各种警报也是显示器,日常生活中 的报纸、电视、收音机等都是显示器,产品的说 明书也是显示器,都是以不同方式把信息传递给 人的。
四、视觉显示器的空间设计
1、显示器的空间设置
视觉显示器设置的最大视区和最佳视区
观察角度
许多工效学手册推荐水平 视线偏15为最佳观察角度
视觉作业区
人眼对视野不同区域察觉 和辨别能力有所不同。对于 搜索作业,中心视野优于边 缘视野。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eam of Prof. Sun L. Y.
2、对于动态显示,当显示快速变化时,人 会感觉到数字显示闪烁,而指针式显示能 给出角度的变化,因此,指针式显示较好。
模拟式显示仪表又可分为指针运动式和指针固定式两种,后者也 称刻度移动式仪表。
数字显示器
指直接用数字或字符来显 示机器工作状态各参数的 装置。如计算器、电子表 及列车运行的时间显示屏 幕。
中:指针无变化有利监控 但指针与调节监控活动的 关系不明显
中:占用面积大,照明可设 在控制台上,刻度的长短有 限,尤其使用多指针显示时 认读性差
可靠性好 稳定性好 易于显示信号的变化趋向 易于判 断信号值与额定值之差
占用面积小,仪表需局部 照明,只在很小一段范围 内认读,认读性好
显示速度较慢 易受冲击和振动的影响 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过载能力差, 质量控制困难
特点:显示准确、简单, 并能直接显示各参数具体 的量值。因此,使人的认 读速度快、精确度高,且 不易产生视觉疲劳。

PEDOT第六章-从EDOT到PEDOT:氧化聚合和其他路线

PEDOT第六章-从EDOT到PEDOT:氧化聚合和其他路线

第六章从EDOT到PEDOT:氧化聚合和其他路线本章旨在概述所有已知的合成聚(3,4-乙烯二氧噻吩),即PEDOT的化学方法。

相关方法如原位聚合和PEDOT:PSS,即聚(3,4-乙烯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的合成的细节分别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给出。

电化学合成在第十四章中描述。

6.1氧化合成和掺杂尽管已经为人们所知几十年,但3,4-乙烯二氧噻吩(EDOT)与化学氧化剂的特定反应的发现不早于1988年1。

关于电化学氧化的第一次研究很快在同一年进行内2。

PEDOT发明的故事在第4章中已经更详细地描述。

这里将总结其从化学方法方面考虑的化学和技术性能。

一般来说,EDOT对氧化并不太稳定,它可能被非常强的氧化剂完全分解。

因此,EDOT和硝化剂如浓硝酸的混合物会快速显示深蓝色,并在短时间后消失。

从这些反应混合物中无法分离出确定的硝化产物3。

逻辑上说,参见吡咯,将EDOT氧化形成PEDOT的第一个系统实验遵循其类似的路线。

与所有其他已知的聚杂环化合物相比,选择氯化铁作为氧化剂可生成具有极高导电性的不溶性粉末(如图6.1)4。

为了得到清楚的化学计量,图6.1中的方程式使用的是EDOT六聚体。

图6.1合成PEDOT-四氯化铁混合物在沸腾的乙腈(沸点82℃)中所合成的PEDOT-四氯化铁的电导率,是相同条件下合成的聚吡咯×FeCl4–的3000倍:15S/cm对5×10-3S/cm,通过压片计算。

令人意外的是,通过延长EDOT和FeCl3在沸腾的苄腈中的反应(6h,188°C),可以进一步提高PEDOT-四氯化铁的电导率。

这个有趣的效应,作为这一方向的最初提示之一,清楚地表明了PEDOT强烈的温度稳定性。

其它几种金属离子也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成功地应用于氧化EDOT。

高氧化态的锰,特别是二氧化锰,在商业上用于特殊应用中。

PEDOT能够被沉积在MnO2层上,以进一步用作于恒电流电镀铜的导电基底5-7。

信号与系统 第六章

信号与系统 第六章
2
ω ω (1 ω ) = +j 2 2 2 (1 ω ) + ω (1 ω 2 ) 2 + ω 2
2
V 1
ω =0
H ( jω )
1 2
U
= U (ω ) + jV (ω )
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极点,零点图(Pole-Zero Plot ) 极点, 极点 系统函数可以表示成有理函数的形式, 系统函数可以表示成有理函数的形式,即
M e , M r 为有限值
∵ r (t ) = e (t ) h (t )
∴ r (t ) = e(t ) h(t ) =
+∞

+∞

e(t τ )h(τ )dτ
+∞ ∞
≤ ∫ e(t τ ) h(τ ) dτ ≤ ∫ h(τ ) dτ M e = M r ∞
∴ 要求
结论: 结论:
除个别孤立的冲激函数外,单位冲激响应都应是有限的 有限的, ∫ 除个别孤立的冲激函数外,单位冲激响应都应是有限的,即
bm s m + bm1s m1 + + b1s + b0 H (S ) = an s n + an1s n1 + a1s + a0 极点——使 H (s ) 为无穷大的 使 极点 零点——使 零点——使 H (s ) 为 0 的 (1)
s 值,即分母多项式等于 的根; 即分母多项式等于0的根 的根;
表示系统函数的方法常用三种方法:频率特性曲线, 表示系统函数的方法常用三种方法:频率特性曲线, 复轨迹和极点零点分布图. 复轨迹和极点零点分布图. 1.频率特性(即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频率特性(即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频率特性

信号与系统复习资料第六章

信号与系统复习资料第六章

信号与系统第五章(5.1~5.3)一、知识储备正交分解矢量正交信号正交正交定义31==∑=i yi xi Ty x v v V V 两矢量内积为0⎰=21d )()(*21t t t t t ϕϕ两函数内积为0正交集正交矢量集两两正交的矢量组成的矢量集合。

正交函数集⎰⎩⎨⎧=≠≠=21,0,0d )()(*t t i j i ji K j i t t t ϕϕ构成空间矢量空间例如矢量A 可表示为A =a Vx +b Vy +c Vz信号空间1122n ()...nf t C C C φφφ=+++二、傅里叶级数三角形式∑∑∞=∞=Ω+Ω+=110)sin()cos(2)(n nn nt n bt n aat f或∑∞=+Ω+=10)cos(2)(n n n t n A At f ϕ式中,A0=a0,22nn nba A +=,nnn a b arctan-=ϕ. 指数形式e )(j t n n n F tf Ω∞-∞=∑=以上为复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可以将f (t )理解成由一系列旋转向量合成的信号,各旋转向量的初始位置(严格来讲是t=0时刻所在的位置)就是复傅里叶系数Fn 。

画出三维频谱图如下图所示: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傅里叶系数之间的关系)j (21e 21e j n n n n n b a A F F n n -===ϕϕnnnnA b a F 212122=+=⎪⎪⎭⎫ ⎝⎛-=n nnab arctan ϕnn n A a ϕcos =nn n A b ϕsin -=n 的偶函数:an ,An ,|Fn |n 的奇函数:bn ,n波形对称性和谐波特性(四点)f(t)为偶函数——对称纵坐标)()(t f t f -=bn =0,展开为余弦级数f(t)为奇函数——对称于原点)()(t f t f --=an =0,展开为正弦级数此时其傅里叶级数中只含偶次谐波分量,而不含奇次谐波分量,即a1=a3=…=b1=b3=…=0周期信号的功率∑∑⎰∞-∞=∞==+=n nn n T FA A dt t f T2122002||212()(1周期信号一般是功率信号,上式为其平均功率,直流和n 次谐波分量在1Ω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之和。

通信原理第六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习题及其答案

通信原理第六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习题及其答案

第六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习题及其答案【题6-1】已知信号()m t 的最高频率为m f ,由矩形脉冲()m t 进行瞬时抽样,矩形脉冲的宽度为2τ,幅度为1,试确定已抽样信号及其频谱表示式。

【答案6-1】矩形脉冲形成网络的传输函数()()()22Q A Sa Sa ωτωτωττ==理想冲激抽样后的信号频谱为1()(2) =2s mm m n sM M n f T ωωωωπ∞=-∞=-∑瞬时抽样信号频谱为()()()()(2)2H s m n sM M Q Sa M n T τωτωωωωω∞=-∞==-∑()H M ω中包括调制信号频谱与原始信号频谱()M ω不同,这是因为()Q ω的加权。

瞬时抽样信号时域表达式为()()()()H sn m t m t t nT q t δ∞=-∞=-*∑【题6-2】设输入抽样器的信号为门函数()G t τ,宽度200ms τ=,若忽略其频谱的第10个零点以外的频率分量,试求最小抽样速率。

【答案6-2】门函数()G t τ的宽度200ms τ=,其第一个零点频率1150f Hz τ==,其余零点之间间隔都是1τ,所以第10个零点频率为110500m f f Hz ==。

忽略第10个零点以外的频率分量,门函数的最高频率是500Hz 。

由抽样定理,可知最小抽样速率21000s m f f Hz ==。

【题6-3】设信号()9cos m t A t ω=+,其中10A V =。

若()m t 被均匀量化为40个电平,试确定所需的二进制码组的位数N 和量化间隔v ∆。

【答案6-3】()m t 需要被量化为40个电平,即40M =,表示40个电平需要的二进制码组位数2[log ]16N M =+=量化间隔22100.540A v V M ⨯∆===【题6-4】已知模拟信号抽样的概率密度()f x 如下图所示。

若按四电平进行均匀量化,试计算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

信号与系统第六章Z变换

信号与系统第六章Z变换

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
01
稳定性定义
02
稳定性判据
如果一个离散时间系统在输入信号的 作用下,其输出信号不会无限增长, 则称该系统是稳定的。
对于差分方程,可以通过判断其极点 位置和类型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如 果所有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 ,则系统是稳定的;否则,系统是不 稳定的。
03
稳定性分析的意义
反转性质在通信和控制系统设计中非常有用,因为它允 许我们通过改变信号的方向来改变系统的性能。
卷积性质
卷积性质描述了z变换的卷积特性。如 果两个信号在时间上相乘,那么它们 的z变换就是它们的卷积。
卷积性质在信号处理中非常重要,因 为它允许我们通过将两个信号相乘来 得到一个新的信号。
复共轭性质
复共轭性质描述了z变换的复共轭特性。如果一个信号是实数,那么其z变换就是其复共轭的离散化表 示。
信号与系统第六章z 变换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z变换的收敛域 • z变换的性质和应用 • z变换与离散时间系统 • z变换与差分方程 • z变换与信号处理
01
引言
背景介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号与系统是通信、电子、控制等领 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中第六章z变换 是信号与系统中的重要章节之一。
z变换是离散时间信号处理中的一种数 学工具,用于分析离散时间信号和系 统的性质和行为。
离散信号的z变换
离散信号的z变换是将离散时间序列通过z变 换转换为复数序列,用于分析离散时间系统 的特性。
系统的频率响应和极点零点分析
01
系统的频率响应
02
系统的极点和零点
03
系统稳定性分析
通过z变换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 了解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表 现。

第6章_显卡和显示器

第6章_显卡和显示器
负责图形数据的处理,是显卡的核心 部件,它决定了显卡的档次和大部分显卡 性能。 2D图形软加速 3D图形硬加速(芯片上覆盖有散热器)
②RAMDAC存储器数/模转换器
负责把显存中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显示器能 够接收的或能够用于显示的模拟信号。 其技术指标是影响显卡性能的主要因素: 其转换速度直接影响着显卡的刷新率和最大分 辨率;RAMDAC寄存器的位数也限制着显卡所能 达到的颜色数目(色深)。
第六章 显示卡和显示器
6.1 6.2 显 示 卡 显 示 器
6.1 显示卡
显示卡,又称显示适配器,是显示器与主机进 行通信的控制电路和接口,一般是一块独立的印 刷电路板,插接在主板相应插槽上。 在一体化结构主板上,直接集成了显示适配器 接口板;板载显卡则一般整合在主板芯片组的北 桥芯片中或独立的显示芯片中。
⑤ 按工作原理或显示器件分
CRT(阴极射线管)、LED(发光二极 管)、LCD(液态晶体管)、PDP(等 离子)
目前常用的显示器主要是CRT 和LCD。
3、CRT显示器简单工作原理
RGB三色电子枪 阴极射线管 聚焦栅 垂直偏转 荧光屏 信号放大电路 阴极射线 场扫描电路 水平偏转 行扫描电路 内部同频校正电路
各种LCD 外观
① LCD的分类
无源矩阵:被动式光源,基本被淘汰 有源矩阵:主动式发光,主流产品
② LCD的接口
DVI-D:仅支持数字信号 DVI- I :可同时支持DVI-D数字和D-SUB模拟信号
③ LCD液晶板
液晶器件是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屏幕,根据其成像 原理可分为:TN-LCD(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 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DSTN-LCD (双层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和TFT-LCD(薄膜晶 体管液晶显示器)。

第六章_ATC系统ppt课件

第六章_ATC系统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6
(2)驾驶模式转换可采用人工方式或自动方式,并应予以 记录。当采用人工方式时,其转换区域的长度宜大于一列车 的长度。当采用自动方式时,应根据ATC系统的性能特点确 定转换区域的设置方式。 (3)ATC系统宜具有防止列车在驾驶模式转换区域,未将 驾驶模式转换至列车自动运行驾驶模式或列车自动防护驾驶 模式,而错误进入ATC系统控制区域的能力。
✓ LEU=Lineside Electronic Unit ✓ 定义是:地面应答器与信号机直接的电子接口设备。 ✓ 功能是将不同的信号显示转换为约定的数码形式
精选PPT课件
19
操作及指示盘
速度表
机车控制箱


电源



中间存储器
发送 接收
计算机
继电

气组



机车应答器
路程脉冲发生器
精选PPT课件
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最重 要的组成部分,它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自动化,能最大程 度地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减轻运营人员的劳动 强度,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通过能力。ATC系统的技术含量高, 运用了许多当代重要的科技成果。
精选PPT课件
3
一、ATC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0
(3)车载设备
精选PPT课件
21
点式ATC车精选载P设PT课备件
22
点式ATC的基本原理
点式ATC系统的车载设备接收信号点或标志点的应答 器信息,还接收列车速度和制动压力信息,输出控制命令和 向司机显示。地面应答器向列车传送每一信号点的允许速度 、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线路坡度、信号机号码等信息。车 载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地面应答器传至车上的信息以及列车自 身的制动率(负加速度),计算得出的两个信号机之间的速度 监控曲线。

上海铁路局《行规》第六章

上海铁路局《行规》第六章
第113条手信号和听觉信号的补充规定(《技规》第330、383、384条)
顺序
信号名称
显示时机
显示方式
昼间
夜间
1
指示列车司机加速运行信号
车站(助理)值班员转告司机加速运行时
拢起的手信号旗上下大摇
白色灯光上下大摇
2
要求试验自动制动机信号
①司机要求再试验

②运转车长要求司
机试验时
③车站书面通知
在下列情况下,准许第____次列车由___道出发:
1._______发车进路信号机故障。
2.未设发车进路信号机。
3.列车头部越过发车进路信号机。
站(站名印)车站值班员(签名)
年月日
(格式9Omm×13Omm)
注:1.白色纸,复写一式两份,
司机一份,存根一份;
2.不用的字句抹消。
第111条准许列车越过的警冲标改漆白色的规定
东葛~永宁镇
上行
11232
K1123+226
东葛~永宁镇
上行
11218
K1121+754
张八岭~三界
上行
10650
K1064+970
张八岭--沙河集
上行
10720
K1072+067
滁州--沙河集
上行
10930
K1092+944
京九上行联络线
阜阳~阜阳北
上行
8454
K845+267
宣杭线
梅峰~德清
下行
第108条接发车手信号的显示与收回时机的补充规定(《技规》第285、288、289、291条)
一、通过手信号:于列车接近进站(进路)信号机时发出,机车越过显示地点后收回。

信息经济学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信息经济学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激励机制设计
利用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 理论,设计有效的激励机 制,以促进信息的真实披 露和行为的合规性。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
与行为经济学结合
探讨行为经济学中的个体行为对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行为经济学 理论改进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机制。
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
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及在人工智能 环境下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的挑战和机遇。
信贷市场中的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在信贷市场中,信号发送和信息甄别有助于降低信贷 风险。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借款人通过提供财务报告、抵押物和其他相关信息来 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而贷款机构则通过审查这些信 息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总结词
总结词
通过有效的信号发送和信息甄别,贷款机构可以制定 更加合理的信贷政策,降低不良贷款率,信号发送通常 是指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方通过某种行为或特征向另一 方传递信息。
信号发送的重要性
减少信息不对称
信号发送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交易 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信号传递,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到最需 要和最有价值的用途上。
降低交易成本
有效的信号传递可以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搜寻和 验证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总结词
在保险市场中,信号发送和信息甄别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 称的风险。
详细描述
保险公司通过客户提交的投保资料和其他相关信息来判断 风险等级,而客户则通过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来传递自身 的风险偏好和需求。
总结词
保险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甄别机制,以区分高风险和 低风险客户。
详细描述

信号与系统 第6章-作业参考答案

信号与系统 第6章-作业参考答案

Hd
(z)
=
Hc(z)
s
=1− 1+
z z
−1 −1
证明:H������(z)有一个位于单位圆内的极点和一个位于单位圆外的零点
c)对于系统函数H������(z),证明�H�������ejω�� = 1
证明:
16
第六章 z 变换
第 6 章 习题参考答案
6-4 计算机设计题 答案暂略
17
和 x2(n) = �14�n u(n)
设序列x1(n)的单边和双边 变换分别为 X1( X2(z) 和 X2d (z) 。
1) 根据双边 z 变换的定义和卷积定理,求出g(n) = x1(n) ∗ x2(n); 2) 根据单边 z 变换的定义和卷积定理,求出g(n) = x1(n) ∗ x2(n); 3) 解释 1)和 2)的结果为何不同。 解:
,试用
z
变换的初值
和终值性质确定离散序列 x(n) 的初值 x(0) 和终值 x(∞) 。
6
第六章 z 变换 解:直接求出。
第 6 章 习题参考答案
6-2-26 某离散LTI系统由差分方程
y(n)

10 3
y(n)
+
y(n
+
1)
=
x(n)
描述。试求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 h(n) ,并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解:
5
第六章 z 变换
第 6 章 习题参考答案

∑ 6-2-21 序列 x(n) 的自相关序列定义为φxx (n) = x(k)x(n + k) 。试利用 x(n) 的 z 变换 k =−∞
求出φxx (n) 的 z 变换。
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信号显示的发展一、信号显示的简况(一)信号显示的由来指挥列车运行,最初是用手信号,逐渐发展才出现了信号机。

1830年,在英国利物浦一曼彻斯特(Liverpool--Manchester)铁路上使用横木式带灯光的信号。

1832年美国铁路开始使用固定的球信号,球的外面包以白布或黑布,吊在10m高的柱上,每隔5km设置一个。

此后,又产生过圆板式信号。

1841年,英国人格雷戈里(Gregory)提出用两块长方形板做信号显示的方案,设在伦敦桥(LondonBridge)车站,这是早期的臂板信号。

1912年出现色灯信号机。

1920年开始采用探照式三显示色灯信号。

1921年出现灯列式色灯信号机。

1881年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奉路的唐胥段建成,初时无任何信号设备,列车运行用手信号。

1907年4月南满铁路开始营业时也无信号设备,从同年12月起,在重要的道岔上设置了道岔表示器,当时称为道岔信号。

1908年初,开始在连长线、旅顺线、抚顺线等各站陆续设置臂板进站信号机。

1923年10月苏家屯北站的集中联锁建成时,开始使用三显示透镜式色灯信号。

早期的信号只指示列车进行或停车。

随着运量增加,速度提高,站场复杂化和联锁设备的发展,信号逐步向多功能多用途发展。

1949年建国前的信号显示有指示进路的功能,用不同的信号机,或加设进路表示器,或用同一架臂板信号机的不同位臂板来分别指示开通的进路。

(二)显示方法的演变随着运量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号显示数目在增加,显示方式也在发展。

从信号的使用时间看,最初仅昼间行车,运量增加后,才开始夜间行车,所以先有昼间信号,后有夜间信号,最后发展为昼夜通用信号。

例如,以臂板信号机的臂板的不同形状、颜色和位置的显示就是一种昼间信号;臂板信号机上的灯光颜色的显示则是一种夜间信号;色灯信号机灯光颜色的显示是一种昼夜通用信号。

从信号采用的信息特征看,早期的臂板信号机仅用位置特征来表达不同的信号含义,球信号除球在柱上的位置外,还有黑球和白球,使用了颜色的特征。

以后,臂板信号机的夜间灯光信号,也采用了颜色特征。

色灯信号出现后,昼夜通用,主要用颜色特征。

以后,为了增加显示数目,色灯信号机除颜色外,还采用了数目特征和频率特征(指稳光或闪光)来丰富信号显示的意义。

例如中国的色灯信号,对一个黄灯、两个黄灯、一个绿灯和一个黄灯均赋予不同的显示意义;驼峰信号中对绿色闪光和绿色稳光也有不同的显示意义。

灯列式信号机也是采用位置特征的一种昼夜通用信号,1949年前在调车信号上用过,现用的进站复示信号机也是灯列式信号。

(三)显示制式的演变从信号的发展历史看,显示数目由少增多,显示方式由简单到复杂,显示意义日趋丰富,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信号显示制式。

铁路信号显示制式,各个国家不完全相同,总的看来,大体可分为选路制和速差制两种,并且已从选路制逐步向速差制发展。

选路制信号,是经指示列车进入哪一条进路为主的信号显示制式;而速差制信号是以指示列车运行速度为主的信号显示制式。

实际上,世界各国采用有各种不同的速差制和速差与选路的混合制。

1949年前,由于列强势力各据一方,各条铁路的信号显示方式不统一,但基本上都是选路制。

最初,每条进路设置一架信号机,因而在同一地点,设多架信号机。

以后经简化,在托架或信号桥上正线进路使用一架最高柱的信号机,正线左侧各接车进路共用一架较低柱的信号机,右侧各接车进路共用另一架较低柱的信号机。

对于较大车站,又进一步采用进路表示器来指示进路,减少信号机数目。

1949年前后,色灯进站信号机同样也是选路式的,一般有两个机构:第一位机构正线用,显示一个绿灯,指示进入正线;第二位机构各条站线(到发线)共用,显示一个绿灯,指示进入站线。

两个机构各有一个红灯,当显示两个红灯或一个红灯而另一机构不显示绿灯时,指示不准列车进站。

当某机构显示绿灯时,另一机构的红灯可以依旧点亮,按绿灯的指示行车。

1952年信号显示改革后,由选路制向速差制迈进一大步,但仍有选路制的概念。

例如,显示一个黄灯,只指示进入正线停车,不管进路是否经道岔直向开通(当时有道岔侧向开通的正线)。

以后,经过历次变革,逐步加强了信号显示的速度意义。

例如,仍是显示一个黄灯,却明确规定必须经道岔直向进入站内正线停车,若经道岔侧向进入站内正线,需显示两个黄灯要求限速。

如此,信号显示就赋予了比较明确的速度意义。

现行的信号显示制度已发展成一种含有一定速度意义、并兼顾进路去向的简化速差制,由于显示数目少,所表达的速度意义还不完善。

随着行车速度的继续提高,站场扩大,大号道岔的采用,使现行的信号显示制度已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情况。

当前,正在积极开展信号显示制式的研究,使信号显示继续向比较完善的速差制方向发展。

二、信号显示的发展(一)现行信号显示的奠基铁道部于1952年开始统一全国铁路信号显示制式,到1953年基本完成,从而奠定了现行信号显示制式的基础。

当时称这次显示改革为“改新显示”。

1.旧显示的主要缺点改革前的信号显示是选路制,它的主要缺点为:旧臂板进站信号机,其第一位臂板供正线用,第二位臂板供站线用,旧色灯进站信号机,其上部机构供正线用,下部机构供站线用,实际上它们都是两架二显示的信号合用一个机柱,因此在一个信号机柱上有两个红灯(或在同一地点设多架信号机有多个红灯),显示一个绿灯和一个红灯时为进行信号,失去了红灯危险的含义,而且,进正线或进站线都是点亮绿灯,仅用上下位区分,不能清楚地表达。

2,改新显示的主要内容①信号显示由选路制改为兼顾进路去向的简化速差制。

改新显示后,显示数目增加了,且显示意义具有一定的速度含义。

以色灯进站信号机为例,除引导信号外,它有四个显示:绿灯——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经正线通过车站;一个黄灯——注意运行,进入站内正线准备停车;两个黄灯——减速运行,进入站内站线准备停车;红灯——在信号机前停车。

引导信号由灯列式改为一个月白灯,调车信号也废弃了灯列式,改为:月白灯——准许调车;蓝灯——禁止调车。

对于臂板信号机,把第三位臂板改成定位时下垂,作为主臂板(第一位臂板)的辅助臂板;色灯信号机则充分利用原有机构,对机构的种类和配置做了统一规定。

②以前站内正线多为扣环线,通过列车进直出弯需要限速。

为配合显示改革,决定改造正线,通过列车改为进直出直,实施后效果良好,提高了列车速度。

③当时采纳了前苏联专家的意见,认为在人工闭塞区间,有了路签或路牌作为进人区间的凭证,再装出站信号机是理论上的重复,违反一元化原则。

因此,凡实行人工闭塞的区间,原有的出站信号机的臂板或色灯机构均拆除了。

在中国,出站信号机还有与发车进路联锁及指示列车停车位置等作用(为此,在当时仍保留有信号机柱、牵纵拐和进路握柄),1954年恢复了在人工闭塞区间也可装设出站信号机的规定。

3.改革的成效①统一了全国铁路的信号显示方式,信号显示制式由选路制改为简化速差制,奠定了现行信号显示制式的基础。

②进站信号机由多架改为一架,同时使显示方式一元化,只要出现红灯就要求停车,提高了安全,也节省能源和投资。

③增加了显示数目,并赋予一定的速度意义,使信号显示的含义更为明确。

预告信号机也改为能预告进站信号机所有的开放状态,减少了不必要的减速运行,提高了通过能力。

④引导信号由灯列式改为一个月白灯,简化了机构。

⑤通过列车改为进直出直,通过速度提高。

(二)信号显示的历次变革随着运量、列车速度不断增长,站场不断扩建,信号显示逐步完善,并陆续补充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信号显示方式。

色灯信号具有昼夜显示一致,易于辨认、控制简便、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安全稳定和易于维修等特点,所以近年来在交流电源可靠的车站大量采用了色灯信号机。

信号显示方式的补充和发展,主要反映在色灯信号机的显示上。

臂板信号显示自改革以后基本没有变化。

信号显示的改变涉及行车安全且影响面大,所以较大的一些改变均以修改《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铁道部批准的《信号显示图册》等方式公布。

以下按年代简述信号显示变革的情况。

(一)20世纪50年代1956年制订了《信号显示个别问题处理》图册,对信号显示方式做了如下的补充:1.在有几架色灯信号机顺序排列的车站上,次一架发车进路色灯信号机(现称接发车进路信号机)开放而出站色灯信号机关闭时,进站或接车进路色灯信号机显示由一个绿灯改为一个绿灯和2.在车站有三个及其以上发车方向时,应设带进路表示器的出站信号机。

不论分歧道岔号码的大小,进站色灯信号机可以用装设进路表示器来区分进路。

3.发车进路色灯信号距次一架信号不足800m时,必须在次一架信号机开放的情况下方准许开放。

4.规定了各种情况下防护区间分歧道岔的信号机的显示方式。

(二)20世纪60年代1.明确了信号显示的基本原则。

指出:信号显示除指示列车运行速度外,尚应表示进路的去向。

对色灯信号机的基本颜色赋予了一定的基本意义。

2.规定了站内信号机命名方法。

例如,车场前方有另一个车场时,该车场正线上的进路信号机过去称为发车进路信号,现改称为接发车进路信号机,并采用与进站信号机同样的机构。

3.强调了信号显示的速差意义。

信号显示改革后,对新制式还缺乏速差意义的认识。

在显示意义的规定中尚残留很多进路制的概念。

该图册开始强调信号显示的速差意义,例如:①以速度曲线形象地表示出赋予某些信号显示的速度意义。

②对进站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灯光的意义原规定为:准许列车进入站内正线停车,表示出站或进路色灯信号机在关闭状态。

而该图册则明确规定为经道岔直向进入站内正线停车。

并补充规定:经道岔侧向进入站内正线时,需显示两个黄色灯光。

③以前有时用进路表示器区分接车进路是经由道岔直向还是侧向,由于进路表示器显示距离短,实际上它不能明确地指示出速度的意义,所以该图册规定一般以信号基本灯光指示运行速度,用进路表示器只能区分进路的去向。

④两架列车信号机间,原则上不得少于规定的制动距离,否则一般应移设。

但下述特殊情况可以例外:当进站信号机距接车进路信号机不足800m时,可用红灯前移的方式,即接车进路信号机XL开放时,进站信号机X可以按规定显示开放信号,当XL关闭时,X不得开放,只准许开放引导信号,见图6一l。

当位于正线上的进路信号机间或进路信号机与出站信号机间距离小于800m时,则须采用重复显示的方式。

但次一架信号机显示红灯时,准许前一架信号机点亮蓝灯,允许列车慢行至次一架信号机前,见图6—2。

1983年修改技规时,显示蓝灯的办法被否定。

⑤由于信号显示数目不足,当时考虑到司机熟悉线路情况,进直股出弯股通过时,仍允许进站信号机显示一个绿灯,见图6—3。

如此处理就失去了信号显示的速差意义,所以这项规定以后又被否定。

可见,对速差式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

⑥自动闭塞区间有分歧线路时,防护分歧道岔的通过信号机必须设置双机构作为绝对信号的标志,其关闭时停车后,不得再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