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含背记清单)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案含背记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557180f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2.png)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任务一:隋朝的统一】1.隋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隋统一的时间、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位皇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心和起始点(三点):以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南至_____。
4.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正式成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影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四:隋的灭亡】课程标准学习目标①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 ②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从制度等方面认识隋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历史解释: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掌握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了解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时空观念:通过《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掌握大运河的概况;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含反思)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05d66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2.png)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标解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那是谁?又是在什么时候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二、探究新知(一)隋的统一展示材料:材料一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冀州谷薄,市井多奸诈,雯(jibng)为铜斗铁尺,重之于肆,百姓使之。
——《隋书•赵观传》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讨论下列问题:(1)隋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的姓名、都城的位置、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及统一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师生归纳:(1)时间:581年;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都城:大兴:统一时间:589年;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展示材料:隋朝都城大兴位处偏西,粮食供应困难。
605年,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次年,迁都洛阳;同年推动大运河的建造,以使从南方漕运粮食到北方,同时在洛口、回洛等地兴建大粮仓以备荒年时使用。
迁都凿河,还可以掌控关中政治中心与燕、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便于对东北用兵。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提示:经济方面: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南粮北运,解决粮食问题;政治方面: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也便于对东北用兵。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1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8204d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7.png)
贰——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任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本意也是为了对战乱中的人才任用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可是随着区位群体世家大族势力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渐被士族豪强所把持,对官吏的任用实际上变成只看门第,不论才学,九品中正制沦为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王小甫、张春海、张彩琴编著《创造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第1课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十六国(前秦)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陈
北朝
北魏
南朝
灭
夏
商
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秦
楚汉之争
西汉
魏
蜀
吴
淝水之战
?
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隋文帝功绩:1)建立隋朝: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2)统一全国: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3)盛世局面:开皇之治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
②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贰——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③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④推动教育发展
隋唐以至明清时期,实行了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制度。这一制度的优点是把官员选拔和学校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举考试成绩来体现德才的标准,具有某种量化的成分,因而在一定的范围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可以说,科举制度对官员选拔的方向起到了比较好的引导作用,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要想做官,就只能好好读书。——周新军《我国古代官员选拔标准的历史变迁》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b95f9680eb6294dd886cf5.png)
思考二: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 探究(1)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 来评论大运河的开通太简单化了。 (2)好: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 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大运河成为我国东部的 黄金水道,造福了后世的人民,至今很多河段仍然在发挥作用。 坏: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 重的徭役负担,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扩大了 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 的发展
④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 选拔官吏 的主要制度,一直维 持了约1 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暴政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营建工程
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信息
统 一
时间 方式 都城 时间 意义
581年 外戚夺权(外戚 杨坚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
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长安 589年,隋文帝灭掉 陈朝 ,统一全国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经济的发展 (1)措施: ①发展经济 ②编订户籍 ③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表现: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 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唐〕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 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 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700 多千米的大运河呢? 原来,我们 的祖先充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 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 建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66d0f4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5.png)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从 605 年起 (隋炀帝统治时期)。
3.概况:大运河以 洛阳 为中心,北抵 涿郡 ,南至 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2 700 多千米。
4.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基础梳理
三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 门第 ,不太注重 才能。 2.过程: 隋文帝 即位后 ,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 学识 ,初步建 立起通过 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 进士科 的创立,标志着 科举制 的正式 确立。 3.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 的权力,扩大了 官吏选拔 的范围,使有 才学 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促进了社 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 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 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1 300 年。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 和唐朝兴盛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从制度、 经济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知识网络
基础梳理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 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
C.创立科举制
D.营建东都
4.西汉时开通的丝绸之路贯穿东西,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纵贯南北。它们像两道
美丽的丝线交织在一起,构成绚丽多彩的十字结。“十字结”的中心位于
(B )
A.北京
B.洛阳
C.开封
D.杭州
基础达标
5. (2022·福建漳州期末)2022年杭州国际音乐节上,民族交响诗《大运河》呈现
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a6d12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0.png)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南朝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 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 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 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 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1 涿郡
永济渠 A
2 洛阳
B 通济渠 C 邗沟
江南河 D
a 海河
b 黄河 c 淮河 d 长江 e 钱塘江
余杭 3
由北到南,永通邗江
在河南的两段是:永济渠和通济渠
隋炀帝为什么能开通大运河?
• 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具备 了开通大运河的经济基础;
•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 万人的可能性;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 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 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 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对大运河的评价有过于肯定的,如材料一、 二;也有过于否定的,如材料三、四、六; 材料五比较客观,我认为正确。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维 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4.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 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的王朝:秦结束 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朝之后是强 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都短命,历二世而亡:秦 朝存在15年;隋朝持续37年。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万里长城;隋修大运河。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21张PPT)(五四学制)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21张PPT)(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ebf26f8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7.png)
①经济需要:粮食需 江淮地区供应,沟通 江南经济区。
——南朝梁·沈约《宋书》 ②政治需要:加强南
北交通,巩固隋王朝
(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 对全国的统治。
以通运漕。
③军事需要:攻打辽 ——《隋书·阎毗传》 东的需要。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二、开通大运河
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两个王朝都结束 了分裂,开启了 统一:秦结束了 春秋战国的分裂; 隋朝结束了南北 朝的对峙;
统一
单元导读
政 权 更 迭 与 民 族 交 融
三 国 两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
江南区域开发、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繁
荣 与 开 放 的 时
隋 唐 时 期 :
代
绚烂、辉煌、高质量的统一 迈向合流,统一帝国的到来
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01
隋的统一
02
开通大运河
03
04
开创科举制 隋的灭亡
一、隋的统一
1.时间:581(建立) 589(统一)
2.人物:杨坚(隋文帝) 3.都城:长安 4.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557871年年 杨北坚周5建灭8立9北年隋齐朝
隋灭陈 统一全国
一、隋的统一
幸 游 玩
年 用 兵
四、隋的灭亡
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
朕当年曾教训太子说:自古 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
起义首先爆发在山东地区,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419ddd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c.png)
• 知识梳理
• 一、南北重归统一
•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定都长安。 • 2、南北统一:589年,隋朝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 3、繁荣一时: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加。 • 二、大运河的开通 • 1、目的: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的灭亡:
• 由于隋炀帝的 暴政,公元 618年农民战 争使隋朝灭亡。
本课小结
繁
国家统一 589
盛 繁盛 一 时
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的 一时 隋 朝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课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建立于(A ) A.581年 B.582年 C.508年 D.907年 2.隋文帝是( C ) A.杨广 B.杨勇 C.杨坚 D.杨业 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C ) A.统一南北 B.创立科举制度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三
• 2、开始时间:605年 • 3、情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
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 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 活动与探究
• 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 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 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 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 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 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梳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2cc9c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d.png)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一、隋的统一: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2、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统一后的措施?①、发展经济。
②、编订户籍。
③、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4、隋朝措施的政治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二、开通大运河:1、开通大运河时间、人物、目的:隋炀帝(杨广)从605年起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开通大运河能够开通的原因:①、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
②、以天然河道为基础。
3、大运河的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4、大运河的长度和地位: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隋朝大运河的影响(积极、消极):积极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消极影响: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人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7、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三、开创科举取士的制度: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4、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539f5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5.png)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3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5aff5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9.png)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文帝像
阅读教材P2,完成隋朝建立及统一的基础信息填写,并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说说隋朝统一的意义。
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意义:
581年(代周)
589年(灭陈)
杨坚、大兴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建立及统一的概况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3,说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所施行的措施。并思考其影响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三省六部制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经济
编订户籍
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3、隋朝的统治措施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相关史事中对于含嘉仓的介绍,说说你从中提炼出的信息。
思考:如果你作为隋朝的统治者,你在统一全国后,是否还会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说你的选择及理由。
三、科举制的创建
2、科举制创建的过程
(1)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科举士子,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一分钟速记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并在笔记本上画出其简易图。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相关史事中提及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阅读教材P3并结合前面所学,归纳概括隋朝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并说说你的感悟。
大运河的建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
2、大运河的开通条件
隋文帝时期国家粮食储备丰富,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9ba7b644011ca300a6c390c7.png)
D
2、科举制的创立,从本质上反映了统治者( A.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的需要 B.笼络读书人的策略 C.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 D.扩大统治基础,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A)
3、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沿其重要, 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一件大事。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 A.唐朝一明朝 B.隋朝一清朝 C.隋朝一中华民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清朝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由此参政,成为历朝
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完善于唐朝 19世纪英国 文官制度的产 生受中国科举 制度的启示
他没有灰心丧气,连 唐朝诗人孟郊在科 败连战,终于在年已 举考试中一再受挫, 50 岁时于贞元 12 年 终于憋不住心中的 (公元796年)金榜 郁闷写下了: 题名。然后写下了: 《再下第》 《登科后》 一夕九起嗟, 昔日龌龊不足夸, 梦短不到家。 今朝放荡思无涯。 两度长安陌, 空将泪见花。 春风得意马蹄疾,
C
C
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制 度?它确立的标志是 什么?这一制度的开 创有什么意义? 科举制
标志:进士科的创立
意义: 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 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由此参政, 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
2、修建者和时间:隋炀帝,605年起
3、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4、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5、消极的作用: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cf72a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a.png)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蜀
三
西
魏 国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9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e39a0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a.png)
(1)根据材料,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并将图片空白处补充完整。该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洛阳
通济渠
隋炀帝
隋朝大运河(大运河)
探究:闻名于世的文化遗产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
(2)唐代诗人皮日休针对“尽道隋亡为此河”提出相反的观点“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该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探究:从选官制度看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根据材料,归纳隋朝的吏治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对中央集权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的原因。
材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创立不论门第,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国的这套选官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官办法。
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晋书·刘毅传》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背景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15源自(秦始皇、秦二世)38年(隋文帝、隋炀帝)
七年级历史下册1-4课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历史下册1-4课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da848c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5.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1-4课知识点汇总一、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隋朝的建立。
话说在南北朝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北周有个厉害的外戚叫杨坚。
这家伙就像游戏里开了挂一样,把北周的小皇帝给取代了,在581年建立了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他就像一个新的武林盟主,开始收拾南北朝这个混乱的江湖局面。
2. 隋朝的统一。
隋文帝杨坚那可是很有本事的,他带领隋朝军队一路打怪升级。
在589年,隋朝灭掉了陈朝,就像把最后一个不听话的小帮派给收拾了,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
这统一可不得了,就像把散落在各地的拼图碎片都拼成了一幅完整的画。
3. 隋朝的繁荣开皇之治。
隋文帝是个好皇帝啊,他知道怎么治理国家。
他发展经济,就像一个精明的商人,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种粮食。
还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很多。
同时,他在政治上也很有一套,建立了三省六部制,这就好比给国家这辆大车安装了一套很高效的管理系统。
而且他还搞了个科举制,这就像开了一扇大门,让有才华的人都有机会来朝廷当官,不管你是穷小子还是富家子弟,只要有本事就行。
在隋文帝的治理下,隋朝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史称“开皇之治”。
4. 大运河的开通。
隋炀帝杨广登场了,他虽然有点好大喜功,但也干了一件超级大工程——开通大运河。
他就像一个超级包工头,指挥着无数的劳工。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这大运河就像一条巨龙,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开通大运河有啥好处呢?一方面方便了南北交通,就像给南北之间修了一条超级高速公路,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但另一方面,为了修这个大运河,可把老百姓给累坏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5.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杨广太爱折腾了,他到处打仗,还搞那么多大工程。
老百姓被压榨得受不了啦,就像弹簧被压到极限一样,终于爆发了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就这么灭亡了。
这就告诉我们,当皇帝也不能太任性,得照顾老百姓的感受啊。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103d3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7d.png)
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 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 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 “福手福足”。有的地区 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 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 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 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 流恶难尽。”
隋炀帝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每年都要征发 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 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夯实基础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 论功不较多。”下列关于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
A.赞扬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 B.诗人认为,隋灭亡是因为开凿大运河 C.大运河的开通实现了我国南水北调 D.大运河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答案】A【详解】根据诗句中的“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诗
隋炀帝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 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 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隋炀帝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 工,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2、概况: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 隋朝灭亡
知识拓展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 隋炀帝即位不久,就派人前往流 求,先后有三次。第三次是在610 年,由文臣武将率领10000多人, 从义安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 强了与流求的联系。隋朝对台湾 地区的认识比前代前进了一大步。 在《隋书》中,就有对流求的专 门记载,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地 理、物产、社会组织、饮食服饰、 习俗等方面宋朝
明清
1905年
增加考试科目
开武举 创殿试
大幅度增加 科举取士名额
八股取士
清政府废除 科举制
3、影响:
(1)积极: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加强了皇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
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9、评价:
⑴积极:
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过程:
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背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概况: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